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论文范例

教师德育论文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1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是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最基本的活动是教学,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指路人的重要作用。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高校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生活的引路人和道德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态度、综合能力等,还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产生重要的影响,老师简单的言行举止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都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时期,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实践能力。为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各高校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实际上,高校青年教师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其中,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俗话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学生的老师”,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对高校学生的道德高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抓好高校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只有这样高校青年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对一个高校人才的培养及学校自身的建设都至关重要,因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很多高校都把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看成孤立的个体,并没有将其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认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的方方面面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德育效应。部分院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难以做出系统的规划,部分校领导认为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与自己的职责无关,以至于难以很好的协调与配合,结果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既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同时还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客观掌握,而智育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外部影响对智育固然重要,但是内化为自身的优良品质才是其终极目的。青年教师虽然已经成年,走出了校园,但是年纪不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自身要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在实际的高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中,部分高校难以为广大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也没有让德高望重的专家为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难以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三)部分高校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青年教师一旦出现与学校规定不符的情况,就要严加制裁。校方的这种管理模式表面看似对青年教师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实际上却严重挫伤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不仅不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还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失去了对学校的归属感。

作者:刘玲玲 单位: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学院办公室

(二)

学校生活相对固定,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思想比较单纯,教师的交往、相处也很朴实。但是,教师之间有矛盾、意见和分歧也在所难免。作为领导者,要妥善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各种矛盾、误会,揣摩教师心理,做好工作,做到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努力成为教师之间的润滑剂。我们给每一个教师办公室制作了一块匾,上面的内容是:“学会快乐,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测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我们提出,作为教师也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同事之情,友爱于人、善施于人、乐助于人,使自己成为有情有义、受人尊敬的师者。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基础上,作出表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主动放下师者的尊严,和学生打成一片,平等交往,倾心交谈;要教育引导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友好交流,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团结、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一所学校,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以诚相待。和谐、文明、向上的教风、班风、学风、校风自然得以形成,校园和谐的质量自然得以提升,在和谐校园的环境中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自然会一帆风顺。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核心追求管理过程的和谐,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让教师在学校工作中享受到幸福感和成就感,让他们在学校工作中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和谐的事业是校园和谐的核心所在,一个校园是不是和谐,是否有自己的事业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学校事业发展兴旺,师生心气足,正气蔚然成风,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此外,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据调查,教师最大的焦虑不是来自工作成绩的好坏,而是来自于不良的人际关系,因此,学校要努力开展各项活动用以增强教师的团队精神。有滋有味的集体生活是校园和谐建设的较高境界。学校是一个大集体,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要有高度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同时,我们还要设法增强教师的集体归属感。此外,要求教师在大是大非和利益面前,要提高认识、明辨是非、服从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学校声誉为重。我们提出,在集体生活中,教师之间要加强团结,相互协调,把自己融入集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智慧,在集体生活中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力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总之,教师有滋有味的集体生活,有利于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环境和谐,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自然会水到渠成。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保障构建和谐校园,校园的环境至关重要。设计合理、布局有序、空气清新的环境,能赏人身心,悦人神情。因此,学校要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校园面貌,努力打造绿色校园、洁美校园。当然,校园环境的清洁、绿化、美化、净化,需要师生的共同维护,共同经营,和谐的校园文化是营造和谐校园的重要文化因素。学校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文化源泉,教师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质、文化涵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文化才能、文化追求,都深深影响和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是教师实现理想、奋斗人生的场所,是学生寻求知识、濡养心灵的乐园。

因此,建设知识校园,打造书香校园,我们通过创办学校读书节,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同时培育和造就知识渊博、学识深厚、见识广远的高素质人才,创建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新时期校园特色,培养学生乐读、善思、勤问、多练的读书习惯,促进学校读书风气、文化风气的形成,使学校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文化之路、和谐之路!环境和,则人心悦;干群和,则人心齐;学校和,则人气盛;人人和,则事事顺。正是基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为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提供了保障和支撑,让和谐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滋润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作者:李长周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路小学

(三)

一、教师德性伦理性质的表象及其特征

(一)教师德性伦理性质的表象

在康德看来,自然的历史是由善开始的,因为它是上帝的作品。他认为,道德就是“我们应该据以行动的无条件的命令法则的总体,其本身在客观意义上已经就是一种实践”。“君子以成德为行”也是这个含义,即人生的价值在于成就品德而行事。也就是说,我们研究德性,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德性的人,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这一终极目的,过上幸福的“好的生活”,对群体而言就是达到“好的社会”,即达到个人实现德性与社会趋于善相统一的一个动态的统一体。从传统人伦观看教师德性。教师作为公职人员,其人性的完美应该如亚当•斯密所说的“多体会他人的而少只顾自己的感受,束缚我们自私的并发挥我们仁爱的感情”。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教师德性当中,便是教师德性的运用与教师及其它人之间的关系。苏格拉底曾否认自己是教授美德的教师,只劝告人们要关心美德。所以,有德性的教师要让美德的接受者们相信,教师所进行的并不是向他们教授美德,而是告知他们生来就具有充分的公民义务并需要准备为此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劳特伦斯曾说,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贤人美德也只是真正美德的一种“反映”,而真正的美德仅属于哲人。因此,传统人伦观上的教师德性伦理关系,并不是一种教与学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师并不是道德专家也不是伦理巨人,而是一个稍微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普通人。

从哲学观看教师德性。对人来说,善就意味着对自身和他人的保全有功效,这也是至上的道德德性。在哲学和科学观念中,道德德性是真实的智慧。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去感受这些感情,就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这也就是美德的品质”。追问一切存在的本原与目的的哲学,是一种纯粹理论的学说,哲学生活若离开一些道德德性是不可能进行的,但是,道德德性的最终根据和目的却只能在道德之外即在理论中找到,从根本上来说,道德德性的尊严只有根据这一目的才能得到理解,因此,德性本身终究不是目的,按施特劳斯的说法,“如果这些德性仅仅被理解为服从于哲学且是为了哲学,这便不再是一种对德性的道德理解”。所以合乎美德,与其说是一种克制甚或是取消情感欲求的状态,毋宁说是一种情感欲求的特殊表现状态。在此状态中,行为者将情欲控制得恰到好处。从政治社会的道德权威看教师德性。政治社会中普遍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道德权威,诸如杀人是恶,助人是善这类指导人们如何生活的规则。天然的公共善具有某种权威,因为它是“集体善”。换句话说,集体所公认的道德便可成为一种道德准则,而如果一种人道主义道德没有承认集体善的内在价值,那么它就被冠上个人主义的头衔,一些禁欲者与厉行纪律者的道德规范就是一个明证。而经济学家往往关注的是暂时的“集体善”,而这种善大多只是具有工具性价值,如对某某现象的道德谴责。教师的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支配于政治社会道德的抽象概念,个体运用自身对善的理解这一绝对标准,不断地在对善和恶的明确认识当中徘徊直至作出决断。事实上,并不存在某种具体的社会道德来供人们参详,历史上的善和恶也并不以其纯粹的形态而显现出来。这种对政治社会道德的抽象理解,也使得个人德性千差万别。许多教师一辈子都在追寻“什么是善”与“何谓生命本身”。事实上,人进入文明社会便确认了自己的可完善性,因为,进入文明社会这一事件本身转变成了法律或道德的权威,而只要人固守在自然状态中,法律或道德权威就仅仅形同虚设。

(二)教师德性伦理性质的特征

教师德性的个体性。教师德性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道德行为模式,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其实质是对教师与学生、社会交往所需的德性要求的概括。每一个教师在伦理交往中都有其独特的德性表现,这也便是教师德性伦理的个体性。

1.教师德性来源的多向性。与普通人一样,教师德性的习得也是一个边成长边收获的过程。一方面从儿时教育到职前教育受到父母、长辈、同伴、教师的多方面“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天道,如自然之说、万物之理和个体心性的影响。

2.教师德性的内化性。一个具有德性的教师,通常其内在是具有某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只有通过内化,才能更好地由内而发显示出来,尤其在教师接收到外部优秀品质的时候能够产生呼唤原本内在的德性产生共鸣。由于教师德性不同于规范和制度那样具有外部约束功能,但是却从内在要求教师个体作出选择,具有内部约束性。

3.教师德性的公共性。教师职业的公共性源于教育的公共性和学校的公共性。教师的公共性也是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具有共享、联系与责任的性质,教师德性也不例外。教师是某种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与传播者,是理性和道德准则的典范。社会对教师德性的要求总是具有统一的道德标准,这也意味着教师德性必须公开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二、教师德性的伦理规约

就本源而言,源于本体价值的德性表现为人的德性,而源于人类社会实际需要的德性则表现为伦理规约。安斯库姆在《现代道德哲学》中试图表明,现代规则伦理在仿效基督教伦理的同时却脱离其文化背景和权威来源,因而只是在延续后者的心理影响。但这种不完整的延续却导致自身道德心理的根基缺乏。故教师德性的伦理规约必须关注教师的内在心理。

