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护理范例

老年医学护理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1

【关键词】延续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以缺血性常见,在老年人中高发,为全球第二大死因,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二。在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80%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0%为重度残疾,30%以上患者再次发病,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压力[1]。因此,开展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降低老年患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于昌图县中心医院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排序,根据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76.7±12.3)岁;男女比例17∶13;患有高血压24例,2型糖尿病16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76.4±12.6)岁;男女比例16∶14;患有高血压25例,2型糖尿病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及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严格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及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等标准进行相关诊断[2,3]。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60~89周岁;③患者首次发病;④无影响临床观察的循环、免疫、呼吸等系统疾病与恶性肿瘤者;⑤患者无精神障碍及痴呆,非聋哑人能够交流;⑥患者及直系亲属均自愿同意配合完成本次护理观察。

1.4排除标准

①在院治疗<7d或>14d;②发病至入院>48h,或来院24h内已接受过系统治疗者;③缺血脑卒中并发出血者;④有吞咽困难等情况不能按医嘱服药,或需要插管者。

1.5方法

两组在临床治疗中均对症开展无差别治疗,在护理上指导患者按时正确用药,针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开展干预,对引发本病的致病因素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合理膳食、正确开展早期康复,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出院前与患者互加微信,按照分组建立微信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被动回答患者问题,定期询问健康情况。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建立延续护理观察团队,并要求2名医师参与其中,主动指导患者院外康复、用药情况,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重点监控血压、血糖变化,给予正确干预;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及饮食与心理指导。

1.6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RS评分、BI指数、CES-D评分及累计复发情况。在出院当天(出院前)及出院后(30±1)、(90±2)、(180±3)d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判定。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RS评分与BI指数比较

出院前,两组患者mRS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0±1)d,观察组患者mR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90±2)、(180±3)d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后(30±1)、(90±2)、(180±3)d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CES-D评分及累计复发情况比较

出院前、出院后(30±1)d,两组患者CE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90±2)、(180±3)d,观察组患者CES-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0±1)、(90±2)、(180±3)d,观察组患者累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延续护理的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为我国高发疾病,老年患病者偏多。对于本病急性期的治疗较为成熟,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护理方式也从单一的按时用药,发展为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多层级护理。因为医疗资源等问题,治疗多集中于脑卒中急性期。离院后的延续治疗多取决于患者及家庭情况,而护理上多是在院期间加强宣教,但对于老年患者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更多是取决于患者自觉性与家属的重视程度与家庭的经济能力。这也是造成老年患者除外基础疾病,导致疾病复发,出现更为严重身体机能障碍,使生活质量大为降低,加重家庭与社会负担的主要原因。

3.2延续护理的方式与效果

面对日益突出的问题,开展延续护理模式。首先建立延续护理团队,通过微信等渠道加强与患者沟通,改变过去通过电话单一时间点单一对象指导,开展团队指导,团队中医师负责临床症状指导,护理负责基础用药及健康宣教,并邀请康复人员定期指导,形成管理指导闭环。利用业余时间,采取普遍问题微信群中指导,个体问题单独指导,实现语言、视频相结合的多媒宣传;间接通过语音群聊改变老年人相对孤独生活,医患、病友间相互鼓励,达到心理疏导宽慰的目的。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发现以下特点。①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出院前各量表评价无明显差异,随着出院时间的增加,观察组越发优于对照组。②延续护理的优势在出院30d就已显现,不仅是生活质量与能力的提升,对患者心理更是产生积极影响,树立康复信心。③出院后(30±1)、(90±2)、(180±3)d,观察组患者累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更有优势。

3.3延续护理的优势与思考

首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患者高复发率的问题所在,面向共性问题普遍指导,针对个性强化干预。比如,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烟酒、高盐饮食、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问题是老年脑卒中高复发率的普遍问题,而家庭关系、生活环境等又是个体问题。对于普遍问题就是反复交代、反复宣教,个体问题在于集体关心、有序疏导。通过网络交流就可达到一对多,多次反复宣教来解决共性问题;个体问题通过关心尽量减低对患者的影响。再者,延续护理是在现有医疗资源分配下最有效最经济的减低老年患者复发率的途径。改变过去电话一对一沟通,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达到宣教到位,指导到位。最后,通过与患者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增强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定期复查率,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及家属,提升社会效益。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其实繁琐,正确指导优于单纯用药,通过持续宣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预后,降低复发风险是对社会最大的回报。也提示临床治疗护理应积极转向预防护理,且护理工作大有可为,从而达到节约医疗资源等目的。综上所述,开展延续护理有利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持续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预后,降低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钱谨,刘菲,尹小兵,等.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4,28(3):777-779.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26-147.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0.

[4]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护理学杂志,2012,27(3):89-91.

[5]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07-1909.

[6]卢珏,薛小玲,赵雪萍,等.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出院过渡期需求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12,26(10):2796-2797.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2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老年护理

搞好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和关键。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不懈的任务,教师要保持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只有打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政素养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的在高校推进思政教育建设。其次,办好高校思政教育要采用各种途径办法让思政教育深入学生心中。要把课堂这块阵地巩固建设好,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作为课堂的辅助途径,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群、QQ群、手机客户端、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平台,开拓新的学习方式,开设信息推送,思政讲堂,思政进生活、思政进校园、思政进临床等一系列活动,打造具有医学高校老年护理专业自身专业特色的教授与学习方法,做到讲习结合,真正让思政走进学生头脑中。第三,办好高校思政教育要重视培养高校青年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医学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医学知识和医学伦理,要让广大医学学子认识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谨记,历史和文明都是人民创造的,我们所做的一些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既要牢记历史教训,又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只有立足当下,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思政素养,才能创造新的历史,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内涵和必然性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

