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大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理想、兴趣、能力和未来的追求,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科学的择业观;能够使大学生深入的了解、从容的面对社会给大学生择业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从而夯实就业的思想根基。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为增强就业竞争力提供能力保证。

目前,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内因。首先,大学生对就业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对就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使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专业知识,一旦面临毕业,还是自我感到迷茫,就业方向模糊不清。对社会和自身的条件认识不足,缺乏职业观念,就业行为盲目。其次,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自己的专业方向与求职方向相差甚远,导致心里对社会充满不安感,面对竞争压力时不能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等诸多现象,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自信心大跌。最后,大学生求职技巧准备不足。大学生在求职时表现紧张、语言表达不得体,从而错失了大好机会,还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好高骛远,拈轻怕重,使用人单位感到反感,以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失去信心。鉴于此,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逐渐地提高自身素质,在校期间多参加校内组织的活动,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利用大学所提供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树立大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沟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心理素质,从而铺垫就业的自身素养。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在校园内就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避免了毕业后实际能力的不足,提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实际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存能力、社会公德、思想观念、政治素养等多方面,让大学生在没有毕业之前就全面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了解校园之外的世界,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以最大可能地避免走入社会之后的茫然无所适从,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向性和内涵性的营养。其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大学文化,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加强毕业就业的综合实力。

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蕴涵了大学的灵魂和精髓。不言而喻,这种大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锤炼是大有裨益的。首先,可以起到思想拓展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单单局限于本领域,而是要求应聘者具有多方面、高素质、高要求的基本素养。但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大多是自己所学专业的范围,很少触及到别的专业,因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尤其是大学文化的建立,均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其次,能够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之后,其智商、情商等,这些人性深层次的东西不是靠专业学习就能得到的。同时,随着大学生在高校中参加社会培训,能够得到多角度全面的教育,这时大学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即对大学生情操进行熏陶,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又有助于大学生充实自身成为多方面的人才,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创新,成为就业竞争中的激流。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必将在学生的毕业就业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为毕业就业提供充足的养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尚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关乎毕业就业的相关教育程度还远远不够。譬如,高校对未来就业市场的有效分析程度与质量不够,对就业现状存有一定的乐观成分,甚至学生只要签订就业合同书,就视为有效就业等,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学校各种资源进行富有成效的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度不够,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的经验和经历,而实践又恰恰是学生毕业后所急需的基本能力;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尽管多数学校存在就业指导中心一类的机构,每年也举办就业讲座和春、秋季招聘会,但供求矛盾日趋激烈,在指导就业的思路、内容和形式上仍需改进和创新。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全面性培养力不够,很多学校只重视专业课的教育,对本专业之外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重视度和参与度相差甚远,导致不少学生只关注专业,注重考试,而忽略了四年之中全面发展自己的大好时机,最终导致毕业之后,面对庞大的就业压力而不能适从;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心理方面的锤炼更是目前高校所急需,随着生活压力的日增,学生们相对脆弱的心理素养常常会使其出现一些乖舛的行为举止,若不加心理辅导,或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会利于毕业后的就业与工作;学生自我表现和表达能力的欠缺,当下灌输式的教育还有很顽强的生命力,教育方法的滞后给了学生较少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加之大多学生对社团等活动的漠视,以致疏忽了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这一能力也是毕业就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面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当前该教育的不足,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展开。第一,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就业压力和挫折,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在焦虑、急躁、冷漠等问题。对该心理状态加以舒缓,将会带给他们以较大的自信心,进而更加投入和热情的迎接就业,这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第二,转变就业、择业的观念。随着大学生就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多数大学生毕业之后首先选择“先择业,后就业”,也就是说,先找到与自己专业相符的岗位来就业才能达到就业的目的。但随着就业市场多领域的拓展,大学生应该改变就业的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先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或相近专业来锻炼自己,培养多方面的才能,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第三,大学生应该改变“冷门”、“热门”的观念。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全方位的人才,这是能顺利就业的根本保障。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我们应改变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增强针对性,从思想疏导入手,从大一新生入校起,就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相关教育,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面提升自己,从而为他们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提供越来越多的可用之才。

作者:吴晶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