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现代建筑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现代建筑技术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1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技术;技术发展

现代建筑中的电气技术非常重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是智能化建筑,同样需要电气技术的助力来实现各种功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建筑中的电气技术展开分析,以实现对现代建筑的优化。

1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综述

建筑领域的发展是时代背景与市场需求的产物,电气技术作为建筑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化生活及科技发展的进步让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逐渐增加,人们在解决生活需求的同时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气技术作为建筑服务质量的代表,必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建筑照明还是电梯、安防,都会受到电气技术质量的影响。在现代建筑中,电气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在应用电气技术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各种外在因素带来的影响,而且要关注电气技术与各种建筑施工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只有结合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电气技术,才能让电气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如今的电气技术已经无法用电工、电子、信息等设备或词汇来简单概括。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的复杂技术,电气技术可以被视为现代建筑实现长期发展的先决条件。对电工、电子、材料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电气技术的长期发展提供帮助。

2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发展概况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让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建筑企业必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全新的设备、技术来开展复杂性布局与施工。而电气技术作为丰富建筑功能性的关键,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1建筑智能化下的电气技术

建筑智能化是几十年前出现的一种建筑概念,这种建筑概念正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当科学技术与建筑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智能化建筑物便成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筑智能化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实现建筑物从人工控制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转变,能够在降低能源和资源浪费的同时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智能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建筑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出现智能化小区、智能化城市,而电气技术便是智能化建筑得以实现全面推广的关键。

2.2建筑电气监控技术

我国的建筑监控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集中监控开始,便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从集中监控到集散控制再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融合,监控模式的改变就是电气技术发展的一种缩影。而在建筑技术完善的今天,建筑设备监控同样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关监控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下所示。①建筑总线结构与模型的完善让总线技术的应用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通过应用软件平台与信息工具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现场总线技术在近年来有了质的飞跃,总线技术与监控系统的结合能够让监控变得更加稳定、可靠。这种监控模式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监控方法。②控制网络组网技术与实时网络操作系统等内容,都是电气技术在建筑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借助此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以太网络,更能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监控效果。③控制、信息网络集成技术的完善让建筑电气监控技术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对集中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能够让监控效果得到更多保障。④各种新兴控制技术的出现为建筑监控系统的完善提供了帮助,建筑工程完全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监控方式;另外,计算机技术中的OPC、Web等技术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融合,同样推动了建筑电气监控技术的全方位进步。在未来,电气监控同样会与其他新兴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建筑监控质量的强化。

2.3建筑通信网络技术

在智能建筑中,通信网络技术的覆盖范围非常广,如计算机、电话通信网络等便是通信技术的重要表现。计算机网络与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在最初便能为建筑宽带网络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并在提供信息资源的同时对用户站点进行连接。以太网的出现为建筑通信网络技术提供了更多选择,其凭借布线、性能优势更是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通信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太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正在飞速提升。如今,利用以太网络已经能够为建筑赋予足够的数据传输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各种智能化家电产品的出现促进了智能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而电气技术则正是建筑工程实现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随着宽带网进入社区,数字社区理念的诞生强化了社区网络的功能性,局域网、广域网以及国际网络的接入让社区机电设备和家用电器的自动化运行与智能监控成为现实。如今的数字社区完全可以实现安防系统自动化,而且结合传感技术和信息处理等技术,还可以全面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等信息全流程的运行质量,并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共享。

3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作用与电气技术绿色化

3.1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技术作用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电子、微电设备,如全屏幕自动报警等。这部分设备往往具有耐电压弱,容易遭受雷击、电磁干扰等缺陷,一旦发生问题,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然而,合理利用电气技术进行针对性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电源质量,实现对电磁、电压的保护。智能建筑是一种优化人们办公、生活的功能性建筑,通信网络的完善正是智能建筑的特征体现。电梯作为智能建筑中的主要设备之一,需要具有足够的性能和自动化能力,而在电气技术的影响下,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灵活的布线方式来合理调整电梯线路结构,从而让电梯设备的后续维护变得更加简单。智能建筑可以利用网络连接来实现大规模的信息资源共享,并在建筑自动化的过程中实现办公、通信自动化;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安装,能够在完善建筑监控的过程中建立一套灾害预警系统,从而借助自动监控实现对灾情的快速反馈并开展针对性处理。另外,电气技术还可以在暖通控制中发挥出高效节能的重要作用,避免暖通空调在运行阶段消耗过多的能源。在智能强电管理中,智能系统可以将断路器数据参数通过总线快速传递至总控制室,然后按照星形结构与总线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对建筑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3.2建筑电气技术的绿色化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战略发展理念,该理念的出现让环保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建筑电气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绿色化发展理念的影响——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深入建筑领域后,绿色建筑便成为很多人向往的建筑模式。在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绿色建筑不仅需要利用大量的节能材料与设备加强建筑节能效果,而且需要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优化。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电气的节能技术而言,首先要根据住户需求选定绿色施工方案,从灯光、设备用电等方面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其次,设计人员要结合经济性来考虑节能。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分析与考量,避免因过度追求建筑的绿色节能而造成经济浪费。最后,设计人员要考虑建筑节约性问题。无论是建筑施工阶段还是建筑正式投入使用阶段,设计人员都要考虑能源的消耗情况,而用电量的多少则是衡量建筑节约性的有效指标之一。

4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未来发展原则

现代建筑的电气技术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步,电气技术将会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但在发展期间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4.1适用性原则

在建筑电气技术的未来发展中,适用性原则是必然原则,因为建筑电气的最终受益对象永远是人类,只有建筑电气技术在发展中迎合人们的喜好,它才能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否则,即便技术足够成熟,它也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建筑电气技术在适用性原则的影响下,将会结合用电设备的负荷情况和电能质量来满足工程需求。为建筑中的用电设备提供高质量电能,能够提高用电设备运行中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避免因电能质量问题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在开展电气节能设计时,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供配电技术加以优化,从而让建筑电气系统在适用性原则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4.2节能性原则

