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0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意识

1.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抛开旧的落后的,创造新的先进的。具有创新意识是当代人才的标志之一。中学生在创新中具有以下特点:有相对的新奇性,对于中学生来说问题和解决过程都具有新奇性和吸引性,激发其好奇心,对其进行不断探索,从而达到创新。有相对的独立性,经过独自经历,独自思考,独自探究,独自进行解决,从而得到自己的见解和收获,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能力。且在此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有不同特点,学生通过各自不同见解和创新意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将其精神带入实际生活中。发展过程中,老师应因材施教,从不同方面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自觉产生创造力。

2.高中数学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有所培养

高中数学是高中全部课程中最具有创造力的科目,通过学习数学这个科目可以对脑部发育有所促进,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通过不同方法对于数学题目的解出,使学生充分进行思考,增强其创造力的发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解题思路灵活,激发创造力,经常对数学题目进行思考,不仅培养了学生踏实的性格,还促进了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好习惯。从而将其创造力发挥在平时生活中,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数学知识技能是学生学习中必备的技能,也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知识改变人的命运,好的学习知识的技能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学习的数学知识越多,数学的思维能力就越强,想象力就越来越丰富,从而大脑自由度大,创新能力就越强。提升数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增强其课堂中再创造的能力,通过学习数学,讲解其中一种解题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进行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能力。创新思维具有创造力,较为灵活,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此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其进行创新。通过多种途径,例如网络,杂志等为学生提供有利发展环境,增近其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其大胆假设,对问题具有怀疑精神,不断摸索创新,保持好奇心,并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4.1实施过程教学,诱导创新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地点,传统教学比较死板,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值得理论的记忆,而忽略了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影响了学生潜能的激发。当代不断进行发展探究,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知识探索过程,对知识进行迁移,创设相应情景激发学生认知的动机。教师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对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进行渗透,指导其正确激发和运用其创造力,通过数学学习,提升学生推理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指导并督促其建立系统化结构,从而具备此种能力,系统学习后进行灵活运用,并升华到现实生活中。在学习中发掘数学的趣味与美感,补美创新。数学具有诱人的逻辑美,并具有深邃的特点,数学思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所学问题串成线,对其进行探究,提升整理总结能力和洞察力。将思维的创造与跳跃性暴露出来,老师进行积极引导,从而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并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讨和思考,从而做出合理推断,不断变换解题思路,归纳方法,构造思维方式,不断推广隐申。不断进行评价与小结,不断在自己和老师督促下挖掘自身的潜质,提升创造水平。通过不断总结,使学生思维更加有层次,和更具针对性。对学生思维进行分步,从而对思维方式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提高其认知能力,对错误及时修正,从中反思获得更多收获。教师进一步提升水平,及时引导,促进学生,使其创新性更加有效,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4.2实施开放教学,进行探索创新

问题不必要有解,答案也不需要唯一,条件可以剩余。学生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开放题特更能体现学生们之间的差异,通过学员之间的探讨,彼此得到进一步发展。

5.运用数学技术,开拓创新

运用数学技术,创造有效的认知情境,更好的创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数学是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产物,高中数学有助于增强学生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增强其积极性以及信心。这种学习将对日后产生巨大影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创造力的不断发展,高中生们应正确把握机会来提升自身的创造力,老师也应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更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学生全面素质。高中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作者:徐志汉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分析

