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体验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探究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探究

【摘要】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学习难度大,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构建更加全面、深刻的表象认知,丰富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体验。教师积极探索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应用路径,采取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师生互动、推出操作活动、组织学习反思、生活对接设计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式学习机会,增强学生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直观感知和情感体验,打造充满活力的高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验教学法;实践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动体验教学法程序

以教学情境支撑学生数学课堂体验学习,可以营造出包含多重数学信息的具体学习场景,启迪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思维,强化学生数学学习专注力,确保体验教学法程序顺利启动。教师深耕教材内容编排设计,剖析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与关联设计,精选数学情境创设切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场景辅助下,发掘、感知其中的数学信息,历练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合情推理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数学新旧知识的有效关联,构建更加准确的数学认知体系,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切合高中生数学学习思维特点,通过设置探究悬念、制造认知冲突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更好的调度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增强学生数学课堂体验学习的思维活力。人教版“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多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数学问题“试判断集合A={x∣x<0}和B={x∣x<1}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用“包含于”和“包含”两种不同的表达回答该问题。有的学生的回答是:“集合A包含集合B,集合B包含于集合A”,显然这个回答是错误的。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领会“包含于”和“包含”的内涵,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习并掌握多个集合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和表述方式。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两个集合的内容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表述出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探究中积极的思考,领会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知识要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数学情境的创设切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强化师生互动,深化体验教学法执行

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本身就是高中数学课堂中一种有效的体验学习形式,还能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强化学生体验学习的执行策略,改善学生体验学习思维展开和方法应用。教师创新数学课堂交互教学设计,依托数学问题、合作探究、表达活动等载体,加强学生数学体验学习的思维诱导,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项目中去。同时,教师结合师生互动教学成果,可以更加全面的把握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状况,便于教师调整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动态学习成效。教师需具备动态调整的课堂教学意识,借助高质量的课堂交互设计,找出学生存在的学习难点、认知薄弱点,灵活调整体验教学的执行路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在人教版“集合的基本运算”中涉及到了并集、交集、补集三种集合运算,三者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将三者混淆。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积极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于每个集合运算的理解偏差。针对问题,引导学生注意把握“或”“且”“全集U中不属于”等重点内容,并将数学符号“∪”“∩”等与其具体的数学意义相对应起来,以关键信息为指引,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深化学生对集合运算的认识。教师在讲授“集合的基本运算”的知识点时,强化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互动反馈,调整教学侧重点,指导学生在细节的对比中深刻理解并集、交集、补集的数学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有助于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以深化体验教学法的执行。

三、推出操作实验,提升体验教学法品质

数学操作实验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数学体验教学项目,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认知体验,提升数学课堂体验教学品质。教师立足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特点,有意识的增设一些操作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选材、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等各个环节当中,引领学生结合数学操作学习体验,构建多层次的数学认知理解,形成多维度的数学知识表象认知,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本质属性。教师突出学生数学实验学习的自主性,适当减少实验教学的思维干预,把实验学习活动放手给学生,为学生体验学习留出充裕的思维空间,推动学生数学知识的自然生成。人教版“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中有一个重要的推论是“一般的,a∈R,b∈R,有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跟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图2.1-4及相关的探究活动,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学操作实验来证明a2+b2≥2ab。教师让学生准备四个直角三角形和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用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正方形的面积等数学知识,最终可以验证a2+b2≥2ab是正确的。关于a2+b2≥2ab这个不等式性质的推论,如果不借助数学操作实验,教师很难带领学生将其推论过程演绎出来。相反,借助数学操作实验表现直观的特性,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个推论过程的具体细节及其所表达出的数学内涵。数学操作实验高效推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在数学操作实验中,丰富了学习认知体验,提高了数学学习品质。

四、组织学习反思,促进体验教学法落实 

学习反思同样是数学课堂体验式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体验学习反思,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数学体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使用的方法、得到的收获等学习成果,用信息共享的方式,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知识视野,弥补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存在的局限性,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网络。教师注重自主学习、反思学习的方法渗透,使学生的学习反思变得“有迹可循”,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和数学反思学习习惯,促进体验教学法落实到位。教师一般选择在课堂教学最后的总结环节设计学习反思活动,组织学生结合数学课堂体验学习经历,主动表达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认知,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启动学生数学反思思维程序,深化学生数学知识认知理解。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时,往往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命题中的逻辑关系,对命题判断的技巧掌握不足,而致使不能正确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然后形成总结性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例如,在全称命题中,x∈M,p(x)为真,必须对给定的集合中每一个元素x,p(x)真,但是要判断一个全称命题为假,只要在给定的集合内找出一个x,使p(x)为假。教师通过组织学习反思,帮助学生提高对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的判断能力。教师在教学“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时,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命题、科学猜想、归纳演绎,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题进行深度辨析和反复探究,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总结关于不同类型命题的真假判断的技巧,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其数学学习的能力。

五、生活对接设计,构建体验教学法认知   

日常生活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大舞台。教师对接生活元素设计数学课堂体验式教学项目,能够快速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为学生数学体验学习思维启动提供立足点,促进学生数学体验认知内化。教师展开生活对接设计可以从生活教学资源的课堂渗透入手,用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场景、投放生活问题等方式增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体验;也可以布设一些生活气息浓厚的实践学习项目,锻炼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实现数学体验学习的“学以致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存在多维度的教学对接点,教师要发散数学课堂教学思维,整合更多与数学教学内容契合性较高的生活素材,辅助数学课堂体验教学的顺利展开。人教版“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相关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活动后,借助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园艺师打算在学校绿地上用栅栏围一个矩形区域种花卉,若栅栏长24米,围成的区域要大于20平方米,则这个矩形边长多少米?”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未知数x表示一边长,则另一边长为12-x,然后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解题。教师通过生活化的题目,引导学生开启了对本课时内容的深入探究。教师以投放生活问题的方式,将教材内容成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激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形成了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认识,为后面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开创了良好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生活对接设计,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习认知。高中数学教师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能够优化学生数学知识探索学习思维程序,教会学生更多适合自己的数学学科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拓宽数学课堂教学视野,从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师生互动、推出操作实验、组织学习反思、生活对接设计等角度入手,搭建多元互动的高中数学体验式学习平台,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春建.体验教学法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0).

[2]何军.高中数学课堂中体验教学法的运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1(20).

[3]吉伯磊.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7(11).

作者:阮国权 单位: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