英语教学论文范例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1

布鲁姆将认知技能分为六大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阅读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直接源于课本即需要学生理解,间接源于课本即需要学生应用分析,超越课本即需要学生综合评价。仔细分析该课件中的问题设置,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设置均停留在直接源于课本层面,基本均可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在提问形式上做了一次变化——运用判断正误的形式,但题干本身的设置只需学生搜索信息和对比信息。间接源于和超越课本层面的问题,如对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推断、猜测、批判这类思维层次的问题基本不见踪影。

二深度解读文本,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阅读是读者运用自身相关知识储备主动解码、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信息的心理语言过程。研究者曾指出当学习者阅读时,需要调动两方面的信息:直观信息(visualinformation)和非直观信息(non-visualinformation)。学习者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度取决于学习者的非直观信息的储存量。非直观信息越多,就越不需要依赖直观信息。传统的英语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图式上非常到位。然而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更大程度应着眼于文章透露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组织思想的结构。教师在对一篇阅读材料应当进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交互式阅读模式。笔者以自身设计的M6U2project的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说明递进式的问题设计:Step4criticalthinking:

(1)Howcanyoubecomemature?Whatcomesalongwithindependence?Howcanyouhaveasecurejob?

(2)Whatarethepossiblereasonsbehindthetwopersons’totallydifferentviewsofadolescence?通过信息对比的处理,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成熟、独立和工作的背后蕴含着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老年人和少女对于青春岁月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此问题属于第三层次的超越课本类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文章所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剖析愿景背后的含义并对两位主人公的人生观进行分析评价。Step6conclusion:

(1)Theoldmanisalmostatthe______ofhislifejourney,havingexperiencedalmosteverythinginlife.Hemissedthegoldendayssomuchbecauseduringthatperiod,hislifewasfullof________andhadlittle_______.However,fortheteenagegirl,shehadn’texperiencethe_______ofgrown-uplife.Instead,sheonlylooksforwardtothefreedomand________aftershegrowsup.

(2)Yesterdayishistory.Tomorrowismystery.Buttodayisapresent.针对学生的探讨,教师做出对人生幸福时刻的总结归纳,丰富并升华学生对于人生观的认知。

三结束语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2

探究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全方位地对教学进行考量,制定出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应注意如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教师所选择的情境创设材料或问题应新颖有趣。有趣的材料或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启发性原则。

教学材料或情境的选择必须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原始认知,引起学生进一步的联想和思考。

3.探究性原则。

教学材料或情境的选择应以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为目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力。

二、探究中的权力赋予问题

探究式教学主张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创新还给学生,把权力还给学生。教师在探究教学中的权力赋予问题上应做到:

1.赋权给学生要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

把课堂权力赋予学生,有助于使学生理解课堂的变革方式,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责任。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对学习充满热情时,才能谈得上课堂教育的成功。

2.注意后进生的话语权分配问题。

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话语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置难易度不同的问题,给予后进生以足够的课堂表现机会,促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三、探究中的实践方法问题

在探究式课堂中,教学实践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可选择的方法有:

1.调查法。

课前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以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合作法。

教师在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使学生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讨论法。

学生在参与讨论过程中,能够充分提高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探究中的课堂掌控问题

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探究式课堂多以学生的参与讨论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好探究式课堂管理的“度”:既不能太“放”——放任学生随意讨论,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不堪;也不能太“收”——对课堂秩序的管理过于严肃,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在保证教学秩序良好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又井井有条的学习氛围,从而构建高效的探究式课堂。

五、探究中的激励评价问题

充分利用激励评价体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其发挥出学习潜能。激励评价往往面临着过程困难、费时费力等的问题。对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用方法,多元评价。

除了单一的口头评价外,教师还可选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演讲法、辩论法、表演法等。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三Unit3TheMillionPoundBankNote这一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汇报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设置奖项,深化评价。

教师可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奖项设置,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3.生生互评,探究评价。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3

(一)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

在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中,公民的个人权利与需求高于集体的权利与需求,人们比较倾向于个人责任感与自主性,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里,公民比较强调集体内部的和谐与依赖,强调集体的需求与权利。

(二)权力距离维度

权力距离维度体现在公民对社会权力分配不公的接受程度,调研得出,国家的富裕程度、现代科技的先进程度、城市生活的多样程度越高,人口数量越少,传统文化越少,权利距离数值就越低,反之,权力距离数值就高。

(三)不确定性规避维度

不确定性规避维度即公民对不可知事情的规避程度。在规避程度高的社会中,人们对不可知的情况担忧程度比较高,所以倾向于用清晰的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而规避程度低的社会中,人们乐于冒险去探索未知。如在教育中,规避程度高的教育制度倾向于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言行,而规避程度低的教育制度乐于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与探索,发掘出自我价值。

(四)男性/女性维度

以男性为主流的社会中,男女在角色上有差别,男性形象健壮刚毅,追求物质的富有与事业的成功,而女性形象则温文尔雅,是贤妻良母的角色。在以女性为主的社会中,男女没有很大性别差异,他们对家庭子女的照顾和财富贡献方面都有各自的义务。Hofstede认为,东方员工倾向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数值较高,对未知的不确定规避程度高,倾向于以男性主义为主。而西方人相反,他们倾向于个人主义,权力距离数值较低,对未知的不确定规避程度低,倾向于男女平等。

二、文化负面影响

既然东西方人们的文化有根本差异,那案例教学法对中国学生是否适用?

(一)学生集体主义与自主想法之间的矛盾

由案例教学法的简介可知,此法需要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活动,学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与想法,且必须有创新精神才能解决教师分配的问题。中国的学生很多倾向于集体主义,以集体的想法为主,在个人思考问题与集体讨论中,相对于自己的思考更多倾向于考虑别人的想法。比如在小组讨论阶段,中国学生倾向于倾听优秀生的回答,常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优秀生的回答常代表了班集体的正确答案,个人另类的想法会有偏离主流的嫌疑。但案例教学法提倡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能创新地解决问题,这更适合于个人主义较强的氛围。

(二)学生权力距离高与教师旁观身份的矛盾

东方人权力距离数值相对高,教师有史以来代表了权力的一方,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思想,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几乎平等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真正能做到旁观,不去插手学生的讨论与分析。中国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很重视教师的反馈,肯定的反馈意见能鼓励学生,而否定的意见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作为权力象征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调节学生更少地关注教师的反馈而放手大胆去做呢?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学生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与迎难而上的矛盾

东方人对不确定因素的规避程度较高,很多人遇到问题倾向于规避,且规避程度随着难度的增加而加强。但案例教学本身就是解决真实工作问题的教学方法,如果心里倾向于拒绝挑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将不能有预期的发挥,这势必将影响教学的效果。

(四)男性/女性维度方面无大矛盾

在男性和女性维度方面,中国人男性维度较高,而西方人女性维度较高,注重男女平等。但中国商务英语专业班级内以女生为多数,男生占很少数额,这也从数量上决定了班级中的表现不会有中国社会中男强女弱的境况。所以案例教学中,要求男女平等参与问题的解决还是可行的。这方面的文化影响即可忽略。由上可见,文化四个维度中的三个维度都在案例教学中有负面的影响。虽然文化维度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基础,但如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是存在的,所以在中国应用案例教学法,还是应该考虑到中国的文化因素。由于案例教学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商务英语知识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所以教师们应考虑相关对策以便辩证地应用此法。

三、结语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4

一、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界定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界定

所谓的教学效果便是直接结果,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所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理论界对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张天宝(1998)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投入精力,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其观点是有效的教学往往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才能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教学是否具有效率,具有效果,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实现了有效教学,是否取得了进步。通常情况下,从西方主流观点分析,有效教学主要具有三种特征,分别是教师系统性地对他人的观点进行阐述、教师在课堂中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在课堂中充满活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投入较少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二)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1.大学教师方面。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的素养决定了整个英语教学的质量。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的素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师的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英语教学效果,其中,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大学教师的灵魂主体,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更加具备亲和力。其二是基本素养,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还要具备非英语知识,不仅需要在语言专业上具有非常深的造诣,并且在教学管理中需要具备组织能力,只有具备基本素养,才能保证整个英语教学更加规范。其三是心理素质,大学英语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仅包括积极进取的个性、日常爱好,并且还要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其次,英语教学目标是规范英语教师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开始与结束,那么,何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顾世民(2007)认为,英语教学目标需要满足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以及国家需求,只有将这三个需求的动态关系进行把握,才能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多样的发展,才能创新其思维能力。

2.大学生方面。

首先,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大学生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从上个世纪末,心理领域便对外语学习进行了研究,并且将英语学习的核心概念总结为“学习动机、学习的融合性、学习的态度”。大学生所持有的学习动机不仅决定了学习效率,并且也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笔者于2014年11月份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3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仅次于学习兴趣。在中国踏入国际舞台之后,英语显然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尤其在大学阶段,各种英语考级、雅思、托福等在一定程度上将英语学习推向了制高点,只有进一步提升学习动机,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乐趣,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其次是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古以来,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英语学习范围扩大,词汇增多,大学生会被越来越多的陌生词汇所困扰,部分大学生对语法的不理解以及对语言表现形式的不了解,导致对英语学习逐渐丧失兴趣。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记忆效果,才能满足当前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提升大学生英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英语教师的素养

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需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其中高校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需要积极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培训与教育工作,促使大学教师能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其次,要积极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环境。最后,要积极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其一要积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要遵守教学要求,积极学习其他先进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断激发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其二,要积极提升基本业务素养,要树立不断学习的基本理念,加强对国内外英语资源的了解,积极收看英语广播与英语节目,积极参加英语科研工作,并且利用各种培训工作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其三是提高心理素质,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端正自己的态度,并且积极调整情绪状态,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听取与接受,在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中学会取舍,得到进步。

(二)遵循教学规律,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诱因,将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从潜在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创设问题情节控制动机水平等。美国心理学家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序的动机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激起程度进行控制,对于比较容易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并且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出现过度紧张的心理。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肯定,这对学习动机具有激励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制定教学大纲,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着眼点,也是引起学生行为变化的主要源泉。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制定教学大纲,并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材料与内容进行删减。另外,教师还要布置合理的课外作业,加强对教学知识的巩固,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英语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外内容的时候,对于开朗活泼的学生需要布置丰富性、灵活性的内容,对于比较独立的学生,需要根据其细心以及独立的特点,布置英文报刊或者英文原著的阅读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全班英语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另外,还要加强教学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各种教学评价模式,如布置作业、考试考核等,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完成教学目标。

作者:胡建华 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讲师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应用

一、借助文学教育培养学生情感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在常规教科书教学之外添加文学课程。课程内容可根据英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来划分,都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载体。例如,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国内产生愈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矛盾。而在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它独特的文化属性都会大量地反映在文学之中。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就不乏政治、经济与宗教争论的作品。教育者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分配学习小组,将对政治、经济矛盾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分配到同一小组,专门讲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与主题相匹配的集中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素材的连贯性,带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在小组教学中,可以不局限于小班的分组教学,而是以整体院系为单位,将院系内的各个班级融合起来划分学习小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已有的兴趣转移到英语教学上来,培养对语言的新兴趣。同时,以院系为单位整体建组的安排方式又合理地利用了教学资源,不会为班级内部的英语教师制造过多的教学负担。

二、借助文学教育引领学生挖掘听、说、读、写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培养起兴趣之后,就要着手将学生英语学习的理论基础搭建好。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充分地促进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例如,《哈姆雷特》是众所周知的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著作。这部作品以舞台剧、小说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可以多方位地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教师首先在英文讲解中对作者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整体基调;其次,将原版文字形式的作品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发地查找其中不理解的语法、词汇;第三,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舞台剧,并自行编排感兴趣的部分;最后对重点章节进行背诵,并运用章节内的表达、修辞方式自行撰写文章。在作品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英语理解、表达能力,拓宽词汇量、梳理语法结构,并培养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三、借助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真正的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去发掘新的知识。文学是语言理论基础的载体,因为它包含地道的词汇、语法与修辞表达方式。文学也是文化的缩影,因为它凝结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所思所想和整体价值观体系下大众的所思所想。文学是一个平台,给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提供登高远眺的机会。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更加了解自己哪里欠缺真正需要什么,从而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自发地去寻找解开心中疑问的信息。英美文学教育是英语教学化被动为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四、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教育,文学作品可以提供语法、词汇的组词造句架构,带领学生去身临其境地认识语言环境,并在重复品读与模仿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练习机会。在教学实践中,相关机构可以改革教科书结构,加大英美文学作品的比重,同时可在学期考核中增加文学类知识储备的考核内容。同时,各高校也可自行组织文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体验文学教育在语言教育中的独特魅力。

作者:潘浪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相关思考

一、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对教学工作的思考

教学工作一般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上,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教学思想、理论和具体的学习指导,它与学生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一个单向交流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枯燥,不利于发掘学生思维,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学生的能动性。随着网络科技和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多媒体被广泛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多媒体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氛围更为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教师既能够发挥一定的课堂主导作用,也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作用,并辅以多种教学模式,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做好教学工作。

二、多媒体环境下大对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在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应该以多媒体为主导,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设不一样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改变方式,以此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使之符合学习的规律。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大学英语课堂更加开放,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多媒体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英语教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学角色的定位

教学角色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体现是,英语教师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并研究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思考时间。同时,多媒体可以同时运用声音、图画、视频等不一样的方式把教材中模糊难懂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向教师反馈信息,做到自主、有效地学习,真正实现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2.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避免了教材教学内容单一和传统教学模式枯燥而导致的学生厌学等现象。这种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改变了“学习英语就是一本外语教材”的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单一性和陈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再结合所学教材,在多媒体上用各种媒体手段把所教授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广泛涉及音乐、图像、动画、视频等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情况下完成英语学习。除此之外,现代的科技信息足以把课堂搬到教室之外,比如引导学生观看原声版的英语电影、收听音乐广播,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英语报纸的选读和写作。

3.教学形式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规避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在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形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摒弃传统的不好的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时间大大减少,课堂时间相对来说就较为充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相应增加。所以教师可在课堂上转换教学形式,如采用抢答、辩论、表演等形式促成学生深化所学知识。

三、总结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大学课堂,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要转换教学模式,只有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再结合多媒体教学,才能从根本上创造出学生喜爱的课堂,同时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刘云霞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非智力因素应用

一、何为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W.P.Alexander在《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中首先提出的,之后,很多国内外学者专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其中燕国材教授的界定影响较大。他认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的。语言学家RodEllis也认为影响二语习得非智力因素包括年龄、天赋(尤指语言方面)、认知方式、动机和个性等。

二、影响英语教学的几个非智力因素

(一)动机

人类一切的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既是认知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行为发生和维持的内在动力。加拿大的Gardner和Lambert把学习外语的动机分为“综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后者指学习者为了特殊目的,例如英语考级、升学、出国等。显然,我国大部分人是持工具型动机学习英语的。但只要有强烈动机都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

(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只要对学习的对象发生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直到完成学习任务。我国伟大的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浓厚的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情感

在英语学习中,情感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态度、情绪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这些情感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很多心理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实验表明:自信、惊喜、移情等积极情感可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态,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论也提出焦虑等情感对语言的输出和输入有一定影响,提出了情感过滤论。

(四)意志

意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目的,而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意志力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力量,结果会功亏一篑。成功与失败有时仅一步之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光有智力和热情是不够的,对于复杂高深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目标。

(五)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心理学家对性格有不同分类,每种个性体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是有差异的。例如外向型具有好动,乐交际,多言,敢于冒险的特点;而内向型具有好静,不善言谈,胆小的特征。不同性格的外语学习者在处理语言学习中运用的策略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外向型的学习者获得较多的输入和输出机会,但不太注意语言的形式;他们在小组学习与人交流中更具有优势。而内向型的学习者因其深沉安静,对于输入的语言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教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更有优势。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是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培养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融洽师生感情是英语教学的保障。那么如何把这些非智力因素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成效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处理得当,学生喜爱,尊敬老师,老师的教海、指导,才可能进入到学生的心灵,因此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尽力消除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强化其积极影响。本人认为这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师为了能建立对自己的英语教学有利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正确地定位角色