建筑电气发展必然会全面贯彻节能性原则,因为节能性原则不仅能够降低建筑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损耗。在贯彻节能性原则时,设计人员应结合建筑结构协调方案,尽量降低建筑电气设计环节的不必要损耗。在面对能源消耗较为严重的设计环节时,设计人员要结合经济性来落实节能效果,避免因过度追求电气节能而影响建筑经济性。

4.3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是建筑电气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低碳环保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奉行的重要理念。为了在建筑电气技术中真正落实环保性原则,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电气设计各个环节的合理规划,减少建筑中的环保污染源。例如,光污染便是环保性原则必须克服的重要污染问题,自然光、室内反光及电气设备造成的光污染都会影响住户的视觉健康。然而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期间却往往过于重视光亮而忽略了光污染问题。所以,在建筑电气技术的未来发展中,设计人员必须始终贯彻环保性原则以加强对各种环保问题的控制。

5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方向探索

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技术之一,电气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功能性已经逐渐得到完善。从长远角度出发,未来电气技术的发展将会突破现有的各种功能,在与各种新兴技术的碰撞中不断得到优化。但电气技术的长期发展却会遇到很多难题,无论是技术壁垒还是能源使用的技术突破,均有可能影响电气技术的发展。技术壁垒将会给电气技术的发展造成阻碍,影响电气技术的优化与革新,而能源使用方面的技术突破则可能取代现有的电气技术。因此,在明确电气技术发展方向时,管理部门应分别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将长期目标作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而将短期目标作为实现长期目标的里程碑。除此之外,为了让电气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多价值,管理部门还需要梳理一套技术发展方案,从而让技术发展变得更加具有目标性。电气技术未来的短期发展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能源节约、自动化、环保等内容。这部分短期发展目标都有着一些共同点,即能够为社会、为行业提供非常大的贡献,能够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可以对电气技术的部分功能进行全面革新。电气技术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革新现有技术就是提高电气技术质量的关键。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气技术对电能的消耗,并增加电气技术使用的稳定性。而自动化技术则能完成对各种用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电气技术的整体使用效率。

6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技术作为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优化,无论是功能的增多还是节能效果的加强,都将助力建筑领域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随着更多人了解建筑电气技术的重要性,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将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李蔚,冯晓良.基于新国标的绿色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要点解析[J].建筑电气,2021,40(5).

[2]杨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4).

[3]姜昊.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J].建材与装饰,2020(7).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2

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不仅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表现手段,也为建筑的设计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在建筑策划的初期,将客观信息数字化的转译并输入到建筑构思中,帮助设计师最终完成建筑创作。从设计层面来看,数字技术不仅让设计师的思维不再“局限”、更为发散、赋予建筑更多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其还可以使用相关技术方法来推演空间形构,分析设计的合理性,并最终使设计更为优化;在施工方面,数字技术精准无误地放样建筑实体尺寸,使每一个“精密”的建筑构件在实施时准确无误;在项目管理方面,其给予准确的数字支持,更有利于对建筑的实时检测管理。在我国,部分学者已经对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等很多高校都设置了面向数字技术应用和研究的建筑学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并且,在部分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土木设计研究院中,数字技术辅助研究创作人员完成创作的应用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文章以数字技术及数字技术工具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梳理其发展应用的重要时间节点,对PS(Photoshop)、CAAD、Rhino-Grasshopper三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数字技术工具和平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力图挖掘其拟态生成的设计逻辑、数据优选,设计思维体系。

1数字技术概述

数字技术,也称数字控制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1]。在设计领域,数字技术将抽象的复杂信息变成有逻辑、可编程的二维数字数据,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整体化设计的目的。20世纪末,数字技术也逐渐被建筑设计师们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领域。根据对现有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设计师分担繁琐计算、信息存储和图像制作等工作,还可以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最终实现对方案的优选。数字技术不仅用电脑代替了人工,解放了设计师的部分劳动,更重要的是其还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低错误率。有些数字技术和工具还能够进行方案概念推演,生成实体模型。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对地形、风能、光照、受力等要素进行分析,建筑师还能够对相应数据进行更好的把握和控制。由此不难看出,数字技术能够对现代建筑设计起到有效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在建筑设计各个阶段提供的有效帮助,不仅能将各个相关构件的设计信息进行整合,还能够为设计、管理、施工提供科学的借鉴。诚然,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从自身不断完善到建筑设计应用的发展历程。从1930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1983年Adobe公司成立,计算机从最初仅用于存储资料发展到应用于设计领域。20世纪50年代,CAAD、CAM技术的出现,拉开了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帷幕。2008年,舒马赫①在《作为一种建筑风格的参数化主义——一位参数化主义者的宣言》一文中,又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参数化主义的思想,力图通过重组和更新数字技术的方式构建建筑参数化设计系统[2]。同时,其还将20世纪80年代复杂性科学中的特殊复杂性需求纳入到系统中,至此,建筑策划和设计进入到了参数化的阶段。在之后的10年间,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从CAD到Rhino,再到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最终实现了多软件技术平台的协同合作,不仅完善了CAAD,更重要的是实现了CAAD与CAM的相互交互合作,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构建完成,该系统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学院最早提出。2019年,在瑞士Riom开幕的3D打印混凝土装置展览中,分层挤压打印技术的展示实现揭示了展示计算设计和数字创造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进程,代表了世界3D打印技术领域和数字化设计领域取得的巨大突破(图1)。这一历程从侧面揭示出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深化和演绎。

2数字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正在为各个行业提供助益,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建筑领域,数字技术使现实理论数据得到了科学合理的逻辑展现,为建筑创作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工具与手段。数字技术指导下的建筑设计,将数据、参数、属性、功能、结构一一对应,基于数学领域的二维逻辑转译成建筑领域的三维建筑拟态生成,并最终完成数字化建筑设计创作。同时,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还可以成为一种虚拟映射下的数字孪生——数字技术。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数字建筑已经成为数字技术驱动的建筑行业发展方向。数字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从初期数据逻辑梳理、规划、设计,再到后期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并最终在建筑创作中呈现新的创作思维和发展理念的应用阶段。下面对主要的数字技术应用进行梳理和分析。

