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研讨(10篇)

高中数学教学研讨(10篇)

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

摘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使用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而数形结合则是在众多数学思想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和“形”的有效结合,即“数”对“形”的抽象概括和“形”对“数”的直观表现来更好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思想研究

在高中的学习中,数学占着很大的比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知识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但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更加注重于公式的背诵,认为记住了公式就能获得高分数。由于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十分枯燥的课程,这样一来就使得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很多的教师逐渐意识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来简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使得学校和教师逐渐意识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即使这样,我国的数形结合的方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很多教师在没有深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时就教授学生们,使得学生学的只是一些皮毛,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根本起不到作用;第二,虽然教学方式在改革,但是我国教育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深,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更多重视的还是理论知识和各种公式,而忽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之所以被称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因为在利用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之后,同学们不仅能够对数学的公式理论的来源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还能够将前后学习的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加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数形结合思想的概述

众所周知,数学的学习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即代数和几何。代数就是数量关系,也就是数形结合中的“数”,而几何就是空间形式,也就是数形结合中的“形”,在数学关系中,“数”和“形”往往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则是将这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其核心就是根据所给出的数量关系,画出相对应的几何关系,再通过几何关系来解决代数问题。这种思想方法无疑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一个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将原本枯燥无聊的代数问题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形问题,有助于简化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在高中生学习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感受、理解、运用、内化这四个层次。

3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原则

3.1启发性原则

数形结合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启发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这种方法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师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们参与到题目的讨论中去,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习惯,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3.2等价性原则

在实际进行“数”和“形”的转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要保证这两者之间的等价性,得到的图形一定要与问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相一致,因为在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几何关系来进行计算的,如果转化的图形不一致,就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3双向性原则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运用图形来解决问题,在运用图形的过程中出现瓶颈的时候要再反过来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只有在既利用图形,又利用数量关系的双向的计算原则时,才能更加顺利的解决数学问题。

3.4简洁直观性原则

简洁直观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需要简洁和直观。简洁指的是我们在把数量关系转化成为图形的时候要尽量的使图形简洁明了,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相应的计算时间,并且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把繁琐的数量关系之间的计算反映在了相应的图形之上,从而更加直观形象。

3.5创新性原则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在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真正转化成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尤为明显,高中数学的逻辑性更强,计算量更大,如果有效的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比如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在计算角度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的时候,通过画出相应的角,就可以更加方便的将“数”和“形”进行对应,从而更加形象直观的求出相应的数值,可以说三角函数是数形结合的一个产物。除了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的应用,数形结合还可以有效的利用到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教学中,通过画出相应的坐标系,就可以得到由数量关系组成的方程式,进行求解就可以算出未知量。其中包括线的平移、旋转、对称问题,圆和圆锥曲线形成的问题等。同样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向量的教学中,可以说向量是数形结合的另一个产物,因为向量是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几何图形中的垂直、平行、角度和距离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应的向量运算来进行解决。

作者:赵玉南 单位:吉林市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小军.例谈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法教学的有效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3,(20):6-7.

[2]张福庆.例谈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法教学的有效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3,(16):21-22.

第二篇: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模式

摘要:

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为学生的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对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关键词: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并非是现代教学才提出来,早在两千多年,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分层教学的探究和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并且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所谓的分层教学,主要就是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对学生进行等级的划分,然后再按照不同等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努力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理解上较为抽象,故此,一旦同学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之后的数学学习将会是非常困难。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更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如参考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等来对学生进行等级的划分,如可以对学生进行三个等级的划分,分别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以及第三等级。在进行等级划分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保证等级划分的科学性,教师可以按照2:5:3的人数比例来进行等级划分,如全班同学一共有50名,那么划分在第一等级的人数应该控制在10人左右,第二等级的人数应该控制在25人左右,第三等级的人数应该控制在15人左右。在教师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不同的教学要求下,部分学生会得到进步,如果处于第二等级当中的学生能够进步到第一等级的水平,则可以晋级到第一等级,进行针对于第一等级所制定的教学。如果第二等级的学生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是退步了,则要对其进行第三等级的教学模式,巩固好学生的数学基础。

