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诚信教育范例

学生诚信教育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1

孔子曰:“言必诚信,行为忠正”,程颐有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由此可见,诚信一直是我们中国人予以重视的道德品格,然而,当下社会中,人们在诚信的信仰中产生了纠结,甚至因此影响了社会风气。改变不良现象,传承优良传统,成为了主流呼声,强化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就成为了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 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并有着博大精深的文明底蕴,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为核心地位的价值体系,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成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诚信之邦的大国地位。在这个唤醒复苏诚信的灵魂重塑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高职学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诚信教育不可缺失,且需要明确标准,讲求实效。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了明晰准确的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这就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确概述,提供了由高到低的建设标准,所做的生动表述、理念凝练,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观体系,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提供了精神支撑和行动向导,为规范个性思维和整合社会意识提供了具体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能够明确形成高职学生价值观理念、世界观理念、人生观理念,有了正确的“三观”理念的有力支撑,就会大力推动对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使之在诚信意识、诚信品格、诚信行动上收到教化的实效。因此,高职学校在对学生开展的诚信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和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身上能够起到“入脑”、“入心”、“入情”,的渐进式消化效果,成为行为自觉、操守自觉,诚信度也就会随之而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2在常态化的诚信教育中,应当注重发挥“融入式”的教育方法作用

强化对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这种片面性、单一化的认识会使高职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程序化或程式化,会割裂教育和生活之间所应有的健康关系。比如说,在德育教育课中,教师们教的头头是道,但是在德育课外,却忽视了应有的示范作用,则会使学生们形成“原来是可以说的一套,做的一套”的认识,久而久之,德育课教学就会变成“聋子的耳朵———摆设”。我们在强化促进高职学生诚信建设的德育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做到,将诚信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科目之中,起到辅助和帮衬的作用,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实际效果。比如说,无论担当什么科目教学的教师,在面向大学生开展教学任务时,都应当做到表里如一、语言得体、举止有度,应当坚决避免发生言行失范、敷衍失责、精神欠缺等不良表现,给学生们形成学术不端、修养欠缺、师表意识淡薄等认识。像这样严重影响和损害教师职业形象的问题,必然会在大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因此,也会使德育变得苍白无力。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博大精深,能够渗透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师们应当具有责任意识,又责无旁贷的精神,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到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弘扬诚信文化、输送诚信精神,为我们的大学生时时刻刻发挥应有的表率作用,用实际行为来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在此基础上,大学校园还应当努力营造诚信的氛围,一方面应当大力弘扬诚信精神,要积极树立典型性人物,并确保这样的典型具有真真切切的鲜活性,切忌不可弄虚作假或过于夸大,以免失去绝对的可信服度,比如说,为什么在当下,人们对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评比过于冷淡甚至是抵触,原因就在于其中的“水分太多”,有虚假成分存在的嫌疑。一方面是应当有敢于和愿意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要对表现比较突出的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无故旷课等实际性的问题,加大解决的力度,对于屡教不改的以其他方法加以抵制的,应当坚决予以清除,绝对不可听之任之,以免祸害无穷。也就是说应当做到积极教育、培育典型、打击处理,多条腿走路的方法,确保教育的实际效果。

3努力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提高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成效形成可能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高职校园积极开展有效的诚信教育的同时,我们社会中的诚信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应当要有显现的发挥,形成公平正义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比如说,当今社会存在许多不公正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充分暴露,严重影响了诚信链条的构成,像拼爹现象的发生,使那些没有“超能量爹爹”的学生们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无论是在获取深造的机会上还是就业的机会上,都会显失公平,致使人们对社会甚至是国家失去了公信力,于是就想尽一切办法来抢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尔虞吾诈、唯利是图等与诚信背道而驰的观念也就应运而生。目前,我们社会上因为失去信誉而受到损失的成本较低,这就滋长了一些善于钻空子人的嚣张气焰,也就损伤了遵规守纪人的信心,势必影响到全社会诚信的建立。

4总结

当前,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反腐斗争力度的加强,确实为社会风气的好转形成了转机,为此,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就应当积极专注这样的有利时机,积极助推诚信标准化建设,努力共建诚信体系建设,为社会诚信蔚然成风,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因此为高职校园中的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刘振姝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参考文献: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2

【关键词】诚信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诚信

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长久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和诚信文化。无论是传统的童蒙教育,还是被奉为正统的儒家经典,亦或是诸子百家之言,无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化。诚信作为中国道德体系的核心部分,作为政治教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断得到丰富,并逐渐成为安身立命、社会交往、治国安邦的根本。当下我们要实现文化自信,而诚信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当代的精神文化,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安身立命、政治稳定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诚信是其重要内容。诚信作为衡量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一方面体现了文化自觉的方向,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现代价值,高等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诚信教育。高等教育阶段,诚信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究其原因在于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自我品质的欠缺,因此可从这几方面来分析应对。

