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例6篇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文1

绘画一直是学生的最爱,我认为把绘画带进语文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教学富有生趣。绘画是语文教学的小帮手:它能帮助学生识字、解词、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文章的朗读,它能促进作文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

【关键词】

激趣 添趣 透明 向导 无声语言

画画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他们任凭自己的想象随意涂鸦,但是神情总是那么专注,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里都有一个画家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要想在语文课上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得想出花样,以迎合他们喜新厌旧的口味。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用绘画来展示语文教学内容,效果非同凡响。

语文课上的绘画,就是老师根据内容用简单的绘画手段把它展示出来,或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图画的形式把内容表现出来。图画既生动又具体,它胜于优美的词句和苦口婆心的解释。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地、适时地使用绘画,一定会对语文教学能产生特效。

一、绘画激发学习热情

汉语拼音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照本宣科的教学,缺乏精心设计的流程,都会使汉语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对绘画情有独钟,于是,我利用这一特点,把汉语拼音教学融入到绘画之中。在教学b p m f时,有的同学把b p混淆了,而且一遍又一遍纠正,学生就是记不住,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宽宽的河流,河岸一边是美丽的田园,上面开满了花儿。对岸是花种子,每一粒花种子都写上一位学生的名字,这些“花种子”必须读准随机的两个拼音字母,才能飘到对岸,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读错了就会沉入河底。学生每读准一次,可以自己到黑板上(河岸)画上自己最喜欢的花,为了自己能做一朵漂亮的花儿,孩子们可卖力了,连不会读的都主动求教,生怕自己读错而“沉入河底”。下课时,河岸上已经繁花似锦了。可见绘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绘画使教学事半功倍。

二、绘画为识字添趣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识字教学不精心组织,往往枯燥乏味,所以,老师要运用多种识字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教学效率。在村小,教学设备落后,我就会经常让绘画走进识字课堂,提高识字效果。

我在教学“休”字时,画了一幅图画:一个人背靠着一棵树在休息,然后我把图中的人变成了“イ”,树变成了“木”。在学生的观察下将图画转变为字,学生很是惊奇、开心,于是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而且很难忘记。再如“会”,我设计一个人站在一朵云上的简笔画,人慢慢变成“人”字头,云朵图便成了“云”字。图画瞬间变成上下结构的“会”字。这不但使学生容易记住这个字,而且使学生还能在绘画中掌握识字的方法。其实,好多的象形字都可以用图画展示它的演变过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每个字都有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这种利用绘画追溯字的本源来识字,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结构规律,大大提高识字效率,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三、绘画使词义更透明

语文课中的词语,老师有时用简单的语言就可以解释清楚,而有些词语三言两语是解释不清的。例如《这儿真好》一文中“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荫”。解释“漫山遍野,绿叶成荫”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荒岛,然后让举手要回答词义的学生到黑板上,把他理解的词义画出来,不一会儿,一片茂密的树林展现在大家面前,他们不仅画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还画了花儿,小草,甚至还有蘑菇,可见同学们想的挺周到的。然后我指着图画说“小岛上长满了花草树木,大大的树冠都把太阳遮住了,这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荫”。学生一下子记住了。可见绘画让词义更直观透明,易于接受。

四、绘画―― 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的向导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是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而有感情朗读必须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情感态度,朗读起来才能感染别人。

我在教学《咏华山》这首诗时,在黑板上一边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一边在黑板上画上一座特别高大的华山,山腰间画了朵朵白云,周围画了许多矮的山脉,离华山顶不远处,画上一轮红日。画一出来, “哇,华山太高了!”学生纷纷感叹,我追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生:“其他的山都那么矮。”“老师,华山比白云还高。”“华山就要和太阳一样高了! ”我立刻汇总:“是啊 ,把同学们刚才精彩的发言,写成诗就是《咏华山》。 “华山高吗?华山美吗?你喜欢华山吗?喜欢就用喜爱赞美的语气,美美地读一读吧!”学生读得可带劲了,把“只有和更无”音读得特别长。可见绘画成了学生理解古诗和指导朗读的向导。

