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述(3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述(3篇)

第一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本文从创新创业的意义、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论证了“互联网+机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0引言

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此后,总理多次对此进行阐述,并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随后为推动此项工作,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两个文件,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高校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当前,各高校正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但不可否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创业期”,有些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和举措还不成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充分认识目前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涵及现状,努力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是扎实落实、稳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

1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历史比较短,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氛围,而且本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所以导致学校、教师及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割裂,专业知识具有独立的培养体系,而创新创业仅开设创业类的选修课,其知识体系不够专业化和系统化。其次,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大众化教育,仅仅是对少数有创业和创新兴趣的学生教育。再次,专业教育都是遵循传统的教育规律和模式,虽然在实践教学中对创新有所渗透和改进,然而力度不够,不够深入,而且误认为创新创业能力是在工作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升,忽视其校园的教育功能。最后,还没有从实际行动上真正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意义,只将其作为学生活动的载体来应付。

1.2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有效融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用化学专业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很好地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中,缺乏资源整合和完善体系的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也有相应的学分,但是所授课程主要设置在就业指导和学生职业规划方面,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严重脱节。这种课程体系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不符合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也难以达到应用型本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的。

1.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有限、形式单一

最初的创新创业平台大都是分散在各专业课程实践中,基本都是有兴趣的学生和相关老师自发联系,在专业实验室开展一些小型的创新创业活动,由于受条件限制,学生缺乏很好的平台,也没有形成团队,能够得到锻炼的学生也是极少数。另外,在专业办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较单一,主要以理论讲解开展教学活动,即使在一些实验、实训类的教学环节,也只限于传统的验证性的实训项目,没有真正将创新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知识更新速度慢。创业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1~2门选修课和创业大赛的形式来实现,学生缺乏实践性锻炼。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获取途径和国家的培养教育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2“互联网+机械”背景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2.1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更应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入教育全过程中,激发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以创业带动就业。邵作仁从精神层面、形式、结果等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思维,使学生提高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项自觉行为;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创新知识,能够提高自身的创业技能;将创新精神和创业动力结合后,在强化学生技能的基础上,转变学生的择业和就业观,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还关系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等重大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2.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符合高校双创教育改革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国内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归纳,在不同的视角下构建了多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付军,杨续波,成立平根据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的原则及意义,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和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探讨了“知行合一”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内容及保障措施,提出高校应对接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发展思路,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训练体系,从而全方位推进创业教育。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主线,与天津市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共同组建了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合作完成了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综上所述,国内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另一类是开展理论研究,从现有国内外创新创业成果中归纳总结。多数研究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需由高校、政府、企业等方面共同开展实施,这符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同时,将高校、政府、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符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3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3.1以学生实践创新中心为依托,全面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关于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提出“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学校有必要充分利用学院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在积累多年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和丰硕的学生学术科技成果基础上,成立机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解决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训场地的相关工作,为推进学生开展科技学术活动发挥宣传、组织、管理和服务等功能。

3.2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设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所在单位有必要不断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素质拓展”部分。同时,所在学院要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强化学生创业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3.3以实验教学改革为载体,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所在学院要结合专业特点,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实验项目,尤其针对本科专业学生,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改革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实验报告模式,每门实验课程对于开设的3~5个综合性设计实验项目要求以学术论文的方式提交作业,指导学生尽早熟悉学术论文的格式,树立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3.4以深度校企合作为抓手,选派优秀学生赴科研院所和企业做毕业设计

除了校内实训基地之外,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在不断稳定和巩固现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实习实训及就业市场,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发展。同时,校企双方要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专业教材,搭建实习就业的桥梁,充分利用学院教师知识功底扎实和企业员工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要求逐步实现多元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邵作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

[2]殷忠敏,赵海志,袁媛,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经贸实践,2015(8).

[3]戴裕崴.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

作者:陈思羽 刘春山 龙泽明 单位:佳木斯大学

第二篇:高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

【摘要】论文立足于分析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优化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努力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会计专业

1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高校培养,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013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各高校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有机融合,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2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践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基石,实践教学体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近年来,高校纷纷加入实践教学改革的行列,如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以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等,这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为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之路尚未成熟,所以仍存在一些问题。

2.1高校普遍缺乏对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目前,一些高校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方案中也将理论课程知识培养放在主要地位,实践教学环节的能力培养放在次要地位;此外,高校教学中把专业知识的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分裂开来,专业知识有其独立的培养体系,而创新创业教育仅在选修课中开设,知识体系不够专业化、系统化,这些都直接弱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2实践教学改革没有整体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有限,形式单一