一、社会环境教育

诚信危机首先是社会层面的原因,所以首先需要的是社会诚信环境的形成。中国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人在诚信与利益之间权衡,纠结于道德考量同时选择“背信弃义”造成了诚信观的缺失。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社会环境也同样重要。正所谓环境育人,“民无信则不立,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只有整个社会都提倡诚信,才能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沉淀之后才能成为文化。诚信建设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内容。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面对诚信的匮乏,重建社会诚信已经不单是某个人、某个企业的责任,也应该是国家和整个世界的重任。基于此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和引导社会形成诚信的环境,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稳定和谐及发展,才能为个人诚信打下坚实基础。

二、家庭教育

诚信观念的养成很大程度依赖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家长自身思想意识的缺乏和自身行为存在着问题。一方面,很多家长忽略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家长必须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奠定道德品质的基础。另一方面,家长必须言传身教。“教子贵以身教,不可仅以言教”这是传统教育的共识。家长如果存在诚信缺失行为,那么孩子也会得到某种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所以“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苟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意。”(乌盘溪的施氏家训)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教育,形成于各个时期的家训(包括家规、家戒等)也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教育内容。传统家训中可以窥见诚信立身、诚信交友、诚信为官、诚信经商等多方面的诚信教育内容,也记载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和严慈相济的诚信教育方法,都值得现代的家庭教育借鉴。

三、学校教育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和意识的主要途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整个教育阶段都是关键的。一旦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就会造成人格上的缺陷,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一方面是诚信教育没有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是教育方式上流于形式,没有构建积极有效的教育模式。应对的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自下而上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等教育阶段都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思想品德培养机制,实行自下而上的体系教育。目前高校建立了学生诚信档案,加强在校期间的诚信教育,大力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但中小学的诚信教育还在断层中,这是今后学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教育还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积极示范作用

《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须言传身教,在“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以身示范,知行合一。所以一要重视师德培养,二要高校思政教育发挥学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在各项实践活动中适时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对失信行为及时教育引导。

(三)挖掘传统文化中诚信教育资源

学校教育应挖掘传统诚信文化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为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培养诚信观念提供借鉴和渠道。自古中国就被奉为礼仪之邦,崇尚诚信,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典籍中诚信内容极其丰富,值得借鉴和挖掘。学校教育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熏陶学生的高尚品格。近年来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营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诗经》《论语》《孟子》《楚辞》《史记》等经典的修读,开展各种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如何能更好发掘传统文化精髓,熏陶、养成学生诚信观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加强个人修养促进诚信践行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3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提升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职教育中的关键一环。提升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第一,要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举办相关主题的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诚信教育;第二,实现诚信教育学科的建设与融合,高职院校通过开设思想道德建设课程、将诚信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强网路诚信教育的引导和管理等方式来完成;第三,健全学生信用评价体制,通过完善学生信用评价体系和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来保障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是国家昌盛、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诚信价值观的塑造。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技术性人才。加强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诚信意识也在不断被强化,但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亟需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道德。诚信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诚实守信对社会的良好作用,认清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发自内心的认可诚信,做到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能够自觉地践行诚信意识。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是指教育学生在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诚信贷款与受助、诚信上网和诚信就业等方面养成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提升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从高职院校学生本身特点出发,结合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来展开。本文认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

实现诚信教育,宣传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诚信教育时,首先要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搞好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实现诚信教育的全方位宣传,发挥教师言传身教重要作用,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的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1、实现诚信教育的全方位宣传

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从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要实现全方位的宣传。在宣传内容方面,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新颖性。首先,学校要将国家、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关于诚信道德教育相关政策内容和文件精神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在校园内进行广泛传播。其次,学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故事中汲取营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当中有关诚信的格言、典故、故事等丰富宣传内容。同时,还可以将近年来社会上涌现的诚信道德典范和道德楷模作为榜样进行宣传。在宣传方式上,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方式展开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宣传。利用校园传统媒体的资源,如校园黑板报、橱窗、展板和校园报纸、广播和校园电视台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诚信教育内容的传播。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平台,开设诚信教育栏目,定期推送诚信、道德等相关内容,或者专门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通过专门的公众账号和微博平台,为学生们推动诚信教育的相关内容。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印发有关诚信教育的宣传册,宣传海报等形式,来实现诚信、道德内容的全面传播。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让诚信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地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学习诚信教育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自己的诚信道德水平。