再如《黄山奇松》,作者写了黄山“四绝”中的一绝――黄山奇松,着重写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我在教学这三种奇松姿态的时候,在黑板上画了简笔画,不多的线条勾勒出三种不同的奇松姿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奇松名字的贴切和由来。同时绘画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他们也有动手画一画的冲动,好了,课时作业有了,就画一画黄山的奇松,让学生画画的同时也达到了理解和巩固所学只是的目的。

是的,只要我们语文老师用心挖掘,许多课文的教学都可以以绘画做向导,通过绘画使学生领悟课文内容,领略美景。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绘画――指导写作的无声语言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多年来作文一直是学生和老师都头疼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一到写作时,就觉得无话可说,写作就像挤牙膏。老师改作文时,也难以下笔,因为,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叙述没有条理性,语言没有生命力……作文的素材来自实践,只有亲身实践才会写出真情实感。而在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爷爷奶奶大包大揽,根本不让孩子动手,不放心和舍不得使得孩子缺少实践的机会,没有了最真实的感受,对于习作当然不利。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观物取象 综合绘画 综合性绘画教学

我国目前的绘画教学体系大致有两种:一是综合性大学以美术教育专业或绘画系为基础,下设国画、油画、版画等工作室或教研室的教学模式;二是各大专业美术院校按材料划分的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等为教学单位。这两种体系中,一类以对绘画语言普遍了解掌握为教学目标,另一类倾向于培养专业人才,如油画家、国画家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就当下历史语境来说,这两种教学模式都陷入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上世纪90年代初,与绘画专业进行细化分科教学的方式不同,许多院校成立了综合绘画系或工作室,探索教育模式多样化,突破界限,拓宽绘画的教学实践。近些年来,是延续专业教学的单纯、细化、深度,还是寻求综合、多元、宽度的教学,尝试实践林风眠中西绘画的教育理论,一直成为美术院校教学模式理念上的问题,且各有说法及实验方式。

造型艺术教育细化的划分有助于深入的教学,并有行之有效、成熟的教学体系可用;而如果打破这种模式,打散各画种的框架,承继综合、多元的绘画教学,思维方式确实可以得到突破,但是却没有现成的教学体系可作为具体实施的参考案例,这从林风眠、吴冠中的绘画理念到美术院校近20年来的具体实践来看,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是综合绘画教学一直受到质疑而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所在。

艺术在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笔墨当随时代”,谈的虽是艺术创新问题,某种意义上,也暗指一个时代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具体的艺术表现与反映,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不但作品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思想与观念,教育也“当随时代”。

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创作的手段,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这都对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人们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对于图像的热衷,从创作到审美已经转化为一种多样化互动的形态;同时,绘画美学意义上的认知也正受到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挑战。这些现实的文化特征都对当下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过去,传统的绘画学科从划分到教学,追求相对精确、深入――油画专业的学生在西画领域进行更精细、更专业的创作,培养成为油画家;国画专业的学生在山水、花鸟、人物的范围下系统学习,培养成为国画家……而今现实的状况是,当下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更多是在以“跨界”的方式来运用各类艺术语言,以此丰富创作的造型元素。就画种本身而言,油画专业的学生未必今后从事油画创作,国画专业的学生也未必就坚守“笔墨”,并非每一个个体都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不可变的艺术手段。对教学而言,在大学完成其自身专业的系统学习,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做好准备当然是重要的,但是,颇显单一的语言训练,往往会导致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局限性,于是,反复被提出与论证的“综合教学”,也就是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等先辈提倡主张的“综合性”的教育,虽然在各大院校教学实践的探索效果并不太明显,但是这种模式主张博大,付诸的实践多了一层文化比较的研究性质,更具有艺术史角度的文化意义。

事实上,20世纪以来的西方艺术家已经在改变单一的语言方式,如毕加索大量运用着油画、版画、雕塑等语言手法。西方美术院校的绘画教学也已经融入到视觉艺术的大范畴之中。法国高等美术学院的绘画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度,在一个大的绘画工作室框架下实施作品的制作,其材料语言的限制已经没有。