眼下,社会对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老师所处的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教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了,家长对教师的要求更苛刻了,社会对教师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师的角色定位也悄然发生变化。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要意识到角色的转变。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而且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帮助学生,给自己在教学过程所充当的角色作好正确的定位。

(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在五六十年代,老师的形象是威严的,学生普遍敬畏老师,但放到现在,老师一味对大都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强调威严,带给学生的影响不一定是正面的。现在的学生更喜欢有亲和力的老师,所以要求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更要像朋友。

(三)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师主要的舞台,一堂生动活泼的英语课,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对教师心存感激。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课堂上,教师要尽一切可能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而英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师生之间可以增加互动,加强情感交流,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对英语教学的巩固大有好处。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可采取创设情景,歌曲表演,游戏等,还可采取英语角、朗诵会、演讲比赛、生活party等等。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多重角色,教师是激发者,观察家,也是咨询者。

(五)教师必须关注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个班级中有几十位学生,一般来讲,好学生优点多,容易被教师偏爱,而那些所谓“差生”易招教师厌烦。教师这种好恶情绪自然流露出来,势必影响师生关系及教学气氛。对优等生偏爱,会使其他同学产生不公平感,从而影响听课情绪,对好学生的发展也未必有正面影响。对“差生”的偏见,不仅妨碍他们的学习,还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课上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这种评价会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爱听你的话,能听进你的话,否则教师的教诲说了也白说。因而要求作为传授者,除了精心备课上好课以外有义务给出一些科学的指导。这是因为要想把英语学好,除了肯下苦功之外,还要会下功,作为英语学习者要会用巧劲,不能光蛮干。这一点是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所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本人认为教师要应在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包括四个环节: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搞好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在预习时一些重点、难点,可自己先圈点,这样上课听起来有的放矢,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加听课效果,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2.认真听讲。

课堂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关键的关键。错过课堂四十五分钟,课后可能花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也无法弥补。教师应指导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尽量做到心到、耳到、口到、手到,在课堂积极尽力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子,力争本节课的内容在这节课上消化掉。

3.复习。

复习在英语学习中作用非常巨大。即使学生上课十分认真地听讲了,由于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特点,时间长了,也会忘得十有八九,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心理学根据人大脑的遗忘规律,短时间内遗忘得快。美国有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在一堂课后若及时复习,遗忘率为百分之二十;若二天后复习,遗忘率达百分之五十;但若一周后复习,遗忘率可达百分之七八十。所以要想科学地、高效率地学好英语,必须及时复习,要在学后当天进行。

4.练习巩固。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会的。大家都知道数学要多练,其实英语也不例外,这是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所起的积极影响。通过各种题型,多做多练,是对当天所讲、所复习的内容强有力的巩固。

(二)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因人而异,采用更为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英语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

1.反复记忆。

英语学习过程中,单词的记忆及词汇的积累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关。教师可根据学生因人而异的原则可建议学生用零碎时间记忆,如睡前十分钟,睡后十分钟,饭前十分钟,饭后十分钟,长期坚持,这些零碎时间积累起来,将是会很可观的。还可以用小本子摘抄那些新的,或自己易遗忘的单词、词组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可以掏出来翻翻看看。一个星期、一个月学习下来,将所学知识温习一遍。若能做到这些,单词记忆将不再是难题。

2.归纳法。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使用归纳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语言现象,便学生形成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或共同的东西,然后再让学生总结。

3.对比法。

教学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法知识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英语单词中有四个“说”:speak、talk、say、tell;四个“静”:still、quiet、silent、calm;四个“击打”:beat、strike、hit、knock。通过比较这些用法,学生在解题才会条理清晰,游刃有余。

五、总结

总之,在英语教学及英语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固然对学习成效有一定影响,但教师更应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英语教学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善于以热情的态度,诚恳的语气,激昂的精神,快乐的心情,去搭建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和谐、伙伴式的学习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给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让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拥有平和、愉悦的心情。

作者:余莉丹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五篇:合作学习和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1合作学习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合作学习。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出现合作学习的试验和研究。合作学习虽然在我国有20年左右的历史,但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要想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就必须弄清楚合作学习的内涵。当今社会,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被运用的范围很广泛。不管是国内专家还是国外学者,对合作学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拉文,作为主要的合作学习代表人物,他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开展学习活动并以小组的整体表现赢得奖励和认同的课堂学习方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虽然每个专家对合作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在内涵上有其共同之处: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形式的教学活动;②是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帮助的一种活动;③是一种有明确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导向的活动;④奖励依据是每个小组在完成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的总体成绩;⑤下达学习目标和任务是由教师完成的,并由教师合理指导、引领、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以上表述,笔者将合作学习简单表述为在共同目标和任务的驱动下,以小组活动为基础,以每个成员在完成目标和任务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2当前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扩招,招生规模和师资力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缓解师资力量的紧张,许多高校不得不实行大班英语教学。艺术专业的学生,本身在英语方面是弱势群体,班级人数又多,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学本身就涉及到教与学两个不同的主体,他们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归结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教师观念陈旧

尽管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强调改革,但大多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单纯注重知识点的输入,语法的讲解,语言知识的传授。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任课教师觉得基础是关键,基础是硬道理,只要把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上去就行,其他都不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一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殊不知,大学阶段的学生已厌倦了这种被动的接受方式。其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思维特性和群体个性,他们崇尚自由、充满激情、有特别丰富的想象力、富有创造力等,教师如果在心理上轻视他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对待他们,不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不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只是一味地灌输,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2学生基础薄弱

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是以专业课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这样一来,艺术专业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成绩明显低于其它专业。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单词都不认识,更不用提语法了,还有个别学生承认他们高招时的英语全部是猜的,连阅读理解的单词都不认识。笔者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在高中阶段,他们以专业课学习为主,投入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仅仅在考前的那个学期才开始突击英语,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艺术类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专业学习特点,具有独特的思维特性,追求个性的发展,思维活跃,联想丰富。进入大学以后,相对于他们的专业课来讲,英语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把自己的大多数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这也是造成他们英语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

2.3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差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基础差,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很难调动起来。课文不预习,讲过的知识不复习,作业也不做。每次上课做复习的时候,所学的知识基本上还给教师了。另外,与专业课相比,对英语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有些学生利用上英语课的时间来画画,学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差。笔者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大多数学生有强烈的学习英语的愿望,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适当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导致英语单词背了就忘,再加上本身对学习英语没有太大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慢慢变差,有些学生甚至纪律散漫,时常出现逃课现象。

3合作学习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重点是学生的学。从表面上看,教师的任务轻松了,可以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实则不然,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做好一系列相关的组织工作: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分组;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制定一套合作学习的规则。其次,教师要动起来,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情况,对任务设计不断做出调整。比如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学生对任务的理解程度、目标完成的情况等,要启发、督促、合理引导沉默的学生积极融入到合作学习之中。根据具体情况,有必要的话,还应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巡视,注意各个小组情况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疏导、解决。最后,教师要具有评估总结的能力。通过对课堂小组活动的观察以及任务完成的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认真评估总结。这样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能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最终达到教和学的目的。

3.1合理分组

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合理的学习小组。只有这样,每个小组成员才可以彼此依赖、彼此帮助、互相激励、互相欣赏、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充分调动小组的积极性。笔者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以寝室为主的分组方法,而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各班进行小组划分。首先,每一组当中都有男生和女生,并且比例要一致。其次,每一组当中都要有一位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英语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强的人来当组长。组长的选择特别关键,各组组长应当具备很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在英语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应具有很强的优势。教师和学生要认真选择,并定期对组长进行培训。各个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学习活动,分配小组具体任务,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任命组长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可以由教师直接任命,也可以由大家投票选举,还可以给每个小组成员提供机会,让他们依次担当组长。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给大家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最后,每一组当中都要有水平高的和水平差的,这样可以起到带动作用,形成互补。

3.2目标明确

在合理分组后,教师就要下达学习任务,而且目标一定要明确,使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个人的表现好坏与组内其他成员息息相关并影响本组的总成绩。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师应进行合理设计。任务可以是不同形式的,但任务的设计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全身的各个器官,比如眼、手、脑、耳、口等。第二是恰到好处地设计任务,内容要难易适中。太容易会让学生感觉不具有挑战性,激发不了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太难的话,会让学生感到一种挫败感和自卑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以《大学英语新理念综合教程2》第三单元为例,主题为“Fashion”。要想让学生对这一主题有更好的了解,让学生畅所欲言,就要给学生好好设计问题、布置任务,并且这个任务要难易适中,让大家用英语有话可说。对此,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Howtodefinefashion?Shouldwefollowfashion?”因为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时尚并不陌生,这样他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而不会使有些学生放弃。另外,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对时尚进行描述,并对是否追求时尚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在执行的过程中,笔者要求每组的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在讨论结束后每组都要上交文字材料。这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

3.3多方评价

评价机制涉及到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的完整性体现在教、学、评这三者的结合上,这里主要阐述一下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在学生的心里,教师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参与性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在上文明确阐述了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是小组的总体成绩,这种评价能够激发各个组员相互探究,彼此帮助,共同学习,最终实现整体进步、综合发展。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全面性,既要对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其中,在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把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各方面的表现考虑进去,最终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完美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向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涉及到教师与学生,还涉及到学生与学生,因此,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应当引进各个小组对自我的一种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小组成员的一种自我评价,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每一位小组成员知己知彼,自信心得到增强,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些评价方式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互相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各个小组,提倡学生积极、主动、与人合作等。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评价,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评价上,定期对学生的提高和进步进行评估,并对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结果做定期检查和分析,以便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4结论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5

一、隐性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隐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感。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规则、语法规则,语篇理解等。但是,有些语言现象是不能够用规则来解释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例如,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我们有时所使用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没有规则可依但却可以脱口而出。对于学习语言的外国人来说只有多听、多看、多说才能渐渐地习得这种看不见的语言规则。其次,隐性课程是对显性课程的有益的补充。语言学习是对一个高度复杂的信号系统的学习。最初,学习者要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教学者通常依据教学大纲、教材、教案的规定来履行教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大量的语言现象和知识,这些都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当出现某种语言情境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所学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实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研究这种隐性学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再次,隐性课程有利于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及学生素质的培养。英语教育不仅仅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它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及培养心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并把这种态度潜移默化地传输给了学生。任何语言都承载了一种文化,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对文化的学习过程,学习语言不是片面的学习它的理论,它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可以包括教师在课内传授的知识,也包括课外布置的任务,还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的制度及学校的办学思路等。以上这些都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外语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语言运用,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而非学生,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核心而非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知、情、义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隐性学习及隐性课程理论现提出以下教学方法,以期对我院及同类院校的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隐性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外语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而国内的教学多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语言是一门应用学科,坐在板凳上听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只应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学习语言应该活起来。教师应该使学生们在知识的运用中自动地启动隐性学习模式。例如,当我在讲到怎样用英语来描述做菜时,我边说英语边真正地演示了制作水果沙拉的过程,学生们受到了启发,在随后的课程中演示了一个如何做菜卷的过程。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会更深刻。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单词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些目的都可以通过灵活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们习得。这也正是隐性课程的作用所在。

(二)模仿法

语言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幼儿阶段先是听到大人们反复在耳边重复一些句子,后来,我们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了模仿的欲望与冲动,渐渐地,我们就学会了说话。第二语言的学习也要经历这样一个模仿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电影配音、诗歌朗诵比赛,针对英语水平高一些的同学还可以举行英语辩论赛。通过一些列的英语实践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一次次紧张的准备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校园的英语氛围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的发展;还意味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因此,通过建立英语电视台、广播站、英语角、英语板报等外部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让英语的影响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使隐性课程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会比显性课程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是被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忽略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把它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重视隐性课程将决定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

作者:吴爱华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探究

1简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已经被视为很多国家通用的国际语言。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EFL(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为了能让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英语语言的运用,文化的介绍引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

2文化介绍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多样的,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阻碍了大学生英语的学习,因此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是大学英语课堂必备的因素。

2.1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语言在发展,制定和传输中,文化起着显著作用,它使我们能够存储意义和经验,以方便沟通。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化传播的信息上,以便更有效地跨文化沟通。

2.2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文化是不同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英语语言本身,但最重要的是要传达文化的内涵。英语,作为如今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有着自己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产生了跨文化交际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首先必须熟悉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中国人对他们的亲朋好友很少说“谢谢”,他们只在一些公共场合使用“谢谢”。如果有人对他或她的一个朋友说“谢谢”的话,他们反而可能会认为是把他或她当作陌生人看待,这可能使他们不高兴。但在讲英语的国家,说“谢谢你”却是很常见的,甚至夫妻之间都会当面赞誉。

2.3现代社会的需求

如今,中国已经加入WTO多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已然导致交流的全球化,为了避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交流障碍,了解其文化就很有必要。因此,为了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给予相关文化介绍。

3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如今,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还是注重语言结构方面的教学,如词汇,语法,句型等等。而作为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教学却一直被忽视。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太过于强调了语言结构本身,而不是文化的传达,这就对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兴趣。

3.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没有清楚的文化介绍纲要

许多学英语10多年的中国人仍发现,虽然他们很容易就通过了国家英语等级测试,??但仍然很难理解外国人。一般来说,教学内容应以教学材料为纲,但很多教师仍对文化的介绍没有清晰的轮廓。虽然在教科书中,也有很多的对话在一定的情况下对很多的文化注释进行了介绍,如简要介绍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等,但可惜的是,这些文字尽管介绍了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但内容过于分散,相互链接性不强,缺乏内部连接和连贯性。

3.2测试过于重视词汇语法知识,而忽视了文化本身

现有的英语测试系统主要偏重在测试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上,这就导致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片面注重提高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鉴赏能力。但是如果教师只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测试而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导入,学生是不能掌握好英语的,不能和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最终造成高分低能的现状。

4导入文化介绍的有效途径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语言背景和内容都与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语言可以由学习文化了解到,另一方面,文化介绍应由语言的手段引入。可以通过词汇,语法和阅读介绍等方面导入文化。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文字介绍文化,从每个字到整篇文章。同时,文化的介绍也需要技巧。

4.1通过介绍词汇导入文化

词是最小的、但负载很重的文化单位,所以教授新词给学生时,教师应该给出一个关于文化含义的典故。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它的文化知识,并在同一时间记住更多的单词。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爱养狗作为宠物。在日常生活中,英语国家的人通常喜欢把狗拟人化,一般不带有贬义色彩。例如,“aluckydog”是指“一个幸运的人”,“Sea’sdog”是指“有经验的水手”。而在中国,“狗”一般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比如,“看门狗”“狗腿子”都是贬义词。通过使用“文化导入”的方式教新单词会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就拿简单的词“apple”为例,大多数学生都熟悉它,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关于苹果的文化信息。例如成语"An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中,敦促我们要经常吃苹果,而且苹果确实有益人体健康。教学实践表明,挖掘出一个新词的内涵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它。运用“文化导入”的方法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教学过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2通过介绍语法导入文化

中国人往往使用演绎的方式思考问题,而西方人则喜欢使用分析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现实。中国人喜欢从一般的人到特定的人,而西方的人则倒过来。当西方人做一个英语句子,包括一定的空间或时间状语词组,他们往往先从小的,再到大的,先由近的,再到远的。中国学生不明白这些差别,所以他们通常使用汉语的结构做这样的句子。例如:①2012年的6月1日晚上7点,他那时正在做作业。In2012onthefirstofJuneat7p.m.hewasdoinghishomework.②我父母住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MyparentsliveinJiangsuNanjingJiangning.要纠正学生的此类语法错误,老师应该教他们中国和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让我们以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美国人信封的地址写法为例,他们是先写最小的地方,然后再写较大的地方。这反映了美国的价值观,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美国人倾向于从具体和小的移动到一般和大的。英语是关联的等值,而汉语是并列的等值。我们要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这种区别,这也是这两种语言的差别。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喜欢用“S+V+O”的结构,而为什么中国人常常不用逻辑连接词的句子。这表明,中国的句子构造是根据意思建构的,而英语句子是按照形式建构的。中国的一句话,由隐含的意义来看,我们可以了解谁采取行动,但在英语中,主语(或动作实施者)在句中是通过结构框架进行显示的。例如:①快点,要迟到了!Hurryup!Oryouwillbelate!在下面这两个例子中,“unless”和“but”被用来起连接作用形成句子的。例如: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Wewillnotattackunlessweareattacked.②说是说了,没有结果。I’vemadeproposals,buttheyprovedfutile.不同的语法结构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当我们教英语语法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教导学生西方人思维的方式,和他们的文化价值。

