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论文(6篇)

高校通识教育论文(6篇)

第一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管理研究

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标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标重点在于:培养使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做好投身社会服务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准备,成为关注社会、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公民;培养科学与艺术素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生命领域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使学生有见地地品读与赏析文学艺术作品,拓宽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和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与领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宏观、多维地认识世界及其关联,从容应对社会变化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养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使学生能正确认知社会和审视自我,具备道德判断的基本能力。

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内容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内容应包括课程教学软件建设和课程教学硬件建设两部分。教学软件建设主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文件等方面的建设;教学硬件建设主要是教学师资、教学设备、教学实验室、教材与教学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源等建设。

1.科学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基本思想及做法的载体,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主要任务描述、课程学习目标描述、课程能力标准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教学资源配置等。通识教育课程要明确每类课程的开设目的,制定每类课程具体可行的课程标准。

2.建设课程教学团队

要重视优秀师资的培养力度,制定完善的教师培养措施,加强教师的培训教育,通过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考核、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教研活动等形式,有计划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使他们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全面掌握通识教育的内涵、树立通识教育理念。重视优秀师资的引进,切实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名师投入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行列,从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课程师资队伍。

3.系统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整体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体现系统优化的原则,对陈旧过时、重复、过窄、过深、过偏的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重组、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努力达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效果好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

4.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愉快教育”、“情境教育”,追求课堂教学的互动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提问、分析,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和创造。

5.选用和编写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料

优先选用省部级规划教材和国外优秀教材,规范、严格教材的选用程序,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制度,加强教材管理。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规划教材、协编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训指导书、教学讲义、培训包等教学资料的开发,大量引用实际案例,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

6.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资源充分开放共享为目标,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要求通识教育课程利用blackboard平台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上传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材、教案、参考文献、试题库等,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实现网上作业、网上考试、师生交流互动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体现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开阔的视野。能够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避免陈旧过时、重复、过窄、过深、过偏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学生发展必具的基础知识传授、基本素质培养和基本方法训练。课程教学方式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采取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案例式、启发式和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成绩考核可由期末考试、作业、专题讨论、阅读报告、阶段性测验、团队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考核内容应能检测学生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的情况。“中华文化”类课程,可适当考查学生记诵经典的能力。课程应有高水平主讲教师团队。每门品牌通识课程建有2名以上主讲教师组成的稳定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原则上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每门课程每学年滚动开设不少于2次。

四、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策略

1.遴选品牌通识教育课程。

高校可通过遴选出一批高水平高品质的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发挥其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从而促进全校其他通识教育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全面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最终形成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本科生成才环境。

2.校院两级管理。

学校成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专家组”,负责通识教育方案制定、通识教育课程分类研究、各类课程标准制定、通识课程内容审定、课程筛选与评优、质量控制与考核管理等。学院负责课程推荐、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课程教学质量跟踪检查。

3.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可分为遴选增补阶段、培育评估阶段和品牌确认阶段。

采用学院(部)推荐和学校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遴选与增补课程,确立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组织开课,并开展新一轮课程教学检查与评估,进行筛选和优化,建设期一年。建设期满,经学校检查与跟踪管理,达到建设要求的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将被确立为“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建立“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库”,课程库实行滚动管理,可淘汰与增设课程。

作者:陈晔 单位:深圳大学教务部

第二篇:高校通识教育理论比较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三种理论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哲学派别和思想理念比较复杂且繁多,各个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选择与特色,甚至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对通识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经黄锦坤大致归类,其主要包括理想常经主义、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

(一)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

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思想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柏拉图看来,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永恒且普遍的真理,它是一种无形的或精神的存在。完整的世界可划分为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两部分,前者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后者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人们要追求的当然是永恒而普遍的真理,而非短暂有限的现象;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去探知那个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追求永恒的普遍的观念和价值;大学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也应是超越了任何的实用性和个体差异的通识教育。概而言之,理想常经主义遵循传统社会中大学教育的精英主义传统,将大学看成是高于世俗社会的一个独立存在体,大学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应该具有最高的超越性,它不仅超越时空的藩篱,而且超越于任何一个人和一个专业,它是永恒的也是普遍的;大学的神圣使命在于追求永恒而普遍的真、善、美。在此理念引导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往往侧重于重读历史经典著作,以培养大学生“绅士”般的文化艺术涵养和气质。

