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究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科学性提供了借鉴:凸显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性,强调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性,注重教学实践性。借鉴主体间性理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树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共在的意识,建构符合受教育者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主体间性作为现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科学性提供了参考。借鉴主体间性理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实效性,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一、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最早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提出。胡塞尔从传统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内在的第一存在,先于并且包含世界上的每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就是先验的主体间性。”他指出,“主体间性”是一种认识上的“共同性”,是“自我”和“他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海德格尔从本体论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主体间性理论,他认为主体间性的根据在于生存本身,是主体与客体在生存上的共同存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哈贝马斯从交往行动理论角度提出主体间性是在互动参与者就世界中的事物达成沟通的人际交往中,能够从他人的视角与作为互动参与者的自我建立联系并形成精神沟通的过程。[1](P180)因此,主体间性中的“主体”是超越自我、包容主体双方的“公共主体”,与“他人”互为主客体,从而构成交互主体。主体间性研究“主体-主体”关系的规定性,强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统一性、相关性、调节性。它在认识论上强调“主体-客体-主体”的认识模式,主张通过“主体-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达成意义上的共识和不同视界的融合;在存在论上则强调异质主体的同生共在、共生共进、共建共享;在实践论上强调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提倡平等、互助、合作的和谐交往实践关系。因此,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一种双向互动、相互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不断地形成共识、发展共识,进而表现出相关性和一致性的过程。[2](P193)国内哲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主体间性理论,并积极探索将其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随后,教育界将其作为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主体间性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主体(教师)-客体(教育资料)-主体(学生)”的新思维范式。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核心思想是注重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即交互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双向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在保证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主体间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本质上体现出平等、尊重、理解、承认、宽容、和谐等具有交往性质的特征。[3]和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比,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凸显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性。交互性是主体间性的最突出特点。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强调多元主体间立体、交互、多样的沟通方式,使教育者不再独占话语霸权、受教育者也有话语权,双方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相互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不仅能够满足主体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需要,也能够有效促成主体间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认同。二是强调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共生异质主体,同属于复数主体地位。其中,教育者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体现独立主体性人格,实施自我教育。要彰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体性。三是注重教学实践性。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紧密联系起来的桥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通过开展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使主体间相互理解、交流沟通,在和谐的交往实践中彼此接纳、共同提升,达到视域契合和意义融合。

二、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

1.教学相长,树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共在的意识。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这需要树立师生平等共在的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主体,即两者在人格地位、对话权利等方面是平等的。因此,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育者应消除自身的话语霸权,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特征。通过建立平等、互信、共在的教学关系,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诉求,引导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与社会需求、社会价值相匹配。同时,鼓励受教育者主动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思想,最大限度激发受教育者参与教学过程的激情。另一方面,突出受教育者的自主能动性,充分满足受教育者的正当需求。虽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与共在,两者有平等对话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课堂中的地位绝对平等,也不意味着教育者要放弃教学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教育者仍然是受教育者的引导者,要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积极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构建民主、和谐、平等、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衷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

2.与时俱进,建构符合受教育者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者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可接受程度,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是“根源性”与“派生性”的关系。教材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经过不断修订和更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和准确性,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生动性、可读性、易受性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深入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相关内容的逻辑,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善于与受教育者所学专业相结合,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式,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接地气、易为受教育者接受的教学语言。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兼具时代性、生活性。价值观的传递重在认可与接受,其前提是必须融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必然导致理论的空洞,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有血有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做好理论的阐释,同时要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和思想脉搏,坚持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的原则,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对最新理论知识的需求。

3.知行合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4](P134)理论来源于生活,脱离实践的理论形同枯木,同样,缺乏实践的体验,受教育者也难以深刻理解教育内容。正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树立实践活动意识,丰富实践教学活动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抽象命题转变成受教育者的个体体验,受教育者才能感受到理论的魅力,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环节,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鼓励受教育者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革命老区、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和农村,通过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方式,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伟大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学习的热情,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4.多元互动,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教学考核评价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和建构,是检验教育者教学效果和受教育者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考评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一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中,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多层次化,既要有主管领导、行政负责人员、授课教师、学生,还要有用人单位、家长等社会主体,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二是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三是要完善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指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因此,评价指标要全面、客观、综合反映教学水平,包含对教案设计、授课形式、课堂氛围、教学实效等内容的全面考核,更好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推动教学创新。评价方式应采取教学管理部门考评、教师自评、教学单位考评、学生评价等相结合的形式,真正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姜建成.科学发展观:现代性与哲学视域[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3]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焦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