(一)德性伦理的目标

德性伦理的目标是培养有德之人。道德之为道德,主要在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只有具有了某种内在的品质,才是一个道德的人,才能有道德的行为,建立合乎道德的行为规范,才能维持教育教学及其生活的秩序。德性伦理学认为人类有着特殊的本性,即我们都有着特殊的目的和目标———成为有德之人,我们的行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自愿还是被动接受?德性是自主选择和不断生成完善的,即便伦理学明确告诉人们应履行哪些道德要求,也不一定导致好行为的出现。强硬坚决的道德论证或道德要求,如果“与对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具有根本意义的个人利益相冲突”,就不会成为行为者的心理动因,也就无法形成好的道德秩序。

(二)德性伦理的构成

教师德性伦理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师德性要求,伦理责任和德性实践。任何改造或替代规则伦理的道德学说都必须关注行为者的内在心理。行为者对道德规则的正确使用要求“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如何生活’的普遍看法具有某些本质的联系”。这意味着,德性伦理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地使用道德规则,如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道德的行为者“知道”某些道德知识和德性要求时,并不代表他必定根据这些知识行动。也就是说,从他获知这些道德要求,到他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这中间还需要一定的桥梁和动力。教师的伦理责任便是这种桥梁和动力,并用来重建行为者的心理结构。教师的伦理责任既包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社会进步的推动,如授业、解惑、学术创新,也包括敬畏、保护和塑造生命,如对学生负责和承担社会的道义责任。虽然德性实践的“有效性取决于行动者的实际处境和心理状态”,但无论教师在师生关系、师师关系还是教师与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均是其个人德性的某种实践。

(三)德性伦理规约的实现

现代社会中正统的管理被一种不言自明的论断———“好的组织将产生好的人”所引导,伦理问题屈从于好的组织或好的制度设计。事实上,伦理学中没有道德教育的这种矛盾的论点,是近来公共行政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倾向和过去十年里政治和道德哲学变化的结果。在目前的政治社会系统中,卡尔•施米特在《政治的概念》一文中曾用道德怀疑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来批判自由主义把政治道德化和经济化。这种政治现实主义所实现的政治的自律与崇高为道德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其背后所隐含的道德体现,正是一场严肃的伦理战斗。虽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在国家组成之前,即政治社会到来之前,是不存在任何善恶的共同准则,个人的欲望便是善恶的尺度。但自康德超越了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描绘的主权国家形式的政治共同体而诉诸一个更为广泛的政治———伦理共同体。这种德性伦理共同体应该依靠社会对教师德性的价值期待来构建,只有顺应社会时展和当前教育改革现实所提出的教师德性要求,只有真实的反映教育道德的现实和教师德性伦理的现状需求,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成果服务于德性伦理规范建设,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德性的价值期待。

三、德性伦理下的教师德育路径

在卢梭《爱弥儿》出版之前,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区别了理智美德与伦理美德,认为理智美德可以教,而伦理美德不可教,但是可以学。那么怎样通过德性伦理来实现教师德育路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教师德性的塑造

既然德性伦理的目标设定是为了维持伦理秩序,那么培养有德之人的教师德性塑造就是教师德育的重点。“一般的伦理”是要探求有关善恶的知识,如“我如何变得善?”和“我如何做善事?”,其目的是要从一个人对自我在“世界”这一大实体当中的实践与分析中获得善恶的知识。而教师伦理学所要关注的是教师之“被塑造”的过程。然而“塑造”本身并不是指人要竭力去成为某个道德大师,或是要设计一些计划或形式以再现某种道德行为。教师不断塑造他的德性的过程就是赋予他生活意义的过程,只有拥有如此塑造他的德性的人,才能有生活的意义或者才能为生活的意义而奋斗。《爱弥儿》中谈到将美德成为可能的最佳境况缩小到最小或许也是最隐秘的程度:一个人培养另一个。教师德性的“塑造”不是单指人被社会或学校所塑造的全然被动的过程,也包含个体本身必须主动地参与这个塑造的过程。这种“塑造”的责任,是人在塑造过程中的完满,其以责任性的行为作为具体形式。而责任性的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爱的行为,包括自我牺牲和为他人无私奉献。虽然目前有许多声音导向不要为教师戴上“道德”的高帽,但事实上,每个个体都应有追求好的德性的行为,即责任性的行为,培养类似“对他者的责任”的道德美感。而负责任的基础便是教师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扮演父母的角色,他代替子女行动,他为子女工作,为子女操劳……扮演教师的角色,他为学生解惑,为学生做榜样,为学生辩解,为学生担忧……扮演同事的角色,等等。教师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把几个人的“我”联合在自身之中。这种扮演角色的生命与行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一旦成为教师,便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负责。

(二)教师权力的控制

根据福柯的观点,教师权力可以看做是一个慢慢扩散的标准化的网络,这个网络侵犯教师语言、教师制度,甚至侵犯他们自己的主体意识。种种教师道德病态的出现均出自于教师主体对权力的欲望,权力可以带来威望、名利、情欲,为了权力欲望而玩弄权术、渎职贪污,甚至进行权力创租与寻租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说的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这种“以权力约束权力”也可能造成权力与权力相勾结或者权力门户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实践德性伦理的内容要素,使教师的德性要求、伦理责任和德性实践遵循既定的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师权力的自我控制。教师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除了其社会人身份外,其属性范畴已扩展到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理性和道德准则的典范、文化学识的权威,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责任良知必须控制个人的权力欲望,用理性的自我监督与制约来主动服从良知的掌控。教师通过对话语权、知识权、规训权等权力的使用,如在策略的选择、实施和调控方面使权力运作具有灵活性和可伸缩性,用以化解师生关系中的“权力定势”和师师关系中的“权力依附”,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对权力的任意“宰制”发展到为权力“服务”。

(三)教师道德关怀的养成

教师的道德关怀是德性伦理规约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女性伦理学家诺斯丁曾特别强调关怀的意义,她认为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关怀是与暴力和专制相对立的。传统教育伦理强调的是教师天然的教育权威地位,师生关系被归结为一种不平等的人伦关系,教师以身份为核心成为权威。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再由身份等级来决定,而是由人们自愿缔结的“契约”来决定。后现代教育观提倡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具有道德关怀的意图,养成道德关怀的习惯,并在实践中践行道德关怀。这种道德关怀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师生情谊,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与恩惠,也不是依靠逻辑推理的方式传达出去,而是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在师生对话的每一个细节和彼此认可中发挥榜样的力量来阐明什么是关怀,如何进行关怀。这是一种基于生命和人格平等的道德启发,也是对传统意义上“师说”的革新。具有道德关怀品格的教师,才能更加客观地意识到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态度与积极向上的自我观念,才能更好地实施理解、认同、尊重、宽容、友情和信任,用友善的行为形成符合学生发展的风格和决策,才能在促进自我德性塑造的同时帮助学生也走向道德自律的道路。

(四)教师的伦理反省

对善的追问本身应当是人生命的一部分。教师伦理反省的处境,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处境。伦理反省是教师德育的关键,是教师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处境中,探求什么是响应世界这一实体的、最恰当的、负责任的行为,是教师不断完善个人德性需求的必要经过。因此,当教师要做出有关原则性的行动时,必须对个人的人际关系处境有全面的了解和评估,这也是对个人德性实践的考虑。虽然“任何深刻的心灵都需要一副面具(尼采语),”但这副面具不应该是伪装或欺骗他人,而应该是面对已成事实的不恰当的处境时所有的豁达态度。面具使人通过遮蔽自我的真实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而反省则是通过揭露自我的面具来更好地认识自我和改进自我,两者从来都是辩证存在的。唯有在忍受中,自我的不足才会被克服,即忍受人际关系中最后的、使人害羞的行为,自我的良知才会发现人同自身不和的标志。哈贝马斯认为回应批评是必要的,“道德的(dasMoralische)始终是自明的(菲舍尔语)”。良知在很多时候只对某些特定的行为作出反应,如人面对不和的处境时便会产生摆脱这种不和处境的行为,此时良知会扮演正义的使者成为一种“如何做才是正确的”的标准。在良知的导向下,人自身通过呼唤善来返回他原本的、较好的自身。只有自身怀有善恶之知的人,才能成为个人德性的审判者。而为了追求知善恶而同自身本体产生不和的人,才会反思自我的行为是否合宜。自我认识是生命的尺度和目标。狄更斯也告诉我们,苦难和不公正“只须被注意到和被矫正”。

四、结语

总之,从教师德性伦理意义上来探讨教师德育,是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哲学审视。教师德性的伦理性质就是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审视教师行为所必需的德性及其伦理内涵,无论是教师德性的塑造、对权力的控制,还是养成道德关怀和自我伦理反省的习惯,均是希望从根本上用对人性的善与恶来激发教师的“教育良知”,从而实现教师德育。

作者:许烨 龙献忠 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四)

一、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研究者形象的重要性

在教育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教师并不关注教育本身的研究,近代以来开始盛行,原因就在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使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专业教师从事不同的活动,导致技术理性的教育理论与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的分离合法化。教学内容固定、方法简单,使教师不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研究。而在现代,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必然趋势,尤其在高校。德育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局限于教材,况且德育和专业知识学习,属于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不能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无论从德育教学实践出发还是从德育教师本身出发,德育教学的理性化迫在眉睫。德育教学理性化的前提是德育教师成为德育的研究者。成为研究者的德育教师,不仅有助于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地位,提升德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之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更有利于促进德育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从学生角度而言,德育教师从普通的说教形象,转换为具有客观、理性特征的研究者形象,德育实践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条件和环境