2开展梯度教学

由于不同等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其数学水平也是高低不一的,因此针对于不同的学生就要进行不同的问题提问。针对于不同等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不同难度问题的提问,针对于第一等级、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该提问一些更加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多的探讨;针对于第二等级、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挑选一些历年考试题目来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点的记忆;针对于第三等级、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书本的课后训练中抽取题目来提问学生,巩固好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记忆。通过进行难度不同的课堂问题提问,教师的教学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之所以对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提问,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所以对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进行考试题目的提问,主要是想扩展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之所以对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提问,主要是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

由于数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学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内容。因此,在分层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关于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不同的数学公式之间的转换和变形,并且加强对学生开展关于归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对相同类型的数学题目进行整理,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其次,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般在学习完新知识点后,教师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在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背景下,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也应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布置。例如,针对于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的侧重点应该不一样的,比如,针对于数学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偏重布置一些具有创造性和拓展性的题目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思考。而针对于数学学习情况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布置一些基础知识的作业,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4对学生设计不同的考核标准

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所制定的考核标准应该不一样,应该是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来指定恰当的考核标准,比如针对于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应该注重对其创新性和自主性的考核,针对于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则应该注重对于拓展性的考核,针对于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应该注重对其数学基础的考核。制定好不同的考核内容,就应该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比如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其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则算是优秀,针对于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只要其能够进行举一反三则算是优秀,针对于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果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数学方法进行解答,则算是优秀。因此在制定数学考核标准的时候,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标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确实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分层教学的研究,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作者:李秋香 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焦会杰.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左淑平.基于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鲁东大学,2014.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摘要:

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优势,要防止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的出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运用

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高中数学教学可以享受到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教学素材,进而更加高效地向学生传输高中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应用研究时间还很短,这就导致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研究,这就需要开展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完善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系,进而借助信息技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运用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的优化组合显得尤为重要。反映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变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为直观、形象的数学形式,更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组合。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比较分散,其在解题过程中联系又比较紧密,这就导致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将整体性的数学教学结构展示给学生,学生也就难以系统科学地进行数学解题。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重视到对于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利用,丰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能够通过接受新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总体性认知,为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进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资源获取便利、结构性知识展现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结构性认知,进而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革新的真实作用。

(一)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对相关教学案例的总结,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正在经历“信息化改革浪潮”,几乎每一个教师都会为自己的课程准备多媒体课件。可以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领域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技术层面来进行分析,通过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现有的高中数学教学体系,并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拓宽延展,进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考虑到事物的两面性。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发展也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副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快速有效地在网络上获取教学末班,高中数学教师如果不重视备课过程,就很有可能只是从网络上copy几个模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对于备课课件的掌握程度就难以得到保证,导致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产生问题,造成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恶劣影响。综合起来看,通过综合性的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要对信息技术的特点和高中数学的特点进行有机融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

所谓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等核心的信息技术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从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虽然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利大于弊”的,进行对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的进一步运用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没有信息技术辅助的传统数学教学过程单调乏味,所获取的教学资源也有限,对于学生的高中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成长难以发挥出应用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方法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桎梏,打造多样化高中数学课堂,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进行深度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相应的融合策略方法。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发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优势

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如何实现高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这样的教学背景,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充分调研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数学学科的认知特点,促进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高中数学课堂进引进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意识到在两者结合的契合点,让学生可以通过接受改造后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了解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中心内容,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快速地进入对“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知识点的深度思考,并形成对于这一集合性章节的系统化认知,就需要在进行《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欣赏《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中所重点介绍的加法、乘法应用规律,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就可以对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数字结构的分析,形成对于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中知识的立体性认知,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景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概念,根本不能涵盖信息技术对人类教育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改变教学的形式,根本目的是为数学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用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所以,在教学中要防止信息技术手段的滥用和无效运用。为了防止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的出现,高中数学教师要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教学优势。具体的来说,数学学科是一门整体性强、逻辑性强、趣味度足的学科。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点,并通过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不断解读,形成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度认知,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中《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函数的曲线变化进行动态展示,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曲线呈这样的变化规律,其内因是什么?”“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函数是基于什么规律?”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课件上生动的展示,加深对于数学函数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高中生通过更加深刻地了解《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中知识,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进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可以看出,为了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两面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发挥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防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问题的出现,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有促进作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刘静 单位:杭州市塘栖中学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现今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其在逻辑和思考方面得到很好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创作性思维对学生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些高中数学中培养创造性学生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中最为复杂的学科,也是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培养的最主要渠道。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的融入数学之中,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而且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其收益终生,最典型的就是讲逻辑思维应用在高中的其它学科中,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