一、利用几何画板演示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相比于会做题,能背诵数学定律和概念,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思维其实更重要.尤其是高中阶段,理解的意义远大于背诵,能够熟练运用思维解决没见过的难题,也远比单纯的埋头于题海战术更有意义.几何画板集动态演示、静态展示、计算、标示、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使高中数学中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直观.几何画板的运用,解决了教师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难题,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数学概念和定理是如何得出的.运用几何画板演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推理过程,演示不同条件下数量关系的变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消除学生对数学因神秘感而产生的恐惧感.比如在讲授苏教版高中数学中“二面角”这个概念的时候,有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难以想象出这个抽象概念.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将一个平面固定,而另一个平面转动,这样就能够直观演示各种二面角的形象,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二、利用几何画板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往往因为高考的压力,而选择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题海战术,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养成.的确,时间紧,任务重,课程难是高中数学的一大特点,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就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正因为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更要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的学习.几何画板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讲授苏教版《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这一课的时候,单纯的理论讲解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因此适宜使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讲授.大部分教师在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时候喜欢选用PPT教学,但是如果只用PPT画两条直线,其效果与在黑板上画差不多,因此难以达到形象教学的目的.而使用几何画板教学软件,可以先设置一个直角坐标,并在坐标系之内画出两条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直线,并在四条线上各取一点,这样,每个点就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坐标,运用几何画板软件的计算功能,能够根据点坐标计算出每条直线的斜率,这时,教师可以轻松引导学生发现垂直直线和平行直线斜率的运算关系.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申,在几何画板中变换直线的位置,计算出斜率后,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哪两条直线是平行关系,哪两条直线是垂直关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习惯,也就是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方法,调动不同学生的思考力.利用几何画板能够很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几何画板中有显示/隐藏功能,能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学设计之间自由切换,在不同的解题思路之间切换,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比如讲解不同函数图象的伸缩变化,教师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之内画出不同函数的图象,y=x+1,y=2x,y=x,并为每个图象都设置好显示/隐藏的功能,说明函数的横向变化时,可以只显示y=x和y=2x,说明纵向变化的时候,可以只显示y=x和y=x+1,这样直观地演示往往更能调动学生兴趣.再比如,讲解二次函数图象与函数的关系时,可以在同一坐标系设置y=x2,y=ax2,y=ax2+bx,y=ax2+bx+c这几个函数图象,通过显示和隐藏不同的函数图象,向学生展示a、b、c在函数中代表的不同意义,通过不断变化a、b、c的数值,让学生观察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对称轴和最大最小值的变化.

三、运用几何画板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课程上要设置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目的是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实现课堂上的动态讨论,在短短45分钟时间之内,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运用几何画板研究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利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苏教版《正弦定理》一课时,传统教学方法的是画出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度量各角的角度,但是学生度量往往不够精准,用这些不精准的角度验证正弦定理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导致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受挫,降低了课堂效率.然而如果使用几何画板,就能够轻松而且准确地画出三角形,并测量出角度,再运用几何画板中的计算功能,就可以算出正弦比值.教师还可以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而正弦比值是不变的,这就能够清晰地显示,对于任何三角形,正弦比值是一个定值.再比如,苏教版选修2-1中“探究•拓展”栏目中有一道题,要求通过把圆形的纸片连续折叠,使圆周经过圆内圆心之外的一个点,探究折叠的痕迹所形成的曲线形状.如果真正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难度非常大,但是利用几何画板,就可以通过动态的演示,把抽象的变成形象,再现折叠的整个过程和痕迹的产生过程,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形象地得出椭圆的概念,并对折叠痕迹运动规律有了直观认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几何画板将具体形象的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了高中数学的抽象性,使高中数学不再沉闷和单调,学生能够更加感性地认识和把握理性的数学知识,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极大地解放了学生个性.在日益提倡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今天,熟练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断深入的应用,几何画板的功能也会不断更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巍巍 单位:江苏省沛县中学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分析

一、数学思想方法

1.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在数学这一学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很多数学家都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伽罗•瓦的群论、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和欧几里得的公理化思想.因为不同人的看待视角不同,因此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没有一个标准定义.大家公认的是恩格斯关于数学的定义:“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根据前辈们的定义和个人的理解,笔者认为,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规律的总结,是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而提炼出的观点,是解决数学问题和建立数学模型理论的指导思想.而数学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2.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这二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数学方法必然来源于某一种数学思想.这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数学思想是理论,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而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模仿性的特点.

3.数形结合思想

高中数学中有很多基本的且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特殊化与一般化思想、类比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和化归思想等.刚刚提到的这些数学思想几乎概括了高中数学的所有内容,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本文的重点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数学问题过程中,用图形来表达数的内容,用数来研究形的思想方法.其实质就是既要分析数量关系,也要分析几何图形,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寻找解题方法的一种思想.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形式

形式一:从数到形,以形论数.对于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属于代数类的问题,可以先画出图形,将其中的数量关系的结合特征形象地表示出来,图形经常会简化解题的步骤.比如一般在答关于双曲线的和的最小值的填空题时,将图形画出来,很容易看出解题的关键就是双曲线的定义,而不是用常规的思想解析法解题,这对于考生来说在高考考场中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形式二:从形到数,以数论形.答题时根据图形特征找出相应的表达式,将图形题变成代数题,来解决代数问题.比如随便给你一个函数图象,问你在给定的区间内有几个极小值,此时解题的关键就是要联想到函数的增减变化性质.形式三:数形结合,互相转化,互相补充.就是在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题时,要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转化、相互利用.比如在证明,若0<α<π/2,求证sinα<α<tanα这个结论时,就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结合构造单位圆来解题,就可以大大减少用一般方法证明时的计算量.

