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模式论析(7篇)

高校德育模式论析(7篇)

第一篇:近代高校德育模式论析

摘要

大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学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着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自清末至“九一八”事变,东北新式大学的道德教育随着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脱胎于传统并紧趋时代主流的艰难转型,反映社会潮流的演变,其中亦折射出东北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种种面向。

关键词

近代;东北学校;德育;历史考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视野下近代东北地区大学文化内涵研究”(项目编号:W2015308)、2014年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中‘国家统一’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L14BSZ044)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里对学生品格、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旧称训育,宗旨为“主于陶冶德性”,实为“教育根本目的之所在”。[1]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着人才培养的指导方向。其中思想道德课程的设置,对学生进行特定价值理念的灌输,属于理论上的教导;另外,按照一定的要求管理规诫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各种表现、作为,属于实践上的教导。两者结合,构成了德育的主要内容及教授方式。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东北的新学堂与新式学校,从儒家意识形态的教化转变为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的伦理训诫转型到多样化的德育教学,这些变化是社会与政治的巨大变革以及西方文明深刻影响的结果。

一、教育章程中“德育”内容的变革

清末至九一八事变的二十余年间,东北地区由清政府直接统辖,转变到由张氏父子掌领的地方军阀政权。东北在教育建设方面,教育宗旨产生了变革,教育政策中的德育内容也随之变化。作为地方性的新式大学,东北一方面根据中央的教育政策和指令精神,指导自身的德育实施,同时也展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清代官学与书院的训育,一向以儒家思想意识形态为主流,旨在培养忠君守纪的顺从官民,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稳定,内容则主要以《圣谕广训》为核心。中国东北作为“祖宗龙兴之地”而长期被清朝历代统治者封禁,当西学东渐之风浸染东南沿海地区时,处于解禁前夜的关东所受影响程度远较关内为浅,是以纲常人伦在训育中仍占据着主要地位。清末教育改革以《癸卯学制》(1904)为纲领,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民国以后,《教育宗旨令》“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2]。《大学令》中规定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没有明确规定德育内容,实际上放宽范围由各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北洋政府1915年颁布的教育宗旨,主张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等,并重自治、戒躁进,则是清末《癸卯学制》的继承和延续,同时带有袁世凯时期的“尊孔复古”色彩。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中,标明“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3],强调寓道德教育于三民主义教育之中。综上可见,清末至民初,随着国家政体的演变,德育内容亦由培养“安顺良民”向“健全国民人格”的新理念转变,体现出非专制政体而民国的新文化意识;政权的一再更迭又使德育规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政权特色相适应,成为那个时代的显著标记。

二、德育模式转型特点分析

清末至民国以来,东北学校的德育内容、方式深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实现了从伦理教化到现代社会道德倡导的转变,呈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第一,从封闭走向开放。清末东北的教育改革,实际上并没完全脱离传统儒家伦理的保守。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是这一保守风气的典型代表。该校专门招女学生,书面上提倡“德育、智育、体育并重”,实际上对体育与学生健康状况都比较忽视。“那时认为女学生都是大姑娘,蹦蹦跳跳,与女子‘端、庄、幽、静’的道德不相称。为了避免校外人看见遭到非议”,女学生们的体操活动“始终局限于天井一小块空地上”,不准参加运动会[4];同时该校也大力抵制文娱活动,要求学生的外套一律着布衣,须着长装,不允许穿花衣丝绸在外,只有上体育课时才统一穿学校规定的短装。民国以后,思想环境相对自由宽松,东北地区各级新式学校的德育模式亦体现出开放灵活的特征。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特采诚、毅二字为训育标准者,以其不仅消极的足以矫正一般青年之通病,而尤有积极的价值”[5],可见不同的学校依据不同的专业性质和需求实行德育的具体化要求,目标和方式均有差异;共同之处是不再局限划一、僵化的德育内容,引入了诸种西方社会的道德理念,扩展和完善了本土学校的德育内涵(如“诚、毅”等传统价值标准),具备兼收并蓄之特点。第二,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清末东北学堂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依然将“忠君尊孔”渗透到教学和管理中。《癸卯学制》以后,各学堂里以学生的品行为培养和考察的第一要义,人伦、修身成为必修课程。此外,月朔,监督、教员还须“集诸生礼堂,宣读圣谕广训”[6];逢万寿节及孔子诞日等节日及开学、毕业时,监督和教员得率学生至万岁牌前或圣人位前行三跪九叩礼,及学生向监督及教员作三揖礼。规则严格有序,强调“忠君尊孔”观念的灌输,意识形态教育比较单一,教育方式则比较程式化。民国以后,东北地区学校的德育内容开始进入现代教育的正轨。如奉天工业学校倡导奖善惩过,管理取“化导主义”[7]。可见很多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地域特色等因素制定德育的目标,施行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模式,较之清末“叩拜行礼”的宗教仪式,此时的德育教育可说是实现了多样化和丰富化。值得注意的是1928年东北易帜后,“三民主义”教育迅速进入学校领域,成为形式上不可缺的一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中央政府有意通过三民主义的党化教育强化国家治理,围绕三民主义之内容培育“德、智、体、群、美兼备之人格”,并要求“各学校的三民主义教育,必须渗透到全部课程和课外作业之中,但三民主义教育在东北高校里的实施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只局限于表面上的传授和普及。三民主义党化教育在东北学校中普遍得不到欢迎,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传播只是与东北易帜形式上的配合而已。党义教育,客观上看只是东北地区德育教育中多元的一元。第三,体现时代主流的演变。近代东北地区德育的每一次演进,都紧随社会思潮的涌动,彰显着时代的脉动。千百年来,三纲五常一直是统治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亦是道德控制的工具。民国建元至九一八事变之前,各种思潮竞相登场亮相,忠勇尚武、爱国救国的教育主张在学校的德育里体现得特别明显,这成为了东北德育的特别之处。强调“实施军事教育期定为二年,每星期实施三小时,并于暑假期间内连续实施三星期”。军事院校如东北讲武堂额外提倡吃苦耐劳的精神理念。私立大学如冯庸大学“实施军事教育,以养成守纪律、能团结,忠勇尚武,坚忍耐苦之精神”,并“注重体育以造成健全坚强之体魄”[8],该校以此作为对学生德育的宗旨。当时东北学校里,忠勇、爱国的理念深入学生心里,到处洋溢着不畏艰险、报效国家的高涨热情。