2、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在校园内部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思想观念当中。如举办以诚信、明礼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征文比赛、摄影比赛的活动,动员全校师生参加。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此外,学校可以举办一些诚信道德模范评比的活动,在校园内部寻找诚信之星,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树立诚信楷模,依次引导全校学生向其学习。那么,为了更好地将诚信教育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诚信教育活动周。在每年的固定时间段,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诚信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中,从思想上提高他们诚信教育的观念意识。

二、实现诚信教育学科的建设与融合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当中,包含着深刻的诚信教育内容,因此,开展诚信教育,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应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高职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于诚信道德理念和我国诚信道德建设方面内容的学习,通过理论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诚信道德理念的认知。在理论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实践课程,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将学生带入到能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诚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其诚信道德的行为。

2、把诚信教育与学生职业教育相结合

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同时,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尤其是将诚信教育与学生职业教育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职业教育相关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工作,从而让我们的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于诚信道德的新要求。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相应地添加与之相关的诚信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点一滴中,将诚信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

3、加强网络诚信教育引导与管理

当前,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诚信教育还应该拓展到网络环境当中,也就是要加强网络诚信教育的引导与管理。在这方面,学校要将网络诚信教育纳入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当中,如将其加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当中,同时,还可以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更加规范的使用互联网。建立互联网规范守则,加强对学生互联网诚信道德的管理,通过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他们的网络诚信教育。

三、健全学生信用体系评价制度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还需要健全学生信用体系评价制度,设立学生的诚信档案,以此来保证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健全学生信用评价机制

建立专门的学生信用评价机制,学校根据院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特点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对如何评定学生信用行为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评价机制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与理论制度相结合,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良性运行。评价机制建立之后,学校可以在每一学年的考察中,注重对于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考核。可以将关于诚信道德的评价纳入学生学分绩点的范围内,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更加诚信教育的学习。

2、建立高职学生诚信档案

为了实现学生信用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可以通过建立高职学生诚信档案来实现。建立诚信档案等措施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包括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诚信贷款与受助、诚信上网和诚信就业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是否存在显著作用。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诚信档案与学校其他评价体系挂钩,如可将诚信档案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信用贷款等主要依据,从而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总而言之,诚信教育在高职学生教育培训工作中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应结合院校自身特点和学生特质,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诚信教育。

作者:赵晓峰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佘朝华.高职学生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王兴中.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杨洪林.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张成全,兰杏芳.高职学生诚信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35:122-123.

[5]江铭.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24-26.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4

“在通往人生目标和成就事业的路上,诚信的品格是一笔无形资产,它是成功者站立生命的基石,是其人格魅力的品牌和通行天下的护照”。当今在我们大学生中拥有这种见识的人并不太多。如一些学生为求考试过关,选择一些先进的手段来进行作弊;抄作业、抄论文、说谎逃课在一些大学生眼里更是家常便饭,甚至有的同学还雇人来替自己上课;择业简历更是假话连篇,虚构美誉,以致出现一个学校一个班有很多班长的现象,还发生过个别学生拖欠学费、脱逃贷款、与用人单位随意违约等恶劣事件。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样化,这样的结果造成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社会上一些人世俗化的功利性价值观经常占据上风,从而导致了是非、善恶界限模糊,诚信人格操守缺失。如在一向被认为最该讲究诚信的领域,近年来也在人们的质疑声中面目全非:文凭交易、考场舞弊及学术剽窃等不正之风已呈蔓延之势,而“医托”、“黑哨”以及“假唱”等现象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凸现出当代社会的诚信失范绝非个案。这一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诚信失范的渗透性与腐蚀力,更向以“和谐”为己任的现代社会传达了一个“不和谐”的信号:转型期监管机制的缺位与诚信规范的断层正逐渐使一些人陷入功利主义与“双重人格”的危险。这些社会现象不仅时刻侵蚀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健康,也时刻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学校教育滞后

尽管我们不断地强调素质教育,但现实中很多学校依然把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标准,所有的工作都以此为中心,完全忽视了要成才先要学会做人的理念,忽视道德教育,致使一部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严重滑坡。而学校里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也使一些学生更崇尚当官、赚钱,个别教师对有权、有钱家的孩子大开绿灯,种种不平等使微乎其微的诚信教育丧失了说服力。

(三)家庭引导乏力

如今应试教育使父母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教育,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不予关注,甚至对不诚实等行为不予教育,没有把思想品德教育当成教育的大事来抓。甚至有些家长自己就言行不一,撒谎成性,很难使孩子具有诚信的品质。