1.作为研究者的条件

当前,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主体并非指专业从事德育课堂教学的人群,而是工作在学生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此类人群经常被称为学生工作人员,即高校辅导员队伍。此类人群的主要工作特征简要概括如下:工作时间为24小时制,无论何时,必须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在第一时间处理好问题;工作内容全方位,除了正常的专业课堂教学外,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都归入了学生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形式不固定,没有模式化的工作程序,却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这里称呼该类人群为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第一,作为研究者的基础条件。基于以上特点,成为一名德育研究者的优缺点已经明晰。优势方面来看,该类人群每天的工作与其说是学生管理工作,不如说是德育实践。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德育隐于行动之中,德育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基础已经存在,那便是日常行为。此时,具备了作为一名德育研究者角色的基础条件,但该基础条件也受到了工作特征缺点的限制。如该类人群没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这也是很多人批判该类人群无法成为专业德育教师的原因。日常工作与研究工作,总是相冲突的。研究过程本身就是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而这种研究式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促进该类人群对这种实践型的德育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提炼一套能够程序化、模式化的工作方法。第二,作为研究者的能力条件。高校德育教师的研究能力是作为研究者的另一个基本条件。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研究者角色的成功与否。研究能力得到提升的最佳途径是在实践中学习研究。亲自进行研究和实践即是最有效的在职培训方式,并非一定要等到系统学习、研究能力提高之后才进行研究,而是先有研究之后才能产生学习的激情,正如在水里学游泳,只有在研究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研究技能。作为实践型德育教师,对于德育的研究最具有发言权,也最具有先天条件。第三,作为研究者的自我激励条件。评价不仅是激励教师参与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是一种导向。一般来讲对教师研究成效的评价方式有五种:一是评奖,二是,三是专家认定,四是自我鉴赏,五是实践效果的检测。现实中对教师研究成果的评价多采取前三种方式,而且由于实施的不规范,将部分研究导向了“高、虚、假”。有些文章退而求其次,避开了矛盾,说教师要认清研究的目的,既然研究促进了教学,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也就达到了目的,没有提出具体的适合当前教师研究的评价方式。而作为实践型德育教师,实践效果的检测则成了其作为研究者的一种重要的自我激励条件,其研究目的更是为了促进德育工作实践。

2.作为研究者的外部环境

外部条件的提供仅靠教师队伍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整个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能证明“教师作为研究者”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理念,它是处于行动研究或者说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大背景之下的,不能单是教师成为研究者,所有的实践型德育教师、专业型课堂教师等都应当成为研究者与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人员,共同来改善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实践型德育活动要求有一个相对具有科学精神与自由风气的研究氛围。每一名亲自接触到德育实践的教师都有发言的权利,都有进行研究的资格,同时也是研究型德育教师队伍的一分子。

三、合理定位:如何成为研究者及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

1.实践型德育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原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科学研究活动三分法:基础研究(纯研究)旨在发展理论体系,没有或少有应用;一般应用研究考虑应用中的一般性问题,并不在意问题的具体解决;发展研究渗透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直接解决具体问题。有学者举过例子:屋顶的灯升得越高,所照到的区域越广,而它的灯光也就越微弱。理论概括的范围越广,抽象程度越高,理论就越具有普遍意义。这是理论工作者所追求的境界。基础研究和一般应用研究都是远离世俗的,这就使它们与教育实践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需要有自己的理论,这个理论不能是普遍的、外来的,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生动的。所以实践型德育研究者,重点是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和研究,德育隐于日常行动之中,这是一般的专业理论研究者所不能触及的地方,必须依靠实践型德育教师的努力。

2.从传统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一般而言,教师的成长=学习+实践+合作+反思。实践型德育教师亦如此。学习:基本途径是对话,包括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这里的文本既可以是教育理论,也可以是艺术文本式的教育叙事。实践型德育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实践:思行结合。正如行动研究者对行动的强调一样,教师的实际行动是关键的。教师作为研究者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简单,在实践中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再行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才能称得上是研究。合作:教师成为研究者就需要相互介入,研究者介入行动,行动者介入研究。然而,理论研究者离开舒适幽雅的研究环境,介入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德育实践展开实地研究,实际的结果常常出人意料。理论研究者的善意指导容易对实践型德育教师构成某种知识霸权或话语霸权之类的压抑,这种善意的介入就导致了教师的失望和排斥。反思: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型教师都应以持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作为科学研究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教师打破沉默,从传统和权威中解放出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验证个人知识,并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理论。

四、结束语

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的研究者角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里所倡导的是一种实践型德育工作的理念,同时也是实践型德育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一个方向。笔者所讲的研究,并不必然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待日常工作的新视角。此外,也不能把行动研究当作日常的工作,而是一种生活,即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反思性的专业活动。

作者:程光耀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五)

一、在学生思想方面

进入近代和现代社会以后,我国的教育开始经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的作用也有一个相应的转变。教育是有最终的目的和价值标准的,教育者的义务最主要的是确定他们的人生观而不仅仅是使儿童得到合理的系统的知识。我国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叶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后,启蒙思想家们痛感要拯救和振兴民族,首要的问题是要唤起民族意识,把人们的思想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建立符合现代的新的人生观,这是为什么文化精英不遗余力地推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唤起国民的觉悟首先是要唤起年轻一代的觉悟,建立新人生观需要从儿童就打好基础。这就赋予了德育教师新的时代使命。这决定了德育教师的作用必须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决不应该再是传道、授业,而应该是帮助受教育者树立他们的新人生观。这里所说的‘新人生观’,不仅是一种基本观念,而且是体现在人的全部实践上、行为模式上的,毋宁说它是一种新的文化心理结构,一种现代人的人格或责任。叶圣陶先生强调:教师要使受教育者在行为上得到新的人生观,“须承认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而以教育做手段,使学生养成这种种品德和习惯,以至达到最高的高度”,培养更加健全现代的人。在绝大部分学生的眼里,教师就代表权威,教师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与教师的不一样的就是错误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也都离不开德育教师的熏陶。学生从的家庭生活开始慢慢的与外面的社会发生联系,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吸引力的,学生总是以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然而,社会是复杂的,有美好的前景,也有丑陋的一面;有积极向上的催人奋进的精神,也有消极落后的观念。学生还没有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可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主要是靠模仿和观察自己的德育教师,可以说是跟着老师走,紧抓住老师的手。因此,德育教师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二、在学生学习方面

学校是一个延续的家庭,负责着培养合格的公民。开发学生的智力,提供给学生各种课程来拓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气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胜于言教。德育教师是学校里对学生最大影响的人。“教师对学生的‘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言教’前提是教师要对所教的内容先自己学习、实践而达于‘明白’和‘擅长’;‘言教’本身不只有客观的知识内容,而且体现着教师的全部修养;‘言教’过程不但是知识的教学过程,同时是德育教师的行为、人格影响学生行为、人格的过程;‘言教’效果更有赖于德育教师‘身教’与‘言教’的一致。所以或以言教,或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育者的模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德育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潜力,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教授他们如何去捕鱼,而不是单单教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给他们一盆现成的鱼,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教达到不教。德育教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其源泉。其源。如果德育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发挥其非智力因素, 那么学生将能够在学习表现上和学习能力上跃上一个新台阶。德育教师应该运用一系列的方法与技巧,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通过多表扬和适度批评的正负激励作用,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直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在学生生活方面

首先,德育教师影响学生的交往。德育教师的根本着眼点是在学生,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价值,在具有新人生观的健全的现代公民的培养;德育老师本着科学与民主精神,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平等、自由、博爱思想,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发展、创造,谋求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的生命主体来培养;德育教师面向未来育人,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积极地扬弃传统,参与、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类进化的参与者。这就形成了一种充满新时代精神和理想的中国现代教师作用观,德育教师的作用最根本的是培养现代公民。人具有社会属性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别人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进行,虽然交往时时都在进行,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交往,交往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只有学会交往与合作,才能好好地同别人相处,融入群体之中,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比较容易闹矛盾,他们的矛盾也很快就忘记,但是同学的关系紧张有时特别容易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因为学生都很单纯,也没有像成人一样的利益冲突,同学之间原本是容易相处的。但是学生一般都很直率,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德育教师就要在这方面多费心思和精力,发现矛盾要及时分析原因,合理地解决,还有在日常的交往当中教会他们一些交往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及技巧,用和谐中庸等传统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教师在这方面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德育教师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德育教师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德育教师的言语和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发展甚至超越父母言行的影响。德育教师教学方式一般有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民主型的教师平易近人,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观点,那么学生也会积极对待生活,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对人友好,乐观向上。专制性的教师对学生是处处强制,不允许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或反驳教师的机会,那么在这种教师教育下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有畏惧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性格急躁、易怒。放任型的对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那么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时常放纵自己而不负责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师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要尊师重教,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的作用。

作者:栗志明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六)