4.3从阅读介绍文化导入

当选择教材时,要看看课文中有多少文化知识,要注意其中的西方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差别,如节日和习俗等。可以用文化导入的方式,老师应该根据给出的相辅相成的文字与相关联的材料进行讲授,而不仅仅只是语言点的枯燥罗列。例如,教“MyFamily”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介绍西方国家家庭的观念,并解释传统的家庭是什么样子,而现代又是什么样子。然后可以对比一下,我们国家的家庭又是怎样,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更有兴趣。

5结论

总之,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介绍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效果,然后对准备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许多事实证明,文化的介绍,是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重要一步。文化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正确使用语言,克服文化障碍,使他们能自由地与他人沟通,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促进语言教学。

作者:丁群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

1引言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英语目标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应用”的思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做到大学英语教学和学校转型发展整体协调推进。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改革的相关思考

2.1更新教育理念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理念的更新应摆在首位,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改变传统英语教学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铺路搭桥,让学生终生受益。

2.2科学构建一套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改变单一性质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提供多元化课程类型供学生选修,如必修、限修、任选等,使之更加适合构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开设拓展类的课程,如属于技能提高类实用模块课程、语言文化类的通识用途模块课程、专业英语类的专门用途模块课程等拓展课程。开设限定选修及任意选修的课型,可以满足不同类别和不同兴趣需要的学生,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也能选修到适合自身水平与发展的课程。这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使英语学习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自主选择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得到提高,学生的训练也充分得以保证。学校也可以根据外语习得的特点,调整为五个模块:即语言基础类课程、行业或专业英语类课程、应用类英语课程、跨文化类的课程、素质培养拓展类课程。

2.3充分利用教材来拓展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教材。不同层次学生应注重选择不同种类的教材。因此,对教材的审视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仔细研读相关教材,对那些过时重复的内容,要进行选择性的删减;同时拓展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找到嫁接的切入点;同时,在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内容的适应性;也可以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自行编写,使教材应用型更强,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精简教材内容,优化和提升教材水平。

2.4重视实践环节,提供语言实训平台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及延伸,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更加凸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已经成为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新模式。另外,注重选修课学习和课外自主实践,把课堂单一的学习环境变成课外多元化学习环境,也把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变成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行为,使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图书馆设施等多种渠道学习和训练,使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朝着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

2.5围绕“三个中心”,坚持因材施教

开学时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基本水平,要求学生自己对学习目标、以及今后学习内容的需求量和项目进行自我设定,以此为参考,从而进一步确定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围绕“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而展开。“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导而展开,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宏观方向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监督者。比起一般的讲义形式,这对于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比如对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方案的能力;对学习项目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等等,都有着更高水平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是指根据所学专业来开设针对性强,专业性强英语课程,以满足岗位需求、工作需求、和社会需求,以需求设置来培养应用人才。“以主题学习为中心”,是指将教材单元内容分为若干个主题,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并将输入和输出训练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提高趣味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便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教学进度的顺利把握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2.6改革教材体系

学校应认真评估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和实际接受力,选择相应的教材。其次,对于教材的审视非常重要,由于教材上难免有过时、重复的内容,教师应在授课之前,仔细研读,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删减,删除重复和过时的课文?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市场上口碑良好的或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总而言之,教材方面改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大学英语改革课程体系基础上,要坚持分级或分层教学模式,建立多元性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专题培训,以作为保障,才能有效地实施,达到教改的目的。

3.1教学理念的更新

建设应用型院校过程中转型是最大困难之一。如何改变在于原有观念的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中首先进行的关键一步。要改变这种习惯首先要转变教师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应用人才。除了培训培养等诸多方式,还可 以通过网络为教师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支撑平台,通过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协作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团结互助、共同提高,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潜势和协作精神。另外,就教学内容改革必须创造教师提升水平与资源共享的平台。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和网络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心得,丰富教学内容,从而随时自身教学水平。

3.2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分级教学旨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以学分制为前提,设置具有层次化的课程群及多样化的课程类型。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度,在讲授、检测和评估方面充分体现层次性。通过分级教改达到以下效果,就是让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体现成功教育。

3.3培养过硬的师资队伍力量

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关键之一是要有一支思想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好坏直接决定大学英语教学的成败,也对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展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的核心是教师,课程的改革首先要转变的也是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对教师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内容,更要备方法,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课堂上要注重精讲多练,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教师要及时解疑答惑。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专题讨论并安排自主学习任务。并且在课堂讨论时,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同学之间相互分析和点评作品,教师仅仅在重点之处加以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器材和创作手段,比如参观博物馆、欣赏有关电影表演和戏剧改编制作等。

3.5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保证课堂、网络自学与课外实践的教学模式改革顺利进行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一种挑战和尝试,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符合《教学指南》的精神;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为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与活力。我们改变以往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传统做法,大学英语课程从原来的“终结性评估为主”改变为“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即把形成性评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相结合,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督。

作者:张建新 张瑞民 单位:衡水学院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下的社会语言学探析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更加频繁,英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传统英语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学生面临着很多问题:过于依赖教师,学生锻炼机会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不了解跨国文化背景,口语交际能力差;学生一般都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口语和听力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

二、社会语言和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与社会语言之间是有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影响。语言学包括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语言学对英语教学有着重大影响:语篇分析教学体现了语用学理念;交际教学法体现的是应用语言学理念;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教学规律、方法和价值,强调社会语言学的本质和实用性。语法和词汇是语言的主要形式,遵循语言应用规律是提高社会语言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习社会语言学,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将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社会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应用技能等,并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听说能力以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内容:懂得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懂得如何准确运用语法;懂得某种说法实际出现的可能性;懂得某种说法能否被别人接受。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理论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首先,语言环境。在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都是在教室里进行,学生很少参加课外实践,导致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其次,师资力量。随着英语交际教学概念的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同时,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再次,考试内容。在我国,英语是大学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外语,而且大一、大二都会设置英语课程。学生不仅需要参加英语期末考试,还需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而且这些考试都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应付考试,而不是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最后,班级规模。开展英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目前,每个班级人数较多,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很难开展有效的课堂交际活动。第二,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社会语言学是以语言的文化属性或者社会属性为出发点。社会属性是指语言的得体性,即什么语境说什么话。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单词含义、功能,教会学生在不同场合应该说不同的话。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语言是文化的一个侧面。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不了解语言背景,即使英语交际很顺畅,也会出现失误。但是,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外语文化背景以及交际方式。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形式,还需要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并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背景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汉英差异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文化教学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第三,增强学生语篇意识。语言交际单位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重点,语篇是语言交际单位,换言之,语篇在英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增强学生语篇意识,从语言知识逐渐向语言能力转变,语篇意识和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侧重分析语篇衔接手段、组成部分以及结构形式对文章主旨句所起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以语篇为中心,培养叙事的词汇解释能力和语法分析能力,让学生感悟文章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更多外语人才。因此,培养具备较高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上开展英语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以及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作者:于丽 单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英文歌曲与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一、英文歌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感到厌倦,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大学英语课本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入英语文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英文歌曲的内容往往涉及的是西方社会文化、宗教、自然、爱情等人类永恒的话题,对现代生活酸、甜、苦、辣的直接描述,使青年一代的喜怒哀乐得到体现,这能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因此,英文歌曲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内容,选取合适的英文歌曲,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的气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文歌曲的运用

1.英文歌曲的分类和选取。

英文歌曲主要分为八大类:(1)乡村音乐Countrymusic;(2)流行音乐popmusic;(3)蓝调Blues(布鲁斯);(4)摇滚Rockmusic;(5)嘻哈Hip-Hop;(6)爵士乐Jazz;(7)电子音乐Electronicmusic;(8)拉丁音乐Latinmusic。其中乡村音乐和流行音乐最受学生们的喜爱。这些音乐的旋律优美,题材广泛,意境和象征意义丰富。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国家的文化背景,也可以不同程度的表达学生的内心世界,梦想追求,抒发情感。根据课本内容,选取合适的英文歌曲是也是学习了解英美文化的有效途径。例如:《新标准大学英语1》Unit5Allyouneedislove,此单元教师可以选取关于爱情的英文歌曲:YesterdayOnceMore,AsLongAsYouLoveMe,MyHeartWillGoOn,JustOneLastDance等;《新标准大学英语1》Unit10Environmentalmatters,此单元教师可以选取关于环境的英文歌曲:HealTheWorld,WeAreTheWorld,EarthSong等。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选取经典歌曲,例如:SoundofSilence,Unchainedmelody,Sayyousayme等。

2.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以《新标准大学英语1》Unit5Allyouneedislove,教师选取《Justonelastdance》为例。将英文歌曲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试听。教师讲英文歌曲播放给学生,学生静静地欣赏,了解歌曲的旋律和意境。(2)填空。教师可以将歌词部分挖出,让学生边听边填空。Wemeetinthenightinthe______café(Spanish)Ilookinyour______justdon'tknowwhattosay(eyes)ItfeelslikeI'm______insaltywater(drowning)Afewhoursleft'tilthesun'sgonna______(rise)tomorrowwillcomeanit'stimeto______(realize)ourlovehas______forever(finished)howIwishtocomewithyouhowIwishwemakeit______(through)Justonelastdance......通过填空的方法,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歌曲大意,也练习了听力。对生词的出现,学生可以通过前后歌词的意思来推测,歌词中词汇和句子的重现率高,歌曲内容容易记忆,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对生词进行讲解,对歌曲文化背景做适当的引入,从而丰富了英语文化知识。学生因为歌曲气氛的渲染,会自主的去学习和掌握。

3学唱和模仿。

学生听完第二遍后,对歌曲的内容和意境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阶段,教师播放歌曲或者大声的教唱歌曲,学生小声跟着学唱。最后,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模仿英文歌曲。对英文歌曲的模仿,学生必须发音清晰,语音语调正确,对连读,失去爆破等掌握牢固。因此,学生不仅仅只是学唱歌,老师必须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纠正。我们还可以选取班上小小歌星的活动来带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歌曲的练唱,哑巴英语的状况可以得到解决,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练习,师生互动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三、总结

听英文歌曲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了词汇量,加大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增强师生感情,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选取适当的符合主题的英文歌曲,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汤瑷宁 程丽州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国际学院

第六篇:大学英语教学语用失误及对策研究

一、当前大学生英语交流出现的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词汇、语法的讲解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应用。一味强调语言的形式,淡化语用功能。导致很多学生所写的句子表面看起来正确,实际上与准确的含义相差很多,在日常交往中,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失误。学校把学生通过英语技能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过于的重视词汇和语法,考试前死记硬背的现象也是常见。即使学生通过了大学四级考试,但是,没有真正把英语用到日常交际中,不利于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二、导致语用失误的诸多因素

(一)受本国语言的影响

由于每个国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造就了各个国家风格迥异的文化背景,这对人们的说话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人们学习新的语言时,经常会受到本国语言的影响。按照本国语言的习惯去学习外语,降低语用能力。

(二)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化

产生语用失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价值观念的差异化。在语言交流中,很多人对其它国家的社会文化缺少了解,经常以本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作为主体,导致出现了许多不正确的行为。中外不同的风俗习惯对语音交流也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交际双方本国的社会习俗不了解,则会造成很多误解。例如,中国人见面聊天都会谈及年龄,子女等问题;西方人就会将这些看成个人隐私,不会轻易说出口。

(三)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侧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忽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英语交流能力非常差,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都非常困难。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导致学生交流能力较弱,产生语用错误。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减少语用失误的对策

(一)减少母语干扰,强调语用规则

阻碍语用能力的提升,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本国语言的干扰,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指导,减少母语的干扰。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媒体教学,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并且列举大量实例,让学生全面理解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差异,采用最大的限度排除,为学生提供优异的交际环境。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因此学生必须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例如,礼貌原则,会话原则等。通过对语用原则的了解,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认识程度,减少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二)重视情景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教学应该把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英语交流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情景,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英语沙龙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交流的环境。教师还应该在课上播放英语电影、英语歌曲,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敏感性,让学生试着跟读电影中的对白,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加强学生语用意识

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变教学观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英语文化背景内容的讲解,例如要介绍西方国家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英语经典小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自主参加交流活动,提高语用能力。英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作为教学的目标,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改变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多说、多看,让学生能够把英语应用到实际中。

四、结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在国家交流中发挥重要的媒介作用。大学英语要求学生必须应用学到的英语语言知识,成功的进行交流,把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相结合。基于此,在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语言知识学习,更应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使学生的语用能力达到大学英语标准水平。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减少语用失误,促进大学生进行英语日常交流。

作者:雷唯蔚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目的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译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是英语专业的事情,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关。

由于大部分的学生甚至老师以及社会上对英语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通关,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通过英语四、六级也并不十分重要。但是现行《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为主,并强调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1]。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的,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四、六级的通过率也提高了,但是学生的翻译水平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和提升。英语翻译教学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2.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和题型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在我国已有十几年历史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经过十六年的改革之后,题型却还是没有很大的变化,依然是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完形填空和写作,后来又加入英语翻译的题型。但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英语教师,都认为只要阅读理解和听力做的好,考试就能通关,忽略了英语翻译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所以很少有英语教师愿意在翻译教学上花费时间的。

3.大学英语专用翻译教材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没有专门的英语翻译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翻译教材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讲述,英语教程仅仅只有一本综合教程、一本阅读教程和一本听力教程,而且关于英语翻译的词句、段落也是少之又少。

4.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影响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据调查,大学英语课一般每周只有4个学时,即:两个精读学时,一个听力学时,一个阅读学时。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翻译教学的特别讲解。

二、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1.目的论的三大原则

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目的论是由20世纪70年代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Vermeer)和赖斯(KatherunaReiss)创立的,认为“任何翻译的高准则是:目的决定手段”。这也为翻译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目的论在翻译时必须遵守目的论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论原则是指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自身的目的,翻译行为也是一种任务,其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应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给读者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语境;忠实原则则要求译文和原文存在一定的联系,不能脱离原文。其中目的论是最高的准则。

2.目的性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论者认为,翻译也是一种带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的目的是由译文的发起者来决定的,翻译中要采用方法策略也是由译文发起者决定。根据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白,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因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学习英语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沟通和交流。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借助英语翻译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英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翻译文本类型和不同的翻译目的,选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对学生进行翻译理论的指导。例如:广告,电影片名类的翻译应首先考虑其目的在于吸引译文读者的目光,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合同,法律条文之类的翻译文本,在翻译则需注意用词严谨、用语周密。这样的翻译教学的引导不但使学生的翻译不再局限于精度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其语言理解能力,英语教师在翻译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进行鼓励和表扬,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3.交际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也逐渐的进入了国际化,国际化的语言交流对英语翻译的需求也更多。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翻译能力也是国际交流能力的技术基础[3]。良好的翻译能力也是促进国际交流的前提。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在句子的结构和表达习惯上也各有千秋。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应对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共同之处与特殊之处,实现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便于交流沟通。

4.跨文化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对一国的文化没有很好的了解,也不可能正确的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由于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与用词习惯的不同,往往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更是十分巨大,不论是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还是从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上都都很大的差异。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外文化差异的重视不够,过度强调听、说、读写等一些基本技能,却忽视了文化对翻译工作的影响。给翻译工作和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甚至使学生误以为文化背景对翻译工作不重要,学英语就是为了四六级考试。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首先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一定的文化意识。从而将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三、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1.加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

