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技术范例

防震减灾技术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1

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优势

剖析虚拟仿真技术又被称为模拟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生成模拟仿真系统,利用仿真系统对现实技术操作进行模拟,这对医学操作训练来说非常重要。模拟的仿真系统可以,为使用者创设可以多次重复操作的仿真场景,使用者可以在仿真的场景中获得比较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学校不需要考虑实际操作存在的风险,可以有效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又能够帮助使用者熟悉掌握某种操作技术。现阶段,虚拟仿真技术逐渐成熟,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医学护理教学而言,虚拟仿真技术生成了虚拟仿真系统,构建了虚拟人体模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虚拟仿真内容,将教学内容以三维立体仿真动画视频的形式加以呈现,融合了不同类型的资源,实现了虚拟场景、仿真操作对象、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明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戴富芳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应用于人体解剖实训操作、标准化病人模拟、护理操作技术教学等环节,为学生学习内科护理学课程创设虚拟仿真环境。在此种虚拟仿真情境中,学生可以完成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实施等内容的学习,增加自身对护理知识的理解深度。对虚拟仿真情境的创设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将内科护理学教学难点以中职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深入的了解内科护理学知识。

二、传统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传统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逐渐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过于关注理论教学而轻视临床实践的问题较为突出。内科护理教师仍在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未能实现自主学习。虽然很多中职院校也设置了内科护理学实训课程,但限于实训教学经验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达成。从医学临床实践过程来看,为了有效规避医疗事故,关于临床教学的要求不断增多。但很多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途径较少,无法直接参与患者护理工作,导致临床经验不够丰富,动手能力较弱。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接受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状态,“动眼不动手”的现象较为突显。除了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之外,在人际关系处理、人文关怀修养提升等层面也缺少足够的锻炼。仅凭借课堂讲授很难理解内科护理课程内容,更不利于深入掌握医学护理知识,对于后续学习医学护理课程内容会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学生对内科护理学习内容理解不透彻,长此以往,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成效。

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组织模式

不断优化教学组织模式,采用双重管理制度,既要包括教师管理,也涉及护士长管理。同时,积极组建内科护理教学研究小组,明确教学研究小组承担的教学任务和责任,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学习任务给学生,为学生创设线上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途径。此外,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零距离操作的需求,在模拟仿真情境中学生可以进行分组演习,进而有助于提升应变能力水平。

(二)完善教学过程

完善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其一,深度解析学习任务。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任务,让学生对静脉输液的学习任务有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剖析静脉输液的流程图,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静脉输液的流程进行模拟。其二,进行虚拟仿真操作。让学生在3D操作系统中模拟静脉输液的具体流程,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其三,加强实践操作。实践操作环节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其中,要引导学生着重关注“核对”“无菌”等操作事宜。教师要对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错误,促使学生形成条件反射。

(三)革新考核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升虚拟仿真技术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应积极革新内科护理学教学考核模式。仍以静脉输液学习任务为例,可以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OSCE”(多站式考核管理系统)考核模式,不同小组成员分别模拟不同的角色,具体为“被护理人员”“配药人员”“输液人员”,同时,结合课程内容需要,可以适当增加沟通与巡视环节,对静脉输液过程进行模拟。除此之外,要从内科护理具体案例切入,引导学生对内科护理具体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学生对内科护理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的表现,着重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及人文关怀素养。在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之后,利用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行为进行评价,深入挖掘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将“OSCE”考核模式和传统考核模式有机整合起来,按照7:3的比例核算最终成绩。

四、应用体会与结论

(一)应用体会

一是相比于传统内科护理学教学,虚拟仿真技术为内科护理学教学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将内科护理学课程内容变得具象化,为学生创设了虚拟仿真情境。学生在虚拟仿真情境中能够完成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加深对每一个操作环节的记忆,这样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结,进而掌握内科护理学教学重点及难点。二是虚拟仿真技术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实操”“可视”的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提升应变能力。三是考核模式的革新更有利于深化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角色扮演、模拟病房等方式进一步细化了内科护理的具体流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角色和责任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而且这种教学考核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结论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2

关键词: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以降低地震灾害影响为目的,来构建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做好日常地震信息监视的同时,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对地震发生与发展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然后自主向指挥人员提供救灾决策所需信息数据,提高应急指挥综合效果,更及时的展开地震救灾工作。

1系统构建目的

现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到多个领域中,对促进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信息化、数字化以及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构建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地震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充分采集、挖掘以及整合,来组建成一个面向社会的保障体系,以求能够更及时掌握地震信息,通过应急管理,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到最小。确定系统构建基本目的,可应用先进的GIS技术,充分吸收地震灾害学、地震灾害学、系统工程学、决策管理学以及信息通讯等相关经验与成果,确保系统建成后可以实现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评估、防震减灾对策等要求。一旦发生地震灾害,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及时获取现场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地震规模、影响范围、震害损失等情况,然后给出可行性与科学性最高的调度与救灾方案,提高应急救灾工作效率,为指挥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提高决策技术水平,控制好现场,将人员伤亡控制到最低。另外,系统平时还可以用于对地震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汇报演示等,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

2系统构建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基于实际应用需求,以科学思想与理论作为指导,积极应用先进技术,秉持严谨的科研态度,确保系统每个模块的合理性,并提高不同模块间的协调性,保证系统可以可靠稳定运行。同时,还需要提高各种数据源的精确性,严格控制好数据输入阶段,减少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提高数据信息的精确度,可为防震减灾工作开展提供可靠支持。

2.2实用性原则

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主要目的就是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可靠收集,同时具备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评估以及减灾对策等功能,可满足防震减灾管理工作实施要求。而对于日常工作中,系统所采集到的各项信息数据,可以作为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科研工作的支持,进一步提高预防灾害、应对灾害的能力。坚持实用性原则,应保证系统的层次性,各功能模块划分要明确,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系统操作难度低,可满足工作人员使用。

2.3扩展性原则

在不断发展中,各项技术均在不断更新,可应用的范围也更广。面对此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要重视扩展性原则,为后期系统扩展创新提供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能够反映现今防震减灾最新研究成果,为现代新型技术的集成,即便是仅仅对于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也应具备较高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3系统构建实现

3.1系统框架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其应可以迅速获取满足应用所需信息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图形或者地图等形式来展示处理结果。因此在进行设计前,需要确定其基本功能框架,作为后续各模块设计的支持。(1)信息服务功能。查询各专题地图信息,并稳定显示基本信息;(2)确定地震影响范围。通过概率法计算评估地震危险性,且计算地震灾害的影响范围,以及产生的影响成本;(3)计算评估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4)提供防震减灾对策支持,向指挥人员提供辅助决策。(5)通过系统平台来各类应急信息。

3.2系统模块设计

3.2.1系统数据库

系统数据库内含有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涉及到地震地质资料、基础地图、生命线以及次生灾害资料等方面。设计时以满足后期操作应用高效性为根本,要求可对图件进行显示、放大、缩小、查询、打印、拖拉以及保存等功能操作。作为系统重要模块,需要重视其完整性与准确性,确保可以为系统分析提供可靠支持,提高地震相关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可采取用MAPINFO6.5作为GIS软件平台,以ACCESS作为文本数据库,将系统所有信息全部纳入到数据库内,并保证不会对数据时效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产生影响。