三、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遵循的一般原则

原则一:等价性原则.在数形的相互转换过程中,代数性质和几何性质的转换必须是等价的.比如,有时由于图形的局限性,图形的性质只是一种直观的说明,会造成解题失误.原则二:简单性原则.当我们找到解题方法后,代数方法、几何方法和二者兼用,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方法简单就采用哪种方法.原则三:双向性原则.即在进行代数抽象的运算时,还要进行几何图形直观的分析,二者结合,优势互补,简化解题步骤.

四、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1.在教材中深入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增加了算法、统计与概率新内容,减少了数学计算方面的要求.这些变化实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这些变化的关键点就是加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尤其是数形结合思想.比如,人教版必修一在讲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内容时,都借助了函数图象.必修五不等式这一章节,在解绝对值不等式这类题型中,有两种教学方法,常规方法就是先去绝对值再求解;另一种则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行解题.教材中有很多这种类型的题,只有挖掘到足够的深度,才能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让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空间几何时,应通过展示实例来加深同学们对空间几何体的理解,进而在形的角度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达到真正的数形结合.

3.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第一、概念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知识是蕴含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将等差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用函数图象表示,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对应的通项公式和理解相应的最值问题.第二、例题教学.教师在讲解例题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很快会记住并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因为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将教师作为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挖掘出例题中所隐含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学的魅力就在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还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笔者在本文中只提出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还有更多的领域等待教师们的研究,进一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作者:兴智群 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指的是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应该有机地、不露痕迹地、自然的融入。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并不是简单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数学文化的内容,而是要将数学文化与高中数学的内容紧密结合,在内容的理解中渗透数学文化,在文化中解读数学知识,而不是刻意追求形式,牵强附会地生搬硬套。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地把握数学知识,深刻地理解数学文化,从而进行无缝衔接。例如,在讲《微积分》的过程中,教师介绍莱布尼茨的背景和成就,就是一种简单的累加,没有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二)选择性原则

数学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家的研究历史、数学发展的历程、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以及数学知识的实践等,这些文化并不是都能够引进高中数学课堂,需要结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高中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那些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内容。如,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印度的一个典故“国际象棋与麦子”,国际象棋的发明人达依尔,请求的褒奖是每天能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在国际象棋内放入相应数量的麦粒,国王最后发现即使把国库的全部屯粮都拿出了,也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通过这样的文化导入,与课程内容和高中生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

(三)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指的是数学文化的引入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能主观地加以改造,尤其是那些没有定论的数学文化。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在一些自己尚未查明和论证的数学文化上,要积极查找事实,没有查找到事实的,要如实的告诉学生,当引入的文化影响到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时,如果教师尚不明确,宁愿不要引入,也切不可主观改造。例如,在关于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设立数学奖,这个问题在数学史上并并有统一的认识,只是在野史中有一些流传,基于数学的严谨性,教师在引入的过程中是不可以以定论的文化传递给学生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数学文化

人类和自然界是相同的,人类许多伟大的数学发明其灵感都是来自于自然界,自然中包括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这些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例如,蜂窝为什么呈正六棱柱形紧密排列,这里面包括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三角形的性质、多边形的性质以及立体几何的许多内容,这些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政治、经济、金融、科技等各方面蕴含着深厚的的数学文化,这些都可以为高中数学课堂服务,丰富高中数学课堂的内容。如,金融中以复利的方式计算利息就与高中数学的指数函数密切相关,高中数学中统计知识的教学也是以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抽样调查为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一些异化的数学专业术语,利用这些文化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学生的兴趣点更高,记忆也更加深刻。如,在讲指数函数时,联系到社会现实中的各种“指数”,幸福指数、健康指数、环境污染指数、指数爆炸等。

(二)以数学之美体现数学文化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不仅要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要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高中数学不仅要传递数学知识,而且要通过数学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首先,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之美,在数学发展史上,许多数学家提出了一些有关数学知识的经典语录,如杨辉三角,又称贾宪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杨辉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规律。每个数等于它上方两数之和。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1开始逐渐变大。第n行的数字有n项。第n行数字和为2n-1;其次,让学生体会数学形式之美。数学是数与形的结合,数学的表达方式和几何的立体美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如杨辉三角给人一种简洁的美,三角形的排练又呈现出一种整齐美;再次,让学生体会数学方法之美。数学是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一种抽象化提炼,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方法能够很快的解决。如,高斯的巧妙求和,就将生活中的求和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倒序相加法求和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要与数学文化密切结合,在自然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和自然性选择的指导下,利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感受数学语言、数学形式和数学方法之美。

作者:徐海雯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中学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一、思维与数学思维

1.思维

心理学家们认为思维是指拥有意识的人脑认知事物本质与内在规律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人在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然后再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以及经验,对存在于大脑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总结概括,透过表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所以又可以这么说,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不过是在进行感性认知的基础上.