百年来,关于中西文化的话题从没有停止过,在绘画方面,就是油画与国画的问题,无非“中”“西”“中西调和”三个群体,有不断的细化、分类教学,也有不时强调综合、全面的尝试;而综合性绘画是在“中西绘画融和”方面能够以贯通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笔者以为,综合性教学上效果并不显著,是因为其问题是多方面的。

在教学理念上,中西绘画各自有着不同的造型理念与手法体系,这是各自语言的优势。在基础教学时,难免会忽略对传统艺术语言及经典的研讨深度,而对综合绘画的教学要求会更高、更全面,有两种或几种绘画语言均要求有较为系统的学习,并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其次,中西绘画最直接的区别在于材料不同,因此陷入一个“材料”的潜意识――对材料的关注远远超出对绘画的理解,最终导致综合绘画演变成单纯的综合材料,绘画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脱落,不能在造型层面上形成一种绘画语言。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说明综合性绘画的宗旨并非简单地跨画种组合,而是在融合中西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力求艺术语言的多样化。不过,如今综合绘画的实验教学正在远离这个宗旨的情境,不知不觉中演化成现在颇受关注的“新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系”的草创。结果是,综合绘画教学如强调艺术语言的深入研究,则有更细化的工作室教学在前;如强调材料与多元性质的探讨,则有更新的实验艺术的教学探索,综合绘画的教学自然就被置于尴尬的位置。

因此,回到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原点再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中西绘画,都是在艺术家与对象世界中呈现人与自然的视觉关系。概括而言,即“观物取象”,从而“立象以尽意”。综合绘画的教学也不例外。

“观物取象”告诉人们“观物”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艺术创作中认识论的基本规律,而“取象”的手法属于方法论。至于中西绘画,具体选择哪种语言手段来“立象以尽意”才是紧要的,只是综合绘画的教学往往被外在的形式所束缚,忽略了这个美学要义,甚至从某种意义而言,“综合绘画”只是一个课程称呼。

历史地看,我们可以重新去解读吴冠中“美术自助餐”①的设想。笔者认为,不管是分科的教学方式,还是“综合绘画”或者“实验艺术”的教学模式,都打破了把学生归于各门类“从一而终”的固定教学,学生根据自身所需,在系统的教学纲要基础上,选择要研习和补充的各类语言,可以随时调整、随时汲取,无论是油画、国画、版画等,还是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文史哲知识。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架构,才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探讨却难以破解的问题所在。

注释:

①即开设中西各种传统课程,学分制,自由选修.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J].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文3

一、绘画识字,易学难忘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简单机械的重复识记汉字,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容易遗忘。识字教学中,绘画能将抽象的文字,演变为生动直观的艺术形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和兴趣,是一种高效的快乐识字方法。

比如教学生认识汉字“雷”时,可以画这样一幅图:雨点滴在了田地上。请学生猜一个汉字。认识“刃”字时,可以先画一把菜刀,“这把刀生锈了,有缺口了。”然后把菜刀画成缺了口的菜刀,告诉学生,刀缺了一个口,就变成“刃”字。学生轻松地记住了“刀”和“刃”这对形近字。在教一些形象的汉字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笔给字配画。又如学“羊”字时,学生会画一只可爱的小羊,学“明”字时,学生会画上太阳和月亮。很多学生很容易将“乌和鸟”混淆,老师们如果能把简笔画运用到教学中,效果更佳。学习《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先在黑板上画一只小鸟。马上就有学生发现:“老师,小鸟的眼睛您忘记画了。”我故作惊讶地问:“小鸟没有了眼睛,就变成了什么字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乌鸦的乌字。”“你们说的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

通过绘画迁移到汉字,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让学生对这堂课记忆深刻。经过多次有意识的训练,许多学生积极踊跃地走到黑板前绘画,请大家猜汉字,课堂上学生们识字兴趣特别浓厚。一个个汉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绘画学文,深化理解