(四)自我管理松懈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在校园里学习,没接触过社会,单纯,不成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理解不深。特别是每天遭遇网络平台海量垃圾信息的冲击,使之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有所了解,但当现实与自己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便放宽标准,言行不一。

(五)约束机制缺乏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而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并不重视甚至忽略学生的诚信状况,对学生不诚信的行为也没有进行严厉的惩罚,大学生失信成本低,失信行为愈演愈烈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大学生诚信构筑的方法和途径

诚信,不仅需要构筑以恪守信用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社会道德感,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制裁力,更需要依靠外在规则的制裁力,否则,我们的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为此必须上下合力、内外合围。

(一)健全法律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环境

诚信的保障需要借助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作用。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条例,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对违法者严惩,使人们树立诚实守信的信心。高校也需制定诚信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失信的成本,对大学生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失信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让其不得不慎重行事。

(二)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多样的诚信教育,因材施教

一是在大一学生中开展新生诚信教育,明确善恶美丑,使学生关注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大学时代建立良好的开端。二是在委培生中开展职业诚信教育,引导其将职业生涯规划当成毕业设计来做,提高委培生职业诚信意识。三是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中,强调“职场人生从诚信开始”,引导毕业生将诚信理念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三)强调自我约束,提升诚信做人的觉悟

短暂而宝贵的大学生涯,不仅是汲取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时机,更是努力塑造完美人格、提升自我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必须明白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将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人诚信度的关注,及时“匡正”自身的言行。

(四)建立信用体系,完善诚信监督的手段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伦理体系中历来备受推崇。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几千年来作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诚实守信原则受到了严峻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道德的内容博大精深,在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

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文献中对“诚”和“信”有着深刻而详实的解读,“诚”“信”二字连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7在《荀子•不苟》中有“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之说,意思是说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妄夸诞则产生社会惑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宋明时期的程颐、程颢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为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2]可见,诚信不仅是交友之道、夫妇之道、治国之道,也用于生活的其他领域,其被赋予了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封建社会,儒家对“诚信”推崇备至。以“信”为例,一部《论语》,“信”字出现了38次,孔子将“忠”和“信”看作是最主要的道德规范,孟子则将“信”作为“五伦”之一,到了汉代,“信”被列入“三纲五常”之中。虽然“诚”与“信”相互关联,但二者又存在着区别:“诚”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诚”是对道德主体的单向要求,“信”是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多边要求。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道德的内容博大精深,诚信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发挥过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以说,诚信是天地间的一种必然法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基本的交友之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为政之道。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及其原因

“人无信而不立”是每个大学生都知晓的箴言,诚信也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道德基础和自我的人格目标。但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诚信道德现在受到了严峻挑战,许多既有的、人尽皆知的善恶美丑标准也受到冲击,道德滑坡严重,其中诚信缺失是一个重要方面。即便是本应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高校,也逐渐出现许多不诚信现象,这些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百害而无一利。可以说,我们遭遇了严重的“诚信危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和毕业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某高校因为某学生作弊或充当被开除的报道;助学贷款违约、失信。虽然大学生不履行助学贷款合同协议,不按时还本付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少的违约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诚信意识,存在着有意拖欠的侥幸心理;求职履历掺假,就业协议随意撕毁。由于近年就业压力增大,许多学生为了找到好的工作,不在能力锻炼和培养上下功夫,却在简历上花心思,大肆注水;弄虚作假,拖欠学费。不少学生将家长早已给他们本应用于缴纳学费的钱用于满足个人的奢侈消费,从而造成学费无法按时缴清,等等。大学校园里出现的这些诚信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在自我人格养成阶段,道德知识与价值、道德认知与行为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严重背离,进而导致不诚信现象在大学校园的滋生和蔓延。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危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比喻或许不是很恰当,但的确说明当前的诚信危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社会因素。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不断完善和塑造的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不断发展,网络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得大学生时时事事处处无不受到网络上传播的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和干扰。拿学生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来说,比如一些大学教授抄袭别人论文或是窃取别人科研成果的丑闻,不仅抹黑了教师队伍的形象,也破坏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耳濡目染之下,一些缺乏鉴别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冒险,接受甚至效仿不诚信的行为。

(二)家庭因素。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从而造成家长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较少关心孩子品行的培养和塑造。加之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些家庭的父母从小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甚至有的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着不诚信现象,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起到了不好的示范效应。同时,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认知自然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对诚信品格的培养就更成问题了。