2.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指的是人脑间接概括的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其之间的空间形式,是将客观事物抽象为文字、符号等构成概念、推理与判断的心理过程.当学生具体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时,能够在已知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直觉感知,再解决不熟悉的部分,经过有效分析能够最终解决问题,再进行整理,对产生的答案进行检验,这一过程即是数学思维的过程.

3.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经过数学思维的训练而培养出的数学能力.主要包括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等.

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学生不再仅仅重视语数外的学习,其也需要重视物理、化学等的学习,而高中数学与高中物理、化学联系密切,学生在充分掌握数学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够对自己学习物理与化学有帮助,取得不错的成绩,此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对其在物理与化学中的运算有所帮助,解题过程才会更加顺利.

1.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被人们广泛关注.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而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学科之一,当然需要加强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常常会沿用题海战术,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各类题目,形成对应的思维模式,以此使得自己能够在再次面对这类题型时快速做出解答,但是在考试时如果出卷人进行题型创新,那么题海战术就显著甚微.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可以在题海战术失效的情况下,使得学生能够面对各类型的数学题目,更准更快地做出解答.

2.社会现实的需要

学习数学并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数学其实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数学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多个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不仅能够在学生解答题目中提供帮助,而且能够在学生未来生活工作中有所帮助.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现代化社会中的需求越来越大.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不是灌输式教学.情境教学可营造使教学环境更加生动、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效果.兴趣是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中.

2.疑问教学,激发学生全面思考

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激发学生进行全面性思考.但是在问题的设置上需要注意问题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具有启发性.在引入正弦定理后,可以向学生提问是否所有的三角形都满足正弦定理呢?鼓励学生对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进行验证,以此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组,每组之间进行竞争,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中锻炼其数学思维能力.

3.优化内容,激发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要想能够学好高中数学,除了需要良好的学习态度,还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兴趣能够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而数学思维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数学学习兴趣的增长.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同学能够聚精会神的随着老师的教学进度主动地学习,甚至会在课堂外花费时间与精力继续刻苦专研,其涉及到的知识以及对教材内容的领悟肯定会比较深刻.反观,学习兴趣索然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课堂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久而久之,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需要教师优化课堂内容,激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内容设计需要包括多方面,不能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而丧失了学习的趣味性.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这一出发点提升其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开发.

4.及时总结,强化数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及时总结与反思能够及时从中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能够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发现存在的规律,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再次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与解决问题.数学思维具有系统性,通过及时总结与反思,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数学思维能力,达到强化的作用.

作者:罗人全 单位:河北省保定一中

第六篇:高中艺术生数学教学备考策略

1统筹安排,备时间

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打好基础、循序渐近,因此艺术班的数学教学从内容到难度上,都要和普通班区别对待。艺术生数学高考之路,时间上应及早规划。

1.1高一:一视同仁,有教无类

以我校为例,艺术班高一开始招生宣传、艺术基础培训和潜力测试,但所有同学在文化科学习上无任何差异。按广州市统一的教学进度,高一数学要完成必修1、2、4、5,而这部分知识在高考分数中约占了60%左右的比重,这就要求老师在对待学生上要一视同仁、有教无类,特别是后进生,更要耐心、细心、悉心的指导,很有可能数学最差的那个同学将会是艺考生的佼佼者。

1.2高二:降低难度,提早复习

我校高二艺术生正式独立成班,从而确立专业课的主导地位及课时比例。高二数学的进度是上学期先完成必修3之后统一对五个必修模块进行广州市水平测试;下学期再完成剩余选修部分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进度对艺术生非常有利:合理安排好新课的教学内容与难度,就可以挤出时间在上学期水平测试前对必修部分进行第一轮复习;下学期期末前完成高中数学知识的第二轮全面复习。提早两轮复习将为艺术生的数学打下一定基础,为高三备考冲刺赢得时间。