一、德与体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在体育教学中,德与体教学结合作为一种较为贴近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特点的体育运动形式,更加符合现代大学对于教学的现实需求,可以很好的引导大学生开展各类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开展德与体教学结合,主要目的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的意识,与社会道德意识,体育运动不单是身体运动的一部分,而成为公民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便可以更好的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和人格素质.在高等院校开展德与体教学结合可以很好的促进高等学校形成一种比较好的锻炼氛围,从而更好的吸引大学生开展各种体育锻炼,使得体育运动能够在大学生中间产生比较好的群众性的运动基础,使得他们可以对于体育运动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培养其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健康的身心是开展工作、学习的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讲,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个体心理复杂性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有不断的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大学生个体心理负担加重,由于他们课业负担很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行学习,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不多,同时,对道德的认知程度有所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院校要负担起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任务,对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更好的促使大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使得体育锻炼与道德品质的锤炼,可以成为一种潮流,从而更好的提升广大青少年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探究

1、体育教学的模式与德育教学分离

在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仍采用的是统一授课的模式,使学生体育课程的选择权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部分学生甚至不能依据自身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体育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通常情况下,在统一授课的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是体育教学的中心.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的人格也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体育教师教所教内容,对自身的要求,对学生个体的道德意识影响更为深刻.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道德与学生情感的重视,往往侧重于体育技能本身的教学,从而,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很多时候,体育课堂的教学会显得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在这种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下,体育老师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考察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了解程度,并不能够完全体现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爱好程度和道德品质,是一种比较机械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不能够反应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2、陈旧体育教学的方法影响道德意识的培养

在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部分老师都比较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考试成绩的情况.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培养和道德意识的强化不够重视,因此很多学生很喜欢上体育技能,而缺少意志品质和道德意识.正是因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忽视实践、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没有能够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所以才使得很多学生渐渐的失去了体育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缺乏进行道德意识的自我规范,从而使得他们不能通过进行有效的体育学习锻炼自身的身心素质.

3、简单教学的评价影响德与体教学结合的发挥

在一些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多采取的是考试考核成绩的方式,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的评价则没有被纳入到考核之中.这样,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往往可以在最终的考核中获得比较好的分数,而那些体育学习兴趣比较高,学习态度比较积极,道德意识较好的,而身体素质较为一般的学生则很难获得比较好的分数.这些学生虽然在上课的过程中较为积极,也很少会出现旷课的现象,但是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这样长此以往也就遏制了他们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经常会自暴自弃,觉得自己不是学习体育课程的料,这不利于学生很好的开展体育锻炼,会使得一大部分学生离体育学习越来越远,也影响着道德意识的情感的培养.

4、课程的体系设置与德、体并行教学目标脱节

目前在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现中存在着课程内容过于老化,培养的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脱离等一些问题,课程的内容缺少对学生体育学习与道德意识相贴近的学习内容,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些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创造的能力和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不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面的拓展,与新时期德与体双向要求的高等教育有着较大的差距.

三、德与体教学结合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思考

1、高校体育教师德育角色定位

对体育锻炼进行广泛的宣传,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道德意识是开展各种行动的指南针,只有意识到了体育竞赛的规范性,人们才能够很好的将体育竞赛较好的应用于体育教学.在大学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好处,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同时,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体育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和道德规范意识.竞技体育强调体育技能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竞技体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的意志.所以,教师首先要做进行的就是对体育运动锻炼积极作用进行讲授,使得学生可以意识到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起快乐、健康、道德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

2、改善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德与体教学结合的背景之下,大学体育应当改进以往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采取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大学老师也要积极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积极倡导将课内和课外相互结合的方法,开展深入的体育教学活动,依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置相应的体育课程,同时,强调道德在体育运动进行中的重要作用,道德在社会的重要价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每天都进行一定量的体会活动,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3、对体育教学的体系进行完善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在评价中加入过程评价和道德标准,注重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的评价与道德的体现,在期末对学生进行打分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还应该综合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会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平时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道德的重要性.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平时参与德与体教学结合的情况和学生上课的表现纳入到学生期末的体育总成绩的考核中,能够比较好的改变体育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的情况,使得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获得比较好的分数,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对于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继续参加体育锻炼、不放松平时的体育知识学习,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更加的重视,能够养成比较好的体育锻炼下习惯.

4、综合保障德与体教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学校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可以确保德与体教学结合顺利的进行,学校还应当强化对于体育运动的有效支持,从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方面进行一定的支持,为学生能够开展体育运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学校还要强化对于体育锻炼的安全知识宣传,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升体育锻炼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四、小结

德与体教学结合是对大学体育教学所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这有助于学生养成比较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在开展德与体教学结合的大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要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改变以往不够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培养和锻炼,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体育锻炼,使得体育锻炼能够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作者:滑冰 单位: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体育系

(七)

一、在比较中认识德育教师下企业的重点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为《经济与生活》《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与规划》《心理健康》,这些课程对建构学生德育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德育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德育教育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偏重道德认知与偏重道德实践的差距。中职德育一般以加强德育认知教育为主,即教育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教育能够对学生如何行为形成一定的指导,但德育认知只是基础,并不能解决学生自觉参与德育实践的问题,即在德育实践方面存在不足。与之相比,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员工的道德实践,较少注重员工的道德认知。二是学校德育内容与企业用人需求间的差距。目前,许多德育内容抽象且空洞。就拿职业道德来说,书上的职业道德往往是抽象且笼统的,只能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教育和指导。企业希望员工不经过培训就能熟悉企业的职业道德,了解企业的行为规范,掌握操作守则,而中职德育在这点上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再如校园文化教育。目前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基本还是“两张皮”,校园文化注重的教育思想和企业强调的教育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度不够,导致了德育教育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按照以上分析思路,德育教师下企业的内容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刻认识德育实践的重要性,学习和借鉴企业引导员工德育实践的方式方法,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方法,让学生在学校中就养成参与德育实践的良好习惯。二是充实和完善德育教学内容。通过企业实践,进一步收集和整理典型案例资料,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使德育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在广度和深度中认识德育教师下企业的形式

从广度上说,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形式一般只有三种,即兼职锻炼、脱产实践以及短期实践,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短期实践。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下,这三种形式对于解决大部分德育教师如何下企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国家对中职教师下企业提出的新要求相比,与当前中职教育正在深入推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比,与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相比,德育教师下企业的形式过于单一,有待进一步扩展。为此,德育教师要在工作中加强研究,结合德育学科的特点,注重德育工作的渗透性和长期性,在工作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实践形式。中职学校要帮助教师排除障碍,在工资、待遇、福利、职务等不变的条件下,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锻炼,为创新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有利条件。从深度上说,目前,德育教师下企业的每一种形式各有利弊。兼职锻炼受到企业和个人因素限制,在实践中不容易实施;脱产实践受到专业以及人员等限制,实施范围不广;短期实践模式存在时间较短,锻炼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短期实践模式,往往是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车间,刚刚熟悉车间的新同事、新设备,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准备着手为企业做些具体事务时,实践锻炼时间就到期了,达不到深度锻炼的效果和目的。因此,学校要采取“鼓励、组织、争取”的政策,进一步延伸德育教师下企业的形式。对于兼职锻炼,学校要积极为教师牵线搭桥,鼓励教师在企业中兼职锻炼,提高实践技能;对于短期实践,学校要积极组织、认真布置、科学安排,做好计划、组织和总结等各项工作,形成常态化的工作制度;对于脱产实践,学校要积极向上争取名额,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学习锻炼,并做好培训工作。

三、在反思与改进中认识德育教师下企业后的工作重点

在德育教师下企业之后,需要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进行工作总结,这是下企业实践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目前,中职学校一般都将撰写一篇实践调研报告作为教师实践后的工作要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工作任务。而这种常规、笼统的要求很容易将教师引入误区,让教师提交总结报告等同于实践结束的错误观念,这容易使下企业工作停留在表层,达不到效果。其实,德育教师下企业后的工作不是一篇教研论文或心得体会就能完成的,更重要的在于教师能否及时总结下企业的收获,发现德育教育的不足,吸取企业好的经验和做法,并付诸实践。因此,反思和改进应该是总结工作的重点。反思,就是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和参与企业的具体事务,寻找学校德育与企业要求的差距,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培养目标上的差距,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一些弥补差距的措施和方法,形成一些指导今后工作的思想和意见。改进,就是要求德育教师将相关的感悟体现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进行行动研究,对自身在教育过程中错误的思想及行为进行矫正,使其更符合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现实。从这方面看,德育教师下企业的总结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总之,德育教师下企业制度是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德育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学校在实践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创新,积极应对制度贯彻中出现的问题,集中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将制度建设推向前进。

作者:钱宁 单位:福建理工学校

(八)

一、明确的政治方向

现阶段,我们的生产水平还不高,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物质文明程度较低。鉴于这种情况,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目前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阶段,为保证建设的成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既是现阶段每个人必须遵循的思想政治方向,当然也是德育教师的政治方向。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近代史充分诠释了一个道理,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使亿万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使具有古老文明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是中国现阶段唯一的康庄大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开辟了施展个人才华的广阔天地。占领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带领学生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教师思想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每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0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共产党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党提出改革开放战略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断然不能成功,现代化建设事业将化为泡影。德育教师应经常地、适时地向学生讲述我党及中国革命的历史,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让孩子们从小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一生一世都要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我们党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其根本特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第一,要客观,不要主观,不能唯意志。第二,要全面,不要片面。全面,有历史的全面,有现实的全面,还有发展的全面。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又是我党制定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德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崇高事业。而要胜任这一工作,德育教师首先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社会的要求,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只有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才能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理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从而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还有助于教师在观察处理问题时,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学会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一个合格的德育教师,一定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明确的政治方向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作者:斯日古楞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理工学校