(二)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

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理念坚持以发展、变化、多元的眼光看待大学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进而实施灵活多样、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通识教育。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杜威(John Dewey)和克尔(Clak Kerr),当今美国进步适用主义者比较多,比如杜威式进步主义学者拜利,克尔式实用主义学者雷斯曼等,进步实用主义学者哈佛教育学研究者克罗斯等等。不管作为何时何地进步实用主义学者,他们的思想都没有脱离进步实用主义的价值信条。概而言之,即进步实用主义者反对理想常经主义所追求的永恒的、唯一的、绝对的目的和真理,认为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和调整。时代变了,就不能再固守以前的老传统,大学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对它们的选择应该以能够有效解决当下实际问题为主要标准,同时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自己的意愿。

(三)精粹本质主义的通识教育

精粹本质主义的通识教育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兴起,它是在批判、反思理想常经主义和进步实用主义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识教育理念。精粹本质主义一方面认为学生个人的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大学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但另一方面,精粹本质主义也强调全社会共同知识和福祉的重要性。美国当今精粹本质主义的学者包括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伯克、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博等等。简而言之,精粹本质主义一方面与进步实用主义一样强调以个人兴趣为学习起点,承认个人兴趣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又重视公民的共同福祉,强调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则与理想主义相似。它吸取了理想常经主义和进步实用主义的合理之处,调和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将理想常经主义主张的高雅文艺教育和进步实用主义主张的现实需求教育统一起来,既注重一般实务技能的培养,也注重人格、人文修养的教化。

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理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高校也纷纷提倡并积极探索实施通识教育。但是,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理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文将其概括为三类: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化素质教育论、通才教育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论

如果仅仅从专业教育的对立面来理解通识教育的话,中国高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所罗列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大多位居其中。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所以它的跨越性非常强,现实的影响力更大,是国内高校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论的通识教育理念不应被忽视。

(二)文化素质教育论

文化素质教育论强调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只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教育部提出的有关通识教育的理念。文化素质教育论充分认识到过细专业划分所具有的局限性,文理分科易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非常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与美国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理论类似,文化素质论的通识教育理论强调大学生要对国内外经典文献和基础性知识有所了解,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基础素养和文化气质。国内提倡文化素质教育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他认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界定为文史哲、艺术与现代中外文化精品、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等。

(三)通才教育论

通才教育论强调要减少以往过于细密的专业设置,按照大的学科门类招生,甚至学习美国“文理学院”的做法,除了文科和理工科之外,不再设置更细的专业门类,致力于培养一个“通才”,而非“专才”。通才教育论的理念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受到重视,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表现之一是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学院或者实验班,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进入这些学院或者实验班的大学本科生,大部分已经没有明确的专业身份了,目标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为通晓各学科知识的“通才”。通才教育论的另一个实践是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即大一新生入学后按照大类培养,没有明确的专业身份,课程设置较为宽泛。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1~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志愿、学习情况、高考成绩等具体确认专业,再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这样一来,就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也有广博知识的专业人才。

三、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一)教育目标定位:务虚与务实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继承了欧洲大陆传统大学的遗风,将真理或者科学知识摆在神圣的位置。这种对科学知识的无比崇尚之风催生了美国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理论。在理想常经主义通识教育理论指导下,美国一些高校极力淡化大学教育的功利性目标,而将公民教育、人文修养作为接受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大量开设与专业领域无关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气质。至于这些知识学习能不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则不在考虑之列。相比之下,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经世致用”的学习传统,在中国人的眼里,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真理或者知识只不过是为我所用的工具而已。既然一切知识都是为我所用的工具,那么,知识也就没有那么神圣和令人敬畏了,所以,中国人对待知识以及知识分子也没有像美国人那么敬畏。目前,在中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便是如何对抗几千年形成的务实传统,学生务实,老师务实,学校领导更务实,大家都是基于“通识教育是否有用”而展开各自的行动的。