“思政课程”是以课程为主要渠道,着重为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2]。如高校设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课程思政”,则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渠道,通过各门课程为分支渠道,二者互相协同,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实现思政教育的综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共同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目的更加综合、系统、完整的思政教育模式[4]。

(二)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性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精神指导下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式以单课程为主,过多地依靠理论灌输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特性,也逐渐脱离大学生实际,不具备积极主动应对大学生群体变化的能力,致使教育效果打了折扣。“课程思政”是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理论课、人文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人文素养课和专业课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5]。在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许多护理专业的学生报考时更多的着眼于经济方面,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勇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没有明确的方向,遇到问题时,学生出现困惑、迷茫,不知如何选择。近年来,护理界已高度重视护理人文课程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更多的关注医疗效果和护理技术,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淡化了人的社会身体统一性和整体性,护理人员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对病人的同情和理解不到位,导致护理人文道德缺失。护理人员只重“护病”,不重“护人”。每天都以完成医嘱和常规技术操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死板的完成工作任务,而缺乏对患者的情感投入和关注。仅仅关注疾病的护理,忽略了人的社会身体整体性,护理过程过分依赖先进医疗仪器,护士查房时间减少,护患当面交流不足。一些护理人员缺少与患者的共情,缺乏人文道德素养,在工作中没有做到人性化护理[6]。我国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偏弱,而老年护理学尤其明显,这些非技术层面的人文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必须的,而单一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无法接解决根本问题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实现从知识到思想的立体深化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

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困境与对策

(一)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困境

要最终落实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就必须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依然存在脱节情况,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脱节,思政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脱节,专业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存在脱节现象。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成为教学教改的重点是大势所趋。

(二)老年护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对策

与其他类型非医学院校相比,老年护理教育具有专业课程种类多、学业负担重、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职业精神诉求高等特点。因此,老年护理教育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更高的需求,学生的执行力也会更强。我们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老年护理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将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应深人挖掘提炼《老年护理学》课程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规范等德育元素和功能,积极研究将老年专科护士职业品质融人课堂教学的策略,既要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又要形成正面的价值导向。1.确立指导思想: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只有能力和思想兼备的真正优质人才,才能最终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7]。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加强思政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其他各门课程为分支辅助渠道,互相依存、强化、辅助,寻找一切进行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共同实现立体渗透性的全方位思政教育。2.明确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和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从整体性角度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目的做了论述。他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教育思想把追求超越现实社会的抽象道德和理念作为教育目的,将学校教育工具化、知识化,从而,提出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教育不是吹萃的知识灌输。新的课程思政教育不同于传统,是新的突破,渠道途径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立体丰富,方法更加多样拓展,把一切可挖掘的思政教育可能性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促进公共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局面。3.通过系统学习,提升教师思想政治修养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强调所有教师都要承担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教师角色更加丰富立体,既是专业知识传授者,也是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者。每一位教师都要意识到,立德树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4.深入挖掘本课程中的德育素材,梳理德育目标。以专业思想道德教育课为主渠道,其他课程为辅助渠道,设计合理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紧贴教学过程各环节,不遗余力寻找挖掘一切思政教育附着点。“课程思政”不是增开新课程,也不是增设新活动,而是把立德育人的目标渗透进所有专业课程。尽管不同类型课程的价值涵纳度存在差异,但护理专业的每门课程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5]。专业学习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陶冶结合,教学内容与科学精神培育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教学内容与信仰价值引领结合,教学内容与信仰价值引领结合,教学内容与医学人文精神结合、教学内容与医学科研精神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教学内容与生命伦理学教育结合。5.探讨课程整合评价、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等考核和评价标准:完善现有评价体系,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师师互评标准中增加“课程思政”比重,与专业教师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等方面挂钩,与学生评优评先挂钩,树典型,给表彰,最大程度激励思政教育全面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3(1).

[4]韩宪洲.整体把握“三大规律”的主要特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8,33(4).

[5]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8).

[6]张潞,曾勇.敬畏生命——医学人文的核心与基石[J].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10).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3

老年医学合作项目的成果

1老年示范病房2010年10月,老年示范病房由高干保健科划归大内科管理,并开展门诊和会诊。2010年10月正式成立专科。老年医学组现有医师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各1人、主治医5人、高年住院医1人,护理人员13人。与其他科室合作组建了老年医学团队,包括临床药师、心理医师、营养医师和理疗医师;另外,关系密切的专科有相对固定的医师,组成了有力的支持团队。

2病房床位共24张,其中12张为亚急性病床,主要收治慢性疾病急性加重、老年综合征、复杂病例个体化治疗、术前评估、营养支持、术后康复的老年患者;1年来这些床位的平均使用率97%,周转率2.34。另外12张床为长期照料病床,收治的患者为晚期痴呆、卒中后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病房管理:(1)三级查房+主治医师负责制;(2)病历中增加了老年专科情况,包括老年综合评估(CGA)、用药核查和营养风险筛查等;(3)入院时即制定出院计划;(4)制定了预防院内感染、谵妄、跌倒、压疮等特殊规定;(5)出院小结要求符合转诊医疗的要求。

3门诊除了老年综合门诊的定额数为12~15例/单元。还推出了“一站式”整合门诊,每单元定额数不超过8例,内容包括CGA、用药核查、疾病管理、营养评估和预防建议,并预约普通门诊随诊;1年来共诊治144例,其中>75岁的患者占38%。

