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初中教学改革分析(6篇)

新课改初中教学改革分析(6篇)

第一篇:新课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该文主要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活跃教学氛围、游戏法教学以及优化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阐述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以期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体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游戏法

伴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相关文件的颁布,各个阶段学校老师的教学都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方式和过程,以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初中体育是对学生身体成长和体育教育非常重要的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过程,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初中体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活跃教学氛围、游戏教学法、优化师生关系等多种方式来使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1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1.1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目前针对新课程改革而实施的教学手段,是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而实施的教学方法,以期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在个人的基本素养和身体体质、对于体育教学的接受能力以及个人的后天环境因素等等诸多方面的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教学受体本身的差异性,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初中体育教学,“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虽然教学效率比较高,但是教学质量却很难令人满意,对于个人身体素质好、学习接受能力高的学生很容易完成老师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没有挑战力而对初中体育教学丧失了学习兴趣,而个人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反而跟不上初中体育教师的步伐,由于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丧失学习的信心,最终使得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众口难调而导致教学质量欠佳。新的课程改革中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要求体育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且根据差异性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过程和手段,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为了能够满足新的课程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采用分层教学法来完成初中体育教学,从而满足由于学生个体的基本素质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需求,进而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最终在整个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升身体素质和情感体验,满足身体生理生长的基本需求。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为学生分层→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和辅导→分层评价和考核。首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初中体育教学的分层标准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接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划分,对于优秀的学生分为第一层次,对于处在中等的学生分为第二层次,对于各个方面较差的学生分为第三层次。当然,学生分层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通过专门的考核、调查、谈话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每一个情况。在学生分层确定之后,就可以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乒乓球”教学为例,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方式的核心,是以指导式教学,即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生握拍姿势、挥拍动作、各种类型的发球动作要求和各种球的接球动作要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领悟和训练;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在第一层次教学的基础上,需要为其演示各个核心动作,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建立直观的影像动作,使其能够进行模仿训练;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不仅要进行动作要领讲解和演示,体育老师还要辅助他们学习,使其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快速进行领会和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动作要领,从而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分层教学法是初中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基础教学方法,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手段,通过老师的分层教学来使班级内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掌握各个要领动作,并且在后期的训练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进而明显地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活跃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还充分强调了对学生角色的转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所以活跃教学氛围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能放开手脚,积极地学习课堂的教学内容。初中体育教学为了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课堂的教学内容,既要时刻保持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还要充分体现体育精神,从而抛弃传统的、呆板的、枯燥的教学过程。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的方式进行体育竞赛,或者通过对专业问题的讨论而相互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方式来使整个课堂氛围保持活跃,进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断地发觉自身的潜能,增加思维和身体的双重锻炼,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1.3游戏教学法

初中体育的教学对象是很多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游戏法教学是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中长跑训练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在田径操场上跑,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接力比赛,或者举行“占领高地”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们跑得更有目的性,不仅使学生们在奔跑着得到锻炼,更多的是收获快乐,进而完成相应的教学手段。

1.4优化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辅助手段,是有效开展各种教学方法的前提,新的课程改革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的重要性和主体性,老师如果想开展各种教学方法,必须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首先应该抛弃老师高大上的观念,要走到学生中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互动,以便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来参与初中体育教学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第一层次的学生充当辅助老师的角色来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在团体性的活动中,要是要积极地参与进去,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是班级集体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各种活动也顺理成章。

2结语

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初中体育教学也必须随着课程改革对中学生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分层教学的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自身实际情况,得到应有的体育训练;通过活跃教学气氛,以彰显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替代传统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优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学得到质的飞跃。

作者:成红光 单位:河北省正定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卫雪.探索新课改后的初中体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9):19.

[2]徐聪聪.新课改下初中体育创新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45.

[3]刘修成.浅析新课改下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5(62):112.

