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例6篇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老年牙病患者心理因素口腔健康

临床资料200例患者,男93例,女107例。年龄55—73岁。患者按心理状态不同,有以下分类:

1临床分类

1.1恐癌型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文献资料分析,7%-10%的老年患者对口腔疼痛和粘膜异常均易联想到是癌症。情绪紧张和压力增加心理负担,贻误有效的治疗时机。

1.2恐惧焦虑

到口腔科就诊,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只是程度不同。因为老年人机体对疼痛承受的能力降低,担心钻牙、拔牙是否疼痛。术后是否出现胀痛感染,镶牙是否能恢复正常咀嚼等。

1.3观点陈旧型

“保全”思想作怪,认为“牙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拔除,拔一个全口就会掉光”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牙痛和松动是上火和衰老的表现。对牙痛不是病的错误理论根深蒂固。一般能挺住就不去医院或自行口服消炎止痛药而延误治疗时机。

1.4孤独,自卑

老年人就诊,尤其是无亲属陪护时,担心治疗时间和次数是否过长过多,担心治疗费用是否会增加子女负担。部分人受经济条件限制被迫放弃口腔疾病的治疗。总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或“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因而焦虑不安,或认为自己已老时日无多而无需治疗。

1.5多疑

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因内分泌的改变产生和遗留下更年期综合征的反应,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怀疑,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采取不信任态度,表现为怀疑是否收费过高,怀疑医生的技术水平,怀疑器械是否消毒干净。

1.6自尊心过强

这种情况多见于在职或离职退休的老年干部,因为长期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求受到特殊待遇,习惯性的命令和否定医护人员的工作。

2应对措施

2.1要消除老年人的恐惧心理和焦虑热情接待来就诊的每一位老人,认真倾听老年人的诉说,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说明疾病的发生,归转和愈后,以便让其了解治疗方案。通过延长沟通时间让患者慢慢习惯口腔医院的就诊环境,带领去看正在治疗的其它患者,观察其他患者的反应以消除紧张情绪。让患者之间多交流沟通治疗时的过程及愈后,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达到治愈目的。

2.2消除孤独感,自卑感在治疗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解释,注意语速和音量,增加医患沟通时间。动作轻柔,器械轻拿轻放。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诊疗时间,劳逸结合。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休息时间和次数,多聊轻松的话题。交代好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尽量争取家属的配合。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对他的关心重视,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悲观情绪。并在治疗过程中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消除其悲观的自弃心理,焕发积极的心境,从而达到医患协同的治疗目的。

2.3尊重病人老年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医务人员应当关心和体贴病人,要给他们同情和谅解,像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他们,使用尊称,如“刘老”“王老”或您。上下楼轻轻搀扶,做到体贴入微,关心备至,态度和蔼,言语亲切。检查,诊疗操作要轻柔,耐心解释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并稍稍提高音量以便老年患者听清。

2.4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在医生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应该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特点,经济条件及其它个性因素科学合理地帮助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我们提供的必须是正确的,易于理解的,合适的,有利于增强病人信心的信息。当患者充分了解并获得了自己病情地信息后,患者的选择和医生地建议往往是一致的。当然,医生在向病人解释预定方案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诊疗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一些诸如诊次间痛或者牙裂等情况预先告知老年病人,并告诉他们怎样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2.5积极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更新陈旧观念让老年患者了解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重要性让其了解身体疾患能够在口腔中有所体现,而且口腔疾病也同样能够引起其它疾病。在老年这段特殊时期,健康的口腔决定着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进而影响着机体的健康,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在这段时期一定要积极做好口腔健康宣教,使其自觉接受口腔保健与治疗,达到防治两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3结论

人口老年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总趋势。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过程,是生命过程中各器官退行性改变的综合表现,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口老龄化使老年牙科患者的比例与日俱增,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开始得到重视。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的治疗原则征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和配合。解除老年患者的精神压力及顾虑,帮助调整心态,使口腔疾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尽管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同,所患疾病与病变阶段也各异,但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行为、语言、态度、表情、有责任适时地满足患者需要。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除具备老年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这体现了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价值,也是每个医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DouglassCW.解析和处理看牙恐惧心理。口腔健康报道,2002,12(1):11.