(三)学校因素。

就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而言,方法僵化、内容空泛、实效性差是突出问题。说教式的道德教育,不仅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情况的需要,而且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这样,更多时候学校的诚信教育也就走了过场,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脱节和错位,导致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家庭的道德塑造没有形成正向合力。

(四)个人因素。

学生的自律意识差和责任意识淡漠也是重要原因。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进入社会,所以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对一些社会现象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而只是看到问题的表象,从而影响了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出现与诚信道德相背离的行为。还有,现在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较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而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可以得到什么好处,重视对个人名利的追逐,极少考虑和顾及社会责任。

三、充分发挥传统诚信思想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传统诚信道德也得到了传承并发扬光大,“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秩序构建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传统诚信思想的作用,将中华传统诚信道德的精华与现代思想进行融合,发挥其在诚信教育中的价值和功用,在当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诚信是学生成长成才和立身处世的核心目标。

诚信原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多有论述的道德问题。《礼记》中有“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3]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可见,在中国的传统诚信思想之中,诚信早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自然法则。中国古代的历朝政府都十分重视诚信教育,西汉儒学成为官学之后,《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著作就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学子们在熟读“四书五经”时就接受了儒家诚信观念的洗礼、教化,从而塑造诚实守信的君子人格,以后历代虽有变化,但是基本精神原则并未改变。当前社会,由于人的趋利本性作祟,出现了诚信危机,道德水准也不同程度地下降,在这种现状之下,开展诚信教育立人尤为重要,要确立诚信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形式和载体,将诚信立人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此外,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处,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不诚信行为给予一定的惩处,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二)诚信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

对一个人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既包括才能,也包括道德。当代大学生要走向社会,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和才智的锻炼,即德才兼备。颜元说:“世宁无德,不可有假德,有假德则世不复有德矣,此孔孟所以恶乡原也。”[4]由此可见,有道德、做事心诚是实现个人目标和终极抱负的最基本条件,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例子也充分说明和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道德辨别力、选择力、创造力,把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和最基本的素质,才有可能在以后的人生奋斗历程中取得好的成就,并有所建树。

(三)积极做诚信的践行者。

明代吕坤说:“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5]他认为履行诚信的诺言,行动比言语更为重要,只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诚信意识和品质都会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诚信的本质是实践的。故此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之中,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而不能采取“唯理”式的照本宣科和灌输,而要立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重视他们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实践锻炼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检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品质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作者:郭晓勇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朱熹.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358.

[3]郑玄注.礼记•大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241.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6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优化探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不断完善,“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遵从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学子而言,其未来职业生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高职学子作为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者,加强这一群体的诚信教育,也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方法。

一、当前卫生类高职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层面的诚信缺失

对于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学子而言,学习自然是其该阶段主要的任务。但是就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职学子在学习方面存在有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其主要的表现在于越来越多的卫生类高职学子因考试作弊而受到处罚。就相关调查数据统计,约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卫生类高职学子有过作弊的行为,且男生作弊的比例要高于女生。除此之外,作弊之风随着年级的越高也愈发的盛行。不仅如此,剽窃之风在高职院校内也随处可见,学术腐败的阴影也一直笼罩在校园之上。很多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是研究论文,不加以深度的钻研和调查,仅仅是采用剽窃和拼凑的方式去敷衍了事。甚至于一些同学会直接在网络上拷贝一些他人的论文作品,改头换面之后直接就交给了老师。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生涯的一种否定,更是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

(二)在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

卫生类高职学子在经济方面也存在明显的诚信缺失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经济活动中,一些学子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诚信道德的约束,去弄虚作假、骗取学校的困难补助甚至是去损害他人的利益。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贫困学子的学习与生活。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也一直予以较大力度的补助。但是一些学生处于个人利益的满足,去利用学校管理和组织上的漏洞去骗取学校的补助,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基本的诚信道德,更是对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同学的一种伤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恶意的拖欠学费,毕业之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这样的行为一方面直接损害了学校和国家的利益,同时也为银行等部门的正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三)在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

求职是每一位学生必经的人生道路,但是当前很多卫生类高职学子的求职履历掺水的现象不绝如缕。一些学生在面对招聘的时候,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内容,会虚构一些较有吸引力的经历,以此来骗取用人单位的青睐。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伪造证书、虚构荣誉等方式来为自己贴金。这样的行为显然是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侵害了用人单位最基本的权益。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入职之后毁约的行为,也为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少的损失。