1.3落实基础,重点突破

高二暑假至整个高三上学期,艺术生停止文化科的学习,外出强化培训艺术专业并参加省联考(或校考)。艺考结束回校,留给艺术生备战高考文化6科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而所有学过的知识在过去半年多里几乎已经遗忘殆尽。三个月的时间不可能把高中数学知识再系统复习一遍,这段时间的备考策略,更要落实基础,回顾、强化好知识点及其应用,针对高考常规题型重点突破,拿有效分。

2对症下药,备学生

2.1精心分组,共同进步

老师要了解每个艺术生的学习态度、数学基础乃至性格特点。数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互相讨论,因此成立学习小组是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小组内既要有龙头带,也要有赶帮超;有思维活跃的懒男生,也有一丝不苟的勤女生;有计算能力出众的,也有逻辑性强的;让勤学好问的及时得到解答,也要让爱出风头的有用武之地……艺术班的数学老师更应该有爱心和慧眼,给他们多些阳光,他们一定会灿烂!

2.2精选习题,当堂批改

针对艺术生而言,数学是要靠做出来的。只有通过做题,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及其运用,才能巩固解题方法与技巧。老师精心准备的学案,要留课堂一半以上的时间留给学生亲自动手解题。我在课堂上经常随机抽学生板演解题,即使是紧张的高三备考阶段,面子问题也逼着那些不喜欢数学的人向同学问个明白;而在现场批改板演题目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数学思想、解题思路、语言逻辑、计算技巧等等都在向学生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学生才会慢慢喜欢上数学,兴趣都是慢慢培养的。

2.3巧定目标,增强信心

目标达成是促进数学科学习的巨大驱动力,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广东省文科数学平均分2013年为78分,2014年为75.09,因而我们给艺术生的总体目标也应该大致相当。具体细化:选择题约6~8/10(10题对6~8题),填空2~3/4,客观题总得分应控制在40~55分,综合题前3题总分为38分,得分应控制在25~32分,后3题争取能得到5~10分。本人从高二起的每次综合性考试都会分析每个艺术生的对应得分与目标差距,并对达超目标的同学公开表彰(如客观题50分及以上者),让他们享受努力后的馈赠,进而有意识地去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

2.4多找方法,帮助记忆

知识点、数学公式遗忘快是艺术生的通病,我们老师要勤动脑多找方法辅助记忆。个人比较喜欢口诀记忆法,如用“指数函数歪歪头、对数函数弯弯腰,幂函数横抛负双大竖小横”来辅助记忆三种初等函数的图象;用“首尾相接首尾连,共同起点后指前”来辅助记忆平面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来记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当然,重复是遗忘最大的敌人,课前5分钟小测也是我最推崇的有效方法。

3有的放矢,备内容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难度大,抽象性强,微博上流传着一句戏言:我待数学如初恋,数学虐我千百遍,很多文科生对数学望而生畏。因而我们非常有必要编制适合艺术生的校本教材,把握难度,大胆取舍;高一统筹安排,高二打好基础,高三才有底气。

3.1探囊取物

集合、复数、程序框图、平面向量以及选做部分的平面几何或极坐标系,是高中数学中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知识点少难度低考点集中,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故高三复习时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艺术生们下功夫牢固掌握,让它们成为最犀利的得分利器。

3.2志在必得

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三个模块位列广东卷的前三道大题,这部分的教学要求和普通班学生是一样的。其中概率统计部分是学生最熟悉和喜欢的,基本的解题方法初中已经掌握,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好解题的格式即可;三角部分紧抓住合一变形这一个中心,打牢固三角公式和函数图象这两个基本点,把握好换元法、三角求值和解三角形这三个突破口,以周练的形式滚动练习,生命不息,三角不止;立几部分重点打磨好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三视图、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几个核心环节,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好立几证明的常用思路与方法以及辅助线的作法,当然,常规题型常规见,立几也是周练上不可或缺的题型之一。

3.3大胆取舍

数列、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三个模块是高中数学的三座大山。艺术生们只要能找到进大山的路即可,不要奢求翻越大山。高三备考阶段以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和性质,解决客观题及综合题的第一问为主要目标。以数列为例,把以下三点复习到位即可:①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②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③m+n=p+q时等差数列am+an=ap+aq等比数列am•an=ap•aq的性质。而像数列求通项、数列求和等内容,课堂上应大胆舍去(个别基础极好的学生可课外单独辅导)。高二阶段更要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运算能力。血淋淋的现实是,很多艺术生连基本的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都解不对!如果不解决,将对高三备考造成致命的影响。

4波澜不惊,备心理

4.1平常心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艺术生大都经历过艺考联考、校考的多次洗礼,知道考试心态对临场水平发挥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借机引导他们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只有把平时的练习当做高考试题来做,才可能会把高考当做平时练习,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4.2责任心