3.2.2危险性分析

此模块主要作用就是估计地震发生产生的影响程度,设计时应合理选择计算工具,确保系统具有灵活的计算能力,可预测地震影响以外,还能够对当下以及历史地震影响进行分析。同时,系统还可根据地震影响场以及烈度衰减得到预测震害的输入数据。一般此模块可分为历史地震、设定地震以及备用参考库三部分。其中,在设定地震程序时,可通过键盘将地震参数输入,结合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确定合适的地理底图,要求底图具有高精确度的经纬度,对震中位置以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例如利用VB与MAPINFO混合编程,实现地理底图影响场的动态计算。可通过椭圆衰减模型,实现基于烈度衰减关系影响场的计算,所用公式为:其中,Ia表示长轴衰减;Ib表示短轴衰减;M表示震级;Ra、Rb表示震中距,长短轴比为1.6;x1、x2、x3、x4表示衰减系数,通过统计回归可以确定取值。

3.3应急对策分析

在发生地震后,确保系统能够通过地震台网自动触发接口来实时侦测搜寻最新地震定位结果文件,且可靠响应以及启动灾情评估系统,预测判断地震规模、影响范围以及可造成的损失等。最后利用应急数据库内额的信息,总结地震预测情况,来制定应急救灾与调度方案,向指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争取更大程度上来提高应急救灾水平,将伤亡控制到最少。

4结束语

反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确定其各基础模块,确保通过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对地震进行预测,然后向应急指挥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争取将地震灾害影响控制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杨勋普.淮南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1):8781-8783.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3

一、“十一五”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各级积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市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市、县两级普遍建立了防震减灾指挥协调机构,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市、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得到了加强,目前所有县(市、区)都明确了地震工作主管机构。市、县都编制实施了“十一五”规划,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完善。全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政协参与,地震、发展与改革、财政、建设、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呈现出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随着《省防震减灾条例》、《省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省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省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相继出台,我市积极完善地方配套文件,做好贯彻落实,全市防震减灾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在省人大组织的防震减灾立法、执法检查,地震、法制部门联合开展的执法检查等活动中,获得上级好评。市地震部门加强了地震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地震观测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取得成效,为提高各级各部门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法制观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地震监测预测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市6个县(市、区)建立了地震综合观测设施,建成市级地震台网中心。测震台达到4个,强震台6个,全市主体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市级地震台网中心投入运行后可以实现地震事件5分钟以内计算机自动速报、10分钟左右人机交互速报。地震前兆观测网络涵盖水位、水温、电磁波、水化学、水电流五项,站点和测项数量有了较快增长,捕捉地震异常的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建成,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

(四)灾害综合防御工作更加强化。市主城区完成了108平方公里的地震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有4个县(市、区)完成和正在进行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对数十项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震害设防提供了科学依据。抗震设防审批进驻政务中心,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实施了地震安全农居技术服务工程,宣传发放了《省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导则》,编印了宣传展版,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在报纸上开辟介绍专栏,开展了示范试点工作。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旧农居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五)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开始深入到社区、医院、学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管理规范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逐步开展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消防部队组建应急救援大队,全市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不断壮大。初步建立了军地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市局建成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并与省指挥中心连通,应急设施、装备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市共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40余处。

(六)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利用大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开通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热线,集成地震科普宣传、宏观异常收集、震后应急答询等功能,提升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全部县(市、区)都建立了地震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在中小学校得到普及。

“十一五”以来,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虽然不断发展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地震监测能力依然薄弱,预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监测台站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南部几个县地震监测能力更低,地震监控及速报能力不足。二是全社会的抗震设防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县(市、区),抗震设防要求尚未完全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城市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县(市、区)规划区的地下地震构造不清;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要求缺乏监管和指导,抗震性能亟待加强。三是基层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不健全,投入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不足,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四是地震应急救援体系难以应对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装备水平、紧急救援能力亟待提高。五是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形式需要创新,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六是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有待完善,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不充分。

二、“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原则和重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首位,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抓实抓好。坚持统一指挥、部门协同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切实形成防震减灾工作合力。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统筹推进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坚持依法推进、强化监管,实现防震减灾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切实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在实处。坚持需求引领、科技支撑,把科技进步与防震减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切实引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防震减灾。

(二)工作目标。围绕我省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综合考虑未来5年我市所面临的地震形势和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的目标是:夯实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基础,监测预报体系更加完善,震害防御措施进一步落实,紧急救援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使我市防震减灾能力达到省内中上游水平。#p#分页标题#e#

1.提高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的城区完成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全部达到区划图标示的抗震设防要求。

2.提高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能力。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按照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相关行业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3.提高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扩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覆盖面,至年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60%以上的新建农村民居和村镇公用设施采取有效抗震措施。

4.提高地震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全市5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进一步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以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密度进一步扩大,地震群测群防等观测资料的应用不断强化,力争做到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所突破。

5.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健全,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装备不断完善,应对大震巨灾的能力得到提高。破坏性地震发生后,15分钟内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确定响应级别,采取应急行动、迅速开展了解灾情、震情灾情信息等工作;1小时内迅速组织并派出现场工作队、救援队开展现场震情监测与紧急救援工作;6个小时内初步确定灾区范围;3日内提出灾情初步评估结果。

6.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至少建成1处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各县(市、区)全部开通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100%,广泛开展社区、企业、乡村、机关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社会民众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防震避震技能,科学应对地震谣传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有感地震发生时,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发生人为伤害事件。进一步壮大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

7.提高震后救助恢复能力。各县(市、区)至少建成2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更加完善,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和安置,3日内地震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

8.提高地震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从静态预防型向动态预防型转变,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成集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震情、灾情等信息公开和地震科学数据共享。

(三)“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工作。

1.夯实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1)进一步加强市县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加密地震前兆站点,增强地震监测能力。在“十一五”工作基础上,扩建地震前兆观测项目,选择映震能力好的观测仪器,加密地震前兆手段,扩大地震前兆台网覆盖面,增强对地震异常信息的捕捉能力;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全市各类地震监测台网,进一步完善市级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加密测震台,优化台网布局,优化台网中心软、硬件系统,提高地震信号传输的质量,实现全市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增强速报能力;开展县(市、区)的地震台网中心建设,依托县(市、区)的地震台站和周边地震台站,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组建县级虚拟地震台网,实现对本地区地震的实时监控。构建多学科、高精度、高分辨和实时动态的地震监测网络,获取更广、更多、更全面的地震监测信息,切实提高我市地震监测能力。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障各级各类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条件和安全可靠运行。

(2)加快市级防震减灾信息共享系统,推进防震减灾信息共享。依托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市级防震减灾信息共享系统,强化市、县级地震信息应用,合理划分业务应用群集,整合软硬件设施,提供震情、灾情、抗震技术、科普教育等信息,提高地震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为经济建设、社会公众、应急管理、科学研究等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实现全市范围内地震信息共享。

(3)进一步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努力提升地震预报预警水平。在“十一五”强震台建设的基础上,适当加密强震台,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全面实现强震信号实时传输,实现中强地震发生后的地震烈度速报。坚持监测预报科研相结合,长中短临相结合,继续完善地震会商机制,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土利用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生命线工程地震预警试点,选择位于重点区域内的城市燃气管道或输油管线等生命线工程,进行地震预警试验系统建设,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及时获取地震动参数,为紧急处置提供实时信息。

(4)继续开展县(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加强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各县(市、区)的城区地震小区划和活断层探测工作,加强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成果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的应用,提高地震灾害风险决策能力,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依据,增强城市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5)开展抗震性能普查和抗震加固。对未采取抗震措施的已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开展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拆除、改造或加固措施。

(6)强化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严格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增强电力、通信、广电保障能力,按照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适当提高电力、通信、广电系统抗灾设防标准。

(7)开展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设地震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和灾情速报系统,建成具备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快速评估、应急指挥、应急新闻宣传等功能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并与省、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连接,做到应急准备常态化。

(8)进一步充实市级地震现场指挥部装备,完善应急救援基础设施。补充和优化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救援装备,完善应急通讯、应急车辆、应急供电、应急救援等设备设施,加强地震系统应急物资储备,提高装备的实用性和实战能力;加强各县(市、区)地震应急装备建设,保证应急车辆、应急通讯和应急供电设施等的良好运行,增强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的地震应急能力。#p#分页标题#e#