(二)教育对象归位:精英与平民

在美国,高校之间的分层相当明显,通识教育开展比较成功的一般都是一些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这些学校的学生定位比较高,学校的培养定位也比较高,就是要培养社会的精英。在美国人的眼里,精英虽然不是贵族,但应该具有绅士一样的教养和风度,同时,应该具有超越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智慧和能力是可以通过职业训练习得的,但教养和风度则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而获得。正是基于这种超越于一般平民教育的精英定位,才使得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将务虚的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实践之中。中国的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大学之间的分层仍然没有明朗化,一个地方性师范学院与北京大学相比,在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似乎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学一边大力提倡美国人所说的通识教育,但另一边仍将自己定位在平民教育的层次上,这就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学校在高喊要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和人文素养,而学生则天天想着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终的结果是,通识教育被各类资格考试所淹没。

(三)教育诉求对位:个人与社会

除了理想常经主义理论之外,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既强调了大学教育的文化传承、公民培养的功能,也非常重视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如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所强调的,大学教育不能排斥职业教育,因为大学生上大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以后的职业发展。如果不顾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而去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则效果可想而知。在美国,很多高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非常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英文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都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而国内高校十几年来开展的通识教育实践,更多地是一种官方行为。李曼丽认为,我国过去十年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和制度建设进程,是一个由“政府与文化精英主导的共识诉求过程”。由于政府和文化精英在主导,所以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民族、国家或者社会的发展要求,而至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则几乎没有得到通识教育的重视,似乎大学生自身需求的满足是专业教育的任务。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专业技能教育恰恰是国内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不难发现,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在大学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其反思、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则是在职业技能教育尚未发展成熟之时就提出来的。正是忽视了这种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导致国内高校在强调通识教育的同时忽视了专业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后者则是大学生个人最希望接受的教育。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理论,本文认为,两者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差异:一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实践都表现的相当务虚,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虽然很务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又被“务实”的文化传统扭曲。二是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教养的人,属于精英教育,而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则是学生的职业发展。三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在强调大学社会功能的同时非常重视受教者自身需求的满足,而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更多的是官方和知识精英从社会发展角度的主观设想,学生自身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作者:张砚清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三篇:农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一、当今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比较模糊

由于我国许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接受的是专才教育,缺乏多学科融合的教育背景,大学毕业后又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对社会上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方面缺乏全面的认识,所以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制定得比较空、大,口号居多难以真正达成。例如,在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上,高校大多突出政治素质核心,忽略了公民素质的表述;在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上,一般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对知识之间关联性的认知;在技能要求上,大多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结构设计不足,忽略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通识教育课程遴选制度不够科学

由于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施模式,因此,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时,纷纷模仿美国模式。不过在“拿来”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复制并未消化吸收。因为课程设置没有严格的遴选制度,所以公选课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出现了一个误区———课程开设的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办得越好。而究其实质,这样的想法其实混淆了我国公选课与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的概念。在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类型无论是采用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还是自由选修型,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作为本科生头两年的主要课程,由本校的名师实施授课,突显学校的特色,与此同时,课程本身对于师生两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目前的教学常态中,公选课一般是作为本科生主课以外的附加课程来上的,其内容大多与主要课程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对于授课双方也未做明确要求,于是在一些高校中,公选课演变成了学生好混学分的课程,完全背离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

(三)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比较单一

部分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狭隘,以为通识教育就是上几门人文课程而已,课程结构单一,缺乏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课程针对性不强,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缺乏对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清晰认识,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实际所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融通、技术应用思维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技能。同时,受城乡二元经济的惯性思维影响,对“人才”的认识还局限在城市范围内,因此,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也忽略了农村。

(四)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国内的通识教育课程虽然是课堂教学模式,但部分实为授课教师凑足教学任务的临时考量,与此同时,学校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一般都采取大课堂授课方式,因而出现上课教师照本宣科、下课师生缺乏交流的现象。同时,课程没有立足高校的自身专业教学特色,无法使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学习需求。这些都使得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流于形式。

二、构建基于农村视角的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一)提升对教育管理人员通识教育的认知