三、德育演变因素之剖析

近代东北学校的德育由传统向近代转变,逐渐与近代社会各色各样的人才需求相契合,并呈现出显著的东北特色。粗略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政权的更迭变化对学校德育的影至关重要的。国家政权实施统治,采用与己相应的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思想,并以此教化国民。因此民国肇造,德育之模式与内容相对清代而言自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北洋统治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松弛,后来南京政府统一全国,其实号令不出华东五省,统一也是形式上的而已,而张氏父子相继掌权东北,使东北学校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宗旨与教学方式。其次是西学东渐的影响。清代中期以后,一大批先进人士“睁眼看世界”,翻译大量的国外著作,将西方德育理念主动引入中国。因而外国各色各样的思想观点、制度文化、管理模式也源源不断的涌入国内,更新着国人的精神世界。加上新文化运动人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上上下下的教育界人士深受感染,因此东北近代学校的德育教育建设,是国人对西方教育有选择地学习和采撷的结果。再次是社会主流思潮的演变发展。清代是君主专制体制的巅峰期,而清末的教育改革,虽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君主专制的国家性质未变,则儒家意识形态的教化也不会改变。共和体制取代君主专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民国以后,长期主宰专制社会思想主流的儒家意识形态在德育领域自然就渐渐被新思想替代了。共和体制下的语境讲求的是自由、平等、民主,因而无论是北洋下的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管辖下的东北学校,开始追求的是丰富而多样化的德育方式和内容,以期培养出更适应社会新发展的人才。

作者:黄晓通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5]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训”说明书[A].奉天教育杂志•第三卷第四号[J].转引自辽宁教育史志资料》第二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484.484.

[2]中华民国新教育法令(第一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民国元年十二月,1.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5.

[4]富香海.创立时期的奉天女子师范学堂[A].政协辽宁省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130-131.

[6]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黼等.奉天通志•教育志•卷一百五十一[A].东北文史从书编辑委员会点校.沈阳:沈阳古旧书店,1983.3512.

[7]奉天省视学汪秉文视察奉天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报告[N].奉天公报(2096号),1918-01-08.

[8]王抚洲.冯庸大学之精神主张与使命[J].冯庸大学校刊,1929,(1).

第二篇:高校德育教育挑战及对策

摘要:

目前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除了注重教育学生需要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校在进行德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德育工作;对策

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就将投入到社会中,为国家和社会作为贡献,从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目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性进步,以及相关先进应用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对社会和国家带来了相应的影响。如由于我国大力发展工业,造成现在很多城市的水资源和空气污染严重;由于我国对绿色植物的不重视,导致很多森林变成了荒芜。如今人们所使用的设施和设备越来越注重智能,然而却减少了对自身精神价值的追求。因此科学技术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影响。

(二)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信息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成为学生获得相关内容的重要方式。如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碰到问题第一时间不是打电话询问老师,而是通过网络搜索,自主寻找答案。虽然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便捷之处,并确实存在很多优点,然而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影响。如网络上的语言主要是以西方语言为主导,从而造成我国的语言文化冲到影响。另外,网络上的信息过于广泛和多样,学生要学会分别正确的思想和知识。因此,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造成学生思想更加容易受到影响,从而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影响。

(三)学校内部环境带来的影响

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学校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使学校原来的工作方式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学生群体越来越小型化和分散化,且每一时期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变化,因此给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由于学校改革,如学校后勤、公寓管理等都出现了变化,从而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影响。

(四)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出现了人们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情况,致使社会不安全和不稳定。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识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个人利益,以及不同利益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理解不要因为个人利益而产生不良思想。因此经济的不良发展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影响。

二、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人们传统的教育认知中,学校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地方,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大学生不应该只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高尚的素质修养,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将学生教育成德才兼备,并要严格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