低年级阅读教学,课文选材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朴实,内容浅显,学生很喜欢,但往往理解不深入,一知半解。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品味不足,如果灵活运用绘画教学,则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上二年级课文《画风》,为了让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孩子们,课文中的小朋友画出了风,你们能不能也拿起画笔,画一画风呢?看谁画得最有创意。”课堂上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画气球在空中飘荡,有画小女孩裙角飞扬,有画孩子在公园放飞风筝,有画妈妈骑自行车头发飘扬,还有的画大风吹倒房屋……孩子用手中的画笔告诉我“风来了,风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孩子们细致的观察力和大胆的创作能力令人惊讶。孩子们画的每一幅画都是有鲜活生命力的艺术品。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四季》《画家乡》《雪地里的小画家》等课文的教学中。

三、借“画”学诗,创设意境

小学低段的古诗词教学,很久以来一直是困惑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语言精炼、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但由于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欠缺,即便他们能够熟练背诵和默写,往往也很难真正理解诗词的意义,总是处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状态。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多,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教学中注意有感情的范读,配合诗意绘画实施教学。

在教学一年级古诗《一去二三里》时,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诵读古诗,请他们说一说在读古诗的过程中,看到一幅什么画面,并把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学生们说,他们仿佛看到了村庄,美丽的亭子,鲜艳的花朵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在古诗中写出的乡村美景,我及时出示了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画,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有的学生说:“乡村的房子升起了炊烟,也许是农民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回家做饭呢!”还有的学生说:“这个村庄很美丽,远处有古色古香的亭子,里面有过路的行人在休息谈天。”还有的学生观察到,画上有牧童悠闲地骑在牛背上,不禁感叹到:“这里的人们,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真幸福呀,我真想到这个地方玩一玩,看一看。”接下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看到这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你们能不能尝试这古诗背下来呢?”“能!”学生们胸有成竹地回答。学生们轻松熟练地背诵了古诗,愉快地体会了这首古诗表现的乡村美景。古诗学习,通过精美的图画,教师深情的诵读,学生的感悟,能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四、绘画拓展,激发灵感

所谓“写话”就是写一两句话或一段话。《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想。”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应该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

在教授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为学生续编儿歌做好铺垫。我精心设计了一幅画满绿色荷叶的池塘,当学生们读出“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就把蜻蜓的画片贴在荷叶上。当学生又读出“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教师可以将几条生动有趣的“小鱼儿”贴在“荷叶”下……教师鼓励读一读儿歌中描写它的句子。”让学生带上这些动物的头饰,一组组去讲台上朗读表演儿歌,学生们既神气,又认真,儿歌读的特别有感情。接着,让学生当一名小诗人,学着创编儿歌。孩子们说:“荷叶是鸭子的太阳帽,鸭子在荷叶下睡着了;荷叶是鱼虾的被子,它怕鱼虾着凉了;荷叶是小朋友的扇子,夏天就用它扇风乘凉……”说的多妙呀,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不正是一个个小诗人么?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让学生进行这样的口头说话练习,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绘图写话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明显地促进作用。运用绘图写话让学生在自己观察体验中找到写话的灵感,孩子们在绘图写话中,展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经常在学生们的作业中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开展绘图写话展览,一定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挖掘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恰当地指导学生绘画,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真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贾宇,梁萍萍.浅谈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05,(13).

[2]王君,李林.语文教学引进绘画的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1995,(07).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文4

一次语文课后,我发现班上一个小女孩正在做手工,便好奇地凑近一看,原来她正在完成“大作”——皮贴画,用的材料是她妈妈皮件厂里废弃的皮边、皮角料等,真不愧是咱皮件之乡的孩子,懂得废皮利用。我不禁被她专注的神情所吸引。再细看那幅作品,画中景物栩栩如生,还呈现出别样的立体美。其实,自己的“画”是孩子眼中最美的!

