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探微(6篇)

小学德育教学探微(6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应寓德于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非常直接有效的。

1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德育教育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直接的。在教学中,教师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严谨的教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要上好一堂数学课,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再加上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鼓励他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课后辅导要耐心、细致。这样学生不仅对学数学产生愉悦感,而且对教师产生敬爱之情,并体会到老师较强的责任心,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俗话说: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这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德育素质。因此,我们老师始终要以良好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学生正能量。

2以趣味故事感染学生

趣味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唤起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兴趣。新的课程改革,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创设教学情境主要以趣味故事融在其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在四则运算教学中,讲陈景润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夺取数学桂冠,赢得全国人民的骄傲。教学时,则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这样不但把学生引导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教学珠算时,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大发明。结合“十进位值记数法”的教学,介绍我国在公元前商朝就开始使用了这种先进的记数方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种记数方法的国家。教师简短的介绍,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3以有机结合,引导学生

(1)结合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教师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例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补充“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以节约13亿粒米,重量是3218000克,合多少千克?”的习题。学生算出合3218千克的结果后,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31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七一”建党节”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小朋友做好事、绿化种树,人们节约用电用水等事例,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2)结合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数学的精确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其良好习惯主要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这就要求老师严格的要求,正确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3)结合历史资料,激发学生。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认真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这些历史资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以直观、新奇,教育学生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抽象地讲一点道理,作一些鼓动,这是收不到效果的,并且显得与数学教学文不对题。德育教育要在直观、新奇的教学中进行。首先是直观感受如面积的计算,在学生认识图形、计算面积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学校的面积有多大,了解内江有多大,四川有多大,中国有多大,使学生懂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其次,是寓教于学,寓教于活动中。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获取资料,从中受到教育。如高年级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后,组织一次“我是小交警员”的数学调查和访问活动,到交通路口统计不同时段的车流量;访问交警,把统计和调查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动手制作统计图,动脑编应用题,最终解决问题。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就会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教育双丰收。

作者:刘晓琳 单位: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小学

第二篇: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对策

德育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国农村小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大量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实践和努力,我国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现状

德育管理工作是小学整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关系到学生的品德培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在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中,各学校一直都十分注重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德育工作的开展也较为顺利,学生的道德水平等也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长期的德育管理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很多学校仍然一味地重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却忽视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在各小学的周围,还大量存在着黑网吧等娱乐场所,对广大小学生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认识水平不高。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德育工作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之一。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处于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状态下。很多学校仍然一味的重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将具体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育水平的办法,却忽视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忽视了对学生品德人格的培养和教育。

2.德育管理经费不足。经费问题也是目前影响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不少农村地区的小学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时候,都受到经费的较大约束,经费严重不足,德育管理活动的具体开展也受到加大的限制。例如,学校的网络资源教育受到资金的影响无法及时更新和完善,以至于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城市化对德育管理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为农村小学教育带来较多机遇和条件的同时,也对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虽然受到时代的影响,很多农村都在快速实现城市化,但当地的小学却往往在德育管理方面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脚步。

4.信息多元化问题。信息多元化也给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影响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小学生都开始广泛地利用手机和电脑等来了解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不具备足够的分辨是非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问题。

三、完善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德育管理工作。针对目前重“智育”而轻“德育”等问题,为了完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各小学首先要注意积极地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德育管理工作。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德育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学校的管理层做起。学校要注意加大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保证全体教职员工都可以充分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来进行德育管理工作的宣传。

2.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对学生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的显眼位置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学校还可以开展主题月活动,每个月都选择一个鲜明的道德主体,并号召学生了解特定的主题内容,并根据主题的具体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3.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网络。为了更好地完善小学的德育管理,还要积极地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网络。具体来讲,可以从校园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构建。在校园内部,要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要以校长为核心,发动各级管理人员,建立起由副校长和少先队部,以及各班级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等集体参与的管理体系。在校园外部,也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虽然是德育管理工作的主阵地,但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4.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管理。除了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为了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置于德育工作的主体位置上,并通过合理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起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作者:丁介兴 单位:吉林省双辽市双山镇中心小学校

四、总结

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通过本文对目前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了解到,只有积极地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的是,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各学校要注意按照既定的德育管理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日常的德育工作,保证德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教育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藏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成为了整个少数民族教育界需要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多种文化、思想冲击着藏区的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和教育,才能够为建设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基于此,对如何构建藏区中小学德育教育管理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藏区;中小学;德育教育;教育管理