(二)注重德育工作的创新观念

传统的学校进行德育工作,主要是在课堂上,然而课堂上的教育只能教授一些比较基本的道德思想,而且课堂上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学校应该转变德育观念,将德育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中,如每一个学科老师的教学,公寓的管理、食堂的服务等,让德育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关联,从而促进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课堂上教授德育知识,不仅学生无法认真吸收相应的知识,而且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过于枯燥,同时又过于混杂,让学生无法进行学习和了解。课堂教育只注重在上课期间的德育工作,当下课后,学生就会忘记所学的知识。因此德育工作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另外,德育工作要注意持久性,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接收到教育。

(三)德育工作创新的内容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人们进行国际性的交流越来越普遍,人们会逐渐被国外的花花世界所吸引,因此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让学生以发展和维护国家利益己任。另外,如今人们能够接触和了解的事物越来越多,且接触和了解的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很容易给人们的思想造成影响。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人生观。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学校要注重宣扬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念。大学生正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善,而且他们要面对平时学业的压力,以及将来就业的压力,因此会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网络在学校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学生们的关注力基本也集中在网络上,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网络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如学校可以在网站上相关的内容和先进人物事迹,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学校还可以根据现在学生运用比较普遍的微信、微博等应用,开展德育工作,全方位进行德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素养。另外,学校要注重德育实践,通过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接受到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德育工作。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进步等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难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校要注重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并创新德育工作,从而才能够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卢孟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于向阳.微博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1:113-114.

[2]李晓亚.浅谈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55-56.

[3]刘超.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2,46:152-153.

[4]王叶林.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113-115.

[5]聂松竹.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1:118-119.

第三篇:高校德育建设需要心理研究

【摘要】

研究高校德育各主体的需要可以有效加强高校德育建设。目前高校德育在学生个体需要方面较忽视、在学校需要方面过于理论机械灌输化和实践形式化,以及社会需要方面过于功利化。高校德育需要正确了解、尊重和激发学生个体需要,并且科学开展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活动满足学校班级需要下科学灌输社会需要。

【关键词】

需要心理;高校;德育

从心理学需要心理角度入手,剖析高校德育各方面需求存在的误区,认清各种现实需求,科学地进行引导,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德育建设。

一、需要心理视角下的高校德育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应。”需要是人们意识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也是人们行为的最终归宿地。按高校德育的需要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学生个体需要,学校需要以及社会需要方面。

二、需要心理视角下高校德育的误区

(一)学生需要方面。

改革开放为高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学生不再满足于过去的德育模式,而是理性地从自身需要出发,站在一个更加开放民主包容的角度看待问题,对高校德育的要求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而高校一般更多地会从国家、社会以及学校角度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而容易忽视了解来自学生方面的需要,欠缺深入系统了解。在学生面对自身需求上也存在一定的盲区。由于大学生自身由于处在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不同时期的需要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真切认识到对高校德育理论需要的迫切性,所以存在着一定的认识盲区。

(二)高校需要方面。

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如有些教材虽然已经改革,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较多的是从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进行编写,没有尽可能地站在大学生角度看待问题,对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新理念吸纳的不足,所以会存在与现实脱节现象。加上传统以来理论课教学以灌输为主,但又过于机械。高校德育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着以单一说教、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忽视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社会需要方面。

我国高校德育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社会方面,高校德育容易忽视学校需要和学生个人需要,一味地满足社会需要,把理念机械灌输给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行为能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利用需要心理促进高校德育建设

(一)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高校可以从德育理论和实践教学及生活中让学生主动了解其感兴趣的德育话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麻木盲从状态到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有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德育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学生自身也需要树立起自身的主体地位,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认真思考自己在学校德育中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以及未来的德育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需要。

(二)从学校需要出发。

首先,高校需要深化改革和充实高校德育理论内容,革新教学手段。如可以把案例教学引入理论课堂。老师可以先介绍案例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然后进行深入分析案例情节,分小组讨论之后,大家共同交流心得和体验,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进一步深化大家的认识。其次在实践活动中需要贴近现实,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避免形式化和走过场。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大对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视,无论是在物质或者精神方面都给予充分的支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进行德育建设。最后,班集体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成立德育小组或者党团学生工作组,可以从博客、微博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树立德育榜样达到德育目的。

(三)从社会需要出发。

首先,要科学地了解当前德育的社会需要。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机制的转轨给德育带来了大量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德育的社会需要适应物质基础的改变,内容需与时俱进。之前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高校德育在社会需求方面是培育适合计划经济建设的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应培育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其次,利用德育社会需要的前瞻性加强高校德育建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和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上层建筑层次的高校德育可以反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基础。高校德育在社会需要方面,无论从目标、精神、内容、手段除了适应经济发展以外,还需要适度超前,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前瞻性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给经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最后,找准德育需要契合点,构建和谐德育环境。高校德育可以从社会需要方面出发,找准与学生、学校的需要的契合点,协调整合三方面的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学生和学校德育需要作为基础,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高校德育。

作者:潘元元 单位: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钧.《基础心理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2]王晓钧.《基础心理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202页.

