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学生问题意识分析

新课改下学生问题意识分析

摘要: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堂提问;学会学习

1提问的必要性

新一轮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学带来一次历史性变革,教师也应该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历史课学习方式,就是要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质疑书本成说、超越教师卓见,再加上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意识和习惯的关键。《历史课程标准》中对“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是这样规定的: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历史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设问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大胆质疑、勇于发现问题并尝试成功解决问题。“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交流最为直接,信息交换频率较高,反映及时,灵活方便,师生情感互动丰富等特点而倍受教师的青睐。美国教育家史蒂文斯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约占去课堂教学的80%。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况也概括为:“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这都是关于学习过程是解决问题过程的经典学说。一个有资质的历史教师应该把课本上静态的知识体系,看作是由理论、问题、语言及思想方法组成的一个动态多元的能力整合。

2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证明,“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学生带着问题学,师生共同答疑解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课堂教学在解决学生学会“答”的基础上,更要激励启发学生学会“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就不能激发学生潜能。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尼尔•波斯特曼见解尤为深刻:“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没有真正属于学生们自己的问题,如何实施探究呀?”经过深入调查和思考,发现历史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2.1问题情境设置呆板,甚至不设置情境,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教材虽然是新的,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仍然按照传统的“五段教学法”组织和实施教学。“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预设教学目标,规划反馈问题,左右教学流程,控制课堂讲授。教师依旧习惯于唱独角戏,“站在河岸赶鸭子”,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在资讯异常发达、媒介空前丰富的今天,千篇一律地炒冷饭,学生哪里还会有好胃口?不创设问题情境,不提供思考、质疑空间,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自然会逐步减弱。

2.2老师只注重自己提问,不关心学生问题,教与学缺乏民主

讲授“鸦片战争”时,教师归纳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观点。一位学生站起来突然插话:“也未必,进步也会挨打。”他认为:世界历史上曾经“进步”的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米诺斯文明就是被相对落后的民族摧毁的;我国历史上曾经非常“进步”的朝代也曾屡屡遭受南下少数民族的侵扰,历代修缮的万里长城也无法阻挡游牧民族的进犯,朝廷一次次南迁乃至覆灭就是明证。这是多好的一个讨论话题啊!这位教师不但没有抓住这一即将催生智慧成果的话题,反而严厉批评该学生故意“标新立异”、扰乱课堂秩序。归结到一点,根据课本列举的史实来论证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容置疑的,并警告这位学生如果长期这样“幻想”下去,高考一定不会有好成绩。这种武断的态度,严重挫伤并扼杀了学生“问”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问是学习的开始,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也是拓展灵感与智慧的开端,更是一把激发创造欲的钥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等老师问而后答的套路上。如何为学生创设历史设问平台、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创设宽松、安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问

“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课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小学生占13.3%,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专家分析认为,课堂上学生不愿提问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会招致教师的误解、职责、甚至批评。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为学生营造“问”的良好氛围。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育人氛围,充分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交流、耐心沟通、相互促进,主动消除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教师应该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敢于大胆质疑发问。如分组讨论“三星堆遗址的未解之谜?”时,教师也作为小组成员参加讨论,师生进行平等对话,发现思想碰撞的火花,及时予以肯定与鼓励。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精神上的抚慰感,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探索热情会更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3.2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会问

设置问题情境,功夫要放在课前准备。一是教师要备好课,既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启发诱导,如何进行归纳小结。课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少,循序渐进地运用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注意那些虽然认识但从未深入研究的现象,最后归结出教师想要得出的结论。传统教学上的课堂提问,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出关联性很强的问题串,一问一答,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新课改下,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一要触动每个授课章节的“神经”,即提纲挈领,触及核心问题,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二要触动学生的“神经”,探求问题达到忘我之境,真正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获。设计问题要注重能力迁移,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去认知、学习新的知识,利用已具有的能力去培养、开发新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新境界。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和拓宽,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像,扩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3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思维空间狭窄,自我发展余地不足。而新课程改革则给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教师应根据不同单元、不同模块的编写特点,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参观历史遗址、小调查、小制作、小组讨论等)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求知的路径,“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最终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比如,讲解抗日战争时,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录像、图片,并让学生提前搜集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课堂上进行对比学习,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篇小论文。历史学习,要善于做“并集”和“交集”,知识的积累好比并集,能力的提升好比交集,并集在于累加,交集在于提炼。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这个圆由许许多多问号组成,问号越多,则圆周越长、圆面积越大,这是一个寻求并集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从中找出历史事件固有的规律性,这是一个寻求交集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品质。

3.4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

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和意志的形成,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有意义的历史学习,必须建立在主观愿望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而有效的历史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应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历史课堂的生机活力。讲解甲午战争时,有学生问,清朝与日本同时开启了变法与维新,为什么夭折了,而明志维新却对如今的日本还有影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和本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课堂上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应付或轻率下结论,而应鼓励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这样才会逐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质。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值越高,学生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学生进步的动力。实行“问题”教学,学生提出幼稚的、古怪的问题在所难免,教师一定要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欢迎质疑,欢迎争辩。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3.5合理进行情感激励与客观评价,让学生愿问

提问,温故而知新,既可以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又可以增进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问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回答进行判断,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激励。首先,要判断学生回答“对不对”,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其次,要评价学生回答“好不好”,要在准确度、创新性上予以表扬,同时教师也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要以表扬为主,善于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切勿挖苦讽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二要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的”的结论,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堂后给学生有所交代;三要帮助转化后进生,这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四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评价不是教师的特权和专利,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评价活动,使学生既感到“教师在教”,也感到“自己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堂提问要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尖子生”;课堂提问要留有余地,而不是满堂灌;课堂提问要掌握好难易程度,不能过深过难,也不能过分简单;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不易过多过散;课堂提问要因材施教,而不是“千篇一律”;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而不是停滞不前等方面。

作者:孟玉兰 单位:河北任丘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