一些高校会计专业仅仅把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教学活动上,如开设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导致知识更新不及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形式单一,仅仅通过创业大赛或选修课的形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有限,学生缺乏锻炼。

2.3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双师型”教师

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大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与创新经历。专业知识弥补不了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因此很难找到一支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的优秀师资队伍,制约了创新创业的发展。

3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总体要求

3.1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本目标应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互联网+商科教育”的驱动下,打造会计专业建设及学科特色,服务于学科群,形成高校“社区实验”创新生态———把学校视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区域,结合实验实训资源,教学设计实战化,柔化课程体系,融合创新创业,夯实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将校内课程岗位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实战能力无缝衔接,形成联动育人体系,将会计专业与“互联网+”思维结合,形成特色模式。

3.2内容的新要求

会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以搭建智慧实践平台为主体,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为两翼,开发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跨专业综合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基础认知实验、专业技能实验;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应包括:创新创业基础认知实验、创新创业技能素质培养、创新创业实验室孵化、创新创业实践模拟,创新创业园推荐路演等。

3.3“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的资源共享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得“互联网+”的能力,形成新的“信息能源”,以大数据为背景,仿微课、慕课思想,有选择性的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搭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联动平台。

4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具体实施

4.1培养目标的导向性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方向是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原有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打破原有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新的培养目标中。如,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相关描述加入到现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

4.2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前瞻性

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应制定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该课程体系和标准应以课程为点,以专业为线,以学科为面,构建专业课程开发的共创联盟,将实践课程按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和目标,进行柔性设计,构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因此,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的规律,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制定“四阶段、四层次”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四阶段:即创新创业认知阶段、创新创业技能培养阶段、创新创业模式训练阶段及创新创业实战路演阶段;四层次:即实现创新创业的认知层次,创新创业技能素质养成层次,创新创业的模拟实训层次和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层次。这种课程体系将原来分散的专业知识如营销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经济学等课程经过整合融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中,并输送给学生,具有选择性强、内容完整、操作实用等特点。

4.3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性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好坏取决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企业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作为切入点,将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现场教学,使得学生仿佛置身临其境,同时以大数据为背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为学生搭建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4.4师资力量的优越性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教师团队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学校应有专门讲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这些教师应具备企业方面的经验,同企业保持积极的联系,通过获取企业支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模拟实践的机会。

4.5考核制度的多元性

考核方案应加入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和教师相关工作量的考核。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应与专业课程的考核一样进行规范和完善。考核形式应灵活多样,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原则,评价标准多元化,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4.6制度、保障的有利性

保障应包括三个方面:资金、制度和文化氛围。资金: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金,用于学生创新创业,或与一些公司合作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并给予资金支持和奖励。制度: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处于种子期、萌芽期和成长期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实施办法》。同时也要出台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参与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制度,如,学校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到生产、科研和社会实践的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使其逐渐成为创新创业教师师资;与其他大学联合培养创新创业种子教师;外聘具有企业经验的兼职教师等,从而形成三类师资:创新创意导师、创新创业导师和科技导师,分别负责创新创意教育、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等。文化:创新创业精神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因此,高校应注重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培育。如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尽量取得家长对学生的支持;为学生打造和树立创新创业实践的典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等。

作者:田宇 单位:唐山学院

第三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民族性差异

[摘要]本文从民族性差异的学术视角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方向,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对象、目标、资源等具有民族性的观点,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民族性差异认知,提升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意在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民族性差异认知,为民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共同繁荣服务。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差异;民族性;民族共同繁荣

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两个中心任务,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全面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本文从民族性差异的角度思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一热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方向,论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重视民族性差异的原因。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遍性差异

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不体现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1]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上绝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我国知名学者易小明教授在其《差异论》一文开篇指出“差异即指一切事物或事物内部间的差别。它应属于哲学的最基本范畴。差异的存在是普遍的。”[2]从差异论哲学的角度思考创新创业教育,不难发现,国与国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有差异的。英国实行“企业家教育”或“自我雇用式教育(self-employmenteduca-tion)”[3],美国实行“聚集模式”“磁铁模式”“辐射模式”创新创业教育[4],日本实行“创业家专业教育型”“经营技能综合演练型”“创业技能第二专业型”和“企业家精神涵养型”创业教育。相比之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模式尚未统一、学生参与创业率和创业成活率不高。据麦克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即创业2017届3%,创业成功率5%左右,与英、美、德、日各种差异明显。纵观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2002年教育部最早试点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九所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高校与其它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更大差异。“尊重客观的民族差异性是民族平等的理性根据,也是多元文化保护、民族政策制定和国家建构的重要考量依据。”[5]因此,对于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居多或者占一定比例的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应突出民族差异性。按照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从课程、教材、教育目标、教育设计、措施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三个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民族性差异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性的基础是文化认同,包括语言、文字、历史等。[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人民群众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民族之间是平等的。但是,各民族在语言、经济生活、地域、心里素质四个方面具有稳固的特征和彼此的差异,其差异源于历史、地理、社会等诸多因素。民族差异具有历史性、地域性、社会性等特征。因此,从民族性的角度可将创业教育内容的差异细化为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与教育资源的差异。