[3]车文友.《浅谈需要与学生德育教育》.科技资讯,2009年第3期.

[4]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5]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第四篇: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策略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考思维方式。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要主动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全新挑战,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以新媒体这个重要载体,进一步创新德育教育工作理念和方式,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媒体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高校德育工作;挑战与策略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新媒体概念是以数字网络、移动互联网、无线卫星等渠道,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突出个人主体,尤以博客、微博为典型,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全新媒体传播形态。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具有快捷性、互动性、多元性和大众性,信息交流传播更快捷自由。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微信、微博和QQ等媒介获取信息,其交互性和双向性的特征,使得可以独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发表观点意见,在信息传播交流过程中既可成为信息源(受众),又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当前,据统计,高校学生上网率已达100%,QQ、微博、微信、博客、飞信等的使用已经普遍化,是高校大学生沟通交往、思想交流的基本方式。可以说,新媒体已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而是形成了一种生活环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创造的交流平台,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将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考方式产生巨大改变,这对当前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是一个重大机遇,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1、在意识形态上面临新的冲击

新媒体环境具有的交互共享和海量传播等特征,使得西方诸多价值观念、社会思潮汇聚交错。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鱼龙混杂,各种西方意识形态排斥和异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容易大学生削减本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认同,造成价值观的倾斜,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腐蚀和扭曲,甚至会使得在政治信仰方面迷失方向,在道德认知上没有底线,在价值取向上庸俗化。高校德育工作面对新媒体下西方意识形态的巨大的冲击,是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挑战。

2、在心理健康和人际交流上面临新的冲击

新媒体环境又具有虚拟性与间接性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隐形,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交流,这对现实的人际交往是极大消弱,也会导致当代大学生混淆网络人际和现实人际的关系。新媒体环境下会带来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导致人际关系冷漠,给大学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新媒体下一些大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人际交往更加疏远、沉闷不语,容易产生忧郁焦躁情绪,心理空间被极大封闭,对大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在监督与管理上面临新的挑战

智能手机的应用和4G网络时代使得手机成为大学生信息交互交流的主要平台,传播更加自由和随意,虚拟性和隐蔽性强极强,这对信息传播的监管增加了新的难度。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的隐蔽性,增加了控制信息源头的难度,使得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数据的真实和正确性难以给出准确选择。同时,因新媒体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约束也是个考验,从而使得高校网络的监管更加复杂。

三、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改变观念,迎接挑战

新媒体时代实现了信息的时间与空间的无屏障传播,更加自由和便捷,这对新媒体网络环境下一些落后腐朽、反社会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传播监控带来困难。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平台,如何有效占领网络文化主流舆论正地,进一步弘扬和宣传社会正能量,这对高校传统德育工作有关教育理念带来了挑战。在大多数高校,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采用设置课程体系选修思想理论课,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来开展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课堂授课主阵地的思考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但同时,也要抓好新媒体网络环境教学管理。否则,多媒体各种负面信息影响,会对大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认知产生极大影响,甚至会抵消掉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效果,使得大学生思想异化,产生价值取向的偏差,从而对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增加。

2、切实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占领网络文化主流舆论正地,弘扬社会正能量。在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加强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利用好有关新媒体技术,比如论坛、微博、QQ、飞信和手机报等,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新风气,传播正能量,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防御各种不良思想的能力。同时,结合高校“两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导作用,全面拓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培养效果,全面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3、切实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使得高校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难度激增。需要高校以建立网络传播危机的应对机制,增强网络的监督及管理。既加强与通信管理部门、网络服务商合作,增强对信息的内容和渠道的管控,从技术方面杜绝不良信息的入侵,又要通过微信、飞信、QQ等各种多媒体形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多余学生沟通,建立有关网络信息传播危机应对处置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环境。

作者:余婕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新媒体技术与环境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对策陈菊平-《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生入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王萍-《新闻战线》-2015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及策略李海英,吴菡,高煜,...-《高考:综合版》-2015

[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王朋朋,刘健康-《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

第五篇: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策略探讨

摘要:

加强德育工作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了影响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增强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字:

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4年,全国民办高校共有728所(含独立学院283所);在校生587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人数的23%。德育对于民办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德育工作是民办高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

1.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高校德育工作,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还特别指出要重视和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民办高校应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各类人才,要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地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

2.生源素质对民办高校德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民办高校的生源与公立高校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学生大多开朗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自控能力差,缺乏坚定的自我意识。第二,学生学习愿望强烈,但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学“门槛”相对较低,而大学课程繁杂,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第三,不少学生心理上有自卑情绪,内心敏感害怕犯错。此外,受社会评价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民办高校缺乏了解,往往怀有偏见,这些都对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德育工作是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如下规定: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全面发展最终将成为人的根本权利。民办高校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人才,大学生德育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德育工作的目的不只是传授德育知识,更是要通过调动和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必然要求民办高校加强德育工作。