1.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心理活动,其主要是以独创性思维和突破性思维进行检验。高中数学是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体,其能够将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运算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其是当下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特的世界观,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自主思考、理解过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而且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以及求职欲望,所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是非常必要的[1]。

2.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要想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标,就需要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将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启发学生进行感悟,让其形成独立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下述为笔者对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2.1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这就会使得教师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不会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和理解程度进行重视。这就使教学效果较差。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教师也逐渐改变了教学方式,例如语文的情景教学能够很好的让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但在高中数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数学与语文不同,其是思维和方法的教导,无法应用构建氛围设置情景的方式。例如在对人教版数学中概率章节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个抽奖活动,并设置相应的问题,“抽奖的先后顺序对抽奖的概率有没有影响”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回答,然后让其进行情景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都参与其中融入情景氛围之内,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通过活动和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2]。

2.2培养学生的求异性

求异性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上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这就能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其从多角度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从对比中就能够发现新的思路和方式。例如推理证明中典型的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BC和CD的重点,判断直线EF与平面△ABD的关系,并进行证明。对待该题正常情况下学生会利用几何证明的方式进行推理,如果学生存在求异思维,就可以现将四边形特殊化,将其弄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活出EF直线,通过观察就能够发现其与△ABD是处于平行关系,在进行反向证明,而这种思路就与正常的推理证明不同。长此以往,学生对待问题都能够用逆向或者异向思维去思考,就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促进作用。

2.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理解、解析的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知识的获取程度。而对学生想象力培养,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大脑中的表象进行提炼加工,这就能使其生成新的表象。由于想象力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再想象的过程就会对自身的思维进行培养,所以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还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ABC中,直角三角形满足条件为的定理,假设(n>2)的情况下,三角形为什么三角形,证明结论。初始看到该题,学生都会比较茫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再加上该题需要较多的条件,就使得证明更加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其先对公式进行赋值,假设A取2,B取2,n取3,则公式即为,则C就为,将计算结果算出估算出的值,然后画出三角形,观察其是钝角、锐角还是直角,结果发现其为锐角三角形,同理在将A取3,B取3,n取4,计算结果,发现其仍然是锐角三角形。接下里就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想象,将其为锐角形作为结论,通过逆向的方式将其推导。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当学生在遇见该题型时,就能够通过自身思维进行计算[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其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但在教学创造性思维较为复杂,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规划,有条理的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冯丽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英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139-139

[2]吴革生.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7-7

[3]赵永贤.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5(13):93-93

第五篇:高中探究式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发现,倡导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来改变以往数学教学中所出现的弊端,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因此本文主要从探究性的特征出发,并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式教学的实践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研究

在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育观念有了颠覆性的转变,从以往灌输性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倡导以探究式的教学形式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实际听课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着积极地影响。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一)问题情境特征

问题情境的设立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同时也是贯穿于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在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中,教师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努力设立一个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在教师营造出的情境环境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因而,设立数学问题情境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二)实践探索特征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精髓。在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围绕着数学探究主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学习的氛围之中,学生通过观察、查阅资源、统计、实验、调查、分析、数据等一系类的方式来扩充实验活动的形式.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而有效的提升了教学质量[1]。

(三)思维开放特征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发现问题,并研究出解决的方案,这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们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来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们探究问题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们在探究结果中的研究过程,要时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格外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养成。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们必须遵循学生们性格特点以及实际的接受能力出发,运用探究式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具有开放式的思维特征,所提出的问题能够留有让从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思维体验。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开创研究性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时,要充分地结合探究教学在实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依据教材内容,结合高中生普遍拥有的性格特点,以此来开创探究问题情境,进而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开创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来,在研究当中,理解知识内容,提升教学质量[2]。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公式定理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拥有圆的形貌的实际物品,来进一步说明圆的结构特征,并让学生自行去思考圆的概念,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画出不同尺寸半径的圆,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圆的定义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圆的运算公式来探究出所画半径圆的体积、相应直径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探究学习的环境。