第二篇:新课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摘要:

虽然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材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语法作为基础,教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创设语境、趣味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的措施进行有效语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英语语法;意义;措施

新课改之下,初中英语的教材与教学目标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教材方面,改变了以语法组织单元的思想,以话题组织单元,语法的系统性遭到破坏,散落在各个单元中,集中注意于学生的语言体验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在教学目标方面,改变了对语言知识教学的强调,侧重于语言的使用以及通过语言的习得所能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与价值观,《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旨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大环境下,初中英语是否需要教学语法,如何实施语法教学,就成了研究热点所在。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意义

个人认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不可或缺,英语语法教学在英语技能教学以及英语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英语语法是基础

词汇与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没有基础,搭不起高楼大厦。虽然说学生不能一时内掌握所有的词汇与语法,也可能因为语言的创造性永远都不能掌握所有的词汇与语法,但是学生必须掌握基础词汇与基础语法,才能构建自己的语言技能、发展自身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否则,一切皆是空谈。也就是说,虽然英语基础不能代表英语的实际运用水平以及通过英语习得培养起来的各种能力与情感,但是基础的决定作用毋庸置疑。

2.英语语法有效教学是学生快速习得英语的有效途径

初中英语新课改强调英语的实用性,但这并不是完全漠视英语语法,是在学生掌握丰富语料并形成语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解释,让学生把语言事实与语言规律结合起来了解语言特点,形成语言能力,就像我们三岁伊始就学会说话却直到初中及以后的学段才会学习语法相关知识一样;而且,英语习得与汉语习得不同的是,它是第二语言,是在学生已有一定认知思维基础上的快速习得,学生在语法教学中掌握一定的语言组织规则,有助于习得第二语言的便捷性。

3.英语语法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运动语言的能力

语法是对语言构句规律的总结,但这个总结只是普遍认知,普遍之外总有例外,有个性的使用,这种例外与个性便是语言的创造,是趣味性的被别人所惊叹的成就。教学语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事实中的普遍与例外进行认知,并且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当前中英翻译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不能因着本族语的语言使用习惯对其他语言进行流畅优美地翻译,这影响了文化的交流,削弱了语言的艺术性。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措施

传统的英语语法讲授,采用的是教师主讲学生练习的模式,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导致了低效教学,学生对语法的基本知识都掌握不了,遑论其他目标。在新教材的基础上,如何完成英语语法教学,并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这是教育相关部门与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一般来说,是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法教学。新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和情境作为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完成对英语语法的初步认知。

1.实现语法情境的批量创设

教师在教授某一语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法内容设置语法情境,于此,教材已经做出了很好地示范,教师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收集语料,扩展语境数量。比如,在教授“名词的数”时,七年级上册“Doyoulikebananas?”设定了听力语境、对话语境、篇章语境,让学生反复地训练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只是,教材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多是举了一些生活中的水果和蔬菜,诸如tomatoes,icecream,hamburgers…,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名词编造场景语境,比如点菜、买菜等。此外,教师也可以把生活中其他的具有区别性数的特征的词引入,诸如sheep,fish等,设定听力语境、对话语境与篇章语境,让学生具有这样一个潜意识,除了一般的可数名词表示形象意义有规律性词形变化、不可数名词表示抽象没有词形变化之外,有的可数名词没有词形变化,有的名词依据意义的不同形成数的不同……。

2.趣味教学语法内容

传统的语法教学是理论加题海方式,枯燥无味,学生闻之而头痛。所以,实施语法的趣味教学势在必然,这里提三点可操作性的建议:其一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教学,这是添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八年级上册“Whenwasheborn”为例,教材举了MichaelJordan、DengYaping、DavidBeckham等例子,教师可以举一些其他的名人,比如SunYang、NingZetao等;其二是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法知识,比如教材所用的猜谜、竞赛等形式,这是活跃学习过程,仍然以“Whenwasheborn”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看谁了解的名人多”竞赛,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熟练过去时的意义;其三是提高记忆方式的趣味性,在“Whenwasheborn”的语法教学中,动词过去时态有规则变化,也有不规则变化,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运用,另一方面,可以教学一些记忆方法,比如编造顺口溜或者是记忆宫殿等。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法进行探究性学习,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运用对比的方法,教师呈现出大量的语法信息材料,让学生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七年级下册“Howwasyourweek⁃end?”的重点是一般过去时,在陈述句中主要是运用动词的屈折形态表示,可是在变成疑问句时,涉及到助动词的插入、屈折变化以及不变的语序,以及某些动词直接进行屈折变化并改变语序,这时,教师可以举出对例“Washeateacherlastyear?Hewasateach⁃er.Didheplaybasketballlastweek?Heplayedbasketballlastweek.…”引导学生得出自己对一般过去时的词形变化、句法结构、语法意义等的理解;其二,教师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仍以一般过去时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一般过去时表示的是什么语法意义,在语言形式上是如何表现的,疑问句同陈述句一样吗,疑问句呈现出哪些特殊之处?

