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研究(10篇)

初中数学研究(10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制约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制约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学生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教师的综合素质问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方法不能满足学生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不能提高。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课堂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双边互动,课堂教学气氛死板,缺少激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三,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除了教师教学方法之外,学生课下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成绩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在课下可以进行自主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死板,缺乏灵活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些都是导致教学质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是局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应该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教学思维、模式、手段、方法等作为教学工具,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前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提高,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数学是初中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其他课程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创造教学情景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内容枯燥无聊,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教学效率低的原因,教师应积极改善课堂教学环境,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多思考,敢于回答问题。发现不会或者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先自己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与同学交流合作,共同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探知的欲望。在讲课之前,学生可以先自学课堂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要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每道题的解决方法,并且对每道题进行分类归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方便以后复习。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正确答案。

3.正确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教师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尝试着各种各样、多变的教学方法,从多种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标,把要教授的知识和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把各个部分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传授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讨论中找出最佳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利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的,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充实课堂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吸取他们的教学优点,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合理利用教材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包括了代数、几何等内容,导致教学内容的容量大与有限的教学时间形成矛盾。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研究,适量删减教学内容,做到有效、科学、合理的利用教材。

四、小结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方面,教师、学校和社会都应该予以重视。通过不同方法的尝试和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花霞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研究

一、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探究

一提起“情景”,我们马上就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情景”是多媒体的代名词、是脱离实际的卡通形象、童话故事……以上这些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教学,往往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好.给学生感受到的是数学的虚假性和不切实际的胡编乱造.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情景应是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支撑,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土壤.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不应该只是追求形式,追求时尚,情景创设要屏弃虚假、形式化,使情景创设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因为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说过的做得来,做会的才能做.也就是说,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景,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传送情感,这将较好地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因此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人文情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激情,沟通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二、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

(1)让学生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过早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去分析问题,从而能获得结论,发现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领域.在提出教学问题上,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教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问题产生后,学生能快速且本能地就有一种想去探究和思考的冲动,这让学生体验到思考并得出结论的愉快,提高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

(2)让学生做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实践活动能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技能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操作和动手活动,如制作模型、动手计算、板书演示等,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领会事物内在原理,把握规律,掌握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3)让学生讲

科学研究表明,多讲话会使人灵感涌现增加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维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口头表达、回答问题、阐述理由、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的各种信息,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4)让学生交流

在数学教学中,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相互交流意见,争辩不同观点,可以使含糊的问题明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增强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5)让学生小结

在每节课的内容学习结束时,让学生小结此次课所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所学的知识更有条理,方法更加凝练,而且便于学生积累、储存和强化记忆.

(6)让学生提出问题

每节课学完后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或自己的困惑,让所有的学生共同来解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愿意去探究,有兴趣探究新的问题.

三、注重适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作为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从过去的评判者变为现在的鼓励者,从过去冰冷的打分者变为现在热情的加油、呐喊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看成朋友,对学生在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激励式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关注每位学生的感受.因为注重适时评价,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多一份快乐,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地体现,学生才能学得更加快乐,学生更加富有创造力,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效果.

四、总结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学的分享、交流后可以从中得到自信和成就感,也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完善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自主探索,成为新知识的发现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学习兴趣是探求知识理解事物的推动力.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对学生萌芽状态的、不成熟状态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其成为高级的学习者.

作者:焦建林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诚如华罗庚所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的确,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扎根于生活土壤,紧接地气,尽可能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数学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珍惜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数学是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生活的提炼,以及实践中对生活的超越。我们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是简单地理解成情境的变化和内容的置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1.加强数学教学实践性,构建和谐氛围

