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培训范例

老年医学培训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1

[关键词]老年医学教育;研究生;问卷调查

人口老龄化是20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唯一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56.3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3.60万人,达总人口的33.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疾病与伤残负担,大幅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水平,对加快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发展老年医学教育提出迫切需求[1-3]。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老年医学发展,设立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为老年医学培养人才。复旦大学在2009年开设第一门老年医学课程《老年医学概论》作为研究生的选修课,随后开设4门老年医学方面的选修课,尤其是《老年医学临床实践》,是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在线课程,2013年开始招收老年医学博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将老年科纳入到内科和全科专业医师的轮转要求中,并设立老年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这些措施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满足老年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研究拟通过对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医学研究生接受老年医学教育的情况及其效果,了解接受老年医学教育是否有利于提高医学研究生对从事老年医学事业的意愿,以期为老年医学教育和改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学号随机抽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第五人民医院、金山医院等5家综合性医院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10%为研究对象,共计抽取199名学生。

1.2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在线填写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接受老年医学教育情况、老年医学知识知晓情况和从事老年医学事业的意愿等信息。发放问卷共计199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5.48%。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频数(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计收集到190份问卷,其中男性56人,占29.5%,女性134人,占70.5%。平均年龄为(25.95±2.60)岁。在读硕士生163人,占85.8%,在读博士生27人,占14.2%。专业学位类型学生103人,占54.2%,学术学位类型学生87人,占45.8%。

2.2老年医学教育情况

“知道复旦大学有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的医学生有67.9%,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知晓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78.2%vs.59.2%,P=0.014);“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医学生有24.7%,其中学术学位的学生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43.7%vs.8.7%,P<0.001);“知道我们国家有老年专科基地”的医学生有55.3%;“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医学生有19.5%,其中,男性在老年科实习或轮转过的比例高于女性(28.6%vs.15.7%,P=0.041);“在临床实习或轮转中接触过老年患者”的医学生有93.7%。

2.3老年医学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老年医学知晓情况见表2。问题2、问题3和问题5回答正确率均在80%以上,分别为96.3%、81.6%和88.4%;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问题11,“你知道哪几种现代有关衰老的学说”写出1种及以上的有18.9%。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在问题4(36.2%vs.17.5%,P=0.007)、问题8(53.2%vs.23.1%,P=0.001)和问题11(27.6%vs.16.1%,P=0.038)回答正确率或知晓率高于未选修过的学生。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学生在问题4(37.8%vs.18.3%,P=0.010)、问题6(83.8%vs.58.2%,P=0.004)、问题7(59.5%vs.28.8%,P=0.002)、问题8(48.6%vs.26.1%,P=0.024)和问题9(73.0%vs.54.9%,P=0.045)回答正确率或知晓率高于未在老年科实习或轮转过的学生。

2.4从事老年医学事业意愿调查

71.6%的学生表示对老年医学感兴趣,14.2%的学生很感兴趣;70.5%的学生愿意选择去老年科轮转,19.5%的学生非常愿意;毕业后愿意从事老年科临床工作或科研工作的约有57.0%,非常愿意的约有13.0%(表3)。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对老年医学很感兴趣的比例高于未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27.7%vs9.8%,P=0.004),其他问题在“是否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和“是否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3.1接受老年医学教育的医学生较少应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宣传、设置必修课让更多的医学生认识老年医学

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4-5]。国内目前开设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的学校相对较少,有研究显示,浙江省14所高校中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未设置老年医学课程[6],北京协和医院开设1门老年医学研究生选修课程[7],这些研究并没有对研究生选课情况进行调查,无法获知学生选课情况。本研究显示,在校期间,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医学生有24.7%,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医学生有19.5%,知晓学校开设有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占67.9%,知晓有老年专科基地的医学占55.3%。本研究中仅有不到15的学生接受过老年医学教育,同时,老年医学相关课程及临床培养方面在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也并不高。如何做好老年医学课程宣传工作,如何吸引医学生选修老年医学课程、进入老年科进行轮转,提出新的挑战。老年医学课程对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借鉴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的经验,建议在全国各高校医学研究生中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加强课程建设,让更多的医学生获得老年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2加强医学生老年医学教育提高老年医学知识知晓率

本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中老年医学知识中大多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在50%以上,其他低于35%,仅有3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提示医学研究生对老年医学基础知识知晓率处于一般水平,个别问题如衰老学说知晓率更低,低于15。本研究还发现,接受过老年医学教育的医学生,老年医学知识回答正确率或知晓率高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研究结果与其他报告一致。有研究显示,学习过老年医学知识的本科生,老年医学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未学习过的学生[8]。甚至有专家提出,老年医学科可作为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基地[9]。通过老年医学课程或临床轮转等接受老年医学教育,能够提高医学生老年医学知识的知晓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对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加强老年医学教育,使医学生掌握更多的老年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为老年医学医疗服务的本领。

3.3加强课程建设、加大老年科轮转力度提高医学生对老年医学的兴趣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2