地方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应拓宽思路,提升对通识教育的全面认识,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通选课或公选课等众多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识中的“通”并不是指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较为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差异化选择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虽然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已成为当今国内高校的共识,但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研究型大学不同,所以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应完全效仿这类高校培养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获得急速增长,又处于信息化逐步成为新兴生产力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和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体系的重构。在以知识和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的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不断重构迫使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大量传统岗位和新兴岗位快速交替。原有制造业中围绕产品设计的各类服务凸显出来,这些变化都促使工程技术的职能由生产、操作,迅速向前期研发、销售管理、咨询培训等其他方向扩展。因此,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其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应主要关注“应用型人才”职业实际所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融通问题,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思维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技能,帮助学生搭建能适应未来职业快速变化的综合能力结构。

(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开拓农村视角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6亿,其中农村人口为6.3亿,仍占总人口的46.3%。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二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这一过程中,大城市的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吸纳,目前政府正积极推动以乡镇企业为经济支撑的小城镇建设。这种巨大的需求促使地方高校要将农村就业市场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积极开拓农村视角。

(四)扩大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实施途径,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对隐性课程的设计,利用案例展开教学,关注学生主体体验的获得。在课程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主要以讲座形式为主,在实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对自身目标价值的认识。积极倡导文雅的校园气息,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从细节上影响学生。在课程中,涉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调适能力的相关内容,可以借鉴当下流行的拓展训练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014年12月31日深夜,发生在上海外滩的特重大踩踏事件,时刻提醒着高校,应该增加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教育,开展与学校相关防灾紧急预案结合的各种安全、救护技能方面的实际训练。同时,高校应开设相关“三农”课程,设计出相关的农村实践环节,有计划地与一些乡镇开展实习基地合作,利用地方高校的专业优势,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比如,土建专业的师生参与农村房屋、道路的改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农村网络多元服务的建设等。

(五)完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将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与本校人才培训计划进行有序地衔接,使学生能获得较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塑造未来职业素质能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确定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相关内容后,应构建完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加强筛选课程目录、优化课程遴选制度、制定合理的授课酬金标准、完善课程评估机制、促进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素养的提高等一系列的工作。

三、结语

基于农村视角的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是一个繁复的工程体系,其课程方案的开发、设计、制定、实施以及评估的过程会受到众多因素的牵扯,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国家相关政策、教育管理者的设计思维、课程遴选、教材建设、授课方式、教师授课水平、学生学习状态、课程评估标准等都会影响到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需要教育管理者以开阔的视野,系统考量相关因素的配套设计,从而有效达成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目标。

作者:陈真 单位:常州工学院审计处

第四篇: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改革

一、教学体系上的变革创新

1.教学内容的调整:增加创新培养

目前高校影视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影片欣赏和“知识”传授。这从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影视鉴赏类教材就可见一斑。如某本作为教材的《影视艺术导论》几乎涉及了影视艺术的所有知识,包括了世界电影简史;中国电影简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发展史;电视特性与电视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理论;影视艺术鉴赏实践。这样的体例看似完备,但限于篇幅,很多时候只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由于浅显,学生的实际收获非常有限。再如某本名为《影视与影视鉴赏》的教材,包括了这样一些内容:影视知识入门;影视鉴赏基础;影视文本解读;影视评论写作。这本教材有助于学生初步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提高学生影视鉴赏水平,然而在阐述方面又有过于理论化的倾向,不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有,戴锦华著《电影批评》和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着眼于影视作品的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渗透各种电影理论和知识。通过对以上代表性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虽然各教材有各自的编写原则和指导理念,然而“知识”的传授都被置于首要的地位,至于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这些教材中鲜有体现。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就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创新和能力培养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自编讲义,比如增加电影编剧学的内容,带领学生鉴赏影片时分析编剧的巧妙用心以便创作时借鉴,比如增加对微电影的介绍,并教学生利用相关的后期制作软件对视频片段进行剪辑合成,这样的调整就往艺术实践方面进行了延伸,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体验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当然培养鼓励创新不仅限于创作上的创新,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和视野,譬如教师可以穿插介绍影视艺术界因创新而成功的励志故事,如作家张贤亮创造性地将荒凉当做卖点开发银川市郊的镇北保西部影视城而大获成功的经历。类似的事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教学方法的改革:巧用资源方法创新