二、影响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1.当前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存在不足。一是教育理念的偏差。教育理念,即理性的教育哲学观,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指南,是统领教育活动的灵魂。[1]部分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忽视教育应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本义,把教育变成“功利教育”和“工具教育”,教育的“唯智主义”导致民办高校德育理念的偏差,使得学校德育定位不准,德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二是教育目标理想化。近年来,不少民办高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存在着理想化和片面化的倾向。德育目标过高,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以及现阶段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忽视了德育目标的现实性、层次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果造成理想化教育目标与学生现实思想水平之间的差距。同时,不少民办高校片面强调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忽视了对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考虑,缺乏对大学生立德、立言、立行的教育整体目标的协调。三是教育方式简单化。就目前来看,很多民办高校的德育方式仍以书本知识的简单灌输为主,强制性地要求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接受与认同,忽视了受教育者是具有自主选择性的独立个体。从而导致受教育者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忽视了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是造成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四是教育投入不足。国家把民办教育事业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同时也明确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办学“公益性”和投资“盈利性”的冲突。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的矛盾、短期回报与长远发展的矛盾一直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对德育课程建设的投入不足,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2.社会发展及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的影响。德育是一种长期的动态的教育活动。人作为有思想、有个性的活动主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其接受德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多元化对民办高校德育内容的冲击。当前世界处于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西方多种文化思潮的挑战,思想文化的多元多变,给德育带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诸如腐败、功利、忽视社会公平、诚信危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一代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大学生面临多元价值观的抉择,民办高校德育面临更多的困难。二是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88.9%,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信息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极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已经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三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对民办高校德育的影响。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思想活跃、时代感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喜欢、我愿意、我高兴”是他们进行自我认知、价值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的重要标准。第二,个性独立。求独、求奇心理使他们容易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呈现出逆反心态。第三,功利性取向明显,深受网络影响。这些都对当前的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三、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1.明确一个理念,坚持“全面育人”与“德育首位”相结合。明确一个理念即“全面育人”的理念。“全面育人”是一种大德育观,强调以育人为核心,从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方面来构筑立体德育格局。首先,实现“全面育人”必须坚持“德育首位”,要将“德育首位”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更要深入到课外实践活动、管理与服务等环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其次,实现“全面育人”必须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全员育人,即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树立育人意识,承担起育人责任。二是全程育人,即要将育人贯穿于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三是全方位育人,要把育人渗透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要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把德育渗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中,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抓好两个主要渠道,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相结合。首先,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是民办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民办高校应按照教育部要求,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不断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效果。其次,抓好实践环节,构建内容丰富、点面结合、全方位、多途径的实践育人模式。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高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效果。

3.把握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第一,优化教育方法。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根据受教育者个性差异、教育程度等不同,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德育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德育方法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规律。道德教育是要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角色承担并在教育者的启发下,由自己的积极思考而获得道德发展。[3]因此,要高度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人格的发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自觉能动性,引导其主动地接受道德知识,自觉地把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其次,教育方法要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单一的道德灌输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往往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凸显德育的多样化、多层次化,逐步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格局。第二,创新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做人素质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的总和。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依托,是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德育内容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要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展趋势。现阶段要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知行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二是要体现中国特色,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帮助学生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解除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惑。第三,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树立全员育人理念。要明确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的重要责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其次,要完善德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加强德育学科建设,加强对德育师资的培养,建立德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使各位教职员工以崇高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生。再次,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德育中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用。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4.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目前,微信、微博、QQ、飞信等新媒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新媒体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实现德育的分类分层、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自主性、推动信息的分享传播等优势。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使得网络世界的互动关系异常复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传统管理手段的效力,民办高校不仅要维护网络安全、坚持网络阵地的正确舆论导向,还要净化网络环境,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建设一支新媒体德育工作队伍,这支新媒体德育队伍既要具备扎实的德育理论基础和教育能力,又要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还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进而构建全面化和一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让德育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德育过程不是简单的对道德知识的传授,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素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民办高校要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的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骆剑峰 贾晓红 单位:江苏大学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玉海.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J].复旦教育论坛,2009,(3).

[2]肖钰士.影响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因素及德育方法科学化走向[J].教学与管理,2010,(3).

[3]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第六篇:高校专业教师大德育教育探索

摘要:

德育教育在高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中教育分工明确,德育教育主要由学工系统承担,专业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本文对专业教师在“大德育”工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大德育;专业教师;教育

高校是一个学生从学习阶段走向工作阶段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学好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观念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进入更高阶层的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是专业知识的重要学习场所,也是巩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强化阶段。高校除了专业教育之外,德育教育也必不可少,德育教育根据狭义和广义分为“大德育”和德育两个方面。大德育教育最早是由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提出的,根据他的理论,德育教育应该由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的德育教育共同组成。[1]其中学校是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提高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包括思想(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面,德育教育贯穿始终。[2]高校教育尤其重视德育教育,并且已经形成完善的大德育体系。[3]