2.增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强化群测群防工作。继续推进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位于Ⅶ度区的县(市、区)至少建成2个群测骨干点,配备地震专业设备,保证数据及时报送;各乡镇和远离主城区的街道办事处至少建成1处宏观测报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明确1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各村(社区)确定1名地震灾情速报员。依托各县(市、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点,构筑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

(2)做好社会地震台网建设的指导。大力推进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提高大型水库、油田、大型化工厂等的地震应急快速响应能力。指导城市重要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设置强震动观测设施,促进建(构)筑物抗震能力的提高。加强社会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的研究和利用,发挥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全面落实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责任制。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组织开展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加固改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新建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增强抗震能力。

(4)继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继续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编制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案。在全市各县(市、区),至少各建设1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普及建筑抗震知识,推广抗震技术,建立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建设抗震民居,提高广大农村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为农村建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5)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结构完整、管理规范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着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预案的备案、督查、评估和演练制度,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检查,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促进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

(6)加强地震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建立和完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基于现有条件,配备必要的设施,用于市、县两级地震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训练、培训,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加强卫生、消防、危险化学品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及联动机制建设,提高各类专业救援队伍承担抗震救灾任务的能力;积极推进县(市、区)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军地、区域间的救援队协调和调用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救援力量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7)做好地震应急和灾后救援准备。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处应急避难场所,强化学校、医院、影剧院、大型商场、大型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避险通道设置和必要的紧急救生避险设备配置。加强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按照布局科学、种类完备、数量合理、调拨迅速的要求,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做好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准备,加强交通、铁路、电力、通信、广电等基础设施的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和保通抢修能力建设,做好灾后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疫情防控、工程抢险、气象保障、次生灾害防范等准备工作,确保灾后救治及时、救援有力、救助到位;灾后及时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调查,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做好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8)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力度。继续搞好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实行规范管理;扩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覆盖面;逐步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试点建设;依托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扎实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的“五进”活动;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加大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加强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开辟专栏,设置专题,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3.提升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水平。

(1)严格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加强各个环节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按照部门职责,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施工等关键环节的审批把关。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中,充分应用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成果,划定地震活动断层等不良地质条件“黑线”。

(2)做好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必须严格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严格审定抗震设防要求,确保重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3)加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开展地震地质灾害和其它地震次生灾害源的排查,做好普查登记,落实除险加固和应急抢险抢修等防范措施,确保地震安全。严格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监管,避免地震灾害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4)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序管理的原则,完善地震信息制度,建立健全地震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做好信息、新闻报道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发挥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和电子邮件采访系统的作用,实现与电视台的信息联网,在周边地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后,能第一时间在电视节目下方滚动播出,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准确震情灾情信息,稳定社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各级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证有力的要求,加强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设,推进军地协调、区域协作、部门联动,形成有关方面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机制。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地震工作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切实保障防震减灾基层管理责任得到落实。#p#分页标题#e#

(二)坚持依法管理,实施有效监管。要严格贯彻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责,依据《省防震减灾条例》、《省地震监测台网管理办法》等规章,把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完善防震减灾执法监管体系,充实执法监督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完善防震减灾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4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围绕《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不断深化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大重点工程、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10项重点工程、地震预警工程等,全省防震减灾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防震减灾现代化治理体系逐步健全。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制定施行《省地震预警管理规定》。全面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子项目,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资金近1.9亿元,新建、改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1540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云县地震台燕子岩综合观测站、丽江地磁基准台和石屏地震综合观测站相继建成投入运行。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6级。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防治稳步推进。全面实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实施脱贫攻坚农村危旧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完成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150余项,城乡房屋设施抗震能力明显提升。创建部级和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59个。完成建水、双柏、盈江3个试点县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完成农房地震保险理赔7970万元,惠及近2.4万农户。全面完成鲁甸、景谷等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防震应急效能不断提升。修订《省地震应急预案》、《省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持续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全省建成2600支共约11万人的专兼结合救援队伍,其中,建成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8支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4支省级卫生防疫队、11支省级区域性卫生应急分队。持续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不断完善全省震情会商与应急响应技术系统,推进国家、省、州市、县四级地震工作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为全省所有乡镇配备卫星电话。全省建成3296个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2843万平方米。全省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完善,具备保障100万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能力。省级多次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妥善应对通海、墨江、巧家等6次破坏性地震。

地震科技和社会服务取得新成就。召开全省地震科技创新大会。宾川主动源探测项目、亚失稳野外实验研究取得新进展。举办3期发展中国家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培训班。实施“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与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国际、国内地震科技合作与交流,地震科技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创建部级和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59所。召开全省防震减灾科普大会,制作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是指导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同全国一道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十分关心、关注和支持防震减灾工作,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保障需求不断增强,防震减灾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社会财富不断增长、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分布高度集中,特别是快速交通系统、油气运输管网、电网系统、水电枢纽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日益增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各类灾害风险交织关联,各种隐患威胁相互叠加,防震减灾工作面临新的巨大挑战。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8年8.0级特大地震深刻改变了包括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格局。7级地震平静时长突破历史记录,“十四五”时期震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防震减灾工作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亟待补齐。

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不足。地震观测系统的运维投入与台网规模不相适应,观测环境干扰因素不断增加。地球物理监测台网布局不尽合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低,故障率逐年升高。防震减灾信息化支撑能力不足,信息服务的范围和形式、时效和质量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地震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难以满足公共服务以及“全灾种、大应急”联动协同新需求。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不强。地处高原,山高谷深,全省91.2%的国土面积处于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1500万人居住在活动断层控制的盆地区域。目前,隐伏活动断层探测、观测、识别技术滞后,对大震构造认识仍有不少盲点,灾害风险底数不清。大量长距离、大跨度油气管线,高速公路、铁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邻近或直接处于大震危险源地带,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大。

“防大震、救大灾”能力不足。大震巨灾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自救互救、应急避险能力不强。大震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不足,地震次生衍生灾害防范能力薄弱。应对大震巨灾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法规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地震科技支撑与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对强震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时空演化特征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地震预测预报领域核心关键问题仍需持续深入探索。对复杂工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和致灾机理需加强观测与研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单一、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技术落后,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安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有效动员全社会积极推进全省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夯实基层防震减灾基础,提升地震安全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以服务需求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3.坚持预防为主,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树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风险演变规律,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4.坚持改革创新,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实际,聚焦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制约“瓶颈”,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推动我省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5.坚持系统观念,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全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安全和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事业发展方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攻坚克难,奋力使防震减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地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努力在地震预报预警方面取得新突破,地震科技和地震灾害防御水平有新进展,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夯实地震监测基础。坚持全域地震监测均衡发展与重点区域加密观测相结合,优化全省地震观测站网和观测学科布局。根据中国地震局部署,实施地震台(站)网改扩建工程,建成信息化支撑、智能化运维、资料实时共享的全省现代化综合立体地震监测体系。改革地震台站,建立健全监测站网运维保障及质量监管体系,推动地震台站转型升级。

提升地震预报研究水平。优化地震长、中、短、临预报业务,健全完善地震趋势预测、危险区判定和短临预报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基于预测指标体系的地震综合概率预测业务。加强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进一步完善震情会商机制和地震会商技术系统。构建并完善地震预测评价体系,力争做到中期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所突破。

精准预警信息。建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形成部门联动、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地震预警信息体系,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摸清风险底数。协同推进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有关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倾斜支持,实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掌握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

加强抗震设防。深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抗震管理法律法规规定,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符合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为基础,以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重点监视防御区及年度重点危险区为重点,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重大结构工程地震反应观测系统,促进减隔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开展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