2.1PS(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

PS(Photoshop)软件作为设计领域的技术基础,其操作应用平台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从意向构成到拟态生成,从平面设计到工业设计、动漫设计,PS(Photoshop)已成为各个领域的设计师们必须掌握的软件,其具备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更是在建筑领域发挥了强大的优势。根据对部分建筑设计从业者和高校建筑专业学生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使用者认为PS(Photoshop)作为数字技术辅助工具有着强大的实操功能,其能够实现多角度高精准的选区工具、色彩色域的调节把控、路径图层的协同,以构成精良品质的效果图、设计图。特别是绝大多数建筑设计的从业者认为,在建筑设计创作领域PS(Photoshop)作为主要虚拟拟态效果精准后期呈现的技术工具,为其创作服务的适用人群提供了高精准的意向参考。现阶段,PS(Photoshop)作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工具,其工作结果已经取代了传统手绘表达的最终建筑施工图、效果图,以及可能需要的俯瞰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其对建筑及其建筑空间关系预期效果的展示更真实,并最终让图纸接近并走出纸面边缘,生成为现实拟态[3]。

2.2CAAD技术的应用解析

CAAD(ComputerAidedArchitectureDesign)是一种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体系,主要帮助建筑师完成建筑的设计与实践。在技术层面CAAD实现了分担设计师繁琐计算、信息存储和图像制作的工作;在设计层面CAAD实现了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和推敲,并决定最优方案。CAAD不仅能够解放设计师的部分劳动,用电脑代替人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还能够尽可能地实现低错误率,为精准施工提供帮助。从技术工具的角度,CAAD分析可以分为2D-CAAD技术软件和3D-CAAD技术软件。2D-CAAD技术软件主要完成平面布局、结构设计,3D-CAAD技术软件以主要完成虚拟现实建造模型的设计。这里分别针对2D-CAAD数字技术软件中的CAD、3D-CAAD数字技术软件中的Rhino进行应用解析。CAD数字技术工具,辅助建筑师将复杂、耗力的创作过程优化,缩短创作时长,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在建筑策划前期,建筑师利用CAD完成图纸局部、细节、体框的绘制、修改,达到所期的图面设置[4]。在方案实施过程中,CAD辅助建筑师同施工方进行更好的交流,使得建筑项目更快达到高精准的施工目的,主要体现在一些结构穿插关系相对复杂、建筑体态不规则的建筑施工时,CAD给予施工方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将曲线、弧线等非几何性质的建筑特殊部分进行高精准的数字化转译,解决施工难题,让建筑创作的施工误差降到最小,最终达到精准施工的目的。Rhino一方面是为了设计和建模而开发的3D模型技术软件,其不仅可以创建、编辑、分析和转换曲线、曲面和实体,不受复杂性、角度或大小的任何限制,还可以创造任何想象的形状,并达到满足建筑工程、分析和制造所需的精度;另一方面,作为当前设计领域最为强大的“软件平台”,Rhino还可以做到多插件的协同工作。在使用Rhino作为3D建模软件设计创作时,对比Sketchup、3DMax等其他3D模型数字技术软件,其优势在于运算方式结构的不同。同样绘制一条曲线,等分线每个软件的运算方式皆有差异,通过实验对比法,在Rhino中绘制一球体上的等分线时,图像处理技术、软件运算运行速度都要比Sketchup更快,并且最终球体上的曲线呈现方式更为圆滑,更符合视觉美学的需求,高精准、快速度地完成软件内的操作。除了现有的2D-CAAD技术软件和3D-CAAD技术软件外,新数字技术工具的持续开发以及现有技术软件的不断升级,使CAAD以动态的形式持续发展和完善。

2.3Rhino-Grasshopper参数化技术的应用

前面提到,Rhino不仅是一个功能完善的三维建模工具,还是一个强大的“软件平台”。从二维的技术整合到三维组织建模实现,再到将高精度模型提供给其他三维软件使用,Rhino几乎都能够组织完成。Grasshopper作为目前其最为强大的插件之一,在Rhino环境下帮助设计师实现建筑参数化建模。Rhino-Grasshopper不仅能够便捷地生成建筑曲面和异形表皮,还能够通过快捷的条件输入生成符合场地条件和功能要求的建筑方案。但更重要的是,Rhino-Grasshopper作为一种设计思维和代码设计手段,使建筑设计过程更易于调整和修改,使建筑创作更具独创性。因此,有人又将应用Rhino-Grasshopper数字技术的设计称为犀牛参数化设计,强调设计参数模块在方案调整和论证中的作用。

2.3.1逻辑结构的建立

逻辑结构的建立是基于参数化的。参数化指在数字技术下的一种干预、一种逻辑的操控。在参数化的支配下,逻辑算法公式即为最初的参数支配。在完整的逻辑公式支配下,逻辑结构的本质可分为:逻辑架构中主体稳定部分、逻辑体系内重复变化的部分、干预影响其他部分衍生的组成部分[5]。处在同一个维度与逻辑运算体制下(强调客观条件),其中的各个参数支配影响着整体,生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运算的交互界面,参数的变化又影响逻辑结构内部的各个部分。基于技术工具Rhino-Grasshopper的逻辑构成,异化衍生出了定位不同的逻辑运算器群,可以分为:网架、变量、单元三大组成部分。网架是一种数字矩阵的集合,并包含不同维度的数据库、数据属性,是主体形态的基础,也是所有单元的法则。变量是使变量数阵实现执行运算的过程,在网架结构中提取参数,自拟变量生成逻辑结构并输送给单元,使其单元内数据结构变化生成模型。单元是模型生成的最基础单位,依附网架部分进行变化,通过变量部分的数字干预衍生出丰富的单元结构。设计师在参数化技术工具Rhino-Grasshopper的协同协助下,基于逻辑结构下参数自变量的生成,对其数字模型拟态进行调整,达到结构内的优选。即为通过对空间因素和影响因素等相关自变量参数的调整,实现虚拟拟态优化。最终的设计结果也就从这种逻辑结构关系出发,制定出关联的数据系统,通过输入不同的条件来实现。较为复杂的逻辑结构往往将生成多个设计参数模块。