4院内会诊在骨科和胃肠外科开展了老年患者的术前会诊101例,对于髋部骨折的急诊患者尽可能在24h内会诊,缩短入院-手术时间,减少衰弱、压疮、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加速康复,维持功能。与药师会诊多重用药患者,减少用药。会诊需求不断增加。

5多学科团队模式老年科医护人员,医学心理、康复、营养科的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每周1次查房、整合门诊,熟练掌握了团队成员沟通、无障碍信息交流、高效率会议召集等技能。

6转诊医疗与养老和护理机构建立联系,试图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或护理院之间无缝隙的转诊,尽量减少老年患者再入院率,在社区内养老。

7教育科室的重点工作之一。(1)自我提高:每周2次共3h的临床讨论会和报告会。(2)培训:①接受内科3年住院医、研究生轮转1~2个月,进修生3~6个月,国外住院医和研究生的短期见习。一对一配备指导老师,根据轮转时间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出科考试和意见反馈。②将老年医学纳入3年内科住院医教育项目,完成教材编写。(3)PUMCH、JHU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联合举办、《中国医学论坛报》协办的“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于2011年9月在北京成功举办(Ⅰ类学分6分)。并计划将该论坛高水平继续下去。(4)自2010年9月起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开设“老年医学专栏”,每月一版。(5)在各种报刊上发文,普及老年医学理念。

8临床研究对新的医疗模式在PUMCH进行本土化适应并不断改进,然后逐步推广。包括: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调筛查的不同方法的比较;降低老年人院内感染的综合措施;关于对生前预嘱的问卷调查态度;参与了老年痴呆的队列观察及Exelon不同剂型的Ⅲ期观察。

讨论

PUMCH与JHU的合作达到该项目的三项预期目标,即人员培训、成立老年医学科、撰写诊疗常规和举办部级学习班。已经开始在全国播散老年医学的理念。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有了一些感悟。

1老年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1)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整个医疗过程,单病诊治指南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个体化治疗。(2)老年医学的宗旨是维持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状态。(3)诊疗行为要充分考虑到获益与风险,预见和避免医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多重用药、插管、睡眠剥夺、谵妄、活动受限导致的功能下降和衰弱、压疮及造影剂肾病等)。(4)提倡“事先医疗计划和(或)生前预嘱”(advanceddirectives,livingwills)。(5)和缓医疗和(或)姑息医疗。(6)转诊医疗,强调连续的无缝隙医疗。(7)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力。(8)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9)对医学的热情;对老年人的“四颗心”(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

2“病人安全”是老年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在综合医院中发挥着保障高风险患者安全的任务。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首先考虑是否可用非手术治疗替代?患者的获益是否超过手术带来的风险?其次,通过评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缩短入院-手术时间。进一步要开展术后主动随诊,加强康复医疗及转诊医疗。对于手术的预后应该用新的评价体系,如某时间段的再入院或急诊率和死亡率(包括其他疾病)、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花费,而不仅仅是计算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日。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手术本身非常成功,但术后患者功能明显下降或引发其他疾病、进入衰弱或失能状态,该手术的结局仍归于“不良”。应用老年医学的理念制定院内的流程和制度,对入院患者进行风险程度的评估,并对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举办院内讲座提高其他专科医护人员的认识。工作重点的前移可将住院或医疗相关性伤害的风险降至最低,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发挥转诊医疗作用。MICU患者或患者术后3~4d,外科情况稳定后,转入老年科病房,以康复和做出院准备;或老年医学团队协助制定出院计划和出院后随访。

老年医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型

医疗服务体系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1亿人,占总人口的13.50%;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变轨期,将从缓慢发展转为加速发展[1],也将从轻度老龄化快速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叠加慢性病的流行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多重因素,对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3]。然而,医疗服务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卫生健康服务供给短缺,老年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涵盖老年人医疗与康复、护理与长期照护等不同类型服务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存在结构性矛盾

1.1老年群体已成为医疗服务需求最高的群体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以及免疫力的下降,面临的健康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显示,老年人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多病共患情况较为普遍[4]。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达55.5%,主要为慢性病,23.8%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均较2013年有显著的提高。此外,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迅速增加,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分别为40.1%和24.9%,占总人口17.9%的老年人口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45.3%。

1.2多重阻碍造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率较低

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55.5%,而两周就诊率仅40.1%,需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也高达21.0%。根据《世界健康调查》的相关数据,在中等收入国家,阻碍老年人获得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原因有卫生保健支出(负担不起诊疗费用)、交通问题(缺少交通工具和负担不起交通费用)以及主观认为病情不严重[5]。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就阻碍老年人获得医疗服务的原因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经济困难和就医手续繁琐是影响老年人就医的主要因素。

1.3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难以适应老年群体的健康需要

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往往是专门针对急性疾患或症状的治疗,大多采用独立、分离的方式处理各种健康问题,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缺乏协同,不同时点、不同情况下的医疗服务也缺乏一致性,导致老年人就医过程过于繁琐和重复挂号、检查等,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就医压力,也给医疗系统带来很大负担。同时,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对急性后期需康复护理、失能失智需长期照护、处于生命末期需安宁疗护的老年患者难以提供应有的服务,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供需矛盾突出[6]。