许多教师都希望能够“把每一个学生教好,让学生多学一些知识,”这种出发点和初衷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有些教师往往是恨铁不成钢,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因材施教,而是填鸭式教学或是题海战,学生疲于奔波,不仅事与愿违,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能力都会受到极大地影响。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教学内容不再面目可憎,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为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当然在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没有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而是真诚地俯下身子,耐心地倾听学生,真正地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到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2.选择生活实用化材料,凸显学科特色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剥离数学的枯燥无味。一是通过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正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一定生活经验,借助“温度”理解抽象的负数,帮助学生用负数的知识认识生活世界,将“生活化”和“数学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二是通过模拟“生活经历”,增强学生体验。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有些数学问题不能真切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教师可通过亲身体验,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如有理数的乘法,可以通过学生在讲台上展示不同时间段自己所在的位置,感受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而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性质。三是通过实践“学以致用”,收获成功喜悦。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如学习了函数之后,我们可以设计旅游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做导游,对于不同景区的门票优惠问题,请学生算一算,如何买票更划算?再如学习了圆锥之后可以请学生拼出不同侧面积的圆锥图形,这样让数学走进生活,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3.培养留心观察生活习惯,提升数学素养

观察就是汲取生活的源泉,积淀数学的灵感。唯有对生活认真细致观察才能拓宽视野,才能启迪思维,增长智慧,这对数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自然、生活、社会都是数学学习随手可得、取之不竭的宝贵的课程资源,所以数学生活化需要强调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积累生活、思考生活、积淀人生。如在数据与统计中,我们可以通过PPT展示学生旅游的情景,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哪个地方想去的同学最多?哪个地方大家感觉最无聊?……如何用条形图来表示?条形图有什么优点?如果用扇形图来表示,又该是怎样呢?……师生围绕上述展开讨论,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投入到情境中进行自主建构。这样通过观察生活素材,把富有挑战性的、极具现实的意义内容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有效载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体验与感受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作者:邵艳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游戏实施研究

一、概念教学中恰当选用数学游戏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过渡升级,又是高中、大学数学的理论基础,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极其庞大的数学概念,而学生对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优质记忆,对于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很多数学老师往往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是让学生生硬的背诵、不断的做题,以此来强行灌输,事实证明,其效果不甚理想.但是,如若教师在传授这样一些枯燥、抽象、令人头疼的概念时,能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将复杂的概念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教学有趣化,必定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启发他们的思维.例如,在老师讲授象限的概念时,先叫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并向全班规定:当两位同学正面朝向全班同学时,表示(+,+)即他们在第一象限,如果两个同学都是背对大家,那么就表示(-,-)即在第三象限,同理,第二、第四象限都可以推断.老师用这种方法讲解象限的概念,不仅让所有同学都充分记住了象限的准确定义,还使他们对各象限符号的使用更加的熟悉,实乃一举两得之举.又如在讲授无理数概念时,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吸收他们从未听说过并且十分抽象的概念?老师可以设计投骰子的游戏活动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在授课前,老师可以指出,骰子不仅是用来玩麻将的,它也可以和数学有关,可以用来产生新的数,充分地引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时,老师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一个学生投骰子,另一个学生则在小数点后记录骰子掷出的数,每投一个骰子就记录一位数,当达到合适数位时,老师可以喊停.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提问,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这样富有趣味的游戏,让学生在形象化的情境中掌握了无理数的概念,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在性质和定理教学中选用恰当的数学游戏

重要定理和性质在初中教材中占了极大的比重,由于这些概念的抽象性,恰当有趣的教学游戏往往能帮助他们愉快而轻松的学习这些复杂的定理.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定理时,就可以让学生在一张A4纸上先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剪下,再将所得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依次剪下,最后将其拼接在一起,再询问学生看到的角是多少度.通过这个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的游戏,明显深化了学生对这个定理的理解与记忆.而这样恰当的数学游戏,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还深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了他们的思维,让其明白数学就是在生活身边的科学,只要细心观察,每个人的发现都可能成为定理或者性质.

三、在新课教学中引入恰当的数学游戏

从若干案例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进行新课时,常常会因为学生沉迷于前面课程的不解或对自己的失望中,而造成新课学习效果的差强人意.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设计富有趣味的数学游戏,活跃课堂的气氛,驱散学生的不安情绪.例如在引入x的概念及其作用时,为了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在开讲之前引入一个经典的数学趣味游戏,即:让学生在心里各想一个数,将这个数+5,所得和乘以-2,再+4,再除以2.最后学生惊奇地发现,不论他想的是哪个数,老师都会告诉他最后的答案是3.伴随着学生的好奇,老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变量x的作用以及关于x的方程表达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对其的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数学游戏,充分体现了孔子所提出的“寓教于乐”经典思想,是符合时展趋势的方法.并且,新课标提出要让更多的实践践行在每一科的学习上,而数学游戏作为一种全体参与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实践.当然,数学游戏只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活跃课堂的手段,一个推进课程进行的小插曲,其游戏能起到的作用更多的还是需要数学老师的调控.