2.3.2参数及其相关系数优化

既然应用Rhino-Grasshopper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需要参数的调整来完成,那么参数及其相关系数的优化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参数及其相关系数优化过程中,Graft树形数据生成器及其生成数据法则是核心方法论和运算法则(图2)。在Rhino-Grasshopper中,Graft树形数据生成器及其生成数据法则结合数据面板可以得到数据内容、数据长度、数据内容、数据分组及路径分组,通过数据的合并与排序完成数据运算(图3)。一方面其相同的运算逻辑、不同的数据结构会导致运算结果输出的不同,完成数据优选运算;另一方面在单元内部可以通过seed值等可变量数据条操控或可输入数据面板的系数调整完成参数选优的过程。

2.3.3模型可视化表达与输出

基于Rhino-Grasshopper的协同功能,对模型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和输出。在Grasshopper操作面板中,对虚拟的建筑模型进行调整(因为Grasshopper提供的模型需要数字虚拟模型进行Bake技术操作之后才能够生成Rhino中的实体数字模型),具体操作是通过数据条拉棒、数字面板、曲线面板的参数调节,达到数字虚拟模型的优化,再经过Bake技术工具将虚拟拟态模型生成Rhino中的实体数字模型。在建筑创作过程中,仅生成Rhino中的实体数字模型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其输出为物质化的实体模型。现阶段,生成物质化实体模型的数字技术主要以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为主。这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利用这一技术输出的3D实体模型能够将建筑形态与室内空间的关系更直观地展示出来,但要注意的是当输出的模型较大时,需要借助大型的机械臂来完成。

3结语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3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企业之间所面临的竞争愈演愈烈,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及时的解决目前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工程的影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现代建筑;技术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建筑企业数量与日俱增,进一步增加了建筑行业的竞争程度,必须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工程的影响

1.1对企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的增加了行业之间的竞争,进而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分析自身的问题,及时的解决技术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企业必须要重视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1.2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为技术管理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技术管理工作,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监控工作,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另外,建筑企业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设计以及组织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全面发展的趋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进而导致大部分科学创新性结果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行业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没有从意识上加以重视,远远无法满足新时展的需求。

2.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不规范

建筑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比较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全局意识,另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必须要严格的执行。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另外,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技术管理能力和经验不足,进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力不从心,存在着诸多违规操作,无法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进而无法保障工程质量。

2.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为了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进而会导致一人担任诸多角色,导致其不能有效的承担相关责任,无法集中精力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方面依然缺乏人才的问题存在,进而导致管理经验不足,无法保障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另外,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节省成本,并没有积极的聘用专业人才,无法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对策

3.1明确技术管理的任务和职责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要成立技术组,明确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从而才能够有效的为建筑工程提供技术保障。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并且将其贯彻实施到施工过程中,明确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开展积极的交流学习工作,通过交流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

3.2抓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目前,大部分质量问题主要就是因为施工原因造成的,所以,必须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①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化,做好各个步骤的技术管理工作,从而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和水平。②必须要不断的加强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检验工作,促使企业能够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检验系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力求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原始性。③必须要定期的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的交流活动,积极的就质量问题开展碰头会,做好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交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④必须要完善评比制度,做好定期的评比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奖惩措施,才能够严格的控制施工质量和安全。

3.3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企业各种技术管理制度,严格的落实,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技术管理制度,保障技术管理人员在管理的时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必须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工作,从而才能够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另外,必须要不断的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当今时代主要就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所以,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积极的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从益.试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3(2):231~232.

[2]叶有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中华建设,2011(06).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4

关键词: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研究

前言

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逐渐增强,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使得其水平不断提升。新技术可以减少施工任务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创造了更高程度的安全保障,让施工工作的风险成本减少,推动了建筑工程的总体发展。建筑行业怎样推动科技成果的转换,逐渐提高事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十分重要,施工单位整体加强技术水平的唯一方法就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合理的管理与技术选择上,发达国家与质量可靠的新科技,全面应用到建设工作中,乃至建筑行业的各部分。

1我国现阶段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现实情况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技术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单一的技术向多元化的施工技术发展,现已趋于成熟。尤其是近几年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更新的施工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施不断出现,而尚存的难题也都得以解决,科技发展的制约,消除了大量建筑行业的绊脚石。新的施工技术的运用并不断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施工低效率的问题,施工新技术提高了效率。①新的施工技术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单位时间可以实现的工作量。②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很大程度提高,减少了施工风险。现阶段建设单位推广的一些新技术,如新型建筑材料、预拌混凝土以及混凝土输送、使用技术、钢筋加工技术、以及能源节约技术等均已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

2现代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

现代施工新技术具有其鲜明的特征,施工新技术在针对客观世界的繁杂性时,要求注意不同因素的影响,要求全面结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选择可信且经济的手段,探索最优的处理方案。而因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所以不仅要充分节省使用现有资源,还一定要不断研究新能源、发现新自然资源或者利用新资源的技术,要对自然界与环境的和谐协调给予充分的关注,便于当代人,造福下一代,做到可持续发展。现代工程和人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和人类发展生存息息相关,施工新技术的处理还要求结合相关社会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成果通常无法刚产生就取得全面运用,一定要经过施工新技术转换成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才可以为社会需要提供物质财富,所以在建筑项目中运用新技术就是把新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具体情况之中,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环节,也是施工单位加强经济成效的主要方案。

3现代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3.1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建筑材料作为工程施工的物质前提,其价值占据建设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目前已实现对传统建材巨大改进,同时又大量的替代材料以供选择。此外,大量的新型材料逐渐被发现,让建筑施工得到较大的选择余地。这些新型材料都有良好的性能、能源损耗低、占用资源少、质量轻以及耐久性好等优点,推动了建筑施工的发展进程。新型材料的广泛运用会对房屋建筑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建筑施工取得革命性的改变。建筑设计企业与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进行新材料运用部分探讨与实验工作,对一些性能、价格相对较好,有相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新型材料,应及时介绍推行新材料运用的经验。

