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论文范例

英语教育论文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1

(一)研究问题。

1.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

2.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育实践方面的评价。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完成教育实习后返校的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样本由来自不同民族的185名学生组成。

(三)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是笔者在与教师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英语专业学生访谈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为保证问卷质量,对30名学生进行了预测,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后,修订而成。调查问卷包括五个维度:“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育实践。为避免学生答题时具有倾向性,项目编排时穿插了5道反向题。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正式测试时,发放问卷185份,回收有效试卷168份,回收有效率为91%。借助SPSS(19.0)重新编码问卷中的反向题后,分析了测量结果。

二、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

外语系2010版的课程体系总体设置为“平台+模块”,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包含教育基础课程模块、教育发展课程模块、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教育基础课程模块由基础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务、教育心理学构成,每门课2学分、共10学分,占总学分的4.59%。教育发展课程模块仅包含“英语教学论”,2学分,占总学分的1.83%。教育选修课程要求至少修满12学分,占总学分的5.47%,其中课程教学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经典教学案例赏析、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为外语系学生的限选课,每门2学分。其余4学分需选修教育科学系所开课程。教育见习和实习属于实践课程平台的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共9学分,占总学分的4.14%。甘肃民院运行三学期制,即每学年度包含秋、春、夏学期,后者仅有7周教学时间。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开设、教育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其它课程均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完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

教育实习有检验高师教育质量的目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师范生的评价进行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调整。关于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的价值,笔者设置为5级:很小、小、一般、大、很大,依次赋值从1至5。学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实务、经典教学案例赏析、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英语课程标准标解读、语言学习策略、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各模块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依次为:教育发展课程(均值为3.97),教育选修课程(均值为3.37),教育基础课程(均值为3.19)。78.8%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论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大或很大、标准差(.984)也表明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均值最低(2.82),这可能和有些实习基地缺乏多媒体设备有关。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教学策略”和“经典教学案例赏析”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大,而“语言学习策略”和“新课程标准解读”对教育实习的帮助较小。

(二)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评价

关于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育实践方面的评价,笔者设置为5级:完全不适合、基本不适合、一般、基本适合、完全适合,依次赋值从1至5。

1.课程设置

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学分所占比例过小。教师教育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1%,占总学时的12.63%。75.8%的学生认为选修课学分过少,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选修课程。教育选修课程虽说有12学分,但因为外语系所开设的4门课程是限选课,学生只能选修4学分的教育科学系所开课程。其二、教育选修课程开设时间过于集中。66.7%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开设,安排时间过于集中。并且,每门课程30个课时,在一周内完成,教师和学生上课强度大,降低了上课的质量,不利于学生掌握授课内容。其三、重理论轻技能。73.2%的学生认为我院开设的教育选修课程过于侧重理论讲授,轻视技能训练。60.6%的学生认为“教学实务”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大或很大,这正反映了学生期望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教学技能的心声。

2.课程资源

其一、课程类型和内容单一。高达90.9%的学生认为不能选到自己喜欢的教育选修课程。63.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种类较少、仅有18.2%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在课程内容上对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没能及时加以反映,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地方民族教育、民族心理等内容从未体现。缺少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领域的课程。其二、班级人数过多。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大多数是大班上课,75.8%的学生认为班级人数过多。这导致课堂活动难以开展,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其三、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系老师除了担任本系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全校的教育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尽管学院在夏学期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但仅有15.2%的学生认为收获大。27.3%的学生认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3.教学方法

90.9%的学生认为英语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66.7%的学生认为不能联系中小学实际进行教学,72.5%的学生认为不注重学生体验和参与。75.5%的学生期待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参与探究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有效地掌握教学技能。

4.教育实践

教师教育类课程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而教育技能的掌握来源于形式多样的实践。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课程设置方案中的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9学分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60.6%的同学认为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基地较少,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有的实习基地地处偏远,班级及学生人数非常少,实习生没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有的学校不需要英语实习教师,英语系的学生只能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97%的学生认为试讲指导提高了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这和甘肃民院外语系重视试讲指导工作,安排得当、组织得力、教师敬业紧密相关。作为教育实环节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教育实习的第一周是教育见习时间。在教育实习前,学生接受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机会很少。这种教育实践模式容易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脱节,师范生的学习从时间上分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实践体验与感悟的融通,而实践学习中又缺乏理论及时有效的指导。

四、结语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2

1.1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整体教育质量不高

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对英语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仅要求幼儿英语培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抓住幼儿的心理,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我国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存在师资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整体教育质量不高,不能保证从事幼儿英语教育事业师资水平。幼儿英语培训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未经专业训练,必然会降低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1.2幼儿英语培训行业的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

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低龄化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众多幼儿园纷纷开设了幼儿英语课程。但在繁荣的幼儿音乐教育事业背后,存在严重的单方面最求利益的问题,英语教育过程过分重视成效。家长和培训机构的功利化,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可能使孩子对英语学习产生地处心理,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1.3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中,品牌价值的形成对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当前尚未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英语培训机构缺少个性的培训理念,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长久的经营目标的设定,导致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影响力。

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前提及途径

2.1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的前提

(1)更新幼儿英语教学方式

教学环境、手段、内容、目的、教师和幼儿是英语教学的关键要素,英语教学方式的选取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使英语语言活动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使幼儿获取知识。在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借助教学手段进行调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由于幼儿学习群体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法应用上要突出乐趣的特点,寓教于乐,在多种游戏中渗透入英语知识点,鼓励孩子之间进行英语对话交流,创新单一的死板教学方法,保证教育效果。