(九)

一、高校教师的德育功能性分析

(一)是由教学德育性决定的

教师的德育功能,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德育过程既可以通过知识性课程即各种专业知识特别是德育专业的学习来进行,又可以通过活动性课程即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而不管是知识性课程还是活动性课程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教师和德育就通过教学活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活动本就是一项具有德育性质的实践活动,教学德育性既是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因为教书在于育人;又是教师和学生个人的内在要求,对教师来言,“己不正,何以正人”,对学生来说,必须实现个人全面发展。辩证地看,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授过程和德育过程的统一。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育家迪斯多惠也明确指出:“任何真正教学莫不具有道德的力量。”这些见解和认识都揭示了教学的德育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德育性功能,才能为社会培养道德合格的人才。

(二)是由高校特殊性决定的

高校作为学校的最高层次,培养的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才,其是否是德才兼备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另一方面,我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以防止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处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高校德育地位的重要性就因此凸显了出来。高校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就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高校教师知识渊博,人格高尚,在行为上是社会先锋,具有德育教育的天然优势。大学生在总体上思想比较积极,但由于受到国内外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和网络信息的影响,其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他们身心发展不成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其德育教育有着现实性和可能性,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必然的。以上因素决定了高校特殊性,进而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德育功能。

二、高校教师德育功能的发挥

教师具有天然的德育功能,高校受自身特殊地位的影响,更应该注意发挥教师的德育功能,高校教师应该从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一)必须在言传中发挥德育功能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必须将德育知识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两课教师在德育中的主要作用,进行系统的德育知识教育。另一方面,要发挥不同学科教师在德育中的辅助作用,各个学科教师能够通过德育知识渗透发挥更有效的德育功能。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体育、艺术等社科类专业教师更容易发挥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

1.发挥两课教师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两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内容既包含蕴藏着丰富德育知识的历史、哲学,又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专业德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两课教师是高校德育教学的主导力量,他们依靠专业优势,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而系统的德育知识教育,传播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形成学生正确的三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课在学生的德育教学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教育中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在高校学时安排有限,教学方式不灵活,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没能发挥在德育中应有的作用。两课教师只有力求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才能使德育教学收到良好成效。如在课堂上,要注意占领网络阵地,结合社会热点,使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当代,社会热点可以迅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而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网络思想影响,甚至可能因控制不力而出现重大问题。如中日钓鱼岛事件,如不提前对学生加以引导,很可能引发学生动乱,网络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愿意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因此,两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时的联系社会热点,可以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在学生热烈的发言中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讨论或辩论结果,进行分析后做出最后总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观念。为此,两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才能加以利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感染和引导。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关注一些社会影响重大的热点问题;其次,运用自己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知识,对社会上的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易于介绍给学生的正确观点;再次,找到与将要上课的专业知识的结合点,若过于勉强可在课间与同学讨论;最后,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有理有据的对比分析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在无意中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价值评判,实现教学的德育性。

2.发挥不同学科教师在德育中的辅助作用

各学科教师是德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力量。大学生德育绝不是仅仅靠两课教师一个角色就能完成的,必须依靠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总体教学时间来看,高校各学科教师是除同学之外与学生接触最为广泛的群体,这就凸显了各学科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可以通过课堂时间又可以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发现学生群体中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然后及时地进行疏导教育,发挥道德导向功能。其次,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题材,将之渗透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中,学生可以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德育的熏陶教育,从而作为两课德育之外的重要补充。总之,高校各学科教师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影响面广泛,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必须使两课德育教育的点和各学科教师德育教育的面结合起来,才能使高校教师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高校教师首先应该进行必要的教学准备,即在备课时就要仔细的研读课本,发现教材内容中显性或是隐性的德育因素,然后将相应的德育知识纳入教学目标中,最后依据教学原则,选择适应德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如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古诗词中有很多歌颂卫国英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相应的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对定理和公理的讲解,进行哲学中遵循客观规律的教育;英语教学中也可以有选择的传播优秀的西方文化,等等。伴随着专业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呈现出教材中固有的德育火花,发挥其育人效果。当今社会,理论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感觉乏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显性的德育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各学科教师如果都能通过自己的课堂传递一定的道德知识,也许德育知识的这种潜在传播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必须在身教中发挥德育功能

身教重于言传,特别是作为教师,如果能在身教中发挥自己的德育功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

1.加强高校教师自身师德素养,以身示教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只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身先示范,发挥榜样的无穷模范力量。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高校教师应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从身教方面发挥高校教师的德育功能,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政治素养。政治素养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是一个人的灵魂。因此同志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素养如此重要,谁来决定它的方向呢?列宁曾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课程是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所以,高校教师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会培养出拥有什么样政治素质的人才,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和道德的指路人,任务不仅包括传授知识还包括用自身的榜样来诱导学生。高校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榜样,然后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熏陶和影响受教育者,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只有首先自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端正政治态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形成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率先垂范,发挥政治示范功能。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尤其是在社会思潮多元发展,不断冲击社会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情况下,高校教师更应该坚定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课堂讲,课下行,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必然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政治示范功能。第二,道德品质。高校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教育和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受道德观念的影响,道德观念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才会针对社会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形成正确的行为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道德观念会通过分析社会热点、典型事例影响到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其言行举止都在示范着良好的道德行为,强化着高校教学的德育成果。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典范,学生才愿意接受他的教育,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高校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完善自我,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学生做表率,用自身的优秀道德品质示范引导学生。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自己的故事,以及自己对一些道德问题的观点、态度,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然后在第二课堂 中践行。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发挥自身的师德示范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理想和道德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

2.组织有关德育教育的活动,对德育进行实践锻炼

实践才能出真知。高校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德育教育活动,组织第二课堂,特别是班主任有必要每个学期组织一到两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必须注意时时事事处处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师倡导的政治信仰,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空间。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充分地认同国家宣传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稳定的政治素养。还能增强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内化为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意志,升华为道德信仰,最终形成个人稳定的道德观念。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改造学生生活的客观世界,进而在这一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塑造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只有不断经历实践的检验和发展,才能成为真理,才能被学生内化。如果不能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就不可能形成个人稳定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身教重于言传”,当今社会道德呈现滑坡趋势,教师的耳提面命可能不如教师的一次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去践行德育知识,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将学到的德育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成为德智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人。

三、结束语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2

在对春蕾小学这一个案的诊断过程中发现,教师在充满变革活力的学校环境中,具有开放的德育资源意识和强烈的德育创新意识,使学校德育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和生命力。

(一)开放的德育资源意识拓展了德育空间

学校德育的封闭性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顽疾,往往导致德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了无趣味。因此,开放性的德育意识能够为沉闷的学校德育注入活力,增添魅力。而开放的德育意识,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校内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本个案研究发现,无论在学校层面还是班级层面,都体现出开放性的德育资源意识。如在校园文化中,无论是校史馆还是“会说话的墙壁”处处都体现出教育者的独具匠心。在家校合作中,无论是“家长课堂”“家政校本课程”还是“大型亲子德育活动”,都充分体现德育主体的力量,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亲子关系得以增强,家庭德育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此外,学校还注重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20个校外参观基地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校外德育体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封闭狭隘的德育意识会窒息学校德育应有的韵味和魅力,而开放性的德育理念则赋予了德育无限的拓展空间和价值实现的可能。

(二)强烈的德育创新意识提升了德育效果

德育活动可以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成为乏善可陈的“形式主义”,也可在不断创新中成为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有效德育过程。缺乏创造性的教育者,会将制度性的规约作为借口,蜷缩在制度划定的角落中无所作为;而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者,则会在制度的网格中积极寻求创造的空间,在富有创意的行动中实现教育的最大可能性。春蕾小学教师不断突破形式主义的惯性和制度限制,在不知疲倦的创造中,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德育活动效果。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学校的常规活动,然而,春蕾小学的升旗仪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了自身的创意和特色。每天早晨的升旗仪式以一种自然的状态举行,在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所有的小学生会凝固在自己站立的地方,庄严地行队礼。“习惯成自然”的自觉,最好地实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每周一举行的全校规模的升旗仪式,都有新颖鲜明的主题,紧跟时代的脉搏,关注学生的生活。同时设置的“国旗下荣誉殿堂”则由校长为每周表现优异的学生和班级主持隆重的颁奖典礼。这种关乎学生荣誉感和集体感的仪式化教育,影响的不只是台上的获奖者,还有每一个聆听和观看的学生。如此,看似形式化的教育便具有了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它承载了教育者郑重的教育意图。春蕾小学教师的德育创造性,还典型地表现在打破学段和班级限制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方面。在学校德育中,往往由于班级、年级以及其他制度化的架构,将学生群体割裂开来,使他们失去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同辈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而春蕾小学的教师以兴趣、活动、少先队组织等各种教育要素为纽带,进行跨班级、跨年级的合作,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同辈群体相互影响的德育模式。例如打破学段、跨年级举行的大型体育活动“挑战十小时活动”,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关心和照顾,而高年级的同学也在照顾他人的过程中发现了自我的道德力量。此外,跨年级的俱乐部活动、大型节日庆典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都打破了制度性限制,充分发挥了同辈群体的道德影响作用,不但丰富了德育形式,也提升了德育效果。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问题与不足

