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例6篇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邓小平发展思想;唯物史观;底蕴

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形成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作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必然性的科学透视和实践把握,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统一的,它所回答的主题也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所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外开放政策,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而邓小平所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石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石也是统一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石,也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石。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既扎根于中国国情,又扎根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演变的规律之中,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根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也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出发点。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1]那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把中国现实实践着的社会主义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视野去考察,放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去考察。

追根溯源,中国现实实践着的社会主义,并非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构想的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这个未来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顶点诞生的,它已经具有社会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基础上的并且生产力水平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而中国和俄国等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而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出现了发生局部性质变的世界历史条件,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最有可能从其最薄弱、矛盾最尖锐的环节上解体,使处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矛盾焦点上的俄国和中国能够利用“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机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所以,只要客观地历史地看待现实社会主义的诞生史,就要看到它并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只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的基础上的;它并不具有社会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质前提,而是要必须取得这个前提。因为落后国家在特定的世界历史条件下能够超越资本主义根本经济、政治制度,但却不能超越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历史规律。

俄国和中国等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世界历史条件、世界历史机遇、世界历史矛盾,已历史地成为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前提,必然规定和制约着现实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所面对的历史时代课题、所应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列宁在寻找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实践中,对这种世界历史必然性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作了极可贵的探索。列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重点围绕着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关于苏维埃共和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列宁深刻指出,苏维埃制度的现实出发点,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是前资本主义的小农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完全的社会主义共和国高于苏维埃共和国,共产主义社会高于社会主义共和国”[2]。而苏维埃共和国只是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3]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得以最终确立的物质基础。列宁认为,在特定的世界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开辟社会主义道路,但决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可以最终确立在落后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得以最终确立的物质基础只能是充分发展的社会化的大生产。“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说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说不上社会主义了。”[4]三是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不断强调:“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5]因此,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根本任务之一,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6]。所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不失时机地把发展生产力、搞经济建设提到首位。

邓小平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着眼于现时代的挑战,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更高的历史积淀上揭示了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的社会主义所内涵的世界历史必然性。他极其深刻地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为什么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不够格?因为我们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所建立的社会主义,还不具备完全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什么我们搞的社会主义,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我们虽然超越了资本主义根本的经济、政治制度,但是却不能超越社会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即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初级阶段,而不是泛指未来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也会经历这样一个初级阶段。从世界历史的根源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历史特征是生产力落后,所以,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工作的重点,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逐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我们的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又决定了改革开放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总之,只有在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大坐标系上,才能找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才能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扎根于中国国情,而且扎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规律之中,即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根源和历史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改革发展思想中既有改革的目标方向性,又有改革的实践操作性的重要内容,但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和“五形态”的联系中才能把握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层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进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同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性质。邓小平为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重大历史课题作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他把计划和市场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区分开来,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不是它们各自的本质属性,从而确立了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或经济手段的全新理念。同时,他还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一是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二是共同富裕。早在1985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同邓小平会见时曾经说过:“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改革是任何人都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们的尝试是一个全新的试验。如果你们成功了,就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成功了!需要我们从哲学上回答它成功的深层历史必然性了。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即“三形态”论和“五形态”论,紧密相联系。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三形态”和“五形态”是由社会生产力最终决定的两条相互联系的社会发展序列,即不论“三形态”的演化还是“五形态”的演化,归根结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然而,它们与生产力发展的联系却有各种不同的特点。这表现为:“五形态”演变阶段的更替,有的是社会生产力根本性质转变的最终结果,有的却是同一性质的社会生产力发生特定的阶段性质变的最终结果。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演变,就只是同一性质的社会生产力,即以手工劳动和与之相适合的简单协作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发生特定的阶段性质变的最终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确立和完全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形成,却是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根本性质转变的最终结果。而“三形态”各阶段的相继更替则完全是与社会生产力根本性质的转变相对应的:与以手工工具和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力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发展阶段;与以大机器和物为媒介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力相对应的,是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与以高度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社会自觉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力相对应的,是产品经济(时间经济)发展阶段。