作者:郝勇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第三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郭洪洁.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06)

第三篇:新课改初中思品课堂讨论式教学策略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讨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思品课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要想通过讨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前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不大可能很好地驾驭课堂的。因此,教师一要仔细阅读研究教材,搜集相关时事资料;二要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讨论形式;三要精心准备讨论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讨论兴趣;四要重视课后反思,总结和思考课堂讨论的成败经验。思品教师要努力创造课堂讨论的先机,为有效的课堂讨论创造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法;初中思品;课前准备

在新课改背景下,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思品课教学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可以较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等。讨论式教学法能有效改善思品课的枯燥乏味,却给广大思品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思品课这门学科在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加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一,很少有学生会像学习语数外那样自己进行预习准备工作,因此讨论前的准备主要还是由教师布置和展开。思品课是社会课,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如果教师想要通过讨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不大可能很好地驾驭课堂的。

一、教师应该仔细阅读研究教材,搜集相关时事资料

教师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深入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内容。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准备教案、板书讲课和写出答案及讲解的流程,而是要有新的思维方式,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初中思品教材尤其是九年级教材几乎每年都随着时事的重大革新而发生变化,近几年来汶川地震的案例,十八大的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要求等陆续加进初中思品教材中,初中思品教材改变了以往那种“观点—论述—事例论证—问题思考”的呈现方式,而是活动在前,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悟出道理。教材的理论性减弱了,实践性增强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同时,思品学科是有一套理论基础和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这些对于教师来说增加了教学难度,逻辑的严密性受到挑战。因此,教师既要落实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其知识结构,又要使课堂活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讨论式教学法的“新”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主动性与探索性。教师在选择讨论的问题时,一般将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的讨论有广度性、深度性和创新性。思品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时代嗅觉,关注每天的时事新闻,特别是通过研究国家的重大政策,重大事件的发生变化,将这些时事内容与思品课教材教学相联系,为丰富讨论式教学的素材和议题做好准备。

二、教师要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讨论形式

一节课讨论时间、座位的安排和讨论形式是全班性或是小组性的或是同桌讨论,这都要根据教学需要而定,都是灵活的,且都是促使讨论式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要想达到讨论式教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讨论素质的训练。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接受能力等情况。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平时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当然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光靠思品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因此,思品教师从初中起始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观察班级和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总体上在哪些能力上表现得较强,哪些方面比较弱,在思品课堂上教师要抓住该班学生的优点,利用这种优势让他们体会到讨论式教学的乐趣和成果。比如A班学生表达能力强,那么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及时根据情况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反馈,大力表扬和鼓励;B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那么教师对于该班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创新就应该有所设想、有所准备,讨论本来就是开放性的,学生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也是正常的,教师只有课前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多阅读资料,做足准备,才能很好地应对。总之,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详细了解才能掌控讨论的节奏,真正达到讨论目的。

三、教师要精心准备讨论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讨论兴趣

讨论题目和讨论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是一次课堂讨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一般在讨论内容的选择上容易出现四种问题:一是题目设置过于简单,不值得讨论;二是题目设置太难,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没法讨论;三是问题设置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不想讨论;四是问题指向不明确,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设置讨论题目时应该努力做到把讨论题目具体化、明确化、层次化,可以有意将讨论内容设置成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讨论的热情,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设置那种使学生必须在经过集体的努力后才能较好地得出结论的议题。互联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杂志、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快速便捷地了解到各种社会热点与动态。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讲,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点来源于实际生活,尤其是时事政治。因此,教师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热点实例为话题,逐步导入讨论的学习内容。教师设计的讨论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只有讨论学习的内容贴近实际生活,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思品学科不是一门没有用的学科。比如第九课《发展人民民主》这一课,主要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民主权利,教材中设计了“我们初中生能否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为什么?”这一活动,再结合昆山当地特别是学生所在的周市镇的人大代表选举情况,经过讨论学习之后,学生不仅将课程内容牢固记忆,了解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而且了解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选举形式,还意识到了这些理论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