2目前医疗服务体系的适老化差距分析

2.1综合连续性老年医疗服务链条不完整

世界上大部分卫生系统是按照急症照护模式建立的,与老年人主要的健康状况并不相符[7]。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也是如此,注重单病、短期和机构化治疗[8],忽视健康教育、预防和康复护理、长期照护以及安宁疗护[9],严重缺乏老年病急性前后期的服务,服务链条不完整[10]。在健康教育方面,由于患者较多,且部分老年人的听力和理解能力等有所下降产生交流障碍,导致医务人员忽视或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进行讲解。在疾病预防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团队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发挥不足,对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康复服务、护理服务方面,供给明显欠缺,与老年康复、护理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同时,康复、护理与疾病诊治之间的衔接及双向转介流程尚需优化。在安宁疗护方面,全社会的认知水平较低[11],安宁疗护存在床位较少、服务标准不健全等情况[12]。

2.2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协调性较差

老年患者大多具有多器官系统功能减退、多病共存的特点,但大部分医疗机构仍然采取单病诊治模式,无法满足老年病诊疗的需要[13]。综合医院以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疗老年人疾病存在一定壁垒;老年病科数量不足且水平不高,导致老年人奔波于不同的科室和医疗机构。多名医生甚至多个医疗机构共同参与诊疗老年患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同医生传达的诊断信息不一致、检查结果不互认、重复检查等现象仍大量存在。此外,各层级、各系统的老年医疗服务信息尚未实现标准统一和高效共享,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尚未健全,基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诊疗需要的有序转诊流动机制尚未形成[14]。

2.3老年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不足

一是目前老年医学学科尚未形成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学科发展整体相对滞后。二是现有的医学课程往往忽视老年医学的知识和训练,而且缺少处理共患疾病和虚弱等常见问题的指导。三是老年病医生总量严重不足,老年病科在医疗机构内往往被认为是边缘科室,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吸引力不足,且老年病科的医务人员多由专科医生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老年医学相关培训,不利于老年病综合诊治的开展[14]。四是老年护理人员缺口极大,专业护理能力不足[15]。

2.4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年龄歧视不容小觑

一是在医学教育中,老年相关内容较少,且医学生很少学习怎么处理老年人多重复杂的健康问题和优先事项。二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医务人员对老年人态度消极、行为傲慢、不征求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喜好、阻止或限制老年人获取特殊说明的医疗干预。有些医务人员认为老年患者无法共同参与自身治疗方案的制定。在老年人用药方面,往往也是遵循成年人的用药规格和习惯,忽视老年人因生理变化可能需要的调整。三是医疗机构设计及服务流程等未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有些医疗机构缺少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厕所、候诊需要排长队,对身体残疾或行动受限以及患有尿失禁的老年人而言颇具挑战[16]。四是紧急状况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容易被忽视或受到阻碍,如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无法定期及时去医院复诊取药,住院期间无法获得充分的照护,线上预约挂号给老年人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甚至导致老年人无号可挂。

3推进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

3.1坚定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打造适老化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3年就已呼吁各国建设“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7]。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了《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明确表示针对老龄人多层次需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效果要强于简单针对单独疾病的措施[18]。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认识,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的全链条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衔接和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从诊疗到康复、护理衔接流畅的连续性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多学科小组的团队式诊疗模式的开展;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以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为基础、老年病综合诊疗为支撑的老年分级诊疗体系,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诊治服务。

3.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推行个性化医疗服务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老年人的需要,从健康视角出发,依托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针对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19]。一是重视并做实老年患者个案管理,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和全科医生团队,综合分析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评估个体的需求,制定综合、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二是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系统性支持,鼓励老年人及其照护人员共同参与到自我健康管理中,提升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效果。三是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水平,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医疗服务或上门医疗服务,逐步建立基层医务人员“第一守门人”的制度。四是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3.3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人力转型

医务人员需具备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综合判断和处理能力,并能够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健康诊疗计划,同时要掌握公共卫生以及与老年人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院校成立老年医学系,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医学人才,特别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此外,对从事老年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也需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相关培训,提升为老健康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加快老年病科和老年综合门诊建设,落实《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确保到2022年实现5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的目标。同时,加强老年病诊疗的多学科合作,成立必要的多学科医疗小组,共同承担老年人的临床诊疗和健康恢复过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老年人多学科医疗小组的核心人员包括护士、全科医生、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和支持的老年病学专家等;次要人员包括药剂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和心理学家等;最后还包括非医务人员,即有经验的病人,可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患有同种疾病的病人。

3.4推动老年人无歧视地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创造关爱老年人的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5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老年医学;探讨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的老年人群慢性疾病高发,使得老年医学人才培养较为迫切,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医学生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而目前医学院校的老年医学仍然是临床教学难点之一,教学评价体系难以保证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在老年医学课程“金课”质量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合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试图引导教学双方的学习兴趣及重视程度,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同时督促教学双方共同努力,提高老年医学教育教学质量[1]。

1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

老年医学教育,不仅要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和心理医学的范畴,甚至还要包含人口社会科学、卫生经济学、老年护理学等综合内容,较其他专科教育具有更高的要求。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老年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医学生要建立丰富的知识储备及整体的医疗观念,能干预处置复杂的病情,做到既有整合观念、又有个体化诊治意识[2-3],这也是老年医学的教学目标。

2我校老年医学教学现状及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医学教育的现状明显不适应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教师思维局限,课堂照搬内科学模式授课[1,4],普遍缺乏整合、系统意识,没有 老年疾病特点及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概念;学生思想不重视等。有的院校甚至将老年医学设置为选修课,等同于内科学课程教学,按内科学形式考试,考核体系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我校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完全客观评价其教学质量、综合检验其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效果也有限,这也是当前其他医学院校传统老年医学教学体系的共性。主要表现如下[5]。

2.1强调量化有余,内涵分析不足

针对老年医学教学考核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而现行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卷面成绩分数,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难以量化的评价内容,导致评价的科学性下降。

