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

古筝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

摘要:传统音乐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古筝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能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获得技能上的提升,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此,本文对古筝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并分析相应的落实路径,提高古筝教育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古筝教育;中小学课堂;可行性;落实路径

在中小学生教育中引入古筝教育能弘扬民族音乐,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音乐传统,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一、古筝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古筝教育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古筝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随着历史的逝去,现代生活的物质化,人们执著于对利益的追逐,已经渐渐地淡漠了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繁衍传统文化的意识。因此,在中小学课堂中实行古筝教育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古筝教育帮助学生开发大脑,挖掘潜在能力

在古筝教育中,作品大多数是以演奏、欣赏等方式来呈现的,在中小学生课堂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灵活跃动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们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与创造的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开发音乐技能,挖掘潜能。古筝音乐一般具有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内容的感情性这些特点,能帮助学生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古筝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手指交错的运动,而运动能刺激学生的大脑,加快大脑转动的速度,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古筝教育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古筝教育具有自然体现“美”的本质特征,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开展古筝教育时,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类型的古筝音乐,在学习和欣赏过程中感知音乐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价值判断、伦理态度等,细心品味在作品中作者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见解和价值判断,从而达到升华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在开展古筝教育时可以教导学生不仅用声音来抒发一种情感,而且还可以通过情感的抒发和逻辑发展来表达一种哲理,简而言之,古筝音乐教育就是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将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渗透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感受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

二、古筝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的落实路径

(一)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中小学课堂中开展古筝教育时,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具备了学习古筝的兴趣,就能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充分发挥他们优势,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了增加学生对古筝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激动人心,热情洋溢,气势高涨的曲调,比如选择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的《战台风》,通过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来获得学生的共鸣,升华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的热情迅速高涨。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创设音乐情境

古筝音乐课堂应该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教学活动,老师在开展古筝教育时,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古筝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优美的曲谱,流畅的旋律……从而使得学生在古筝音乐课堂获得舒适感和愉悦感。老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要合理创设音乐情境,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活泼,深受学生的喜爱。比如,开展《渔舟唱晚》的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利用余亚飞的《渔舟唱晚》这首诗,“水畔暮山衔夕阳,归舟返棹沐霞光;渔歌阵阵相呼应,声响调高传远方。”来创设渔夫满载而归喜悦的情境,以感染学生的心境,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接着再带领学生尝试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来更好的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完美诠释曲子的意思,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变得更有效性。

(三)循循渐进,细心引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古筝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积极并有耐心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筝,成长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不能适当放松自己、按音不准、节奏不对或者没有准时完成作业等情况,老师要鼓励学生,耐心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把握好音律和节奏感,一眛的指责和斥问是不行的,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对古筝丧失信心并失去兴趣。比如,在开展古筝认音的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根据生活中不同的音响特点将一些节奏歌谣进行归类,如“二八”节奏就像实际生活中的钟摆“滴答滴答”、“十六八”节奏像母鸡的叫声“咯咯嗒”,让音乐变得生动形象有趣,通过细心的教导学生,不断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古筝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能深化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提高音乐和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巧中.古筝乐器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

作者:刘明天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