(2)对幼儿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传统的幼儿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将学前实践课程、英语课程及教育课程综合起来,形成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能够为幼儿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演讲、观摩、听说练习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亲身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实现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化,培养幼儿的思考、分析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此外,还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借助学前模拟课堂,促进周边幼儿园的合作,交流经验,提升幼儿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

2.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的途径

(1)打造培训品牌,形成定向式幼儿英语教学人才培养

我国幼儿英语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双语教师人才的短缺,高职院校在培养幼儿英语教学人才的过程中,应同英语培训机构或幼儿园签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贯彻实施校企合作,学教交替的方式,使幼儿英语教学人才培养向着定向化的方向发展,将双语教育、幼儿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双语教师,扩大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的规模,形成品牌模式。

(2)教师岗位置换培训,顶岗支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应用教师岗位置换培训的方式,在幼儿园中设置适应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进行培训的岗位,加强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顶岗支教,深入到幼儿园内部,了解实际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提升师资水平。

(3)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同行业专家的合作,共同研究教学内容

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同行业需求的对接,这就需要加强同企业、行业中专家的合作力度,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基于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塑造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实施双语教师职能训练,对幼儿双语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和完善。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将课程同实际教学工作整合为一体,使英语教育课程更加满足岗位的需求,实现与实际生活的接轨。

3结语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3

一、语料库建设方面的研究

众所周知,充分利用该语料库,需要做好研究工作。这个研究对象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目标语研究。对英语学习强化过程中,指出语言在某些结构上的搭配以及用法,虽然这些表现形式还没有被使用到高职英语课程学习中,但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我国的英语存在典型特征,很多的英语在我国本土使用中出现本土化现象,这样的问题需要避免的。第二,课程教学话语分析。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各种名词和语义,需要根据英语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确定,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英语作为一门学科语言,作为交流介质,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我国新社会建设人才,这些人才在我国未来发展中,将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然而,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英语学科应该跟上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当下存在的现实使得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实问题,需要借助语料库语言学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使得我国英语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二、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

(一)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语料库语言学是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对语言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为主。这些工作最终目的是可以凭借语料库具备的大量语言资源作为从事语言教育工作之工具。当前,虽然探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将其进行归纳就会发现,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语料库是使用语料库进行研究,对某些语言某个方面深入解析和研究。它不是新的学科名称,只是当成一种研究手段进行研究。第二,根据语料库反映出来的语言事实对当前的语言进行理论批判,这样就可以获得全新的观点和理论。在某些意义上,这是一个语料库语言学,这是新的学科名称。虽然,当前进入第二层次的研究范围比较小,而且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小,但是它也带来未来的语料库语言研究方向趋势。

(二)语料库语言学

总而言之,语料库语言学教学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语料库具备高度的抽象性,不论是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上,还是作为研究对象上,当前该阶段的语料库语言学选择的是信息研究方法。对信息的研究基本处于一个抽象外表上,这是最为关键的特点。建立起语料库应该适应语言的应用规律,在语言使用基础上,可以进行高度抽象化研究,而且可以更加深入地利用本质规律,使得研究具有科学性。第二,简单的进行总结,语料库语言学具备的特征除了上述的特征之外,还具备几个显著的特征。

(1)语料库具备高度的抽象性,不论在传统意义教学中,还是传统意义研究上,这都是作为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当前阶段,语料库语言学使用的信息研究方法很简单,在本质表现中都是以高度抽象为主要特点。建立起语料库,应该充分的研究其中的语言规律,这样才可以把握住抽象化的研究,从而总结出语言的本质规律。

(2)语料库语言学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虽然当前的语料库语言学具备了超强研究手段,研究成果突出。当前,使用的范围非常广,发展前景比较广阔。

(3)语料库语言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现阶段语料库语言学相对其他学科交叉领域不是很多,也并不是很复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英语语言学得到深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得到革新,这样的研究方式势必变得更加广泛,应用范围也得到推广。研究的深度会逐渐得到拓展和深入,当前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加明显,这将为学科不断交叉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这些新的活力将得到沸腾和保持。

三、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

近几年发展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呈现繁荣发展景象。很多的高校开始开设了英语语言教育以及相关的学科教育。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提高,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教学地位也得到确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在其背后该语言蕴含大量的知识,其中包含西方的经济学知识、文化知识还有社会知识等。当前,我国对语言本质规律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能力还比较差。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英语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现实问题,英语学习还存在缺陷。英语学习中出现了实际和理论相互脱节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英语发展之关键,也是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之根本原因。

(一)重新编纂英语教材

当前,使用英语语料库教学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材进行编制,编制出符合我们英语教学需求的教材,能够提升我国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选择的英语教材时间都比较悠久,老套的教材中存在诸多的语法、篇章还有词汇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尤其是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选择的部分词汇严重缺乏连贯性还有科学性。使用语料库教学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编制,可以使得教材编制更加晚上,编排更加合理。尤其是对词汇的教学环节,这个需要重新确定和整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教学水平,才能满足我国教学需求。

(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英语语料库,这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时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这些投入不是短暂的投入,而是需要长时间投入。高校是英语教学实施的主体,高校具备开展教学的条件,因此,根据高校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为我国资料库的完善和建立做出奉献。高校可以选择设置新的课题,可以将其作为研究方式。当前,语料库的建立是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构建出英语教学水准,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工作,不断地完善语料库资源,使得资源更加丰富。