作者:张玲 单位:贵州省思南县第五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互动性研究

一、互动式教学,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

师生互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不要拘泥于一种规格的教学模式。此外,在开展互动教学时,教师还要主要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要做一名引导者,要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掌握学生们学习数学时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开展师生互动,让教师在互动中知道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然后再适度地做出调整。例如,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绝对值知识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先提出问题:+8的绝对值是什么呢?待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什么数呢?有一些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正数,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就有可能会发现:原来0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设置这种巧设陷阱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知识,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掌握。

二、情境互动教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设置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当中,让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去学习,实现互动教学应有的效果。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与聪明才智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中,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们的情感因素,也就是说看学生是否愿意学,学生是否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假如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没有学习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学生也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功课,最终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好了。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内容,创设情境,然后再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愉快与轻松。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得学生更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探究一些有关于销售方面的问题时,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买东西和卖东西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当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大部分的学生都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的好奇且感兴趣,他们也就都会积极地投入到情境当中,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顺利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三、讲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

中“活”起来互动式教学主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生本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数学教师如果想要让所教学的内容“活”起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开展互动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探究“平面图形的认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一改以往的只用教具在黑板上单调地展示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展示,这样的教学既直观、形象,又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且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探究“走进图形世界”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课堂学习的权利放给学生,上一节手工课,教师则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既能够学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课堂的教学氛围也会活跃起来,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四、互动教学也要注重实践操作

初中阶段的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期,对一些较为新鲜的事物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而且还都具有无穷的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模式可以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又可以促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地砖来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镶嵌有一定的直观概念。在展示不同的镶嵌图案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所见,再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设计出可能的图案镶嵌。指导学生不断地动手练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们也都能够在不断地学习中,意识到数学其实也是一门有意思的课程,同时还是一门动手实践的课程。

五、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互动教学,能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整体成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开展互动教学还能够实现师生双方间的良好互动,双方在深入沟通中也会使得双边的活动达到“同频共振”的目的。

作者:吴生娟 单位:宁夏盐池县第三中学

第六篇: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推理研究

一、灵活运用合情推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合情推理指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推理,通过推理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地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图形与几何”的数学知识中涉及到点线面三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会使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师中,教师往往直接指出相应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针对与该知识点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这样的学习很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合情推理,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合情推理。教师可以选取很多图形让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可以拿出一个方形纸盒,将其摆在讲台桌上,然后让学生回答自己所看到的具体图形。由于教师选取的纸盒的六个面分别为两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所以,学生给出的答案也肯定会出现不同。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局部,比如“线段”和“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推理,就可以由局部到一般总结出该图形所具有的一般规律。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大增强。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事实上也是合情推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刚接触“图形与几何”时,会觉得其较为抽象。如果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就会使他们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根据“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推理。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重难点知识内容,从而提出自己的推理和假设,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结合教学情境进行合情推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见到很多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举出这些例子。比如,教师可以拿教室内的桌椅和黑板等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对于这些事物,学生可能平时容易忽视,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会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发现这些图形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教室应该针对这些图形,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比如“轴对称图形所具有的特点”和“如何作出图形中的对称点”等。很显然,通过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分清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发挥合情推理的作用

从具体问题出发,进行“观察和猜想”,然后再“归纳和类比”,最后提出猜想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两者存在一定多个差别,但是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看到两者的差别,更重要的是看清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区分,充分发挥合情推理的作用。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清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充分发挥合情推理的作用。比如,教师应该这样说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如果图形为三角形,则其内角和一定为180°”就是演绎推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则为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教师通过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时灵活运用推理方式,增强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数学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在讲解“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情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加深对于这部分的掌握程度。首先,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合情推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还应该分清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充分发挥合情推理的作用。

