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中高职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一、感恩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父母及家庭因素对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影响

家庭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思想意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诸多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道德修养、处事方式等都是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的关键因素,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及人格发展。在相关的调查中,有3%~5%的学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申请贫困补助的,甚至个别学生的相关贫困证明资料是父母到校递交的,对于功利性较强的父母,不会对孩子有感恩意识的教育。12级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学生小明,2岁时父亲去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一辈对村里的捐助等一直挂在嘴上,记在心里,对孙子更是一直教育其要感激所有接受到的帮助,并且以自身的乐于帮助别人做了很好的榜样。小明耳濡目染,在学校受到贫困资助后,积极努力,在身边的同学有困难时候主动捐出自己的生活费,自己宁愿每天中午只吃菜汁泡饭,却乐在其中,这是家庭的极大影响,是积极的方面。

2.社会上综合因素的影响

不可否认,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正处于茫然、重组或创建中,整个社会的信仰、价值观相对有一定的模糊性。学校内亦如此,对于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高职生们而言,一些人对于如何才是正确的价值观较为茫然,不知所措,也无法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思想上的困惑导致他们的行为与道德的正确性有一定的违背,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信仰淡漠,自私自利”“不懂得谦让,不懂知恩图报”等。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便利快捷,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接触到社会上极个别阴暗面的新闻或事件,他们会以“社会上都是自私自利,善无善报”等狭隘的思想,形成对社会公众价值观的判定,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些高职生的是非观念,也挫败了一些受助学生曾经以为积极美好的感恩意识。因此,曝光率较高的社会丑陋事件的消极影响不可谓不大,南京搀扶老人者最终被判败诉,最揪心的还有“小月月”事件,在种种后,曾让学生写过对之的看法,70%的人认为是寒心,自己以后不会积极去帮助别人,但同时又希望在自己遇到难处时有人能帮帮自己,这是虽然矛盾却又真实的想法。

3.现有资助体制下学生群体之间的影响因素

绝大部分受资助者积极,努力向上,但也有个别因各类原因,只是单方面接受,而不愿意付出,甚至对于贫困的现状认识不清,对于有限的资助并不珍惜,随意花销,由此产生不当的扩散性影响,即为群体性因素,在此影响下,学生间会产生私利的短期效应。10级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小亮,家境贫困,受助后,乱花钱的行为让所有人都对其受资助的资格表示怀疑,在证实其家境的真实情况后,同学们对之还是无法理解,尤其在其他年级同学得重症捐款时,小亮只拿出5元钱捐助,周围其他人会怀疑自己为何要积极帮助别人。因此,个体行为的选择会对群体内其他个体的选择有一定影响,这也是群体内成员间的必然影响结果。

二、引导教育受资助高职生形成积极感恩心理的途径

对于受助的高职生,笔者做过相关感恩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专业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近48%的学生认为“现在先认真学习,完成学业,等毕业后再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15%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来回馈所受的资助,如校园内的勤工俭学等;31%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进行志愿者活动,事实也证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一志愿者爱心帮助的方式来回馈,而且他们收获的是快乐的积极心态,但对于这个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的团体,需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感恩心理,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消除受助学生的自卑等心理,引导其积极融入到生活的群体中,有助于他们积极感恩心理的形成

贫困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因父母及家庭的艰辛,会存在较为普遍的如自卑等心理,个别学生会存在焦虑症或抑郁症。学业上的费用,未来就业形势的严峻,周围家庭条件优越学生的吃穿用度比较,会激化其一直错综复杂的心理,如产生封闭,压抑,自卑,敏感等诸多消极心理因素。学生小王就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怕同学知道,抵抗老师同学的同情和帮助,在老师愿意保密的前提下拿到特困补助后,为了“面子工程”,请同学们到饭店吃饭,去唱歌,根本不顾忌家里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需要钱看病,更不用说以感恩的心理去帮助别人了。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适应能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励志、心理类别的讲座,努力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多阅读,拓宽视野,摆脱心灵深处的“贫困”,人才能阳光,感受更多的恩,也会愿意付出更多去助人。