(三)理论应用于教学中

在进行应用语料库教学理论时,应该将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根据教学环节开展教学。众所周知,语料库教学理论相对实践教学而言,应该将理论放置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反映出教学成果。随着我国教学工作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我国获得了丰富经验。当前,我国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拥有中学到大学的所有中国学习者的作文语料,一共有100万词,而且在作文标注中,标注出常常出现的62处错误。这些错误包含拼写错误、词语搭配错误还有语法错误等。这些标注对我国开展英语教学有推动作用,对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将起到积极作用。在今后发展阶段中,应该将重点放置在语料库教学理论的应用上,在实践教学中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应用能力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成绩。语料库教学理论从出现到使用过程中,逐渐得到完善和改进。这是一项全新的理论,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该充分将理论化作实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推进理论完善,不断提升我国英语教学水平。

作者:魏兵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1转变教学理念,彰显高职教育特征

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落脚点,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具体而言,要想培育应用型人才,必须要确立英语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在教学改革各个环节始终贯彻执行这一思想,从市场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凸显英语教育应用性与实践性,有助于扩展学生就业方向,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2以就业为准则,强化教育引导

从本质上来讲,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的主要彰显在就业方面,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专业特点,基于把握相应岗位群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展开个性化课堂教学,并重视实训教学,积极构建真实语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譬如针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其英语学习不仅体现在编程上,还彰显在市场营销(marketing)、系统维护(Systemmaintenance)、软件开发(Softwaredevelopment)等方面,故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将求职技巧、市场营销等内容归于英语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表现能力、应用能力,于真实语境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其主动采用英语来进行表述。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故高职院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而言,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经由在职学习、进修、专题研讨、讲座等形式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更新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其教学业务能力。同时,可积极开展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工作,立足于英语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等角度,深入展开英语教育。另外,可积极引入高素质、高技能的英语教师,聘请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职业性英语实训教学。与此同时,要积极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成科学的用人机制,建立教师学习型组织,从而提升教师队伍技能与素质。

4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凸显教学实效性

要想确保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优化教材选取。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应用普通高中英语教材,这与高职学生特点不吻合。教材作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来源,适宜的教材能确保英语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在进行教材选取时,必须要坚持实用性原则,择取实用性强、具有针对性的英语教材。针对教材内容而言,包括交际用语(Communicativelanguage)、涉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使用手册(Themanual)、合同(Thecontract)、单证(documents)、商务信函(Businessletters)等,促使学生早日接触并使用与活动相关的英语知识;(2)完善课程体系。听、说、读、写、译作为英语应用技能的关键,亦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故在课程选择与设置上,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升其英语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在现阶段,必须要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束缚,基于基础英语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能力迁移与提升,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增设实用性强的交际口语、语音等应用型课程,并设置英语民族文化课程,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热情,以达到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目的。

5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优化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必须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1)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得到保证。由于学生基础差异相对较大,存在参差不齐状况,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英语基础特点出发,开展分班教学。一般而言,基础能力不在同一水平的学生可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及目标。就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可采取简单式口语性教材,立足于简单内容,促使其感知英语教学魅力,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就基础相对较为牢固的学生而言,可设置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专业化训练,以工作需要为导向,为学生步入英语工作道路打下基础;(2)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其学习兴趣。要摆脱阅读翻译式教学模式的束缚,重视教师引导,启发学生预习,促使其分组讨论,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从教学内容出发,不但转变教学方法。譬如戏剧类内容可经由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采用多媒体教学,保证教学效果。转变传统的单一感官模式,重视多重感官启发,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营造知识性、交际性、趣味性语言环境,经由声、图、文等多种形式形成英语教学刺激,加深学生印象;(4)重视课外活动学习。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欣赏外文电影,编排英文短剧,开展英语知识竞赛,促使学生掌握语言环境,提高知识底蕴。

6结束语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4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是活泼好动的,在课上教师很难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完全集中起来,随着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正应该抓住学生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短片、播放图片等,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而且通过多媒体的声音、文字、图片,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略到英语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新颖性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喜欢玩游戏、对新鲜的事物极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小学生的听觉很敏感,而且愿意模仿,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课程是有着积极影响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设计的新颖性,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法来增强教学过程的新颖性,比如说,在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个学生参加游戏,游戏规则就是让学生将教师所形容出来的事物让用英语单词表述出来,答对的学生可以得到10分的奖励,最后看每个组学生的总分。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新颖的教学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可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提高。

三、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对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在课上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每个学生要给予平等对待,同时还要做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学习英语较慢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心,并鼓励他们从制定小的学习目标开始,通过努力,在依次实现大的目标。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克服比较难理解的英语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要在学习中急于求成,应该让学生养成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所进步。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平日里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学习的看法,以及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只有教师把握了学生的学习感受,这样就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侧重点地向着学生所期望的教学方向迈进。

四、教学生学习英语歌曲

优美动听的英语歌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放松,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随着教学课本还夹带着一些光碟,教师可以在课上比较充分的时间里给学生播放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英语歌曲,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学唱英语歌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浓,学生既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好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还能为日后参加英语歌曲比赛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注重听、说、读、写

我们都知道英语这门课程是比较开放的,英语这门课程强调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的十分钟内给学生播放英语听力,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发音、语调等,在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练习,例如,让学生反复的阅读书本上的英语片段,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写作部分来说,很多学生都为之苦恼,认为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完全不同,还要注重英语语法运用的正确性。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鼓励学生自己写一些喜欢的英语小故事,让他们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然后教师给予学生所写的故事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加进一些鼓励的元素,这样学生才会有信心写好英语作文,才能在今后的英语写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总结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5