很多学生是冲着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选上影视公共课程的,所以“看片评片”模式一直是影视通识教育中的主导模式。在评片的过程中,一般是教师主讲,有时教师也会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进行互动讨论。一般问答式的研讨是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方面未必有优势。如果教师能精心利用好影视相关资源进行设计,研讨也可以变得生动有创意。如以虚拟影迷见面会的形式来讨论某影星某影片;以影片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介绍影片,接受大家的提问;采用电影颁奖典礼形式来让学生评点佳片;还可以采用角色招聘会的形式来讨论分析角色特点以及对演员的表演要求,这些与电影相关的创新研讨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交流学习。此外,在赏析影片时,可以采用情景置换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准备怎么设计剧情;可以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扮演影片中的主人公,会怎么演;如果自己是影片的摄影或剪辑,又准备如何处理画面和镜头。通过情景置换,让学生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中,既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验影片,也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原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碍于师资力量及设备条件,影视通识课程一般很少会教学生如何进行后期制作。如果不教,学生很难实现微电影的最后完成。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创新一把呢?笔者曾聘请学校附近影像工作室的专业人士当客座教师来给大家上一至两节课,专门教授如何使用简便的软件进行后期制作。校外人士的讲解,不仅教了学生,同时也培训了老师,还让师生知道了相关的市场信息,当然校外人士通过介绍,也无形中可以提升自己影像工作室的知名度,这可谓是互惠互利一举多得。

3.考核方法的探索:在过程与实践中激励创新

大学公共影视课程往往是大班化的通识教育,在考核中,很多时候最后是交一篇影评。这样简单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容易通过,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喜欢,但同时也会损害教育质量,因为是否在意平时的学习与最后的考核并无直接关联。对此笔者进行了改革,将总评成绩进行权重的重新设定,具体做法如下。总评成绩=平时过程考核成绩×70%+结果考核×30%,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出勤表现×23%+课堂表现×23%+作业表现×24%。这就颠覆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中,作业表现又被排在了第一位。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督促学生重视作业。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重视作业,将会产生很多令人惊喜的成绩。因为是大班授课,一个学期一般只安排一次作业,笔者要求学生高度重视这唯一的一次作业。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作业为分层多元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特点来选做其中的一项。选做作业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拍摄制作微电影;第二类编写微电影剧本;第三类写影评。为了让学生早做准备,作业要求在开课初就布置给学生。一开始,学生对拍摄制作微电影和编写微电影剧本有为难情绪,为了鼓励学生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教师会将以往学生的优秀作业播放给同学们观摩。看着同校的同龄人拍摄制作出或幽默或抒情或充满想象力的微电影时,同学们兴致非常高,因为这些微电影中的场景就来自于同学熟悉的校园生活,里面的故事和人物也反映了同学们的心声。在热烈的气氛中,教师循循善诱,告诉大家曾经他们也象你们一样担心自己做不出来或做不好,但经过努力,看看这些反映生活的微电影是多么有意思!而且那些优秀作业参加省、市及院级的相关的比赛,如微电影大赛、剧本大赛、影评大赛以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都有获奖。教师将获奖学生名单、获奖作品及证书一一用PPT展示出来,看得出那些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跃跃欲试挑战的种子也已经在心田里破土萌芽。

二、课外活动体系上的创新支撑

课堂上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学习实践交流活动需要延伸至课外,因此需要给予课外活动应有的关注和建设,以实现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给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撑。

1.利用新技术,延伸课外学习与指导

优秀的影片很多,不可能每一部都在课上播放介绍,即使在课堂上引导赏析的影片一般也要120分钟或更长,在课上也没有时间看完整,因此有必要利用好课外时间。教师可以建立一个FTP站点,将上课要涉及到的电影全部上传,供学生下载。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帮助时,师生除了用电子邮件、QQ群、微信、微博交流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通过Vcampus系统(虚拟校园),实现教师在线指导与学生实时交流。

2.联合兄弟社团开展活动,资源互补,碰撞灵感火花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且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为此,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与影视社团开展合作,而且还可以与话剧社团、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美术社团、模特社团、甚至航模社团一起合作。在与兄弟社团的联合活动中,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互补,有时候还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创意灵感。譬如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拍摄校园微电影时,就和航模社团合作,利用航拍技术拍摄了俯瞰校园的壮美景观,司空见惯的校园景象因视角的转变而顿时产生熟悉又陌生的新奇美感,着实让人激动。

3.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在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

