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护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老年医学护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老年医学护理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1

老年医学合作项目的成果

1老年示范病房2010年10月,老年示范病房由高干保健科划归大内科管理,并开展门诊和会诊。2010年10月正式成立专科。老年医学组现有医师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各1人、主治医5人、高年住院医1人,护理人员13人。与其他科室合作组建了老年医学团队,包括临床药师、心理医师、营养医师和理疗医师;另外,关系密切的专科有相对固定的医师,组成了有力的支持团队。

2病房床位共24张,其中12张为亚急性病床,主要收治慢性疾病急性加重、老年综合征、复杂病例个体化治疗、术前评估、营养支持、术后康复的老年患者;1年来这些床位的平均使用率97%,周转率2.34。另外12张床为长期照料病床,收治的患者为晚期痴呆、卒中后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病房管理:(1)三级查房+主治医师负责制;(2)病历中增加了老年专科情况,包括老年综合评估(CGA)、用药核查和营养风险筛查等;(3)入院时即制定出院计划;(4)制定了预防院内感染、谵妄、跌倒、压疮等特殊规定;(5)出院小结要求符合转诊医疗的要求。

3门诊除了老年综合门诊的定额数为12~15例/单元。还推出了“一站式”整合门诊,每单元定额数不超过8例,内容包括CGA、用药核查、疾病管理、营养评估和预防建议,并预约普通门诊随诊;1年来共诊治144例,其中>75岁的患者占38%。

4院内会诊在骨科和胃肠外科开展了老年患者的术前会诊101例,对于髋部骨折的急诊患者尽可能在24h内会诊,缩短入院-手术时间,减少衰弱、压疮、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加速康复,维持功能。与药师会诊多重用药患者,减少用药。会诊需求不断增加。

5多学科团队模式老年科医护人员,医学心理、康复、营养科的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每周1次查房、整合门诊,熟练掌握了团队成员沟通、无障碍信息交流、高效率会议召集等技能。

6转诊医疗与养老和护理机构建立联系,试图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或护理院之间无缝隙的转诊,尽量减少老年患者再入院率,在社区内养老。

7教育科室的重点工作之一。(1)自我提高:每周2次共3h的临床讨论会和报告会。(2)培训:①接受内科3年住院医、研究生轮转1~2个月,进修生3~6个月,国外住院医和研究生的短期见习。一对一配备指导老师,根据轮转时间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出科考试和意见反馈。②将老年医学纳入3年内科住院医教育项目,完成教材编写。(3)PUMCH、JHU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联合举办、《中国医学论坛报》协办的“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于2011年9月在北京成功举办(Ⅰ类学分6分)。并计划将该论坛高水平继续下去。(4)自2010年9月起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开设“老年医学专栏”,每月一版。(5)在各种报刊上发文,普及老年医学理念。

8临床研究对新的医疗模式在PUMCH进行本土化适应并不断改进,然后逐步推广。包括: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调筛查的不同方法的比较;降低老年人院内感染的综合措施;关于对生前预嘱的问卷调查态度;参与了老年痴呆的队列观察及Exelon不同剂型的Ⅲ期观察。

讨论

PUMCH与JHU的合作达到该项目的三项预期目标,即人员培训、成立老年医学科、撰写诊疗常规和举办国家级学习班。已经开始在全国播散老年医学的理念。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有了一些感悟。

1老年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1)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整个医疗过程,单病诊治指南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个体化治疗。(2)老年医学的宗旨是维持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状态。(3)诊疗行为要充分考虑到获益与风险,预见和避免医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多重用药、插管、睡眠剥夺、谵妄、活动受限导致的功能下降和衰弱、压疮及造影剂肾病等)。(4)提倡“事先医疗计划和(或)生前预嘱”(advanceddirectives,livingwills)。(5)和缓医疗和(或)姑息医疗。(6)转诊医疗,强调连续的无缝隙医疗。(7)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力。(8)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9)对医学的热情;对老年人的“四颗心”(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

2“病人安全”是老年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在综合医院中发挥着保障高风险患者安全的任务。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首先考虑是否可用非手术治疗替代?患者的获益是否超过手术带来的风险?其次,通过评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缩短入院-手术时间。进一步要开展术后主动随诊,加强康复医疗及转诊医疗。对于手术的预后应该用新的评价体系,如某时间段的再入院或急诊率和死亡率(包括其他疾病)、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花费,而不仅仅是计算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日。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手术本身非常成功,但术后患者功能明显下降或引发其他疾病、进入衰弱或失能状态,该手术的结局仍归于“不良”。应用老年医学的理念制定院内的流程和制度,对入院患者进行风险程度的评估,并对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举办院内讲座提高其他专科医护人员的认识。工作重点的前移可将住院或医疗相关性伤害的风险降至最低,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发挥转诊医疗作用。MICU患者或患者术后3~4d,外科情况稳定后,转入老年科病房,以康复和做出院准备;或老年医学团队协助制定出院计划和出院后随访。

老年医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型

医疗服务体系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1亿人,占总人口的13.50%;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变轨期,将从缓慢发展转为加速发展[1],也将从轻度老龄化快速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叠加慢性病的流行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多重因素,对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3]。然而,医疗服务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卫生健康服务供给短缺,老年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涵盖老年人医疗与康复、护理与长期照护等不同类型服务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存在结构性矛盾

1.1老年群体已成为医疗服务需求最高的群体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以及免疫力的下降,面临的健康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显示,老年人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多病共患情况较为普遍[4]。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达55.5%,主要为慢性病,23.8%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均较2013年有显著的提高。此外,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迅速增加,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分别为40.1%和24.9%,占总人口17.9%的老年人口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45.3%。

1.2多重阻碍造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率较低

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55.5%,而两周就诊率仅40.1%,需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也高达21.0%。根据《世界健康调查》的相关数据,在中等收入国家,阻碍老年人获得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原因有卫生保健支出(负担不起诊疗费用)、交通问题(缺少交通工具和负担不起交通费用)以及主观认为病情不严重[5]。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就阻碍老年人获得医疗服务的原因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经济困难和就医手续繁琐是影响老年人就医的主要因素。

1.3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难以适应老年群体的健康需要

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往往是专门针对急性疾患或症状的治疗,大多采用独立、分离的方式处理各种健康问题,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缺乏协同,不同时点、不同情况下的医疗服务也缺乏一致性,导致老年人就医过程过于繁琐和重复挂号、检查等,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就医压力,也给医疗系统带来很大负担。同时,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对急性后期需康复护理、失能失智需长期照护、处于生命末期需安宁疗护的老年患者难以提供应有的服务,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供需矛盾突出[6]。