由于西藏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导致藏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发展较为缓慢。这种特有的区域条件迫使西藏的教育必须紧跟外部环境,挣脱当地宗教和人文的影响,采用最先进的理念来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西藏中小学生德育培养的意义

西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通过与自然、环境的勇敢斗争,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习俗与宗教信仰。藏区群众热情奔放、善良淳朴,这种优良的品质是开展中小学德育培养的基础。一方面,增强中小学生的德育培养教育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包含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藏区中小学生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负面个体事件发生在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这些矛盾都暴露出了藏区中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必须引起整个教育界、藏区教育人员的探讨。

二、西藏小学生德育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作为一名西藏教师,必须在秉承藏区传统德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环境及学生的心理诉求来构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管理体系。

(一)德育教育管理体系的开展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谈心等方式来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管理体系。通过对家长的集中培训和有效疏导来从内部规范中小学生的德育品行。对外,学校要定期组织藏区的中小学生走进社会,进行有意义的社会德育培养互动。例如,可以将中高年级的学生分为几组,对低年级留守儿童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助活动,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动当中。

(二)培养学生知言行、懂羞耻的品德

要通过德育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来培养学生善言行、懂羞耻的高尚品德。西藏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观,通过提升自身的师德来改革教学手段,做到“正人先正己”,不仅在专业学科上成为学生的导师,还要在实际生活中成为学生道德的标杆和榜样。教师在做到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做好课内与课外教育的融合[1]。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

藏区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人修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时效性,还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教师在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要结合藏区传统民俗、故事来帮助中小学生传承团结友爱、爱党爱国、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2]。同时,要结合实践活动,及时让藏区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家动态及政策,通过媒体、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来感知祖国的美好,并将这种真情实感带入到实际的德育实践中。

(四)提高藏区中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教师要抛开简单的德育教育形式,多关注藏区中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使命感。自古以来,善良的藏区人民经常会受到一些邪恶势力的蛊惑,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一定要将德育教育的内涵拓展到国家政治、文化与民族统一当中来,让藏区的中小学生在人生初期就树立起是非观念,要以藏区民族的发展历程作为起点,在介绍祖国各族人民同根同源理念的同时,结合课外文化、主题班会、摄影展览和文学展览等多种形式,来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通过树立民族自豪感来避免狭隘的区域民族意识,正确理解宗教差异与民族差异,完全做到各族人民和平相处、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良好局面。

(五)丰富德育教育平台,开展本土化德育培训活动

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各类文化知识,更多地是要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来让学生适应社会,做一个有理想的公民。因此,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平台,帮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道德体验[3]。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当地的本土教育立体化环境、当地生活状态和思想品德的实际诉求来开展具有藏区特色的德育培训活动。例如,让学生走进农牧区,通过农牧劳动,将德育教育的立体化学习贯彻到底,从而塑造中小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总之,西藏地区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还要在德育教育中灌输民族团结的思想,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强化。在提高民族认同感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体系的拓展与规划,结合社会资源来整合德育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体制模式与活动,为深化藏区的中小学生德育管理体系提供最为完善的平台和保障。

作者:金桑 单位:林芝广东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范国荣.藏区德智教育新思考[J].快乐教学,2015(9):15-16.

[2]曲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管理建设[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13(3):57-59.

[3]臧成功.少数民族德育教育实际开展浅谈[J].北师大教育学院学报,2014(6):42-13.

第四篇:文化育人小学德育发展路径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健全人格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现代化肩着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还主要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文章主要探究站在文化育人视域下的小学德育的发展路径,解决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为小学生成长为“健康的人”奠基。

【关键词】

文化育人;小学德育;发展路径

新课改的实施,使小学德育教育发生较大的变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小学德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实际的德育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小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必须要加强小学的德育教育,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一、文化育人视域的小学德育综合概述

1.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文化”一词,即指校园文化,又指德育文化。文化育人就是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抵御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帮助学校对人才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良好的校风、班级良好的班风,学生良好的学风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时代背景发生变化,小学进行德育,就要从新的角度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获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2.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是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最基础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奠基工程。小学德育与其他时期的德育存在差异,小学德育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思想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小学德育实际上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将小学生的内在品质进行外化,转变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小学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问题

1.忽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小学阶段,年龄一般都在6到12岁,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服从、喜欢模仿的特点,对于权威较为迷信,整个人对于规则的理解较为薄弱,理性较差。一些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时,忽视了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着不遵循规律的教育。近年来,然而很多不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审美情趣的曲目如“骑马舞”,“凤凰传奇”成为“热曲”,这些曲目都非常成人化,不适合儿童的审美和发展需求。

