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浅谈

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浅谈

摘要:小学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一环。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既影响了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也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都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不断发现教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路径选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学生今后的身体素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体魄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不断探讨其教育教学改革方法。而在探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方法之前,教师首先要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探索。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现阶段,在素质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这导致学生从内心深处抵触继续课程,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就是放松和玩耍的课程,由于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对于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缺乏兴趣,由于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中,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未能关注到学生的这些特征,在采用的教学方法上未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发挥。

(二)忽视学生基本功训练。体育课程作为强健学生体魄,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学科,只有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进而提高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但实际上,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认为基本功训练浪费时间,无法完成既有的教学进度和计划,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淡化体育基础知识,并且采用生硬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这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难以学习的观念,最终对体育课程产生畏难情绪,也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学习。

(三)缺乏体育课程特色。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学大纲和体育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一到六年级学习的内容相差不大,这使得学生在长期重复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大多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缺乏建设特色体育课程的意识,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落后,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需求。因此,只有教师关注到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策略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体育课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发挥体育课程价值的必由之路。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教学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作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学科,只有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积极应用新的课程教学理论提高课程教育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的内涵不断充实,课程教学方法越发多样,只有教师积极进行改革应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能够展现体育课程的价值。

(二)是培养学生体育爱好的有效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产生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世界、维持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借助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对于促进学生的终身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忽视体育爱好的培养,只是呆板的进行授课。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新时展对学生的需要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积极促进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体育课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体育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时展对体育课程提出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发展越发快速,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技术与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精神和体魄,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在小学时期,通过有效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多种能力与素质,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审视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挖掘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内涵和新方法,并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优化,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使得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三、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维持学习活动的关键。在小学体育课当中,只有学生对体育课程充满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在体育课程中掌握体育知识,习得体育技能。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的过程中,要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之后都体现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体育游戏、体育故事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充满期待。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体育游戏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友谊竞赛,在这种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魅力。而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优化学生锻炼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场地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器材,使学生在自主锻炼的过程中既能够对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在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更要创造性地将学生的早操、午间操与体育课结合起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例如教师可以在午间操活动中,将传统武术融入午间操活动,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并且在体育课堂上教会学生相应的武术动作和技巧,这样学生能够在午间操活动中进行锻炼,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好的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

(二)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当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教师在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可以创造性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线上教学模式,通过线上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时,可以利用录像设备将学生的动作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动作技术和要领,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改进,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

(三)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均有所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针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所筛选,不断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具体来说,教师要将体育教学中的旧、繁、难内容删除,为学生增添一些适合当前体育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同时,教师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增添相应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不断的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四)打造特色体育课程。打造特色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研究体育课程的特色发展方向,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本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或者将民间体育项目和民间游戏融合到体育课程中,结合体育教学的要求,打造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找到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划分到一起,让这些学生系统性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将体育变成学生的特长,这样也是打造特色体育课程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将对足球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在体育课程中让学生进行足球训练,以此打造足球特色班级和足球特色课程,用这样的方式形成一种带动和示范的效果,也是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影响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促进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分析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当前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顺应趋势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改革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改革效果,使体育课程通过改革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谢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19):207.

[2]王凇.浅谈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J].北方文学,2015(12):207.

[3]黄全林.浅谈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119–121.

[4]汤小兵.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32):82–83.

作者:张月艳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