在诊断过程中发现,教师虽然具有开放的德育资源意识和强烈的德育创新意识,使学校德育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和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德育问题,需要更多积极的反思和回应。

(一)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个案诊断发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知识教学是认真负责的,但也存在着教育的盲区——忽视对学生品德问题的关注和引导。比如,在三年级语文课上,对于学生的前置作业由父母代替完成现象,以及各小组之间出现的作文雷同或抄袭现象,教师应该是能够发现的,但却没有给学生明确到位的提示和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知识之外学生品德的教育培养,缺乏足够的德育自觉去承担完整的育人之责,而学生则学会了投机取巧,同时也可能失去诚实、勤奋、创造性等品质。上述现象并非个案,在数学课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如何得出一致的正确答案,而忽视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盲目从众的问题。一些学生在尚未经过足够思考的情况下,就急于抄上小组成员的答案,而教师所关注的是答案的正确与否,对抄袭现象却似乎视而不见。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学科知识传授与获得而言无伤大雅,然而对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却埋下隐患。教师德育自觉性的欠缺源于“学科意识”对“育人意识”的侵占。学科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但在强烈的效率取向的“学科意识”影响下,“育人意识”常常被弃之一旁。在访谈中,当“教书育人”被作为问题问及时,教师都会认为“教书”是为了“育人”。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潜意识中的“效率意识”和狭窄的“学科意识”都在无声无息中腐蚀或肢解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教着教着,就顾不了育人了;讲着讲着,就来不及育人了”。

(二)教师对学生道德主体性培养有忽视迹象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过程,而学生的纪律品质是保证这一教学过程有效完成的基本条件。然而,个案研究发现,一些教师在维持课堂秩序时,注重对问题行为的控制,缺乏对学生道德认知的改变和道德情感的激发,导致学生对外在规则和控制的依赖,缺乏道德主体性,难以形成稳定的纪律品质。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第一节班主任的课,学生非常规矩;第二节英语课,开始有人交头接耳,教师在不断地提醒;第三节科学课,教师在课堂秩序维持中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缺乏稳定的纪律品质,只要外在条件改变,他们的行为就会失控。在学校举行的其他活动中,老师们也需要像警察一样“巡逻”,时时刻刻盯着学生的行为举动。这种外控型的德育方式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缺乏信任,教师对学生人性之中的美好缺乏信心,缺少对学生的道德启蒙,未能将学生人性深处的美好激发出来。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向善的种子,都有成为好学生的内在愿望,如何构建适宜的支持和保护系统,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有效的德育策略。教师应努力去培育善的种子并为善的实现提供适宜环境,而不是把精力集中在寻找恶的表现、制止恶的行为上,这是一种德育倾向性的根本转变。这种改变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将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的“真正的教育”,因为,只有这种“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培养“真正的人”。

(三)教师对德育对象的差异化特征少有关注

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往往突出表现在根据不同德育对象的差异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而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教师并未对德育对象的差异化特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回应。比如,在学校组织的《爸爸去哪了》大型亲子活动中,如何关注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使他们免受伤害,便是该项活动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德育如何回应性别差异是另一个差异化德育问题。在问题诊断过程中,我们发现女生担任班干部、小组长的比例明显偏高,并且表现较为强势。一些男生还反映,在同样“告状”的情况下,老师会更信任女生,更为女生做主,所以他们被迫成立“男生自卫队”,以保护自己不受女生欺负。教师如何反思自身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偏见”,如何在男女生生理成长存在客观差异的情况下,更好地促进男生的社会化发展,都是迫切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就春蕾小学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而言,更多体现的是“经验惯性”,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的专业意识和有针对性的专业研究明显不足。有些教师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因专业储备不足,而难以找到更好的教育策略。如在《爸爸去哪了》大型亲子活动中,组织者已经意识到了单亲家庭孩子可能面对的困境,但却未能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三、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提升策略

学校道德教育只有触及人的内心,才能够真正实现柏拉图所谓的“心灵的转向”。因此,理想的德育既需要启动教师的心灵,建立其内在的德育自觉,也需要启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道德主体性,然后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去面对心灵的差异找到影响心灵的教育途径。

(一)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德育自觉

学科制度在分科知识的传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却逐渐演变为一种学校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对教师的思想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割裂了教育本有的整体性。在这样的割裂中,德育因其内隐性、迟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而更容易被忽略和放弃,“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完整教育使命在制度化的分割中自然会被消解。“德育人人有责”的弥散化责任承担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人无责”。没有哪一位教师会为一个未来公民的道德生活承担责任,除非教师的内心建立起足够的德育自觉。教师的德育自觉意味着教师不仅对所任教的学科负责。更应该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培养负责,在学科教学中首先关注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改变“只见学科,不见人”的学科教育过程,学生的品德发展才能得到现实支撑。因此,关注学科教育过程中育人之责的承担和实现情况,是改善学校德育最基础的部分。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以及日常的听课、观摩过程,帮助教师突破狭隘的学科意识,自觉并且自然地关注学科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生品德问题,并给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学校也可以将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德育自觉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内容,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过程的育人价值,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更现实、更宽广的基础和保障。

(二)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还是客体,取决于教师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育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来对待并且成就其主体性,这就意味着要激发并唤醒学生内在的道德主体性,相信他们有对是非善恶的基本判断,相信学生集体有形成正确舆论的能力。在这样的信任中,逐渐形成一种学生自我育德的模式,而不是教师依靠权威和惩罚而建立的控制型德育模式,这需要教师从关注学生违纪行为发生后的惩罚,转变为重视让学生懂得尊重、倾听、体谅他人等内在品质的唤醒和形成,由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的价值引领,从外控性的行为改变,转变为内生性的品质培养,这才是将德育作为教育来实施,而不是将德育变成为压制。“纪律不仅仅是一个为了教室里表面的平静而设计的工具,它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教室里的美德。”因此,“针对纪律的一个道德教育方法,是把纪律当成培养尊重和责任的工具,这种方法抓住了纪律的终极目标:自我约束——这种基于自愿服从的自我控制,同规则和法律一起是成熟品格的标志,也是文明社会对它的成员所要求的。没有道德教育的纪律仅仅是一种控制而已。”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可以从学生个体自我自律品质的养成以及集体自我教育能力的培育为出发点,逐步形成学生自律的品质和责任意识,让自己从疲惫的“灭火员”位置上撤退下来,去欣赏学生在面对和解决现实道德问题中的成长与成熟。

(三)寻求适宜对象性特征的德育策略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3

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应该注重创设民主课堂气氛,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接触思想品德教育,让教师与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吐露自己的心声和真实的心理状态,使品德教学工作更顺利地实施和开展。因此,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信任老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和前提。

二、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的教育,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要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感受德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另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让学生真正设身处地地感受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布置一项让学生课后给父母洗脚的作业,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一定会感受到父母的爱,更能体会到尊师敬长的重要意义和内涵。

三、充分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快乐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4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美德。讲究孝道、祖宗崇拜是民族的传统,在历史书籍中榜样例子比比皆是。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从历史人物那里得到人生的启迪,思考人生的价值。历史教师则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挖掘出历史教材中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计,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完成史家之绝唱———《史记》;李时珍历尽艰难,用一生的心血完成《本草纲目》;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舍生取义;孙中山的百折不挠,等等。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学习其中的传统的、美好的道德情操。又如,在《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使人们都在努力探索人生的价值和真谛。尽管历史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与我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相去甚远,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素材。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物和故事,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教师引用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压迫反侵略的光辉历史。例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试看将来之全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等等,在诱发学生学习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又如,联系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以及对侵华暴行等历史问题的否定和掩盖,历史教师可以用一件件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案等历史事实将敌人的暴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再如,通过对国共两党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的歌颂,并且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已经流淌在每一名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可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可使中学生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利益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立志为建设自己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三、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习、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特点,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应该依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因此,历史教师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德育教育,变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重视对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传授、渗透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当然,对于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应脱离教材,而应该在传授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能脱离教材,孤零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

四、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知道过去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让人们通过学习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借鉴现实,反映现实,为现实服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明白对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活动以及道德精神继承到自己的思想、行动中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创新。其实,从新文化运动到,就有继承和发扬的因素;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思想,就存在着借鉴与创新的因素;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列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丰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邓小平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的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中受到了启发,也充实了“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而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气氛中,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有很浓厚的时代气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因素,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继承、创新、进步,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五、结语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5

教师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路人,尤其幼儿教师更是如此。幼儿园时期学生的各方面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耐心指导,因为孩子们还很幼稚,理解能力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浅显易懂地教会他们所要学的知识;在照顾生活中,幼儿教师要热情地接待孩子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幼儿教育就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教师会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会注重学生在精神层面的教育。因此,幼儿教师在孩子的生活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向老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一个好榜样,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们的工作责任感。同时,也要让教师注重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他们无意中的很多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举止。由此可见,加强师德教育有利于孩子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很优秀。