2.把物质资助和精神的教育帮助结合,弱化物质资助,帮助学生端正受助心理

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学校和政府部门提供的从浅层面上说是经济上的救助,但深层次是给学生及其家庭的人文关怀及精神的慰藉。学生作为受助个体,感受更多的是思想和意识深处的关心。调查中,27%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资助更多只是单纯的发给补助的款项,之后就别无其他。而一些班主任对资助学生平日的点滴关心,却更让学生温暖不已,他们会将此种温暖传递下去,即为自然而然地感恩。《梦想的桥梁由“你们”为我筑起》是09级一名曾接受资助的高职学生的文章题目,里面写道:“其实所获助学金对我而言,国家助学金不仅是在物质上对我的帮助和扶持,更重要的是对我精神上的激励。这些都是金钱难买的!其实比我生活、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有很多,我能做的就是珍惜国家和学校领导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并认真读书,学好专业知识,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

3.成立以受助者为主体的感恩爱心社团

针对受助学生,成立专项多类爱心社团。社团以曾接受过资助的学生为主体,可以面对其他学生,引导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现在的社团主要由校团委负责,各系部团总支结合系部实际拓展社团。如读书社,经典诵读社,各类体育类、生活类社团,以此为受助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各类公益活动中,既可以引导、培养他们学会奉献、感恩的意识,亦可以通过这种有组织健全、制度保障的方式,提升受助学生的责任感,管理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10级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小陈,家在安徽农村,奶奶先生病住院手术,爷爷又因为食道癌住进了医院,家中经济状况很不好。小陈经常自己出去做些兼职,拿到的助学金给了她一定的帮助,买学习用品,报考自考考试等各种考试,考证,她很忙,但很懂事,“我觉得学校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她带领着校区的排球社团辛苦训练,参加比赛,收获着正能量,同时也传播着正能量,社团学生的集体吃苦耐劳,奉献他人的精神在他们自己看来,都是自然而然的。

4.以多样的感恩教育方式,激发受助者的感恩意识

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感恩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式的,是渗透于心的,是和其他的德育素养教育相辅相成的。如让学生找寻身边细小的感恩事件,“捕捉一个感恩瞬间”,针对事实讲述,剖析,让学生于细小的事件中体验感恩之情,促进学生的感恩意识的逐渐形成。开展“观看感恩影片、写一封感恩信,用朴实的真诚的生活事件,让学生感受情真意切的感恩之情,并将之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常态,对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也形成常态化,提升培养效果的实效性。感恩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狭隘的单纯的感恩而已,其最终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主动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努力奋斗的动力,报效祖国的热情。每年一度的成人仪式,可以拓展其主题,与感恩相关联,如“责任•成才•奉献•感恩”,强化受助学生对“成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规划、拼搏,人在积极的状态下,更易形成对美好的向往,遵循美好道德的标准,这也对感恩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团委还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志愿者活动,如到市图书馆整理书籍;到医院为患有传染病的儿童读书、讲故事、教他们画画,带给这些深受病魔折磨的孩子点滴的欢乐,在此过程中,受助学生们感受到的是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是充实感;组织学生走出去,支持绿色、环保,拣拾护城河边上的垃圾等,以实际的行动替代空洞的说教,让受助学生在具体的志愿者活动中看到自己行动的结果,体会自己感恩的意识带给周围的变化和喜悦,这是“德”与“行”的统一与和谐,且实效性更甚于单纯的“德”的说教。

现在,很多曾经受助的学生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志愿者活动,并且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更多的人也逐渐形成习惯,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也是一种良性循环。以“感恩”的种子,萌发出“感恩”的小苗,茁壮成长后,接出“感恩”的果实,迸发出灿烂的光彩。总之,对于贫困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要更激发他们积极的努力奋斗,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也要引导这些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形成校园和社会上乐于助人,乐于进行志愿者活动的正能量。以“助人与育人并举,资助与教育共重”,坚持培养贫困学子们的感恩意识和爱心育人,教育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积极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这种精神的力量是物质援助之外更需要的!

作者:刘江华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