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摘要:乡村小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弱,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材料、阅读方法等方面有缺失,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亟待提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结合乡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出了强化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新课改理念的践行,提升自身语文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而要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必须结合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基于核心素养以阅读教学为载体,不断强化学生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1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刻解读

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学科,必须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语文认知能力与人文素养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抓起,引导学生勤思、勤读、勤写,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文化思想熏陶和培养道德情感[1]。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2.1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学生对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加上教师对其的引导方式不当,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为了通过语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首先,可以针对“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为主题设置一堂讨论课,让学生搜集和整理语文阅读技巧和课外阅读方法等,使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情等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其次,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意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是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升;二是有助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让学生明白阅读活动需要长期进行,不仅要有良好阅读技巧,还要有良好阅读习惯。

2.2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教学应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构建公共网络教育平台,对课堂阅读进行教育核心的把控,并有规律、有计划地实施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情境问题中思考。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一文,在课前向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1.李四光是谁?2.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3.巨石之怪在何处?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交流,了解李四光的人生阅历。随后教师说:“看来同学们对李四光的了解不够全面,在石油事业方面,李四光也作出过重大贡献,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用平板电脑或是手机在网上查阅相关的信息,稍后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找到的故事。”教师借助提问使学生对后面的故事查找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查阅课外的知识。

2.3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自身语言积累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以此来帮助学生扩展语言积累量,加强学生自身语言积累,从而实现学以致用。例,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在教学前教师可准备两个陶罐和铁罐,供学生参观,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再引出这节课的故事。故事的开端是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铁罐只看到了自己坚硬的长处,而没有看到容易被氧化的短处;而陶罐只看到了自己易碎的短处,却没有看到自己易保存的长处。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不能取笑别人的短处,要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做到与人和睦相处。

2.4转变角度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教学中要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重自身教学方式以及引导方式的转换。如,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提问:“黄河的过去是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唤醒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学生因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各抒已见,有的同学会说之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而现在的黄河像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变得凶猛暴烈,给两岸的百姓带来了灾难。然后,教师提示学生找出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便会想到人类无限制地开垦放牧,毁灭森林,绿色的植被遭到破坏,便发生了水土流失等现象。教师再向学生提问治理黄河的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获得显著的加强[2]。

2.5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2.5.1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记忆力也非常强。在这个阶段通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故事续写形式培养学生写作素养,积累素材,为日后写作奠定基础。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播放小英雄雨来的录音,向学生出示雨来与小鬼子斗争的图片,让学生对雨来的英雄事迹有所了解;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提问在与鬼子斗争的过程中,雨来展现哪些优秀品质及爱国情怀?要求学生写一篇与课外相关的读后感,学生就会思考怎样合理地将这些素材运用到日常写作中去。读写结合的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2.5.2通过阅读进行仿写训练

有效地发挥读写结合作用,教师可通过仿写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是实现创造性表达的基础。在仿写前,教师要教会学生仿写的方法,为学生制定仿写方向,才能让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而仿写的形式有四个方面:第一,句子仿写。学生可以在文中选择一些运用修辞的句子,例如比喻句和排比句等。第二,段落仿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摘选文中的结构特性比较明显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总分段和因果段等。第三,结构仿写。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表达形式,或是文章的过渡段落都可进行仿写,让学生掌握写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方法。第四,篇章仿写。教师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学习文章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选择素材,并且如何对文章进行布局的,从中模仿文章的表达形式,并适当融入自身的情感和内容[2]。

2.5.3结合课文内容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就是为了让学生把阅读文章的真实感想表达出来,写出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感悟出了哪些道理。在进行读后感写作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在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从反复的阅读中让学生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真正含义,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感受,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借助骨髓移植来感受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及主人公和台湾青年的爱国情怀。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与爱国主题相关的读后感,以便让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都能准确地把握与爱国情怀有关的文章[3]。

3结语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下要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教师注重课堂结构的简化,并对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在清晰的教学思路下,设计有梯度的阅读任务,采取多种方式强化阅读教学的实施,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彩霞.浅析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5):23,37.

[2]苗艳.漫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2):134.

[3]刘云丰.浅论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2):137.

作者:夏兴勇 单位:贵州罗甸县逢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