2目前医疗服务体系的适老化差距分析

2.1综合连续性老年医疗服务链条不完整

世界上大部分卫生系统是按照急症照护模式建立的,与老年人主要的健康状况并不相符[7]。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也是如此,注重单病、短期和机构化治疗[8],忽视健康教育、预防和康复护理、长期照护以及安宁疗护[9],严重缺乏老年病急性前后期的服务,服务链条不完整[10]。在健康教育方面,由于患者较多,且部分老年人的听力和理解能力等有所下降产生交流障碍,导致医务人员忽视或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进行讲解。在疾病预防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团队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发挥不足,对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康复服务、护理服务方面,供给明显欠缺,与老年康复、护理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同时,康复、护理与疾病诊治之间的衔接及双向转介流程尚需优化。在安宁疗护方面,全社会的认知水平较低[11],安宁疗护存在床位较少、服务标准不健全等情况[12]。

2.2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协调性较差

老年患者大多具有多器官系统功能减退、多病共存的特点,但大部分医疗机构仍然采取单病诊治模式,无法满足老年病诊疗的需要[13]。综合医院以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疗老年人疾病存在一定壁垒;老年病科数量不足且水平不高,导致老年人奔波于不同的科室和医疗机构。多名医生甚至多个医疗机构共同参与诊疗老年患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同医生传达的诊断信息不一致、检查结果不互认、重复检查等现象仍大量存在。此外,各层级、各系统的老年医疗服务信息尚未实现标准统一和高效共享,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尚未健全,基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诊疗需要的有序转诊流动机制尚未形成[14]。

2.3老年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不足

一是目前老年医学学科尚未形成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学科发展整体相对滞后。二是现有的医学课程往往忽视老年医学的知识和训练,而且缺少处理共患疾病和虚弱等常见问题的指导。三是老年病医生总量严重不足,老年病科在医疗机构内往往被认为是边缘科室,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吸引力不足,且老年病科的医务人员多由专科医生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老年医学相关培训,不利于老年病综合诊治的开展[14]。四是老年护理人员缺口极大,专业护理能力不足[15]。

2.4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年龄歧视不容小觑

一是在医学教育中,老年相关内容较少,且医学生很少学习怎么处理老年人多重复杂的健康问题和优先事项。二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医务人员对老年人态度消极、行为傲慢、不征求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喜好、阻止或限制老年人获取特殊说明的医疗干预。有些医务人员认为老年患者无法共同参与自身治疗方案的制定。在老年人用药方面,往往也是遵循成年人的用药规格和习惯,忽视老年人因生理变化可能需要的调整。三是医疗机构设计及服务流程等未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有些医疗机构缺少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厕所、候诊需要排长队,对身体残疾或行动受限以及患有尿失禁的老年人而言颇具挑战[16]。四是紧急状况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容易被忽视或受到阻碍,如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无法定期及时去医院复诊取药,住院期间无法获得充分的照护,线上预约挂号给老年人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甚至导致老年人无号可挂。

3推进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

3.1坚定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打造适老化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3年就已呼吁各国建设“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7]。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明确表示针对老龄人多层次需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效果要强于简单针对单独疾病的措施[18]。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认识,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的全链条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衔接和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从诊疗到康复、护理衔接流畅的连续性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多学科小组的团队式诊疗模式的开展;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以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为基础、老年病综合诊疗为支撑的老年分级诊疗体系,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诊治服务。

3.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推行个性化医疗服务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老年人的需要,从健康视角出发,依托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针对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19]。一是重视并做实老年患者个案管理,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和全科医生团队,综合分析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评估个体的需求,制定综合、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二是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系统性支持,鼓励老年人及其照护人员共同参与到自我健康管理中,提升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效果。三是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水平,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医疗服务或上门医疗服务,逐步建立基层医务人员“第一守门人”的制度。四是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3.3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人力转型

医务人员需具备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综合判断和处理能力,并能够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健康诊疗计划,同时要掌握公共卫生以及与老年人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院校成立老年医学系,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医学人才,特别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此外,对从事老年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也需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相关培训,提升为老健康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加快老年病科和老年综合门诊建设,落实《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确保到2022年实现5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的目标。同时,加强老年病诊疗的多学科合作,成立必要的多学科医疗小组,共同承担老年人的临床诊疗和健康恢复过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老年人多学科医疗小组的核心人员包括护士、全科医生、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和支持的老年病学专家等;次要人员包括药剂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和心理学家等;最后还包括非医务人员,即有经验的病人,可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患有同种疾病的病人。

3.4推动老年人无歧视地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创造关爱老年人的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3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老年医学;探讨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的老年人群慢性疾病高发,使得老年医学人才培养较为迫切,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医学生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而目前医学院校的老年医学仍然是临床教学难点之一,教学评价体系难以保证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在老年医学课程“金课”质量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合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试图引导教学双方的学习兴趣及重视程度,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同时督促教学双方共同努力,提高老年医学教育教学质量[1]。

1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

老年医学教育,不仅要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和心理医学的范畴,甚至还要包含人口社会科学、卫生经济学、老年护理学等综合内容,较其他专科教育具有更高的要求。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老年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医学生要建立丰富的知识储备及整体的医疗观念,能干预处置复杂的病情,做到既有整合观念、又有个体化诊治意识[2-3],这也是老年医学的教学目标。

2我校老年医学教学现状及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医学教育的现状明显不适应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教师思维局限,课堂照搬内科学模式授课[1,4],普遍缺乏整合、系统意识,没有 老年疾病特点及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概念;学生思想不重视等。有的院校甚至将老年医学设置为选修课,等同于内科学课程教学,按内科学形式考试,考核体系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我校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完全客观评价其教学质量、综合检验其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效果也有限,这也是当前其他医学院校传统老年医学教学体系的共性。主要表现如下[5]。

2.1强调量化有余,内涵分析不足

针对老年医学教学考核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而现行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卷面成绩分数,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难以量化的评价内容,导致评价的科学性下降。

2.2考核评价的引导性和激励性不足

现行的评价体系只强 调 其对学生的 学 习监督作用,忽略了对教学双方更为重要的 引 导和促进作用。此体系对学生仅体现出过关的分数,缺乏客观的教学结果分析和整改措施,对于促进教学帮助不大,教师则普遍对评价质量不够关心,考核的教学方式促进作用亦明显不够。

2.3教学双方自评参评比率不够

因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当前教师及学生对于双方评价模式普遍存在不重视的心理,认为卷面分数才是最重要的指标,除此之外其他评价反馈意义不大,且这一方面在实践中确实容易出现偏差。这些观点导致了教学双方自评参评比率下降,对综合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造成了明显影响。