二、高职生诚信缺失的危害

对于卫生类高职学子而言,其未来所直接面对的都是病患,所以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的缺失势必会造成更多的不利影响。在高职学习生活期间,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内学生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将对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学生自身诚信缺失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的矫正,不仅会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恶化,影响正常的高职学习与生活,也不利于高职学子人格的完善,对其今后的发展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就教育的层面而言,高职生这一群体的诚信缺失影响远比其他群体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由此所引发的消极影响也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潜在性。因为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学生都不是直接的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以其自身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会表现的过于明显和直接。但是高职学子的诚信问题进行相互影响,当越来越多的学子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时,势必会出现倍增的负面效应。这对于学校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当这些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诚信缺失的影响便由此显现。这对于医患之间关系的处理、自身工作生涯的发展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重视在校高职学子的诚信教育,强化其自身的诚信意识与诚信素养,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子正处于风华正茂的美丽年华,其自身的道德水平不仅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就高职学子诚信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予以应对,这对于今后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社会教育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迎来了高度繁荣的发展。加之西方价值观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信用危机的现象,这对于高职学子的诚信品质养成必然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社会教育因素的存在也会直接诱发高职学子行为模式与其诚信意识之间的背离。在经济方面不择手段的争取,使得一些人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地弱化,社会上的这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对于高职学子而言,也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影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以及行政管理体制升级的滞后,使得政府部门的诚信也出现了很多的失范现象,例如权利的滥用、权钱交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会潜移默化的对高职学子造成影响。在经济领域存在的偷税漏税现象、制假售假现象以及坑蒙拐卖的现象都是屡见不鲜,这对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侵蚀都是十分显著的。就文化领域来说、学术造假、文凭捏造,这些都降低了领域的权威性、降低了人们心中的那份敬畏。久而久之,也会对学生诚信品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因素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相应的教学升级工作却没有有序的开展。在教学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停滞不前,落后的德育思想以及手段也不适应于诚信教育的现实要求。而在学校的评价机制设置方面,也缺失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考核要求,这也直接限制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自身成长的重要阶段,家庭品德教育的开展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重要的影响。诚信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因为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家长没有意识或是没有能力去为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品德教育。很多家长所认为的家庭教育仅仅停留在学前教育时期以及中小学时期。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再教育就应该是高职老师的责任和工作了。甚至于一些家长自身就无法保证言传身教、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做出一些违反诚信道德得事情。这样的行为无疑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建设,对孩子的诚信品质养成也会带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除此之外,现在很多高职学子都是独生子女,其从小便受到了家里的娇生惯养,很多学生自我观念较强,缺乏最基本社会责任。一些家长也对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不予关注。孩子在校期间受到处分或是出现其他不诚信的问题家长也无法及时的了解与教育。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高职学子自身成长尚未结束,道德心理也尚不成熟。所以在这一特殊时期,学生本身也易受到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自身对于诚信危害性的认识也较为模糊,对于诚信道德也会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判断能力。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失信行为或是失信而得利的行为,也会引导学生养成错误的诚信观念。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幼生活环境较为优渥,普遍缺乏责任担当的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个人自私思想的影响下,面对道德和利益的抉择时,多数的学生也会选择去满足自己的私利。

四、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教育工作的优化探析

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子,卫生类高职学习的诚信教育更为重要。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之下,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结合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本身进行积极的开展。

(一)注重良好社会环境的打造

社会各单位和机关要充分认识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注重多方面的诚信宣传与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与弘扬。注重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各工会、机构也应经济发挥自身的作用,凝聚道德力量、强化人们之间彼此的信任。这些组织的完善与发展也是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也要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政府自身的诚信行为也能够促进各行各业诚信活动的有序开展。注重法律层面的建设,以此来约束诚信失范行为,控制因诚信失范而导致的恶性后果。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本身也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改变以往重智而轻德的教育思想。从日常的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从教学管理到校园活动的组织。要努力坚持诚信意识的灌输,让诚信意识与诚信的氛围围绕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善于利用现有的宣传平台,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树立诚信典范,将诚信教育落实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除此之外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坚决打击不诚信的行为方式,要树立教师的在诚信教育方面的道德标杆,鼓励其他教师向其学习与看齐。在日常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也要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相关活动,为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思维提供坚强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进一步开展诚信教育的渠道,为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注重诚信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

家庭教育同样是不可忽视。家庭要做好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孩子在校期间,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积极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除此之外也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个性特点展开多样的诚信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封建家长式的教育,应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达到教育效果。同时在家庭生活中,也要避免功利主义的泛滥,家长自身要努力做到言传身教。总体而言,家庭教育不仅要注重细节,更要注重孩子责任意识以及担当思维的培养。

五、结语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卫生类高职学子的未来发展而言,诚信教育更是其在校期间不可获取的重要过程。客观而言,受制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卫生类高职学子的诚信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的制约性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通力合作与努力。所述内容皆立足实践,围绕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致力于为今后高职教育工作的升级提供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顾叶乔.关于高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258.

