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论文(5篇)

高校教学改革论文(5篇)

第一篇:高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一、从教学内容角度进行高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而言,线性代数学科只是一门提供思维方式和数学应用工具的公共基础课,所以其学习内容应重在应用,而不应让定理、推论等复杂的证明过程占据教学内容的较大份额,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大,而且教学意义并不明显,教学内容中以抓住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核心问题全面认知,通过精选的教学内容和优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线性代数逻辑思维,并在实践中可以灵活应用,是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例如,在讲授行列式和矩阵的秩定义内容时,如果教师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以线性方程组为基础,进行矩阵与矩阵初等切换、矩阵分块计算和可逆矩阵的授课,在学生有所掌握的前提下对矩阵的秩进行定义,引入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和向量组的秩,这时学生对矩阵的秩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的过程中,传授线性方程组的解相关知识,由此引向行列式,学生就可以对整块知识系统的理解,而且这个顺序与MATLAB计算软件应用保持同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软件解决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精简教学理论推导内容,增加实验和应用内容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二、从教学方法角度进行高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高校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并不多,所以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的依赖性非常强,教学改革要求突出数学的应用性,所以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做出调整,笔者个人觉得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效果较理想,一种是探究式教学法,高校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都较成熟,有较强的探索和处理问题的欲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总结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完m×n矩阵定义后,教师可以写出一个n阶行列式,让学生自行找出其特征,以此加深学生认知,并为特殊矩阵教学做铺垫;一种是研讨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设计教学脉络,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展,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主动权,使学生成为线性代数课堂上的主人翁,例如在学习行列式定义与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在先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扩展,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其尝试进行总结等,除此之外,参与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直观展示法等都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应用。

三、从教学手段角度进行高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逐渐趋向多样化,例如电子白板、计算机、幻灯片、互联网等都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为线性代数教学手段改革提供了可能,例如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定义、理论,用板书展示具体的推导过程,可以有效的缩减板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既可以直接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向学生进行展示,又可以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直接引入学生实例进行讲解,使课堂教学过程完全以教学过程为主,极大地缩减了课中准备等不必要时间;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准备好的教学内容相关习题直接实现共享,使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为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提供解决的途径,教师可以将“慕课”模式带到课堂,使线性代数教学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尽可能的满足高校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对线性代数知识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化,教学手段仍会继续创新。

四、从教学成绩评定方式角度进行高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传统高校线性代数成绩评定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致使学生产生学习过程不重要,临时抱佛脚就可以的错误认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难度加大,所以要针对教学成绩评定方式进行改革,扭转学生错误观念,例如,将成绩评定方式定为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除传统期末考外,增加随堂考查,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延续传统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新增开卷考试考查学生的应用和思维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开卷考试突破课堂限制,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研究、网上或图书馆搜索资料、软件构建模型等途径解决,使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线性代数知识的应用,这也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线性代数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教学实际要求,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是时代进步和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学应用”是授课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学改革也应以此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成绩评定方式等角度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改革,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李曦 单位:西华大学理学院

第二篇: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管理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是研究组织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系统科学。由于管理实践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影响管理的各种因素更是变化不定,因此,管理学也要发展,它的理论体系需要适时地进行筛选和更新,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更有益于指导今后的管理实践。管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习了管理学课程,在全面系统灵活的掌握基本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而灵活的运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因此管理学教学强调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少较深的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经验。

在高校中的教师大多数都缺乏企业管理实践的经历和经验,因为管理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门新型学科,又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很少有对这门学科进行过深入研究,大部分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甚至有些人错误的认为谁都能教管理学,所以担任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不论管理学理论研究水平,还是管理实践能力水平都比较低,这也正是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学教学缺乏高效性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内容枯燥教条,吸引力不强。

管理起源历史悠久,但是真正形成系统的理论只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我国的管理较为落后,很多方面都没有形成管理特色,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对于管理学教学中的内容,在教材中很多都是照搬西方国家的说法,内容上与我国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教学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体会。

管理学课程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既需要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更需要管理技能的训练。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缺乏互动的灌输式教学,由于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在讲授中又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差。在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实践训练,常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脱节。