2.4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不够

目前老年医学仍参照内科学考试形式,不能脱离传统思维定式,考核评价仍采用单纯理论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对老年医学专业特点考虑不够,缺少过程性评价,反映教学质量的真实性存在一定偏差。现行考核体系仍主要注重卷面成绩,对临床实践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的考核则过于简化,在教学改革中应加以补充完善。建设老年医学“金课”,总体应以老年医学课堂为核心,涉及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进展、全程贯穿老年医学特色、关注师生角色互动、卓有成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考核评价等。依据老年医学“金课”标准,考核指标应更注重临床实践和思维系统性、综合性。适当增加主观题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引入师生自评互评模式。通过改进考核体系,做到评价标准应由绝对统一转向相对统一,评价主体则由“单维评价”转为“多维度评价”,评价方法应由“量化评价”转为“质性评价”[1,6]。结合当前老年医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我们在内科系统考核模式改进做出前期研究的基础上[7],尝试改革过去依据内科学考核标准制定的单纯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的做法,结合老年医学的特点及正在实施的“金课”建设,将老年病学的疾病基础理论、实践操作、临床见实习等有机结合,探索适应老年医学教学特点的综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并为当前临床教学总体通用评价模型的改进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初步实践[8]。

3适应老年医学“金课”教学量评价体系的探索及实施

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老年病学的教学特点及规律,在建设老年医学“金课”的教学改革基础上,针对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索改进,以评价指标能否量化为依据,归纳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的可信度及区分度不强,主观性较强;定量指标则相对较客观,一般情况下可真实地反映教学评价效果。而实践操作中并非所有指标均可做到量化,为此我们尝试对上述两种指标进行适当权重分析,提升客观性,减低主观性,最大限度反映真实客观的教学评价效果[9]。同时,为了避免一些指标的绝对化,减少硬性的分值分配,我们尝试设计了相对详细的分值权重分配:综合考核总分值=分值模块1×权重1+分值模块2×权重2+分值模块3×权重3+分值模块n×权重n......对于体系中主观印象较强的指标如临床操作、病历书写、课堂现场效果等,必要时还要再次进行二级权重分析,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8]。学生在临床见实习阶段,考勤也可列入权重计算,这样尽可能做到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及教学质量,实现评价体系的综合化、多样化、合理化[10]。

3.1考核评价内容设计修订及分值量化分配

新的评价体系在权重的分值分配上,各指标排序如下:老年医学临床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新知识新进展了解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教学团队自评互评、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人文知识等,做到权重合理,最大限度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及可靠性。

3.1.1继续坚持以传统理论试卷考核为基础和核心

尽管教学评价中传统的卷面考试存在一些弊端,但由于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和考核基础,其核心地位仍不能动摇改变,在我们所探索的教学评价和监控体系中 仍 占 有 重 要 地 位,尤 其 体 现 在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方面[1,8]。我们将其权重定为0.70,比重最大,亦是为了强调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教学大纲乃教学之本的意识,遵循大纲进行理论卷面考试,可有效反映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及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1]。

3.1.2适当提高临床实践考核比重

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将实践操作考核权重设置为0.19,可酌情稍有调整。参考近年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内容及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将临床实践操作内容得分点细化,如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无菌技能、病情 谈话技巧、人文关 怀等,计入权重,以鼓励学生主动掌握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后即时进行一对一讲评,进一步加深印象,最终达到巩固掌握之目的[8]。

3.1.3酌情增加新知识、新理论的考核内容

老年医学是一门进展比较迅速的综合学科,新知识、新理论及新进展比较多,而教材知识 往 往有所滞后。在考核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常见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新药开发及临床试验、治疗模式进展等方面的考察点,考查学生对新知识新理论的了解程度。此指标权重可定为0.05,实践过程中可依据具体情况酌情加减,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又不太过于偏离教学大纲基础,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新理论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此方面的考核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必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认识到医学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1]。

3.1.4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包括“学习的专注度,课堂提问互动积极性,临床创新思维评估”等。一般说来,这些指标因不易量化,其客观性较低,权重不宜太高,以减少偏倚,可暂定为0.03。通过此项评价指标,可了解学生教学期间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也可一定程度反映教学效果。

3.1.5课堂教学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包括“重难点分析如何、讲课流利与否、学生满意度”等,同样这也是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其评价权重亦不宜过高,可暂定为0.03。通过此项评价,让教师真实认识到教学中的优缺点,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通常教师顾虑较多,应做好其引导工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反映了其对教师授课质量及效果的认可程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信息接收者,对课堂教学状况和效果了解最为直观,基本可以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3.1.6酌情引入教学团队自身的自评/互评指标

此方面从同行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教师团队尽量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价,促 进 教学方式改进。此项作为参考项,不计入总分,以免因人情因素干扰,降低评价作用[11]。

3.1.7评价体系的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

本考核体系涵盖了较为完整的客观/主观指标,其权重经过修正,且增加了参考评分项,必要时还可酌情调整一些考核评分,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质量控制环节可有效保证此考核体系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努力做到偏倚及误差的最小化。评价指标尽量做到分类细化,取平均值进行质控评价。对于主观性较强的指标评价,还需对评判者进行适当应用培训。同时做好教学双方的反馈环节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加以修正引导。另外,在教学期间还采取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评价指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学周期固定时间段进行评价,由于一般情况下师生准备工作较好,其评价结果水平就相应较高。而随机评价是即时综合评价,可真实反映教学质量的常态化水平。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进一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及有效性。同时,积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12]。

3.2反思与体会

在实施基于老年医学“金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实施方案,获得了一些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新的评价体系发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做好教学团队的前期培训工作,充分告知此评价体系在提升临床教学质量中的价值意义。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结构组成、比重依据、评分标准进行反复研讨、仔细修订,做到规范有据,便于实施。要认识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核心地位问题,克服认为学生可能因个人情绪不利于教师自身评价的心理,全力配合评价工作的开展[7]。做好评价预案,必要时可依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部分指标的权重,本评价体系由于考核指标多,权重变化大,影响评价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多,在实施时要依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指标权重,尽量做到客观统一[4]。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评价参评率,作为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学生参评率关系到能否对教师教学活动做出客观详细的评价,研究结果提示需达到60%以上结果才相对较为客观,减少偏倚。教师应做好引导督促工作,保证提升学生参评率,对个别存在的敷衍现象,要及时指出并促其改正。

4结语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4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满意度、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临床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中选取有多种慢性疾病或老年综合征、并伴有不同程度功能衰退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8~85岁;试验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5~8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综合评估。试验组进行综合评估,具体方法:①针对老年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我科与软件工程师合作开发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操作性强的老年综合评估应用软件。根据量表的内容、针对性、关联性等,从众多的国际、国内评估量表中选取了13个量表,评估内容包括一般医学评估、躯体能力评估、精神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环境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常见老年问题评估等。②医生、护士、康复师、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应用评估软件中的量表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定方案、实施、再评估、再调整,循环进行,让患者每一阶段都得到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护理。利用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③护理实施方法:责任护士应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易智能、跌倒、压疮、脱管、尿失禁等进行评估。第一次评估完成后,依据评估结果及时了解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后进入下一轮评估、干预,不断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解除安全隐患。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CGA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和表3。