继续完善地震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探索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三)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构建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省、州市、县、乡、村五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参与,形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合力;建设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技术系统。

增强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公共服务产品,拓宽公共服务领域,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目标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常态化。充分利用预警信息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实现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展地震预警行业应用,为高铁动车、大型桥梁、水库大坝、油气管线、危化企业等用户提供预警信息。

拓展服务范围。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区位优势,参与防震减灾国际合作,与周边国家联合开展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等研究,积极提供技术服务,举办防震减灾援外培训班。

(四)提升地震应急服务能力

完善体系建设。提高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健全省、州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统一指挥、响应迅速的应急指挥体系,重点提升重要城市和滇中城市群地震应急处置能力。积极争取推进西南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提升地震应急救援培训能力。统筹推进地震灾害专业救援、卫生应急等队伍标准化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装备器材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开展救援能力分级测评。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创建,县级以上政府每年开展应急演练不少于1次。规范和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地震救援。

保障应急响应。构建地震应急信息统一服务平台,可视化呈现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信息、应急处置流程等;建设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评估系统,以及全流程灾情信息汇集、快报生成和综合展示平台,实现灾情信息实时获取、汇集、分析、研判、处理及综合展示,提升全省大震巨灾应急服务水平。加强余震监测和震后趋势预测,防范次生、衍生灾害。提高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信息化水平。规范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推进地震现场应急队伍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基于地震烈度速报结果,开展地震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编制地震烈度图。开展年度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建立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技术保障机制,提升大震应急物资储备能力。

(五)增强地震科技支撑

大数据驱动地震科技应用。充分利用预警和测震台网等地震观测数据,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初步实现准实时、自动产出地震观测报告、震源机制解和地震烈度等参数,挖掘地震短临预报有效信息。开展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地震数据可视化、地震风险评估及应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利用密集台阵技术和地震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微小地震监测、研究能力,初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透明地壳”和“解剖地震”研究团队。

提升地震科技成果实验和转化能力。依托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和宾川主动源等地震科技平台,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地震前沿科技和理论成果在实践检验与创新发展。推进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的重要跨国断裂研究,加强跨国地震活动监测和活动机理等研究,主动服务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六)推进防震减灾信息化

强化基础支撑能力。以传输能力和接入能力为重点,提升地震行业网性能,推进省、州市、县三级地震工作机构和地震台站信息节点扁平化。增强存储计算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整合数据资源,推进台站现代化,形成“孕震异常—台站监测—自动传输—汇集存储”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全省全量的地震大数据资源平台。

完善核心业务平台。按照行业标准和我省实际,推进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优化省级防震减灾信息服务专业系统和技术平台,实现全省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实时分析、成果显示、状态监控、数据共享、综合调度,支撑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风险防治、公共服务等业务系统运行。

对接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多网融合推进与应急部、中国地震局和有关单位的对接,保障大震巨灾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的高效互通;对接震灾高风险行业,提供专项信息服务;通过公共传媒平台和社会公众移动终端,提供预警信息快速“直通车”服务。

(七)加强地震人才支撑

加强科技人才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大力遴选培养地震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实施地震科技英才计划、全员素质提升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培养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统筹开展全省地震系统人才培训,锤炼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业务和行政管理能力。建立全省地震人才数据库和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建立人才专项基金,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八)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

适时推动《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有关政府规章制修订工作。建立地震预警信息等防震减灾业务和服务标准。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提升执法效能。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法治意识,提升防震减灾法治能力。

四、重点项目

(一)防震减灾智能化工程

建设全省全量的地震大数据资源平台,完善核心业务平台,优化省级防震减灾信息服务专业系统和技术平台,建设大理地震数据灾备中心,统筹建设一批州市级防震减灾信息分中心,支撑核心业务运行与公共服务产品生成,保障安全可靠、动态持续的智慧服务。实施防震减灾社会服务互联互通对接工程,架通服务政府、行业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桥梁。

(二)地震监测站网升级工程

优化地震监测站网布局,迁建临沧地震监测中心站,强化石屏等重点台站建设。建设一批边境地区地震监测台站,提升边境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和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建设地震监测预报业务分析保障系统,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核心业务处理能力,形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流程集约、协同高效的地震监测台(站)网体系,实现地震观测的自动化、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业务应用的智能化。

(三)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示范工程

实施省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示范工程。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各地地震灾害风险水平,查明全省重点区域抗御地震灾害能力,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开展我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基础上,结合实际,围绕“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重点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密集区、滇中地区、人口稠密区(包括昆明、大理、德宏、红河、普洱等地)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为重点区域或重大工程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场区建设工程

实施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在川滇菱形块体边界带,滇西北、滇南重点监视防御区,滇东北、滇西能源开发重点区,建设多学科、高时空分辨率的科学实验观测网,建设重大工程结构响应监测仿真和地震安全诊断系统、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系统、分布式野外保障系统。实施场区市县群测群防能力提升工程,加深对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环境和孕震过程的认识,总结大陆强震短临异常特征和地震科学规律,探索大陆强震的致灾机理。

(五)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成果和信息资源,构建面向党委、政府震前综合防御、震后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链条防震减灾决策服务体系;面向交通、水利、通信、能源、司法等重点或特殊领域的多元化防震减灾专业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科普产品研发与宣传培训等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面向重要活动、重大战略、国防安全等特殊需求,提供地震背景、应急处置措施、舆情监控等专项服务体系。建设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专项服务4类公共服务产品链,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集约化、便捷化、智能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规划的纵向衔接并组织实施。健全目标导向管理机制,发挥防震减灾有关行业、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规划指标,落实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细化措施,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完成。

(二)健全投入机制

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完善防震减灾领域省级与州市、县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与省情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继续推动地震灾害保险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资金管理与监督机制。

(三)统筹协调发展

强化行业内外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加强部门行业规划横向衔接,确保全省有关规划总体目标一致,各有侧重、协调互补。建立防震减灾有关行业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实现行业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本业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协同发展,激发事业发展活力。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5

【关键词】文书档案;信息化;利用率;安全保护

2018年,国家档案局曾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必须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数据化、简单化方向发展。所以,改变现有的文书档案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文书档案信息化、数据化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必然趋势,这对于防震减灾工作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1文书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特点

1.1纸质档案具有稳定性

纸质档案顾名思义就是用纸记录的档案,比如:日记、户口本、信件、图纸、合同、证书等都属于纸质档案。纸质档案有两个特点,分别是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纸质档案的稳定性来源于纸张、颜料、染料的稳定性,而纸质档案的安全性则来源于纸质档案上的字迹,众所周知,每一个人的字迹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纸质档案的造假几率很小,所以其安全性很高。但是,纸质档案却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缺点——不易保存,纸质档案的保存会受到保存地点、保存环境的影响,大量的纸质档案不仅需要足够的保存空间,还需要高额的维护费用,而且纸质档案在查阅、搬移等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损伤,除此之外,纸质档案还会害怕潮湿、火灾、水灾等不可控制的灾害。这就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不利于数据以及实际情况的记录。

1.2电子档案的存储具有多样性

电子档案顾名思义就是用电子为载体记录的档案,电子档案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电子档案虽然存储的数据内容非常大,但是它的载体却很小,像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虽然体积小,但是容量却特别大。电子档案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它不但可以记录文字,还可以记录图片、视频、音频、影像等内容,让文书档案变得更具体、更准确。除此之外,电子档案还可以进行异地共享,档案的使用不会受到地区、时间的影像,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查阅,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此外,电子档案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备份,这也大大降低了档案丢失、损毁的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数量越来阅读,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管理太过于繁琐。纸质档案在进行查询时,需要多道程序的审查,才能找到想要查询的档案。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进行管理。将档案数据输入进网络,档案在网上进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档案的公开性以及查询档案的便捷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率