2.2考核评价的引导性和激励性不足

现行的评价体系只强 调 其对学生的 学 习监督作用,忽略了对教学双方更为重要的 引 导和促进作用。此体系对学生仅体现出过关的分数,缺乏客观的教学结果分析和整改措施,对于促进教学帮助不大,教师则普遍对评价质量不够关心,考核的教学方式促进作用亦明显不够。

2.3教学双方自评参评比率不够

因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当前教师及学生对于双方评价模式普遍存在不重视的心理,认为卷面分数才是最重要的指标,除此之外其他评价反馈意义不大,且这一方面在实践中确实容易出现偏差。这些观点导致了教学双方自评参评比率下降,对综合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造成了明显影响。

2.4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不够

目前老年医学仍参照内科学考试形式,不能脱离传统思维定式,考核评价仍采用单纯理论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对老年医学专业特点考虑不够,缺少过程性评价,反映教学质量的真实性存在一定偏差。现行考核体系仍主要注重卷面成绩,对临床实践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的考核则过于简化,在教学改革中应加以补充完善。建设老年医学“金课”,总体应以老年医学课堂为核心,涉及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进展、全程贯穿老年医学特色、关注师生角色互动、卓有成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考核评价等。依据老年医学“金课”标准,考核指标应更注重临床实践和思维系统性、综合性。适当增加主观题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引入师生自评互评模式。通过改进考核体系,做到评价标准应由绝对统一转向相对统一,评价主体则由“单维评价”转为“多维度评价”,评价方法应由“量化评价”转为“质性评价”[1,6]。结合当前老年医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我们在内科系统考核模式改进做出前期研究的基础上[7],尝试改革过去依据内科学考核标准制定的单纯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的做法,结合老年医学的特点及正在实施的“金课”建设,将老年病学的疾病基础理论、实践操作、临床见实习等有机结合,探索适应老年医学教学特点的综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并为当前临床教学总体通用评价模型的改进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初步实践[8]。

3适应老年医学“金课”教学量评价体系的探索及实施

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老年病学的教学特点及规律,在建设老年医学“金课”的教学改革基础上,针对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索改进,以评价指标能否量化为依据,归纳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的可信度及区分度不强,主观性较强;定量指标则相对较客观,一般情况下可真实地反映教学评价效果。而实践操作中并非所有指标均可做到量化,为此我们尝试对上述两种指标进行适当权重分析,提升客观性,减低主观性,最大限度反映真实客观的教学评价效果[9]。同时,为了避免一些指标的绝对化,减少硬性的分值分配,我们尝试设计了相对详细的分值权重分配:综合考核总分值=分值模块1×权重1+分值模块2×权重2+分值模块3×权重3+分值模块n×权重n......对于体系中主观印象较强的指标如临床操作、病历书写、课堂现场效果等,必要时还要再次进行二级权重分析,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8]。学生在临床见实习阶段,考勤也可列入权重计算,这样尽可能做到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及教学质量,实现评价体系的综合化、多样化、合理化[10]。

3.1考核评价内容设计修订及分值量化分配

新的评价体系在权重的分值分配上,各指标排序如下:老年医学临床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新知识新进展了解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教学团队自评互评、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人文知识等,做到权重合理,最大限度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及可靠性。

3.1.1继续坚持以传统理论试卷考核为基础和核心

尽管教学评价中传统的卷面考试存在一些弊端,但由于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和考核基础,其核心地位仍不能动摇改变,在我们所探索的教学评价和监控体系中 仍 占 有 重 要 地 位,尤 其 体 现 在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方面[1,8]。我们将其权重定为0.70,比重最大,亦是为了强调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教学大纲乃教学之本的意识,遵循大纲进行理论卷面考试,可有效反映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及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1]。

3.1.2适当提高临床实践考核比重

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将实践操作考核权重设置为0.19,可酌情稍有调整。参考近年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内容及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将临床实践操作内容得分点细化,如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无菌技能、病情 谈话技巧、人文关 怀等,计入权重,以鼓励学生主动掌握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后即时进行一对一讲评,进一步加深印象,最终达到巩固掌握之目的[8]。

3.1.3酌情增加新知识、新理论的考核内容

老年医学是一门进展比较迅速的综合学科,新知识、新理论及新进展比较多,而教材知识 往 往有所滞后。在考核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常见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新药开发及临床试验、治疗模式进展等方面的考察点,考查学生对新知识新理论的了解程度。此指标权重可定为0.05,实践过程中可依据具体情况酌情加减,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又不太过于偏离教学大纲基础,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新理论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此方面的考核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必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认识到医学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1]。

3.1.4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包括“学习的专注度,课堂提问互动积极性,临床创新思维评估”等。一般说来,这些指标因不易量化,其客观性较低,权重不宜太高,以减少偏倚,可暂定为0.03。通过此项评价指标,可了解学生教学期间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也可一定程度反映教学效果。

3.1.5课堂教学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包括“重难点分析如何、讲课流利与否、学生满意度”等,同样这也是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其评价权重亦不宜过高,可暂定为0.03。通过此项评价,让教师真实认识到教学中的优缺点,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通常教师顾虑较多,应做好其引导工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反映了其对教师授课质量及效果的认可程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信息接收者,对课堂教学状况和效果了解最为直观,基本可以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3.1.6酌情引入教学团队自身的自评/互评指标

此方面从同行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教师团队尽量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价,促 进 教学方式改进。此项作为参考项,不计入总分,以免因人情因素干扰,降低评价作用[11]。