3.讨论

CGA的实施,降低了护理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通过CGA,可及早发现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CGA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品质:老年综合评估与常规医学评估的区别:①注重于伴有复杂问题的老年人群;②强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③常由多学科团队提供医疗服务[1]。医师和护士是CGA主导者,入院时首次评估,做出全面诊断。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根据动态评估情况及需要,以会诊的形式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评估和制定方案。通过这种灵活、有效的多学科协助方式,有预见性地为患者解决问题,使老年患者能尽快恢复,并最大限度地维持功能,充分体现了老年医学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及表扬。CGA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CGA强调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通过精神心理、生活质量方面评估量表的评估,能明确指出患者功能、心理、生活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应引起医护、康复师、患者及家属的重视,提供恰当的帮助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地保持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独立生活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CGA的实施能为患者出院或转诊提供有力依据:通过多次的循环评估和不断调整治疗、护理、康复方案,逐个解决了对患者影响较大的一些主要问题后,依据评估量表提示的建议,可做出出院或转诊决定。笔者建议尽快在社区、养老机构、保险机构开展CGA,使之形成一种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医养结合、分级转诊的落实。CGA的实施扩展了出院指导的内涵,在延续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院前,对于衰弱和有活动或平衡障碍的老年人,需评估家庭环境的安全性。可采用家庭环境安全评估量表,由老年人和家人填写。通过评估由医师或治疗师开出环境改造处方,如增加门的宽度、设置坡道,以便轮椅出行;移除可能导致老年人跌倒的物品,如地毯;安装扶手、拉杆、升降马桶、防滑垫、电话和呼救铃等,以提高环境的安全性[2]。另外,出院前部分虽已控制,但仍需反复评估、持续改进的长期存在的功能障碍及有可能会再次发生的问题,依据评估量表的建议,应交由社区持续做下去,进入社区CGA管理。但目前很难实现,主要以延续护理的方式在落实,而延续护理开展的服务内容均依据于综合评估。CGA是一种重要老年医学服务模式,可综合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早发现患者现存及潜在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制定全面的、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能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患者出院或转诊提供有力依据,扩展了出院指导的内涵,提升了护理品质,还在延续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亚南,许永利,陈雪丽.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5):452-456.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5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管理式;防治效果;疾病知晓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诱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控制,则会提高人们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有研究指出,大部分人对高血压的有关知识知晓率较低,这也是导致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医学模式开始由社会、心理模式向社区护理模式转变。现阶段,社区护理服务工作存在护理条件差、护理人员少等问题,加上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工作主观能动性较差,无法满足目前我国社区患者的诸多需求,所以采取有效地社区护理管理模式非常重要[2]。因此,本文探讨了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上的效果,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在下文展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本社区接受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活动的100例血压异常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人员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2例(52.00%)、女性48例(48.00%);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6.34±13.68)岁;病程1~20岁,平均病程(10.82±3.94)年。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并获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3]。②所有研究对象及监护人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活动。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②精神障碍者。

1.3方法。所有人员均接受高血压的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具体内容如下:①向参加者说明本次活动一切免费,需要自愿参加,并介绍活动计划,向每位参加者发放安排表,每个月参加3次,1h/次,做到定期开展,以集体授课的形式为主,主要由医师在活动中讲解和演示高血压的知识。②按照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标准制定高血压诊疗及分级管理计划,同时讲课老师需要了解每位参加者的自身情况、不良习惯、并发症等,根据实际条件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另外,护理人员也需要同参加者多交流,帮助他们减少对高血压的担心、恐惧等心理,让他们自己参与到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③在健康教育活动中,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压水平,倡导行为疗法,讲解肥胖、饮酒、吸烟、神经紧张、盐量过高等对血压造成的不良影响,积极指导和改善患者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在活动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参加者完成疾病有关知识、行为改变、一般情况(治疗率及控制率)等内容的评价,共回收100份调查表,回收率为100.00%。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版本的统计学测算,其中“%”的方式表达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实施检验方式为:c2检验。当P<0.05时,为上述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参加前后血压异常者对疾病有关知晓率的变化情况。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后,对高血压的有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参加前(P<0.05),详见表1。

2.2对比参加前后行为改变的变化情况。通过接受高血压的防治活动后,在限酒、坚持体育锻炼、规律服药、控制食盐摄入量、膳食结构改变等方面的行为改变知晓率明显高于接受活动前(P<0.05),见表2。2.3对比参加前后血压异常者在高血压控制率及治疗率上的变化情况100例血压异常者参加防治高血压活动后,治疗率由参加前的70.00%提高到72.00%,参加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率由参加前的36.00%提高到65.00%,参加前后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后天环境等有关,是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发生的疾病。社区护理是一种院内护理的延伸和补充,主要特点为便捷、灵活,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护理,有效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护理需求。所以,在社区内展开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从而控制高血压。社区护理管理不同于医院,具有以下特点[4]:①以人的健康作为服务中心,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②以收集和分析健康状况作为服务内容,主要功能是解决健康问题,展开网络化管理,实施系统干预;③具有主动性,走进社区,深入家庭,正确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知晓率等;④具有连续性,从生到死全程的服务,了解其家庭背景等,给予适当的照顾措施。本研究显示,参加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的有关知识认识均有所提高,在限酒、坚持体育锻炼、规律服药、控制食盐摄入量、膳食结构改变等方面的行为变化有所改善(P<0.05)。说明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知识。另外,100例血压异常者参加防治高血压活动后,控制率由参加前的36.00%提高到65.00%,参加前后差异显著(P<0.05)。提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内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血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发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社区服务是为社区成员提供最直接的公共服务,所以加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组织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升社区的服务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防止高血压[5]。总而言之,在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防治高血压,可在社区内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婷婷,王佳贺.全科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7):607-609.

[2]王增武,王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解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6(3):193-197.

[3]吕雄,董杰,张旭,等.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52-155.

[4]原露露,李小寒.我国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35(7):161-164.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6

【关键词】床位调配管理系统;公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急危重症

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诊患者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及住院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制。在急诊绿色通道全流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及时安排急诊需住院患者入住相关科室是实施的难点,也是医院管理的难点。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是等级医院评审重要考核内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医院绿色通道提出要求“有急危重症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措施,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1绿色通道患者住院难点分析

1.1科室自主选择收治患者

在科主任负责制、诊疗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床位成了科室的“自留地”,科室主任、护士长或者诊疗组组长对床位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在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管理、医保费用控制等考核指标重压下,部分医生为了迎合医院考核指标,收治患者时会出现“避重就轻”的现象。

1.2患者疑难复杂涉及多科

亚专科建设是学科细分发展、技术纵深提高的需求[1]。随着亚专科的迅速发展,以器官、部位甚至技术手段设置的亚专科比比皆是。医生的分工越来越细,而抢救室患者常常病情危重且复杂、涉及多专科问题,专科会诊后仅提出针对本科室的治疗意见,不愿进一步收治此类患者。