(二)采用分层次讨论法

由于高中数学教材中一些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乏味,因而,教师在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教材中的不同问题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层次的划分,这样能够有易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研究。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以及探究方法进行掌握与指导,可以通过三维思维的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对待数中的具体应用运算要有局部分析的能力,要对局部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将问题变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在系统探究中有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例如:在学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章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结题视角来分析问题,可以从任何直线都有倾斜角这一点上,将直线划分成倾斜角a=90°和≠90°,学生通过这样引导方式的学习,就能够对一般的直线结论得以归纳和总结。

(三)延伸教材内容,开拓学习思维

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到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能够在探究性的活动中对数学知识有一个跟深入的认知,就要积极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这一章节时,首先要为学生梳理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对三角函数这一知识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画图举例,并采用幻灯片以及flash动画的形式为学生播放相关知识图,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够对三角形函数定义和公式的转换有一个更直观的、深入的认知。最后,在配合着相应练习题的训练,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基本消化理解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延伸其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有效增强了其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探究式教学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推动着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当然其教学模式并非在所有教育体系中效果显著,目前也只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更加发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高中数学教师也要不断实践,促使未来高中数学教学进程日趋完善。

作者:张海燕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

参考文献:

[1]逯尚军.如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0,9(22):89-90

[2]陆继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文科数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5(10)

[3]王海伟.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05).

第六篇:高中数学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数学教学也必须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进步,必须要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道路.新课标目前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非常大比例,也是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促进学习方法的提升.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转变,还要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基于上述原因,新课标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

新课标;教师;创新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中强调教学必须要将学生放在首位,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要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只是传播知识,而没有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也不能够认清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新课标将学生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义,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但是,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的诸多问题:

1.只在乎主观性,忽略价值评价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使尽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创造解题方法,甚至一些题目能够总结出数十种方法,不可否认一些方法非常的新颖和独特,然而有的方法却很老套和繁琐;过度重视答案的多样化;激起学生的讨论热情,而往往一节课所讲解的内容很少,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

2.让学生过分自主,忽视教师的引导

积极的扩展学生解题思路,多元化的发展,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为将来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教师的基本责任.而实践中,很多教学作用不明显或者学生过度自主,教师作用在不断的被弱化,而学生的认知和知识量又非常薄弱,学习效率就会比较低.

3.教学方法问题

新课标中提出了非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并且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适当的修改.(1)弱化了教材的地位有的教师讲课不注重教材内容,而是在课堂上加入了一些自己从网上下载的材料,教学内容显得非常空洞.而有的教师则过多的将生活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大量引用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教学,使得乡土气息非常浓郁,而体现城市文明和世界先进的一些实例被忽略,让学生对整个社会产生片面的理解.(2)为情景而设置情景新课标对教学模式也有了更为详细的解释,“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运用”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式.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生活实际为根本,营造出一种非常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能够身处其中,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人和物,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意识.但是有的教师虽然设计了非常多的情景,但是目的非常不明确,也不能贴合实际,造成情景的浪费,给教学带来了非常负面的作用.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增强创造性,大量使用教具

高中数学的新课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教材则是最基本的依据,教材是为了能够完美的使用教材而设定的.教学实践中,新课标应该是指导性目标,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不能完全以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数学教材还是存在一些缺陷,教师应该深刻理解课标精神,如果发现教材中与课标相悖的内容,应该主动删除;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应加强教学;对于教材偏离课标的内容应该适当的进行修改.此外,还应该分清楚哪些是必修内容,哪些是选修内容,要掌握好内容,实现分层教学.

2.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式.现代化设备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能扩大教学内容;二是能够减轻教学负担;三是主观性较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四是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完成一节课的讲解后,教师可以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划分出重点.使用投影仪,可以将全部内容表达出来,让学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非常直观地表达出教学内容,提高主动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还会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多媒体也非常有优势.此外,一些图形问题,多媒体可以直观表达出来,节省教师写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3.以实际为导向,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主要活动,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关系体.如果选择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则会事半功倍.对于新课标来说,教学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自己以往教学经验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不要只是将考试作为主旋律,特别是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该总结经验教训,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成绩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潜能.

作者:房海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

参考文献

[1]关英霞.浅谈运用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6(36)

[2]李文欣.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6(14)

[3]邓清珂.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6(06)

第七篇:高中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功能

摘要:

本文介绍了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多种功能,对数学教学有显著的辅助功能.