3.1.7评价体系的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

本考核体系涵盖了较为完整的客观/主观指标,其权重经过修正,且增加了参考评分项,必要时还可酌情调整一些考核评分,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质量控制环节可有效保证此考核体系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努力做到偏倚及误差的最小化。评价指标尽量做到分类细化,取平均值进行质控评价。对于主观性较强的指标评价,还需对评判者进行适当应用培训。同时做好教学双方的反馈环节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加以修正引导。另外,在教学期间还采取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评价指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学周期固定时间段进行评价,由于一般情况下师生准备工作较好,其评价结果水平就相应较高。而随机评价是即时综合评价,可真实反映教学质量的常态化水平。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进一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及有效性。同时,积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12]。

3.2反思与体会

在实施基于老年医学“金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实施方案,获得了一些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新的评价体系发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做好教学团队的前期培训工作,充分告知此评价体系在提升临床教学质量中的价值意义。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结构组成、比重依据、评分标准进行反复研讨、仔细修订,做到规范有据,便于实施。要认识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核心地位问题,克服认为学生可能因个人情绪不利于教师自身评价的心理,全力配合评价工作的开展[7]。做好评价预案,必要时可依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部分指标的权重,本评价体系由于考核指标多,权重变化大,影响评价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多,在实施时要依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指标权重,尽量做到客观统一[4]。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评价参评率,作为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学生参评率关系到能否对教师教学活动做出客观详细的评价,研究结果提示需达到60%以上结果才相对较为客观,减少偏倚。教师应做好引导督促工作,保证提升学生参评率,对个别存在的敷衍现象,要及时指出并促其改正。

4结语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6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满意度、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临床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中选取有多种慢性疾病或老年综合征、并伴有不同程度功能衰退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8~85岁;试验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5~8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综合评估。试验组进行综合评估,具体方法:①针对老年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我科与软件工程师合作开发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操作性强的老年综合评估应用软件。根据量表的内容、针对性、关联性等,从众多的国际、国内评估量表中选取了13个量表,评估内容包括一般医学评估、躯体能力评估、精神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环境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常见老年问题评估等。②医生、护士、康复师、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应用评估软件中的量表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定方案、实施、再评估、再调整,循环进行,让患者每一阶段都得到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护理。利用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③护理实施方法:责任护士应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易智能、跌倒、压疮、脱管、尿失禁等进行评估。第一次评估完成后,依据评估结果及时了解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后进入下一轮评估、干预,不断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解除安全隐患。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CGA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和表3。

3.讨论

CGA的实施,降低了护理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通过CGA,可及早发现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CGA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品质:老年综合评估与常规医学评估的区别:①注重于伴有复杂问题的老年人群;②强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③常由多学科团队提供医疗服务[1]。医师和护士是CGA主导者,入院时首次评估,做出全面诊断。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根据动态评估情况及需要,以会诊的形式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评估和制定方案。通过这种灵活、有效的多学科协助方式,有预见性地为患者解决问题,使老年患者能尽快恢复,并最大限度地维持功能,充分体现了老年医学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及表扬。CGA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CGA强调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通过精神心理、生活质量方面评估量表的评估,能明确指出患者功能、心理、生活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应引起医护、康复师、患者及家属的重视,提供恰当的帮助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地保持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独立生活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CGA的实施能为患者出院或转诊提供有力依据:通过多次的循环评估和不断调整治疗、护理、康复方案,逐个解决了对患者影响较大的一些主要问题后,依据评估量表提示的建议,可做出出院或转诊决定。笔者建议尽快在社区、养老机构、保险机构开展CGA,使之形成一种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医养结合、分级转诊的落实。CGA的实施扩展了出院指导的内涵,在延续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院前,对于衰弱和有活动或平衡障碍的老年人,需评估家庭环境的安全性。可采用家庭环境安全评估量表,由老年人和家人填写。通过评估由医师或治疗师开出环境改造处方,如增加门的宽度、设置坡道,以便轮椅出行;移除可能导致老年人跌倒的物品,如地毯;安装扶手、拉杆、升降马桶、防滑垫、电话和呼救铃等,以提高环境的安全性[2]。另外,出院前部分虽已控制,但仍需反复评估、持续改进的长期存在的功能障碍及有可能会再次发生的问题,依据评估量表的建议,应交由社区持续做下去,进入社区CGA管理。但目前很难实现,主要以延续护理的方式在落实,而延续护理开展的服务内容均依据于综合评估。CGA是一种重要老年医学服务模式,可综合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早发现患者现存及潜在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制定全面的、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能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患者出院或转诊提供有力依据,扩展了出院指导的内涵,提升了护理品质,还在延续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亚南,许永利,陈雪丽.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5):452-456.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7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管理式;防治效果;疾病知晓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诱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控制,则会提高人们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有研究指出,大部分人对高血压的有关知识知晓率较低,这也是导致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医学模式开始由社会、心理模式向社区护理模式转变。现阶段,社区护理服务工作存在护理条件差、护理人员少等问题,加上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工作主观能动性较差,无法满足目前我国社区患者的诸多需求,所以采取有效地社区护理管理模式非常重要[2]。因此,本文探讨了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上的效果,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在下文展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本社区接受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活动的100例血压异常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人员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2例(52.00%)、女性48例(48.00%);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6.34±13.68)岁;病程1~20岁,平均病程(10.82±3.94)年。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并获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3]。②所有研究对象及监护人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活动。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②精神障碍者。