二、加强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幼儿教育又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可以说,每个人一生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幼儿园的校园生活是每个现代人都经历过的,教师的言行及道德修养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儿园的生活不美好,小朋友很难改变对学校的厌恶。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就不得不重视幼儿园的师德情况。就像近期新闻中报道的,如果幼儿园的教师都像他们那样打骂学生,那学生还会愿意和教师做好朋友吗?家长还会信任老师吗?校园还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吗?学习是人一辈子的任务,而教师就是这个任务的领导者。他们从小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现如今发生了多起幼儿教师虐童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家长怀疑的态度中,必须反思一下幼儿师德教育是否能做到让家长放心。根据多年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我认为幼儿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学历,更要注重教师的师德教育。可以开展加强幼儿师德教育的活动,比如说开展照顾孩子大赛,通过教师照顾孩子的细心程度可以观察到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教育小朋友。还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观察一下教师的教学方式,看是否能让学生和教师融洽相处,是否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三、加强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6

1.职业素养。

关于职业素养这一类,主要设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有70%的学生选择表示认同。二是在“下列哪些行为造成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问题中,有27%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经常不备课就开始上课,有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上课时接听电话,有9%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无故缺席和与其他科任教师换课,还有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并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在逐渐降低吗?”有接近87%的学生认为没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有7%学生的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职业素养方面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还是存在教师采用比较散漫和随意的心态上课,并且这种教学观念有可能会继续存在。

2.道德品质。

关于道德品质的调查设立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不平等地对待、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存在”,只有5%的学生认为存在,还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有95%的学生认为并不存在。二是“体育教师待人真诚,能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吗?”,有93%以上的学生一直认为体育老师平时待人比较热情、诚恳,并把体育老师树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三是“下列哪些行为影响了你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评价?”其中认为教师在评判学生时用语不文明的占6%,教师的形象(举止、着装等)不具有表率作用的占14%,认为教师社会公德心不强占10%,还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较好。四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在逐渐降低吗?”9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降低。通过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调查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教师的道德品质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存在少数道德观念较低的教师,并不能通过教学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和思想意识方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推动等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

3.高尚情操。

体育教师是否具有高尚情操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发牢骚,比如在课堂纪律不好或是其他情况下”,其中有28%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平时上课确实会发一些牢骚。二是“体育教师以家庭背景好坏来对待学生”有1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75%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剩下学生保持中立的态度。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高尚品质在逐渐降低吗?”有27%的学生认为是的,有7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降低。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了解到虽然体育教师在情操方面的表现不算差,但是学生却对教师今后情操的提升抱有不看好的心态,因此,体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培养也是不忽视的问题。

4.教学能力。

这里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富,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其中有15%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缺乏丰富的体育知识。第二,“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高吗?”,有83%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互动交流,17%的学生很少与体育老师交流甚至一次都没有交流过。第三“,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是体育教师最为欠缺的?”有17%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氛围的制造,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1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而有63%的学生则认为并不欠缺。第四,“当学生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产生分歧时,教师最常用的方式”,其中有40%的学生选择了探讨式交流,有35%的学生选择了说服学生,有6%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忽视,还有19%的学生选择了各存争议。第五“,你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进行提升吗?”有1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还喜欢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上课敷衍,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改进和加强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各项指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不端正,比较敷衍和散漫,个人品行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自身、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本文立足产生的问题,将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个人对师德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缺乏教学责任心,部分体育教师仅将教学生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把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品行端正、技术水平高超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认为只要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完就算是完成任务,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将体育知识点消化理解,体育技能掌握熟练与否,而且缺少更新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因此频频出现工作态度较差、职业素养较低的现象。二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能影响到学生,只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锻炼好学生的体能和提高技能即可,不具备以身作则的思想理念,因此,当学生不好好学习时,就采用严厉的语气和粗俗的语言来评判学生,这种行为为学生所诟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

2.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提升的监管体制。

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校给予监督和引导,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因此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个人品行的监督不到位。另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建设缺乏具体措施,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国家和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法规也没有真正落实,从而造成了教师师德修养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

3.社会不良风气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这一因素在影响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社会的腐败思想和消极生活态度,对于部分立场不坚定、思想觉悟差的教师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意志薄弱,对职业的认同感低,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败坏行为。

4.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措施。

4.1学校要积极开展增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意识。

首先,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学习师德修养课程,如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等,了解教师师德修养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次,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从而能自觉更新知识体系和观念,并自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以此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必要的师德修养活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标准。

4.2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要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考核机制,首先,必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以实现客观和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或是涨工资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最后,考核内容要从备课、言行举止、着装、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以做到全面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个人修养的养成。通过一定的制度及规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教师自觉完成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4.3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来促进师德修养的培养。

友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让教师轻松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状况,而且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从而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教师的行为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形式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结语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7

根据对诗意化的理解,笔者把固化了的理性思维、唯科学主义;脱离生活情趣,按事先预设好的路径、“范式”、框架进行逻辑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刻板地贯彻某种理念,灌输某种知识,或者掌握某种技能,而缺乏轻松、愉快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刻意把认识对象与我自体分离开来进行观察、测量、研究的活动都认为是“反诗意化”的。就幼儿教育而言,“反诗意化”的活动让幼儿产生“累”“疲倦”“逆反”“厌恶”“淡漠”“被迫”等多种不良情绪;通常这些活动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幼儿教育行政控制、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各种针对幼儿设计的教育之中,其中幼儿园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道德塑造、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研究活动、幼儿保育等各个层面。

1.政府层面的“强大的外力”推进

近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颁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未来10年幼儿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幼儿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诸多措施。例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但是,从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工作仍然仅仅停留在入园难、入学率等方面,还是式的命令式的宣言,主要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平衡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总是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却忽略了社会如何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是执行者,往往把教育理论、信仰、观念进行实体化建构———贯彻落实。把所谓“顶层设计”向下落实到实践;把崇尚唯理性、崇尚根据说、信仰、经验等等综合实体扩展至幼儿园微观环境、幼儿个体、教师个体的自由教育情境时,原有的生态和结果必将遭到破坏。

2.家庭层面的功利需求

现在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其重视幼儿教育,普遍把幼儿教育拔高,把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比如唱歌、演讲、跳舞、绘画、下棋、讲故事、认识汉字、认识英语单词、认识数字并会计算、会弹钢琴、读古书经典、习武等等五花八门的内容。林林总总的内容也在各种培训班、民办幼儿园中大行其道,成了他们招生的资本和竞争优势。幼儿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成了家长相互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此种功利逻辑本质上是忽视幼儿生命成长的存在,忽略幼儿生命和生活体验的存在,是违背自由生长逻辑的。

3.幼儿园研究与教学的“泛技术性”崇拜

不可否认,幼儿教育科学化大大推进了教育理性化进程,目前幼儿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发展共识。但是科学化的前提是把幼儿对象化,即把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不是主体,所以幼儿研究和整个教育方式中都采用疏远幼儿的方式。“它在本质上是不关心人的,特别是对处于整体性中活生生的人性,它是不关心的。”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教育是一种进步运动,历时性向未来推展,今天的教育现实是教育史长河中的最高阶段,并且还会向未来发展,它始终处于永不停息地向前流变过程中。我们所坚持与固守的教育观是极端的信奉唯理主义建构论的观念,认为教育、人的发展都是被另外的“前者”“家长”“专家”设计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一些科学化的教育论文只看见各种推演的公式和符号,貌似深奥复杂,但说的是浅显道理甚至是常识,论文干瘪瘪的,没有液汁;教育论文本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充满思想和情感的。”

4.幼儿道德教育外在物理化推演

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幼儿道德教育不是从儿童内部品质出发,不是内涵化了的个人品质和人文素养,而是外在的社会交往规约。把道德理解为伦理,是一种外在的一条条约束的规则,毫无生机和活泼性。遵守道德是一个物理过程———按规矩办,而不是一个心理过程。当远离了人群和惩罚,道德问题就集中爆发出来了。从儿童的天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未见过的善良、纯洁、无邪与朴实,就“像一颗散落的种子,远离人类的尘世。”而理性指的仅仅是使外部原则在人内心内化,并以之来修改自我的一套行使控制功能的“操作原则”。理性的这种规制功效保证了“好孩子”的形成,“好孩子”也发挥着理性的这种宰制功效。

二、反诗意化之缘由

教育经历了混沌的自然发展———理性的现代化建构———后现代的逆袭三个阶段。混沌自然发展阶段不知道需要什么教育;理性现代化建构阶段则顶层设计、强势推进、目标明确;后现代逆袭阶段否定宏大,解构整体,回归自然进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教育一般跟随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教育现代化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疯狂阶段,幼儿教育,具有显著的数字刷新、宏远规划、顶层设计、技术崇拜、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强力控制等特征。诗意化教育的提出,明显是不合时宜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观点。显然,幼儿教育的反诗意化问题究其本质而言一定是现代性文明方式的结果。幼儿教育诗意缺乏在于幼儿教师的诗意、浪漫化情感的抑制。