理论界大多以马克思的“三形态论”为理论根据来分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层历史必然性,但笔者认为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和“五形态”的联系中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层历史必然性。仅以马克思的“三形态”论为指导分析,还只能说明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社会物质变换关系必然采用商品经济形式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还不能说明为什么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按照“三形态”论,与社会物质变换关系的商品经济阶段相对应的应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定形式——市场经济体制。尽管商品经济在以往的各个历史时代曾获得过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它仍隶属于自然经济。“要使交换价值在社会表面上表现为简单的出发点,而在简单流通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交换过程表现为简单的,但囊括整个生产和消费的社会物质变换,就要有资产阶级生产的整个体系作为前提。”[7]

所以,必须进一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和“五形态”的联系中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层历史必然性。因为只有进一步联系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演进的“五形态”,才能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发展中,发现20世纪某些经济上相对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必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层世界历史根据。首先,20世纪某些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变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能获得新的历史起点——社会主义,并不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而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是一个由阶段性和局部性质变再到全局性质变的复杂、艰难而长期的历史过程,抑或说,共产主义世界体系取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能以“突变”的形式完成。而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出现了发生了局部性质变的社会条件,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其最薄弱、矛盾最尖锐的环节上开始解体,使处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矛盾焦点上的某些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20世纪某些经济上相对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还不是、也不可能是成熟形态的社会主义,而是不成熟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它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却不意味着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很快进入社会主义的成熟、发达阶段,不意味着它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超越商品经济阶段。它的社会生产力和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就其总体性质来说,仍然处于生产力发展的同一历史阶段(尽管它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不成熟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客观上必然要求以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形式,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马克思在考察社会主义在国家范围的建设条件时,非但不否定,反而一再强调,要注重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形式的有计划的利用。[8]而且马克思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虽然可以与不同的生产关系相结合,但它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在历史上形成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形式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反之,资本也“只能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基础上形成”[9]。其区别在于:市场经济是属于社会物质变换关系的范畴,而“资本只能是生产关系范畴”。因此,作为社会物质变换关系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是可以与不同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的。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就是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分离,形成抽象意义的市场经济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市场经济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从而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转贴于

再次,由于20世纪像中国这样经济上相对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局部质变的产物,由于资本主义至今仍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这就使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而要改变这种劣势地位,非但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界经济相脱离,而且还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20世纪经济上相对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这种特定联系,也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建立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作为中国的发展路线,既坚持了“唯物史观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又体现着国家阶级职能与社会职能辩证关系的时代特点

从国家职能的角度看,应该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突出了国家的社会职能。那这种“突出”的唯物史观根据何在呢?时代根据何在呢?

唯物史观认为,国家具有两种职能:“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的阶级职能,国家政权履行国家的阶级职能时,是直接为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服务的。而在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社会职能则是维护社会各阶级的共同利益,它的任务是缓和对立阶级的冲突,协调、组织、管理、领导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民族自卫和国际合作来保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国家的社会职能是从属于和受制于国家的阶级职能的,因为统治阶级执行国家的社会职能,首先是为了维护它自己的统治。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国家的社会职能从属于和受制于国家的阶级职能的同时,也对国家的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和揭示。从国家权力的来源上看,恩格斯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都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10]权力起源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需要,它的原始本质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只是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社会分裂为两大对抗阶级,公共意志被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意志所侵蚀、所利用、所取代,使公共权力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但即使如此,统治阶级为了谋求统治的合法性,为了尽可能使阶级统治能够为全社会所接受,统治阶级也不得不考虑和照顾到公共利益,在有些情况下让自己的统治权力服从公共意志。所以,虽然恩格斯是限定在“起先”,即政治权力在刚产生时对执行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的依赖(为基础),但并不是说,随着政治权力的独立化,政治权力对执行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的依赖性就消失了。国家权力不论怎样凌架于社会之上,它都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以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恩格斯通过对波斯和印度历代政府都要经营和管理河谷灌溉的例子的分析,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11]因此,当在国家的政治统治愈来愈多地通过执行国家的社会职能来持续和巩固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的社会职能就有一种强化的趋势。

