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研究

【摘要】党建工作受互联网的冲击,工作内容、组织结构、工作形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此新机遇、新环境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资源、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让党建工作更加高效,不单单是党建工作改革的突破点,同时也是党建工作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结合的转折点。本文在浅析当下互联网应用于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就如何高效应用互联网展开策略探究。

【关键词】党建;互联网;策略

引言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时代典型特点在于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等,运作方式强调实效性。网络时代是数字化时代的衍生物,其内涵是介于全球各个服务器、节点等的相互串联,构建起的庞大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介于信息的另类交流共享方式,“互联网+”模式可以改变现实活动的活动形式,并在内容上实现极大创新,但互联网信息存在双面性,对其应用,需要同时兼顾利弊两面。党建工作是我党保持生命力的源泉,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的陷入到熵变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当前党建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有所必要。

一、互联网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弊端

高校是培育社会栋梁的基地,是社会建设主要源动力之一[1]。高校党建工作旨在发扬我党核心精神理念,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凝聚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提升当代青年的向心力,从而更好的抵御国外思想破坏、国内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的入侵,同时,在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的问题上,校内党组织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其中之一便是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由于高校党建模式的固有弊端以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使得高校党建模式无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一)核心理念受到冲击

互联网拥有庞大的信息容量,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其中不乏一些涉及政治的言论,对当代高校青年的政治信仰产生冲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功能、作用等产生质疑,给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等产生负面影响。

(二)行为抉择意向受到影响

互联网信息包罗万象,对高校青年人格塑造产生影响,出现金本位、官本位等思潮,也形成好逸恶劳、不切实际、思想固化、不求上进等思想,对高校人格塑造工作造成极大的负担。

(三)浅层次应用

互联网具有双面性,诸多高校应用互联网时,往往处于保守地位。党建工作的权利主要集中在校方手中,学校的意志一般立足于教育部指示和自身利益,很少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改变党建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理念、工作形式等,周而复始,政治宣传成为党建工作的唯一目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优秀经济学、社会学思想予以淡化,在工作理念上,逐渐形成上令下达的机械式工作理念,在工作形式上,党建工作对学生的参与具有较强的排斥力,无法联动学生,对党建工作进行监督,党建工作脱离学生群众,日益成为校方权威代名词,成为发号施令的组织结构之一。互联网模式的运用也因为体制的固化,仅仅停留在工作笔记记录,命令接收与下达等[2]。

二、互联网高效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的策略

互联网信息具双面性,在运用时,需要同时兼顾利弊双面,互联网有利的一面,在于信息统计形式的多样化、精准性,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信息交流的便捷性等,而互联网的弊端主要是体现在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可能会对学生的精神理念、品格、是非判断能力等产生负面影响。

(一)综合运用互联网的数据收集功能

党建工作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对高校来说,党建工作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党务工作者的服务理念,让学生享受更佳的校园生活。互联网的数据汇总功能,可以将学生在校内的生活进行汇总,让党务工作者了解学生近况,满足学生的需求[3]。比如,调查食堂垃圾桶、餐桌、地面、就餐卡、收支明细的状况,分析学生对食堂食物的满意度,以及是否爱惜粮食等等,通过发现的问题,对食堂管理进行调整,包括用餐制度、菜品质量、菜品价格等,为进一步的对食堂环境进行有效管理,设置留言窗口,让学生针对餐厅运作实际,进行监督等。数据收集是借助互联网的数据收集汇总功能等,来披露校园的运作实况,便于党务工作者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二)构建透明化工作平台

党建工作的进行,很多是脱离学生实际而展开。为充分联动党务工作和学生,党务工作者应披露自身工作信息,让学生参与到党务工作当中,对党务工作进行监督,迫使党务工作的高效推进。对保证我党工作的先进性,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袭存在积极影响,透明化工作平台,可以将党务工作内容在校内网站中。学生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及时了解到党务人员的工作动态。比方说,学生在留言箱留下“校内盗窃现象频起”的信息,党务工作人员在看到后,及时的在网站上,“已看到/正在处理”的信息;留言学生感受到党务工作者的诚意,对党务工作者的信心得到增强;其他学生在看到信息后,会检举周遭异常现象,或者是增强对自己物品的保护意识,压缩盗窃行为的犯罪空间;学生时刻关注事件的解决状态,会增加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积极的处理学生提出问题,有效预防校内党组织怠惰风气的滋生。

(三)调整工作形式

校内党组织的组织形态,存在权利不对等。党组织内权利高度集中在教师手中,学生的工作权限少之又少,比方说,校内设施维修上,需要向教师提出申请,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党务工作。除了权利外,校内党组织的结构、人员类型等,也都存在一定偏差,校内党组织在选择学生会长等人员时,一般会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组织内人员空缺,也不考虑工作内容,便让一些学习优异,精神面貌较好的学生补上。在应用互联网模式时,由于权利集中,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组织改革任务,对于一些必要具备的人才,也无法及时的吸纳。教师不能细致入微体察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不适合信息部的学生,不具备互联网思维、技能、经验,无法使用互联网独立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应落实校内组织形态改革,规避组织形态固化风险;改变工作理念,充分接纳新思想,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落实互联网模式的渗透,促使校内党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矩阵化,减少中间人员,提升信息传递效率,结构的扁平化,还可以让党务工作直接面向学生负责。

(四)落实信息管理和思想教学工作

互联网中的一些信息会对学生思想、信仰、意志等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学校在组织校内网时,可对网站进行有效筛选。为避免学生沾染上不良习惯,或产生信仰动摇、思想扭曲等,党务工作者应积极落实校内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坚定学生信仰,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具备自主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三、总结

互联网信息具有双面性,互联网工作模式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时,发现互联网信息可能会对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实际应用上,也存在应用程度较浅的问题,为让互联网模式更好的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可以从互联网数据收集功能、透明化工作平台、工作形式、信息管理和思想教育的角度出发,构建“互联网+党建”的工作体系,增强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卢遥.构建“互联网+党建”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J].大学教育,2017(02)

[2]薄舜予.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06

[3]周卓.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问题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7,03

作者:周伟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