作者:贾诗和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第七篇:初中数学教学堂课有效性研究

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1.学习机会相差太多

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主要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需要,不是特别高深的知识,虽然不能做到满足每一个人的学习需求,但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学习需求.虽然每个同学听课的时间都一样,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样,导致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知识,不能够兼顾到另一部分学生,这种学习机会相差太多,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课堂教育的时间较短,很多老师反映这一情况,认为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教学时间短.然而,课堂教学效率低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教学效率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低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在一定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较少.在初中生教学的课堂上,大多数老师把时间浪费在维持课堂的纪律上,或没有贴合教材以及言语过于?嗦,或备课不足等现象.也不能过于要求教学的效率,从而忽略了课堂理解、记忆,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忘旧知识.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要有情感上的交流以及对学生性格上的培养.那么,我们就进一步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针对初中生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

1.结合实际紧扣教材

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地应对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能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具有相关的知识系统,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学习新的知识,能够唤醒原来的知识,与新知识相关联,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既要紧扣教材,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设计问题的情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新的知识有助于掌握新知识,从而把数学生活化,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2.探究式学习数学

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都感到苦恼,因为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概括性特别强,提问的方式有很多,题型又较为复杂,不能利用多做题的方式来学习,因为那样不仅效率不高也不能更透彻的理解问题,所以需要学生们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来学习,才能全面透彻地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教学过程注意与学生间的互动

原来数学课堂的传授主要是传递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比较注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引导,根据学生们的悟性,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4.设立教学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有助于达到目标,当然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学在课堂中所能发挥出的最大优势,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加以兼顾,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设立出具体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组式的教学模式,并且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较为合适的针对性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达到一种师生共赢的教学策略.

5.应用先进技术

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增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初中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对于新的教学方法要不断的去探索,逐渐转变原来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尽量多开发和制作多媒体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在数学知识中存在着较多抽象的知识点,而这些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和图像以及影音这些功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总结

本文主要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了解到,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特定载体,其不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显然已成为学生学习经验的构思过程,此过程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活动内容,并引领学生从感知、体验、实践与合作来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作用.

作者:王美丽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

第八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一、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1.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我国之所以进行教育改革,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基于这一目的,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初中数学在实行动态生成式教学时,要坚持从现实出发,将现实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于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这也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坚持教学的过程性、互动性、生成性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学生十分熟悉教师的教学过程,尽管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但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坐在那里等待,并不会产生期待的情绪.在这样的状态下,尽管学生依然会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学习的效果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经常给学生以出其不意的感觉,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活跃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

3.坚持开放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通过合理的引导,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具有开放性、层次性,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整体学生的发展.不过,这并等于教师在制定这些内容时,教学要求会降低,相反,要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来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等.

二、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前精心预设,为课堂生成预留空间

课前预设是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所必须有的环节,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进行精心的预设.然而,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即使是再完美的课前预设,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预设的过程中,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为动态生成提前做好准备.在教学目标上,预留空间主要体现在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环节上,要保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2.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相机捕捉生成性资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机械地按照课前预设执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教学资源,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对新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判断,从而充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获得更大的教学效果.比如勾股定理新知运用阶段教学,该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勾股定理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导入的方式将简单的习题引出,接着让学生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在学生完美地解决之后,再稍微地加深难度,接着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运用,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表现进行总结.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产生新的教学资源,而教师通过相机捕捉,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3.课后注重反思,完善修正教学预案

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会给学生留一些课后练习题,以便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不过,对于学生的课后练习题,教师不止要注重学生的完成情况、正确情况,还应该注重学生课后练习题的质量,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将存在的问题予以完善的解决.同时,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将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的修正,以便于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的不足之处存在,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总结

结论: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质,培养出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还不是十分的理想,影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了动态生成式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陈婷婷 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第九篇:初中数学课堂说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说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整个课堂的中心,教师和学生很少救数学问题展开交流,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营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该运用幽默的语言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保持互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乐趣。由于该单元内容和轴对称图形相关,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比如篮球、教学楼、以及空中舞动的蝴蝶等。你可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举出相应的例子吗?”学生将发言权叫还给学生,就是的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回答道:“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矩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接着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平行四边形也是吗?”学生通过思考,就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加深他们对于该单元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保持互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乐趣。