3.2预拌混凝土与混凝土运送、使用技术的革新

混凝土是当代建筑施工的重要原材料,混凝土的品质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预拌混凝土技术选用新型科学技术,把混凝土在施工以前就搅拌好,一方面缩减了施工步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耗费,同时在客观上节省了施工工期;另一方面标准化的混凝土可以防止人工配比与拌料时的误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此外,利用改革技术,选择泵送混凝土运送技术,确保混凝土在输送的时候的质量稳定。在混凝土的现场施工部分,利用选择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手段来进一步的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比如尽可能选用低碱水泥、砂石料以及低碱活性料等。利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选择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与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相结合,充分降低混凝土板厚、高度,以此实现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建筑物性能的目的。

3.3钢筋加工技术的革新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许多建筑物的第一选择,钢筋加工质量对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钢筋的焊接部分,电渣压力焊因为不受钢筋化学成分、可焊性与天气的干扰,同时操作的时候没有明火、安全且简单,在钢筋加工的时候不断被推广,尤其适合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者斜向(倾斜度在4:1的范围中)钢筋的衔接,尤其是针对高层建筑的柱、墙钢筋,运用十分广泛。在钢筋衔接技术部分,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技术经过滚丝机把要连接的钢筋两端的纵肋与横肋直接滚压成普通螺纹,再用特制的直螺纹套筒衔接。选择直螺纹衔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钢筋接头强度,完全体现钢筋抗拉,同时操作简单效率高,施工现场就能够快速完成加工工作。

3.4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运用

生态环境技术是建筑技术行业中的新观念,是模拟自然界物质生产阶段的新技术手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生态技术,可以展示在具有生态环境的思想理念,重点是在落实避免施工污染,解决好建筑废品,实现文明施工,取得建筑施工与环境的配合协调,提供较好和谐的施氛围。比如,进行预制桩时控制噪音与振动,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应重视废泥浆的排放和解决,基础施工时要避免水源的污染,在施工时倡导选择新型环保材料,在施工的时候保护植物,防止滥伐树木,对建筑废物及时解决,全面运用,尽可能维持环境的原有状态,维持生态平衡,做到可持续发展。所谓高科技生态技术,是指建筑设计通过现代高科技方式、新型材料以及构造与施工技术对建筑物的物理性质、采光设计、温、湿度控制、通风控制、空气阻力研究以及建筑新材料特征等展开最佳配置,实现建筑物和大地共生,和自然相配合,而针对物质、资源耗费趋于循环和再利用。此类生态技术通常选择其他领域的技术成效,比如航空于汽车工业技术方法、计算机软件以及材料等,让建筑物具备时代前瞻性的特点。伴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加快,城市建筑形式的巨量化,此类联系高新技术、材料以及设施等的生态手段具有愈加重要的价值。除去采用了被动式的生态技术以外,因为现代建筑和以前任何一个时段的建筑更加宏伟巨大,其所占的面积也不是之前任何一个时期可以做到的,这就更要求主动选择高新技术方式来获得良好的活动氛围。—个巨型环境的支持系统、维护结构、室内采光、温湿度以及通风条件等要求人们针对技术的控制来处理。

4结束语

建筑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国内的建筑业仅仅在高新技术部分和西方强国进行竞争有较大的难度。然而,我国目前尚处于城市化加速的起点,许多人居住条件的建设于资源的需求给高新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载体于最好的机遇。建筑行业运用未来新技术的原则应是:创建效率更高,智能化程度更高,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消耗自然资源更少。将来的建筑新技术依旧是实用技术和尖端技术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充分重视独立自主,倡导并依靠自主创新,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引入外国先进技术,让高新技术在建筑业中的运用变成建筑技术改革的突破点,成就建筑行业真正的“二次创业”。

参考文献

[1]杜正南.论现代建筑施工的新技术与发展[J].科技展望,2014(10):55.

[2]林江怀.高新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J].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5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现代建筑;环境设计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活跃在各个技术领域。当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建筑环境设计行业的新宠。虚拟现实也称为VR,是一种现代化计算机系统,可以形成立体生动的多元化信息化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建筑环境设计当中,通过三维空间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但能够使建筑环境设计的效益得到提高,更能够对建筑环境设计的技术进行创新改革,对理念进行改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建筑环境设计工作得到全面提升。不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环境设计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相关策略加以解决,这对建筑环境设计行业是机遇也是挑战。

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为的强大功能,生成三维、动态的图像。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是一种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可以自行创建,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对计算机的有效利用,从而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形成多样化的三维空间,创作一个真实、逼真的空间,这样可以有效给客户强烈的世界冲击,身临其境。这样的虚拟技术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传感技术的应用来实现[2]。VR技术还会通过对环境的感知和模拟设备的应用,以此来创造出更加真实的虚拟空间。VR技术具有科学性、自主性以及互动性的特点,它能够达到的感知是超于计算机能够达到的感知限度,它的感知程度除了计算机所拥有的视觉感知外,还有触觉和听觉等,科技所达范围很广泛,并且VR技术能够对用户的命令给予相应的回应,以及对顾客的需求给予满足。虚拟现实技术最早出现是在1994年,当时的虚拟技术被称为VRML,只是能够对纹理简单映射,另外能够单一的进行简单的音频和视频检测。那时候的虚拟现实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因为,当时的信息科技并不发达,计算机技术还不具备较强的网络传输功能,因此虚拟现实技术没有走进大众的视野,也并没有被各行各业所应用。随着时展,到了21世纪,虚拟现实技术开始与3D技术接轨,因为3D技术与JAVA等先进技术早就进行了整合发展,所以3D技术带动虚拟现实技术快速的发展了起来。如今的虚拟现实技术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新宠,同时也为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如今人类已经步入了5G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实中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并得到广泛推广,最让人们熟悉就是网络游戏,游戏中的画面是三维仿真场景,有很强的带入感,让人身临其境,另外还有在会展中心,可以通过对环境模拟的方式进行展示[3]。在建筑环境设计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2.1全景数字化展示