关键词:

几何画板;函数;图象;几何;图形

当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到了课堂生活中,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平台更为丰富.几何画板是一个被很多数学教师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机软件.通过在课堂上使用这个软件能够方便地提供给学生一个教学实验的平台,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接下来我们将对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辅助功能进行详细探索,通过以下介绍将会让大家更为了解这个软件.

一、几何画板加深高中数学知识理解

高中数学中最为重要且抽象的概念就是函数理论,函数作为高中代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含有函数的相关思想.函数作为一种反映动态数据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其本身存在有解析式、表格以及图象三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由于函数本身是反映不同动态变量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并且其可以使用图象进行表示,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或者数学应用过程中,数形结合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前我们在使用数形结合方式进行教学或者解决问题都是徒手作图,但是徒手作图精准度比较小而且速度比较慢,但是使用几何画板就可以快速、准确、直观地显示整个函数图形.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能够较快并且准确地完成函数绘制、导函数以及函数切线的绘制,对函数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的信息.比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y=ax(a>0,a≠1)指数函数性质以及应用教学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的徒手作图就需要我们对函数进行取点,描点之后再进行连线.由于指数函数本身数量变化较大,并且徒手作图本身误差极大且画图速度较慢.但是如果使用几何画板就可以快速完成列表、描点、连线绘图等一系列操作,速度非常的快并且准确度非常高.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函数图象变化,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解析式的意义.另外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使用几何画板进行函数分析能够及时调整参数,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函数中各个参数的实际意义.例如我们在进行三角函数y=Asin(ωx+φ)讲解时,为了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学生讲解A、ω以及φ对整个函数的影响,我们可以使用几何画板在整个函数图象上对这三个参数数值进行改变,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方式来观察参数对三角函数的图形变化影响.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我们发现三角函数y=Asin(ωx+φ)中A影响整个函数的振幅,而ω对函数的周期以及频率进行影响,φ决定了整个函数的初始相位.

二、几何画板便于图象关系分析讨论

要想对多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就需要我们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多个函数的图象,通过在直角坐标系中对多个函数的图象位置关系进行比较能够更好地理解函数图象之间位置关系.但是使用传统的徒手绘图方法,需要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很多的函数图象,但是一旦图象较多就会导致徒手绘图准确度大大下降,但是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能够快速完成函数图象绘制.例如,我们在进行y=x、y=x2、y=x3、y=x-1、y=?x函数图象之间关系教学过程中,如果使用徒手绘制的传统方法,需要对其进行列表描点连线绘制等步骤,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不仅需要很多的时间而且函数图象的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证.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其中的问题.通过使用几何画板对函数图象进行绘制能够保证图象准确性,通过对图象观察能够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函数图象之间位置关系.在进行函数知识讲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函数的对称关系研究,函数的对称关系如果只是使用徒手绘图方式进行演示,就很难将其动态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但是使用几何画板中自带的旋转功能能够更好地完成函数对称关系的动态演示.学生通过对几何画板中的图象进行观察能够更好地理解函数图象之间的对称关系.例如,教师在进行周期函数讲解时尤其是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对称时,由于这个函数本身是一个中心对称,所以如果使用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不能够对其旋转过程进行很好地理解.但是使用几何画板对函数图象进行绘制,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函数图象,接下来几何画板中本身具有旋转功能,所以我们可以点击旋转安全动态地演示正弦函数的中心对称关系.

三、几何画板提升高中数学几何演示

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的函数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教师进行详细生动直观的讲解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代数教学之外还有几何教学,由于高中几何教学是一个三维立体的视角进行教学,所以对学生本身抽象想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几何中很多的都是公理以及定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对公理以及定理有着很好的理解,只是单纯地依赖自身的平面图形直观感觉进行理解,这样在学习上面就会造成严重的误差,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使用几何画板就能够准确地完成教学过程中立体图形的演示,通过演示立体图形能够非常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差.并且几何画板能够旋转能够让学生全面地认识整个立体图形的各种数据.