[2]张震康主编现代口腔医学(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1.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人文关怀;骨伤老年患者;护理

骨伤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不仅能引起肌肉、骨骼的退行性改变,而且可能引发生多种并发症。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易发生多脏器退化性疾病,使骨伤老年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比一般性骨折病人高。实施人文关怀,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这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1]。针对骨伤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科对2010年收治的34例骨伤老年患者通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促进骨伤老年患者尽早康复,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2010年间我科收治34例骨伤的老年患者,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50岁,平均54岁,新鲜骨折30例;陈旧骨折4例,伴有并发症26例,占76%,其中有高血压病史8例;心脏病史6例;糖尿病史5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2例,脑血管疾病5例。通过对34例骨伤老年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使他们均能够积极的应对环境,主动的配合治疗,达到了尽早康复的目的。

2 人文关怀护理理念

护理给予患者的已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和生理上的救护,而是心理和个性的满足[2]。人文关怀护理是建立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上的。 现代护理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文关怀把握好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

3 骨伤的老年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某些复杂的心理变化和特殊的生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心理方面

3.1.1 患者角色适应不良 老年患者由于骨伤的原因,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陌生的病区住院,难以适应环境,甚至可能有抵触情绪。我们护理人员要主动迎接患者,热情地介绍自己,并为他们准备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让他们安心地住下来.。尽快与患者熟悉,把患者介绍给同室病友,主动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的情况,同时介绍病房的基本设施和作息时间安排,尽快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群体。我们应多巡视病房,多与其交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及适应情况,对患者的要求,我们尽量予以满足。

3.1.2 焦虑、恐惧心理 (1)骨伤患者以车祸、外伤多见,患者大多对疾病没有心理准备,充满恐惧。护士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鼓励安慰患者,并做好快速有效的外伤处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让病人了解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主治医师的情况使患者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感到自己被重视、尊重,增加对手术医生的信任感。(3)同时要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使其产生不必要的担心。家属的情绪对患者的心理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家属的情绪也需要给予安抚,多与家属沟通,使家属密切配合,家属的鼓励、支持能协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1.3 自尊心理 老年人一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固执、不愿听从别人的安排,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的意见,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有时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如独自上厕所大小便,坚持原有的饮食习惯,这可能引起一些意外发生[3]。这需要我们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兴趣和爱好,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巧妙地引导,用适当的语言宣教,使他们能够听从我们的指导意见,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

3.1.4 幼稚心理 有的老年人生病后表现天真,提出难以做到的要求,同时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稍不顺心就与医护人员、家属发生冲突。护理人员要多巡视病人,多沟通,主动与他们讨论病情,共同参与制定康复计划。有的手术患者过分的担心疼痛,我们要用适当的语言告诉病人术中将出现的一些情况和对疼痛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充分了解到术中术后疼痛是轻微的,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3.1.5 自卑、孤独心理 老年人由于长期孤独寂寞,加上退休后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易产生悲观情绪,自卑心理。护士要尊重他们,多提他们的成绩,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积极配合治疗。骨伤的患者病程长,生活多不能自理,子女忙于工作不能长期陪伴,病人往往孤僻,沉默、不宜接近,同时他们希望尽快诊治,减轻疼痛,就产生急躁情绪。这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讲话的技巧,情绪要和患者、家属合拍,认真倾听他们诉说,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够平静的接受现实。

3.1.6 猜疑心理 老年人多疑,对医护人员的语言极敏感,所以在老年人面前讲话要谨慎、注意用词得当,以免引起他们的情绪反应,造成不良后果。对于术后的骨外伤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解释手术效果,耐心询问伤口疼痛情况,解释伤口疼痛会通过止痛泵、药物治疗而消除。并教会患者如何摆放舒适的,使肢体得到最大的放松。

3.2 生理需求方面

3.2.1 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础疾病是否控制得当直接影响到骨折的恢复进程。因此对骨折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护理。定时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和血糖等,根据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调整药量。