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因为建筑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广,面积大,对建筑环境进行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例如场地、资金等,那么想要对建筑整体的环境进行展示是很困难的,只能对局部场景进行展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突破这种弊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形成的数字化虚拟场景,就可以将建筑环境的整体细节全部表现出来,同时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很形象,立体逼真,对原建筑环境真实还原度高达99%。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同一地点的不同气象以及不同时间变化通过不同的表现效果来展示出来,这样完全可以体现出虚拟现实技术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2.2加深设计探索

建筑环境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材料成本等,因此,设计师就算有全新的设计理念,也无法在实际的设计当中,运用特殊的新型材料来设计,那么就导致建筑环境设计师的想象力受到了制约,他们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设计水平,因此在实际的建筑环境设计中也不能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就可以给设计师带来更好的灵感,辅助设计师去完成更加完美的设计,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多方面、多样化的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环境中材料、景物的设计,并且在虚拟技术下,可以虚拟场景中添加人物、景物,甚至可以增加人物在场景中的互动,这样的设计效果可以从听觉、视觉等各个方面带给使用者完美的体验。同时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建筑环境设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也会使设计师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提高设计师的技术水平。

2.3优化建筑环境绿化设计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能够通过虚拟画面对建筑环境场景进行还原,那么在虚拟场景中,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理想设计加入其中。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绿化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环节。植物有生命,它会生长,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建筑环境设计师在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环境设计中,绿化中设计好的植物,开始看着植物形态效果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态会发生变化,我们对植物生长后的形态是未知的,可能有的绿植正常生长,会长得很高大茂盛,有的植物因为营养不良,会长的矮小,当然,这些植物也会因为季节不同而各有差异。那么面临设计师的这些疑惑,我们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不同的树种在相同条件下的效果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看出哪些植物更适合种植在绿化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模拟不同的季节下植物的生长变化[4]。这些都可以优化建筑环境中的绿化环境。

2.4模拟施工操作过程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是根据最初的设计来开展,但是我们往往会出现实际在施工的过程中与工程设计出现偏差,对应不上,这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展,并使工程造成一定的损失。那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成功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设计图预先对操作过程进行模拟,这样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并且设计人员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的效果,并且可以保证施工的精确性,也可以通过虚拟设计的方式,对施工所用的材料以及成本费用进行估算,这样可以节约施工成本,并且可以减少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工作误差,也可以使设计师避免传统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重复设计情况,有效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结束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环境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想要使建筑环境设计工作更好的开展,就要更加合理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这项全新的技术不仅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展开,更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与准度,同时也使施工的成本得到节约,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不过,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做好出艰苦努力,深入探究。新时代下,建筑环境设计技术和理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创新,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5]。本文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尽分析,阐明了价值和意义所在,并希望能对环境设计师以及建筑施工建设者有所帮助。希望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都能够从中受益,以现代化科技模式创新发展,稳固建筑行业自身发展目标,实现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正华.李希华.王燕.CHENZheng-hua.LIXi-hua.WANGYan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8)

[2]薛骏峰.王君泽.瞿畅.XUEJunfeng.WANGJunze.QUChang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建筑漫游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18)

[3]吕媛媛.常洋.LvYuanyuan.ChangYang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浅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5)

[4]李春阳,郭永明.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实践[J].测绘科学2016年3月第28卷第一期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6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在现代建筑建设中,电气安装工程的内容愈加繁杂,施工规模扩大,同时还需不断提高其质量。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高空作业量大,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外界各因素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对各工序施工技术的关键点进行把控,保障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建筑具备良好的智能性。

一、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不到位

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工期相对来说较短,所以一些建设单位并没有设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不到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大部分的质量管理人员缺少工作热情,对施工质量控制不够重视,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也只是流于形式,致使工程的施工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由于建筑施工存有一定缺陷,导致为之后入住或使用的用户的生活工作带来严重的困扰,影响施工单位的信誉问题。根据对多个建筑施工单位的调查,目前多数的企业只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没有注重于电气工程的耐用性,导致电气设备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隐患。

(二)缺乏专业的安装技术人员

目前,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团队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专业的安装技术人员占比很小。这些农名工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接受过电气安装方面的专业教育,也不具有相关的操作证书,对电气专业知识不了解。而且这些工人在上岗操作之前,建设单位也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所以,导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违规操作,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由于电气安装工程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工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甚至会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只依靠施工团队中少量的技术人员,很难保证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三)电气设备质量不合格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进行中,由于电气设备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电气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二是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质量问题。电气设备是电气安装工程进行施工的基础,如果其质量不合格,那么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必然不会过关。目前,一些建设单位为了控制成本支出,使项目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会购买价格较低的电气设备,毋庸置疑这些电气设备本身的质量也不高。而且在后期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建设单位也没有按照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的科学维护可使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确保有一个高效、安全的性能,同时使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也可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关键点分析

(一)落实施工工地质量监管

为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落实工地质量监管,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在施工工地,根据施工规范明确现场施工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合理分工,保障工程有序的进行。同时,安排专业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每个建筑物的施工进展采取合理监管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排查,并针对其制定解决的方案,确保工程质量。质量监管是保障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可采取分级监管的模式,也有利于将工地监管制度落到实处。

(二)提升施工团队专业素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为了满足居民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建筑施工技术和电气设备也都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对于以往传统的工程技术在不断的改进。种种因素导致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要不断提升。为了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施工技术,了解新的电气设备,在其上岗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应围绕:施工技术专业知识、电气设备使用规范、安全操作规范等展开,以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也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提高电气设备与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电气安装工程开展之前,必须要结合建筑本身的结构形式进行电气施工图的设计与绘制,同时需确定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的电气设备与施工材料,然后进行采购,做好施工前的准备。电气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负责采购的员工在进行设备与材料的采买过程中,必须要熟悉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依据国标规范,严格对设备和材料进行筛选,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品牌筛选、性能检测等,购买性价比相对高的、具备可靠质量的产品。电气设备与施工材料在使用前应做好相关的性能检测等工作。

(四)设备调试

电气工程安装完成后,设备的调试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所以,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设备调试工作,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作,确保设备调试的有效性。调试过程中,要保证配电箱设计的合理性,精准布线。设备调试应坚持先空载、后负荷的原则,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三、总结