翻开现在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插图都会让人耳目一新。这些插图有的是照片、有的是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深深吸引着儿童的目光,激发着他们求知的欲望。它最明显的作用是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望着那孩子美滋滋欣赏大作的神情,我的脑海中便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为何不使用我们自己绘制的插图呢?既体现了我校的皮艺特色,又能巧妙地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使学生学起语文来省时、省力、省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插图的艺术性,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贴”在板间,情在心中

尽管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但我仍认为“插图”是不可或缺的,它的便捷、灵活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只不过随着新课改精神的贯彻,全新的理念应该逐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凸显。

在语文教学中若能根据儿童心理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地运用插图,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儿童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那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应如何巧妙利用这一宝贵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

在平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每堂课的插图我都会预先精心设计,尽可能地体现图形美、结构美和整齐美,让它成为我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成为整堂语文课的一处亮点。

之前上一堂公开课《爱如茉莉》前,设计插图时,为了让孩子们被文中淡淡的真情所感染,于是,我抓住体现中心的爸妈的细节动词,看似无规律地写于画板上,再用白色的皮精心剪出三朵相偎相依的茉莉花,边上点缀以绿色的线条,淡雅清新。这样一来,这幅插图简洁、清晰、美观。相信这几朵洁白纯净的茉莉花所散发出的缕缕幽香,定会在课堂上弥漫开来,让孩子们沉醉于茉莉花般芳香的亲情中。那轻轻勾勒的几笔看似随意,实则有心。

老师们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经过雕琢后,让它成为你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贴画”是我在插图设计中的常用的“伎俩”,也是让许多老师羡慕不已的一手“绝活”。真可谓是:画在妙处,贴得妙哉!花虽然是“贴”在了板间,但那份真挚的情感却早已留在心中。

二、师生共创,诗情“画”意

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兴趣比较浓厚,学习效果相对要好。于是,我更为自信继续研究着,充分利用自绘插图,给学生开辟合理的想象空间,提供自由驰骋的广阔情境。

闲暇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又在创作新的皮贴画了,原来是在准备参加“赵小校园文化艺术节”皮贴画制作赛的作品。他们一个个设计得精美绝伦,剪皮小心翼翼,贴画专心致志,俨然是一幅动人的立体画。突然,我联想到我们的自绘插图,“画”“贴”时不也应如此吗?当我们握笔、提剪、黏贴时,不能随意涂鸦,也得讲究技巧。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教学古诗《江雪》时,发现这首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通过描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凄清景象,抒发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和顽强抗争的斗志。虽然寥寥20字的诗句,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很难通过文字分析来体味诗中的意境。

于是,我就想来个大胆的尝试,示范起了插图的绘制。一边讲,一边绘,还注意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学生们边听、边看、边想、边记。我用手中的“笔”绘画,配以剪过的皮和布,巧妙布局于画面中,孩子们仔细看着我的每一个步骤。不多时,一幅与诗句内容相符的山水皮、布贴画就完工了。接着我给孩子动手的机会,自学诗句,给老师刚绘制的插图找“碴”,再让他们根据诗的意境,加上诵读后的感悟,动手改画,再现诗中描绘的意境。他们顿时来了兴趣:读得书声琅琅,摇头晃脑;改得头头是道,技术还算是“精湛”。这样的创作,自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参与皮贴插画的绘制过程,体会诗的意境就容易多了。

创作插画时,需精技巧,要新方式。师生创作精心设计,细心勾画,小心剪裁,耐心拼贴,最终才能呈现出完美无瑕的画面,孩子们自然就会在“画”前驻足欣赏,在“诗”中流连忘返。

三、“文寓画里”,趣味盎然

自绘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这些美丽的图画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美丽。好的插图既是对教学内容恰到好处的体现,又是一种落实教学要求的艺术再创造。它渗透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深思熟虑,对教学重点的研磨提炼,对课堂教学重心的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在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找机会适当运用插图,这样才能突出重点,以求最佳效果。要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步入“文寓画里,画添锦上”的境界。