2.德育“让位”现象

国家要求加强学生的德育,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有些学校受传统的“重智轻德”观念的影响,在进行学校德育时将其放在次要地位,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实际考核的标准,面对现在逐年增大的升学率,教学资源配置的差异的现象,学校将德育让位于文化课的学习,在遇到学校的重大事件或考试时,德育课都成为牺牲对象,尤其是在年终考试时,德育变成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对象。

3.学校德育脱离生活实践

一些学校德育很多都是停留在口号上,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口号特别响亮,但德育落实不在行动上。在进行德育授课时,所教授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德育变成空谈。教师在进行德育活动时,主要进行教材知识的传授,教师单方面进行授课灌输,并不给学生做示范。德育教育一方面教育学生要珍惜资源,另一方面自己却在食堂吃饭时吃剩一大盘而丢掉。脱离生活与榜样的德育,导致效果不理想。

三、文化育人视域的小学德育发展路径

1.根据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有序德育教育

基于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进行德育教育时,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德育课程不了解,可以开展“我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习各种上下课礼仪;并举办一些低年级德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年级学生对校园环境熟悉了,对老师性情也了解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出不同层级的个性,对老师的要求不再“绝对服从权威”,可以设计“小窗口大世界”等校园实物管理爱护活动,让学生在管理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会承担责任。高年级学生由于青春期的躁动与叛逆,变得异常浮躁不安,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完成小升初的过渡,“青春多美好”健康课、制作毕业纪念册、毕业典礼、毕业旅行等等,让毕业生们在体验中学会尊重与感恩。由此可知,学校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序的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2.德育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小学德育加强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例如举办实践活动,将对学生的德育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为此,学校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教育活动,如校园快乐小农夫、酵素制作、给校长的一封信理财练摊活动、日行一善、做个少年思想家等等。学校德育可以进行劳动教育,开展“校园快乐小农夫”活动,把学校楼顶堆上土壤,科学老师带领学生分批参与劳动生产,为瓜果蔬菜除草浇水施肥,既认识了植物的生长特性,又培养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学校德育还可以举办与“德育”相关的板报比赛,让学生能够切实的接触到德育内容,对于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整、改正。小学可以将一个月的中旬作为“德育周”,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语】

小学德育主要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文化育人的视域下,小学要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学校在进行德育时,要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建设的校园文化应该适应时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德育教育文化实际上也是精神文化,在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时,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德育文化中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殷淑贵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朱晓梅.基于文化育人视域的小学德育发展【J】.教书育人,2015(32)

【2】宋维维.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雷顺妮.雅行教育: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径【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4)

第五篇:新常态小学德育实践思考

“新常态”一词,是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什么是“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别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小学德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如何来引导学生。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找到了“动漫”这个学生喜欢、教师可以利用引导的媒介,尝试将其应用到德育中,俯下身去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以“学生的文化教育学生”的实践角度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小学德育,从而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生命,创造圆满的儿童生活,培养有幸福感的儿童。那么,如何在新常态教育背景下将动漫文化的德育功能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发挥其效用,有目的地去影响儿童的成长呢?如何让教育常态化的德育成为儿童自觉自主的行为呢?

一、物化一个标志

现代儿童是在动漫的陪伴下长大的,那些动漫形象在他们心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于是,学校以此为契机,于2006年初在无锡市动漫家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全市首个“少儿动漫教育基地”,开始探寻一条“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以孩子的文化教育孩子”的动漫发展之路。多年来,教师和学生一起,从梦想的大陆起飞,用动漫的眼睛瞻天、顾地,观察他人,审视自己,在动漫中学会了多元化的创新思维方法,在动漫活动中以独特的创新能力秀出自己。学校在探索中前进,实现“人性向善、心灵自由、精神充实、特长发展”的德育目标。

1.动漫化吉祥物,让学生更亲近。

学校教师引导学生以“明德”校训为文化基石,让学生自行设计心中的动漫形象。从理解“真善美”角度设计出了学校吉祥物“楠楠”,然后师生一起将楠楠立体化,从象征南小“正义、热情、活泼、勇敢”精神的楠楠到千人绘楠楠,南小心中的楠楠或天真善良,或热情活泼,或正直勇敢,这是教学和动漫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学生们对真善美的亲手触摸。楠楠成为“明德”校训的物化标志,成为南小人的价值取向,成为南小人心中的道德榜样。