而在当代世界历史条件下,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都正愈来愈多地通过执行国家的社会职能来持续和巩固,抑或说,各国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它的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和巩固。因为,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的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迫切地谋求发展,发达国家再发展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社会政治制度的巩固乃至国家的安全,都越来越取决于自己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世界,发展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关系着各国政府的政治统治能否持续和巩固的大问题,成为影响世界各民族盛衰兴亡的关键问题,成为支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消长关系的核心问题。因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经上升为当代世界各国的头等任务、最大的国家利益、最重要的政治。

当代世界国家的阶级职能与社会职能辩证关系的这种时代特点,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得到了鲜明而深刻的体现。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我们国家的阶级职能的客观要求,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但是,如前所分析,由于在当代世界历史条件下,各国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和巩固,我们国家的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阶级职能,也只有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实现。

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突出了国家的社会职能,但它的实现过程又不能脱离国家的阶级职能,因为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赋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正确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调动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一方面,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坚持改革开放都将是实现我们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基本途径,都将是完善我们国家的阶级职能的必要形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些国家的阶级职能,也需要通过改革政治体制来不断完善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改革开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必然要求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则保证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使改革开放成为一场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的伟大革命。

总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它使我们国家的社会职能和阶级职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辩证统一。

四、邓小平提出的对内对外开放政策,作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一招,作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总体途径和手段,是建立在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的,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又顺应和把握了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1985年4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是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12]而对内、对外的开放之所以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总体途径和手段,是因为它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既扎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之中,又顺应和把握了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深刻地揭示了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即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3]。“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14]而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这种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经济方面来看,已经由形成世界市场,到形成世界经济体系,再到世界经济生活的全面国际化。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世界经济大潮,置身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已经越来越不可能。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政策,正是在洞察、顺应和把握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深入地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并非仅仅是由于我国现在经济和科技落后,需要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世界结构的总的特点的结果。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不开放,不加强国际交流都很难发展。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15]邓小平的这些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民族历史日益深入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本质表现和世界结构的总的特点,即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各个民族和国家互相往来、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开放的有机大系统。

第二,邓小平提出开放政策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客观需要。他在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世界意义的论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因此,对外开放并非仅仅是中国的需要和愿望,只对中国有利,同时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并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对此,邓小平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西方政治家要清楚,如果不帮助发展中国家,西方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难以解决。经济上的开放,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恐怕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是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我们希望国际工商人士,要从世界角度来考虑同中国的合作。……历史最终会证明,帮助了我们的人,得到的利益不会小于他对我们的帮助。至于政治上战略上的意义就更大了。”[16]因此,可以说,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融为一体的理论。

第三,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不仅是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之间关系的现实的把握,而且是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之间关系的未来的把握。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如果说在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在国际上实行开放政策,那末再过五十年中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是不能离开开放政策,离开这个政策不行。”“因为未来世纪,随着历史更广更深的转变为世界历史,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改变了。”[17]所以,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也是着眼于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之间关系未来的长期性、战略性决策。

第四,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必然要求。因为随着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已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期曾深刻地指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8](这里说的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就是说,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性,开放的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社会主义只有开放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正是顺应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对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把对内对外开放作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一招。

参考文献

[1][12]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52,117.

[2]列宁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3):442.

[3][5]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79,16.

[4]列宁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2):399.

[6]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1980(46)(下):46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1974(25):19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1979(46):352.

[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526,523.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3

(一)生动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基于初中生这样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创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和高尚行为的感染。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更为友好的交互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创造一个更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利用视频、音频等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实际情景,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初中政治课堂更有活力。比如,我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在讲到“多彩生命构成缤纷世界”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资料来给学生做一个展示。如我们可以分享《2011年世界地球日宣传片》,著名歌手李健是“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国区代言人,他的作品《故乡山川》也被用于世界地球日的宣传片。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了音频和视频,这就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也有很好的帮助。

(二)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结构

初中政治课内容较多、较杂,原理、观点、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理论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理论的讲解,那么学生将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初中政治课上繁琐的概念、抽象的理论等教学重点、难点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出来,从而使初中政治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结构合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不良诱惑,哪些是良好诱惑,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良诱惑,哪些良好诱惑。学生讲完后,教师加以点评。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教材上的观点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了教学重点,达到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紧跟实际,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实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时事引进课堂,从而让学生能适时地了解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相当多,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浓缩,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样也就丰富了初中政治课的知识量,让学生在课上就理解了许多深奥的理论知识,不用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查阅。这样也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有利也有弊,并不是任何情况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能滥用,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首先,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具体讲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学生所要理解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展示出来。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相对简单的内容,我们就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总结和概括,只采用讲解法即可。