2.1文书档案信息化机制的建立

电子档案管理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首先档案源数据的收集必须精确,档案数据的复制、备份、保存等必须保证和源数据相一致。除此之外,还应该尽量把图像类的数据资料转换成文字数据资料,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查阅和使用。电子档案的格式也必须根据国家规定来统一设计,并创建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机制。此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划分也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执行,这样可以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准确,尽量降低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出错的几率。

2.2文书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加强

在地震局的防震减灾工作中,文书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现有的防震减灾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但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还特别稀缺。大部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纸质档案管理模式都熟记于心,可是随着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的出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工作需求。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来服务于当前的防震减灾事业。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让文书档案管理朝着数字化、现代化、数据化的方向去发展,各个部门之间也应该互相交流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防震减灾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保护

3.1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安全的措施之一就是,一定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文书档案工作是单位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的意识,查阅完档案必须及时归还原处,定期维护、检查档案是否有缺损。与此同时,还应该定期给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要有足够的职业素养,在管理的过程中,认真负责每一份档案。不能随意将档案借出,以免泄露重要信息。

3.2强化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防范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安全的措施之二就是,一定要加强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防范,主要方式有两种:一,创建一个文书档案管理的内部平台,用此来监督和管理局内重要的文书档案;二,进行电子文书档案的备份和容灾,当电子文书档案受到损坏的时候,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把损坏的档案及时的修补和还原,让文书档案可以尽量恢复正常。

4结语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纸质档案的缺陷也逐渐的显露了出来。防震减灾工作不可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所以文书档案的使用情况也会越来越频繁。所以,如何创建出一种高效、科学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是目前防震减灾机构亟待解决的难题。电子档案的出现不但满足了目前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需求,还提高了防震减灾文书档案的使用效率,可以为地震局相关的领导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文书档案的信息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可以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准确性,让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

参考文献

[1]张雪.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分析[J].兰台内外,2019(18):25-26.

[2]王洋.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19):60.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6

中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之上,占到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总能量的67%,以及全球地震总能量的22%。人类历史上20次伤亡惨重、破坏力极强的特大地震中,11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口5万以上的17次地震中,中国占到了13次,占比高达76.4%;伤亡人数在20万以上的特大地震中,中国占了2/3。2005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1次地震灾害中,受灾人口约208.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6.3亿元。在2006年14次5级以上地震中,共约66.7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8亿元;2007年更是损失了20.2亿元。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及无数次余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其中不包括间接损失和无形损失[1]。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地震灾害十分严峻,亟待建立有效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作为财务型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应当是将地震损害尽可能减少的最适宜方式。然而,从目前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来看,地震保险产品缺乏,所提供的各类险种少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在家财综合险、企业财产综合险、机动车辆险中,地震损失多属免赔范围,地震保险仍处于初级水平或探索阶段。

一、中国地震保险面临重大挑战

(一)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赔付程度低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灾害发生频率高,而且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近10年来,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巨灾保险赔付率极低。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只占到全部损失的0.2%,而通常世界平均巨灾保险赔付都能达到损失的36%[2]。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处于地震高危地带,而国民财富大部分也积聚于城市,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资本存量的积累,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程度显著提高,所造成的财产与人身损害也呈急速增加趋势。1976年唐山大地震损失折合人民币259亿,但如果发生在今天的京津唐地区,损失将达到8000亿。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分散地震风险损失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地震风险管理落后较一般风险管理而言,地震风险管理需要更多相关技术支持和科学性管理措施。目前人们对地震的预测主要通过卫星对地球板块的运动进行观测和分析,基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深层结构的了解局限,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因而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而另一方面,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服务质量和经营技术水平都有限,许多巨灾险种的开发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地震风险数据库信息资料的不完备,在相应地震保险产品设计及产品定价的确定造成技术上的阻碍,导致庞大而复杂的地震风险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地震保险因缺少基本技术配套而造成管理困难。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商业保险公司普遍缺少地震保险的专业人才,无法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进行准确评估和厘定合理费率,保险公司因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散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保险市场的扩张[3]。

(三)地震风险保障面狭窄,且保障程度低在地震风险管理中,国内商业保险公司一直采取谨小慎微的承保策略,地震保险并没有在灾害损失补偿方面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保险功能及承保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政策与法律支持缺损,导致商业保险公司缺乏设计和创新地震保险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地震保险正常发展[4];二是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功能界定模糊,只在少数建工险的附加险种中出现,灾后投保能得到损失赔偿的金额近乎微乎其微;三是地震破坏力巨大,保险标的具有受灾面积广、人数多的特点,在保险业务中通常被列为责任免除范畴,尤其是作为地震风险主要承保险种的财产保险,历经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之后,仍没有以地震为保险标的主险险种。

(四)地震保险基金匮乏巨灾的发生频度较低,几十年或近百年才发生一次,但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为应付这种远远超出正常损失的异常赔付,必须设立巨灾准备金。而目前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保险基金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破产风险和管理压力的同时,还对国家财政的年度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5]。通常来说,地震基金来源于总保费中的意外附加部分,保险公司必须设立超长赔款准备金,才能应对经营过程中巨额赔款。但客观现实是,中国现有巨灾准备金的规模与它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一是保险企业税负过重,仍沿袭苏联的模式,以组织财政收入为目的把保险公司未兑现的责任课税;二是全国重大资产及企业的投保密度低,保费收入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巨灾准备金积累,在承保标的较少情况下,小震尚可理赔,一旦发生大中型地震,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五)保险双方风险分散意识淡薄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中,中国商业保险业务曾一度中断,直到1980年中国保险业才慢慢恢复发展,但在社会资源主要仍由国家统筹控制的宏观大背景下,保险业界缺少自主性,其风险分散功能被长期忽视。从投保方来看,地震风险本身具有不明确及低频性特点,且基于标的单一而导致的保费较高,在居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思想保守的现阶段,民众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收入去购买这种地震风险,在选择保险险种时会首先放弃地震附加险;就保险方而言,由于地震保险承保风险巨大,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人不会主动介绍和推荐地震保险。另一方面,地震发生后对政府和社会援助的依赖与期望也成为社会公众保险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基于以上种种约束,地震保险在现实中的实际意义并不显著,甚至形同虚设。

三、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机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经济需求;与此同时,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也逐渐形成良好的承保意识[6]。尤其重要的是,中国保险业的实力增强,为地震保险制度建立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资本市场容量扩张,也使得地震风险得以通过证券化方式分散。

(一)地震保险理论及政策支撑日渐成熟

地震保险制度需要科学严谨的理论支撑,要求以地震灾害损失的数据统计和保险经营技术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保险市场特点实践应用。1986年,中国开始地震保险研究,并提出了一揽子责任保险的方案;1996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编写《地震保险》一书,系统介绍了国外地震保险制度、地震保险原理、损失评估方法,以及地震保险费率计算等知识;2003年,保监会同中国地震局、财政部、国税局以及部分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中国地震保险专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初步方案;2007年,中美联合对外推出了首个中国地震风险模型,该模型吸收国际地震风险评估的先进经验,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案;2008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组织研究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为制定有关地震保险的政策提供有力依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与保险业共同成立了一个关于巨灾保险、巨灾保险风险产业标准的课题研究小组,以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险数据的采集标准,这也是中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第一个标准,是巨灾保险体系建设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基于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极大地减少政府财政救灾投入,政府对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日趋重视,“依靠政府救灾”向“以购买保险为主”地震损失补偿机制诱致性制度变迁理念的转型,为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法律方面来看,1998年《防震减灾法》出台,2001年强制性制定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对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同年年底颁布《抗震救灾法》,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对防震损失风险分散意识正在增强,地震风险预防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财政支持方面,2009年9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了《关于保险公司提取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标志着长期以来“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可以实行所得税的税前扣除”的重要问题得到解决。除此之外,地震保险运作经验及发展模式为保险方提供科学的咨询建议,以及多种减轻震害损失的方法,为建立高效防震减灾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使中国得以在根据地震巨灾风险特殊性建立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体系。#p#分页标题#e#