总之,使用几何画板能够准确完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图形绘制任务,通过绘制图形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直观地理解函数图形或者几何图形,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尹小初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

第八篇:高中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模式因其自身优越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学习兴趣;引入;深入

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作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其突出的特征在于以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为主导,教师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并能够合理发散思维.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现具体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用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式探究式学习实施的第一步,情境的创设需要同高中生的性格、经验等充分结合,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进一步在教师的引导中自主展开探究.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数学典故知识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时,可向学生讲述欧拉、迪卡等数学家对函数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让学生产生进一步认识的欲望;通过一定的数学悬念创设情境;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正弦函数的图象”时,可引导学生用细沙、纸板以及漏斗来进行“简谐运动”实验,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得出正弦曲线,既能够获取学习的成就感,也能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更形象生动的课堂,如在教学“函数奇偶性”的知识点,可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物体,给予学生更深的印象,引导其展开对函数对称性的思考.

二、构建小组,加强合作交流

合作探究是协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师可具体针对学生特征,将其分为若干4-6人的小组,通过目标任务的布置,使每一个小组间的成员互相合作交流,彼此帮助,在合作互助的情境中共同达成目标.具体来讲,小组的构建首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性格以及态度等多重因素,按照互补性原则,尽量使每一个小组结构均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找打自身的角色,从而进一步培养团队意识.同时要引导小组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小组成员不仅要完成自身任务,同时也要协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任务,互相鼓励,互相合作.教师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结合学生好胜心强的特征,通过小组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问题探究的积极性.此外应注重教学评价的层次性,小组合作中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除了重视对学困生的引导以及对优等生的鼓励,还需要加强对中等生的肯定,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小组整体的激励,使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主动性.

三、巧设问题,引导探究

基于情境的创设,教师进一步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与引导,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学习氛围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更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育心理学认为师生处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大脑更为兴奋,课堂效率也可有效提升.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正方体截面”的知识点,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并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一个正方体中,类似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屏幕中有颜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怎样截正方体才能够使其截面成为正三角形?”等,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创设,拓展学生思维.再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时,可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单杠双杠、跑道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将生活中所见想象成直线,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直线与平面有几种关系”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与总结,并写下结论,通过动手、动眼、动脑的结合,达成学习目标.此外,针对问题设置,教师也应当做到针对性,通过合理的问题难度,提升问题以及探究结果的相关性.例如在初学三角函数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设置一些概念性、基础性的问题,并进一步通过相关三角函数阅读资料,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与了解.

四、预留空间,深入探究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灌输式”教学容易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后续学习受到影响.而探究式学习则侧重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探究式学习需要注重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对于问题探究有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课余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利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重难点问题.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提升数学思维.例如学生在对某一个问题有了解答之后,教师通过一种激励式的方式延迟对具体答案的评论,进一步给予学生互相启发、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其在有限的时间中有更多的设想,从而培养其发散思维.如下例:求过点(3,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此题有两个正确结果,学生如果按照正常思路解决会忽视截距为0的情况,教师可通过合理设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的创新思维.

五、课后延伸,发散探究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应进一步通过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将探究式学习发展到课后,进一步拓展思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课后延伸主要为对学生日常生活中以及其他学科中所出现的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充分展现出学生小组的合作活动与自主探究效果.当前高中数学教材中探究性学习参考的课题有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定积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等,教师可充分结合这些知识点,向学生布置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小论文或者探究报告的方式上交探究成果,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当前高考中数学开放题型也已经成为了常见题型,例如分类讨论型、问题探究型、数学建模型、情境研究型等,都有着非常强的应用性与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需尤为重视对学生的课后探究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

作者:张凤芹 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

第九篇: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摘要:

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方面,要求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加以培养,并且要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习惯.

关键词:

合作学习;策略;高中数学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不利于独立思考和探索事物本质.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打破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问题

当前在许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教学学生分组不合理

学生分组的不合理是当前影响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问题,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往往没有对其座位进行相应的调换,从而使得组员之间的距离较远,而如果组员之间的距离较远,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再加之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在完成了课堂学习之后小组成员之间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就有可能导致合作学习起不到较好的效果.