其次,初中政治教学中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避免以视听取代了语言交流。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能成为课件的“解说员”,学生也不是吸取信息的“容器”。初中政治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手段。总之,我们要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教学功效。

三、总结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4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一)推进结构调整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工业与制造业大国。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等方面。

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多年来,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同时,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据测算,我国的投资率由1978年的38.2%上升到2010年的48.6%,消费率则由1978年的62.1%下降到2010年的47.4%。作为一个大国,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也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城乡和区域结构不合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内需扩大和发展空间拓展,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

(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压力和倒逼机制。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二是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受到冲击,一些国家提出了世界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以及贸易逆差国扩大出口等政策设想及目标,这种全球性的经济格局调整和转型,给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三是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四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加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将更加密切,在一些领域的竞争可能趋于激烈。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从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结构分析,可以得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结构,从生产的角度看,指的是产业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是调整产业结构。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结构,从收入的角度看,包括政府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调整经济结构的第二个层次的内容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三)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结构,从需求的角度看,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调整经济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的内容是调整需求结构。

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力,要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需求结构的调整

1 需求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978-2010年,我国GDP中投资比重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2010年的48.6%。世界各国的投资率一般都维持在20%~23%,我国的投资率明显偏高。

但是,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10年的47.4%。目前世界各国消费率一般都在65%左右。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偏高,是我国需求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 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低,或是当期收入低,人们不能消费,没钱花;或是长期收入没有保证,有钱不敢花。

(二)加快推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过低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三部分,即居民拿一部分主要是劳动报酬,企业拿一部分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企业盈余,政府拿一部分主要是生产税净额。

1995-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5年57.68%下降到2010年37.7%,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重一般介于50%~57%,我国居民收入初次分配所占比重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

企业收入中固定资产折旧由1995年的13%上升到2010年的14.8%,上升1.8个百分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重一般介于11%~19%,我国处于中等水平。企业收入中营业盈余由1995年的23.3%上升到2010年的33.3%,上升10个百分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重一般介于20%~25%,我国企业营业盈余所占比重远远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收入(生产税净额)由1995年的11.3%上升到2010年的14.2%,上升2.9个百分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重一般介于6%~14%,我国处于上限。

从上述可见,在初次分配中,固定资产折旧变化不大,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差距也不大。生产税净额处于上限。居民收人大幅下降,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企业盈余大幅上升,远远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这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和政府拿得太多,居民拿得太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2)居民收入再次分配比重过低

1995-2010年,在再次分配中,政府部门的收入在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由16.5上升到24.1,上升7.6个百分点。企业部门的收入由16.7上升到18.4,上升1.7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小。而住户则由66.8下降到57.5,下降9.3个百分点。

从再次分配结果看,居民再次分配比例继续下降,企业再次分配比例上升幅度较小,而政府再次分配比例大幅度地提高。我国国民收入再次分配中政府拿得太多,居民拿得太少。

(3)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一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为0.16,收入绝对平均,1981年为0.29,收入比较平均,1988年突破0.3,由收入比较平均进入收入相对合理,2000年突破0.4的警戒线,由收入相对合理进入收入差距较大的区间,2010年是0.47,收入差距悬殊。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1.8~2.3倍之间。20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2.2~2.8倍,2000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到2011年达到3.13倍。世界其他国家一般都在1.6以下。

三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1990年我国地区间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比为1.84:1。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市为66115元,最低的黑龙江省27735元。最高最低之比为2.38:1。

四是行业、企业间工资差距扩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1.6~1.8倍左右。2010年,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倍左右。

消费与收入差距成反向变动关系,即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消费越低,收入差距越小,社会消费越大。

2 如何加快推进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1)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是将减税免税的一部分转化为劳动报酬;二是要落实工资协商机制。

