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法制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法制教育论文

一、法制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通过法制教育提升道德品质,有助于大学生思想观的形成

法制和道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范。道德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其行为,又包括其思想、品德和动机。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对道德的考虑、吸纳和转化,其实质是一种对道德的选择和再创造的过程。客观上,道德促进和推动着其自身的完善和民众对道德的普遍认同。法律由于道德的力量更易于人们认同和接受。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过程同时也是维护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过程,法制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确立其正确的思想观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法制教育提升国家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

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性的体现,搞好法制教育,同时也就宣传了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我国的宪法是我国政治思想的最集中体现。我国宪法第24条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腐朽思想。”这是在根本法的层面上确定了思想道德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公民的角度,坚持和信仰一种思想不仅是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要求,也是一种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正确处理自由同组织的关系,牢固地建立起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匹配的权利义务观念。

二、以加强法制教育为思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方式

(一)创建良好的高校法制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认同感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活动并没有满足对学生的相关培养的需求,高校的法制教育环境仍较为薄弱,无论是校园法制建设氛围,还是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资源配备,都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因此,针对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创建高校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认同感。高校法制教育应包含对大学生进行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的社会主义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法治观,帮助其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法治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要将法制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既是高校校园文化,也是每一所高校具有的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要将高校法制教育融入到每一项工作当中、每一项学生活动之中,在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氛围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法制观念,认同社会主义法治观。

(二)将法制教育观念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

1.以课堂教学为法制教育的立足点

从我国现阶段高校法制教育现状上看,存在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即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学时太少而相关内容又太多。新的法律知识、法律观点不断涌现,课堂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如果不有意识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以筛选和规划,将难免挂一漏万,以致学生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因此,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不应再将“普及法律知识”作为基本定位,而应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加以侧重,其关键在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否将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此外,由于多数高校各个专业基础课设置不同,无法保证均能开设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的专门课程,建议各高校组织有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开设相关的法律讲座或选修课,配合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将两个方向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将法治精神融入到日常环境中

大学生在高校这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法制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过于依靠课堂“灌输式”的教育往往效果差强人意。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讲授理论,也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与法制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学生身边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怎样使用法律;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也能使学生学会用法律的角度看待问题。学校的管理方面,应始终贯彻“依法治校”“以法育人”的方针。学校能否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拥有宪法赋予的受教育权、人格权,在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应从弘扬法治精神出发,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坚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凡事照章处理,不徇私舞弊,使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深入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观念。

3.加强宣传,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在高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强化法律信仰,这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法制宣传的内容应紧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进而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宣传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宣传展览,以及普法知识讲座等多种实践活动。法制宣传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高校内,应动员家庭力量和社会力量,这样才能保证宣传的全面性和持久性。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才能营造公平、公正、正义的法制环境氛围,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4.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法制教育典范

高校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高校法制教育教师队伍既包括法学专业教师,又包括非法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目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其法制教育效果难以保证。因此,高校在意识到法制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应关注对相关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队伍肩负着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依法治校”是悬在每位管理干部头上的一面明镜,在管理过程中能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将直接影响到依法治校的实施情况,也将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显得极其重要。所以,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在组建和培养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对象是否具备正确的法制观念,是否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是否能自觉地按照法律章程处理问题。

作者:刘玉飞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