艺考的结果揭晓后,一只脚迈入大学校门的艺术生对文化科学习的欲望如饥似渴,仿佛又回到了艺术科攻坚阶段:激情四射、精力旺盛,恨不得通宵达旦,什么题都拿来做;但也不乏有盲目乐观者,认为文化科分数线比普通学生的低很多,以自己的水平应付高考已绰绰有余。两种心理老师都要做正确的引导:数学复习一定要紧跟老师的脚步,把基础打牢固,一个个知识点过关,不能急功近利,眉毛胡子一把抓;艰辛的专业考试都过了关,如果因文化科拖后腿而终身遗憾,是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事,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最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自己、家长、老师和学校,给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4.3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最有力的保障,自信来源于老师的鼓励与赞扬,来源于团队的激情与拼博,更来源于看得见的分数的提高,而数学,在做好上述备考工作后,可能是短短三个月复习中,分数涨的最快的科目。亲其师,信其道,在我们的高考道路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最佳备考策略!

5结语

总之,艺术生的数学高考之路,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只要教师做好认真细致的研究、精心的准备,再加上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付出,就一定能帮助这些孩子们完成自己的梦想。

作者:周水红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第三中学

第七篇: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景创设

一、让学生多提疑问,将数学变成一种兴趣去学习

传统的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只是将固定的公式和解题思路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味的去记忆,按照传统的模式去解题,按照“例题”方式去思考问题,并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所有的解题思路都依附在老师传授的方式上.而目前我们的最新的教学方法也提出来要创设情境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发问,而且启发学生自己回答问题,并且要让情境生动化,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这样创建出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自己的想象空间,有立体感,让学生喜欢提问,喜欢回答并且最重要的是喜欢学习这样的数学课堂.

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学习的本身更为重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时,学生如果不能进入情境,数学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诱导,而学生对于情境的问题如果不正确时,数学老师也要给出一定的更正,最后如果学生对于创设的情境很有情趣的话,那么学生对于问题的答案当然更容易给出.在创设的问题情境解决后,数学老师要给出引导,讲解以及最后的归纳和整理.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时候剖析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这么简单,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的同时再次激发他对于数学的兴趣,一旦产生兴趣,那些数学的公式和定义也都迎刃而解了.那么怎么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呢?这就要根据实际出发了,现在流行什么就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因为高中时代是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年龄段,高中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接受的还非常的快.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可以这样创设,例如,在讲“加速度”时,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富二代开宝马以每小时80迈的速度前行,某大爷赶驴车每小时5千米速度前行,如遇红灯,二者皆停车,当变绿灯时,大爷的驴车要加速度多少可以在一小时内赶超宝马车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是非常愿意回答的,因为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创设的“大爷”无法完成的速度,而学生就是喜欢这样的“奇怪”答案,越是奇怪,学生们越愿意去追求答案.这样的一道题做完,加速度的问题也不再复杂化了.

三、丢掉传统思路,创新思维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时,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相比是甚微的.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模式的一种改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思维的不成熟转变为成熟,将思维的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教室内的桌椅和靠在墙角的扫帚,如果它们分别是俩条直线的一部分,问题就是:这些直线与地这个平面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学生会回答:相交.教师可以继续问:从位置关系来看,同为和平面相交的直线,它们和地面的相对位置有区别吗?学生回答:有区别,教师即可引出答案:确实是有区别的,这说明仅用“线面相交”来描述此时的线面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在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局限学生们的学习思路.

四、实际操作开发思路

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几何部份是比较重要的,那么几何部分如何创设情境呢,此时数学教师如果能够采取折纸的方法也是比较高效的.折纸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去进行下去,而且实际的操作更有立体感,更适合于几何的学习.例如,在讲“不规则圆柱体的体积”问题时,可以采取这种折纸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实际折纸操作中就会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立体感的操作就是最好的情境创设.而学生的思路并不是被打开,而是自己开发出来的.