3.2.2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弱、伤口易发生感染,若发生感染病人会出现焦虑、少语、失眠,护理人员要通过精心护理及给病人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3.2.3 功能锻炼对骨外伤患者至关重要,大多数老年人骨折后都不敢活动,护理人员要在精神上疏导,主动护理,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积极指导他们如何利用器具和自身进行功能锻炼,并帮助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使他们乐于接受,积极配合,为早日康复做好准备。经过一系列人文关怀护理,医患之间取得理解,使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4 结论

骨伤科患者往往住院时间长,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并发多种疾病,恢复较慢,容易与医护人员产生误解和矛盾,我们通过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同时让患者也理解医护人员,从而减少医患摩擦,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由此而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通过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实现了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从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向重视患者需要得到满足的转变,从重视对疾病的护理向重视对患者全方位的护理转变[4],从根本上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医院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响红,杨永明…..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探索和实践.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8):33.

[2] 贺美玲,孙宏…..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06,6(3):41.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37-02

在临床中,心肌梗死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在我国老年人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1]。并且患有此病症的患者往往病情比较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术后迅速恢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就此,本文为了研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与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特此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8例展开相关研究,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49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49例。其中研究组患者49例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8:21,年龄分布在58-86岁之间,平均年g为72.0±3.5)岁;参考组患者49例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7:22,年龄分布在59-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8±3.6)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护理过程选择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体温等进行基础护理。

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则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第一,对患者及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与心肌梗死相关的知识,并且制和发放心肌梗死健康宣传手册;其次,在医院定期组织患者、护理人员开展心肌梗死宣讲讲座。第二,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相关护理,对患者制定相关饮食方案,建议患者避免饮食高胆固醇食物、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多饮食高纤维的水果等食物。第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转变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第四,对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干预,将患者具有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有效改善,保证病房的空气流通以及整洁状况;其次对患者制定训练方案与休息时间,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五,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等等。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升高的状况。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改变,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是造成疾病的最主要因素[3]。比如,当人们具有暴饮暴食、不爱运动、休息时间不规律等都会造成人们患有诸多疾病[4]。由于老年人来讲,由于人们的免疫力以及其他身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展逐渐退化,倘若还具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导致老年人患有病症。其中冠心病便是多发于老年人当中的一种病症,对老年人的身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并且心肌梗死病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患有冠心病病症相关,当患者患有有冠心病病症后,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导致血栓形成后,便会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及分支发生堵塞状况,进而导致心肌严重缺少血液供应,最终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状况[5]。

而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

参考文献:

[1]曾碧媚,吴少群 ,张转转.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07:1256-1260.

[2]尹红英.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 (9) :1901-1903.

[3]邵燕.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干预效果[J].护理杂志,2014,31 (8) :28-30,36.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体会;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17-02

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特点,总结患者经过治疗以及相应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讨论并且分析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特点,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寻找针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作为临床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6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平均年龄为67.5岁。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医护人员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时刻保持着热情的态度,对于患者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及时满足,同时要保持服装的整洁同意,要时刻保持微笑,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医院的关怀,病房要保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问询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病情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应治疗以及护理干预。

1.2.2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进入医院,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感到不安,再加上人在老年,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对病情产生担心、焦虑、甚至是恐惧、愤怒等等消极情绪,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不利[1],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打消其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其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调整心理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康复。

1.2.3 生活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于生活护理的质量要求非常高,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多吃水果蔬菜粗纤维,少食多餐。同时尽量食用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

1.2.4 病情监测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严格关注患者的血糖、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如果患者发生不舒服的状况如气短、胸闷等要引起重视,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的变化,对于患者的治疗护理方案,要根据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以及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制定。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利用卡方检验以及t检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

2 结 果

全部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康复顺利最终达到痊愈出院的患者有118例,剩余两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后不幸死亡。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满意的患者有86例,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27例,对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7例,总满意度达到了94.2%,见表1。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又被称为循环系统疾病[2]。他通过影响老年患者的循环系统导致患者发生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等病症,严重影响到了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生命安全[3]。近几年来。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现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也就越发受到重视[4]。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特点,总结患者经过治疗以及相应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发现全部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康复顺利最终达到痊愈出院的患者有118例,剩余两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后不幸死亡。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满意的患者有86例,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27例,对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7例,总满意度达到了94.2%。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病情观察护理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的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是一种临床上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茵,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生活质量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85-86.