1.3专科与抢救室沟通不畅

按照既往的流程,急会诊医生是专科和抢救室之间信息的传递者。抢救室患者先由相关专科的急会诊医生会诊决定是否收治,会诊完毕后急会诊医生还要和科室协调收治病区和具体诊疗组。一套流程下来,病房已经没有空床,患者只能留抢救室继续待床。部分急会诊医生会诊后无法确定是否本科收治或协调不了床位,但又不及时向上级主任汇报,从而导致抢救室与科室间沟通不畅。

1.4床位资源供需不平衡

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版)》1-4-1-1项A档次要求,年床位使用率需要在93%97%。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省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且是区域内诊疗中心,承担区域内疑难、复杂、危重患者的救治,床位需求量大,床位资源不足。2019-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我院床位使用率分别为115.1%、90.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02.8%,床位利用率过高。

1.5老年、终末患者增多

人口老龄化导致高龄、超高龄危重症患者以及癌症患者增多。由于衰老或者长期损耗等原因,患者终末期往往会出现反复发热、严重消瘦、身体过度虚弱、器官衰竭等症状。大多数家属希望尽最后的努力,将老人或者癌症终末患者送至高等级医院抢救,并希望收治到病房进一步治疗。鉴于患者年龄大、预后差、住院周期长、涉及问题多等原因,对于此类患者,科室存在均不愿意接受的现象。

2绿色通道患者住院解决对策

2.1完善制度建设,通过绩效考核提高收治积极性

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建设工作,成立急救绿色通道领导小组,制定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及实施方案,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对急救绿色通道医务人员及抢救设施、药品提出了相应要求,对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管理及流程进行了确定,并明确要求各临床科室要优先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同时,医院制定急诊工作绩效考核方案,门诊部对急诊抢救室患者收治情况按照日常关键指标和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每收1例急诊抢救室患者,由绩效办按照规定给予科室医护工作量点数。急诊抢救室患者收治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力,导致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每发现1例扣科主任任期目标考核分0.1分,扣科室日常绩效考核分2分。对因此出现的典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给予全院通报,发生医疗纠纷的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追究责任。

2.2行政部门牵头,解决疑难复杂患者滞留问题

分管院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带队,门诊部、医务部、护理部、急诊医学科及其他相关科室一起到抢救室进行医疗行政查房,促进急诊绿色通道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门诊部每天到抢救室进行早查房、晚查房,了解当日急诊绿色通道梳理情况,对于滞留时间较长的患者,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及时安排收治。对于疑难复杂患者,门诊部及时组织全院大会诊明确诊疗方案及确定收治科室,必要时由门诊部根据大会诊意见指定收治科室。

2.3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抢救室患者信息

急诊医学科与急诊抢救室患者收治相关科室建立工作联系群,分管院领导、行政部门、临床科主任、诊疗组组长全部入群。急诊抢救室值班医师每日7:15前在群中通报急诊抢救室各科室患者的初步信息,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每日8:00前在群中通报各科室患者的准确信息,便于相关科室了解本科室患者滞留情况,协调好门诊普通患者与急诊抢救室患者的床位安排工作。

2.4床位调配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信息系统成了必要的管理工具,用来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2]。为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加强医院床位管理及合理使用,满足患者住院需要,提高床位使用率,2020年底我院在全院推行了床位调配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对床位资源的科学管理。第一阶段,疑难危重患者入院顺序前置:在床位管理系统的调配下,住院顺序不再以住院证开具的时间为主要依据,而是按照病情危重程度及疑难复杂程度安排收治,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排队顺序绝对前置[3]。第二阶段,实现24小时“熔断”:各临床科室在急诊抢救室留有开具了专科住院证且住院证开具后超过24小时仍未能收治的抢救室患者,该科室收治非抢救室患者通道将被临时“熔断”。第三阶段,实现即时“熔断”:2021年7月底,“德尔塔”变异毒株开始在南京快速传播,医院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按照防控要求,各病区需要设置应急病房及限制加床,部分病区被征用为隔离病房。由于容量不足,抢救室患者出现严重滞留,医院将熔断时长由24小时调整为0小时,对开具了抢救室住院证的临床专科实行即时“熔断”。

2.5提高自身能力,急诊科内部管理配套实施

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熔断机制的实施依赖急诊医师及时开具住院证。一般情况下,抢救室医师开具住院证时按照会诊医师意见执行,涉及患者生命救治除外。对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会诊医师与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意见不一致时,由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决定收治科室,相关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对急诊抢救室终末期维持性治疗的患者、三无患者、有各方面争议的患者收治意见不一致时,急诊科汇报门诊部,由门诊部牵头协调解决。具体流程见图1。医院赋予了急诊医学科通过床位调配管理系统为抢救室患者开具专科住院证“熔断”专科收治门诊普通患者的权利。同样,急诊医学科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分管急诊抢救室主任的管理、协调以及业务能力。为加快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患者的疏通,急诊医学科应判断患者留抢救室指征,在患者入抢救室24小时内明确收治科室并开具住院证。对于应开具住院证而未及时开具住院的情形,每发现1例扣0.1分;对临床科室反映技术不精并经确认每月达到10%以上的,取消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资格。

3效果

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一年多的规范管理,以及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的应用,急诊绿色通道运行效率及我院区域内急救影响力较前明显提升。2021年16月入抢救室人次较2019年及2020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24.62%、29.58%;通过120送至我院的急危重症患者较2019年及2020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29.02%、20.06%;经抢救室收住院的危重症患者人次较2019年及2020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41.28%、38.55%。2020年、2021年抢救室患者收治均受医院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床位调配管理系统实行即时“熔断”后,2021年8月急诊入抢救室患者数、120急救患者数、经抢救室住院患者数较前明显提升,抢救室滞留超24小时、72小时患者人次、平均滞留时间较2020年同期均减少。

4讨论

4.1系统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通过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的应用对急诊绿色通道进行科学管理,进而提高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患者的疏通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根据分级诊疗要求,三级医院的服务功能定位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4]。我院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理念正是契合了这一医改方向,通过床位调配管理系统对收治患者进行筛选和把控,从而促进科室学科建设和医院长远发展,实现医院功能定位。

4.2跨科收治解决节假日滞留问题

节假日期间,大部分外科科室不再安排择期手术,病房出现大面积空床;但是收治急诊绿色通道的科室如心血管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等由于出院患者减少,导致床位相对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实现熔断也不能很好地解决抢救室滞留问题。针对节假日各科室忙闲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跨科收治来解决。跨科收治患者由急诊抢救室主班决定,原则上心血管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胸外科,神经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神经外科,消化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普外科。跨科患者由收治科室全面负责,涉及专科治疗的按照会诊流程会诊。专科要事后及时做好跨科患者的转回工作。