[2]张乐弟,石华玲.校园网络传媒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5):101-102.

[3]徐蓓华,周惠燕.高职学生课堂诚信教育的几点体会[J].文教资料,2015(15):125-126.

[4]邵建华.当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56-158.

[5]张时碧.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7(24):70-71.

[6]鲁明川.金融文化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诚信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43-45.

[7]何雁,王龄萱.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425.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7

关键词:医学生;诚信教育;信仰

现代意义上,“诚信”二字可分解为:诚,诚实、真诚之意。信,信用、信任之意。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诚信的涵义

《中庸》里关于“诚”的定义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将此注释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被认为是天理、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孟子曰:“何谓信?有诸己之谓信。”信是指自己真实地持有。诚于中,必信于外。诚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诚实无伪、言而有信。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也一直被西方社会作为经典训言。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由于信用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一个诚信缺失的人将无法在社会立足,工作生活都会面临很大的危机。诚信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

2医患关系中的诚信问题

2017年9月27日,某医院一位护士把39床的6个单位胰岛素,错打给了29床病人。医院领导责令护士去道歉,在道歉的时候,当场被家属打了。在此事件中,无论医院领导还是当事护士均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规范,勇于承认工作的失误,愿意承担医疗过失的责任和不利后果。但是,面对医护人员被情绪过于激动的患者家属暴打的后果,除了痛心还应警醒。诚实地对待患者无错,但是在行为之前应做起码的准备和判断。医务人员应承担医疗损害责任,但不是没有底线的被殴打和侮辱。诚信教育并非要求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实践中原本无误地呈现所有事实,而需要做最基本的伦理判断。《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对于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你不必告诉他实际的病情;对于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你不必告诉他他不该知道的秘密。在诚信教育中,应避免绝对诚信的教条主义。医学是人学,是人类为了减轻或驱除疾病痛苦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代表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长说,医者抚慰生命,生命尊重医者,这原本是人世间很和谐的关系,却在部分人心中已经异化为了消费关系。诚信是维护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然而,在医患关系中诚信缺失现象却屡屡出现。在2017年9月1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急诊科医生抢救完病人被患者家属索赔事件发生并在网络引起热议后,9月23日,一位患者被送入医院内抢救,当时家属表示未准备足够现金。医生考虑患者病情危重,需即刻手术,予以办理欠费入院。抢救完成2天后,患者儿子要求返还患者衣物及口袋内的2000元现金、身份证件等。医务人员无奈之下,通过监控视频证明护士亲手将衣物一并交给一名穿白色衣服的家属,在监控面前,家属哑口无言,默默地走了。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了医者仁心,同时也感受到了当今医务工作者的委屈与无奈。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些患者不再相信医生,更没有以诚相待。诚信本应是人类固有的品质,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社会中许多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丧失了这个天理?医学伦理视域下的诚信教育,需要探求在医患关系中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3医学生的诚信教育的根本是信仰教育

第一,关于原因。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诚信是人格信任而非契约信任。由于社会传统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诚信是以道德而非法律为支撑的,往往表现出情感大于理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经济呈现相对发达的状态。然而,契约精神未普及以及社会信用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导致目前社会中诚信缺失现象在各个领域凸显,医学领域也未能幸免。第二,关于解决办法。在医疗领域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和制度,不仅包括医院、医生还有广大患者。目前,只有较完备的制度和机制的保障,才能使诚信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第三,关于根本方法。解决医患关系中诚信缺失的问题,除了客观法律、信用制度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重建信仰体系。因为,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关于信仰对诚信道德观的支撑,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职业思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惟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这对于医学职业教育尤其适用。我们应告诉学医的孩子,从事医学事业,是一份天职。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者,信仰教育是解决诚信缺失的根本方法。钟南山院士说,医学是一种事业而非行业,是一种使命而非职业。面对鲜活的生命,同时也面对复杂的人性;面对神圣的工作,同时也面对无助而忍受病痛的患者,医学伦理精神就是一种信仰。我国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用“诚”来诠释“大医风范”。曾用“诚”来诠释白求恩的医德境界。医学视域下的诚信教育,是要人们不忘初心,保持真我。信仰的力量就如同《欢乐颂》带给我们的启示: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的温暖的羽翼之下,一切人类成兄弟。

参考文献

[1]礼记•中庸,(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32.

[2]孟子•尽心下,(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775.

[3]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2-7.