[2] 周丽霞,等.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8(27):185-186.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老年患者;消化道肿瘤;护理体会

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由于年龄以及体质等各方面原因,一般都具有血流慢、反应性以及防御性差、并发症增加等特点。纵观目前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方法,手术仍然是主要手段。对于一些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以及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老年患者术后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而对于一些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更多的患者以及家属会选择姑息治疗,人性化综合护理对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可见,护理对于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探讨相关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从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62岁至82岁之间。其中,结肠癌患者6例;直肠癌患者4例;胃癌患者2例;胰腺癌患者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例,食管癌患者2例。

2 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饮食、疼痛、围手术期肠内营养以及术后等综合性的规范性护理。

3 讨论

3.1 心理及疼痛护理 一般情况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多少会存在心理方面的障碍,轻者会表现出抑郁、沮丧等情绪;重者会表现出恐惧、愤怒等情绪。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所以,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共同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安慰,可以针对不对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地疏导,认真解答患者相关的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尽量多给患者以温暖和关怀。同时,医务人员对于患者存在的一些错误治疗观念应该给予及时的纠正讲解,真诚地告诉患者及家属相关的病情,让他们能够抱着希望,积极面对治疗。另外,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都在出现疼痛, 如肝癌患者及消化道肿瘤并发骨转移患者往往疼痛剧烈、持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充分地控制疼痛是对晚期癌症患者最好的关怀,首先要态度亲切和蔼,举止稳重自信,操作敏捷娴熟地去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其安全感和希望感;同时通过与患者交谈、鼓励、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痛苦;再者要配合医生认真执行“三阶梯止痛方案”,认真做到按需给药,按时给药。

3.2 饮食方面的护理 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首先应该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保证患者每天都要食用一定的米饭、面食、鱼肉以及蔬菜、水果,从而确保老年患者足够营养的摄入量。其次,医护人员应该为每位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尽量刺激唤起患者的食欲,可适量进食一些高热量、富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3.3 围手术期的肠内营养护理 患者进行手术后,可以视情况进行围手术期的肠内营养护理,这部分是外科治疗的重要部分,关键在于加强巡回护理。医务人员应该主动询问患者有没感觉消化道不舒服、在输液过程中有无感觉恶心、腹痛等症状,如有应该对症处理。同时,营养输液过程中,输液的速度、温度以及浓度也是护理的关键要点,必须进行正确控制。

3.4 术后方面的护理 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医护人员首先在术后一定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测,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保证患者引流管的通畅,并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性质以及量,避免引流管扭曲以及滑落等现象。其次,患者伤口所用的敷料一定要保持干燥以及固定,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腹胀、腹痛以及其他不适,应该进行检查后对症处理。同时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允许的条件下可鼓励患者慢慢下床简单活动一下,也可以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从而加强血液循环,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另外,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方面的护理,避免口腔炎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的发生。待老年患者排便以及排气后,可以给予适量清淡流质食物。

参考文献

[1]吴娟,程宏辉. 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21) .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奥瑞姆自护模式;髋部骨折;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渐明显, 老年人因生理结构特点, 易发生髋部骨折, 骨折后需长期卧床, 骨折愈合缓慢、病情长、并发症多、自理能力低下等, 治疗和护理上困难,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奥瑞姆自护模式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奥瑞姆(Orem)提出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 它通过评估患者的自护需要, 自护能力和基本条件因素, 比较自护需要和自护能力, 确定自护不足, 设计相应的护理系统, 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 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1]。2012年11月~2013年5月, 本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同时, 将奥瑞姆自护模式应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 取得显著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2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因不慎跌倒致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共186例。其中男132例, 女54例;年龄60~98岁, 平均年龄7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106例, 股骨颈骨折80例;行胫骨结节牵引126例, 皮套牵引60例;行手术治疗171例, 保守治疗15例。

1. 2 方法 入院后即采用《入院病人护理评估表》, 通过与患者、家属交谈, 对患者的体查, 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心理状态、自理需求和能力。全部患者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进行护理。根据个体自理缺陷的程度, 奥瑞姆自护模式分为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2]3种护理补偿系统。针对患者不同自理需要, 应用相对应的护理系统理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护理。