(二)地震保险潜在的市场需求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一方面,近年财政收入总值年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政府已具备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财政实力;另一方面,中国地震区域分布广、面积大,324个城市中有一半位于基本烈度Ⅶ以上地震区,20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70%位于上述地区,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使得国民经济建设对地震保险的需求逐步提高,利用保险工具转移风险,正在成为众多企业及经济实体以财务转移分散风险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外企业的进入,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地方政府各种大规模招商引资,大型经济项目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涉及两国政府协议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很多都将地震保险已作为项目必备条件之一,地震风险意识强烈的外商投保需求急速增大。除此之外,国内实力企业地震保险市场需求也在日益提升[7],在保险公司激烈竞争中,地震风险是否属可保责任、地震责任是否扩展到附加险投保,都正在成为大客户或大项目投保的重要衡量依据。

(三)地震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渐趋成熟

地震保险职能实现的关键取决于风险转移机制的建立,只有当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提升促进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且以此为基础实行巨灾风险分散时,地震保险制度才趋于完善。第一,广泛的地震保险融资渠道正在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巨灾保险风险分散管理体系,需要利用资本市场筹资与分散风险的优势,即通过自有资本、外来资金、再保险和巨灾保险证券化设计保险和证券等多个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保险证券化的新趋势。近年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容,为保险公司通过风险证券化操作将其承保部分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成为可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相关法规和措施配套有助于实现巨灾风险融资证券化,极大地增强了保险公司对地震风险的承保能力。第二,地震保险再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正在建立。目前国家正在尝试成立再保险公司,在灾害保险或地震保险立法中规定有关再保险事项,如对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规定保险企业赔付总额的限额,超过此限即根据再保险契约,由国家对超出部分按比例予以承担等。显而易见,于目前巨灾准备金不足的地震保险而言,由国家通过再保险企业履行其救灾责任,作为风险分散机制的可操作性较以前将大大增强。

四、构建与完善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设立地震保险专项基金

巨灾保险作为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保险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灾民的生存权、为灾民灾后恢复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基于当前中国地震保险所面临的挑战,亟待建立地震保险专项基金。在基金筹资渠道方面,考虑到灾害损失巨大性的特点,在基金初始金额上应该确保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有必要采取国家财政为主,商业保险相配合的方式增强应对地震损失巨额赔付的风险承受力。可每年从中央财政预算中按固定比例计提出一定资金用作地震保险费的补贴,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地震保险基金的筹建提供支持[8]。例如,由中国各市区等地方财政每年统一向国家地震保险专项基金中投入保险准备金,以及扩大专项基金资金规模等。各地方税务机关也应对从事地震保险经营商业保险公司予以一定税收优惠。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动员募集社会分散资金,鼓励和加强社会资金进入地震保险专项基金,当地震发生后可以迅速投放到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为快速恢复灾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居民原有的生活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地震保险投保

法律法规是一种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特点的社会规则。在地震保险中,“最终保险人”的角色多是由国家政府扮演的,地震发生后的补救和援助,必将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影响国家其他领域公共财政投入,甚至于造成国家财政收支失衡[9]。纵观世界各国的地震保险体系,地震保险的实施都建立在一系列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大多以立法为依据,建立强有力的地震巨灾保险司法支持,使其业务开展有法可依,科学安排国家财政、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之间的风险分摊。客观现实表明,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制定出关于地震保险的专项法律法规。因此,中国应尽快制定《巨灾保险法》及《地震保险法》等具体的巨灾保险法律法规,对巨灾保险进行明文规定,提供科学的交易规则;应当颁布地震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地震保险的主体,并由保险监管部门统一设计出单独的地震保险;应当确立地震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以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来支持和维护地震风险分散,在有效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7

关键词::网站;地震信息;服务

引言

中国地震局网站作为地震官方对外地震信息的重要途径和窗口,其地震信息服务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地震门户网站整合了防震减灾要闻、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科技动态等重要地震行业业务信息,同时,还对外提供地震安评服务办事、地震科普宣传、公众交流互动和便民服务等公众服务信息。特别是地震速报信息,时刻传递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地震震情信息。地震信息如此丰富的网站需要具备科学的栏目体系框架,合理的网站板块布局,高质量的地震信息内容,准确的网站搜索引擎功能等等,才可能提供一个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地震门户网站。

1地震网站信息服务概况分析

1.1地震信息用户数据

地震信息服务水平最直接的反映来自于用户访问情况,用户访问量、访问来源以及用户区域分布都可以说明地震门户网站的地震信息服务能力。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就是要重视用户参与,强调网站设计的可用性,实现用户与网站的自然交互。因此,采用科学的可用性设计方法,对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站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第三方网络监测平台对地震门户网站进行监测,获取地震门户网站用户访问量数据。为了使得到的数据科学而准确,对地震门户网站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用户访问量监测并记录数据。在监测期内,所采集地震门户网站用户访问和点击行为基础数据有:访问人次82711次,访问人数49279人,综合浏览量269824页,首页点击量139014次。地震门户网站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间00:05:35,平均访问页数3.26页,跳出率49.28%,用户访问质量总体较好。我们对地震门户网站也进行了逐日(图1)和跨日(图2)访问情况监测。通过图1可以看出,地震门户网站的逐日访问量总体较为平稳,且工作日较高、节假日较低,符合通常政府网站的用户访问规律。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每天上班时间(8:00~11:00、14:00~17:00),地震门户网站出现明显的访问流量高峰,在凌晨访问流量明显下降,与通常政府网站访问规律类似。而晚间(18:00~24:00)的访问量高于政府网站的平均水平,体现了地震网站的行业特色。

1.2地震信息网站用户来源分布

图3为在设定的监测期内,地震门户网站用户访问渠道来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图3可以直接看出:超过50%的访问者通过收藏夹或输入网站地址的方式到达网站;25.36%的访问者通过搜索引擎到达本站,这部分用户通常为民众,习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并访问网站。此外,还有24.40%的访问者来源于网站外部导航,0.01%的访问者来源于社交媒体。进一步分析地震门户网站搜索来源用户使用的搜索引擎分布情况(图4),可知百度是最主要的搜索引擎来源渠道,有62.93%的用户通过百度搜索来到网站。搜索引擎来源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7个关键词(图5),这部分用户主要是通过搜索“中国地震局”等品牌词来到网站,最新预报及消息也吸引了较多用户访问网站。

1.3地震信息用户地域分布

图6为监测期内地震门户网站用户来源省份分布情况,用户在全国各省份分布较为均匀,北京等网络化程度高的地区访问人次较多,四川等地震高发地区的访问人次也较多。

2地震网站信息栏目合理性分析

2.1热点地震信息访问量分析

地震门户网站首页共4屏,用户共点击139014次,图7为用户点击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首页点击热点较为分散,不符合通常网站呈现的“F”分布,说明页面各区块布局难以契合用户偏好。从首页覆盖内容上来看,各栏目服务信息较为全面;但从形式上来看,存在页面偏长、文字较多、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容易造成用户的浏览负担,无法有效地引导用户。首页点击热点区块有防震减灾要闻、最新震情、人事信息等,用户需求较大,建议保持或适当前移至页面上部,并优化其展现形式,便于用户找到所需信息,吸引用户点击。此外,页面存在大片区域用户点击很少,主要有重要专题、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办事、便民服务、交流互动,建议缩小其展示面积,适当移除用户不关注的栏目,或优化其展现形式。此外,图片和视频更易受到用户点击,建议适当将栏目内容的展现形式由文字列表转化为更直观的图表。