[4]陈延斌,王体.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03(6):33-37.

[5]刘嘉茜.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9(4):29-30.

学生诚信教育范文8

关键词:小学生;诚信教育;解决对策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诚信缺失现象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常见的。例如,上课迟到说是扶老奶奶过马路;上体育课不想跑步说是肚子疼;考试作弊考高分;看见别人的好东西悄悄拿走等。这样下去诚信开始被丢失,出现许多“问题学生”,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工程岌岌可危。这一现状已经被发现,虽开始采取措施去改善,但力度太小,状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有待探索和研究。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建设他们的诚信尤为重要。为什么强烈要求从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做起呢?因为小学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生的年龄也是进行诚信教育的最好年龄。因此,小学诚信教育是贯穿诚信教育的最佳时期,要做好小学生诚信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合作分工。

一、寻找问题根源

(一)外在原因

一提到教育,就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说起,父母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所模仿,在学生看来,父母的做法总是对的。若是父母不以诚信待人做事,学生也会像父母那样丢弃诚信。如此看来,家庭教育算是失败了。再看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是教师,是小学生崇拜的对象。而现在的小学教师,上班迟到、上课接电话、缺课上自习的不诚信现象随处可见。小学生的崇拜对象也倒下了,看着父母、教师都不遵守诚信原则,他们脑海里的“诚信”二字就会彻底断根。不管是教师,还是父母,都是社会上的成员,他们的不诚信行为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诚信逐渐滑坡,从而曝出三鹿奶粉、瘦肉精事件、高考代考,等等。这些不诚信事件的发生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诚信原则被一点点打破,人们的诚信意识逐渐降低。这样的社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们逐渐麻木,就算知道是错误,也还要继续下去,毕竟他们觉得无关紧要。虽然国家采取措施去改善这种局面,但长时间积累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就能够解决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二)内在原因

小学生的身心不够成熟,缺少辨别能力,处于模仿时期。他们连诚信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怎么做到诚信了。教师要好好引导他们,抓住这点就是一个大机遇。其次,在现在的家庭组合中,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公主”或“小皇帝”。父母和老一辈过度宠溺,学生看见喜欢的就要得到,不惜一切代价。大多数小学生的性格都比较强势、虚荣、自私,不能否认这些都是坏品格。

二、寻求解决对策

(一)家庭教育打基础

在家庭教育中,要提高家长的诚信意识,让他们了解到诚信对国家、社会、个人各个层面的重要性。尤其要让他们知道缺失诚信给学生成长带来的危害。提高家长诚信意识,除了在社会宣传,还可以在校内宣传。开家长会、发校讯通、举行亲子诚信活动等,旨在劝解家长不要欺骗孩子的幼小心灵,在言行上一定要树立好榜样,诚信做事,养成讲诚信家风。做好家庭教育,就等于打好了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

(二)学校教育搞关键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大建设学校诚信教育的力度,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先要提高教育者的诚信意识,即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各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要求教师诚信做事、做人。再者,提高受教育者的诚信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关诚信的活动。按期开展诚信之风的班会,讲关于诚信的故事,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建立“诚信小银行”,诚信就是存钱,违背诚信就是取钱,评比诚信就是“小老板”;进行诚信社会实践小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诚信之美。由此一来,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又向成功迈了一大步。

(三)社会教育渗影响

说到社会诚信教育,还要坚持下去。社会是由人类组织起来的,人人都讲诚信,社会就是一个诚信社会。反过来,社会都诚信了,那后代不也就都诚信了吗?所以,建设小学生的诚信也要从建设社会的诚信教育入手。国家在建设社会诚信方面努力,例如,寻找诚信行为、鼓励诚信做法、评比诚信楷模等。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实际上,人们对诚信原则的看法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只要坚持社会诚信教育,上一代的诚信思想就会渗透下一代思想之中,诚信美德就由此传播并得到继承。

三、结语

诚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的文明之花。只有坚持诚信原则,人才得以立根、国才得以立足。建立诚信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尤为重要,所以诚信被提倡、被建设。正因为诚信教育工程建设是一项耗时长、效果慢的工程,所以需要国家各个方面长期不懈地努力和坚持。学生有了诚信的品德,才会有正确的三观。打好诚信基础,是为建设祖国人才做贡献。让诚信之花绽放在成长彼岸,在诚信教育这艘小船的承载下,去寻找这美丽的花朵。希望这美丽之花能够带给我们一个前程似锦的未来,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江申.小学生生活诚信的现状、问题及教育应对[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

[2]王丹.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的现状、原因及教育建议[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3]高玉平.试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