2.部分教师不重视,从而缺乏科学引导

许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没有对合作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往往过分地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以课堂讲解为主体,而没有对合作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也不愿意去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所以导致学生缺乏科学的引导,因而使得合作学习不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中恰当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建立学生主体课堂

要想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离不开兴趣和好奇心,而且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对于合作学习策略加以应用,首先必须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在对《随机抽样》这一章进行讲解时,数学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就像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都有的近视问题,在班级中有许多的学生戴眼镜,教师就可以问一些这样问题“谁能够告诉我们班级中的近视率”.在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科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于该章知识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统计学知识加以回顾,同时又为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支撑,进而激发出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此外,学生可以分组来展示讨论结果,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展示,如视频、图片、表格等,展示过程需要全小组成员参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们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使得每个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书本知识并且会运用.

2.设计导学问题,引导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只是从教师授课中吸收知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目标,尤其对于相对枯燥的数学科目来说,教师更应该引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其中设计导学问题,引导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有研究表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要比学生自己学习效果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约90%以上的基础知识,但是只是单纯学生合作学习也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对于问题的设计来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说在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形式,在了解了其定义和基础表达形式的基础之上,对于相应的判别条件加以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还必须要注重将问题具体化.像水和鱼之间的关系“鱼离开水就失去生命”,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水对于鱼是什么条件?”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以使得学生螺旋式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

3.教师要充分参与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突破瓶颈

虽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够依靠合作学习来加以解决,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并不能真正深入解决问题,这就会需要教师的指导.例如,在《排列和组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地对于排列和组合的含义加以了解,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两者单独应用的方法,做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但是对于比较难的问题上就会出现一些错误,学生们就不能够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对于学生加以有效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难题.而且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比较维度,把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图表来加以展示,并且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在哪个维度出了问题,及时地对于学生的问题加以解决.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之中,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困难加以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于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其加以引导,从而使得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作者:赵云 单位: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秦美娣.激趣合作探索创新———高中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2010(28):64-65.

[2]石军.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刍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69-70.

第十篇:高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摘要: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学领域中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之所以能成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使用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近些年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也开始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将这种教学模式的价值发挥出来,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地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应用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便组成小组等团队学习的形式,在明确分配了责任之后进行互助学习,进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培养学生合作技能是前提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一刀切”、“填鸭式”等教学模式,而且为了教学的方便,就只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并不交给学生学习的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学生只能掌握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所以在教师突然开始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时候,就会使得学生不知所措.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以此来改变学生无从适应的状态.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树立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确观念.其次,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就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步骤来说,其主要是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然后学生得出结论、展示成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除此之外,如果时间上允许,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走一遍小组合作学习的历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然后,教授学生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例如如何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等.在传授技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下对教师的依赖感,同时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关键

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材并不完全是以小组合作教学为基准去编写的,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合理使用教材的关注.借助深入探究与再加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取舍与补充,实现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的进行.具体的方法有:第一,加强预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联系.预习得不充分,就会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因为预习是这一教学模式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主要的加强联系的方式是精心编写预习的学案.第二,在小组任务中巧用“问题串”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而言,“问题串教学”是推进其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与数学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新课改中也提出了数学教学应当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借助比喻来说,传统的数学教学问题向全体学生进行提出,就像是所有的学生都排在一个买票窗口,即费时又费力,而“问题串教学”则能有效地在课堂中多开几个售票口,以此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容量的增大.然后,在展示环节中,鼓励学生迎合相应的合作任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课堂展示是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为了促使学生更好的展现自己、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展示,像是多使用演讲、三句半、辩论等展现形式.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是保障

对教学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最不可忽视的.教师,其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自身所有的合作学习技能以及知识,对学生都是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但是现阶段,高中的许多教师都缺乏教授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与经历,为此,各学校就要加强对教师素养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而来的,为此,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转变自己在课堂所扮演的教学角色,即由原来数学教学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鼓励者,放下自己的主角地位,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当随着教学环节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只有这样,教师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体现出来.例如在写教案与设计小组任务的时候,教师所扮演的就是设计者、分析者的角色;在数学教学中分配小组任务的时候,教师就是课堂的组织者等.其次,不断钻研与学习.学习是教师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最佳途径,主要的学习方式有:第一,与同事相互切磋与交流,进行教学经验的互补和学习;第二,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的活动;第三,在教学的时候不断观察,在课后则要不断地反思与总结.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为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教学方式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促进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提高自身素养,也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作者:冯万娟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兴洪中学

参考文献

[1]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4.

[2]文颖.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