三、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应该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在职培养或进修等形式,提高管理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应该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利用机会,让中青年的教师到企业中去从事或兼职企业服务和管理工作,真正参与管理实践工作,可以使教师对企业管理有真切的体会和感性的认识,提高管理技能,为管理学研究积累一定的经验。也可以积极聘请企业管理成功的人士或任职多年的从事高管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到学校兼职讲课,或通过间隔讲座形式,以他们对企业管理的经历和体会,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对学生产生较深刻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二)教学内容实用且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坚持“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原则,不仅强调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体现适用性,即选取认为合适的部分组成教学内容。同时,在基础的和认为关键的知识点的摆布上,大胆地做了相关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模式,以大量的现实企业管理案例、管理寓言、录像、管理漫画、管理测试、游戏等形式客观地展现各种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的精髓,使管理理论更贴近实践,具有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领悟管理的真谛,同时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容易消化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教、学的方法更多地体现了直观性、启发性、实践性。首先设计了各章的学习目标(含知识点和技能点)、课前趣味阅读(管理寓言故事)、复习思考题、实训题、案例分析等项目;其次,设计了新颖的管理知识与技能练习,如录像案例、管理漫画、管理技能测试与练习等取代传统的习题模式。以使学生活跃思维,并在学习的快乐中体会管理的真谛和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管理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四)建立较完善的课外实践体系。

管理学的产生即是来源于管理实践,而管理实践又决定了管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同时会受到管理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管理的因素也是变幻不定的,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必须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课外实践环节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理论体系在变化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完善,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真正的结合。首先,在课堂外多邀请企业管理者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开展讲座和座谈活动,不仅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与企业管理者近距离的接触交谈中了解当今企业发展的现状。其次,应该适时的要求学生在每天课余、短假和长假三个阶段进行实践体验。应该鼓励学生在尽可能的课余时间、法定短假和寒暑假期间,多多参与企业实践,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管理学的真谛。

作者:高海霞 单位:内蒙古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三篇:新时期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一、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觉必须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突出音乐教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从聆听、感受音乐入手,以音乐的本质为出发点,进而探索、发现音乐之美。

二、要对所有学生因材施教

音乐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能力以及经验的综合体现。高校音乐教学要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以及音乐活动放到首要位置,要对学生的特殊爱好进行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多样化,将普遍参与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以及音乐活动放到重要的位置,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理解以及想象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把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把音乐审美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

三、要积极推进音乐教学改革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欣赏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以及良好的气质。音乐能够很好地表现情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情去体验所听到的音乐,以便唤起学生的美感,从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提供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在欣赏音乐时,要创设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浓郁的艺术氛围。在欣赏音乐前,教师要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语调对乐曲的意境进行描述,为学生创造联想的空间。在乐曲结束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谈欣赏的感受。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学生的描述可能比较贴切和生动,也可能比较凌乱或直观化。受教师叙述的感染以及启发,在描述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有一些散文味。学生描述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生动的描述写成即兴散文,并且伴随着音乐进行朗读。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美感体验,而且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乐曲的感悟。

四、要体现音乐的特点

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所在,鉴赏能力对学生音乐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高校音乐教师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使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第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对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

五、要改革音乐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改革音乐教学方法,拓宽音乐学习渠道。首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增加音乐课程的实际内容,并将其和文化有效融合,以便更好地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其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课外资源的重要作用。如将电视以及网络资源等引入到音乐教学中,对其进行合理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和当地的文化进行融合,使音乐教学的人文性得到更好发挥。

六、创新音乐教学的手段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高校的音乐教学中也可以看见计算机的身影。对于我国高校来说,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平台,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高校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平台。学校要建设完善的网络教育系统,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把音乐知识融入到网络教育系统中,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享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愉悦。要建立原创网络音乐平台,鼓励学生制作原创音乐。

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音乐教学的过程也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在课外音乐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在课堂的内外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上的音乐活动,将学生引入到音乐教育的殿堂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性、综合性以及人文性。不仅要关注音乐风格,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的熏陶。注重音乐的体验性,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音乐教学的实践性,确立学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八、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遵循音乐教学规律,分析音乐教学的特点,坚持以音乐欣赏为基础内容,拓展教学渠道,从而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最终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和时效性。

作者:郭杨阳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第四篇:高校电工学教学改革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第一,知识目标。

电工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关于电子技术和电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基本的分析方法,与此同时,多渠道了解电子技术和电工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传输,学生只有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根据非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工学理论教学占据了整个课时的三分之二,因而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教师就要展开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第二,能力目标。

电工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之后,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以此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应多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思考能力,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例如,当讲授交流电时,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家庭用电的问题,像“在家庭中怎样省电”,这种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便直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第三,素质目标。

在电工学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应该突出电工学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就电工的专业素养来说,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在讲串联电路的问题时,可以就电压和电阻的正比例关系来提问题:当两个电阻串联时,如果一个电阻断开,这时电阻就会无穷大,那么其断口处的电压应该为多少?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电工学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部分,由于教授的对象是非电专业的学生,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与后续学习的专业课程相符合,以掌握概念为基本,减少数理论证知识的讲解,突出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比如在教授机械专业的学生时,教师要提前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师沟通教学需求和衔接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交流。此外,在教学时还要充分结合机械专业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删除不实用的陈旧内容。