五、创设结合实际的情境,让问题更生活化

经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结合实际的数学问题,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和应用.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时,可以举例房价的上涨趋势,2005年至2015年这十年间,房价的增长趋势是1000元每平米,2000元每平米在逐渐的增长,一直到现在的10000元每平米,这样一讲,这些涉及到大人的问题他们都能解决,他们自然愿意去解决问题,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让课堂迅速活跃起来.情景创设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创设,使学生反而厌恶,一定要创设更贴近生活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且高效地回答出问题.高中数学学科本身并不是一门兴趣学科,但是高中数学老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要我们的老师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情境,就能收益不一样的效果,让课堂轻松起来,让思维活跃起来。

作者:周干清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第八篇: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一、精细化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在进行一堂数学课教学时,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让教学目标具有可实现性,易于完成。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活动的目地,保障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教学活动的难度、数量和坡度应该适宜学生的能力,把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作为教学的重要考虑因素。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但不能放任学生随意处理,以防学生找不到正确答案,在小组讨论中失去方向,这样会导致教学质量降低。经过几个逐渐深入的问题的探讨解决,学生们获得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思维能力,且对于数学的学习欲望大大加强。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把教学目标首先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以循序渐进地难度来对数学知识点进行了解。并学会利用已知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评价中鼓励比评比更有效

每个学生的独立精神形成小组合作,小组并不是让大家形成同一思维,而是让学生们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所以说,在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结合学习过程中表现,在对个人评价的过程中要结合集体的表现,告诉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过程更重要,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合作学习的精神。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们正确答案,应该有条理的推进。通过讲解原理让学生自己思考,沿着老师提供的思路,寻求解决方法:像前面两道题,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应引导性的对学生的答案做评价,比如继续发问后面的条件加与不加有什么区别;学生得出后面两道题答案之后,教师及时做了评价,还要设问等号取不到的情况如何解决?这样及时评价,又引出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能够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所以说,激励在小组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一个充满了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以及积极性。

三、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多种解题方法

再举个例子:求姨a+1+姨b+1的最大值,其中:a>0,b>0,a+b=1。老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相互探讨得出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挖掘答案的习惯,老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陪伴者,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追随自身兴趣的引导来学习;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学习内容,了解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以较强的思维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经过讨论,会得到几种解题的方法。比如: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以及巧妙换元等不同的解题方法。一直以来,如何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率的在课堂学习中学到知识困扰着教育人员。事实上,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实实在在的提高学习能力。所以说,教师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来准备教学教材,了解学生状态,预想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面临的任何问题。时代在前进,教育课程也在改进,新课程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接纳知识,老师不再是满堂灌,学生对学习知识有了主动权,这样的转变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灵活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把握教学进度。通过简单例子的练习,学生们明白合作学习要每个小组成员发挥自己能力来独立思考问题,与他人合作探讨问题答案,最后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高效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

四、学生变身为“讲课人”

很多时候,通过学生们探讨查询,已然能总结出正确解决方法,老师要做的就是针对性的鼓励评价,补充解释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敢于放开,让学生们主动总结学习到的知识,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经过不断的联系巩固,学生们有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很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时的规律技巧:等式各项的要求就是正数,负数可以通过添加负号的方式使其变为正数;还有小组发现了不等式取等号的基本条件;其他小组挖掘出适合应用基本不等式形式的方法,即加减项配凑。学生主动摸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其中规律的效果比教师授课的效果要好的多。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不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打断,多去倾听学生的思路,不仅有助于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教学改革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关键是课堂行为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专业,更高效,也给学生更好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了合作意识,提高了文化素养,更加优秀。

作者:李红梅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第九篇:生活化高中数学教学的运用

一、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缺乏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直困扰高中教学质量的原因.高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高中数学的教学知识和生活严重的脱节,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能凭借生活的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也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将社会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培养乐于探究的能力.

2.加强对数学的理解

知识大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生活化数学的时候就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在课堂上主动地联系社会生活,能够加强实践的活动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解决生活实际案例的时候,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要应用于生活.

3.积累生活经验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的经验.教师给出了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数学问题,就会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是用数学的思维来进行解决.在课堂上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就会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从而发现生活的美好.在社会中遇到真实情境的时候,可以使用数学积累生活经验.