1.分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技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渴望。还要特别帮助那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对其给予更大的鼓励。如果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就会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就会随之提高。分层教育模式可以让教师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以及学习动机,以便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来给予不同的帮助。如果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也就会随之产生一个学习动机,从而主动选择要学什么和如何学,最终拟定学习计划,突破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2.情感因素的培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素质,学习基础也大相径庭,教师应该对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调节,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耐心的与学生共同克服一些焦虑的因素,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高职高专学生的总体素质相对不高。分层教学在职高英语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意义重大,下面从分层教学可以满足教学现状的需求、分层教学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两大方面来分析:

1.分层教学可以满足教学现状的需求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高职高专学生的总体素质相对不高。高职学生大部分是以职高、普高或者是对口单招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所受英语教育并不是十分的正规,所以没有相对较好的英语基础,英语成绩相对较差。虽然普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略强于职高,但总体情况也不理想,对口单招的学生与职高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基础相同。尽管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大多数不高,最主要的因素还有一点,就是水平不一。教师在面对这样水平不一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分层教学,能够统筹到所有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取得全面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能够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教育的主题,也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展示。教师可以依照每个学生的特点,找到教育的着手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2.分层教学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才的竞争相当激烈,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与之相同的还有激烈的就业的竞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要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将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发挥到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挑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虽然比本科学生的英语水平低,不过只要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给予分层教学,专门攻读英语的一方面,比如阅读、口语或者是听力等,让学生将自己的强项得到最大程序的发挥,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实用型”的指数,以便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己的就业增加优势。另外,社会急需复合型人才,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累积,英语作为国际交流和沟通工具,非常重要,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分层教学是从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技能的掌握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结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6

1.英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表现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果缺少语言的话也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对于语言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高职英语教育想要提高英语教学成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不断渗透、传授给学生一些和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常识。因为只有在一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才可以使英语语言具有意义。例如,中国的汉字“龙”的英语单词是“Dragon”,属于一种神物兽,融合了多种动物,我国文化中将“龙”视为伟大生命力、神圣、高贵的代表,因此也有这样的称谓——“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ragon”特指蝙蝠、鹰、蛇、鳄鱼等形象丑陋、邪恶的少数动物,这和我国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明确自身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真正体会到英语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英语是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鉴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高职英语教育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文化教学。

2.高职英语教育中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地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见面打招呼,在中国都是“你去哪里?(whereareyougoing?)”或者“你吃饭了没(Haveyouhadmeal)?”。但是在西方英语国家,见面时都会说你好(Howareyou?、hello),或者是询问今天的天气。而且在表示感谢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一般表示自己的谢意都会说,“不麻烦”、“不用了”、“谢谢”等。但是在英语国家,通常表示谢谢时会都说不必客气(Yes,please)或者“No,thanks”。其次,关于隐私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我国询问女性的年龄以及婚姻情况,询问男士的收入等并不会划分为个人隐私范围,但是在英语国家,这些情况都属于隐私。由此可见,我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确实存在很大差异的,这对于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全球1/2以上报刊杂志上的内容都是英语,英语广播节目也超过了60%,用英语写信封地址或者用英语写邮件也占到70%以上,英语科技资料也超过80%。由此可见,英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英语。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和外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对我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和英语国家更好的交流、沟通,不仅需要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熟悉英语国家文化。

2.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以往传统的高职英语教育中,教师都是单调的讲解一些词汇、语法等生硬、枯燥的英语知识,很多学生都不敢兴趣。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加强文化教学,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比如可以介绍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愚人节等有趣的节日,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后,可以更好、更快的理解、吸收英语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高职英语教育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方法

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创设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比如,在圣诞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布置教室,唱圣诞歌曲,或者同学之间可以采用英文写贺卡,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吸收英语文化以及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下,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电脑、电视、杂志、阅读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也可以组织话剧比赛、英语演讲比赛或者英语歌曲比赛体验英语文化知识的应用。

4.总结

综上所述,文化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想要学好一种语言,必须深入、全面了解那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高职英语教育中进行文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作者:汤莹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大量学生被录入高职院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是参加高考后被录取的,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但整体水平不高。另一类是从初中、中专、技校、职高升入高职高专的。这部分学生只在初中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基础较差,而且学习习惯不好。

2.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传统。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基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学生的学习惰性和英语基础薄弱的原因,英语课堂难以开展互动教学,很少有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发言等,课堂气氛差,因而老师只能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课堂上尽最大能力灌输知识。

3.教学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技校或其他中等院校逐渐升级过来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规模逐渐变大,但教学基础配套设施发展和更新都相对较慢,在一定程度上都落后于学校及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教学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也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4.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都不合理,大多模仿的是过去的中专学校和本科院校,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此外,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基本都是以教师讲授课本和练习册为主,不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难以体现高职英语的特色。

二、高职英语教育水平提升策略

高职教育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目标是为市场经济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该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培养目标定位英语教学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大纲,采取相应的手段,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施教措施,最终使学生达到所认定的标准。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

高职学生进入大专以前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学习习惯也不像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那么好,因而进入高职学习之后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稳定、学习焦虑水平偏高、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缺失”的具体体现。“情感缺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体验成功、促进发展的最大障碍。教师应从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入手,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实施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