科学合理的电气安装工程是居民得以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所以,要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把握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点,从而进行有效的管控,保证电气设备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使我国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能够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6(18):268.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7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前言

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的项目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同时施工项目中包含的各种技术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质量和性能的要求都在提高。对于施工工程企业来说,要想抓住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在复杂而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创新发展。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进度中,地基施工是最基础的施工内容,也是决定建筑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技术。如果地基的施工技术不到位就很有可能导致地基坍塌从而引发建筑的大面积倒塌。因此,建筑的地基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固处理,使地基平坦、踏实。一般来说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由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和振冲法等,在我国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就是换填法和预压法。如图1所示,换填法就是在建筑基础下持力层比较软弱的情况下将软土层挖去,再用砂石、碎石灰土等质地比较坚硬的材料进行填充,最后分层夯实形成地基。而地基预压技术就是对地基以砂井的手段方式进行堆载预压处理。如图2所示,在建筑施工确定地基以后,根据建筑的重量和地基的重力承载情况进行估算。然后在软土层用钢管打孔,在井中灌砂从而形成“砂井”。再对地基施加与预期建筑相当的压力负荷,这样就能够有效排水,地基土就会变得坚实。一般来说,预压法对地基的软土处理深度是10m左右,真空预压则可以达到15m左右就能够达到要求。

1.2桩基的施工技术

桩基就是在地基施工基础上建筑称重桩体的施工技术。从实践上看,桩基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两种。如图3所示,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的技术要点就是用螺旋机在桩上钻孔,通过特殊的钻头自上而下灌注超流态混凝土,在混凝土达到达到地下水位或者是无坍孔位置时,抽出钻杆,向桩孔内注入钢筋笼成桩,最后再补充混凝土,完成桩基。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就是用人工而不是专业的钻杆设备来完成桩基的挖掘成孔,其后就可以将钢筋笼放置在其中,灌注混凝土形成基桩。目前,这种方式相比较于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来说更加环保,效率较高,因此应用比较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技术应用中需要采取钢管套壁等方式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必须要使用的基础性材料之一,其施工的技术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必须要按照工程设计的行业规范标准进行合理配比。在搅拌之前必须要按照要求进行配比实验,在搅拌的过程中要按照专业的方式要求进行有效的搅拌。在搅拌完成以后,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并进行必要的坍落度检查。同时在浇注的过程中要做好振捣技术控制,掌握好振捣的深度(一般在5cm,间距是40cm),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混凝土浇注技术是其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先张法就是在混凝土在浇注之前就张力预应力筋并在台座或者是钢模上临时锚固张拉的预应力筋,在混凝土达到强度保证粘合时就马上放松应力筋,这样混凝土就会产生余压力(如图4所示)。后张力技术就是在混凝预制构件中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以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张拉,将端部的锚具预张拉力直接传给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在孔道中注入水泥浆,形成整体混凝土构件[2]。

1.4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钢筋技术本质上就是要掌握好钢筋的质量要求。在钢筋的采购环节中,施工单位应该就相关的施工要求进行了解,采购符合要求的钢筋材料,确保钢筋材料的质量。在钢筋采购完成以后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抗拉强度、弯曲性等性能的检测,如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则需要重新采购。在检测合格以后,需要用专业的焊接技术进行施工,保证钢筋的质量符合建筑的要求。

2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2.1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是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节,是成本管理的基础。进行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就是在正式施工之前,要求根据工程设计的图纸按照科学的指标原则编制工程进度方案,方案要能考虑到众多的综合性因素[3]。在具体的施工进度管理中,要严格按照方法和工程的合同对各项施工的进度进行把控,如保障施工材料采购进度、各项施工进程的安排等,在质量安全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好进度。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好天气、环境等意外因素对施工进度产生的影响,科学配置工程资源。

2.2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要全方位把握好建筑的质量需要在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等方面的内容和要素。例如,在施工材料方面,项目采购人员必须要对复杂的建筑材料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综合筛选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要采购具有检测合格证书的材料。在是施工工艺上,应该选用具有专业化技术水平的施工人员,协调好工程施工的步骤和进度,管理人员负责做好质量的衔接工作。对施工各项内容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应该客观、真实、科学,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2.3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要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主要的就是确定好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标,并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明确。例如,可以选择项目经理担任成本管理的责任人,这样能够保证项目与成本控制承接,明确各方的成本责任。一般来说,成本控制管理就是要加强人力、物力和资金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部门的沟通和协作,采用现代化财务管理的手段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

2.4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无论在任何类型的建筑工程中,都应该将安全作为主要的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就是要明确生产安全的各项责任,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中融合进安全的要素进行施工,明确安全事故的追责管理体系[4]。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合同的内容不断强化施工安全的意识教育,宣传培训安全施工的技巧和技能,保证工程正常、有序进行。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趋势下,要想提高建筑的综合质量和整体性能,就必须要掌握好各项施工工程的技术要点,即在地基施工、桩基施工、混凝土及其构件施工和钢筋材料等施工过程中都严格按照规范性技术的要求来进行。对于工程的项目管理,则是要做好工程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处理好工程的技术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的综合性能。

参考文献

[1]邢炜,李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4,07(14):275.

[2]陈伟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14,08(08):68~69.

[3]陈志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18):181+180.