一、大德育教育及研究现状

“大德育”分为狭义德育和广义德育,高校注重的是狭义德育,主要是指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现代高校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为的是发挥高校最佳的整体功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高校德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党、团和学工系统通过相关教学和活动的开展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对专业教师德育教育并不是太重视,专业教师主要进行专业课的教学与辅导。这样的分工方式主要来源于大学的制度。中国高校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分工明确,德育教育趋向于行政功能教育,教师更多只是讲解知识,讲完课之后,学生的管理工作基本不参与,而是埋头去做科研,学生一般不再和专业老师交流,这样明确的分工导致许多问题出现:[4](1)当前高校体制高度行政化,德育教育重视政治、法纪教育,对德育的基本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缺乏重视。(2)行政化和教育之间的距离使得德育教学内容道德设置不统一,主观因素多,缺乏客观依据性;德育教学变化较多,缺乏一贯性,内容的变化缺乏可操作性。(3)行政化的结果讲究面面俱到,学生在承担自己学习基础之上,还要承担许多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得学生负担增加。(4)德育教育脱离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形成双重人格;忽视学生心理状态,把学校的具体目标当做学生教育的起点。德育教育不能以功利化为目标,德育需要的是理解、原谅和等待,这是一个漫长的期待过程。[5]这个过程中不但要党政学工系统付出巨大的工作努力,专业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2.大德育教育发展趋势

当前大德育工程实践与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全方位的,大德育工程的发展,学校的德育体系的建立,需要形成人人注重德育,处处渗透德育的局面,通过改变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来建立完善的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加强专业教师的比重。中国自古就有“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说法。发展到现代高校,许多教育大家通过精彩的专业讲解、个人魅力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感化了莘莘学子,也使得现代教育高速发展。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确立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和“学术自由”原则为现代大学原则中最核心的内容。在这次改革中,德国教育家提出,教授不只是知识的重复讲授者,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讲解对知识的见解,并指导学生以科学的理性方式去发现新知识。[6]

二、专业教师大德育工作体系中积极作用的探索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尊师重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教师职业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教师需要为“师”亦为“范”,三尺讲台之上,讲解专业知识,教书育人;三尺讲台之下,树立模板,为人师表,这是中国自古对教师的期望。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对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方面做出了评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和看客的关系耳。”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对学生的最好的教育,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学生在跟随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感染,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可见,专业教师不但对学生专业技能有着影响,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样有着影响。当前中国高校大德育体系是完善的,但却有些臃肿,学生经常抛开专业课学习,疲惫应付各种德育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受到影响。在这个体系的运作中,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作用,需要互相合作,完成历史使命和职业任务。教师在大德育教育中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站在一个什么立场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呢?大德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题:第一,受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了教师师德的角色模糊,教师教学的投入较少,缺乏教育管理与专业教师的配合,需要探索完善高校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第二,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责任心,在教学工作中或者照本宣科,或者应付,甚至宣讲一些激进思想,动摇学生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的教师缺乏构建大德育体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三,有些教师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传递,缺少师德建设的德育意识和决心,对科研工作投入较大,在学生教育中不作为。这就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树立专业教师在大德育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探讨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德育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三、专业教师参与大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根据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现状及其发展,可以建立高校德育教育的工作路线[7],在专业教师德育教育方面,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和途径。

1.结合专业知识的讲解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个人能力,这个任务主要由专业教师承担,这些技能将来会伴随学生很长时间甚至一生。作为专业教师,除了完成本职的理论知识讲解,在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专业的态度、做学问的方式方法,甚至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进行指正,也即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2.加强“隐性”德育教育

专业教师高超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德行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相对于专业技能示范和讲解,人格魅力等属于“隐性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是隐性课程或自发课程概念的出现与人们对它的研究。[8]按照罗兰恩特•梅根的看法,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或者是指“能导致学习的(无论是否有目的)、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一切东西”;或者可以更具体地定义为:“隐性课程是既非学校、又非教师所教的东西。无论教师如何开明、课程如何进步以及学校的社会方向如何,总会有某些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些东西无需在专业课中讲授,也无需在集会中灌输,但学生总会从中学习到他们的生活观与态度。”[9]

综上所述,高校全方位的教育要求加强德育教育,除了管理和学工系统之外,应该积极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这是因为专业教师“大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重要的,而且是必须要加强的。

作者:康锦润 陈萍 单位: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灿明.大德育观——职业教育的灵魂[J].教育教学论坛,2011(05):121-122.

[2]大德育[DB/OL].

[3]周向军,刘俊杰.略论高校大德育的体系结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6):14-16,20.

[4]张忠华.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19):18-22.

[5]王广星.基于学校文化视域下的“大德育观”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3(06).

[6]孙青.柏林大学的建立与现代大学原则的确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06-108.

[7]胡德平.基于流程再造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9(09):82-87.

[8]魏贤超.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J].教育研究,1995(10):48-54.