2.加大对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教师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效果,良好的师资是保证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没有教师参与、实施改革方案,再好的改革设想都实现不了。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教学任务都相对较重,每天忙于繁重的课堂教学,很少有在职进修、学历深造的机会,更谈不上定期出国培训,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更新知识结构,这也严重影响了高职英语教育水平。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计算机网络,包括校园网、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其他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把网络和课堂结合起来,营造网络化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网络上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此外,网络教学平台还能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4.实行分层次教学。

按照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及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鼓励学习小语种,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进度及不同的考核方式,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学英语的兴趣,逐渐进步,最终学到适合自己将来职业及岗位的实用英语。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来进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学用结合的原则,体现培养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改革使高职英语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步,使英语教学效果能够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胡成翠 李荣妮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讨论式教学法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

一、讨论式教学法概述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含义。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心准备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员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思维碰撞,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地位和意义。

我们今天在大力推进新课改,活教学的同时,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其中“讨论”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途径。讨论式教学法已成为国际通用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如何组织讨论式教学?教师作为引领者,主导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导,引导,组织,归纳,启发的作用;同时,学生在教师的主导组织下,进行主动的,具有启发性的讨论,思考,交流,以及头脑风暴。在整个讨论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动态,即“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探索讨论—头脑风暴—得出解答—印证答案—寻找多解”的积极状态。要使学生在过程中积极讨论,开拓思维,拓宽眼界,积极交流,接纳不同知识信息,发展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讨论中因为各自成长的环境,知识面,思维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了讨论小组内部的思维碰撞,相互促进彼此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从而最终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目前,通过讨论式教学法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已经广泛用于理论和操作教学。这有助于学员思考讨论,这有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其中的发散性思维方式,热烈的讨论氛围,默契的团队合作和勇于表达,善于总结的能力,都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三)讨论教学法的步骤。

讨论式教学的步骤包含: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思维碰撞、得出结论、寻求多解。

(四)讨论教学法的作用。

1.讨论教学法一般由小组或者全班进行。

信息源多,信息的交换量、加工量大,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知识储备,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参与其中的师生获得的即时反馈信息多,快,强。

2.讨论式教学法改变了学员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讨论式教学法彻底改变了旧式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教师的限制,而是自由自在,自由驰骋。在讨论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也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准备材料,搜集论据,进行思考。可以说,学生是信息交流处理器,既输入信息,又输出信息,而且最终集成处理;学生又是一棵果树,接受雨露,争相开花,最后硕果累累。

3.讨论式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自我独立学习以及预习整合的能力。

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脑海中搜寻出相关知识并迅速整合,这就需要学生提前就讨论主题阅读参考大量材料,从中甄选出有效材料并有机整合材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我独立学习资料,整合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4.讨论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和精神。

在讨论中,是不同思维,不同知识,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的观点得以清楚表达,然后被赞成或质疑,接着深入交流或者错误反思,整个讨论过程充满论点的交流以及驳斥,这就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敢于表达的欲望,以及善于表达的能力。

5.讨论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和团队协作以及合作精神。

讨论式教学,顾名思义,需要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在讨论当中的交流,合作,驳斥,探索,都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精神,也有利于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的实践运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英语基础较弱。

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极少一批选择职业化教育道路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都表现不佳,文化基础较弱,英语是这些学生在初高中的头疼科目,自然他们进入高职院校时的英语基础就更加薄弱,比如:单词量欠缺,句型词组使用混乱,甚至是毫无英语基础和英语思维。

2.学生对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认识不恰当。

很多学生在之前初高中时就渴求早点进入大学校园,进入高职院校后,如释重负,“学海有涯已到岸”。有的学生过分放松自己,不再重视英语学习,不主动学习思考,只被动接受,只求考试通过;有的学生对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自由度,开放度期望为“野马脱缰式”的,完全拒绝、抵制教师的引导;还有的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很难适应普遍的高职院校英语的教材,感到非常困难,信心极度缺乏,于是选择完全放弃。这个年龄的学生普遍自主意识增强,有自己的选择和见解,并且坚持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尽快融入高职院校新型的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

3学生性格心理特点。

近几年入学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家备受家长宠爱,以自我为中心,多数缺乏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经验和能力,而且心理非常脆弱,难以承受批评和挫折。所以对于这些学生,幼教有一项基本教育:赏识教育,就颇为实用,并且效果显著。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英语讨论教学中,多为开放性题目,教师作为主导者,应该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和赞扬。

(二)讨论式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要点。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各项特点,以及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实用性要求,教师在英语的讨论式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具体细节:

1.讨论题目的设置。

讨论题目应多为开放型的难度适中的题目,并且做到学生兴趣点和课堂知识点的双契合。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再高端的题目他们也无话可说,讨论教学就成了无水之源;如果不能契合课堂知识点,则失去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使讨论失去意义。

2.讨论题目布置的时间点。

讨论题目到底应该课前布置,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还是应该课堂上随堂提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也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学生性格习惯。如果学生英语基础高于平均水平,应多采取随堂布置讨论题目的方式,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英语口语现场交流能力;如果学生基础普遍偏低,则要使提前布置的讨论题目占大部分,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最后在讨论中大胆缜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增强,反之,则很有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后在英语讨论中采取应付或者逃避态度。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讨论形式。