2.2新老用户点击热点分析

对用户首页点击热点进行细分分析,将地震门户网站用户分为两类:老用户和新用户,对比分析新老用户访问行为及需求内容的差异,以此指导网站建设能够留住新用户并提高老用户的忠诚度。中国地震局网站用户中,新用户占比为56.14%,老用户占比为43.86%。通过对比新老用户点击热力图(图8),发现新老用户点击热点存在差异。新用户更倾向于点击全局导航栏和站内搜索,这是由于新用户对网站栏目的设置还不熟悉,需要借助站内搜索和全局导航来查找所需信息。新用户更关注信息播报、最新震情、热点报道、地震频道等震情信息。老用户更关注防灾减灾要闻、行业动态、市县工作、人事信息等地震局相关工作信息。这是由于新用户主要为民众,通常是为了寻找震情消息或地震科普知识来到网站,而老用户多为政务工作人员,主要关注工作和人事动态。

3地震网站信息体系易用性分析

3.1地震信息栏目体系设置

用户体验不仅仅体现在界面友好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更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2]。地震门户网站栏目体系设置主要有5个一级栏目,分别为新闻资讯、政务公开、服务办事、交流互动、地震频道,各个一级栏目页面浏览量差异较大,用户浏览量主要集中于新闻资讯和政务公开(图9)。目前网站栏目的划分方式主要是根据供给内容类别(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互动交流),缺乏对用户需求的考虑,同时也没有突出地震网站的特色。由于不同用户群体对网站内容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建议紧密围绕地震网站定位,综合考虑服务功能和用户需求,对现有栏目拆分、整合、优化、创新,使栏目划分更清晰合理。如新闻资讯栏目,包括两类新闻,一类是时政要闻、防震减灾要闻、行业动态、市县工作、媒体播报、重要专题的工作动态类信息,另一类是震情速递、热点报道的震情消息类信息,建议将新闻资讯栏目拆分,便于有着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快速定位至所需信息。

3.2地震信息栏目入口及展现优化分析

在地震门户网站首页全局导航栏中,“地震频道”点击最热(图10),说明用户对该栏目有较大的需求,但该栏目在首页仅占有很小的区域,均以入口形式呈现,且展现形式不显著(图11),建议优化地震频道下栏目的首页入口。此外,目前地震门户网站多以文字罗列的形式呈现信息,缺乏直观性、生动性。尤其对于地震科普信息,单调乏味的文字难以吸引用户阅读,因而也难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建议将文字转化为图文、漫画、动画等形式,增强直观性、互动性、趣味性,吸引用户查看,便于用户理解掌握,充分发挥网站宣传普及地震科普知识的作用。

4网站搜索地震信息功能分析

4.1站内搜索入口设计

为了让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被搜索引擎收录并快速定位,需要搜索关键词统计及搜索引擎点击量,通过优化搜索引擎,并根据搜索频率较高的业务信息,提供相关业务部门链接及服务事项标签,设置搜索关键词较高的热点专题,可以快捷地找到所需要信息,形成特色服务功能、连贯性的服务流程[3]。在监测期内,中国地震局网站的站内搜索使用率为2.75%。目前网站的站内搜索入口设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搜索框存在误导用户的显示要素,根据热力图显示(图12),大量用户点击按钮,但实际该要素并不具有查询功能,建议删除。此外,建议网站借助页面标签技术和搜索热点探测技术,针对网民近期搜索的热点主题,在搜索入口附近推送搜索热词,点击进入热点专题服务聚合页,以事件门户的方式集中向用户进行推送,提高站内搜索的热点响应能力,满足用户需求,吸引用户点击。

4.2站内搜索需求响应情况

表1为地震门户网站搜索量排名前8位的站内搜索关键词。可以看出,众多用户搜索了地名相关关键词,这部分用户希望找到某地区地震速报的信息,建议增强中国地震局政务网与信息服务网的链接互通,并在信息服务网的地震速报中增设地区的分类。此外,也存在一些关键词搜索结果点击率较低,说明网站提供的相应搜索结果未能满足用户需求,建议网站进一步整合站内搜索数据库资源,提高搜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4.3站内搜索结果返回页

进一步分析站内搜索功能的可用性,以用户搜索最多的“湖南”为例,目前网站搜索结果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提供对搜索结果的排序方式,如按时间、相关性排序,影响了用户浏览搜索结果的效率;二是未提供对搜索结果的分类方式,如按类型、时间等分类,用户难以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内容。建议网站在相应方面加强建设。

5地震信息网站用户技术环境分析

5.1用户浏览器分析

图13为地震门户网站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类型情况。数据显示,IE浏览器是目前中国地震局网站用户使用最多的浏览器类型,其次分别为Chrome、Safari和QQ等。

5.2操作系统分析

图14为地震门户网站用户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种类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微软旗下的Windows操作系统依然占据操作系统市场的主流,是地震门户网站用户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Android、IOS等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开始流行,应当高度重视针对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优化工作。

5.3屏幕分辨率分析

图15为地震门户网站用户所使用的屏幕分辨率情况。目前,1366×768、1920×1080、1440×9003种分辨率为地震门户网站用户中最常使用的屏幕分辨率。在设计时,应当主要考虑以上3种分辨率,以提升用户体验。

6地震信息服务功能体验改进建议

6.1合理布局地震信息模块提高用户体验

地震门户网站首页对各栏目内容覆盖较为全面,但也导致了页面偏长、文字较多、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容易造成用户的浏览负担,无法有效地引导用户。建议网站重新规划首页设计,基于用户浏览习惯、点击热点、需求特征,适当调整首页栏目配置,优化首页布局、各栏目展现形式,突出展示用户最为关注的栏目,适当移除用户不关注的内容,加强网站对用户浏览行为的引导,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6.2优化地震信息服务资源满足用户需求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地震网站特性,地震网站常规功能主要有信息功能、宣传功能、查询与服务功能。为提高网站用户体验必须设置紧跟时代步伐的栏目资源[4]。建议地震门户网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供需并重的发展理念,根据用户访问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栏目内容,优化配置网站核心服务资源。做好热点信息和相关信息主动推送,方便用户查找所需信息;有效引导网站信息和服务供给,提高用户信息满意度。同时,细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根据网站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规划网站服务内容,将网站数据分析与网站内容供给有机结合。

6.3规划栏目体系突出网站信息服务功能

目前地震门户网站栏目的划分方式缺乏对用户需求的考虑,部分栏目命名也易对用户理解造成迷惑。合理的栏目体系规划能够使得用户方便的理解和使用网站提供的服务,并且能准确的反馈给使用者有效的信息[5]。建议网站紧密围绕地震局网站定位,从服务功能和需求主题两个维度出发,重新规划网站栏目体系,对栏目进行整合、优化、创新、依托业务、需求导向、突出特色,形成清晰合理的栏目体系,方便用户快速定位,便捷地找到所需信息。

6.4优化地震信息网站站内搜索功能

地震门户网站站内搜索的设计及功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网站优化站内搜索框的设计,针对网民近期搜索的热点主题,在搜索入口附近推送搜索热词;进一步整合站内搜索数据库资源,提高搜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使搜索结果更好地契合用户需求;提供对搜索结果的排序方式,允许用户按时间、相关性对结果排序,提高用户对搜索结果的浏览效率;提供搜索结果的分级分类显示功能,允许用户按照类型(如文件、视频)、时间(如一周内、一月内)等多种方式对结果进行筛选,帮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定位,便捷地找到所需功能或信息。