当我看到孩子们用皮贴出的课文插图时,情不自禁地为之感到欣喜。他们用各色的皮剪出了绚丽的《五彩池》,亲手贴出《变色龙》的可爱模样,更用布和皮装扮出了一幅安宁、平静的《清平乐村居》图……在全新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早已把文中的字句印在脑海中,再让它变成画面,展现在眼前,分享着彼此收获后的喜悦。

学习《黄鹤楼送别》这篇“文包诗”的课文时,在和孩子们感受依依不舍的真情,吟诵李白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前,我大胆放手,让孩子踏上讲台,带领大伙儿一起学习这首送别诗。“小鬼”见有机会“当家”了,自然很积极,高高举小手,个个自信满满。选好小老师,给予充分准备时间,其余则先预习。“同学们,上课了!”一声令下,他踏上讲台,带着甜甜的微笑,笃定的神情,边讲边“画”的娴熟技巧。在感情诵读之余,文中描绘的美景:黄鹤楼、江水、孤帆……逐一在他手下“诞生”,再贴于画中,这幅自绘插图为他的讲课锦上添花。他讲得条理清晰,大家学得津津有味。他们,不就是优秀的“老师”和出色的“学生”吗?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文5

 绘画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及富有吸引力的特点,可以唤起学生潜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创设一种使学生心理亢奋、激动的情景,从而让学生产生对诗歌欣赏的欲望,去领略画意诗情,感受美妙意境。

 一、用绘画作为是个教学的辅助手段效果有哪些呢

 有利于理解、背诵诗歌;有利于欣赏诗歌的美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绘画教学呢?

 (一)激励法。

 就是激励学生读诗画画儿的方法。使学生产生爱好诗歌的兴趣,产生积极主动的绘画欲望,把诗画融为一体,有诗既有画,有画就有诗,长久培养学生的入情入画的情趣并形成习惯,学生的审美意识就会不断完善、提高。

 1.用竞赛法激励学生参与绘画。

 全班同学把对一首诗绘制的图画拿出来,学生共同评比。看哪一幅画对诗歌理解的透彻,绘画得想象、逼真,搭配得和谐、得体。按这些标准学生分组评比讨论(可在课下进行,也可在课上进行),上课老师分析诗歌后,对诗歌理解得好的,绘图合理、生动的进行表扬,对凡参与者肯定,鼓励下次成功。

 2.用展览法激励学生完善绘画。

 把学生的绘画,在墙壁上展示。在展览中让学生相互挑毛病,挑出对诗歌理解不当、绘画不完善的毛病。通过学生间互改、自改,不断完善之后再展览,直至合乎要求为止。

 3.成功法激励学生出版诗画作品。

 好的图画作品,让美术教师加以指导,配上诗歌在报纸、杂志上或校报、班报上发表。这使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我行,我比别人行”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情趣。长此以往,教师的诗歌教学便顺理成章。

 (二)加深印象法。

 就是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力。可分三步走:

 1.预习绘画法。

 上的课前一天,让学生预习诗歌时,交给中等学生一个任务:看文绘画。中等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文的理解也许不很透彻,绘出的图画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讲解诗歌时,教师就利用这些图画,形象、生动、直观地让学生欣赏诗歌。

 2.课堂绘画法。

 在教师用“预习画”欣赏诗歌时,学生就会发现绘制图画的某些地方与诗文语意不相吻合。这时,就让善于绘画者或上等学生在黑板上即兴画图,教师再加以点评,学生对诗的理解就又加深了一步。此时,让学生看着绘制的图画直观、形象地背诗,效果会更好。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让个别上等学生背,第二步让个别中等学生背,第三步齐背。第四步差生背。在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减去了课业负担。

 3.课后绘画法。

 讲完了一节课,学生对诗歌大意就已了解透彻,可以让学生结合诗的意境,加上想象,尽力丰富画的内容,扩展、添加,任意在想象的王国驰骋。如“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除画叉路、两人外,还可画柳树、花草、太阳、青山等陪补景物,加以衬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常用绘画进行理解,背诵诗歌的训练,学生就逐渐有了绘画能力,有了看画诵诗的能力。把诗画看成了一体,有诗就有画,反之有画就会有诗。于是,诗歌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绘画,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达到了一个高层次,进入了课堂教学的拓展阶段——看图写诗。