很多时候,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把讨论形式局限在:“提出问题,讨论,回答”这样的框架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英语学习中讨论教学法的趣味性和效果。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应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讨厌枯燥,害怕口语表达这些特点,英语讨论应该是多形式的:问题式,讨论表演式,游戏式,音乐引入,视频欣赏讨论等等。这样既提高了讨论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学生最终知识点的掌握,而那些极度缺乏自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擅长的形式参与讨论,从而树立信心,极大地有利于以后的英语学习。比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在课上不调皮捣蛋,也不听讲,更不参与任何讨论,理由就是,老师我不会,我说不出来,这个时候一味的空洞的鼓励是没有效果的,多形式的讨论给了他表现机会,他在一次小组讨论后的表演中独唱英文歌曲,之后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越来越愿意学习,愿意开口,愿意参与英语讨论和表演。可见,英语学习中讨论形式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4.在英语讨论学习中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

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年龄低龄化,耐挫能力降低,更加导致了学生宁可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也不参与英语讨论,英语讨论只是走过场。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讨论全程,不可以袖手旁观,而是应该持续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和进度,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也应该持续监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督促学生讨论,必要时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抛砖引玉,调动学生积极性。

5.对学生英语讨论的最重要评价指标是学生开口说。

在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学生敢说。一是要有足够宽松的讨论环境,小组讨论应多于课堂展示,因为小组成员多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人,学生也比较放得开,愿意“在自己人面前丢脸”;二是教师必须根据话题难易度,给予足够的背景知识和引导;三是教师应该给予实时的鼓励,告诉学生,英语讨论,最重要的不是语法词汇,而是交流,交流的目的达到了,不需要过分关注讨论中英语的严谨性,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教师可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

6.英语讨论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权力。

教师在英语讨论中应只是主导作用,学生是绝对的主体,这不仅应该体现在学生讨论过程的不过分干涉,也应该体现在对学生讨论结果的接纳程度,以及对学生讨论过程,讨论结果的评价。在教学中,可采取observers的制度,即每一组学生自由推选以为observer,负责每一次对学生讨论过程和讨论结果的评价评分,最终,教师根据每个observer的平均评分考虑每组平时成绩。

7.英语讨论教学法中的制度成分。

在英语讨论式教学中,对小组讨论采取“连坐法”,即不管任何情况,一旦进入小组讨论时间,必须要求全员参与,并且全程英文,如果有一位同学未参与或者未用英语,则全组受罚,当然处罚方式多采取表演,唱歌等形式。这样就杜绝了很多小组“一人独挑大梁,其他人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坏现象。

8.英语讨论中总结的必要性。

英语讨论教学最终的总结非常重要,切不可虎头蛇尾。在小组讨论后,应由学生采取汇报表演,回答问题,辩论等形式来对整个讨论总结,教师也应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表现,以及最终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等等。

三、结语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7

所谓的“学科定性”自然是指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属性;所谓的“系统定位”是指高校英语教育在上一级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具有的功能。这种“定性”和“定位”代表着高校英语教育实践中努力和投入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高校英语教育实践的质量和效率。笔者之所以提出“学科定性”这一问题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学科系统。高校英语教育界的理论与学术研究分别属于“外国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等领域。一方面,从认识上讲,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这样一种庞大的教育活动没有独立、完整的理论支撑系统,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尽管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有大量的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出现,但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笔者曾提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是由三个层面的18个部分或成分构成的一个独立、完整的教育系统。虽然在范围和分界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表1所显示的诸多主要和重要方面,如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系统与结构构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目前都没有得到研究或应有的研究,而现实中影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都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关注和研究才存在或出现的。学科上的正确定性是保证中国高校英语教育获得健康、全面、稳定、持久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该是我国社会教育系统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曾经提出,旧中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曾有过较好的有机结合。这固然与一些的特殊历史条件有关———如当时中国的高校几乎完全没有母语版的专业教材———但这种有机关系的存在毕竟是不争的事实。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后,这种有机关系便消失了。这里虽然有一些正面因素的作用———如母语专业教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在中美关系恶化、“左”的思潮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作用下,英语教育的地位急剧下降。无论原因是什么,一个客观的事实是高校英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合理地位被破坏,而且始终未能得到恢复或者重建。功能是通过系统得到实现的。在系统运行中,只有当一个部件或组成成分与系统中其他成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该部件或成分的作用或功能才能得到实现或体现。这就是“系统定位”的意义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到有机或合理的位置,这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获得真正发展的又一个必要前提。“学科定性”和“系统定位”不仅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获得真正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认识基础和前提———以下的讨论将循此方向展开。

二、高校英语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多年来,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一直没有正确的教育目的,并因此产生相当程度上的功能失效,这听上去也许有些耸人听闻,但不幸的是,这确实是客观事实。如前所言,由于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未能在社会教育系统的高等教育阶段找到合适、有机的位置,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始终未能确定客观、合理、准确的教育目的。1952年,高校“院校调整”后,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只剩下区区百余名教师和三百几十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一个四亿几千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一数字对于社会教育或者国民教育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尽管从1956年秋季学期开始,高校英语教育逐渐重建,但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都对高校英语教育的重建带来不利的影响。当然影响最大的要算1958年颁布的指导新中国社会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这里要探讨的是高校英语教育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按照付克先生的记载:“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主要体现是在各种教材(注:从1963年起,我国的高校开始有了统编系列教材)加入了以介绍革命导师的生平与论述和介绍中国革命历史与现实为内容的课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体现就是让各类学校的学生到工厂、农村参加工业、农业生产劳动。无论“方针”制定者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做法无法让高校英语教育有机地结合到高等教育的系统中。从此之后,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在目的层面一直处于相当程度的“迷失”状态。由于功能是为目的服务的,目标的“迷失”必然会产生功能的失效。这应该是对大学英语多年来一直“费时低效”的另一种解释。笔者曾就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阐述过个人的观点:世界文化整体上仍然处于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为“基本单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民族文化曾是社会教育的绝对内容主体,民族语言曾是唯一的知识载体和传播手段。但进入20世纪后期,人类生活的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这其中的一个体现就是知识的维度、构成和更新速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的一个结果是:单一的民族文化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民族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受教育者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知和其他民族文化知识。人类需要一种(功能上类似于“民族通用语”的)“族际通用语”。由于历史和现实诸种原因的作用,英语事实上已经成为这一“族际通用语”。需要澄清的是,就人类文化整体而言,语言的首要功能确实是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但从教育的角度看,语言的首要功能是知识载体和传输工具。据此,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实和未来的基本或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受教育者———为了达到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建设和更好地保证个人的生存发展这双重目的———获取民族语言无法获取或是借此可以更好获取的那部分知识。在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和遵循教育科学的规律的前提下,确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整体目的,这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高校英语教育内容上的范围和范畴