电工学教学课时较少,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应该本着够用、能用的原则,着重介绍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分析方法,对于一些繁琐的数学公式推导能避免则避免,防止学生对电工学产生畏惧心理。例如讲解正弦交流电路时,其内容主要是求解电路的分析方法,由于求解的方法与过程和直流电路相同,所以这部分内容则可以一带而过。

第三,增加新兴的科学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工学涌现了新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增加电工学的一些前沿知识和新兴技术,对于原有的、脱离实际的理论知识要及时剔除。当前,新兴的电工学技术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仿真软件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入这些先进的内容,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互动式教学法。

在电工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进行设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由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第二,观摩式教学法。

就现在的学习模式来说,学生的理论知识是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基础课程,为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相关的工程实验室,比如说在应用电子、电子线、电气控制、计算机装配等实践基地,教师积极创造相应的条件让理论能力较强且具有动手能力的学生在实验室中进一步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第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电工学的理论知识较多,内容非常枯燥,缺乏趣味性,加上教学课时少,对于一些抽象问题教师很难讲解,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电工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于产生厌恶的感觉。鉴于此,Multisim、Protel等众多的EDA仿真软件和虚拟仪器在课堂上实例演示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将理论知识上升到新的感性高度。

第二,实行网络教学。

每所院校基本上均拥有校园网系统,因而借助于校园网的功能,可以建立电工学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设置网络学习区域,这样师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课程的相关信息,通过下载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或者通过资源共享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地记忆电工学的基本内容。

五、实践教学改革

第一,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

当前,电工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固定,缺乏专业知识的侧重点,这就违背了实验教学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一些精简验证性的实验,要适当的提高一下实验的复杂性,与理论知识相联系,从而综合性地展现电工学知识。例如,在进行电路的设计实验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电路的设计、电路的安装调试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第二,改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着同等的教学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实验的要求,按照实验的规则来完成实验,使得学生不断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建设良好的实验学习风气。此外,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是实验室教学的重中之重,电工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开放,当学生有设计实验的需求时,可以通过申请及时安排学生的实验学习。

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随着电工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以及实验的内容都不断地得到了更新,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也需要及时更新换代。学校应当加大对实验室的改造投入,实行全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满足学生学习和实习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有机会接触到与未来就业岗位相近的工作环境,一旦走入社会,能够实现对接。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学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牢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电工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该不断探索。各高校应总结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及考试方法等方面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深化改革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杰 单位:铜仁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第五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

一、对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高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过于老旧。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已经快的让人咂舌,各种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也日益递增,人们的生活也在渐渐加快脚步,在这速度剧增的时代,高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却还与之前的一样,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而这使得学生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在毕业后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在校园内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不能与社会上的计算机技术相比较,这无法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技巧,跟不上社会的变化速度。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只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要讲解内容,而很少给予学生亲手实践的机会,这使学生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良好的将知识应用于计算机中。教师不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知道学生对难懂的知识点有没有理解。教师与学生在彼此不相知的状况下教学,不能有良好有效的沟通,从而大大的影响和制约了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三)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都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课程的不合理状况主要以计算机课程过于单一为主,其实其他科目与计算机都有一定的联系,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切以计算机知识为主,不把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相关联系作为整体结构来研究。除此之外,高校计算机的教学管理也不够完善,教师重点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学生又以老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知识水平,最后忽视了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在教学课程学习中,学生以老师的标准来完成作业,所以老师更应该注意教学管理方式,现在的东西更换速度都非常快,教师应多关注计算机的发展,为学生增加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加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对于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创新,总要有一些可切可实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在教学中的质量,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培训教师良好的教学责任感,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教师资源,更好的学习环境。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应该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教师自身拥有的魅力来渲染学生,释放学生对计算机的活力,引导学生走向计算机的知识领域。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教学意识,以身作则,把学生带进计算机的世界,鼓励学生大胆猜疑,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堂上的实验环节,以此扩大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完善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方法。

对高校计算机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中,完善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方法使必不可少的。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授课相联系起来,以有趣的讲解方法授予学生,此外,把其他科目的知识有效的应用于计算机之中,也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机知识。良好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状态,融合其他科目一起讲述计算机对生活的作用,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能够有效的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越来越强。

(三)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

在课堂中实践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解重要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增加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效的操作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有更深刻的了解。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在计算机上的实践性,多让学生参与计算机的探究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情况下对计算机知识有深刻的印象。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计算机的兴趣。增设新的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度,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高校计算机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总之,如今的计算机科技发展速度逐渐加剧,这使我们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变迁,推动高校计算机的改革创新,以此加强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也对学生在以后的计算机道路上有了良好的铺垫。

作者:孟祥飞 单位: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