由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翻译教程的欠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并提供一些翻译理论,为学生的翻译提供一些技巧和指导,或者在平时的英语授课当中适当的穿插一些翻译教学,例如:在对整篇文章进行讲解时,适当的挑出一些句子进行特别讲解,尤其是对逻辑推理法、删减法等翻译技巧的讲解,然后让学生翻译一些类似的语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扩展学生的翻译知识和视野。

2.加强中西文化知识积累

中西文化知识匮乏也是翻译工作的一大难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使翻译语言更加贴合作者的意思,贴近读者的心理,单一的运用翻译技巧去进行英汉翻译,会增加翻译工作的难度。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在句子的结构和表达习惯上也各有千秋。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应对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并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一定的文化意识,积累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翻译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利用目的论提高英语翻译教学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不仅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重视度,强化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加强中西文化的知识积累,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水平。

作者:周建军 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八篇:语块理论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一、语块理论及其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GeorgeMiller在1956首先提出“组块”理论,认为记忆过程中存在孤立的单词组成更大的意义单元。随后,许多学者分别进行相关研究,词汇短语和预制语块等概念被提出。Lewis正式提出语块的概念,并指出语言不是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即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提倡在课堂上直接教授语块。Lewis将语块分为4类:(1)聚合词,即由一个以上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2)搭配词,即词项在长期使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同现关系,包括词汇搭配和语法搭配;(3)惯用话语,指具有形式固定或半固定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4)句子框架和引语,指用于语篇衔接的关联词等。纳廷革和德卡里科将语块划分为聚合词、习惯表达、限制性短语和句子构造型结构四类。国内学者也一直重视语块的研究,王立非,钱娟将语块定义为“出现频率高,可作为整体储存、提取和产出的套语序列”。杨玉晨对英语词汇的“板块性”进行分析,认为基于“板块”的教学有既“不过度强调语言结构能力培养”又“不过度强调语言的实际交际与使用”的优势。关于语块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学术界虽未达成共识,但语块理论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作用得到完全认可,即语块理论认为人脑中存储着某些固定或半固定化的板块结构,他们是语言记忆、存储、输出和使用最小单位,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有较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是语言学习的理想单位。

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语块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并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词汇过程中充分体会和掌握词汇作为语言学习单位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使用。基于语块的词汇教学能够充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且能够在心理语言学的视角下得以充分解释。心理语言学认为,记忆系统是进行编码、记忆的提取和遗忘过程。在编码过程中,新的记忆在新信息和原有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建立联系所遵循的原则是贴近原则,即共同发生的感知、思想和其他的心理活动会一起联系在记忆里,只要其中的一些环节出现,其他与之相连的事情便会得以唤起或触动。语块不是孤立的词,而是些固定或半固定化的板块结构,自身包含多个词汇信息,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等多种信息,因此,在记忆的编码过程中,语块将触动和唤起更多的原有信息,而随之建立更多的新信息。这些信息在孤立词汇的基础上,相互联系,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结构,存贮于大脑之中,形成心理词库。在记忆提取过程中,记忆提取遵循内容寻址原则,即通过把经验中的内容和记忆中相似的内容进行匹配,然后提取有关信息。在词汇提取过程中,词频、语义、语境都对词汇的提取有相当的影响作用。语块相对于孤立的词汇,具有明显的词汇提取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词汇的提取效率和效果。遗忘是词汇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和回避的过程。心理语言学认为,遗忘就是信息在编码过程中丢失或记忆系统放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的过程。其中,信息提取的时间、频率和有效提取策略对减少遗忘起着重要作用。语块中的词汇处于一定的语法和语境中,在记忆过程中本身得到了加强,而且语块所包含的词汇、语义、语境信息能在语言学习中缩短提取词汇的时间间隔和提高词汇提取频率,降低遗忘的发生。因此,从词汇记忆的视角而言,语块是最佳的词汇学习单位,能有效促进和提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三、基于语块理论的词汇教学模式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提升和进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呈多元化发展,但目前就课堂教学而言,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文、词汇的讲解为基本内容。传统的解释单词释例模式在教育信息和资源如此发达的今天已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先进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信息资源动动手指就能够获得大量的词汇信息。因此,如何在教学环境不断发展、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而教学时数不断压缩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教学,是所有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语言基础的词汇教学更是如此。所以,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作为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的词汇记忆则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基于语块理论的词汇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语块识别能力和语块意识。记忆单个词汇是学习者传统而普遍的词汇学习方式,以为学习单词就是记忆单词表,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更新词汇学习观念和方法。首先词汇讲解要以语块为单位来进行,通过讲解、提问、测试等方式向学生灌输语块的概念,培养语块意识,来帮助学生形成以语块为单位的语言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目前语言学习者常常面临着单词记忆效果不好、阅读无法深入理解、写作时词汇贫乏、口语不知如何表达或词汇使用不当等诸多困难,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教学中,应以提升词汇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语块具有相对完整的语法结构,教学中对其讲解和强调,能够促使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以语块为单位整体的提取,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基于语块的词汇教学在处理单个词汇时,不再是多种语义的罗列,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其在所属语块中的语义以及该词所产生的语用、语境功能。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义,并在语言输出时选取正确词汇。其次,将语块的学习和应用贯穿英语教学的整体环节中。传统的词汇教学总是倾向于把词汇单独分割出来进行讲解,听力、阅读等教学部分似乎只涉及策略和练习。基于语块的词汇教学需要依托具体的篇章和文本,因此,语块以及其所包含词汇的教学是需要在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来进行的。在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语块教学,在技巧和策略的训练中学习和理解词汇。由于所讲授的是语言材料中动态的词汇和语块,词汇的用法得到更充分的体会和理解。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更能有效地与信息技术结合。教育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正对大学外语教学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外语教学信息化已经是外语教学不可避免的趋势。在信息资源层面,以语块为重心的词汇教学是传统词汇教学的延伸。包含更多语言元素的语块能更广泛地与图片、音像等信息资源连结。

四、结语

不断发展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词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摆脱了传统孤立学习词汇的教学模式,使词汇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突出并强化词汇应用这一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顺应了时展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英语能力。

作者:王瑞雪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

第九篇:以就业为导向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偏离社会发展需要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学都是以四、六级考试为导向的,有的高校还在将四级考试同学生的学位证进行挂钩,这就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反而淡化了对学生口语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对于一些较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来说,则是较早的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动力,当真正利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则还是说不好英语、听不懂英语,甚至不能在就业面试过程中利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自己。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和各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要求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或单纯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个领域进行交际和应用,这正好反映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上的严重偏离。

2、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越大,但是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模式,一个班级人数有上百人,即使开展小班教学时每个班级的人数也在30人以上,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加上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英语教学过程视同为认知过程,将教学重心都放在了英语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的讲解上,没有留给学生互动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只能被动的听讲,这就严重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容易造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等教学后果,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英语课程虽然在大学教育体系当中是必修课,但基本都是被看做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设置的,没有同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联系,孤立化、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实现与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步培养,也就很难完全发挥大学英语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当中的基础作用。例如,有的高校会面向全校学生的英语教学设置英语教学部,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技能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没有实现同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适应,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导致英语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地体现。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突破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性教学,摆脱教材教学内容的限制,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积极适应,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而言,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了解英语行业的人才需求,改变过去以教师“教”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设置多样化的英语对话情境,在英语课堂内外留给学生更多开流的机会,必要时可以设置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对话情境,实现英语对话能力与专业素质的同步培养。

2、调整教学目标,优化英语教学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对传统的英语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在确保理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更加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更多的英语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同时,在制定英语教学目标时,大学英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是因为英语专业知识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学生只有具备了英语自学能力,才能实现英语知识学习的不断拓展,促进英语专业思维的更好培养。例如,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在校学到的都是基本知识和常用知识,学生专业领域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却很少会涉及,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自学能力,才能充分利用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职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素质,对国外相关的专业最前沿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持续性的提高自身的专业就业能力。

3、强化专业英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大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无疑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和关键,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要让学生掌握英语交际能力,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就业,专业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无疑更能贴近学生的就业需要,所以大学英语在开展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要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授课比重和考核力度,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专业英语素质的有效培养。例如,在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应当适当增加“商务英语”课程的授课比例,在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懂得如何使用英语进行口头邀约,怎样利用英语写商务信函、商业合同,以及翻译商业文本等,这样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进入岗位角色,进而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学专业英语教学还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纪律观念、岗位责任心等,这都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所必不可少的。

4、完善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非常高的英语专业素质和知识涵养,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素质和人格魅力,尤其是对于拓展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完成高校的基本教学任务,还能够加强同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践,进而为学生职业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高校可以根据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开展“订单化”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方案,合理优化英语公共基础课和英语专业课的授课比例,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高校也可以从企业中引进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发现自身英语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同步培养。

作者:刘娟 单位:延安大学外语学院

第十篇:数字化平台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一、当前写作教学模式的弊端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居于从属地位,基本上发生在精读教学之后,教学过程、手段和内容缺乏系统性,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在写作教学方面都出现了较大问题。首先,受精读课教学模式和教材编写影响,写作教学出现模式化倾向。教学过程往往以介绍写作技巧开始,随后分析范例,给出类似题目练习,最后批改或点评。教师在这个单向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难以提供充分的激励因素,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这一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普遍将其当做负担,机械模仿和套用范文句式,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缺乏可读性和连贯性,在四六级写作题目中的表现亦可证明这一点。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教学双方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均付出较多,但学生写作水平却不见明显提高,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写作教学模式特点

为解决传统写作教学的诸多问题,我们利用现代数字化平台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本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体验英语写作资源教学平台”,简称“TRP系统”。该系统由“写作文本语料库”、“管理员端写作管理平台”、“教师端写作管理平台”、“数字课件浏览系统”、“写作评分系统”、“写作多元评分软件”、“自动写作评语软件”等子系统组成,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基于这一平台,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过程化自主写作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数字化教学管理。

根据系统授权不同,建立院系和教师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前者享有系统内最高管理权限,可以随时调取各个教师的教学数据,了解教学进度、上线时间和操作、以及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实现常态化和随机化的院系级写作教学管理数字化,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学监控手段不足,容易流于形式的局面。一方面,院系级管理员可以随时监控教师的教学进度、作业布置和批改,评估各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进展;另一方面,借助系统中自测自评软件,使教师摆脱了大量的纸面作业负担,也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

(二)网络化教学过程。

在TRP平台应用中,作为网络化教学模式中的节点,学生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地位。在这一网络中,学生既是范文的阅读者,也是自己作品的评阅者和修改者。具体教学流程如下:教师上传写作任务,在词、句、段落、篇章和体裁等方面给出相应要求;学生阅读范文,搜索相关句式和信息,独立完成初稿写作,根据评分软件获得反馈,随后修改并提交作业;教师利用评语软件给出评语,也可通过班级留言组织学生评阅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促进学生反思;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课堂讲评。

三、基于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

(一)改变写作方法。

传统写作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导,教学以写作策略、手段、风格和模式为主,点评局限于语言风格、修辞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宏观方面,而TRP写作教学平台的应用真正实现了过程化写作,集中了过程化写作的优势资源,使写作教学、句型操练、语法纠正、评分反馈、评语生成完全实现了过程化和自动化。学生通过借鉴大量语料获得“镜像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强化写作教学的过程化。

(二)改变评估手段。

传统写作教学基本采取终结性评价,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基于TRP平台的写作教学综合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模式,促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各个阶段的水平提高程度,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

(三)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这是传统外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TRP写作平台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及时获知自身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够从自动生成的评分和评语中获取积极反馈,认识到自身的持续进步,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转变对于写作学习的态度。

四、总结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6

1.兴趣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兴趣教学法是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以后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主要解决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兴趣教学法的运用要充分考查了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基本的英语学习需求等,通过开展各种兴趣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与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成绩,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激发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兴趣的引导而不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不仅对学生的英语学有帮助,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

2.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对初中生实施兴趣教学法首先应当营造一种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英语教师应当深刻了解初中生的年龄与心理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尽量舒缓学生英语学习的压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落后的成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获得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英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通过对英语教师个人魅力的折服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2.2运用情景教学法,拓宽学生英语学习层面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中有大部分为英语日常应用语言。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一些英语口语交际场合,让学生通过英语文化情境来锻炼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深入了解英语文化。比如在学习医院中的常用语言时,教师可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进行情景英语口语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情境英语运用展示,教师与全班学生均作为评委,对小组内英语口语运用情况进行评价。

2.3运用游戏教学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生都处在青少年阶段,心理上还都是爱玩的,因此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应当适当引进合作与竞争机制,保证教学内容对学生们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考查学生英语词组掌握情况时,可在班级内进行英语词组默写比赛,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较为准确且较多得默写出英语词组的学生获胜。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英语知识储备,结合生活情境,自己编制英语话剧,在课堂上或者课外时间进行表演展示。

2.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层次

当下的初中生大多为2000年以后出生,他们从小便在信息网络技术下成长,对各种计算机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科学使用各种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单词发音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音频播放设备向学生展示正规的英美式发音标准,使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正确的发音方式,提高英语口语的规范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英语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来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兴趣教学法。为了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可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等,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以及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来实现兴趣教学的目标。

作者:瞿玉华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第七中学校

第二篇:初中差异化英语教学

1.什么是差异教学

差异化教学就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满足每个学生接受能力,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边际需求配置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实现学习能力的最大化提升。教师通过认真观察、检测后,根据学生能力水平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差异教学特点是,教师会在课前备课时提前设置多种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所有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最大程度挖掘发展潜力,获得学业成功。

2.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的实施

2.1差异分层

差异分层,实际上就是一种层次为基础,进步为前提,辅导为重点,竞争为手段、目标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鼓励个性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根据基础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学习兴趣等要素进行从高到低的划分。随后可以将分层后的学生组成学习互动小组,每组将包含已经划分好的所有层次的学生。这样组合的含义在于突出了个体差异性的互动关系,既强调合作意识和发挥个人优势,又产生了差异互补,并激发了学生的竞争观念以及不断追求进步的内在活力。

2.2教学目标分层

如今学生面对着越来越大的中考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的教学目标,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与该层次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制定时,教师既要给学生一定学习压力,也要给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希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取得应有进步。

2.3课内练习指导的分层

课堂练习是即时巩固课堂所学和反应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重要方式,所以课堂训练也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差异分层。英语课堂的练习一般围绕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那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分组分层训练。根据学生日常的考核成绩,教师可以把某项相对其他项较为薄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并针对每组学生薄弱环节进行单项或者双项训练,例如某些学生听力和口语较差,那么可以将这类学生归为一组,给定主题后脱离课本进行自由交谈;某些学生写作水平相对其他三项较差,那就可以给定两到三个题目供其自由发挥等等。

2.4差异辅导

培优辅差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将学生分层,可采取“强强竞争,弱弱激励,以强激弱”的方式,让英语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生间相互竞争,保持其积极的思维状态,引导他们进一步发掘自身潜力;综合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需要教师耗费更多精力引导他们温故知新,巩固现有知识的同时寻找突破口,争取在某一方面实现突破;当然,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需要经常交流,分享优等生学习英语的经验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3.总结

在“差异”英语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将会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以及教学目标,过去教师统一授课单向课堂的教学结构将会逐渐被差异化教学模式取代,使得学生课堂学习丰富度和自由度得以进一步提高。另外,兴趣无论对于英语成绩好还是不好的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教师,当差异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信心就能被逐渐培养起来,因而更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

作者:杨爱华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学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学预习思考

一、为什么要有效预习

预习,是指学生课前对即将要学的内容进行自学,了解其大概,完成知识框架自我构建的一种主动求知过程。因此预习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预习走过场、无实效的情况相当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预习形式单一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会更多关注新词汇,往往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读、背类的预习任务。这种单调的预习形式常常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失去预习的兴趣,直接导致预习效果不理想。

2.预习目标不明确

教师虽然布置学生去预习新课内容,却对预习后需要达成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也就听之任之,不把预习当回事。

3.预习效果无检测

对于学生预习的效果,教师不进行了解,学生自己也心中无数,这样的预习任务形同虚设,只会流于形式,自然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有效预习的重要意义

