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摘要:从人文理性的角度,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校体育育人的全面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公共体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体育课程设置要以人文素质的构成要素为基础,开发具有内生性的体育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要素嵌入到体育课程。使体育课程一体化,打通课内外壁垒,建立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人文素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提出了要求。确定体育“全面育人”、“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性。体育教育的综合性应该从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两个维度来理解才更为全面,然而我们通常所认知全面性更多是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出发,用量化的手段去衡量显性的教育成果。人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和结果本身具有隐蔽性,其生成要素很难展现出可量化的特征,所以人文素养形成过程及其结果难以用量化的方式予以衡量。不能有效衡量,就无法客观评价,教育成果难以直观体现,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体育人文教育价值,导致高校对体育育人重视不够,潜力挖掘不足。其实质是偏离了体育教育的全面性。大学教育是专业细分的教育模式,学科细分是教育趋势,越是专业细分,学生专业思维和技术能力越强,同时学生的认知幅度也就越窄。就全面育人目标而言,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需求就越迫切。目前我国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载体十分有限。体育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为数不多的人抓手,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其改革的意义就十分重要。

1体育教育理念分析

体育教育理念具体来讲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体育教育的目的和方向。课程设置是理念的实践环节,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培养目标落实的路径和方式。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积极快速的变革当中,体育教育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吻合度较高。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教育对人本属性的回归,在此基础上突出健康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改善,最终实现高校体育育人的全面性。我国现代体育课程基本是以西方体育运动为主要形式,不可避免的附着了西方文化特征,如规则、严谨、公平、竞争、团队等理念。由于文化差异,我们更认同“和谐”、“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竞争,所以有不少人不完全认同西方现代体育的基本理念。现代体育最主要的特质是竞争,没有了竞争,“规则、严谨、公平、竞争、团队精神”等理念就失去了承载的依据。但是“竞争”不能完全等同于体育,它需要健康的身体附着才有生命力,身心健康且有文化修养的人才是体育育人价值的最终目的,体育人文理性的教育功能也集成于此。

2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高校关于体育教育研究基本着眼于体育本源性功能。学生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与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没有同步提升。在体育心理、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等外延价值的实践与研究还存在不足。随着体育人文教育内涵的挖掘,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价值逐渐被接受,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文化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终身体育教育吻合了文化素养教育持续性、自觉性、长期性的特征。所以人文体育教育能否真正促进人文素质的综合性,关键还在于学校教育能否教化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意志、锻炼习惯和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公共体育教育也必须进行以目的为导向的系统性改革。但就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来说,依然是线段式的改革,并未将“终身体育”串联到人文素养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来。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与教育目标不太吻合。没有突出高等教育“高”的特点,课程设置上基本还是简单重复中学阶段内容。

3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改革

3.1课程分析

要实现体育育人全面性的指导思想。需要对教育主体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充分论证,不是一味的以兴趣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而是基于目标、学生特点、兴趣进行课程分析,结合“我喜欢,我运动”构建内生性体育课程体系。课程要有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文化素养要素有层次的附着于体育课程中,尤其在兴趣为导向的体育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文化素养内容的自生性设计,使文化素养教育与体育技能的内生性协同发展。课程分析包括教学主体分析和主导分析。任何课程分析都有前提和假设,“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同步化,教育过程中二者充分互动。体育课程设置的前提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知”,而不是“未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我运动,我快乐”的理想状态下收获快乐,增进体质、培养习惯,进而实现教育的延续性。但是运动技能最容易形成的中、小学阶段缺乏相应的技术教育,导致大学阶段体育运动技能不足,大学生对体育显现出来更多的是“未知”,所以催生了学生短视的利己机会主义行为。在现实情况下体育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相背离。在认知缺位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越发重要,通过课程设置把个体行为有机嵌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增加体育课程教育维度,提升体育教育效率。

3.2体育课程设置

课程是理念实践的载体,体育课程在“以人为本”、“快乐体育”、“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导向下进行科学设置,采取以学生为本的选项课程模式,即学生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就选择什么体育课程。所以高校增设了健美操、跆拳道、轮滑、街舞、体育舞蹈、攀岩、高尔夫等时尚体育项目,迎合学生时髦追求,避重就轻等心理需求,课程设置休闲化倾向严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体育课程设置要回归理性,重点提炼对学生身体素质、文化素养等内涵价值,兼顾学生对该体育项目的兴趣。任何教育都是历练与感受交替反馈的过程,没有一味强调愉悦体验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所以体育课程设置在传统体质锻炼的基础上开发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打造成素质育人载体。人文素养教育课程设置要从人文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人”全面发展程度进行阶段性分析,需要哪些人文素质?素质教育内容与体育教育有哪些契合点?以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来实践素质教育?这些是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体育教育如何实现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承载是体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从两者的构成维度上看,人文素养和体育素质都包含知、行合一的要素,育人目的具有一致性。

3.3课内外一体化建设

体育教育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最重要的特征是体育运动技能附着在人体本身,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延展性,无论愿意与否,体育运动都超出体育课堂本身的范畴,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打通课内外壁垒障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首先,体育课程设计一体化。分析原有的体育课程运动形式、运动量、运动强度、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运动项目普及度、覆盖面等体育课程价值要素构成。对人文素养教育要素与体育课程要素结合形式、生成方式进行梳理。其次,课内外制度安排。对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评价制度进行分析,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设计会破坏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从服务课程改革的角度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正,让制度形成强约束力,保障体育课程的有效延伸。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课教学管理系统内。将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无缝连接,形成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第三,挖掘体育课程育人潜力。体育课程运动形式不同,人文素质教育切入的维度也不同,挖掘体育课程的外延功能,以多样性的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为载体,将体育的团队合作,公平正义,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外延价值嵌入到体育课程中,提升体育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

3.4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是体育课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制度保证,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从受教育的角度看是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效的管理制度是目的与手段的完美结合。首先,评价体系要突破局限于体育课程的束缚,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评价,将体育课外活动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来。其次,建立基于信息化评价模式,在体育运动APP、“运动世界校园”、“超级体育生”等校园体育运动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与体育育人全面性相适应体育课程管理软件。第三,将体育的外延功能软性指标纳入评价系统,更好的构建体育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平台。第四,注重生成性评价,将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将学生自身的进步纳入考核范畴。

4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研究,是以体育育人的全面性出发,从人文理性的角度思考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促进作用。分析体育课程本源功能和外延功能内在的联系,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促进体育教育课内外育人一体化。建立包括人文素养指标在内的体育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完善体育教育育人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长《“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Z].2012.

[2]张晋峰,王满福.西方“植入式”健康体育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7-90.

[3]王爱丹,董春晓.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与高校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50-55.

[4]万海波,李首一,蒋津君,等.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6):65-69.

作者:王永华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