6.5提升网站的兼容性

针对网站用户使用的主流浏览器、操作系统、屏幕分辨率,改进优化网站页面设计,确保在网站用户最常用的技术环境中不出现功能区块无法显示、页面区块错位、技术按钮失效等兼容性问题。

7总结

地震门户网站是地震行业和社会公众交流的重要途径,为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专业权威的地震信息服务,传播地震速报、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科技研究数据、地震科普知识等专业权威的地震信息。地震网站信息服务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用户的数据需求和使用感受出发整体考虑地震网站的信息服务水平,在“网站供给”与“用户体验”之间建立一个良性循环[6]。提高网站的互动性和易用性功能,在地震应急和震灾救援方面突出地震信息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和专业性特点,增强突发地震信息服务能力来提升用户的青睐度和信任感。运用新技术多元化信息展现形式,丰富地震信息内容,拓展地震网站信息服务功能和服务新理念。

防震减灾技术范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急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大灾害救助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信息化支撑能力,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灾害损失明显减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为全区人民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安全生产建设

1.强化党政领导责任落实。建立和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以及相应的项目、资金、措施和支撑体系,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制定安委会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构建职责分明、责权统一、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监管体系。(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责任股室:办公室、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2.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责任,坚决克服"重发展轻安全"、专业安全监管缺位错位或不到位的问题综合协调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责任股室: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3.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区网格化管控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机构,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控,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并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规范生产过程操作程序和标准,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标准,确保安全生产投入,不断改善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切实达到安全生产要求。(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责任股室: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4.完善安委会综合协调机制。认真履行安委办工作职责,建立安委会成员单位定期调度机制和安全风险研判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强化安委办综合协调职责,制定分解任务清单;在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的同时,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继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有限空间作业等行业领域三年专项整治。制定安全生产诚信分级分类联合奖惩措施清单,定期企业安全生产失信行为。加强各类园区安全监管,统筹规划布局,严格安全准入,严管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责任股室: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5.完善巡查督查问责考核机制。认真落实《河北省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制度》,组织对安委会成员单位进行例行巡查,并根据工作需要对巡查整改情况实施"回头看"。针对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巡查,切实解决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问题。建立领导包联责任制,突出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督导检查,围绕"双控"机制建设、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等方面,开展督导检查和暗查暗访。优化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提高事故情况、责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和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比重。对未按有关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各级各类人员,对发生事故的企业,严格责任追究;充分发挥卡、单、函、令制度、黑名单制度的作用,督促问题隐患整改,推动工作落实。(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责任股室: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

6.建立事故调查评估统计机制。强化事故调查处理跟踪督办和挂牌督办,严格事故领导批办和举报核查工作,严肃查处事故企业的迟报、漏报、瞒报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把事故调查报告、核查报告的审核关,对事故调查处理实行闭环管理。组织调查统计业务培训,加强事故评估工作,规范和提升全市调查统计和评估工作水平。运用事故统计分析结果指导安全生产工作,防止重复发生同类事故。(牵头领导:牵头股室:科技法制统计股;责任股室:全局所有股室;完成时限:全年)

7.加强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攻坚行动,坚持周统计、月调度制度,真正把"四个一批"落实到位。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源头管控,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联合审查,严格化工建设项目准入。(牵头领导:责任股室: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完成时限:全年)

8.加强工商贸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冶金行业专项整治,建立钢铁联合企业动态监管台账,深入排查治理煤气、高温熔融金属等方面的重大事故隐患,严格安全管理制度诊断,完善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提升制度执行和岗位标准化作业能力。深化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定期完善监管台账,持续开展《河北省有限空间作业指导手册》宣贯培训,统筹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害评估,根据作业时间和季节特点组织专项检查。推动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引导督促企业制定重污染天气停限产应急预案,加强环保治理设备设施安全管控。制定加强中小企业监管意见,压实区乡责任,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强化督办约谈曝光,提升监管工作实效。(牵头领导:责任股室: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二)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建立值班值守机制。制定《应急管理值班值守工作制度》,来电接听、文电运转、信息报告等方面规范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室规范化建设,建设满足值班需要的值班场所,健全完善规章制度,配备设施设备,推进应急值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应急指挥中心;责任股室:全局所有股室;完成时限:全年)

2.建设综合多能的救援队伍。整合全区现有救援力量,提升各类救援队的专业化、正规化和职业化水平。争取上级支持,搞好地方配套,鼓励社会参与,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建、有偿服务"的原则,在重点区域组建不同规模的应急救援、防灾减灾、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专兼职救援队伍,加强应急实战演练,开展区域机动应急救援。(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应急指挥中心;责任股室:全局所有股室;完成时限:全年)

3.切实发挥减灾办协调指导作用。落实自然灾害防治责任,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建立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自然灾害防治责任体系。推动完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按照分级负责、分工负责的原则,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形成灾害防治的工作合力。建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与常态摸排机制、会商研判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和工作协调推动机制。充分发挥减灾办统筹协调职能,推进落实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和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应急指挥中心;责任股室:地震预防应急股、火灾防治管理股、救灾物资保障股;完成时限:全年)

4.做好防汛抗旱统筹协调工作。健全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调整完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成员和成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任务。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指导各级各部门做好防范工作以及较大以上水旱灾害抢险救援工作。提早部署落实全区汛前各项工作,督导检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的防汛抗旱工作情况,组织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加大对各级新任防汛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城区排水、应急抢险、军地联动、洪水调度、人员安全避险等应急演练,提高洪涝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应急指挥中心;责任股室:地震预防应急股、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5.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继续实施重点火险期封山管理,深化"五增"措施,强化一线巡护力量科学管理。开展野外违法用火专项打击行动,开展"五清"专项行动,抓好重点时段、关键部位的可燃物清理工作。积极推进全区森林草原防灭火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大型扑火装备应用、新型技术推广力度。严格执行森林草原火灾的分级报告、零报告、有火必报、日报、火灾快速报告、监测热点核查全覆盖等应急值守制度,确保火情信息传递顺畅高效。(牵头领导:牵头股室:火灾防治管理股;责任股室:火灾防治管理股;完成时限:全年)

(三)切实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保障

1.开展全员大培训大宣传活动。全面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培训,着力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推进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行动,继续组织高危企业班组长专项培训,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深入开展以企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为主的应急教育培训。加强与新闻媒体深度合作,持续曝光督导检查、暗查暗访发现的问题隐患,形成有力震慑。规范灾情和舆论引导,完善灾情信息依法统一机制,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网络、微信等内容管理和舆情分析,引导网民依法、理性表达意见。(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宣传培训中心;责任股室:全局所有股室;完成时限:全年)

2.打造应急指挥综合应用平台。围绕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应急救援等核心业务,全面启动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牵头领导:牵头股室:科技法制统计股;责任股室:全局所有股室;完成时限:全年)

3.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站(点)建设。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街道)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推进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落实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管理责任,确保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积极推行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协同开展灾害隐患排查,确保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到基层。(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办公室;责任股室:全局所有股室;完成时限:全年)

三、措施要求

(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进一步深刻理解把握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坚决把中央和省、市、区要求落到实处,认真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总要求,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守护人民安宁为神圣使命,着力强化"人民城市人民建,应急工作为人民"的工作意识,坚持以敬畏之心推进隐患治理,切实把安全生产和城市安全发展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进一步防风险、除隐患、降事故、保安全,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落实好深入基层和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推动应急管理实事工程落实落地,把群众诉求、基层需求作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向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底线思维,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防震减灾、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重点工作。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专项整治、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冶金专项整治、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复产复工施工专项整治、防震减灾专项整治、防汛抗旱专项整治、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八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