四、教师要重视课后反思,总结和思考课堂讨论的成败经验

教师只有注意积累课堂讨论的成败经验,才能为下一次更好地实践讨论式教学提供依据和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课后反思就成了讨论式教学法中必不可少的准备环节。教师一是对课堂讨论前期准备的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布置了讨论题目后,学生不知所措、无话可说,不能很快地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于下一节思想品德课要学什么,要讨论什么问题,要准备哪些材料……课前根本是一无所知。学生没有相关的体验,没有事先搜集相关材料,匆忙上阵,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二是对所选讨论主题的反思,讨论议题的难易度是否合理设置了,有没有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讨论议题是否具有趣味性,学生愿意参与讨论吗?三是对讨论过程的反思,讨论时课堂秩序如何,讨论有没有效率。班级中所有或者说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了讨论环节吗?讨论的过程是不是一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有没有思维的进步和收获呢?显然讨论式教学需要较多的时间来准备,如果每次上课师生都花很多时间准备,并且还需要有充分时间进行讨论,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有时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灵活地将讨论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法的优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

作者:应丽萍 单位:昆山市周市中学

参考文献:

[1]桂红.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张绍琼.讨论式教学法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

[3]牛欢.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第四篇: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新课改促使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如此,才能在改变以往物理教学单一、乏味的情况下,改变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我们如何在新课改下,正确又高效地上好初中物理课呢?我结合自己多年在物理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放下老师的身段和学生平等相处,并且要在教学中时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单一的教学转换成互动式的教与学的紧密结合,要淡化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分强调知识理论的重要性,模仿实验的验证性,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出发,重视学生学习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围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宗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老师从中引导,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老师也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紧盯着课本,脱离生活实际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观察身边熟悉的物理现象,探究其内在的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安排导入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引导起着关键作用。一段与新课内容有关的精彩导入,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可见,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力,全身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方法进行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用直观导入法。

在新课前,我借用模型、实物、教具、图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将学生引入新课内容。这些教学工具直观、可观、可触,让学生如亲临其境地感知物理知识,了解物理的结构原理。例如在进行“电动机”的课前导入时,我出示自己制作的电动机模型,在通电后转动起来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就被抓住了,课堂上顿时响起了学生讨论的声音:“太神奇了!”“看着很简单的结构,怎么还能转动呢?”等等。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声中,我顺势把他们的思路和注意力引到有关“电动机”的新课内容中,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巧用实验导入法。

我们知道学习物理,实验是离不开的学习方法,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前巧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的内容时,我先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每人拿一只注射针管,引导学生拉动针管里的活塞,然后让他们把针尖用橡皮套住,再拉动活塞时,我问他们的感觉。由此,我自然地引出大气压的课题内容,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所以对抽象概念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此时,老师再讲起来,不但学生容易理解、听懂,而且老师也会觉得轻松、愉快。

(三)有趣的故事导入法。

初中生好奇心极强,喜欢听一些奇闻趣事。所以,物理老师要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讲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故事、物理趣闻,或者讲一些物理学家发现某一物理现象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当然,有趣、科学的新课导入方法还有很多,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寻求更好的、更能吸引学生的导入方法,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营造物理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首先要走出传统的教师角色,不要显得高高在上,站在讲台的方寸之间,无形中和学生拉开了距离。老师要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主导者的角色已经不复存在了,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教学中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并不是领导者,要和学生一起去认识、感受、探索、研究新的知识内容。为了营造课堂氛围,老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设备、幽默的教学语言,还有艺术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用生动活泼的动感画面、直观简单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觉得物理知识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抽象、难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只要老师和学生建立起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并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人格,以宽容、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体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一定能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物理成绩。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老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努力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牢固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尚立照 单位:礼县王坝农业中学

第五篇:新课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初中地理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从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对现阶段的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详细探究,以此把握初中地理教学发展方向,明确地理学科发展的特点,更好地做好学科定位,这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在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地理;新课改;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立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促使学生认知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如今的初中地理课程正在经历改革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面临巨大变化,从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过渡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此适应时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一、初中地理有效课堂建设的内涵

课堂是进行学科教学和德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基本场所。本文所探究的有效课堂主要是指,在经过了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得到具体的发展和深刻的理解,同时,能够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有所收获,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以此达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有效初中地理课堂建设的实践

1.深刻理解和掌握地理新课标。

在地理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地理教学的总目标,并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加以描述,尤其强调这三方面的有机组合。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串联不同的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关注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关注其中过程与方法,使之融为一体。其中,“知识与技能”主要是指能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用的,并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所收获的知识与技能,而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更加强调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内在品德。

