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立体裁剪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立体裁剪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立体裁剪是服装类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重点课程,该研究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过程与社会企业的项目结合,并通过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该项目引进教学,实现了服装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创新,为此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立体裁剪;项目教学;教学模式

立体裁剪是设计和制作服装纸样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将面料直接覆合在人体或者人台模型上,通过对面料进行分割、折叠、收省、抽缩、缠绕等处理制成预先构思的服装造型,再按照服装的结构、形状裁剪面料或纸张,制成正式的服装纸样。立体裁剪课程具有直观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除了基本操作之外,在立体裁剪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边裁剪边思考,进而引发设计灵感。同时,立体裁剪也是一门综合性、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需要结合服装款式和结构设计的方法,掌握立体裁剪操作的基本技法和操作要领,掌握别针技法和原型、袖子、领子等服装分部件的立体裁剪操作技法,并能够结合所学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和平面结构制图知识进行服装设计与创作。以往的立体裁剪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实践练习—教师指导,其重点放在验证立体裁剪教学大纲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上,如,用课程规定标准的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此种方式授课基本上是复制教师上课演示的内容操作,比较缺乏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河北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以往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不利于其学习能动性的培养。立体裁剪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性,学生要想深入理解并掌握立体裁剪原理,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并且学以致用,真正利用好立体裁剪辅助服装设计工作。针对之前立体裁剪课程授课过程的不足,学院提出在立体裁剪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师生充分互动、沟通,建立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创新意识。

一、立体裁剪课程的现有教学模式概况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现有的立体裁剪课程包括衣原型立体裁剪、领子立体裁剪、袖子立体裁剪和成衣立体裁剪等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其中成衣立体裁剪是对前面分部件的立体裁剪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了解立体裁剪制作成衣的完整过程,自主设计并综合运用立体裁剪操作技法完成成衣制作,为以后的服装设计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这种培养模式下的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学生比较缺乏创新意识,授课过程中也缺少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多是以听课为主,对款式和结构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项目教学法实践项目的选择及设计

此课程立体裁剪实践项目的设计以河北地区婚纱礼服市场的需求为依据,通过与本地区高级婚纱定制工作室合作,与工作室设计师的交流研讨,梳理、总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将立体裁剪课程融入工作室的婚纱礼服定制项目,最终确定三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项目,包括婚纱款式设计、礼服款式设计和成衣款式设计。在确定课程项目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课程组,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所选项目,提交项目结果。学生在选择课程项目时应先调研本地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项目所需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总结归类,以实现在前期学习中重点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在学生进行课程项目选择之后,应向学生讲授项目设计的总体规划和项目管理相关知识,尤其是帮助学生学会与客户有效沟通,从客户需求出发并结合市场分析制作对应的服装设计产品。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控学生的制作进度、项目规划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每名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掌握立体裁剪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具备运用创意立体裁剪技法进行服装艺术设计和展现的能力以及服装立体裁剪设计的创作、审美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立体裁剪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1.基本操作技能

此过程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立体裁剪的基础内容等,帮助其理解立体裁剪与平面制版的区别与联系;衣原型的立体裁剪和省道转移、褶裥的立裁操作技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省道的意义;服装部件领子和袖子的立体裁剪,帮助学生掌握立裁操作技法和服装结构原理。成衣立体裁剪强调学生总结之前所学立裁技法并进行综合造型设计,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项目小组讲授不同的综合造型技法,如,礼服设计组偏向于创意立裁手法的讲授与展示,成衣设计组则偏向于服装结构线的原理及运用。基本操作技能阶段教学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比较关键,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阶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不断地练习实践帮助学生熟练应用立裁操作技法,为之后的项目实施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2.项目实施

此阶段是项目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其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文献、调研当地市场、了解领域内最新动态、提高对项目的认识和自身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探索、独立设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院邀请婚纱定制工作室设计师为学生讲解从设计到市场的转化与输出,让学生通过这一媒介了解市场、接触市场,进而通过项目实训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交给市场检验。教师在学生实施项目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为学生补充讲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相关企业的近距离接触,有利于学生学会将自身能力向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化能力转化,也能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每组学生的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为:与客户沟通出设计草图和实训过程指导(图1);确定立裁制版和试穿修版(图2、3)。

3.教学成果评价

项目成果评价是评价学生最终完成的项目成果,更多的是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价,评价要注重项目实施过程而不能仅依据最终成品。评价应做到多样化和客观性,涵盖学生的日常出勤考核、平时练习、项目实施过程等环节,主要包括立体裁剪操作技法和造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作品原创设计能力的培养,还有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在实施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应提倡以多样化的观点取代以往单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立体裁剪课程在服装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连接服装款式和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服装款式设计基础上掌握服装纸样立裁设计方法,同时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其掌握立体与平面的相互转化关系。项目教学法在立体裁剪课程中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课堂与市场的联系,将所学知识输出到市场,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此次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引进社会实践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单一的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联系,使其初步了解市场,并用市场需求检验自身学习成果。项目教学法在立体裁剪课程中的应用,是服装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结合的一次探索,为服装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项目教学法提倡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深度的沟通,帮助学生建立课堂与市场的联系,将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增加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服装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更多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专业技能的服装设计人才。

作者:朱琳 邢琳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