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手段创新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手段创新分析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指出当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手段;创新方法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由精英层向大众层转变,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明显变化。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1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1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从社会学意义上看,素质教育是基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层面发展出来的教育内容,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包括对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1]。

1.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2.1全体性。我国素质教育自实施以来,就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健康成长,发展为独立的个体,最终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教育并非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每一位学生,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核心,制定教学内容、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1.2.2全面性。我国素质教育自兴起到现在,具有显著的全面性特点,是利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一方面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劳动技能[2]。1.2.3主动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学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成为影响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能够主动地学习,强化因材施教及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当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笼统。高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教学目标过于笼统。多数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难以展现高校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高校学生虽然参与体育课程,但课程体系难以形成统一目标。

2.2目标制定过于滞后。素质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理念之一,高校体育教学要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改革与深化素质教育,要设定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足,再加上素质教育理念未能贯彻,仍然存在着大量应试教育的束缚,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要求。

2.3体育教学标准过于片面化。在应试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仍然采用学分制,在学分的限制下,学生关注更多的是修完体育课程后是否能拿到学分,教师也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公共体育教学的片面性而导致的。

2.4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性不强。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无论是排球运动还是田径运动,在体育课堂上都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忽视素质教育理念与课程目标相结合,枯燥乏味的教学手段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性。

2.5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指教师以适当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过分关注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而没有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运动方式和方法,普遍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高校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实施策略

3.1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高校教育的主体,要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提高他们对公共体育的认识,以增强体育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性,改变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自觉加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来。

3.2推进体育课程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素质教育理念是利用一定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掌握体育运动技巧,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要重视健康情感教育和成功教育。在每一次体育课程设置中,都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活跃体育教学,利用这种课程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在推进体育课程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时,按照学生对体育运动喜爱程度,不断开发技术运动项目和健身运动项目,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3.3重视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使大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第一,培养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为了构建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要从专业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体育教师中选拔,打造出一支一流的体育教师队伍。第二,按照素质教育理念,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对体育教师进行新知识的洗礼,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重视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要以提高体育素质为目标,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就感。

3.4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好“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从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兴趣入手,科学化的安排公共体育课程。利用不同方式的体育课程吸引学生。转变原有的教学行为,以发展学生兴趣和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在体育学习时享受到独特的体育锻炼乐趣,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尽量避开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彰显出体育运动的时代特色,打破全国统一教材的分类体系,形成高校体育教学的多样化。

3.5进行素质教育教学成果评价。把握“评价多元化”这一主线,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打破原有的应试教育理念和学分制束缚,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评价分为阶段性评价和期末评价。淡化期末评价的作用,强化阶段性评价的辅助作用。同时将考核内容分为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两部分,根据专项运动特点和学生情况,由体育教师采用百分制展开分段评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

4结语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下,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目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质量也呈几何发展的态势在上升,对完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体系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全面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金萍,白铂.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20,(05):41-43.

[2]董迎娣.创新体育教学手段与高校素质教育初探[J].才智,2017,(24):35-36.

作者:丁志英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