1现状和机遇

我国科技实力突飞猛进,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与此相应,我国科技论文数量高速增长,被引频次位居世界前列。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中推进期刊治理的现代化。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媒体格局,科技期刊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委会的效能、编辑出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编辑部与编委会协同工作模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作为国内老年医学界权威性和影响力最高的学术组织,共出版两本期刊,1984年中文版《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创刊,2018年为响应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英文版《AgingMedicine》创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既有需要做精做强的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也有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新目标。

2存在的问题

科技期刊编委会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效率低的传统编委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编委会结构不合理。编委会专业比例失衡,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编委平均年龄较大,在地域分布、机构来源存在同位重叠的现象。②编委责任意识不强。编委审稿、投稿不积极,编委荣誉化、官员化,编委的社会兼职较多。编委会的问题表现形式多样,但其共性是对期刊工作缺乏积极性,导致编委会功能形式化、缺失化,编委在期刊工作中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1]。互联网时代,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效率低的编辑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编辑队伍缺乏分类分层建设。互联网时代,编辑部内部人员应分成策划组稿审稿编辑、文字编辑、新媒体网络编辑等不同层次。②期刊编辑的学术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编辑参与专业科研的较少,缺少出版人才培育项目,缺乏出版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

3解决方案

3.1提升编委会效率

3.1.1优化编委会结构

①量化学术能力。通过百度学术、谷歌学术、Researchgate、WebofScience等系统,收集编委会成员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等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2]。②优化专业结构。调取系统中来稿数据,分析各学科文章的引用数据,与编委学科分布进行匹配,可以适当提高优势学科编委比例[3]。③优化年龄结构。建立青年编委遴选机制,考察青年学者的工作时间与工作意愿,提升编委会的活力并使其真正具有执行力[4]。④优秀审稿人遴选编委。选择优质审稿人,特别是学术水平高的优秀审稿人充实编委会队伍,对他们实行契约化管理、强化考核、动态调整、精细服务,切实发挥编委办刊的作用。⑤保持科学的换届频次。换届频次会影响期刊学术团队的稳定性和新颖性,科技期刊编委会换届频次一般为3~6年,3年左右的换届频次过于频繁,不但增加了编辑部的工作,而且也不利于期刊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6年左右的换届频次过长,不利于新生力量的加入,无法保证期刊的良性发展。所以,科技期刊编委会换届频次一般以4~5年为宜。

3.1.2激活编委

(1)建立编委会绩效考核制度。许多科技期刊建立并推行编委责任制,编辑部对编委会形成量化考核制度并进行年度考核,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直接贡献度和间接贡献度。直接贡献度包括组织重点号、投稿、审稿、发行刊物、推荐广告、宣传杂志、协办单位,积极参加本刊的学术活动、联系赞助等。每项指标的维度还可以细分,如审稿有审稿时长、篇数和质量等维度,投稿有第一作者篇数、通讯作者篇数、刊用篇数、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基金项目支持比例等维度。间接贡献度包括对期刊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介绍办刊所需资源、通过其他平台推广期刊品牌等。采用绩效考核制度的编委会,需要大权重考虑专家对期刊的贡献度,低权重考虑专家个人学术成就和身份地位,实行优秀编委评选,进行末位淘汰[5]。(2)服务编委及审稿人。①培训。编辑部应定期为编委和审稿人提供培训来提高编委的审稿水平、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助推编委学术进步,使得编委、审稿人与期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增加期刊学术凝聚力,加深编委和审稿人的身份认同感,培养对期刊的热爱和忠诚,为期刊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队伍[6]。②宣传。每一位专家的成名都离不开科技期刊,优质的宣传服务可以让学术成果的传播事半功倍。随着新媒体和线下活动逐渐融入期刊编辑部的日常业务,科技期刊应努力抓住一切可宣传的机会、素材和途径,为编委提供持续的、全方位的宣传服务,将编委打造成专业领域备受瞩目的明星[7]。

3.2提升编辑部效率

3.2.1搭建适合编辑成长的平台

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思路,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出版人才和优秀编辑群体。编辑部应申请项目资金,委派编辑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和编辑业务培训,为期刊编辑提供与国内外研究人员和同行交流思想的平台。

3.2.2重视优化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学科结构

科技期刊可以根据各位编辑的学术背景与特长,设置策划组稿编辑、审稿编辑、文字编辑、电子网络编辑等岗位,强调个性化发展、整体性提高。

3.2.3着力培养优秀骨干编辑

科技期刊应建立一支数量适当、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编辑队伍。①提升编辑学术水平。具有学术敏感性,较强的沟通能力,积极进行期刊相关专业的科研活动,形成自己的学术圈,能够策划专题,积极组稿约稿,专业素养高,能够有效初审[8]。②提升编辑业务水平。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熟悉主流科技期刊评价指标,针对指标进行分析和积极解决问题;③提升编辑的创新能力。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擅长期刊策划、运作和市场营销,能够带领期刊从办刊理念、营销模式和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塑造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品牌形象。④编委编辑化。探索青年编委送审制,编辑完成学术不端检测,由青年编委判断是否值得送外审,并推荐外审专家[9]。