二、合理发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学生通过学习前面的知识,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数学知识分割成单个部分进行讲解,这样做并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联系,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合理发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推动自己的数学学习。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合理发散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虽然“二元一次方程”是七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但是教师提前进行对比就可以使学生提前做好学习的准备,帮助他们对方程式内容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发散教学,学生就会明白二者的差别在于未知数多少的差别。虽然两者都是一次式,都属于线性方程的范畴,但是如果学生想要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必须将其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所以也就是说,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是二元一次方程学习的基础。

三、开放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说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样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先将数学概念陈述一遍,然后将书本中的数学例子进行讲解,整个过程都局限于数学教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开放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构建数学情境,同时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说数学”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二次函数”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开放课堂教学方法。该单元的内容和二次函数相关,其对应的数学图形是抛物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类抛物线,然后用鼠标让抛物线经过原点(0,0),接着让学生写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由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回答,比222如y=x,y=4x,y=3x+3x等。之后,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直接改变抛物线的弧度和开口,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求出对应的解析式。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二次函数解析式所对应的图像变化和解析式存在的联系,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二次函数的原理,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部分教学时间。

作者:顾丙龙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第十篇: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

一、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把握

开放题的解答虽然涉及了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但是基础知识掌握仍然是解答的根本。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把握学生的教材基础知识理解情况,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后再进行相关的开放题训练,才是有效可靠的教学方式。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中“函数”的学习,包含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相关知识,教师针对这些函数的学习要落实学生对这些函数特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在处理好这些问题后,便可以进行开放性题目的训练,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解题:“写出一个图像经过点(-2,3)的函数关系式。”这种函数关系式便有非常多的表达法,可以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题目的答案也没有唯一,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列出的表达式可以给学生总结:“函数的类型有很多,你们现在接触到的函数仍然是不全面的。刚才那个题目告诉我们,针对同一种情况,不同的函数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法,这启示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扎实地学好基础,然后再灵活地应用基础。这样,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了,老师教的某一种知识并不是只能解决某一类问题,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对一种问题的解决可以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途径。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认真真学好基础,打牢基础。”教师的总结就是对开放题教学的解释,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的学习,以便今后能够探究更深刻的数学问题。

二、解题方式的多样化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在繁杂的数学知识网中,每种知识也存在着各种联系,初中的数学教学也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开放题教学就是一种对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相互应用的过程,学生也在这种方式中才能深化数学的学习和探索。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关“图形的全等”这节内容的学习,关于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就存在着多样性,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到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检测,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采用更多途径来解决。比如在证明全等三角形时,初中数学知识点涉及到三种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把这三种方法都运用上,写出相关的思路和过程。这是一种解题方式多样化的训练,推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熟练度。还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内容的学习,教师同样可以要求学生在解题时把想到的各种方法写出来。对“-2x+3<6x-3”这个不等式的解析,学生就可以结合“因式分解”或者“合并同类项”等相关的问题来解决。这也印证了开放题教学所采用的解题方式多样化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学生通过不同的解题方式能够加深各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知识体系的灵活应用

由于数学知识有着相互联系的特性,所以开放题的解答会有着很多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对待这些问题的能力,对待某类问题应该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全等”这两部分内容,当学生遇到图形的全等证明类型的题目时,如果已经从题目中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条件,那么以对称轴为中心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所以知识中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在图形证明的问题上并不一定要遵循判定定理来一步步推理,而是可以从“轴对称图形”中寻找突破点。这种方式的意义在于学生清楚知识体系的关联性,能够从中寻找到解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开放性题目的解答,这种开放性的思路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清晰地建立起解题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关联知识的探讨,学生也更加深对知识的探究,促进对数学的学习。所以对于教师教学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归纳,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面对开放题时能够迅速形成规范的解题思路,从而顺利作答。

四、总结

总体来说,开放题教学的基础在于基础知识的梳理。对于初中数学知识教学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是知识运用的前提,只有在充分掌握基础后才能继续进行深化探索。在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后,教师还需要注意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总结,在这种形式下,学生才能有较地进行灵活运用,这也是开放题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益。

作者:蔡汉江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