第七篇:高校德育性善论指导意义

【摘要】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即通汇儒家仁学传统,又发明了四端说,用人心为根基铸就成圣成贤的人生目标。通过分析当下高校德育教育,不难看出在高校德育工作进入新的历史视界的时候,亟需融贯古今以夯实自己的理论厚度。在孟子“性善论”的多重意蕴中,无论是反求诸己的自律精神还是持志养气的生命浩然,都可以裨助当代高校德育,让高校德育工作以更大的张力面对新的挑战。

【关键词】

孟子;性善论;高校德育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善端”使仁、义、礼、智四种品质的发展成为可能。孟子的“性善论”即是其伦理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其阐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管窥孟子的“性善论”,可见人人皆有善端,而又需要扩而充之。对“善端”的扩而充之,使得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的生成得以可能,进而才能形成去恶扬善、化民成俗的道德社会。孟子认为,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力量是“善端”能够扩充发展的外在条件,个体的主观努力与反身内求是“善端”能够扩充发展的内在条件。因此,撷取孟子“性善论”中的精华并基于时代进行诠释,将其创造性的转化运用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对于裨助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旨归

孟子的性善论,主要是认为人心有善的本源,人心不被遮蔽,与天道符合便可以做出道德行为。孟子是想把外在的伦理秩序内化为人心自发性,在人性中找到伦理根据,从而实现人心和外在伦理的和谐。孟子继承了孔子维护纲常的基本价值取向,但为儒家纲常伦理找到人本心的内在依据,体现了儒家逐渐实现人的内外和谐的理论发展趋势。概言之,孟子“性善论”旨归包括三个方面:人之性与动物之性是有本质区别的;向善为善的自觉是内在连续的;根据孔子的仁来讲性善。管窥孟子的性善论,可见,人之性与动物之性是有本质区别的。孟子区别人性与动物性,是为了通过比较,阐释人性。性,是性质,本性的意思,性是不同存在得以区别的根本标识。在孟子看来,所谓人性,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具体说来,第一,人之性与动物之性是有本质区别的,表现为动物之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人性只是部分人而有,人性是可以获得和丢失的。孟子认为人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四心”虽是先天的,但如果个人主观努力不够或受到外在环境的浸染就很容易丧失其本善“良心”。所谓“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第二,人性意味着主观能动性,动物之性是没有能动性的。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人性不是对人死板的规定,更体现对人的尊重,人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本质力量。人性是活生生的,不是各种义理框架的教条,而是蕴含生成和创造的意蕴。第三,人性包含形而上的规定性,动物之性意指形而下的规定性。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人性包含“仁”、“义”诸多伦理规定,他们以善端的形式罗列人心之中。孟子这样说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就是“存心”。而动物性往往是指“器”的层面,主要是物质属性。总之,在孟子的人性和动物之性的学说,有明显分野,通过这种比较,孟子的人性理论愈发清晰。孟子的性善说,主张向善为善的自觉是内在连续的。向善是指人本心有道的完整性,人天生就伴随着追求善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圆满自足性。人之为人,是正向肯定价值占主导地位的,这为孟子性善论提供了主体基础,因为人没有正向价值,难以从根本上找到人追求善的内在动力。这与康德的绝对命令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仅把外部利益当做道德的动力,那么道德的纯粹性就受到挑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外逐于物的取向,很难被认同,更不会被称为道德。孟子曾经这样说到:“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将其扩充发展,就会产生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这个纯粹的“向善”理念,如何与现实生活契合,实现自我,在现实中彰显自己的力量,从而说明伦理是现实生活中的范导,将每个人和整个社会引向完善,这就要过渡到“为善”。孟子这样说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可见,孟子认为向善而不为善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为善是“善”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显现,但为善不仅仅是被动的。为善,就是存养自身仁义之心,颐养浩然之气的过程,从而发觉向善本心,通过逐渐的打磨使善心更加纯粹,提高向善的层次。所以,为善包含两个维度,既是通向实践的出发之路,又是返诸于己,纯化本心善端的过程。向善和为善是统一关系,向善是为善的形而上动力,为善是向善在现实生活中可行性的确证。向善是伦理生活的先验基础,为善是伦理生活的具体建构。这与后期荀子认为伦理来自礼教的观点相比,更容易被中国大众接受。孟子性善论,也体现为他根据孔子的仁来讲性善。孟子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不是孔子的亲授弟子,与孔子时代间隔较长,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特点也不同,这决定两者的理论体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各有特点。孔子讲仁,孟子把仁具化为现实的伦理生活和价值追求。孔子的仁学体系更具学院特色,而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仁政学说,更偏重仁在不同具体领域的发挥。孟子一生,论述旁及政治、经济、家庭和社会阶层分析等诸多领域,这决定了他对仁学的发挥呈现具体化的特点。除了具体化,孟子性善论对孔子仁学的另一大发挥,就是贯彻了孔子仁学的主体创造性。何谓创造性?大体是主体自我决定行为的能力,主体在道德实践中具有作出判断、采取行动和评价后果的能力。孟子曰:“可以速则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士而士。”相对于孔子仁学所包含的主体创造思想,孟子性善论将主体创造力推向新的高度。孟子说,性是“求在我者”,人性全部的创造源泉在人心之内,成为外在伦理行为的根本依据。孟子这样说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性善论在建构伦理生活方面,更是建议把仁学相对松散的要求变成较为固定的制度,这集中表现为孟子坚持参加政治实践,与孔子后期仅仅讲学大相径庭。伦理制度化,并不代表孟子背离孔子仁学愿意,而是将内心善端制度化地表现出来,使人性之善更好地主导社会和个人生活。所以,整体上讲,孔子的仁学为孟子性善论提供了基本逻辑框架,孟子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出一套更富说服力和可操作性的伦理体系———性善论。