预习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它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课中合作探究只有在学生有效预习的基础上才能高效完成。

1.预习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空间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在听课之前主动地熟悉和钻研即将学习的教材并为听课做好知识和心理上准备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利用教材、工具书及其他辅导资料,自己去感知新知识,获取新知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困难中尝试,在主动学习中得到提高。

2.有效预习为教师的教学指引了方向

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就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活动的设计。有了课前有效的预习,教师课上就有了正确的教学起点,教师没必要在学生都会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也没必要在学生无法达到的高度上下功夫,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成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生生互动解决,教师适时引导解惑的过程。

3.有效预习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的教学环节都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的,这样的教学单调、平淡、千篇一律,毫无新鲜感可言。而学生在有效预习之后,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问题或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的,这样的课堂会带给师生更多的期待,课堂教学会有更多的精彩。

三、有效预习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预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预习习惯

很多初中学生都不预习,这就要慢慢培养。特别是对初中里那些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他们的预习方法有欠缺,需要教师适当的指点和引导,对他们的预习提出统一的要求,教给他们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使他们在预习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强预习监督检查,及时评价反馈效果

有预习就要有检查,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评价才会有促进。教师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查,及时给予合理的评价,及时反馈预习结果可以使学生掌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教师的评价中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3.加强预习合作交流,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预习不同于独立预习之处就在于同伴间的互助与支持。预习活动虽说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但有了同伴间的相互扶持,预习之路会更加轻松。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独立预习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开展学习交流、讨论,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防止“两极分化”,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编预习案加强引导,保证预习有效实施

预习案可以将学生预习的过程具体化,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起着导学的作用。有了预习案,学生预习就可以做到有本可依,有据可查,学生在“预习案”的引导下,可以更加明确预习目标,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提高预习的质量。

四、结束语

预习的目标就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自我构建知识结构,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形成对新知的认知。预习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形成预习技巧,养成预习习惯。

作者:黄斌斌 单位:浙江省长兴县林城中学

第四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实践

1.英语分层教学基本理论

英语分层教学理论实际上要依据不同的教学过程来具体论证,就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切实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应当积极主动地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实时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词汇量和听力水平来说,更是需要时刻地掌握。具体来说,某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体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对语言的敏感度,这一个能力让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过程充满了信心和积极性,将这些学生分到一个层次,针对这些学生的具体特点来进行专门化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料和更加有深度的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个人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都会对英语学习的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点及其个性。英语学习是一门语言类的科目,因此实际上性格较为外向、乐观开放的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而对于一些比较内向,害羞的学生而言,学好英语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出性格外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应当多与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实时了解他们心中所想所思,进而根据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有意识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应对办法,真正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科目的魅力与奥妙。

2.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充分掌握不同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来说很有帮助,学生性格上的差异性往往决定了其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具体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兴趣指向。教师开展分层教学,首先就要充分熟悉并了解学生性格上的具体差异。按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爱程度和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对于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可以开阔学习视野、更为开放性的一些问题,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为其打开新的学门。

2.1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熟知度的莫过于测试了,但在分层教学之中,对于不同的学习小组,其考试内容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学习小组使用不同难度的试卷也是英语分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即根据不同小组、不学生生的不学生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应的测试题目。对于前进生可以尝试提高试题难度以提醒他们学无止境,而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着重于基础知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4Howdoyougettoschool?》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教师首先设立好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的测试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设置好不同的问题。例如,对平均英语水平较高的小组,可以适当地要求他们使用一些高级词汇,而对于平均英语水平较低的小组,则要求他们尽可能把自己所熟知的交通工具罗列出来,再从中选择一到两样合适的作为自己到达学校的工具。而教师在设计有关这一课程知识点的试卷时,则可以通过附加题的形式将学生有机地划分开来。水平较低的小组要求完成所有基本题目,而水平较高的小组则要求尽量完成附加题,进而实现分层次提高与分层次辅导教学的目标。

2.2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问题出发

虽然在小学阶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英语学习,但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英语课程仍然有一定难度。原因在于小学阶段的英语相较于初中英语来说,差别还是很大的,因此,初中生在接受全新的英语学习时,必然会出现学习吃力,甚至找不到学习的方向。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较为缺乏,进而对于缺乏英语学习的效率。明确学习英语的动机,既可以增加学习英语的动力,也可以明确自己学习的奋斗目标。对于任何类型的语言来说,都需要极大的热情和不屑的努力,同样,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英语。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示范作用,身先士卒,在学生面前展示出自己热爱英语、喜爱英语教学的姿态,并且及时与大家分享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收获。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身份与学生打成一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对于英语热爱,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影响。因此,分层教学既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也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绝佳方式。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Ifyougototheparty,you’llhaveagreattime!》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较为单调和枯燥,对他们而言,可能很难理解“party”代表什么意思。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时,首先要通过向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进行相关的解读与展示,让学生切身体会到“party”的意义以及“party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初中生只有在对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依据自身不同的经历与知识面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而教师此时在解决好学生现实困惑的基础上再进行分层次教学活动,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践分层教学,展现学子风姿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其关键在于需要落到实处,即实践教学。实践分层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分层教学的相关理念与方法,将相关理论知识实践运用与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以发展完善已有的分层教学策略。

3.1在课堂上建立小组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5I’mwatchingTV》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针对当前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学习基础好,主动性强,接受能力好,学习热情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较高;第二类学生是学习基础较好,但是在接受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上较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第三类学生则是学习基础较差,主动性和热情上都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和家长时刻监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这三类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平均分到若干个组中,在各个组中形成互帮互助小组。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次好的学生,次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进而在互助学习中较好地实现教学任务。

3.2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分层教学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其发展性主要表现为,分层教学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而进行自身的不断创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各种问题,而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分层教学的方法,一方面能够丰富分层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有力地彰显了其内在精神思想的精髓。差异是无穷的,而分层教学的变化发展也是无穷的。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1Couldyoupleasecleanyourroom?》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教师在推行分层次教学法时,就应当考虑好学生在面对这一教学方法时心理上所产生的不适应感。此时教师通过有机引导,要求学生在做好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主动积极地讨论,并有意识将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划为一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4.发扬分层教学,重温实践成功

尽管分层次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其在各个学校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深切的领会到了分层教学带给自己的好处,并且在这种教育环境中逐渐得到新的有益处。上述的内容已经足以证明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室有意义的,它给教育事业的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可知,分层次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优秀人才走出国门去交流,带回先进的科技和技术也是必然的趋势,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良好英语基础之上的。

5.结语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7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考虑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教学开展必须围绕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不同研究者根据各自分析的视角不同,对需求分析做出的分类不尽相同。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Hutchingson和Waters(1987)提出的目标需求(target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needs)。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为在目标情景中能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实现目标需求所需学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Brindley(1989)提出主观需求(sub-jectiveneeds)和客观需求(objectiveneeds)。客观需求包括所有关于学习者的客观情况(如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等),而主观需求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信心、态度等)。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对课程的需求分析不仅应该重视针对学习者个人学习需求的分析,还应该对国家和办学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和就业、课程组织者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

二、课程需求调查

(一)国家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继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后又被确立为应用科技型大学试点院校,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是一致的,即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课程除坚持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打好语言基础的目标定位外,应该更突出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目标不变情况下,将英语教学重点转向为职业性需要服务的重心上来。

(二)职业需求

职业需求对应Hutchingson和Waters提出的目标需求,对目标需求的分析关键在于对语言运用的目标情景进行分析,即对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需要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客观需求进行分析。但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学习者对本专业的从业要求或是毕业后所面临的英语应用情景并不熟悉,因此不能将学习者列为目标需求和客观需求的调查对象。为了解计算机行业对本院学生就业层次的英语能力的目标需求和客观需求,我们对1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院系领导,3名具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及6名毕业后从事计算机行业的毕业生进行访谈。从访谈中的结果获知,基础教学阶段的英语四级过级成绩仍旧重要。未来职场环境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包括能够阅读和写作计算机产品英文说明书、用电子邮件等工具进行常用应用文写作、检索和阅读专业文献、运用英语计算机专业知识与人沟通与交流等。对进入职场前的外语能力准备包括能够进行计算机专业论文英语摘要写作、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求职上的需求。

(三)学习者需求

我们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一、二年级计算机专业236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以掌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为重点,了解学生对自身目前英语能力的认知及对未来需要提高英语能力的需求。问卷的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学生最希望提高的英语技能、基础英语学习完成后达到的目标、基础阶段完成后的英语学习需求、对根据职业需求开设职业类英语课的态度等。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最希望提高的英语技能是口语(82.7%)和听力(62.3%),89.4%的学生希望在基础学习阶段通过四级考试,31.2%的学生通过英语四级后会继续考英语六级,11.2%的学生希望在基础学习阶段完成后补充考研英语的辅导,85.6%的学生希望开设对求职就业有帮助的职业英语课程。

三、课程教学实践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采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计算机专业基础英语、计算机专业学术英语和计算机专业职业英语四大模块。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目的是建立以内容为依托的任务型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专业意识。课程内容为英文环境下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后能够掌握基础学术词汇,能够较熟练使用全英文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阅读介绍计算机基础方面的英语材料。全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将为本课程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在全英文指令和全英语操作界面下完成任务。第二、三、四学期开设计算机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材采用计算机行业科普类书面语和口语材料,以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为主。第五学期开设计算机专业学术英语课程,如专业文献检索和阅读、专业论文摘要写作等。第六学期开设计算机专业职业英语课程,如英语电子邮件写作、计算机专业信息英语口语、外企实用英语口语对话等。

(二)教学模式

根据各学期课程设置及教学目的,在应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再由小组成员口头陈述任务实施的步骤。专业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多采用口头陈述与学生互动问答检查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陈述完成语言输出锻炼。在学术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体裁分析教学法对专业文献或论文摘要的语篇特点和结构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或撰写同一体裁的语篇。计算机专业职业英语的教学多采用角色表演与模拟重现计算机方面信息交流等场景。

(三)教学考核与评价

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建立规范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价值上的判断。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两者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各占50%。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根据不同学期的课程教学目标,采取课堂观察、访谈、随堂测试和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等手段主要对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评价者除教师外,也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水平考试。我们建立试题库,学生上机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除考查英语听、读、写和译等技能的常见各项题型外,还会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上机完成的任务类题目。水平考试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来完成。除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外,还以奖励分的方式将学生第二课程成绩纳入考评之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英语职业技能竞赛,展示和实践课堂学习成果。

四、结语

需求分析是某一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前提,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应围绕满足需求和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只是一种尝试性探索,这种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希望在改革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使英语课程为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宋安宁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

第二篇:交际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示

一、交际教学法的涵义

交际教学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宗旨,是当前影响最大、运用最多、掌握最快、授课最灵活的外语教学方法,其涵义比较广泛,涉及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学的具体方法及内容、课堂活动的策划等,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其他学科的观点,内容不断丰富。具体来讲,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语言的真实运用;(2)教学中的交际策略遵循顺畅性和精确性的原则;(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对语言的运用从而顿悟;(4)教学的中心不是限制在语法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范围之内,应该包含所有的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交际法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交际教学法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运用语言能力,主张教会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较倡导实用性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交际法应该注意三点问题:

(一)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语法、单词教学占较大比例的教学方式

很多英语教师对自己教学成绩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语法和单词量的掌握程度上。但在运用交际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于强调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大量运用语法,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英语能力。

(二)摒弃传统的观念,立足于教学大纲

在教学时,教师要大胆摒弃传统观念,立足于教学大纲,但是不能拘泥在大纲的条条框框中,要在能够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条件下,去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受语法和单词的限制。能够利用英语作为语言沟通的作用,去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和激情。

(三)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在这一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博闻强记,反应迅速,课堂备课要充分,同时必须改变过分注重正确答案的教学观念,要以词汇应用的准确性和口语交际的流利程度,对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三、交际教学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要转变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大学都是根据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英语的能力。甚至有些学校把毕业证、学位证和英语四六级联系在一起。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试图通过大量的记单词和做题,通过四六级的考试,而忽视了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就应该根据相关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标准改善英语教学的大纲,使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大纲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现英语教学和四六级考试相分离,注重英语语言教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要改变现有的考试评价方式

在我国的教学过程中,普遍的考试评价体系中都比较重视终结性评价。在英语中主要表现为考察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主要为英语听力和笔试,这种传统的教育评价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因为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表现为忽视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积极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讨论,从而不断地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

(三)正确引导学生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

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无组织、随意地进行交际,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当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其次,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并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来,如语法和单词问题。最后,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设计交际对话。让学生明白英语课堂上交际能力和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提高英语能力,能够在学习环境中实现与他人的交流,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随着我国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很多大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都开始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注重学生语言沟通和交往能力的教学方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启示。

作者:韩? 王丽娟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第三篇:输入输出理论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索

一、输入与输出理论

对于输入与输出理论,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类:

(一)不干预理论。

Epsteinetal、Krashen等是不干预理论的倡导者。在不干预理论中,最为典型的就是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Krashen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就是理解分析输入材料的语义。对于学习者来说,在普通语法的指导下,人们借助“可理解输入”,可以像学习母语一样,轻松自然地学习英语。元语言知识在“输入假设”的引导下,对英语实施监测性学习,对学习英语产生的意义一般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通过输出展现自身的现有知识,但是不能将其作为学习英语的必要条件。所以“输入假设”理论认为没有必要鼓励输出。

(二)干预理论。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张干预理论的专家学者彼此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是在英语学习是一项信息处理过程方面却达成共识,干预理论派认为学习英语的本质与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存在相似性。在习得过程方面,干预理论学者认为英语学习需要进行干预,并且对语言形式的理解给予侧重,同时将学习英语作为鼓励输出的动因。为此,本文需要澄清干预理论涉及的一些概念:一方面是语言形式的理解与注意。对于英语学习,不干预理论认为依靠下意识无法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注意的方式才能实现输入向输出的转化,并且通过互动,可以进一步暴露学习者自身的不足,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调整,英语学习效果普遍提升。另一方面显性干预优于隐性干预。对于干预形式,通常可以分为隐形反馈和显性反馈,在效果方面,干预派认为显性反馈优于隐性反馈。引发学生注意和理解形式错误的程度不同,这是隐形反馈与显性反馈的主要区别,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的形成,对于隐形反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不利于学生改正和提高。反之,对于显性反馈来说,哪里错、为什么错等都可以让学习者知道,同时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二、输入输出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输入方式。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输入往往需要借助输出才能实现。对于教师来说,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下习得英语,还是有意进行干预,通过哪种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输出效果,在这方面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一是自然环境下的输入。在加拿大的法语学习中,比较成功的模式就是自然环境下输入,与本族语学生相比,学习者在学习策略能力和语篇能力方面相差不大,但是没有明显提高语法能力,这是因为自然环境下的输入忽略了学生的种族意识。二是教师干预下的输入。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干预性措施,让学生接受显性知识,通过显性知识实现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转变为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输出方式。

通常情况下,输出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创造性输出。在英语学习中,Swain对语言输出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Swain通过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输出假设”理论。二是机械性输出。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这种理论得到广泛运用,老师首先传授语法规则,然后对学生进行干预操练,这种方式属于机械性输出。

三、输入输出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输入输出理论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输入是充分必要条件,英语学习效果往往受输入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如果输入方式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所以,教师采用干预式的输入方式传授规则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效果。二是对于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在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为了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学习的知识与环境、目的与任务保持一致性。为此,在口语交流和书面交往中,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强化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通过大量的输出,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知识技能,同时可以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

四、输入输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是组织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今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依据输入输出理论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一)适当增加英语课堂教学中可理解输入部分所占的比重。

在进行语言学习时,无论处于自然环境下,还是课堂环境下,语言学习需要投入大量所谓精力,并且经过长期的积累。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类似,学习者的语法能力只有在丰富的语言输入环境下才能被充分激发,对于学习者来说,输入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英语学习效果。为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适当增加二语输入量所占的比重,在组织学习时,增加二语的使用数量。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对选择的输入教学方式进行综合考量。