4.3绩效调整打消科室顾虑

尽管通过绩效考核、床位调配系统“熔断”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急诊绿色通道患者的有效收治,但由于抢救室危急重症患者较多,收到病区后一定程度上影响诊疗组、病区、科室的住院考核指标,如果能够对抢救室患者进行单独核算和考核,将会打消科室最后的顾虑。更是期待医保部门研究建立服务发展需要与医保总额预算协调匹配机制,对危急重症患者产生的医保总额、人头人次比、均次费用等单独进行考核,合理确定评价指标。

4.4医疗资源调整应对老年绿色通道患者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7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健康、权益保护等老龄工作重点难点,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设施建设、巩固基层基础,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基本完成,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老龄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老龄事业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出台《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修订《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老龄事业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制定出台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老年人照顾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等政策文件,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老年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2%,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政策全面落实,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更加公平可持续。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不断深入。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总数达到1989家,总床位数16.4万张,民办养老机构新增209家,各类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000余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点10225个。连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加快形成。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2%,44.6%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医养结合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医养结合签约服务网络覆盖全省养老机构及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敬老爱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不断增多,养老服务设施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一批有条件的楼栋实现加装电梯。老年人优待水平不断提升,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及免费进入景区景点。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机制逐步完善,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养老孝老敬老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大学(学校)达到1776所,老年学员33万余人,老年人体育组织基本覆盖全省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逐步扩大,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40.8万人。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我省老龄事业夯基垒台、系统全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宝贵的关键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老龄事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总体有利环境。我省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实现全覆盖,人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老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深入开展,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我省老龄事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将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将进入老年阶段,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分别达到20%、15%左右,空巢、独居、失能(含失智)老年人数量进一步增加,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养老与健康服务、社会参与、文化娱乐等需求持续增加,社会与家庭负担不断加重。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社会抚养系数不断提升,公共财政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压力不断增大。老年群体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凸显。

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全省老龄事业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构建老龄事业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树立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坚持及时科学综合应对,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全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全省老年人经济生活保障、养老服务保障、健康支撑保障和社会参与、精神关爱等制度安排,不断改善老年人福祉,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坚持系统推进的战略思维。坚持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统筹考虑老年群体与全体社会成员、老年期与全生命周期、老龄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做好与全省其他规划的有机衔接,促进各部门涉老政策配套衔接。

3. 坚持政府主导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坚持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兜底保障、加强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高龄、重病、失能、低收入等重点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4. 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加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老年人树立主动健康和终身发展理念,鼓励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年生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引领家风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和老年人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多层次、多样化,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共识初步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加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更加合理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进一步扩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进一步规范发展。

老年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综合连续、内容全面、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服务主体更加多元,服务质量更有保障。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进一步发展,家庭养老的支持政策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

老年人社会参与进一步扩大。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持续发展,老年人体育、休闲、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各类平台组织更加丰富,参与渠道更加多元。老年劳动力就业相关支持政策制度逐步健全。

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明显改善,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

老龄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老龄事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加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

1.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推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完善养老金待遇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待遇水平,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率,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逐步推进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共享,实现养老保险跟着老年人走。

2. 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健可持续的筹资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政策,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公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方式收费。提供的医疗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适用本医疗机构执行的医药价格政策,上门服务费可由公立医疗机构自主确定。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把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定点管理范围,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发展,探索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放宽老年医学、安宁疗护床位平均住院日统计指标要求。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按照国家部署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3. 巩固老年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救助制度,实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面落实特困老年人救助供养制度,对有意愿的城乡特困失能老年人实行在县级集中照护。完善急难临时救助功能,加大对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老年人救助力度。完善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分类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老年人人口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整合老年人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4. 大力发展老年人商业保险。加强宣传倡导,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理念,增强保险意识,充分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养老信托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等适老金融性产品和服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体现公益、投保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进全省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二)推进健康建设,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1. 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将健康教育作为我省老年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健康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老年大学(学校)。开展老年健康教育科普活动,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阿尔茨海默病日等老年健康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宣传老年人功能维护的重要性,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生命教育。落实老年人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实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项目。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和干预,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老年人失能(失智)干预与预防项目、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老年人口腔健康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遴选推广老年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加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2. 发展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依托现有医疗机构,推动老龄领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分中心建设。加快省、市两级老年医院和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依托省老年医院发展老年医学专科医联体。推广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建立涉老的护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医疗资源丰富的市、县(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改扩建为护理、康复医疗机构。推动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护理床位设置和具有康复功能床位建设,康复护理床位达到40%。鼓励建设社区护理站。

3. 开展老年人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服务。推动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完善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依托护理院(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推进老年人照护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失能、失智专业照护机构,大力发展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突出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按照“充分知情、自愿选择”的原则开展安宁疗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设置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建立机构社区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推动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 加强老年人疫情防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中,针对老年人特点做出安排,完善居家、社区和入住机构的老年人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物业、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做好高龄、独居、失能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医疗、生活、托管、心理慰藉等服务。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平战结合能力建设,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三)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发展高质量健康养老服务。

1. 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高龄、重病、失能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重点人群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统筹规划、毗邻建设,鼓励通过签约、托管、划转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服务衔接。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收费标准原则上应当以实际服务成本为基础和综合市场供求状况、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支持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保障接收失能老年人和规模化、集团化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的土地供应,医养结合建设项目纳入城镇开发集中建设区予以保障。

2. 扩大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医学人才及养老服务与管理、社工等人才纳入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在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方面向医养结合机构倾斜。鼓励医养结合机构为有关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岗位。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建设一批省级医养结合培训基地。落实医师区域注册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依法执业。

3. 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发展面向居家社区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项目。开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促进行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开展医养结合监管考核,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1.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制度,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综合评估和轮候制度。夯实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功能,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健全市县乡三级养老服务中心框架体系。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制定稳定的设施建设补助和运营补贴政策,深化“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2. 积极支持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建设一批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完善市场原则下的普惠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机构建设运营成本、政策资金支持、老年人承受能力等情况,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价格水平应当显著低于当地同等服务水平的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充分把握市场供给和需求规律,支持引导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PPP等模式投资发展养老服务,鼓励举办规模化、集团化养老企业。

3. 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以嵌入式养老院为重点、以城市日间照料中心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100%的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发展助餐、助急、助医、助行、助浴、助洁、家政等服务,基本建成“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支持各类服务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建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开展家庭照顾者技能培训,依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鼓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4.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机构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强化养老机构质量安全。依托城市公办养老机构或综合性示范机构,在设区市层面建立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中心。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支持有培训意愿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补贴。鼓励投保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提高养老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建立养老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标准规范和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五)发展银发经济,着力推进老龄产业创新发展。

1. 完善老龄产业政策。建立老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发展老龄产业的土地、融资、投资、用工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老龄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老龄产业发展状况监测。制定老年消费支持政策,加强老年消费市场监测。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物业等优质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发展以普惠性养老服务为主责主业的公共服务功能国有企业,支持省属国有康养企业打造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养老服务品牌。