二、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运用策略

1.明确生活化数学的分类

高中数学其实处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现实社会的客观现象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找到高中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学习.生活化数学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生活经验类.生活经验类的数学问题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使用数学的知识来进行解答.例如,某公司为了实现五百万元的营业目标,要制定一个激励的方案,在利润达到十万的时候,按照原利润进行奖励,并且奖金随着利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奖金总数不能超过5万元,奖金要低于利润的25%.请为公司设计一个奖励的具体模型.第二类,社会常识类.有一些数学知识和社会常识紧密相关的,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有这样的例题:“使用居民身份证号码来统计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随机抽取一个数,这个数的后三位,就是要调查的对象.请问这样的抽样调查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高中生一般都是刚开始办理的身份证,对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特别感兴趣,这样的题型就可以让他们增加数学常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欲望.第三类,问题优化类.高中数学经常会遇到最优解的问题,例如,某宾馆一共有一百个房间让游客居住,每个房间定价是180元的时候全部住满,每增加十元就会有一个空闲房间,游客住房间就需要20元的维修费用,那么房间定价是多少的时候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2.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数学情境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仅仅在高中数学课堂讲课过程中并不能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只有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数学才可以增强社会生活实践能力.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前提,高中数学教师要掌握生活化情境教学方法的策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在生活化情境营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性别年龄生长环境、思维差异,尽量地加入生活化和具体化的数学概念,降低学生理解上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方法来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一些情境特别复杂难以说明白的,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之下,来进入到生活化环境当中.

3.在数学问题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高中数学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生活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就是引导着学生应用这些规律.因此高中数学教材中经常选择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这样能够突出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对高中教材进行合理的解读,就能够挖掘到教学的资源,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数学思考的问题,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平面垂直和直线判定性质的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生活情景:“电线杆与地面,旗杆与地面,路灯与地面,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差别?通常在盖房的时候,都会使用铅垂直线,来看一下墙角是否是整齐的,这样做有什么科学依据?”学生在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对平面以及平面垂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将知识作为出发点,将问题作为引导者,就可以让学生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过渡,降低了数学的抽象性.

4.在数学应用中引入生活化教学

学生若是只是学习数学知识那么很快就会忘掉,但是若是将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通过生活案例给学生展示出来,那么就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要加强生活应用的数学教学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眼光来说明问题,这样能够实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概率的时候,就可为学生设置这样的生活问题:“银行卡的密码一般是六位数字,数字在零和九之间,使用银行卡的时候,如果随意的选择一个六位数字,那么刚好是密码的概率是多少?某人只记住了银行卡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那么他在按一下前三位的时候,刚好是正确密码的概率是多少?”由于银行卡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而忘记密码也是经常出现的经历,因此教师设置了这个数学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对银行密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确银行设置密码的原则.这种在生活应用中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可以解决学生的短暂性记忆,帮助他们进行长久的数学记忆,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数学问题,采用生活化的方法给学生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只有让学生使用学得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

作者:钭炜阳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

第十篇: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一、当下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找不到比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因此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2、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除了应付考试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因此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3、在数学教材的编纂方面也存在弊端,它注重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而在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引入、实际应用等方面缺少引导;4、教师在教学方面一味的墨守成规,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脱离于实际生活,死板的传授知识,缺乏创新,与国家倡导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相背离,同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人才培养以就业为主的观念日益突出,且随着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逐步推进,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学课时数却在不断的缩减,而在较少的课时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问题。面对教学时数少、教学任务量大、而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素质各不相同等诸多问题,改革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趋势。

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高职数学的学了使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思维能力,比如:减少对定义概念的严格要求、加强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中突出数学的实际应用性,可以先引进数学概念的产生背景,然后通过实际事例进行强化教学。

(二)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1、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职数学的教师仍以传统的“讲解法”为主,教师只顾讲、学生只顾听,缺乏互动交流,这就容易形成“灌输式”教学,加之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专业内容进行充分分析,这就会导致“教师讲的兴高采烈,学生听的无精打采”的不理想局面出现,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的去学习。

2、在教学中突出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大学阶段,学习的重点不再是为应付考试而是深刻的掌握所学课程的观念与方法,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相比,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因此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再也不能停留在初级讲解技巧的模式上,所以突出高等数学思想观念的讲解也是必要的。

3、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等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为必然趋势。计算机的处理信息能力,多媒体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有利于高等数学的教学。而应用计算机通过图表、动画等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另外,多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提高学生实际能力,这是相对于现在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而展开的改革。

(三)在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

现在仍有很多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评价以分数高低为指标,分数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所以运用分数评价学生,不够全面化。因此,学校应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评价模式。考核方式要多样化,除了布置作业、平时测验等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数学论文,数学建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目前,很多学者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导向,但是在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整体性改革的实际效果是不够的。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却实际指导性不够强,或者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研究,而在高等数学教学的整体改革方面的力度是不够的。基于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试图从以下几点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进行思考。

1、改变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观念,对数学课程重新定位,转变其在认识上的偏颇性;

2、建立专业的研究队伍,将数学教学改革与专业培养相结合;

3、根据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对课程设置与教材编纂重新调整;

4、开发高职数学教学特色模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习者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建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自由开放,团结互助的学习模式。

作者:戴庆华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