(二)适当增加英语课外输入量。

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英语课外输入量,可以激发英语学习者的积极性。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需要创新传统的语言输入模式,通过丰富输入渠道,积极营造活跃生动的学习环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大量课外输入的条件。为此,需要积极开发课本教程,依托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建立视频资料库、阅读文库等,为学生选择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网路有声读物等,在增加课外英语学习输入量方面,为学生提供硬件环境。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输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丰富英语知识,这是输入假设的意义所在。反之,对于输出假设来说,其意义在于,通过另外一种途径揭示语言习得。可以说,输入、输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无论在设置课程方面,还是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输入和输出进行结合,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胡松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四篇: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公平探析

一、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公平性

以前传统教学模式下,是以教师、教室和教材为中心,这种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角,学习者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大班授课,教学效率比较高。但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教学资源分配不公

课堂教学资源的公平分配是体现教学公平的重要方面,但在传统教学观的大班授课下,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近几年来,由于大学扩招,班级规模庞大,笔者所在的民族院校,大学英语班级人数大都在40至80人之间,座位的分布整个秧田式,老师也很少来回走动,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老师都以讲解词汇和语法为主,以翻译作为手段,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缺乏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讲授完全成了“填鸭式”的说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味地在唱“独角戏”,整个课堂上死水一潭,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班级规模庞大,很多教学活动难以实施,但是也有些学生也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吃东西、玩手机等等。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老师是否进行反馈,这其中也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不公平性。

二、基于生态教学观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公平性

(一)生态教学观

生态英语教学观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生态体系。他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和谐关系,从而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得整个教学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首先,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和生态资源;其次,生态资源主要表现为教材、资料、教学媒体、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最后,生态资源作为一种纽带,把教师和学生有机地联系起来,促使它们之间连续不断地循环。

(二)生态教学观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公平性

1.课堂教学资源合理的分配。

在生态教学观下,从空间的分布来看,打破以前的秧田式,可以自由组合,形式多样,根据课堂情景来设置,在一次思维拓展与能力创新的选修课当中,笔者采用“鸡尾酒”式的形式进行讨论,效果甚佳。从时间上来看,老师首先只用几分钟来介绍,其他时间留给学生来支配,学生成为主角。从教辅用具来看,可以使用多媒体,打破以前一根粉笔、一个黑板、一本书的教具。

2.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和关注。

在生态教学中,我们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个别关注:第一,对课堂中的困难学生、问题学生、捣乱行为的处置态度和方式,如警告、批评、忽视、尊重、正面帮助等。第二,个别学生在进行阅读、写作、翻译练习时,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信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邀请学生当众发言、展示等。第三,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聆听学生的心声。所以,生态教学的主体之间享有同等权利和地位,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包容、理解与接纳,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常用正面、肯定的态度,从而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同时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均等。

生态教学观下,我们主要从参与态度、参与机会和参与效果三个方面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第一,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性格各异,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千差万别。第二,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参与的每项活动,需要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及时的反馈,教师要给予不同特殊群体的学生尽量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发展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三,学生能否通过参与获得信心。

三、生态教学观引领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个案分析

(一)背景介绍

笔者在2013耀2014学年两个学期研究生英语公共课、应用英语课的学习,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与外教的交流,于2014年11月尝试在大二某专业班进行英语互动教学实践,该班级共有学生42名。内容自定,尝试在生态教学观下,通过大学英语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学会交流,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后再针对教学效果对该班学生进行访谈调查。

(二)生态教学观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1.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课堂教学资源主要从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辅助三个方面来分析。在上课之前,首先从空间资源分布来看,对全班42名学生分组,共七组,每六人一组坐成一个圆形,这样便于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一组。课堂一开始,我用英文歌曲《Youaremylittlelittleapple》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无意当中都跟着舞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气氛活跃。其次,在时间分布上,教师只用几分钟进行简单介绍,情景创设,对每组进行个别关注,其余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最后,还使用了幻灯片、电脑等教具。因此,在生态教学观的引领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的氛围,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2.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和反馈。

在生态英语教学当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这种差异对待既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包括学习具有超前性、创新性的群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互动教学中,通过教师期望、教师提问以及课堂关注来体现一种公平性。当学生积极投入到活跃的气氛当中,我用TongueTwister,例如:YouknowNewYork,youneedNewYork,youknowyouneeduniqueNewYork.我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行为进行奖励:只要能主动起来读绕口令,奖励一个棒棒糖;读得流利,发两个棒棒糖;读得流利且语速快,发三个棒棒糖。起初学生不敢大声朗读,到争先恐后抢读,进而脱口而出。

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在学生兴趣高涨之时,我给他们展示了一段短小的美国音乐剧《哆来咪》、泰坦尼克号的经典片段,让他们开始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班上所有学生的兴趣已调动起来,打破了以前上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反应,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慢慢地对英语产生一种兴趣。让学生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感言。从参与机会上看,每组同学都进行积极的配合。综上所述,在生态教学观的引领下,把教学主体(教师、学生)与生态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以前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英语的熏陶,敢于大胆讲英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生态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中,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公平性。

四、总结

通过传统教学与生态教学观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公平性的对比分析,发现生态教学观能够很好地把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英语的熏陶,敢于大胆讲英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使课堂教学资源达到合理的分配,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氛围当中,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公平性。构建民族院校的生态教学观迫在眉睫,因为民族院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氛围,社会、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和生活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者:杨娟娟 吕欢 马德山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五篇:大学英语教学应用及思考

一、PBL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内涵

PBL教学模式是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的学生自学结合导师指导的小组教学法。此后,PBL被推广到建筑、工程、商业、其他学科教育领域。PBL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方式建构而获得。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设计真实任务,把学习置于有意义、复杂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讨、教师引导来建构知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二、MOOC时代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智能移动终端+组建学习小组。

由于本研究实施过程中,频繁的使用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经调查学生这种具有传输功能的智能终端的持有率达到了100%。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机,下载指定的APP软件(Wechat,QQ,CSscanner等)搭建组内交流平台:QQ群或Wechat群,并对所任教的班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同时确定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查阅资料)、纪律委员(检查小组成员完成作业情况)、记录员(将每次自评、互评、老师评价记录在小组学习评价档案中)。

2.设置问题。

PBL把问题当作学习的开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依据,以课本内容为蓝本,既涵括教材内容又适当拓展视野;问题要有真实性,要与学生的工作和实际生活相关、与时代和社会需求相联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通过QQ群、Wechat群、公共邮箱等方式向学生问题,并向学生推荐MOOC平台及互联网教学平台上优质的视频资源和网页、文本、幻灯片等学习资源,要让学生能利用到MOOC资源及其他新媒体手段,有效的搜集信息进行学习。

3.小组讨论+课堂交流。

学生利用教师推荐的资源,通过在线教学视频、在线虚拟场景训练、求助教师、同伴等多元学习支持下学习并思考,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讨论并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见解,借鉴他人的学习成果。课堂展示可以是以下几种形式:演英语剧、辩论赛、模拟会场、课堂导入等。教师启发学生将英语课文转换为英语剧本,小组成员分角色将其以英语剧的形式展现,如大学英语中节选自《喜福会》的那段。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很好的辩论题材,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作者思想,分析其合理性并与个人的理解进行比较,按照所持的不同观点进行辩论。

4.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实施效果的评价是PBL教学模式中关键的一部分,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同时,向学生及时反馈信息。组员互评是精心设计的学生学习能力互评表,在教师监控下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评价结果会被录入到成绩评价体系。课堂评价以老师和同伴为主,每次讨论结束,学生对各自表现进行互评,老师根据每个学生讨论中的表现、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及相互间的合作等方面综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下次讨论中更好地发挥。由于PBL教学过程借助了MOOC平台,并在统计老师的协助下掌握SPSS技术,对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进行测量结果分析,老师根据这些数据找出学生的学习规律,掌握每个同学的程度。

三、反思及建议

1.以课本内容为蓝本设计问题。

PBL教学中设置的问题时既不能囊括万事万物,也不能给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的自由,应围绕课程某方面的具体内容而创设。问题是为学习过程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渠道。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创造性地使学生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很好的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

2.考虑到可用资源。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自己要先熟悉学习资料,熟悉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了解问题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以便不同认知度学生在提出不同见解时,能够从容应对。其次,教师自身要善于联系校外同行专家并能调动其他同事与校外同行联系,获取兄弟院校的宝贵信息资源。

3.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和建设者。

课程资源的组成和来源单靠教师努力实在是太有限,要建立起群体共同参与的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教训、及对某些问题的独到见解、在互联网上发现的教学材料等,均可以纳入到教学资源库,这就保障了教学资源持续、动态、充实与更新。为了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教师会对纳入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审核。

作者:肖文娟 刘睿 张林林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六篇:高校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要任务。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应积极适应时展和转型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二、建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是服务应用型

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讲话中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征是以应用为教学主线,课程和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毕业生主要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有别于研究型本科高校。然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特别是将逐步转型为应用型本科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自本科办学初期就多照搬或模仿研究型本科的教学体系,仍处于守旧和僵化的状态,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必要的英语类公共选修课程,鲜有专业英语课程。其课程设置的单一和僵化桎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个性发展,不能很好地服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亟待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开设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努力提高大学英语对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能力和支撑能力。建设大学英需要。

(二)建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是贯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需要

在2015年4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立足国情,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充分考虑层次、区域特点,提供多种选择;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指南》作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积极稳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指明了方向。《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应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大学英语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相比大学英语必修课程,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具有灵活、有弹性、丰富和多样等特点。建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办法,是贯彻落实《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精神和要求的需要。

(三)建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实现个人发展的需要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教育部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以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为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目的、学习需求和对开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的看法。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呈现多样化,学生持有用英语进行交际、出国留学、找工作需要、通过四六级考试等不同的学习目的,也有的学生兼有多个目的。对于是否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的问题,90.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对于开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的类型选择上,学生多选择全部。在问及希望开设哪些选修课程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提出了开设语音、口语、听力、写作、四六级强化、英语影视欣赏、跨文化交际、求职英语、职场英语、商务英语、会计英语等许多课程的需要。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建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与自身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思路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应该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行业英语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不应只是发展专业用途英语一类课程,而是应该在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切分为语言技能、语言文化、专业用途英语和语言应用四大模块,以语言技能模块和语言应用模块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语言文化模块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以专业用途英语模块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和行业英语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语言技能模块

学校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开设技能类的选修课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必需的课程资源,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该类课程的开设应贯穿大学四年,随时服务于学生提高各项语言技能的学习需求。具体可开设语音、词汇、语法、口语、听力、写作和翻译等课程,其中语音、语法和词汇等为培养学生语言基础的课程,可只开设在大学一年级。

(二)语言文化模块

学校应开设文化类通识课程,在强化学生的中国情怀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文化模块课程建设中,还应注重双向交流,增加中国文化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和用英语介绍中国历史传统、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该类课程的开设应贯穿大学四年,具体可开设中国概况、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化、英文电影及歌曲赏析、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三)用途英语模块

学校应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学校特色开设专业类英语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为培养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该类课程应开设在大学三、四年级,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开设相关综合性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也可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岗位需求开设泛专业用途英语类课程和专业英语技能培养类课程,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英语工作能力。

(四)应用模块

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并非完全集中在就业找工作上,仍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学校应开设应用类英语选修课程,满足学生自我提升、读研深造、海外求学、求职就业等学习和发展需求。该类课程应开设在大学三、四年级,具体可开设服务于英语演讲、考研、TOEIC、IELTS等针对性、应用性强的英语选修课程。必须强调的是,在各模块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系统规划、逐步推进,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同时还应积极寻求信息技术支持,提高课程的共享性和辐射性,提高课程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四、结语

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建设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设能够反映学校特色、多元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程,更好地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邓华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第七篇:地方院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浅析

一、引言

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受到环境、设备、师资、生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语言实践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幸运的是,近几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为实现语言学以致用的创新方法,徐亚辉(2010)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模拟课的操作流程,流程包括准备阶段、模拟实践过程、总结评定阶段。吕娜和马冬(2014)分析了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全球性与本土化的共同目标。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尽管学术界对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某一个侧面、要素和环节中,缺乏系统性或整体性。此外,以地方院校为对象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基于地方院校实际,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模式、评估等方面来开展研究,旨在构建一套适合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研究问题与方法

实践教学是实现语言教学由知识型向实用型转变的必要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学生英语实践机会,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既然实践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实践教学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基于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研究探索下列两个问题:一是地方院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内容是什么;二是地方院校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来开展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由于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本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采用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我国开展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同时掌握本课题前人研究状况,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之基础。二是观察法。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研究人员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被研究对象,但由于感官的局限性,本课题借助照相机和录像机来辅助观察。三是访谈法。研究人员通过与部分被研究对象进行交谈以获取相关信息,访谈类型为无结构式访谈。

三、实践教学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取楚雄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四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研究主要采取了任务型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来开展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完成主体为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组织、指导和评价。为了确保活动能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在每个学期开始时教师就明晰而具体地把任务布置给每个学习小组,对每个小组准备的内容、时间、PPT的字号等方面,教师都提前进行了清楚的布置。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本研究充分考虑了学生们的实际需要以及语言学习特点,有步骤地把实践性教学内容分别融入到四个学期完成。为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本研究的实践教学内容囊括了第一学期的英语文化知识、第二学期的英语才艺技能、第三学期的英语文学知识、第四学期的英语职场技能实践活动。英语文化和文学知识实践活动分别安排于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开展。在开展这两项实践活动时,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PPT,由教师提前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最后由小组成员依次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PPT。英语文化知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中国和英美的节日、饮食、宗教、艺术、体育等方面。文学知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中国和英美文学,主要是对一些名著及其作者进行介绍。中国文学主要介绍四大名著,而英美文学是实践活动的重心,由各小组分工介绍一些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例如,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雪莱、简•奥斯丁、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以及乔伊斯、霍桑、马克•吐温、欧•亨利、海明威、斯坦贝克、福克纳等。在英语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约800字的英文学习心得,并由教师进行评分,分数由教师综合“学习心得”和“PPT的展示”两部分来评定。英语文化和文学知识实践活动的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英语才艺和职场技能实践活动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开展。在开展英语才艺技能实践活动时,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完成“四个一”的才艺展示:“一看”(任课教师利用2学时播放一部英语电影,并要求学生写出约800字左右的英文观后感交任课教师评阅);“一唱”(要求学生上台演唱一首英语歌);“一讲”(要求学生自拟题目上台进行3分钟左右的英语演讲);“一演”(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表演一部英语话剧)。活动结束后,任课教师需推荐出本班优秀表演小组和优秀歌手参加校级英语才艺表演大赛。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求职面试的具体情境,在第四学期开展了英语职场技能实践活动。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完成下列活动:教师用一个学时讲授如何撰写英语求职简历,然后学生自己设计一份英语求职简历,上交给任课教师评分;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以职场为主题的情景剧表演或辩论赛。

(二)研究结果分析

首先来分析PPT制作与展示活动情况。本课题开展的英语文化和文学知识实践活动,涉及到学生制作和展示PPT,之后均需写出英文学习心得。其中33名学生参加了英语文化知识实践活动,43名学生参加了英语文学知识实践活动。在开展这两项活动中,每个小组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制作PPT,学生们制作的PPT都很精美,配有相应的图片,其中一些小组还链接了与内容相关的视频或音乐。在展示PPT时,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较清楚地用英语介绍相关内容,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文字材料用英语基本清楚地介绍PPT内容,而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只能掺杂汉语来展示PPT。从语言使用情况来看,有一半的学生制作出的PPT都出现了语言错误,而在口头表达方面则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都出现了错误。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都提交了手写的英语学习心得,但有少数学生的学习心得字数不够。通过阅读学生们的学习心得,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短文都出现了较多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从学生们的学习心得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通过英语文化和文学知识实践活动,他们学到了更多文化和文学知识,拓宽了视野。在这两项活动结束后,课题组抽取六名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学生们认为英语文化和文学知识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和文学知识,而且制作PPT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其次是表演性活动情况。本课题开展的英语才艺技能实践和英语职场技能实践属于表演性活动。有47名学生参加了英语才艺技能实践活动,49名学生参加了英语职场技能实践活动。在英语才艺技能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自拟题目上台进行了约3分钟左右的英语演讲,演讲时五分之三的学生能脱稿,但五分之二的学生有时需看演讲稿才能继续。演讲之后,每个学生都上台演唱了一首英语歌,除一名同学唱较为简单的《字母歌》以外,其余同学所唱歌曲均有一定难度,而且五分之四的学生都能借助手机或电脑配上伴奏音乐。最后是英语话剧表演,全班被分成六个小组,在确保每位同学都须承担角色的前提下,每个小组都表演了自己编排的话剧,都使用了的道具,有些组还配上音效。在英语职场技能实践活动中,49名同学分成了六个小组,其中四个小组表演了职场情景剧,两个小组进行了职场辩论赛。在开展英语才艺技能和英语职场技能实践活动中,可以观察到,学生们对表演性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整个活动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很兴奋。活动结束后,课题组从参与的两个班中分别选取三名同学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参与才艺和职场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四、小结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8