1.专业的社会压制

教师的权威性即职业的专业性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主要是专业知识、专业自主权、专业伦理三个因素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然而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专业知识严重被学科知识所贬抑,许多人都认为教师知识足够丰富就可以了,至于以缄默知识为主体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可以忽略的。二是我国学校基本实行科层管理,行政决定一切,教师普遍无专业自主权,无法按自己的方式教学,领导要求怎么教学就怎么教学,教学规范是外推式的,这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执教。三是教师伦理不是教师实践智慧和个人品质的外展,而是社会外在的、舆论式强迫的一道道规则和命令组合系统,从而使教师陷入了伦理困境。教师的专业得不到顺利发展就会产生职业不自信,从而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认识也逐渐脱离健康成长的轨道,甚至对自我生命轻视,致使教师自我潜在的职业忧患意识呈现出现实生命沉沦、疲倦、烦恼状态。这些问题在幼儿教师中更为突出,幼儿教师地位低、职称晋升难、待遇低、学历低、男性少、队伍不稳定等特点不仅意味着幼儿教师专业资质得不到保证和缺乏专业性权利,专业实践常常遭遇外部行政命令、社会家长等方面的干预。比如行政部门经常要求幼儿教师要承担大量烦琐的记载、摘抄、报告等文字工作,配合完成对外的招生宣传和收费任务,有的幼儿教师时常被抽调去参加政府组织的舞蹈、唱歌比赛,甚至被抽调去行政部门搞接待等活动;也有家长建议在幼儿园安装监控设备以监视教师行动;很多幼儿教师身心俱疲,幼儿教师似乎是谁都可以去做的职业,专业性得不到认可。

2.行业的标准规制

(1)幼儿教师培养目标标准化。

一是着眼国家长远的教育功能和人才培育要求;二是以幼儿自身条件为基准的身体发展;三是解决幼儿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引领品德发展;四是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促进其认知发展。

(2)幼儿教师能力评价标准化。

一是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把握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三是能够观察幼儿行为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四是具有和幼儿互动沟通的知识与能力;五是具有设计幼儿教育环境刺激的社会能力;六是具有与社会尤其是家长、教育主管领导的沟通能力;七是组织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园本课程、潜在课程的能力。

(3)幼儿教师教学行为标准化。

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规范实施,如现代性典型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告诫师范教育一样:“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3.思维的形式化限制

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必须深刻认识幼儿,深入研究幼儿,才可能做出专业的判断,才可能教育好儿童。儿童发展所受的相关刺激的制约因素、必须进行微观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做出量和质的结论。这是目前国际幼儿教师教育最为重视也是学术研究最为迫切的需要。认知方法(是什么,内涵与外延)———理解方法(历史、背景和意义)———应用方法(定义域与技巧)———研究方法(根据与改进),从而形成一条准科学的思维路径。从研究成果表达方式上看,教育研究有文学性与科学性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当下,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也直接导致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以叙事研究为代表的文学性表达,它试图挣脱教育学的概念框架与理论谱系的束缚,直接把教育研究指向教育活动的现场与个体的切身体验。有关幼儿教学方面,幼儿教师需要更加规范工作。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建立标准化反思系统,软件化运行,填表式嵌入和拓展,做到可评估、可参阅、可借鉴、可促进。

三、回归诗意化特质

新世纪以来,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整个教育界都意识到了寻求境域性、真实体验感的重大意义,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品德教育等学科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以统计概率论为基础的追求宏大规律性的教育科学化情结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基础教育界,在教育理念、研究方法、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多个层面也兴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改革运动。一些幼儿教育者尝试使用叙事、日记、随笔、版画、漫画、微片等情感丰润的方式来诗意化幼儿教育。以某些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为个案的情景式问题呈现,境遇式教育遭遇,更加凸显了微弱的个体的现实教育境况。从在台上的宏大理论的宣讲到进入幼儿园、进入课堂、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去考察幼儿的生活路径和聆听他们的生命述说,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分担他们的痛苦的学术和教育理路不断清晰。但是这种后现代哲学指引下的研究和教育方式,仍不是学术界的主流,还缺乏自觉性,常被那些宣扬宏大理论的专家斥责为“小儿科”“非主流”。笔者认为要走出现代性教育科学化藩篱,使诗意化幼儿教育成为一种教师自觉。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必须从生命、人性的高度再认识儿童以及反思与解构当下幼儿教育研究、教学、管理范式。

1.再认识儿童———诗意存在的继续

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并且这也是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长期所关注的焦点。我们这里提出的对儿童再认识,显然不是科学规律、心理发展层面的认识,而是哲学意蕴上的“幼儿存在”精神指向和生命意义的再认识。幼儿不是一个抽象的、现成的、给定的实在,而是一个变动的、开放的、发展的、可能性、延展性个体。在各种活动中,体现自己的性格、情绪、认知和意志,表现出独特的气质特征。各种心理指数的发展,既面向活动本身,又最终体现一种终极的生命意义。幼儿教师、家长、各种幼儿教育组织和管理部门,对儿童的认识是一种“外在式”的推定、估计。对儿童的认识离开了儿童自身,离开了他们神秘的心灵家园,此种认识不是本真的,是一种“评价”。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儿童总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以丰盈年少个体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儿童与自然的交往中的游戏与劳作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想象,构成一个人与自然之亲缘性的原型,开启个人通往自然之生命向度;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游戏与交往构成个人与他人交往之原型,儿童时期与人交往的丰富性奠定一个人向他人敞开的生命之维;儿童时期的童谣、故事、阅读、民俗、仪式等具有文化意味的生命体验,构成一个人向历史与文化世界开启的生命原型。”

2.“后常规”———幼儿教育“前范式”解

库恩与波普对“范式”都有深入的研究,是对科学研究本身理性化的启蒙与反思。科学、理性、形式逻辑、数学演绎确实是现代文明的精髓,用“理性”武装了人们的头脑,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认识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盈。科学、理性的威力得以完全呈现和推进,依靠的是科学研究者即“学术共同体”缄默的“范式”承认,一旦范式稳定存在便成了“常规”。当然,范式、常规不仅仅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在组织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就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方法、管理组织、研究设计基本上都概念化、模式化了,有着清晰的操作流程即“常规”。范式是“学术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等潜在承认的,即同行默认。但是,常规遭遇了“诗意”的困境,一切常规化,诗意便荡然无存。库恩的范式理论使人们研究和管理模式化,思维清晰化,评价标准化,找出了专业与非专业的边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术大生产、组织大发展、圈内的沟通交流从而有了可能。但是,对非专业人士、圈外人士、跨界人士、艺术人士、浪漫主义者、创作者、灵魂存在者、原本主义者却是巨大的桎梏。“后常规”的概念是英国科学与社会联合会主席拉维兹博士在上个世纪末提出的。他说:“科学共同体不像库恩描写的那样平静、单调,‘常规’对跨界成员来说缺乏规范性的力量。”“后常规”在于破解前范式的习惯势力、固定结构和关系。用无序、混沌、模糊、灵感、顿悟、感觉、直觉、创生来获得科学研究和管理的新思维和新力量。

四、结语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8

1.1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方向

首先,深化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强化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其次,加强学生之间小组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等集体观念。然后,让学生养成公平竞争与诚实守信等品德。最后,塑造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坚毅自信的品格。

1.2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的主要方向

首先,不断增强学生自身体质;其次,锻炼学生体育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质、塑造学生意志品德;最后,将社会主义建设者与保卫者形象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主要培养方向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此能够看出,学校体育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育人。学校体育的这种德育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的,那么可以将体育教育定义为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

2德育教育依托于体育课堂类型的多样性

2.1心理调节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必要作用,其自设的娱乐价值与表演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可以利用体育活动调节身心,释放学习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同时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愉悦身心,若能够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话,可以强化学生的身心构建结构,塑造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有效减少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我阳光,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就是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作用下的产物。

2.2健身

运动是可以使人体处于健康状态,体育学术界的专家曾表明,若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健身作用非常明显,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健康的健身方式也是塑造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长时间坚持某项体育锻炼的话,可以培养身体的协调性与动作的敏捷性,能够有效地为肢体提供重心。体育运动过程中手部的动作可以刺激相关的穴位,这样可以有效促进人体脑细胞的活跃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进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塑造时长,同时也可以将体育运动看作是学生健脑方式中的一种有效途径。

2.3合作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合作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表演由上海体育学院学生表演了绳舞,这个表演过程需要学生之间良好地配合与协调,同时能够看出学生之间的品德与素质。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为游客展现出的是我国体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此种体育项目的价值在于学生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辉映。这种体育中蕴涵的体育价值以及文化意义通过各地游客传递到世界各地,就等同于将中国民间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扬到世界各地。诸多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了名族文化和戏曲文化,这是对学生素养与德育教育最好的手段,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升华自身的文化素养。

3体育教学特点决定德育教育手段

3.1德教育资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很多项目与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项目来拟定学生德育素质教学内容。以此来看,体育教师在课前需要详细地了解体育教材,将教学内容中可以增加德育教学的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力求能够挖掘出其内在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了进一步保证德育教育内容能够被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教学的质量与进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要规范学生的服装与锻炼器材,同时要保证集体出席率等问题,只有具有集体精神的学生才能够塑造自身的良好品格与素养。

3.2多样化教学

与其他课程一样,体育教学也需要多样化教学方式,通常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将学生分为明确的组别,针对不同的学生特征来进行思想德育教育,虽然这种教师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针对培养学生品德与素养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所以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以崭新的授课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3.3深化体育知识

现在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与体育项目的认识是不清晰的,那么就要求体育教学的前期目标是深化学生的体育认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要从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着手考虑。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中长跑这项体育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其体育锻炼认知的有效方式,对于学生坚韧程度、坚强坚韧与顽强个性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目前诸多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这项体育活动中,多数情况都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允许。针对这种的现状,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校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在不断地引导与鼓励下,才能够敢于参加这种体育项目。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能够有效融入德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