(2)提高居民收入在再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改变再次分配政府拿得太多,居民拿得太少的局面,适当降低政府在再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居民收入在再次分配中的比例。

(3)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一是对于居民收入差距,主要通过财税政策和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差距。二是对于地区收入差距,主要通过政府投资解决。政府要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三是对于城乡收入差距,主要通过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四是对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一方面打破垄断,另一方面限制最高工资。

(4)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1 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发展滞后的问题。

(1)第一产业:基础薄弱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三是农业科技落后;四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五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2)第二产业:大而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都在40%以上。2011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6.8%,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5%左右,近乎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不强体现为“三低”:一是产品附加值低,二是技术水平低,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低。

(31第三产业比重低、发展滞后

一是三产比重低。2011年第三产业比重为43.1%,世界平均水平为67%,我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发展滞后。传统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相对发达,而现代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缓慢。

2 如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1)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

一是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二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四是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五是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2)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

一是大力发展自有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二是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三是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抓住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3)大力发展服务业

一是增加服务业比重,提高服务业水平。

二是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等环节的投入和激励,在产业链高端占据一席之地,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深刻理解《建议》主题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0-11-15

[2]中国统计年鉴1983-2011[K],2011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5

一、前后联系对比

在高一地理必修教材“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单元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形成气候的要素,这样的衔接消化很有好处,学生较快地将高初中地理联系起来填出了下表:

二、归纳剖析异同点

从所填表中可以看出,高初中地理教材对种种形成气候要素的提法有些地方不尽相同,这对于一般的中学生来说易于混淆,所以引导学生对各要素相互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很有必要。首先从高中地理所提的太阳辐射与初中地理所讲的纬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源泉,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素,它的大小取决于太阳离度,而太阳高度大小随纬度不同差异极大,即是说纬度不同决定着太阳辐射的大小不同,纬度即成了决定各地热是不同的最基本因素。如此比较得知,太阳辐射和纬度都是形成各地气候热不同的决定因索,两者只是提法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然后是高中地理的大气环流与世界地理的气压带和风带。那么,为什么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影响气候的大气环流又不同呢?回答是世界地理讲过在全球范围,其中太阳辐射在全球各纬度地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是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进而就形成了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而中国是由于海陆位置面临世界大的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陆――亚欧大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最大,从而形成了强大的东亚季风,取代了气压带和风带在东亚的分布。由此推论可知,高中地理中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是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起伏、森林、湖泊、冰-表面、棵地等气候影响要素的概括抽象,反之则是它的具体化。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地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引言

和谐高效的课堂指的是师生相互配合,学生积极主动,任何难题都能迎刃而解的理想课堂,这无疑是教师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如今的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着授课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学效率低等多种问题,加强对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是尤为必要的。下面笔者就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这样的理想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浅见。

一、在三维教学目标的正确引领下促进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概念,加大了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力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体现了教学的多面性作用,加强了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关注。如在教学《人口与人种》一课时,教师就应树立这样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需要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1]。

二、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实现高效和谐课堂的构建

高效、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一同努力,共同构建,想要让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必须激发起他们对地理知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就必须改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传统看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习过程丰富多彩。例如,在《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中,考虑到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通过我一步一步的教学引导观察中国沿32度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投影仪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2]。

三、在师生的充分互动下达成高效和谐教学的目标

如今,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所有的学习活动。在引导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主参与,自主总结,以个人的能力来获取学习成果。例如在教学《稳步发展的农业》一课时,我就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掌握了本课重点内容。首先,我为他们展示了纺织厂的图片,提问:“图中展示的是什么生产?原料是什么?”随后展示农机作业的图片,提问:“图中的机械是农民自己制造的吗?”启发学生总结出农业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且为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再次提问:“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四个产生部门中,哪一个最重要?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差异。这样有问有答,充斥着互动的课堂是平等、和谐的,学生的参与度强,主体地位被体现,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认识。

四、以生活化的教学促进高效和谐课堂模式的构建

地理知识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课堂上,教师加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应如何应用到实践当中。如对于《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课,就可以通过播放我国南北地区的天气预报,展现出不同区域气候上的差异。在教学《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时,将我国各类资源的总量以及人均占有量数据进行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