2. 制定老龄产业标准规范。推进老龄产业标准化工作,将老龄产业标准化建设纳入省级标准化范畴。建立健全我省老龄产业标准体系,加快老龄产业基础标准制定。出台全省老龄产业专项标准,加快发展老年用品业标准、养老服务业标准等产业发展较快的行业标准。探索推进全省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制定。加强老龄产业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做好老龄产业标准培训工作,确保标准的正确使用。广泛开展老龄产业标准的认证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加强老龄产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加强老年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老年服务标准化体系。

3. 扩大老年服务和产品供给。积极发展智能监测、看护设备。支持开发残障辅助、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安防监控等智能服务型机器人产品。加快研发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助行、助浴、助餐的特制食器、淋浴器、便池等辅助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老年用品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各大电商、零售企业开展“孝老爱老”购物活动,集中展示、销售老年用品,激发老年用品消费市场活力。创新和丰富老龄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促进健康、养老、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产业融合发展。

(六)深化科技支撑,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智能化社会。

1. 加快老龄科技创新。开展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技术研究,支持老年健康支持技术产品研发,营养监测、运动风险评估以及老年慢性病、老年综合征的干预适宜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内容。加强人体机能增强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涉老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老年医学,促进医疗机构、研发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型和集成性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以智慧医疗推动健康服务便捷化。加快推进医疗器械、老年辅具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整合,推动老年健康科技产品与老年辅助科技产品的推广应用。

2. 提高老龄服务智能化水平。优化为老信息服务,推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水平,深入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加强部门间涉老数据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设综合性的智慧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加强疾病预测预警,实现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收集并及时更新关键健康数据,为老年健康状况评估提供信息支持。

3. 加强老龄理论研究。加强人口老龄化基础性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对接更多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涉及老龄科学研究项目在我省落地。建立完善老龄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健全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

(七)践行积极老龄观,营造有利于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

1. 发展老年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将老年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支持整合利用学校设施与教育资源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老年教育资源共享与公共服务平台和终身学习账号体系,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面向老年人提供高水平多样化内容供给。创新发展模式,办好老年开放大学。建立老年大学标准,推动部门、企业、院校举办的老年大学(学校)面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完善终身学习激励政策,形成全民积极向学、随时随地可学的制度环境。

2. 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推动用人单位与受聘老年人依法签订协议,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支持老年人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合理延长工作年限。支持基层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人科技协会等涉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促进老年人通过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3. 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有序实施“银龄行动”计划,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行业的专家技术人才支持支援乡村振兴搭建平台,提供条件。推进银龄讲学计划,助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广以“时间银行”等为载体的为老志愿服务,探索志愿服务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和老年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民事调解、公益慈善、教科文卫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推进“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活动。

(八)强化法治保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1.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依托“法律六进”活动平台,利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省“敬老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老年人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身边。支持大众传媒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宣传,提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产品。

2. 加强老龄法治建设。推动出台养老服务、孝老爱亲、老年人优待等法规政策,不断完善老年优待制度,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政策,加强有关老年人福利、老年人社会保障、老年健康促进等地方法规的立法研究。

3. 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完善涉老案件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机制,鼓励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涉老违法犯罪,特别是金融诈骗、电信诈骗、商业欺诈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社会监督、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多部门联合查处综合治理等机制。重点做好农村、高龄、空巢、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面,降低老年人法律援助门槛,依法逐步扩大对老年人的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及免予经济困难状况核查范围。提升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督促引导家庭成员落实赡养抚养义务,将有能力赡养而拒不赡养老年人的违法行为纳入个人社会信用记录,建立对无监护人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监护保障机制。健全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网络,完善基层公安、法院、法律援助机构老年维权工作机制。

(九)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全面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1. 加大适老化升级改造力度。鼓励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对已纳入改造计划且具备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类闲置资源,建设或改造养老、托幼、体育健身等设施。有序开发老年宜居住宅,推进老年人住宅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加大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工具、信号灯、隔离带等设施设备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力度。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设老年人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2. 完善家庭支持体系。巩固和提升家庭养老育幼功能。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运营管理等方式,为长期照护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喘息服务”。支持养老机构、社工机构、红十字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应急救护和照护技能培训服务,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能力,将其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建立独生子女照料父母带薪休假制度。制定有利于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居住的支持政策。实施中华孝老爱亲文化传承和创新工程,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构建代际和谐社会。

3.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博物馆、体育场、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向老年人开放。提升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老服务功能,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创作发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健身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高健身步道、骑行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打造“15分钟健身圈”。支持举办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省老年人健身运动会。鼓励老年人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引导老年人形成主动健康的行为习惯。

4. 落实老年优待制度。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支持地方丰富项目内容,创新和优化提供方式。实现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常住老年人享受当地同等社会优待。完善公共服务场所的老年人优待标识,全面及时公布优待内容。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各种助老公益慈善活动,向困难老年人提供资助或公益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老龄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落实规划的责任,将本规划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责任制。加强基层老龄工作队伍建设,健全老龄工作体系。

(二)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对老龄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协调联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提升协调效率,保障规划的落实。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对各成员单位、各地落实本规划等情况进行评估。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8

关键词:失能老人;养老;对策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我国在2001年开始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亿人,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是全体人群的2.5~3倍。据国家老龄委推测,2055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4亿人,占总人口的27.2%。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2]。

1.1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指以家庭为基础,在政府主导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3]。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卫生清洁、助餐配餐、日间托管、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平安铃”等服务项目[4]。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

1.2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5]。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养老、敬老、托老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老人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老人食堂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是在社区养老而不是由社区养老。社区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6]。1.3机构养老养老机构指在民政或工商部门进行注册过登记并获得养老机构许可证的机构。养老机构重点承担的是集中居住式养老,也被称为机构养老[7]。依据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不同,机构养老可分为:养老院养老、护理院养老。依据养老机构举办主体不同又可分为公办和民办,公办民营等。

2东莞市失能老人养老现状调查

2.1对象与方法

目前东莞市有32个镇街。按东莞市的地域特点分成: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滨海片区、水乡新城片区、东部产业园片区、东南临深片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各个片区分别抽取一个镇街,共抽取6个镇街。每个镇街针对失能老人发放100份问卷,共发放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0份。走访了东坑医院护理院等6家已经投入运营的护理院,以及6个镇街每个镇街10个社区(村),共60个社区(村)。失能老人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MZ/T039-2013评定为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的60岁以上老人。

2.2调查结果

2.2.1失能老人经济情况

居家养老调查显示,“很宽裕”和“比较宽裕”的分别为3份和7份,占总数的1.69%,认为“比较困难”和“很困难”的分别为352份和82份,占总数的73.56%,见表1.

2.2.2失能老人就医的方便程度

居家养老调查显示,“很方便”和“方便”的分别为0份和39份,占总数的6.61%,认为“不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为287份和136份,占总数的71.69%,见表2。2.2.3失能老人对住房的满意度居家养老调查显示,“很满意”和“满意”的分别为1份和64份,占总数的11.02%,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为161份和53份,占总数的36.27%,见表3.