1.3方法。所有人员均接受高血压的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具体内容如下:①向参加者说明本次活动一切免费,需要自愿参加,并介绍活动计划,向每位参加者发放安排表,每个月参加3次,1h/次,做到定期开展,以集体授课的形式为主,主要由医师在活动中讲解和演示高血压的知识。②按照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标准制定高血压诊疗及分级管理计划,同时讲课老师需要了解每位参加者的自身情况、不良习惯、并发症等,根据实际条件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另外,护理人员也需要同参加者多交流,帮助他们减少对高血压的担心、恐惧等心理,让他们自己参与到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③在健康教育活动中,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压水平,倡导行为疗法,讲解肥胖、饮酒、吸烟、神经紧张、盐量过高等对血压造成的不良影响,积极指导和改善患者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在活动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参加者完成疾病有关知识、行为改变、一般情况(治疗率及控制率)等内容的评价,共回收100份调查表,回收率为100.00%。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版本的统计学测算,其中“%”的方式表达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实施检验方式为:c2检验。当P<0.05时,为上述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参加前后血压异常者对疾病有关知晓率的变化情况。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后,对高血压的有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参加前(P<0.05),详见表1。

2.2对比参加前后行为改变的变化情况。通过接受高血压的防治活动后,在限酒、坚持体育锻炼、规律服药、控制食盐摄入量、膳食结构改变等方面的行为改变知晓率明显高于接受活动前(P<0.05),见表2。2.3对比参加前后血压异常者在高血压控制率及治疗率上的变化情况100例血压异常者参加防治高血压活动后,治疗率由参加前的70.00%提高到72.00%,参加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率由参加前的36.00%提高到65.00%,参加前后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后天环境等有关,是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发生的疾病。社区护理是一种院内护理的延伸和补充,主要特点为便捷、灵活,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护理,有效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护理需求。所以,在社区内展开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从而控制高血压。社区护理管理不同于医院,具有以下特点[4]:①以人的健康作为服务中心,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②以收集和分析健康状况作为服务内容,主要功能是解决健康问题,展开网络化管理,实施系统干预;③具有主动性,走进社区,深入家庭,正确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知晓率等;④具有连续性,从生到死全程的服务,了解其家庭背景等,给予适当的照顾措施。本研究显示,参加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的有关知识认识均有所提高,在限酒、坚持体育锻炼、规律服药、控制食盐摄入量、膳食结构改变等方面的行为变化有所改善(P<0.05)。说明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知识。另外,100例血压异常者参加防治高血压活动后,控制率由参加前的36.00%提高到65.00%,参加前后差异显著(P<0.05)。提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内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血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发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社区服务是为社区成员提供最直接的公共服务,所以加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组织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升社区的服务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防止高血压[5]。总而言之,在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防治高血压,可在社区内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婷婷,王佳贺.全科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7):607-609.

[2]王增武,王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解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6(3):193-197.

[3]吕雄,董杰,张旭,等.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52-155.

[4]原露露,李小寒.我国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35(7):161-164.

老年医学护理范文8

【关键词】床位调配管理系统;公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急危重症

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诊患者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及住院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制。在急诊绿色通道全流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及时安排急诊需住院患者入住相关科室是实施的难点,也是医院管理的难点。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是等级医院评审重要考核内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医院绿色通道提出要求“有急危重症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措施,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1绿色通道患者住院难点分析

1.1科室自主选择收治患者

在科主任负责制、诊疗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床位成了科室的“自留地”,科室主任、护士长或者诊疗组组长对床位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在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管理、医保费用控制等考核指标重压下,部分医生为了迎合医院考核指标,收治患者时会出现“避重就轻”的现象。

1.2患者疑难复杂涉及多科

亚专科建设是学科细分发展、技术纵深提高的需求[1]。随着亚专科的迅速发展,以器官、部位甚至技术手段设置的亚专科比比皆是。医生的分工越来越细,而抢救室患者常常病情危重且复杂、涉及多专科问题,专科会诊后仅提出针对本科室的治疗意见,不愿进一步收治此类患者。

1.3专科与抢救室沟通不畅

按照既往的流程,急会诊医生是专科和抢救室之间信息的传递者。抢救室患者先由相关专科的急会诊医生会诊决定是否收治,会诊完毕后急会诊医生还要和科室协调收治病区和具体诊疗组。一套流程下来,病房已经没有空床,患者只能留抢救室继续待床。部分急会诊医生会诊后无法确定是否本科收治或协调不了床位,但又不及时向上级主任汇报,从而导致抢救室与科室间沟通不畅。

1.4床位资源供需不平衡

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版)》1-4-1-1项A档次要求,年床位使用率需要在93%97%。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省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且是区域内诊疗中心,承担区域内疑难、复杂、危重患者的救治,床位需求量大,床位资源不足。2019-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我院床位使用率分别为115.1%、90.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02.8%,床位利用率过高。

1.5老年、终末患者增多

人口老龄化导致高龄、超高龄危重症患者以及癌症患者增多。由于衰老或者长期损耗等原因,患者终末期往往会出现反复发热、严重消瘦、身体过度虚弱、器官衰竭等症状。大多数家属希望尽最后的努力,将老人或者癌症终末患者送至高等级医院抢救,并希望收治到病房进一步治疗。鉴于患者年龄大、预后差、住院周期长、涉及问题多等原因,对于此类患者,科室存在均不愿意接受的现象。

2绿色通道患者住院解决对策

2.1完善制度建设,通过绩效考核提高收治积极性

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建设工作,成立急救绿色通道领导小组,制定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及实施方案,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对急救绿色通道医务人员及抢救设施、药品提出了相应要求,对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管理及流程进行了确定,并明确要求各临床科室要优先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同时,医院制定急诊工作绩效考核方案,门诊部对急诊抢救室患者收治情况按照日常关键指标和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每收1例急诊抢救室患者,由绩效办按照规定给予科室医护工作量点数。急诊抢救室患者收治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力,导致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每发现1例扣科主任任期目标考核分0.1分,扣科室日常绩效考核分2分。对因此出现的典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给予全院通报,发生医疗纠纷的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追究责任。