现代建筑技术范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代建筑;基本特点;实践应用

进入21世纪以后,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它提升了建筑功能应用的现代化水平,为居住使用者打造了相对安全可靠和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从本质上来讲,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实现了对建筑内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过程,例如,对排水、照明、电梯、消防等系统的智能灵活化操作,体现了它一定的安全实用性和智能性。

1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实践应用基本特点分析

现代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实践应用范围大,智能化功能丰富,可发挥多样化、人性化电气管理作用。从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实践应用基本特点来分析,包含以下3点。1.1对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的有效监控与管理在大规模建筑中可采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监控管理其内部电气系统。考虑到大型建筑中平面布局相对复杂且存在较多常规监控技术无法监控到位的监控盲区,而这些盲区极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到建筑内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而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则可有效克服传统监控技术所存在的各种不足问题,能实现针对建筑的无死角全方位监控(全年7×24h不停止),在时刻动态监督过程中有效处理电气设施故障问题,确保建筑内人们工作生活的安全稳定性。而针对内部构造相对复杂的各种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智能模块也会体现出一定的数字化实时监控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电气系统的整体运行故障发生率,实现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操控。借助电气自动化应用优势实现对建筑内电气系统的联动同步控制,大量节省实时监控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1.2对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的联动性优化除对现代建筑电气系统实施联动化同步管理以外,电气自动化智能模块还能满足对电气系统的联动性调整,将建筑中诸如照明、空调、排风、消防、给排水、电梯等不同系统组成部分有效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电气自动化整体系统,体现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同联动效果强化过程。就以电梯系统为例,采用电气自动化模块可实现对建筑内电梯系统不同层次用户的流量分析与运行速率智能化自动调节,保证电梯系统拥有良好的自动识别功能、判断分析功能,确保其整体功能应用更加完善,如图1可给出基于电气自动化的现代建筑楼宇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1.3对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防范优化现代建筑的电气系统中拥有高水平的安全防范策略,如对防雷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解决了传统建筑内电气系统耐压等级不到位、干扰因素过多的问题。新的系统构建了相对完备智能化的防雷网络,可实现对建筑内部全部设施设备的电气接地,有效避免雷击对建筑内电气系统的损坏。对直流接地的有效落实。考虑到现代建筑中电气设备的种类相当繁杂、数量较多,所以可利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微电流、微电位开展电气设备系统的信息传输、能量转换与信号放大等重要技术工作环节,最终为建筑电气系统的基准电位与供电电源设计良好的电气安全保护系统。在直流接地技术应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电气系统的大断面绝缘铜芯作为引线一头引导电气设备直接接地,另一头与基准电位连接起来,有效确保对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优化。

2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实践应用技术要点分析

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实践应用技术内容相当丰富,一方面体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特色,另一方面为现代建筑内部提供功能完善、具有安全功能保障的服务。为此在针对其电气自动化的实践应用技术要点分析过程应该更加开放,思路更加活跃,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实践应用能够与现代建筑电气系统完美融合。

2.1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TN—S、TN—C—S系统应用

TN—S系统与TN—C—S系统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中的2个主力自动化应用系统,其中TN—S系统专门将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合理优化配置,避免受到其他电子设备干扰。在TN—S系统中,PE线不直接携带电,而中心线N则携带电,所构建的TN—S系统可避免建筑电气中某些电子设备运行时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如果能够满足TN—S的使用条件与接地条件,TN—S系统就会发挥应有作用,满足现代建筑中的电气功能应用要求。TN—C—S系统是由TN—C和TN—S两个分支系统共同组成,2个系统存在共同的分界面,可实现对PE线与N线条的相连,构建完整的TN—C—S系统,保证建筑内的所有电气设备都能够得到安全运行管理保证。TN—C—S系统可以实现双子系统同时引线重复接地,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施工中可焊接1根长度在1.5m左右(直径为2cm)的铁管,露出1根零线做地线,可分配到各个建筑单元楼宇中。

2.2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交流工作接地技术应用

在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交流工作接地技术应用时,可充分考虑到变压器中的中性线与中心点,利用绝缘性能最好的铜芯绝缘线对变压器整体进行性能优化,使建筑中的电气系统接地方式更趋于合理化。目前许多建筑在设计应用过程中都在刻意增强自身的交流工作接地方式,不但能确保系统自身的运行故障发生率下降,也能实现对电器系统运行机制的调整优化。通常情况下,现代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网络不分层次都具有自身所管辖的应用功能。比如物理层专门负责对电气设备系统的横纵向连接;数据链路层专门负责介质访问,网络层具有一定的寻址功能,而传输层与应用层则主要应用于对电气系统设备端对端可靠性的研究与增强,同时研究更多的应用程序兼容性内容。

2.3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防雷工作接地技术应用

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的防雷工作接地技术应用十分关键,落实好该技术对电气自动化设计工作应用具有引导性作用,可保证诸多电气系统的有效控制与稳定运行。目前许多现代建筑中都拥有功能健全且运行状态高效的防雷系统,而不断优化这些防雷设备的使用功能可确保其在接地方式选择与应用上体现出较好的适用性。例如,在某现代建筑中安装电气自动化系统,其中包括屏蔽接地与静电接地的落实。要合理利用建筑自动化体系中的电气保护系统,利用其防止静电干扰问题。可以选择在相对湿度超过20%的空间中分析建筑楼宇中所有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所引发的40000V静电电压。如果该电压未能被提前有效接地则会引发严重的电气设备运转短路问题,甚至还会直接破坏电气设备的核心芯片。所以此时可为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导静电体,使得电气设备及其他物体中所产生的所有静电都被接入大地中,构成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与建筑外部大地之间的回路,科学合理的规避由电气系统静电电压影响所产生的电气设施运转不良问题,同时也确保所有电气设备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运转状态下。某现代建筑利用PE线对外连接多点电气设备以实现对室内电磁干扰的有效屏蔽,即利用PE线直接连接屏蔽管路两段位置,满足导线屏蔽接地的所有条件,间接保护及监控建筑内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常规运行工作情况。目前现代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系统建设也越来越成熟,已经实现了对电气保护系统内容的多方面涉猎,结合交流工作、防雷、防静电接地等为现代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利环境。在未来,新型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及系统建设还将得到进一步革新,例如,配电监控体系的整合构建,包括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的整合变、配电综合监控体系发展优化都为建筑内电气设备的高效率、抗干扰高稳定性运行奠定了基础。创新技术的应用实践与研究推广基本实现了现代建筑中7×24h的建筑全方位监控,切实保证了建筑电气系统的自动化安全运转。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应用处于持续探究、尝试实践与革新阶段,经过创新技术演变的全方位自动化电气系统能够为建筑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收集及存储系统,结合信息化传输提高电气自动化体系运转效率与可控性,全面保证现代建筑中电气系统应用的安全便捷性与智能化技术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陈一鸣.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