(一)教育主体的民族性差异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按照高等教育的职能与高校设置的划分,教育的主体具有鲜明的民族差异性。我国高校分布广泛,层次、类型多,在类型上有民族院校数十所,如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从“同一”或“共性”这个哲学角度来看,所有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共性职能;从“差异”或“个性”这个哲学角度来看,按照教育部的战略部署和高校自己的定位,又存在使命的差异。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7]围绕高校“五大职能”,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高校在办学定位、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学科建设定位、专业设置定位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这些高校将职能或使命主要定位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

(二)教育对象的民族性差异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新力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对象之一,是发展民族地区的主要人才,民族大学生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因此,按照教育对象的民族特征、就业创业去向等要素进行划分,教育的对象具有鲜明的民族差异性。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地域、心里素质等方面具有民族的差异性。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较集中,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本科生(含预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50%”,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之一的西南民族大学,根据教育对象的民族差异性因材施教,创新创业教育的民族特色非常鲜明,其实施的“民族青年就业创业训练营”已经成为该校的品牌项目。

(三)教育目标的民族性差异

教育目标(educationalgoal)就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按照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国与美、英、德等国家相比,教育目标基本相近,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英国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为“成家立业”做准备[4];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创业,为推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做出贡献。[9]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服务这三个要素进行思考,民族高校以及民族学生较多的院校,其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必然具有鲜明的民族差异性。譬如,西南民族大学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宗旨;云南民族大学秉承“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贵州民族大学秉承“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办学宗旨。因此,秉承为民族共同繁荣服务的办学定位或宗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必然具有民族差异性。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高校必须关注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努力为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大力培养民族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教育资源的民族性差异

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资产、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10]教育资源具有公益性、产业性、理想性、继承性、流动性、区域性、差异性、民族性等特征。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在我国,教育资源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也是中国教育差异性的显著特色和具体体现。这种差异在地区和城乡之间明显地、普遍地存在着,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平衡发展,是制约国家教育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11]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在落后的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若不对区域资源加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利用,将不利于相应区域的发展。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精神,国家将继续大力实施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精准扶贫举措,民族地区资源在“双创”时代必然并必须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区域创新创业的有效资源。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教育资源。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民族高校以及民族学生较多的高校若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在专业、学科、场地、师资、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资源,以及运用“互联网+”思维,有效整合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建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的放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以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吉首大学为例,该校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自编了创业教育教材《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务》,整合土家族、苗族等武陵山区域资源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鼓励民族学生充分利用本民族资源创业,在政策、场地、经费上予以特别照顾,涌现出互联网+民族特色食品电商、清真超市、风味奶茶店、民族体育文化公司、民族文化创意影视传媒等一批少数民族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先锋,该校学生阿布力克木•麦麦提阿布都拉入选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业百强,该校的众创空间2007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众创空间”。

三、民族性差异认知价值与限度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民族性差异认知,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规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大胆突出民族性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建立起民族特征鲜明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编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教材、用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资源、讲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故事;民族大学生积极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顺势而为,大胆作为,积极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地方政府以及社会企业积极作为,主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政策、经费、场地、技术等支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民族性差异认知也是有限度的,切忌过度认知,更不能成为民族高校、民族学生、民族区域索求特权、索取经济利益的诱因,导致系列政治现象和民族问题的发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要尊重民族性差异,还要立足高等教育、公民身份,坚守政治、法律、民族政策的边界和底线,这样才能服务于长远的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孔祥利,林乐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易小明.社会差异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乔明哲,陈忠卫.英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4]刘帆,王立军,魏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及其趋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5]王慧珍.民族“差异性”认知的“限度”[J].贵州民族研究,2017,(2).

[6]金炳镐,孙军.民族概念: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基础[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2).

[7]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8]杨秋宁.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人民论坛,2014,(11).

[9]岳帅.教育资源之教育理念的形成[J].神州,2012,(8).

[10]秦玉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地区差异问题分析及均衡发展策略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

作者:王江生 刘昌茂 单位:吉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