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美术学科学习方式探析

新课改美术学科学习方式探析

摘要:

在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科课程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有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美术学科作为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辅助课程,新课改的目的就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那么在我国教育形式新课改的背景下,也做着不断的改变,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根本目的,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

关键词:

新课改;美术教学

一、对传统美术学科教学方式的弊端思考

传统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多的是美术老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引领着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情况下教师只是注重本节课的课堂目的达到了没有,学生学会了没有。在一堂绘画实践课中,老师通常在黑板上勾勒出这幅画的大型,然后由学生来效仿,在学生效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这朵花为什么运用这样的笔触?太阳散发出的光芒为什么是黄色的而不是红色的?房子为什么要画成这样?草为什么要画成绿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会得不到解决,从而使得学生认为这朵花就是应该用毛笔这样勾勒,太阳散发出来的光芒就是应该是黄色的等等,这些认识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形成一个固定的逻辑,今后在画同类事物的情况下还会参照着美术课堂上老师教的方法,教育心理学中曾经说道过,每个学生都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进入学校之前他们有着不同的形状,有圆的、有方的、有尖的,因此他们会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创作能力,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的给学生们灌输课本上的内容,那么在若干年以后学生们走出学校,你们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丧失了自我的特点和创造性,那么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中所不希望看到的场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在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下,履行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改进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曾出现的不良现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为目标。

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出生到进入学校,每个学生都接受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那么不同的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掌控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要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中对美术学科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愿望和目标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中一味的重视学习成绩转为在课堂中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观察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认真的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如在美术临摹实物的课堂中,教师们不必急着去让学生们着手画画,教师按照新课标中的要求去让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通过静物表面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静物的结构、大小、不同光源和从不同角度所产生的色彩效果,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进一步的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创作绘画中就会更加深层的理解绘画本身,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绘画的效果。良好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也能化解在主课学习中所带来的压力,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要按照新课改的教学标准,去培养学生,让学生们拥有真正认识世界、看待世界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学习方式

美术课堂的学习不同与其它课程的学习,教师一味的教,让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在美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满兴趣和激情,让他们自我进行自由的发挥是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和新课改中的目标,教师要转变传统以自我为主的课堂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课堂,让学生自我去实现感知事物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这就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方向和给与学生学习帮助的主导,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教授学生学习的技巧,发展和提高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教师则会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目标。

四、开展有效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通常情况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素质,教师应该更多的重视学生兴趣广泛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教师在课下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画家的故事讲解来吸引学生对美术学科更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美术学科。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带领学生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相对来说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教师不仅要有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借鉴一些国内外学校课外活动的优秀案例,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和运动中普及美术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举办一些美术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等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学习到不同学生对同一主题绘画表达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也可以举办一系列围绕着教材的美术绘画小实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强度把学生分成兴趣小组,以此来制定活动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形式,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和审美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总之,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要大于学生的该学科的学习成绩,那么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把握和坚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不仅能轻松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也能进一步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这也对美术学科的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

五、结论

在以上的文章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作为美术学科教育工作者,在面临着中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变革的今天,美术课在各科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作为美术工作者应该顺应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在美术教学中不同的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指导和塑造课程内容,在教授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掌握绘画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顺应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实践创造的能力和良好的技能培养,让他们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成长,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

作者:金丹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晓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新探[D],苏州大学,2010年

[2]饶维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黄达辉,新课程理念下的没偶数教学艺术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