1. 3 护理

1. 3. 1 完全补偿系统 骨折合并老年痴呆患者, 这类患者因健康状态, 语言沟通有障碍, 完全丧失自护能力或者自主能力绝对受限, 不能承担执行自我照顾的积极主动的角色, 需要护士实施完全补偿护理, 代偿患者在自护上的无能为力以及支持和保护患者。

1. 3. 1. 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 室温适宜。准确执行医嘱, 耐心地对待患者, 加强晨间和晚间护理。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根据患者的病情, 与家属共同制订护理计划。

1. 3. 1. 2 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住院后, 医院环境、陌生人群和各种治疗压力源的刺激会使患者感到陌生、恐惧、孤独等, 这些情感症状伴随着行为的异常, 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而且给临床护理造成极大的困难[3]。该类患者在自我需要的表达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在护理全程中要关心、体贴, 加强有效的沟通。

1. 3. 1. 3 饮食护理 根据骨折愈合分期的不同, 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膳, 制订符合老年患者的饮食计划。初期宜清淡, 中期宜和平, 后期宜进补的原则。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

1. 3. 1. 4 牵引护理 患肢要保持外展中立位, 牵引锤的重量不随意增减, 牵引注意观察患肢肤温、肤色、末端血运及感觉情况。皮套牵引注意观察皮套是否滑脱、松散, 并及时调整。骨牵引患者注意观察牵引针口有无渗血、感染等征象, 每天予75%酒精滴针口;以防牵引针口感染。

1. 3. 1. 5 功能锻炼 在患者清醒时, 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 协助行双上肢扩胸运动、足趾屈曲的被动活动, 按摩患肢,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关节废用。

1. 3. 2 部分补偿护理系统 患者有能力满足自己的一部分自理需要, 但另一部分依靠护士来满足[4]。此类患者意识清醒, 由于年老体迈、骨折后需卧床休息、知识缺乏、心里有受伤的阴影限制患者部分的自理能力, 当患者自理能力部分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时, 可发挥部分补偿系统作用。护士和患者共同承担自护的主要角色。

1. 3. 3 支持-教育系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能自己满足自护需要, 但必须在护士提供指导和健康教育下完成。在护士指导下, 患者通过学习与骨折康复有关的知识, 完成自护活动。重视与家属沟通, 提高家庭支持力度, 训练患者独立的自护能力。

2 结果

无死亡病例, 无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2例因家属原因放弃治疗, 15例因合并内科并发症转内科治疗, 169例全部如期愈合出院, 发放169例调查问卷表, 回收169份, 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 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5 d。

3 讨论

3. 1 奥瑞姆自护模式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意义 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 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 老年患者骨折愈合缓慢、病情长、并发症多、自理能力低下等,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要求。奥瑞姆自护模式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 明确了患者与护士的行为和角色, 科学正确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性自理需要及具有哪些自理能力, 根据不同患者应用相对应的护理系统, 正确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 并充分利用患者现有的自理能力, 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 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康复自信心。

3. 2 促进护理专科发展 运用奥瑞姆自理理论指导护理临床工作, 需要不断对患者的需要和自护能力进行评估, 制定计划, 及时评价修改, 这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 获取最新的护理资讯和相关护理技术, 从而促进护理人员向专科护士发展。

3. 3 和谐护患关系 让患者实施自我护理, 使护理人员更多地从个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角度来关注患者, 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真正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真正做到了“两低、两高、三满意(门诊、住院费用低, 业务量提高、满意度提高, 政府满意、患者满意、医务人员满意)”。

综上所述, 应用奥瑞姆自护模式护理老年髋部骨折, 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减少并发症发生, 缩短住院天数, 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体现护士自身价值、促进护理专业发展, 节约护理资源, 护理服务由医院内延伸至医院外, 提高医患满意度,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 宋爱云.Orem自护模式在多发性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河南外科杂志, 2009,15(2):114.

[2] 袁浩斌.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 2004,19(9):774.

[3] 万安珍.10例老年痴呆患者合并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医学信息, 2011,24(8):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