在理性行为的系统中,内容是由目的所决定的。如果将英语教育的基本目的确定为知识的获取,那么关于高校英语教育的内容就应该朝着这一方向安排。按照一般的惯例,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应该获取的知识分为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基本范畴。在1949年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一直贯穿于这两个领域。由于当时的专业教材系统都是英语,专业领域的英语教育是系统、全方位和实质性的。在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领域,当时的“大一英文阅读”从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包括思想性)、语言艺术性、基础语言知识等三个层面展开教学。但是在经过了“院系调整”之后,重建的高校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上再无关系(过去十几年里,虽然一些院校也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这种课程往往只是一种“点缀”,受教育者在专业领域的英语水平难以借此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得到保留的高校英语教育课程中,基础语言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体乃至唯一的考虑因素,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成为可有可无的因素———而且在现实中基本上没有成为教学内容。由于缺失专业领域的英语教育,而在素质教育领域的英语教育中又放弃对于教育内容知识性和语言艺术性的关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教育内容的知识范围方面只涵盖了应涵盖内容的很小一部分。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将英语教育有机地结合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系统中,而这种结合在知识层面的体现就是将英语教育有机和全方位地融入到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个领域中。由于各个专业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不同,本文将不就高校专业教育领域的英语教育展开讨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专业领域的高校英语教育应该真正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整体发展。在素质教育领域,英语教育应该有机地融入一切相关的知识范畴。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领域里,英语教育所应该涉及的十二个知识范畴如下:哲学、历史、法律、文学艺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时事。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除了系统、动态的基础语言知识,每一范畴的知识系统性和特有的知识属性,文体、风格、修辞等语言艺术层面的知识也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内容是教育的“物化”体现。只有在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领域及素质教育应有的知识范畴和层面都得到良好的实施,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四、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与课程形式

“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和“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代社会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可以说这种要求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但迄今为止,高校英语教育的主体课程形式不仅依然以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和知识线索,而且以“必修课”为主要的教学和课程模式。高校英语教育的这种形式既不能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又违背现代社会教育的一般理念。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在教学和课程形式方面的发展至少有以下三个方向:其一,作为教学内容层面改革的具体体现,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教学和课程的整体内容上应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相关内容上一小节已做探讨,此处不复赘言)。这样才能为“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和“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应有的知识基础。其二,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该以选修课为课程的主体形式。学习者对于英语教育的需求是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显然不能通过同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学习活动得到满足。在考虑到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一般性特点和各学校的教学资源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每一所高校应该(像成功的大学食堂那样)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多样化的、富有营养的、美味可口的课程”。这样才能为“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合理和具有可行性的条件。其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该加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再是孤立的课文,而是应该向外延伸。这种“延伸”一方面是指作品和相关知识的扩展等校园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是指围绕着课程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开展学术调研、社会调查,了解生活和运用学得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为“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有益的方向和途径。变革和改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和课程形式是保证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最具体的体现形式。

五、高校英语教育的成果评估及考试的定位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界过去二十余年中讨论最多也是矛盾最大的话题。一方面,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我们目前通常称为“大学英语”———“应试教育”的批评可谓众口一词,不绝于耳;但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在“狂轰滥炸”之下“巍然屹立”。在讨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时候是不能避开这一问题或话题的。其实,绝大部分关于高校英语教育“应试教育”的讨论和批评都进入了一个误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始终没有形成与英语教育相匹配的认知系统。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是: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直接找到“可见的”英语学习目标;我们也无法对于英语学习的成果加以评估或检验。换言之,对于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在此情况下进行的英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教育的管理者必须通过“人为”的方式建立起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可见”的目标和成果评估体系。我国的传统和现实都决定了考试是将二者行之有效地纳为一体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说,“应试”是我国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为避免盲目而做出的必要选择;同样可以说,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或“应试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我国社会教育制度内的高校英语教育事实上离不开应试教育———这也就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百批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么是不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不存在问题呢?当然不是。为了说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行“应试教育”或“应试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曾做过如下比较:社会教育首先要有教育者(整体和个体)与受教育者均可见或预见的整体目标,并根据目标统筹涵括教育内容,然后根据教育科学的规律设计整体教育系统和实施教学。考虑到我国英语教育的外部环境中没有自然形成的“可见目标”这一特殊性,我们高校英语教育就应该以“应试模式”来加以实施。但是英语教育与应试模式的“组合”不能是全方位的,而只是存在于其中的一定层面。较高的、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等层面都是高于应试模式之上的。应试模式对于英语教育的有效作用仅限于方法或方法论层面。这种关系可以表述为:只有当我们从理论和认识的高度弄清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并按照这种认识和理解完成教学体系涉及后,才能开始以“应试”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可见”的学习目标。根据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依据教育的一般规律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设定整体目标,并根据目标统筹涵括教育内容,在整体教学系统加以设计之后,在不同的阶段设立科学、合理的测试形式,并以此作为受教育者的阶段目标来实施教学。如果这些分析不存在大的方向性偏差的话,那么我国英语教育中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也就相对地显而易见了。由于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层面,我国的英语教育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概念,教学活动便显得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功能性。相对而言,考试的作用和结果因为“显著”出现了局部的“环节错位”或“本末倒置”,应试变成了整个宏观英语教育活动和微观教学活动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试教育”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不在于应试教育本身。随着高校英语教育自身定性和在上级系统中定位的完成、系统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合理化,应试教育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六、结语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8