2.动漫化校园环境,让学生更温暖。

走进清新雅致的南小校园,可以处处感受到以动漫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楠楠,会不时体贴地出现在来客的面前:有时,在欢迎牌上,代表每一位南小人欢迎你的到来;有时,在校园示意图上,给你指出明晰的路线;有时,在层层楼梯上,不厌其烦地教学生们英语口语。每逢重大节庆日或举办大型活动,楠楠总能成为全场的焦点。南小的每个班级都有一面“班级文化墙”,上面的动漫形象各不相同,这是每个班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的班标,有着丰富的含义。南小的动漫长廊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无论是走廊里悬挂的壁画,还是张贴的连环图片,每一张都凝聚着师生们的心血,是校园文化与动漫有机融合最直接的表现。此外,南小的每一条走廊,通过悬挂楠楠动漫招贴或教孩子学习环保知识、名人名言、安全知识,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学校吉祥物、布置动漫作品长廊、设置特色班标和班级文化墙、开辟动漫长廊等途径,建设了富有特色的动漫文化环境,营造了快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对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教育、启发作用。

二、点燃一盏心灯

德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学生的教化和培养,但这一教化和培养应通过学生的自觉接纳来实现。学校积极建立以“学生的动漫文化来教育学生”的自主教育机制,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为核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求达到德育最高境界。

1.学会自我管理,发展自治能力。

学校充分利用楠楠这一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学校以大队部组织、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了班级、年级、校级的三级“楠楠志愿服务岗”,在校门口、楼梯口、厕所门口等地进行志愿引导服务。对于行为习惯好的同学,志愿者们还会用相机记录下来,将照片贴到班级特色墙、年级文化墙和学校的“楠楠和你习礼仪”文明守礼展板上展示,并坚持每周更新。“楠楠笑了”展板展出的是校园里一周中的礼仪闪光点,让学生们一进校门就能看到本周的礼仪模范照片,既增加了学生的光荣感,又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对于校园里乱丢纸屑、泔脚桶倒满剩菜剩饭等不文明现象,也通过“楠楠生气了”展板进行正面劝导和提醒。志愿服务不仅在校园里,还延伸到了每一个家庭。许多学生看到“楠楠生气了”展板上私家车任意掉头、电动车随意停在校门口的照片之后,主动把“有序上下车、规定区域停放”的内容编进了歌谣,并回家劝说家长不要乱停车,要求自己背书包拿餐盒,下车后自己进校门不必陪同等。动漫,以无痕的方式给予儿童引导,隐含着教育意图和目的,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予儿童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和哺育。

2.学会自我评价,培养自制能力。

学校大队部建立多元化评优制度,通过自评、互评、集体评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学校设置相应的楠楠成长卡、楠楠奖章、楠楠勋章、明德少年奖状四级成长阶梯,建构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美德、乐学、健体、能人四个维度,引导学生在阶段成长目标的达成中螺旋上升,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主动影响别人,传递正向能量。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用同龄人的故事和语言来教育同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表达的需要,而用自己的声音、动作和作品就能表达和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学校教师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来开设主题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的看法,来教育自己身边的人。这样的教育润物细无声,这样的绘画成为孩子的“第二语言”。比如“手绘百年校史”“校门口的安全———四格漫画创作”等,从中可以读懂学生的内心,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中包含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领悟,以及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生命描绘的体验,在这样的“语言”里能看到学生不断的成长。

三、搭建一个舞台

动漫使德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德育富有诗、美、艺术和哲理的性质。动漫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理性的升华。在快乐互动中延伸了德育时空,让德育焕发出青春活力。一方面,学校创设了动漫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保护学生对动漫的兴趣。成立漫画创作组、剧本创作组、场景制作组、配乐创作组、摄影创作组、电脑创作组等,让学生进行各项创作活动。动漫社团在学生中自发形成,它在很大程度上调剂了校园生活的内容和节奏,使不同学科、年级的学生团结起来,在学习、生活情趣方面找到了知音,也为课余爱好找到了家园,使学生排除孤独感,获得一种安全感,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学校的学生社团还获得了“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另一方面,学校以动漫节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轴,将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科学与人文素养等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活动的策划和准备过程,从中感受、体验、创造。“梅园动漫谷”里,学生和秋天约会,看见云淡风轻,看见大自然和动漫喜相逢,看见传统和时尚友好地握手;动漫节上,学生们表演COSPLAY秀,感受动漫形象的品质———机器猫坚毅、有责任感,灌篮高手自信自强,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和人文关怀;动漫天使秀中,每个可爱的动漫形象都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既赏心悦目,又倡导环保;以“千人绘楠楠”为主题的百米长卷上,学生们酣畅挥洒,在提高绘画技能的同时也体会团结的力量;环保总动员中,学生们慷慨解囊买下动漫作品,义卖所得捐给培智学校;动漫节之“楠楠”故事创编比赛中,有“想出金点子的机灵楠楠”—“维持交通的楠楠”“戴红帽志愿者的楠楠”“自己步行上学的楠楠”。学生们画出的造型多变的楠楠,成为了学校“合唱”“航模”“游泳”“舞蹈”“管乐”等各类社团活动的代言人,为学校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在动漫创造的愉快而带有孩子气的氛围中,学生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迸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漫嘉年华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来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智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深入行动,用心体验,友好合作,民主交往,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通过体验、思考、积累、沉淀终生有益的素质。于潜移默化中,“求真、向善、尚美”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美育是最富有温情的教育,从儿童天性和发展的视角来看,美育也应该是先行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来说,动漫是童年,是成长;对学校来说,这就是德育———创新动漫,明德育人,美好的事物正在以快乐的方式传送给南小的每个事物。