学生的作业不应仅仅是一种锻炼和练习,其心思完成的创造性作业还可以通过课外竞赛活动带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欣喜和激励。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微电影作业参加省的微电影大赛,结果一举获奖;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影评作业,参加市广电总台的举办的影评大赛,也获得荣誉;此外,我校在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中获得立项资助的学生微电影作品及微电影剧本,也多出自影视公选课作业。关注竞赛、参加竞赛,在竞赛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将作品打磨得精彩耀眼,这无疑是一种学习提升;通过竞赛交流,丰富经历,同样是难得的学习和提高。而且这些竞赛的经历和取得的好成绩不仅仅可以激励参赛者,而且还可以激励后继者和指导教师,这对于培育创新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是十分有益的。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会存有风险乃至失误,如果高校和社会能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创新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那么相信,包括影视通识教育在内的更多课程都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作者:陈卫萍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艺术系

第五篇:高职通识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一、通识教育理论概述

1.通识教育内涵及范畴界定

通识教育的概念来源于英语“generaleducation”的直观翻译,是对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其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到目前为止,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概念界定,但通常来说,在教育理论界的相关研究中,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通常从其性质、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其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的大学理念,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的继承;从通识教育的目标来看,通识教育在学生生活、德育、情感、理智、学识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要求,其本质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成为全面素质的人;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看,通识教育涵盖了生活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非职业性的显著特点,涉及内容广泛而全面。从通识教育的范畴界定来看,中国学者余凯、李曼丽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明确指出外国语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学者刘少雪在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后,认为语言、交流、写作等都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因此,从国内外相关院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来看,英语语言学科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2.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界定

教学目标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走向的关键,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不同的时期,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教育理念、政策指引等因素。结合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以社会需求现状,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从面向未来与面向社会方面来看,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以英语语言为主导的全面素质,而非单一的职业准备;第二,培养高职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文化素质,使其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三,在大的框架内培养高职学生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基本能力,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框架;第四,培养高职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针对于高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言,在通识教育视角下,主要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能力、语言文化理解与鉴赏能力、甄别与判断能力。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证分析

1.实证资料介绍

从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来看,无论是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均存在诸多矛盾,为明确通识教育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及验证基于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师生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为改革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笔者选取本校2012-2014年在校期间的学生与英语教师为实证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样本涉及17名英语教师与20个自然教学班级;实证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4份,有效率96.67%,发放教师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100%;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看法。

2.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的认知与看法

该项问卷调查主要涉及5项内容,包括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必要性的看法、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看法、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英语的收获、学习英语的喜好态度。从问卷统计结果可看出,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认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目的、收获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分散性较大,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并不明确。在喜好程度方面则能明确地表现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接近一半的学生并未表现出对高职英语学习的热爱,这说明当期的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佳。总体来说,从该部分调查可看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注意的方面:学习功利性较强;高职英语语言技能收获有较大提高,但实际运用的综合素质不足;对高职英语学科的热爱程度太低,急需提升。

3.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认知与看法

该部分的问卷调查涉及师生双方的7个方面的12项调查,调查内容分别针对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内涵,包括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文化修养、高职英语是否显著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高职英语是否有助于提升其他学科学习效果、高职英语是否应注重方法的传授、高职英语是否有必要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等。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完成哪些教学和学习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师生均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应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教师与学生都认识到了高职英语教学应设置的目标,但实际教学中目标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4.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看法

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方面,调查内容主要涉及7个问题,包括高职英语课程类型、高职英语课程的丰富性、高职英语教材、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等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对技能实践类英语技能的教学内容较为关注,有约40%的学生对文化修养与实用类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较为认可;教师方面,有约60%的教师对综合英语类、实践技能类、文化修养类高职英语内容较为认同,对实用类英语认同的教师比例约为35%。此外,超过90%的教师与学生对高职英语多元化、丰富性的教学内容较为认可。在教材方面,超过半数的教师与学生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材认同度较低,希望进行改革和完善。

5.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认知与看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本部分的问卷调查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高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及网络英语教学、自主性学习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小组讨论、辩论赛、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些也同样反映在教师的认同方面。由此可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性、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无疑更加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并在实际运用中获得的教学效果亦相对较为明显。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可知,互动交流型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这也指明了高职英语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展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观点。