对于文化的概念,很多学者做出过很多种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相矛盾的地方。笼统地说,文化应该是一个民族或人群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的总和。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历史、地理以及宗教的差异,导致这部分人形成独特的或者和其他人群相差异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以及由此产生了他们相对独特的文学、艺术、建筑等等都应当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也是某个群体所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集合。文化是使个人行为能为所在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由于是特定群体所共同拥有的,因此它的产生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社会产生了文化。通过习得,部族内部的人员或者外来学习者可以学会或者了解这个群体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不是遗传而来。文化是一种框架,它包括各种隐性或显性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可以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但是文化的核心信息是来自于本群体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文化一方面体现的是正在进行、不可停顿的生存活动,另一方面是规范、调节、控制或影响着这些生存活动的相关知识、价值、意义等。文化并非附属于人,而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文化的传承的主要方式是语言。语言虽然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是形成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的主要媒介。

2语言的社会属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知识和思想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这种工具保存和传承着他们的经验和思想等精神成果。除语言外,人们尽管可以通过图片、动作、表情等传递思想,但是语言是最方便,最直接的传播介质。语言和社会是一种相生的关系。语言产生于社会中,社会也同时提供给语言不断发展的平台。社会,也就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相互有交流,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历史传统的人群。他们通常说着同样的语言,信仰着同样的神灵,有着共同的善恶标准。语言为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离开了社会,人也会失去语言能力。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可以说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又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为反映这种变化,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所以说,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但同时它也承载着文化。语言记录了文化,语言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既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所以语言既是社会事实又是社会行为。同样,文化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也产生重要作用。掌握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语言记载了文化,也是人类思考、交流、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在他的《语言》(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EdwardSapir,1921:221)。因此,想要学习某种语言,真正掌握这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相关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理解语言必须要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与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的要素之一,但它却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任何符号系统无可替代的传播力量。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与文化的各个部分有着互相影响。语言是特定人群所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因此它具有社会属性。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对于语言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语言本身,应把对于语言的研究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语言与文化是两者局部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虽然语言本身有一些和文化无关的东西,文化也同样有一些跟语言无关的东西。试图从语言本身中去寻找文化的内涵,必然会走入困境。但是,寻找文化的内涵必须借助于语言。

4通过语言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能折射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特有的某些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相关或者相似甚至差异很大以至于完全相反的中文文化与英文文化相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地理、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差异是产生这些相似或者差异文化的背后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或者简单讲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化和差异。这种将传统文化背景带入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1在词汇中学习文化

英语单词是学习英语语言的基础,因此对词义的准确把握是进行顺畅英语交流沟通的前提。词义可分为基本含义和隐含意义。基本含义是单词的基本含义,或者说表面含义,而隐含意义则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丧家之犬”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如Iftheolddogbarks,hegivethecoun-sel.Loveme,lovemydog.由于中英语言背后的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有些词汇虽然基本含义相同,但它们在英汉语言中隐含意义却不同。这也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所以在讲授词汇时,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单词的基本含义,也要让学生领会词义的隐含意义。了解隐含词义,就必须向学生介绍这个词所反映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等,也就是介绍词汇背后的文化。同时,相关的词汇中文背景知识可以同时对照讲解。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也能增进中文相关词汇的文化内涵。

4.2在典故的讲解中进行文化背景导入

英语语言有悠久的历史,同汉语一样拥有大量的传说和历史典故。这些典故中留存了浓厚的英语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以及丰富的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运用典故可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生动,了解这些典故可以使沟通更加顺畅。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宗教经典《圣经》以及它的文化起源———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aPandora'sbox等等。汉语中也有一些相关的来自佛教和历史的谚语或者成语。例如,捣虚批吭,意指乘虚攻击别人的要害。这个词和Achilles'hee意义上就有相似之处。故在英语教学中,多提供与英语典故或习语相对应成语加以比对。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这样可以避免单纯的传统文化课讲授中的一些弊端。

4.3通过视听材料进行文化背景导入

由于条件所限,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大多数并不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进行。利用多媒体,可以把真实的语言环境形象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在真实情景下感知语言与文化的条件,使语言表现得更加具体、全面、真实。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文化背景,教师可以加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对更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4.4通过阅读经典英语文学作品

经典名著都是流传很久、获得大多数人认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它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同时也体现语言背后的文化。经典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社会、人物等都会带着一定的文化色彩,反映出不同的风俗习惯、社会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言行会有一定的差异。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或文本的内涵。在了解英语文本的内涵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某些优秀作品也可以对应地进行普及。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缠绵的爱情故事,中国的《西厢记》也是讲述同样的故事。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言行的差异是主要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通过对比两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英两种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人们行为上的差异,促进他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