作者:陈纲 单位:浦继丰

第六篇:小学教师德育工作开展

康有为先生曾说:“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单位也将“德”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认为德行比才华更重要。因此,我们的教育在注重智育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德育。而小学,作为孩子第一个正式受教育的地方,更应该将德育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作为小学教师,要用心用情,钻研德育之法,推进德育工作。结合当前的德育教学实践工作来说,我发现众多家长都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对于学生的德育素养方面的重视度、关注度远远不够。以下是我关于德育教学的几点实践探索:

一、真诚交流,倾听学生心声

小学生就像一颗小的树苗,正处在茁壮成长的时期,如何引导孩子们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工作。作为小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适时的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而且要站在一名知心朋友的角度,或者一名充满爱心的长者的角度,敞开内心,与学生展开交流。只有如此,学生才会说出心里话,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从而激励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在德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的时候,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是大相径庭的,家长和教师都应该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二、谨言慎行,树立学习榜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榜样、是楷模。作为教师一定要谨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要时刻清楚,每天都会有很多双充满童真的眼睛在看着自己。然而,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并不很注重自己的行为,比如有的教师私自收取学生家长的礼物,对家里有钱的学生另眼看待,也有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早退,而且喜欢议论其他教师的是非,这都容易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作为教师要谨言慎行,为学生做出表率,其中最重要的要做到五心,即要有一颗公正之心,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要有一颗关爱之心,关心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要有一颗学习之心,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要有一颗反思之心,对于工作的错误要敢于承认;要有一颗豁达之心,学会与同事和学生和谐相处。只有在工作中做到五心,才能真正用行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三、故事分享,激发思想共鸣

在我们身边,虽然各种负面的新闻不断,但是也有很多先进事迹,在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作为小学教师,要善于选择这些先进事迹作为德育教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这些先进事迹,可以是社会上的一些典型事例,也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甚至是学生身上的一些先进事迹。通过这些典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对与错,明辨是与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一些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故事,每当我讲这些故事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静静地聆听,我能感受到他们心底泛起的波澜,感受到他们的震撼。此外,我还经常挖掘发生在同学身边的感人事例,为同学们树立现实的标杆,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班主任利用班会等形式,都可以开展榜样学习活动,对于班级中的榜样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四、引导实践,推动思想升华

德育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作为学生而言,不仅要看、要听,还要做。只有在实践中感悟真善美,才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教师要举办各种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感知、去体悟。作为教育,我对于德育教育实践活动非常重视,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如“帮助同学做一件事”“帮助爸爸妈妈做一次饭”“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山区孩子献爱心”等,通过实践活动的举办,引导学生培养感恩之心、关爱之心、互助之心、奉献之心。如一些学生在帮爸爸妈妈做饭之后,告诉我:“老师,爸爸妈妈每天做饭太不容易了,以后我坚决不浪费饭菜了”。有的学生在参观完山区学校之后,哭着对我说:“老师,山里的小伙伴太艰苦了,他们的桌椅都快烂掉了,但是他们依然热爱学习,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全面地提升。在实践中引导孩子们不断成长,只有当孩子们的内心深受触动和启发,才能真正将良好的道德、素养根植于自己的内心深处,在今后的人生中呈现光芒。陶行知曾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作为小学教师,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找对策,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小学生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绽放道德之花,成长为于国家、于社会、于他人有用的人。

作者:岳丽芬 单位:卢家巷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季,李楠.万千教育: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2012,(13).

[2]王春萍.浅议小学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学习(上),2015,(03).

[3]贾冬珍.谈小学生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