一、初中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分析

1.英语教学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一些传统版本的英语教材,教材的内容偏重于英语语法结构的讲解,注重分析英语的词组构成等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造就了很多高分的学生,但传统教材忽略了英语实践性的元素,长期忽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翻新处理,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积重难返的情况。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地适用新的教学环境的变化,师资水平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都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水平。因此,虽然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社会发展对英语需求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转变,但英语教学仍然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英语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2.盲目扩张和“条块分割”造成英语教学投入与产生不成比例。

我国对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视从大量的师资力量投入、经费投入、设备投入等都可以看出端倪来,可问题是,我国英语教学工作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益或成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投入低产值”也使得初中英语教学工作饱受社会各界的诟病。主要原因在于:(1)在初中英语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对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英语教学工作的改良、英语课程的改革在很多时候显得有些“闭门造车”,未能有效地对社会需求、社会现实情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英语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不对应。与之相反的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情况,为了盲目地进行英语课程的改革,为了将英语课程与社会需求对应,部分学校盲目地扩大英语课程,盲目地进行英语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等投入,但在实际中使用率却比较低下。(2)在初中英语课程中,不同年级在英语教学中存在内容的重复设置。如在初一英语中,表示“在……之中,在……内的“in”,和表示“在……上”的“on”两种介词的用法,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但在初二的课程中仍常见这类型的介词设置或语法考核,这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内容的重复设置,不仅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还容易因内容的反复出现,影响学生新知识新课程的理解。

二、中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对策分析

为有效解决中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双轨制教学方式,有效地突破初中英语的“条块分割”,更好地完善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

1.改革英语教育体制,建立我国英语教育的“双轨制”。

在我国英语教学根据阶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内容,如国民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初中英语教学属于国民素质教育的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从提升国民素质的角度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及口语表达能力,注重考虑为学生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改革英语教育体制,建立我国英语教育的“双轨制”,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地划分清晰,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及中学英语的基本素养,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如商务英语等。初中英语教学既然属于素质教育,那么就应该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及口语表达能力。

2.科学设置各级英语课程,打破英语教学“条快分割”的状况。

为有效地解决中学英语“费时低效”的问题,应该科学合理地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科学设置英语课程及教学内容,有效规避英语教学“条快分割”的问题,加强各个阶段英语教学工作的衔接,在英语教学目标及内容设定上要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不同的差异进行合理化的设定,有效规避不同阶段内容的重复性设置,积极构建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整体教学体系。同时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要紧紧跟随时展的脚步,紧紧贴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语的适用性。初中英语“费时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初中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的偏离、教学体制的缺欠等问题引起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初中英语“费时低效”的问题,在具体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地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改革,科学地设置教学课程,改革英语教学体制,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综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作者:赵亚玲 单位:黑龙江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

第二篇: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一、充分发挥故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相比,故事教学法较为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渗透性更强,能够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游戏天性较为突出的阶段,他们十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传统教学方式却并未顾及到他们的渴求,而是一板一眼地按照课程教学目录和目标来完成课程内容的讲授,这样一来,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会造成学生严重的逆反和厌恶心理;而故事教学法恰好相反,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天性中好奇的部分,让学生在认真聆听、体会的过程中,将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隐藏在其中。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整个教学过程,还能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二、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步伐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就一般教学模式来说,主要包括了收集资料、授课、总结等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三个环节基本都靠书本和教学参考书来完成,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稍显呆板。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信息渠道和途径,书本上的内容虽然是经过提炼的,但是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与中学生较为贴近的话题或是热点,首先在主题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将话题或热点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如此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极大地丰富中学英语课堂的张力。结合前文内容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与学生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需要对时代要素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能转变传统教学尴尬局面,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而最终提升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翠萍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镇丁庄子初级中学

第三篇:中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差异

1.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的具体原因

1.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中学英语的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阶段,因此良好的中学英语的教学极其重要。但是,部分教师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这一认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所以会使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接受力不强。不容置否,中西方文化具有一定的偶合性,例如英文的“Longhairandshortwit(头发长,见识短)”等跟汉语有着相同的含义。但是,常识性的知识普遍是文化背景的体现,跟汉语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例如英文的“Loveme,lovemydog”,汉语翻译过来为“爱屋及乌”。若直译过来,就有歧义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生活用语中随处可以体现。我们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异国交际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是不容忽视的。在不同的会话场合,不同的交流对象之间,对同一个想法进行表达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背景,来进行正确得体的表达,也就是交际的社会能力。在应用外语交流时,语言的说法错误可以被谅解,但是用语不当、文化误解会造成交流的不愉快,甚至会让对方感觉到不被尊重,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文化冲突。

1.2强化文化意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正确理解文化模式和语言准则,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学习英文知识,良好的掌握文化背景可以使我们对英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更加灵活。如果语言离开了原有的文化背景,我们就不能够正确某些单词、词组的正确意义,当然更无法将它们正确运用。拿英语和汉语为例,由于两个国家的历史背景、信仰、生活习惯等都有所不同,人们对同一个东西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例如,“龙”是中国的图腾,寓意神圣不可侵犯。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凤呈祥、龙的传人等都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对龙的崇敬与喜爱。然而在西方国家,龙被代表着凶物、罪恶。多年前英美报刊当时将我国的“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tigersofAsia”而不是“FourdragonsofAsia”。由于西方国家更偏爱狗、猫、鼠等小动物,会有“Youarealuckydog”这样的赞美。在了解其文化背景之后,这种日常表述就很好理解了。

1.3强化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学习一门语言的关键用途是为了更好地加强自己的国际交际能力。但是,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不一定也具备了良好的交际能力。随着对英文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不仅要能够听说读写,交际的社会能力(在不同场合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得体的交际)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只是学到了语言的知识,知道其本身的含义,对语言背景一无所知,那么所学到的东西也是体现不了它们的实际价值的。

2.文化意识导入和渗透的措施与方法

在对中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二者得到互补,相辅相成。英语老师在进行讲授时,要结合课文来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交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2.1首先,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涵盖面非常广,广义地说,它体现在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礼仪、宗教、习俗、道德、伦理、社会生活等或大或小的各方面;狭义地说,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形体表情等非口头的语言表现,也可以体现出大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提升自己,才能够适应教学需求。可以结交一些外国友人,学习外文的一些文学作品,多听外文音乐,或者观看外国电视电影等方式进行西方文化的学习。

2.2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英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良好的跨国交际。但是目前我国中学英文学习的可是比较少,我们需要在仅有不多的课堂上,不光要完成基本的单词、短语、语法,还需要相关的文化背景讲解,并且进行环境模拟,交流实践。因为每堂课的信息量很大,所以我们需要改进当前的教学方法。在讲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模拟交流环境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课件中插入相关的音频、视频文件让学生能够更生动、形象得理解并消化课堂内容,或者准备一些相关的外文报刊或者杂志让学生进行传阅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一些好的教学素材,进行汇制,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让他们进行情景模拟,演一些小短剧,可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形象地了解到语言背后的文化。

2.3通过阶段性专题培养,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阶段性专题培养是独立于课堂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可以通过一些专题的讲解、聘请外籍教师做相关介绍、组织英文知识竞赛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组织这些活动:英美日常谚语专题讲座、禁忌语专题讲座、英语会话表演赛、英文演讲赛、组织举办西方最大节日—圣诞主题晚会等,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西方文化的知识,拉进学生与英文的距离,让学生敢于开流,从源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并加深学习印象。

2.4开展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们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方式等等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方面融合在一起,便是文化的差异。了解所学习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方式等等,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更加细致地理解并使用这门语言。同时,相关人士应该对中西方的文化、语言表达等进行相关的研究,系统总结出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然后将研究完成的结果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指导。

2.5创造机会使学生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士直接交流

学习英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够做到一听就懂,脱口而出就是灵活掌握了。可是我们的教学条件毕竟有限,学习氛围也不够浓厚,所以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学校应该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跟外籍教师、或者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外语交流环境,主动开口说英语,从而学到更地道的英语,同时学到西方的文化知识。

3.结论

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学习英文的有利方式,二者紧密相关。作为英文教师,我们要在思想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便于对书本上枯燥的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所接受到的知识的印象,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尹红梅 单位:营山县第二中学

第四篇:中学英语教学语码转换问题

一、语码转换的概念

语码,简单来讲就是人交际时使用的一种语言或者方言,也可是称之为语体会语域,意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成分的并置即为广义上所讲的语码转换。而狭义上来讲,人在语言交流中根据需要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来进行表达的现象即为语码转换。通俗的来讲,语码转换就是指对话过程中,双方或多方各自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语言输出;或者是一个人在表达一开始使用一种语言,中途又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现象。甘柏兹认为,语码转换一般可以分类两类,其一是情景式的语码转换,这种语码转换是由于参与者、话题以及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其二是会话式的语码转换,这种语码转换的产生源于会话本身。另外喻意型语码转换作为会话型转换中的一种,其产生是说话者为改变对话方之间的关系或调整说话语气而进行的。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提升有较大帮助。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功能

首先,将语码转换运用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切实的提高。在过往的纯英文教学中,在长时间额英语学习中,不少学生产生犯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无力的现象,尤其是中学生,课业压力较大,学习强度高,每天都需要消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所以在单纯的以讲解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其难免会出现走神或乏力的现象。而语码转换正好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缓解学生上课的疲劳感,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其次,将语码转换运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的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每个人对母语都有一种特殊的情节,在交流中使用母语进行交流会使得其对对话方的好感倍增。在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母语交流下的师生关系相对比较亲密、自然,而外语或者说英语语言交流下的师生关系显得冷淡而正式。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用母语来鼓励学生可以使有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间的社会距离、身份差别逐渐被缩短或淡化。另外,中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在纯英文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其会遇到一定的语言障碍,而这些障碍会加重学生的心理紧张感和恐惧感,不利学生的英语学习。

其三,将语码转换运用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英汉语码转换在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之间的积极作用,语码转换可以减轻那些英语听力水平有限的学生在听英语过程中的紧张感,缓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放松学生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语码转换的策略

(一)坚持语码转换的使用原则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纯英语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角度,且基本肯定语码转换对英语学习的帮助作用。他们认为过多的英语讲解并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掌握不住教学重点不说还容易产生倦怠感。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注意目标的使用量,在最大化英语语言使用的同时,适当的调整汉语解释的频率,使中学英语课堂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教师需抓准活跃课堂氛围的实际,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以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

(二)适时适度的运用语码转换

在目标语输入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使用语码转换的确能够有效的促进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但是过度的使用语码转化则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有选择的使用汉语。比如在学习中学英语单词concrete,其英文解释为“astronghardbuildingmaterialcomposedofsandandgravelandcementandwater.”显然这样的解释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如直接用汉语向学生解释concrete意为“混凝土”。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根据教学主体使用语码转换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学英语教师在使用语码转换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教师的汉英语码转换使用率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语码转换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作者:刘国平 单位:平凉师范学校

第五篇:中学英语教学反思

一、授课的过程应是理解并帮助学生的过程。

(一)不要把课本中出现的所有单词全教给学生

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总想让学生学会课本中出现的所有单词,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优秀。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学会所有,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觉得英语太难了,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学会所有,从而逐渐丧失了学英语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给予及时的疏导,告诉学生哪些是四会的单词,哪些只要做到三会即可。这样有所依据的教既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又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不要急着把知识一次全教给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忘曲线,这属于正常现象。学生忘记学过的知识没关系,我们要鼓励学生,告诉他们这个规律,以增加学生的信心,指导他们再进行重复记忆,只要用心再难的知识也会变成我们的长期记忆。

(三)让学生在适合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一个人学好英语的最好方法便是置身于说英语的国家,在浓重的语言氛围中学习。既然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应为学生创造这样的语境,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体会英语是一门语言,并不是为考试而学的。(四)引导学生多看书,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读书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学好英语,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语法教学与传统语法教学明显不同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都是重头戏。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上教师在非常卖力地讲述语法知识,讲述句子的构成和句式的辨析;下课后学生也在吃力地做教师留的语法试题。可是通过对新课程进行研究,我发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英语语法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改革提出英语语法教学是为提高中学生的外语交谈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而服务的,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语法教学和传统的语法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其表现在具体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不同

传统的语法教学重点强调语法形式,而新课程提倡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并且重视用法。

(二)语法结构的呈现方式不同

传统的语法教学通常采用演绎法,教师先讲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按规则造句。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尽量采用归纳法,先举例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分析归纳语法规则,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三)练习形式不同

传统的语法教学多为缺乏语境的语法试题,而新课程语法教学提倡听、说、读、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了语境的练习与应用。

三、英语课堂如何高效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在英语课上经堂使用很多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多收获,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课程资源,让我们的英语课更加生动有趣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首先,我们可以创新地根据本课内容修改课题,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情境语言操练练习。这样不仅能够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更加生动,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第三,我们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所喜欢的,如设计学生爱玩的游戏,介绍学生喜欢的名人等,紧紧抓住他们的兴趣;第四,我们要结合时事,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让他们的知识与时代同步,如可以设计小的活动,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精美图片,介绍像海宝这样可爱的新朋友给大家,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这些感兴趣;最后,我们要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把英语真正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设计一个简历表格,让学生不仅要会用英语,还会写英文简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对课本,念对单词,我们还要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效利用课内外的课程资源,让英语课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对英语有足够的兴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留心开发课程资源,让英语课贴近生活,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就这样在经过一次次的反思后,我们从中找到了缺点和优点,对于缺点要及时改正,优点继续发扬。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在不间断的反思积累过程中,一定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完成为人民教育事业积极奉献的梦想,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

作者:杨惠丽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第六篇:中学英语教学经验

一、利用教材插图创编英语阅读材料

英语教材中基本上每一课都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情境,开拓创新思维。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教材插图,根据插图的性质来为我们的课堂提供服务。例如,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甚至是比较复杂的词汇和文本内涵。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应如何具体应用插图呢?