2.2.4失能老人居住方式

失能老人“空巢”占比较高,“空巢”即不与子女同住为525份,占比88.98%,其中,“与陪人居住”为102份,占总数的17.29%,“独居”为323份,占总数的54.75%,见表4。

2.2.5东莞市养老保险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83.3%的失能老人未购买养老保险,基本均为农业户口。失能老人平均每人合并有5.2种慢性疾病,失能老人平均每年花费8600元医药费(社保报销部分除外)。陪护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90.3%的失能老人有陪护需求,仅22.2%的失能老人请陪护,其中97.7%的陪护未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在请陪护的老人中,仅23.7%的老人对所请的陪护很满意或基本满意,陪护费平均每人每月3680元。养老院和护理院利润少,部分机构亏本经营。调查6家已投入运营的护理院,仅1家护理院盈利,其余护理院的收入基本持平或亏损。所有公立养老院均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维持经营,大部分民营养老院收入基本持平或亏损。

2.3东莞市养老存在问题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社会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护理院、养老院等设施不足,无法为失能老人提供优质的养护服务。陪护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陪护未接受相关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技术水平差,不能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失能半失能老人通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因为其行走不便以及医院缺少老年病科等原因,其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失能老人未购买养老保险,导致部分老人出现经济困难。

3东莞市失能老人养老现状分析

3.1东莞市失能老人养老总体情况

根据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底,东莞市户籍人口为231.59万人,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32.06万人,占全部户籍人口的13.8%,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为4825人,占老年人口的15.0%[8]。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难以明确区分,目前东莞市不足4%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剩余超过96%的老年人住在家中,属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目前东莞市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设施不完善、不规范,即使大多数镇街社区均有一定数量的居家养老设施。东莞市失能老人绝大多数是在家里养老即是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由于本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加上老人习惯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老人大多数与子女分开居住,因此成了“空巢”老人,一旦老伴去世,就成了“独居”老人。其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就会请陪护。失能老人在就医、交通、陪护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大部分的镇街,社区医生对老年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到60%以上,但是很少定期上门服务,一般是每季度上门随访一次,失能老人需要医生上门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3.2东莞市居家养老情况

居家养老是本市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东莞市大力推广居家养老主要通过养老公司上门服务的方式进行,由于该项工作刚起步,目前参与该项工作的公司较少,主要有沁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20多家公司。但是普及率、老百姓知晓率、覆盖率均不高。东莞市于2006年正式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已经覆盖32个镇街592个村(社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日间照料中心)523个,全市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人达到12714人[8]。

3.3东莞市失能老人社区养老情况

目前本市各个镇街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点523个,覆盖率达到88.3%,但绝大多数只能提供供老年人下棋、打麻将或打乒乓球等文化娱乐的场所,不能提供助餐配餐、康复护理、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等服务。因此,对于失能老人而言意义不大,很少有失能老人去服务站点活动。目前,本市大部分镇街,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60%以上,但是提供的服务大部分需要老人到社区服务中心或站点,很少能够提供上门服务,通常每季度1次上门服务,对于失能老人而言远远不够,失能老人需要每天有医护人员上门随访。目前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进行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但是均未成立老年医学科或老年医学门诊,部分社区计划有开展针对老年人开展医疗康复。

3.4东莞市失能老人机构养老情况

截至2019年上半年,本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5家、养老床位10943张。其中,民办老服务机构10家,床位1456张,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量占比分别为22.2%和13.3%。目前,有多家养老服务机构正根据自身情况计划扩建,扩建投资总额预计达5000余万元,可增床位700余张。另外,还有4家机构已完成备案手续,正在筹建中,预计建成后可增加2000多张床位[9]。本市目前已建成护理院6家,共有床位672张。东坑医院护理院由市镇、医院共同投资约2500万元,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610m2,编制床位300张,医务人员33名,社工师1名,生活照理员58名,现收住市内28个镇街以及市外失能老年人共约200名。万江福星女儿家护理院设置床位150张,目前入住老人95名。洪梅医院护理院于2018年12月投入运营,首期开放床位48张,目前入住老人11名。本市大部分养老机构不能提供医疗服务,仅有东坑护理院等6家护理院能够提供部分医疗服务。失能老人除了养老更需要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也就是医养结合。目前本市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未能满足失能老人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据东坑医院数据统计,2017年医院60周岁以上的社保老人平均每床日住院费用约1000元,社保报销比例85%以上,平均每位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床每年产生社保费用达31万元。目前东坑医院护理院入住老人每床每年产生社保费用仅6.1万元,按照编制300张住满情况下,每年可为医保基金节省7470万元。护理院的收费以东坑医院护理院为例:根据入住老人失能程度不同,每月收费从5000元到10000元不等,平均每月5000元(社保报销后自费部分)。护理院提供的服务以东坑医院护理院为例: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娱乐、心理治疗、临终关怀等服务,解决了失能老人的陪护、吃饭、医疗、住房及娱乐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失能老人平均每人每月陪人费3680元、医疗费717元、伙食费1000元,合计约5397元。入住东坑医院护理院失能老人平均每月费用5000元(社保报销后自费部分)。对比发现失能老人居家养老和在护理院养老费用接近,但是在护理院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以减轻家属负担。据调查部分老人由于担心在护理院不自由以及收费高不愿意入住。主要是因为新事物未被群众认识和接受,群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4改善东莞市失能老人养老现状的具体措施

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职责深化养老体制改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发展障碍,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扎实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失能老年人多层次、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建设。使全市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失能老年人得到养老服务的广泛支持,助餐配餐、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建立社区15min居家养老服务圈和居家养老紧急救援系统;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建议在市政府层面协调高等医学院校、职业学校和其他相关培训机构,加大医养结合医护人才培养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和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工作。推动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整合高龄津贴、护理补贴等,集中补贴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费用。

4.2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敬老孝老文化建设,宣传养老服务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和关爱活动,使养老护理员得到全社会尊重。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采取健康、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出现失能。鼓励失能老人入住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机构。

4.3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希望政府能够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工作,像重视妇女和儿童保健工作一样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从老年医院到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再到护理院和家庭长期照护形成一个垂直的老年病医疗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大主体,服务重点是如何诊治和预防老年病,坚持以预防为主,保健与临床诊治、康复护理、急症救治、长期照料和临终关怀等方面全面推进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让老年人老而少病、病而不残、残而不废,直至老有所终。建设一所高水平的老年病医院。制定老年病诊疗规范和标准,在技术上带头创新,引领解决失能老人医疗上的问题。各镇(街)至少有一所公立医院有设立老年病科,以方便老年患者就医。各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失能老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争取达到100%,每天均有社区医生上门随访。建设一所高水平护理院。建议在目前6家护理院当中选取其中一家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重点打造为本市医养结合标杆单位,逐步建设成为东莞市护理院。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养老机构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