 三、看图写诗,拓展教学

 1.图画的来源。

 来源于生活:教师、学生从生活的感悟中绘制图画。来源于知识:教师、学生从已有知识和有关资料的相关知识中编织成画。来源于语文课本上没有讲过的诗歌:教师、学生对未讲诗歌所绘制的图画。图画的来源可从多方位、多角度摄取。

 2.看画写诗的目的。

 学生看画写诗,由形象的图画到抽象的文字,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组织语言、锤炼语言和借景抒情的能力,开启学生智慧的大脑,使之逬出灿烂的火花。

 3.看画写诗的步骤。

 第一,看图写诗可写比较散的自由诗、信天游,甚至顺口溜,只要有一定的押韵,有诗歌的分行形式,有和图画的一个或两个景物相吻合就行。

 第二,要求学生能写三言两语的古诗。要求押韵,和图画结合合理,语言要精炼。

 第三,要求学生写一首完整的小诗,现代诗、古代诗都行,押韵得体,语言凝练,与图画相一致。

 第四,结合学生自己的情况,看画写诗、填词,也可不看图写诗。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文6

一、由“画”生趣,萌生“写作”欲望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刚刚开始接触语文,识字量还比较少,有时连一句话都很难写全,让他们看图写一段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作为语文教师,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我发现低年级孩子非常热衷于“绘画”。于是,我便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绘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能在绘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写话的学习。

一年级的第一节写话课,我一踏进教室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教室里一片沉默,学生个个向我投来疑惑的眼神。最终,一个小家伙还是忍不住站起来:“老师,这是语文课。”我神秘地笑了笑:“是啊,老师知道是语文课,可今天老师就是想让大家画画,不过可有一个要求,你画完了就要说出你画了什么,并将其写下来。”很快,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之后,学生又结合自己的绘画作品编起了一个个小故事并写了下来,孩子将自己的绘画用语言表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绘画作为前提,才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了。可见,将绘画引入语文写作教学中,能让学生在画画、说说、写写中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到写作学习的枯燥,而是在无形之中萌生了“写作”欲望。

二、借“画”添“色”,萌发“写作”热情

虽说小学生天生酷爱绘画,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小,不能将心中所想的都通过绘画表达出来。这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解说”给“绘画”增添色彩,也就让学生在画画、写写中悄悄萌发了“写作”的热情。这样,既避免了枯燥单一的讲解,又让绘画与写作浑然一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描写冬天的景色时,学生先画出了雪地、雪人、雪白的房屋等,然后学生用语言把画中的景色描述出来,我在一旁适时引导学生:“好美的雪景!谁走进了美丽的雪景之中?他在干些什么呢?他又会想些什么呢?”问题一出,孩子们立刻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展开了讨论。有的孩子说:“我要在美丽的雪景中画上妈妈和我,我们两个人一起堆雪人、拍照片”,有的说要添上很多小朋友,他们在美丽的雪景中打雪仗;还有孩子说:“我要画上爷爷,爷爷站在麦田边,开心笑了;因为瑞雪兆丰年!”……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借助于自己的绘画作品,再加上孩子们的动“话”,写作热情就这样萌发。

三、由“画”生情,“写作”水到渠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课都有插图。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不仅如此,通过绘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于图画的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图画,让学生由“画”自然生情,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自然地产生想“说”、想“写”的欲望。有了写作冲动,学生的写作就不再是头疼的事,他们也就不再感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了。

在安排写景的练习时,要求写春景,我先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出来。学生们个个都兴致勃勃的,春天的美景也在孩子们的彩色水笔下诞生了:有嫩嫩的柳芽,粉红粉红的桃花……“孩子们,看到如此美丽的春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的想法,感受都写出来吧!”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但他们看到美丽的图画,心中的话语也自然的多了起来。有孩子这样写道:“悄悄地,春姑娘来了,它吹绿了大地,吹醒了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