1.利用插图创编谜语,加深学生对英语词义的理解。

猜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且学生创编谜语的欲望及创作思维也是非常活跃、出乎教师想象的。在词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善于利用单词卡等资源组织教学。其实,教材中的插图同样可用来教学单词、句型及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可要求学生自选其中最感兴趣的几张插图,编几个英语小谜语。创编谜语既可替换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又可加深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有了课堂教学的铺垫,很多学生在接到编谜语这个书面任务后,都能模仿单元话题前的提示,创作出像模像样的谜语,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收集、整理创编得比较好的、内容比较丰富的谜语,打印成册供全体学生课外阅读,以增加学生吸收英语信息的机会。

2.利用插图创编对话,发展学生英语会话的能力。

在手头教学资源不是很充沛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重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创编对话,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当然,在学生编写对话后,教师还可以为他们附上阅读题,以检测参与阅读的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对话内容。

3.利用插图创编短文,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英语毕竟不同于汉语,它有自己的语言逻辑及语言习惯。利用教材插图,创编英语短文,可以适当巩固、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列出生活题材,创编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短文,让学生多方位地运用英语,锻炼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当然,在鼓励学生对教材插图进行二度开发时,教师还应当不定期地做好其他激趣及评价工作,如不定期评选最佳谜语奖、最佳编导奖、最佳编导潜质奖、最佳表演奖等,这样就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我们的复习、阅读和创作之中,从而为英语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达到我们运用英语的目标。

二、以话题为中心,让英语复习有效回归教材

每学期一进入复习阶段,很多教师就感到非常困惑。学生复习时间紧,且复习内容又庞杂,因此,增强复习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教师不重视单元复习的整体性,经常脱离教材讲解语言知识点,对词汇的用法无限拓展延伸,让学生辛辛苦苦地记笔记,最后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以话题为中心复习教材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打破了复习课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抄的死气沉沉的局面,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1.寓词汇、句型复习于话题听、说训练之中。

传统的英语复习课一般都是容量大、节奏快,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被无形地剥夺了话语权,被动地忙于抄录教师的所谓“重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身心疲惫。对此,本着“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理念,我对复习课重新进行设计,将复习课主要分为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语言运用课等课型,并且把语言的运用和归纳渗透在各种课型中。但此教学过程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对学生的归纳能力、整合能力、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利用教材阅读材料,训练学生抓文章结构。

在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教材中的课文已学过,因此往往会忽略这些大块的内容,仅抠其中一些词、词组和句型的用法。这样,学生仅见树木,不见森林,获取的是零散的语言知识,而不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复习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一方面用于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另一方面还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很大帮助。以阅读为例,教师可以从教材入手,利用学生熟悉的材料,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课文话题,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核心话题来展开听、说、读、写活动,这些话题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在复习每个单元的课文之后,都有根据课文话题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例如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建议等。

三、语法教学的具体方法

长期以来,学生谈“语法”色变,那么怎样才能让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有趣易学呢?新课程培训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使我对语法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体会:优化而不忽略,重视而不死抠。

1.突出重点。

语法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结合语篇对语法项目进行教学,这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法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理解英语语法的能力。新课程提倡语法的应用,而不是“为语法而语法”。

2.把握关联。

要让学生学会寻找相关语法项目之间的结合点,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同义转化等方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3.适当“分流”。

将语法与词汇、句型结合起来,这样既减轻了语法学习的负担,又可以巩固深化语法知识。

4.落实语篇。

语法教学只有在语篇、上下文中,才有确切意义。通过语篇能够激活、巩固、深化语法的意义和功能。因此,只有结合语篇才能真正学好语法、用好语法。

5.创设真实的情境。

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比较直观地让学生体会、理解这些语法知识,并能够在轻松、真实的情境下,通过观察、概括、归纳和运用,让学生自然地习得语法知识。

作者:徐景瑜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第七篇: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管理

一、英语教师教学课堂管理不足

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学课堂管理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凸显重要。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氛围好,学生课堂互动活跃。能大大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相反,低效的课堂管理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使教师的教学热情度减低。如果教师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别的教学环节就更不用说了”气达到对课堂的控制和要求是传统课堂管理的主要目的,人们只是认为英语老师就是授传知识。正由于他们不能正确理解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为了达到对整个课堂的控制,严格管理纪律。为了实现他们理想中的课堂控制,老师需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英语教学课堂的高度配合。英语老师上课时,学生不会阻扰和打断课堂教学的推进,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然而,总有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处理恰当。英语老师仗着自己是教师的权威,命令或哈喝学生停止违纪的行为。往往使得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反感,造成该堂课的失败,同而给今后的教学带来不利的长远影响。

二、英语教师学生管理不足

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情况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如何管理好学生是每个教师都必须懂得的教学的基础,往往很多教师不能体会要领。导致部分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受到影响。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时刻感觉到教师对自己信任和寄予希望,从学生的心理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影响,约束下得到健康的发展,智慧也能充分地、自由地展现学习的乐趣,全心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课堂中的违纪的现象也就会随着减少,教师花时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效的管理学生有助于消除学生许多不良的行为,营造出一种促进学生学业的课堂氛围。鉴于此,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观,符合教育的原则在课堂管理中学生管理充分体现出来。为顺利?展英语课,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学生管理是必要的。反之,低效的课堂学管理会阻止英语课堂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对英语老师失去信心、反感,从而放弃学习英语导致较差的英语教学效果。

三、英语教学过程管理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学生教育的重视,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使得各中学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给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因为它能提高英语课堂更生动性,授课内容更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是学习兴趣能积极调动起来。但是,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由于部分英语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电子课件的推广,使得部分教师不认真备课,课件就是课本的电子版,而导致过多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读电子屏幕。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新事物的改变备课环节使得很多老师使用不熟练,导致教学准备不足。另外的还需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制作课件,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较多英语教师教学准备不达标。教学过程中,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资料非常丰富,但部分教师在使用的时候不能总结整理就使用到课堂教学。导致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课堂重点、难点在哪里?导致学生学习不理想。加大英语教学课后学习时间管理,学生在中学时代学习一门语言,时间的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加大学生课后作业的安排及检查、批改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但在信息的爆炸的今天,学生作业网上抄袭严重。作业检查方法创新,学生完成作业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和约束。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提高管理效能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效果提高

根据教学管理对中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学课堂的管理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个人能力,人格魅力,加大课堂准备。合理的把握课堂氛围,以合理引导,高效组织教与学互动,活跃整个课堂。让学生喜欢英语教学课堂,对英语课堂向往,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就需要成为表率。良师益友为处理学生关系的目标。用心跟学生沟通,提高学生管理效果达到提高学生学生英语的正能量。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非常重要环节,教师以教学为中心,应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备课一定要充分,授课过程要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练习要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所以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光宏 单位:贵州省剑河县革东中学

第八篇:教学评价在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教学评价的作用

(一)引导作用

教学评价目标的制定具有方向性和客观性,英语教学评价目标总体应本着促进教师的教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保证评价的公正客观性方向发展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目标;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指导教师教学,推动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通过评价得出的相关信息,教师可客观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优缺点,改进教师的教学教法,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目标。

(二)激励作用

学生通过自评、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评价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查找其英语学习得与失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刺激各个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成功的内驱力。优等生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后进生也会相应制定更切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在一种充满积极向上而又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个体之间,各层次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直接或间接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可以促进英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班级之间“找差距”,让学生,教师,班级在整体中看到自己的个体情况,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班级与班级之间潜在的竞争性,积极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间接推动英语教师教学及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英语教学的成功实施。

(三)反馈鉴定作用

运用教学评价,英语教师可及时获得有关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反思教学效果。通过评价,教师可以鉴定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判断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和教师教学有效性,进而制定相应的教师专修培训计划和科学合理的学生培优补差辅导计划,继承发扬教学中的优点,改进缺点和不足,优化、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二、教学评价标准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标准是对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要求的规定,是衡量整个英语教学工作的尺度。

(一)效果标准

效果标准主要针对教师教学工作是否有效。如: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学生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知识传授是否系统;难点、重点把握是否准确。

(二)职责标准

由于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的不同,评价对象的职责也有所区别。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精研教学大纲,备好课,上好课,搞好作业的辅导与批改,抓好考试考评安排。作为学生,应当按时按质完成相应的作业,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进程。

(三)素质标准

胜任教师职业应具备一定的素质,作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有较高的政治、道德素养等等。

三、如何实施教学评价

(一)教师评价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1.课堂教学评价。

作为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是否过硬,教育思想是否先进,教学态度是否端正都是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如:口语是否流利,普通话是否标准,板书设计与书写是否过关,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否能胜任,对英语教材的研究深度与广度,英语课堂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备课,上课与课后辅导是否完备,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以学生为本。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行参与课堂评价,加上相关英语授课老师自我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得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的改进及该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行为评价。

随着普九的基本完成,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向以下几方面转变:从“注重单一知识传授的片面发展”向“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培养的全面综合发展”转变,推进英语素质教育;从“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中心论”转变,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向“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转变,体现英语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权威压抑型的师生关系”向“平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转变,促进良师益友型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重结果”向“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思想转变,从注重单一终结性评价的模式,向多元化评价体系转变。

(二)学生评价

现代外语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注重通过学习者语言行为的表现即语言运用来对学习者进行评价;二是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坚持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档案成长记录袋、学习行为、师生之间的访谈记录进行有效分析,运用考查、观察、交谈、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与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内外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进行综合评价,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及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结果和发展潜能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反馈学生相关的学习行为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调节;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促进其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建立,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形成性评价要从整体上,在评价过程中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2.终结性评价。

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行考查或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如:月考,期中质量检测,期末质量检测、小学初中结业考试、阶段性模拟考试等是考核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反映相关英语学科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重要途径。英语终结性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采取分项、分类考试,如:口试、听力测试、笔试等。口试应侧重考查学生围绕话题拓展的能力,考查英语思维反应的灵敏性,语言表达的流利性、语法和发音的准确性,综合检测口语交际能力。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存贮信息,加工信息,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龙其要注重数字,连接词,情景对话的考查。笔试应增加主观理解题比重,如:完形题型,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翻译试题,适当减少单纯背诵型的客观语法试题。主观理解题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业能力或者略高于学生学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挑战性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及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构建。完形要充分考查学生的单词记忆与语法功夫;阅读要充分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及短时间内的反应能力;书面表达的话题及翻译试题设计要尽量结合学生学习的校园生活实际命题,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与语言写作运用能力。总之,终结性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的语音、语法、语用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注意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避免单一评价的片面性,使评价尽可能全面反应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与综合语言能力。

四、结语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评价有法,但评价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教学中,发挥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功效,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及高效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建华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2014级外国语学院

第九篇: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

一、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衔接不畅

小学阶段英语教材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其教材内容,讲究生动性和形象性,是针对中国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改编而成的。而进入中学后,学生的英语教材采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而人教版英语教材特点就是内容多,节奏快,相对小学的教材就显得复杂的多。由于中学教材和小学教材形式以及内容都跳跃性比较大,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所以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衔接顺畅的重要性越来越不能忽视。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不畅

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要求导致中小学英语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小学英语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唱歌、模仿、图文兼备的课件来进行学习,是符合这一阶段孩子的身心特征的规律的。而中学的英语课堂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大环境下,则以教师为中心,更侧重教学内容的讲授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大部分的学生也是被动的学习知识。

(三)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交流不畅

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导致中小学英语老师都致力于自己任教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对方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没有机会去和其他各阶段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致各个阶段的教师对对方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都不了解,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沟通交流不畅也是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途径

目前我国英语课程的教育现状是,大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课程都各自为政,各成体系。由于英语教学在各个阶段的衔接不顺畅,使中小学英语教学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所以,树立英语教学的全局观念,是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因为英语教学全局观念的树立不仅能使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做到自然衔接,同时会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顺利过渡到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以说,树立英语教学的全局观念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然树立英语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对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全面了解教材,找到教材的衔接点

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对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要求教师主动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要全面了解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大纲,深入教材,对别的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连贯的教育阶段,所以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编订不应是分割不连贯的状态,所以英语教师要熟悉整个体系的教材的特点,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做好中小学教材的顺畅衔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能够平稳地过渡。

(二)教师要研究对方阶段的教学特色,加强彼此间的交流

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设计的,更侧重的是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活泼生动的课件让学生们有直观形象的感受,来进行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中学阶段学生则进入到英语语言扩展的使用阶段,对比与小学阶段自然是复杂了很多。学校应经常组织中小学教师互相观摩对方的英语课程,以增进对方教学方法的了解。随着教师对对方课堂的观摩次数的增加,也对对方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注重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逐步适应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而中学阶段的老师也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平稳地渡过这一阶段。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把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教学衔接顺畅,不是凭借一个教师的力量或一个简单地团队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写作,比如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同时要加强不同阶段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等等,只有通过多方面协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由小学生到中学生关于英语学习的平稳的过渡,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夯实了基础,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成绩,也为国家塑造了一篇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萍 单位: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

第十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环境的优化过程也呈现困难的局势

优化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现实需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中学7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学习英语,20%的学生表示喜欢学习英语,只有1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学习英语。由此可见,英语学习已经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还处在一种“应试”状态中,学生的学尚处于被动状态,还没有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和让学生在纸上,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的时间多一些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有两个标准。正所谓,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优最佳的效果,事半功倍。系统分析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案,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案进行教学。并将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结合分析,让外语教育能够有个明确合理的目标,把学生的基础打牢,从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当然,教学环境也是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也会让教学质量下降,就像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外语教学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怎样加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环境的建设和优化,如何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对农村英语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能缩短与城市教育的距离。

二、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问题日益严,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不用多说

但从目前来看,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教学状况满足不了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求的。特别是听力教学是农村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而且课堂教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城市里好的学校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那就是好的教师和好的学生都往好的学校走,农村中学留不住好学生和好老师。从客观上来讲,不得不承认县城和市里的中学师资、教学硬件设施以及人文环境都要比乡镇中学好的多。正因为这样好些学生刚小学毕业,只要家庭经济过得去的家庭,其家长就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县里市里好的中学去了。有些好学校专门有负责招生工作的直接到农村的小学把尖子生给挖走了。小学基础好的学生留在乡镇中学的就不多了。

(二)一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呆板。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板书课堂内容,学生不断记笔记。而这样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带来很多弊病。老师讲得太多,他可以提供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积极培训的时间少。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的时间,消化,吸收,更不用锁巩固知识了。再次,老师说话太多,没有重点,学生不能掌握关键信息,而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产生听学疲劳。有些老教师仍采用原始教学,听力不采用语音,也不进行幻灯片讲解,没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有的甚至连录音机都没用,从开始到结束,靠教师自己讲解,学生兴趣大大折扣。

(三)课堂教材内容设置偏离农村实际环境在中学英语教材设置中许多英语教材内容过于城市化与现代化

一些场景过于倾向于城市长大的孩子,对教材施教对象过于统一对待,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们接受起来表现吃力。教材中的很多语言情景脱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教学中创设语境的确存在困难,长期下去势必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淡,进而影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四)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认知度不够。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农村学校未开设英语课堂。这会让学生对英语的不重视,误认为英语仅仅是一个高考科目,只是为了能够升学,对将来工作生活没用。这种意识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不认真,而且会忽视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方面,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交流的工具,因为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让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的交流价值大大受影响更农村学生的英语教学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优化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对策路径

(一)合理有效配置农村中学教学资源对于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适当措施,多划拨款项搞好农村中学的硬件设施,想办法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来留住好的教师。我认为,农村的中小学应该继续九年义务制教育,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同时,也要进行片区招生,采取百家争鸣教育百花齐放争的重要措施。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不要只为了打造名校就把优秀的学生都挖走而忘了其它学校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认真倾听的习惯。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而对初学者的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坐,心脏下的静态的,用心听老师讲课。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不仅让学生倾听,哪怕是知道一点,也算是有收获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获得知识的积累,而不应该高谈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学生毫无所获。二是培养学生说出来的习惯。农村学生胆小害羞,英语口语时很难主动说话。但是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是一种语言课,必须要跟人交流大胆说出来才行。开口所英语是学生的能学好英语的敲门砖,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害羞的心理状态,多准备英语口语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必要时采用机械模仿学习的方式。三是要培养学生“读”的习惯。由于地域限制,学生在农村地区,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沟通英语。因此,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背诵和朗读,让学生了解只有养成经常“阅读”与语言“惯性”,解决了一系列的语言和语调感问题的习惯。

(三)课堂教学丰富化,让学生既学习也能开发思维,对英语产生兴趣。

英语教学更注重活动教学。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取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利用游戏,歌曲,表演等形式为学生进行语境设置,使课堂气氛活跃不沉闷,使原本沉闷无趣的课堂变成有趣生动并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与单调讲课相比,利用活泼的英语情景式对话,常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当然活动形式必须教学内容相关,也不必是为了活跃气氛,并随机进行无意义的活动。而活动的设计活而有序,是可操作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有趣性和灵活性,而且要考虑他们的顺序。课堂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一步一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的根据生活经验来定,体现真实性。

(四)教学语境设计真实,英语是一门语言的沟通工具,学习英语不是教出来,而是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