二、孟子性善论对高校德育的指导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在于肯定人的内在道德价值上,并以内在道德价值的实践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将精神层面的道德与现实层面的实践紧密结合,对于裨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皆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孟子性善论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对后世的政治、教育以及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希冀能够从中找到使社会各方面稳定发展的方法,进而实现儒家淑世理想之大同世界。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仔细的把握与审视孟子性善论中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现状,对于增助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时代感皆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仔细的审视与把握孟子“性善论”中对人的本质认定,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孟子认为人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四心”虽是先天的,但如果个人主观努力不够或受到外在环境的浸染就很容易丧失其本善“良心”。“四端”并非就等价于现实,忽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和外在环境的侵染,无助于大学生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的展开和显现。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的肯定个人主观努力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形成过程之中的重要作用,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大学生的理性自觉。大学生既要能够做到对违背“仁义”的恶欲的克制,同时对符合“仁义”的善行积极践行,进而才能养成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管窥孟子“性善论”中的言论,可见其对“反求诸己”这种道德教育原则的高度重视。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评价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重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裨助大学生形成具有坚强意志力与高度自觉性的浩然之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人性的来源问题上,孟子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但在道德选择问题上并没有走向宿命论,而是肯定了道德实践上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主观努力在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另一方面,虽然孟子夸大了“反身内求”,但其并不反对外在环境的作用。管窥孟子的性善论,可见,孟子的“内求”并不是彻底的与“外铄”所割裂,而是把有限的“外铄”作为达成“内求”的手段。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味的讲求学生的“内求”而忽视“外铄”的助推作用,无助于当前道德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孟子“性善论”中对人的本质认定,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仔细的审视与把握孟子“性善论”中向善为善的自觉是内在连续的主张,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向善是指人本心有道的完整性,人天生就伴随着追求善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圆满自足性。因为人本心有道的完整性,孟子十分重视“反求诸己”与“持志养气”的道德教育方法。孟子认为“四端”是孕育在人性之中的种子,只要向内反求并扩而充之,就能使得受教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内求说”肇始者的孟子,认为学习和教育的过程就是向内反求的过程,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孟子的圣贤之处在于其虽然是“内求说”的肇始者,但并没有完全割裂“外铄”的客观作用,相反其认为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力量是“四端”扩而充之的重要条件。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肩负起“教道之豫”的职责与使命,同时是致力于校园良好道德环境的营造,进而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打下坚固的道德基础。为善,就是存养自身仁义之心,颐养浩然之气的过程,从而发觉向善本心,通过逐渐的打磨使善心更加纯粹,提高向善的层次。要想“善”的道德观念根植于大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之中,必须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为善。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道德概念灌输的水平之上,无助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道德境界的提升。管窥孟子的“性善论”,可见在其构建纯粹的道德性世界的同时,对“刻苦锻炼”与“改过迁善”道德教育原则的重视。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鼓励受教者积极进行道德实践,训练与陶冶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而达成先贤的浩然之气。“性善论”是孟子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孟子“性善论”中向善为善的自觉是内在连续的主张,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仔细的审视与把握孟子“性善论”中对孔子“仁”的思想推促,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孔子的仁学体系更具学院特色,而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仁政学说,更偏重仁在不同具体领域的发挥。

孟子认为“仁”是保社稷的关键与安身立命的根本,其社会价值以及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孟子“由仁义行”的行为方针,对于裨助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及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虽然,在孟子看来“怀利”与“怀义”是不可兼得的价值方针,但其肯定物质利益对于民众的道德教化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管窥孟子的“性善论”,可见,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于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上的发展方向,同时为大学生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之中的行仁践仁提供了内在动力,其深刻广泛的价值内涵不言而喻。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撷取孟子“去利怀义”思想中的合理成份,激发大学生乐观向上、勇往直前地探寻人生中的真、善、美,鼓舞大学生毫不留情、毅然决然地抵制校园中的假、恶、丑。除了具体化,孟子性善论对孔子仁学的另一大发挥,就是贯彻了孔子仁学的主体创造性。相对于孔子仁学所包含的主体创造思想,孟子性善论将主体创造力推向新的高度,使人性之善更好地主导社会和个人生活。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对大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将“内求”与“外铄”的道德教育原则科学、切实、有效的结合,忽视大学生的内心自觉无助于学生自身的养仁、培智、蓄勇。概言之,着力培养大学生集仁、义、礼于一身的“大丈夫”人格,对于塑造民族希望与社会栋梁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孟子“性善论”中对孔子“仁”的思想推促,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诚然,孟子的“性善论”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以“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的精神,建构孟子性善论的现代意义,进而结合时代背景助推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

作者:徐亚州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杨伯峻.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12.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朱永新.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