2.明确学科特点,做好学科定位。

地理学科本身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球观、资源观和环境观,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地理学科进行教学的基本思路在于,了解人类所生活的主要环境,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全面实现人和地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地理学科更加强调地理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以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地理的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并且以地理的方式解决地理问题。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大的区域特点入手,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资源等多个方面,同时更好地明确地理学科的特点,逐渐引导学生以此思路看待地理学科的学习,以此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3.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强调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角色,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地理学科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新颖的导入。由于现阶段的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中,初中地理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因此,地理学科在课时上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课堂导入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只要良好的、新颖的导入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现阶段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为此,上新课时,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形式,精心设计新课导入,以此唤起学生对新的知识的渴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魅力。常见的新课导入的形式主要有:故事法、谚语法、游戏导入法和创设情景法,这样的灵活多变的新课导入形式能够更好地给新课起头,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灵活的教学方法。地理知识本身具有繁杂的特点,甚至其中众多的地理原理和地理概念之类都是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为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提炼出来,更好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兴趣浓厚地进入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可以采用模块教学法,所谓模块教学法,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模块,逐一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长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内容设计成多个模块,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再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抽象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空间跨度极大,现实中,进行教学的空间较为狭小,而多媒体技术则能够更好地突破这一局限,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呆板的内容形象化,以此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全面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之类的活动,以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地球的运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当采用更好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作者:熊佳才 单位: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红.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段兰兰.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34-35.

第六篇: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摘要:

新课程的日益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政治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就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新课改;政治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方式;教学观念

政治作为初中教学的基本学科,在学生品格塑造方面的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当前的政治教学往往难以凸显对学生全面的教育,政治课堂形式单一。为让初中政治在新课程改革下更富有有效性,本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首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再次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学习内容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应用于生活。

1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过程中能够充分吸引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到兴趣,学生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成果,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堂引入的时候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在课堂引入的时候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然后引入教学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的教学的时候在上课的开始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视频,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好的法制栏目如今日说法或者是法制讲堂,通过课堂视频的播放以及视频中法律案例的展示从而让学生进行深刻思考,思考其中的法律问题,然后就是根据所选择的内容来引出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学会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如何遵纪守法。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学生也不会因为死板枯燥的教学感到无聊,从而开小差走神。这次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政治时事来引入,我们所要的教授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这一课的内容时候,教师可以先进行资料分析和资料积累,通过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政治时事和分析来引入教学的课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环境和人口是相互影响的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课堂引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的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能够保证更高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这些是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以往教师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课下被动接受的方式早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氛围,改革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这就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把学生分成三五个人一个小组,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分小组预习,在课堂上能够分小组讨论,然后能够分小组进行总结,我们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成绩评定,给表现好的小组一定的奖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感觉是为自己学习。比如在讲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小组进行分析我们平时生活中所享受到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然后让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就是对剩下内容进行补充,这样就能够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和加强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记忆。在课后总结的时候也是,我们可以采用生活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主动应用到生活中去。

2开展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发展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性格各异,他们特点不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兼顾层次高的层次低的学生教学内容既不能让层次高的学生感觉到无聊,又不能让层次低的学生感觉到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够下更多的功夫花更多的时间。这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让学生从低层次进入入高层次,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多角度来回答。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教育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的智力水平知识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也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不同的学生之间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对知识内容都能够做到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对所学课程都能够做到熟练掌握,我们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我们也可以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学,我们还可以采用分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不仅能够自己提高还能够互相学习了解彼此之间的差距,从而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

我们几乎所有学习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生活的总结和深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的生活之中,这是我们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你说我们在今天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引入,你说我们在学习正确认识自我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有哪些人自强不息达到了一些自己认为自己所不能达到的地方,让学生能够把握自我,或者是播放一些激励性的歌曲,让学生能够挑战自我,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才能,不要被困难所吓到。还有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活中进行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能够提高学生的调查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理解我们的学习就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通过生活,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要想初中的政治教学更加有效,要想初中的政治教学有更高的效率和达到更好教学效果,就是一定要改变以往死板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政治学习中获得发展,同时我们要能够联系生活,让学生从学习中感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初中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政治品德,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更好的前途。

作者:冯泽方 单位:贵州省福泉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海平.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8).

[2]韦俊欢.缪芸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

[3]谢雅林.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