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建构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建构

摘要:新型教育理念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原则与教育目的。高校的思政教育响应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思政教育不但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研究方向,也是备受瞩目的实践课题。在思政教育中渗透协同实践理念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合作协同;思政教育;教学策略

根据马克思的教育理念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政教育同样不能离开实践,否则只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学会失去教育的原本意义,没有严格遵照教育理念,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标题中所写的基于协同实践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指的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全体教师,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后,在教学方法与内容及评价体系上实现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良好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

一、在思政教育中构建协同实践理念的重要性

(一)教学方法的协同是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的需要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对世界的认知,而其面对的也是形形色色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同,在生活经验上也大相径庭,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更是良莠不齐。[1]在思政教育中应该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思政教育有协同讨论的必要,集体协同的价值也不言而喻。我们应通过协同讨论针对不同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如果思政教育不但能达到集体协同,还能估计到每个个体间的不同差异,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能实现“共性”,还能实现“个性”,那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思政教育中,无论是价值观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培养、知识理论的传授方面,都需要协同合作。所以,在思政教育中运用集体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教育不应该脱离实践

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应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若脱离了实践,再好的理论也是无意义的。高校的思政教学能否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言行与正确行为习惯,都需要将实践作为前提。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的精神思维,并有效塑造学生的良好社会行为。教师应以身作则,躬身教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能忽略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接受只停留在理论上。[2]

(三)人的想法与行为与其本身利益有关

人们生存所为之努力的一切,都与其利益有关,因此思政教育也是指导学生的思维,让其正确地争取自己的利益的过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争取自己的需求与目标;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满足社会及国家的需求,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努力。个人的发展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统一。思政教育的协同实践理念应该教育学生坚定初衷,在谋发展的同时勿忘本心,时刻谨记追求社会的安定和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完善协同实践理念思政教育的方式

(一)对思政课内容与价值取向进行明确定位

高校的思政课应推动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若脱离目标,则思政课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传统的思政课重视对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确社会基本属性。思政课的内容与教育理念太过片面,而思政课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追随时展的潮流,在修正中进步,在转变中提高。因此当代高校应致力于培养新型的思政理念,以人为本,不但要鼓励教导学生实现对社会的价值,还要指导学生培养自身修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因此在教导中应该对学生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并因材施教。新时代思政课应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为主要目标,推动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在教学中适当构建教学模型,强化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知。

(二)教师应该进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现代思政教育中应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及时观察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与见解,落实以人为本才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课堂效率。在教学中应融入协同合作理念。加强教师间的互相沟通与学生学习情况的探讨,协同制定更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提升教师与教材恰当的融合对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了解。[3]

(三)思政课的展开应基于生活

思政课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生活环境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的道德思维。在教学中不应忽视对生活实例的解剖与探讨。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所学到的知识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充分发挥思政课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自主营造一个有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活环境,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结语

高校的思政课不仅要传授丰富的知识理论,还要丰满学生的羽翼,充实学生的灵魂,唤醒学生的内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世界观。在考核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考量,还要注重生活方面思政实践行为的考量。虚实结合,充分体现思政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新型理念。让协同实践融入教学,加强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思考,让思政教育内容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巍.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状况[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448+450.

[2]蒋业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6):92-94.

[3]吴海燕.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J].统计与管理,2014(12):162-163.

作者:徐妍艳 单位: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