2.2行政部门牵头,解决疑难复杂患者滞留问题

分管院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带队,门诊部、医务部、护理部、急诊医学科及其他相关科室一起到抢救室进行医疗行政查房,促进急诊绿色通道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门诊部每天到抢救室进行早查房、晚查房,了解当日急诊绿色通道梳理情况,对于滞留时间较长的患者,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及时安排收治。对于疑难复杂患者,门诊部及时组织全院大会诊明确诊疗方案及确定收治科室,必要时由门诊部根据大会诊意见指定收治科室。

2.3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抢救室患者信息

急诊医学科与急诊抢救室患者收治相关科室建立工作联系群,分管院领导、行政部门、临床科主任、诊疗组组长全部入群。急诊抢救室值班医师每日7:15前在群中通报急诊抢救室各科室患者的初步信息,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每日8:00前在群中通报各科室患者的准确信息,便于相关科室了解本科室患者滞留情况,协调好门诊普通患者与急诊抢救室患者的床位安排工作。

2.4床位调配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信息系统成了必要的管理工具,用来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2]。为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加强医院床位管理及合理使用,满足患者住院需要,提高床位使用率,2020年底我院在全院推行了床位调配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对床位资源的科学管理。第一阶段,疑难危重患者入院顺序前置:在床位管理系统的调配下,住院顺序不再以住院证开具的时间为主要依据,而是按照病情危重程度及疑难复杂程度安排收治,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排队顺序绝对前置[3]。第二阶段,实现24小时“熔断”:各临床科室在急诊抢救室留有开具了专科住院证且住院证开具后超过24小时仍未能收治的抢救室患者,该科室收治非抢救室患者通道将被临时“熔断”。第三阶段,实现即时“熔断”:2021年7月底,“德尔塔”变异毒株开始在南京快速传播,医院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按照防控要求,各病区需要设置应急病房及限制加床,部分病区被征用为隔离病房。由于容量不足,抢救室患者出现严重滞留,医院将熔断时长由24小时调整为0小时,对开具了抢救室住院证的临床专科实行即时“熔断”。

2.5提高自身能力,急诊科内部管理配套实施

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熔断机制的实施依赖急诊医师及时开具住院证。一般情况下,抢救室医师开具住院证时按照会诊医师意见执行,涉及患者生命救治除外。对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会诊医师与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意见不一致时,由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决定收治科室,相关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对急诊抢救室终末期维持性治疗的患者、三无患者、有各方面争议的患者收治意见不一致时,急诊科汇报门诊部,由门诊部牵头协调解决。具体流程见图1。医院赋予了急诊医学科通过床位调配管理系统为抢救室患者开具专科住院证“熔断”专科收治门诊普通患者的权利。同样,急诊医学科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分管急诊抢救室主任的管理、协调以及业务能力。为加快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患者的疏通,急诊医学科应判断患者留抢救室指征,在患者入抢救室24小时内明确收治科室并开具住院证。对于应开具住院证而未及时开具住院的情形,每发现1例扣0.1分;对临床科室反映技术不精并经确认每月达到10%以上的,取消急诊抢救室主班医师资格。

3效果

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一年多的规范管理,以及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的应用,急诊绿色通道运行效率及我院区域内急救影响力较前明显提升。2021年16月入抢救室人次较2019年及2020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24.62%、29.58%;通过120送至我院的急危重症患者较2019年及2020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29.02%、20.06%;经抢救室收住院的危重症患者人次较2019年及2020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41.28%、38.55%。2020年、2021年抢救室患者收治均受医院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床位调配管理系统实行即时“熔断”后,2021年8月急诊入抢救室患者数、120急救患者数、经抢救室住院患者数较前明显提升,抢救室滞留超24小时、72小时患者人次、平均滞留时间较2020年同期均减少。

4讨论

4.1系统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通过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的应用对急诊绿色通道进行科学管理,进而提高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患者的疏通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根据分级诊疗要求,三级医院的服务功能定位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4]。我院床位调配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理念正是契合了这一医改方向,通过床位调配管理系统对收治患者进行筛选和把控,从而促进科室学科建设和医院长远发展,实现医院功能定位。

4.2跨科收治解决节假日滞留问题

节假日期间,大部分外科科室不再安排择期手术,病房出现大面积空床;但是收治急诊绿色通道的科室如心血管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等由于出院患者减少,导致床位相对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实现熔断也不能很好地解决抢救室滞留问题。针对节假日各科室忙闲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跨科收治来解决。跨科收治患者由急诊抢救室主班决定,原则上心血管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胸外科,神经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神经外科,消化内科患者跨科收治至普外科。跨科患者由收治科室全面负责,涉及专科治疗的按照会诊流程会诊。专科要事后及时做好跨科患者的转回工作。

4.3绩效调整打消科室顾虑

尽管通过绩效考核、床位调配系统“熔断”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急诊绿色通道患者的有效收治,但由于抢救室危急重症患者较多,收到病区后一定程度上影响诊疗组、病区、科室的住院考核指标,如果能够对抢救室患者进行单独核算和考核,将会打消科室最后的顾虑。更是期待医保部门研究建立服务发展需要与医保总额预算协调匹配机制,对危急重症患者产生的医保总额、人头人次比、均次费用等单独进行考核,合理确定评价指标。

4.4医疗资源调整应对老年绿色通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