三、从通识教育视角解释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涵,以及上文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内容应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有多元化的高职英语教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第二,促进跨文化的高职英语教学,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文化性,改变传统的功利性与工具性的教学模式,虽然实用性英语教学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更应该着重培养更高水平层次的综合素质。第三,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高职英语教材形式与内容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应着重以下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内容、拓宽知识面、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内容等,因此教材内所选文章的内容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还要兼顾人文类、科普类、历史类、民俗类等内容,以人文类为主流。第四,加强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创建有利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校园文化。

作者:卢黎红 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构建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为了上大学而寻找的捷径。有一些美术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的培训,就能让学生参加美术高考,并且通过考试。因此,部分学生并不明确上大学的目的,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缺少正确的认识,甚至在学习专业课程中也缺少明确目标,以致没有学习的动力。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通识课程并不重视,觉得学艺术设计专业没有必要学一些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甚至认为基础绘画课程也不重要,只要学好核心专业课程就能找到好工作。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现代艺术设计都是用电脑操作完成的,学好电脑软件就能做好艺术设计,这导致他们的知识面较窄。设计的灵魂是思想,那些只注重电脑软件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是电脑操作工,谈不上设计师。“上手快,后劲不足”这是用人单位这几年对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评价。到工作岗位后,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加之学习方向有所偏颇,所以对专业的宏观把握不足。他们的自学能力、创造创新能力与人文素质较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较差,且难以适应大专业方向的其他岗位(如学习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接受环艺设计专业的岗位)。这不仅制约了个人的发展,而且对社会艺术事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制约。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较为传统的绘画教育方式,以绘画类、软件设计类课程为主,通识课程开设较少,因此导致了一些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艺术修养较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个领域,并且其服务对象也极其多样化。为不同的客户进行设计,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艺术设计对学生知识面的宽泛程度要求较高,学生只有在对客户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设计师只有在对文学、历史等方面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将精神追求很好地融入设计作品。艺术设计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时往往思维较为局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太少,对许多知识不了解,所以无从联想也没有能力联想。一件好的设计作品,总会让人们在看到作品表象的同时产生更深刻的联想,往往会和时事、历史、文化等相关联。所以,设计师的知识储备是关键。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打破各专业的限制,实现各专业的互融互通。这对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对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只重视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制约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产生了脱节,虽然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但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往往较弱。高职教育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重视专业培养的同时,还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学习知识的能力,使其看得更深、更远,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1.核心课程的构建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哲学、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及发展框架。第一,可以开设中西历史、思想史等课程。此类课程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历史及哲学思潮发展的过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了解历史和哲学思潮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艺术形式,从而理解艺术和历史、哲学思潮是如何互相渗透的。对于学设计的人来说,不管学什么设计,如果只关心设计的要素、特征、形态,那便无法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一样作品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就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经济、历史、时事等。所以,学习历史、思想史能让学生了解各种设计以及设计运动的背景,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第二,需要开设艺术史和设计史的课程。此类课程可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各种设计风格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每一种设计风格的背后都是人们观念和需求的体现。学生只有了解设计发展史,才能对不同流派的设计思想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所认识,形成洞察力和设计灵感等专业素养。第三,开设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如音乐、戏曲、摄影、影视、书法、工艺美术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以及一些艺术表达的手法是相通的。如,在摄影中讲究的构图、光影、色调等,在艺术设计中也常常有所运用。开设其他门类的艺术课程,可以让学生拓展视野、触类旁通,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大有裨益。第四,开设一些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社会科学课程,如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礼仪、客户交流与沟通等。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多数学生以后所从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商业性。以设计一款产品包装为例,设计师先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产品受众心理需求进行分析,运用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知识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因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售卖产品。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2.其他非课程的教育形式构建

通识教育属于养成教育,不能单靠课堂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可通过多种非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如,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系列讲座、大学生艺术节等),大学生社团的组建,校园网的资源共享,微信公众平台、论坛的搭建,等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还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组建工作室、创业园,让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的经历了解专业学习的方向,以及专业学习以外需要掌握的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通识教育,并注意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专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而通识教育告诉学生为什么做。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做好人生规划,对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作者:朱洁皓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艺术与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