4老年医学杂志协同工作模式的探索

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专业医学期刊在垂直领域具有强大的学术号召力,《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Medicine》依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优质的专家资源,在提升编委会和编辑部效率的基础上,注重编辑部人员与编委、学会委员的积极融合。目前,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委王建业教授担任两本杂志的主编,中文版期刊编辑部主任于普林教授担任学会前任主委,并担任中文版期刊副主编和英文版期刊执行主编,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周白瑜担任学会副秘书长、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中文版期刊的青年编委、英文版杂志编委。在互联网时代,《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Medicine》基于深入融合的编辑部与编委会,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进行了协同工作模式新的探索实践。

4.1传统领域协同

4.1.1优质内容

科技期刊优质学术内容来源于稿源控制和审稿控制。科技期刊可以利用编委的力量来组织优质稿源,形成高端作者群,精准送审稿件,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提高审稿质量。《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Medicine》的编辑在编委会成立后向编委发送工作意向调查表使编委知悉编委的责任和义务,鼓励专家为期刊作出相应贡献。编辑部根据调查表的反馈和学术热点科学安排重点号,通过媒体和会议等宣传渠道告知编委,使专家了解编辑部的活动和计划,并积极参与。作为老年医学行业顶级刊物,《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协助牵头专家组织编撰共识指南,制定老年医学各项诊疗规范和专家共识。对于能够展示中国老年医学的实力的、推动中国老年医学国际影响力的、适合双语发表的重点共识指南,编辑部组织对其进行翻译,并在《AgingMedicine》上发表,同时约请外籍编委对其进行评述。在《AgingMedicine》的出版报告中,共识指南的阅读下载量排名优异,说明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重视。

4.1.2编辑科研

编辑科研化是指编辑参与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将编辑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提升编辑的学术素质、综合办刊能力,以提高期刊质量。《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Medicine》编辑部有6位编辑,3名博士,3名硕士。编辑部主任同时兼任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一直带领团队主持或参与老年医学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WHO专项、部级项目等,研究在SCI级别期刊、部级核心期刊上,科研成果曾获得“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科研奖项。

4.1.3学术会议

专业学术会议是科技期刊编辑邀约优质稿件,增加与编委沟通交流,组织培训的理想场所。国际会议更有助于编辑和编委策划优质重点号,团结国际知名专家,建立科研合作。《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Medicine》由于编辑部与编委会、学会的深入融合,老年医学领域顶级年会的主要策划组织工作也由期刊编辑部承担,每年举办中国老年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具有很强的品牌凝聚力和学术指导性。会议前期,编辑在新媒体平台推送会议信息,征集投稿,招募参会代表。对于在会议上进行主旨报告的编委,编辑部对其进行采访和宣传,分发至其他专业媒体平台。通过年会征集的会议投稿,获奖优秀论文的中文论文推荐至《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发表,英文论文推荐至《AgingMedicine》发表。会议期间,编辑部会对编委和审稿人进行相关培训,内容包括审稿、出版伦理、学术写作、课题申请经验、大型研究成果分享等。针对青年编委,编辑部还会培训PPT制作、演讲技巧等,并鼓励其分享国际交流展示经验、成长经验,以培养本学科高端人才。2019年《AgingMedicine》主办了Geroscience国际会议,编辑部通过会议组织的重点号刊登在2019年第3期,《AgingMedicine》顺利通过PMC评审。《AgingMedicine》编辑部组织国际会议时,国内编委团队帮助前期沟通外籍专家参会,有助于后期国内编委与外籍专家建立国际科研交流关系,以及后续国际课题合作推荐。召开老年医学国际会议时,编辑跟随学术团体参加国际会议,并根据会议热点组织重点号。

4.2新兴领域协同

4.2.1新媒体协同联动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已从更新网站内容层面扩展到新媒体传播层面,许多垂直领域或同一主办单位旗下拥有多个期刊微信公众号。通过细分服务对象,统筹编委智库,规划新媒体矩阵,根据学科前沿热点、时事热点和学术活动来进行专题策划活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影响力都得到了提升。《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Medicine》编辑部在新媒体领域创建了“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公众号、“AgingMedicine杂志”公众号以及“健康老龄网”3个公众号。《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发表后,在老年医学年会上召开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健康报》等国内多家知名媒体参会报道,专家团队撰写的科普文章《首份老年综合评估共识:为老人看病不能只看病》在“健康老龄网”公众号推出后,阅读量超过1000次,并被多个平台转载。“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公众号推出完整版共识,当天阅读量超过500次,并被“中华医学网”“医脉通”等行业媒体转载。英文版共识发表在“AgingMedicine杂志”公众号,当天阅读量达到450次,并带动了前几篇文章的阅读量,也为该公众号增加了不少订阅用户。这些协作实现了期刊之间和公众号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通过联动策划,从科学普及、专业普及、学术论文等不同角度进行专题策划和运营,体现了期刊的责任与担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2.2品牌医生经纪人

编委是垂直领域最优质的资源,编辑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和传播优势为编委打造新媒体和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个人品牌,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创新,通过整合专家资源,构建新媒体行业矩阵。

4.2.3互联网医疗行业智库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在慢性病治疗中,除了临床诊疗服务,患者更需要连续、常态化的健康管理服务。2020年2月以来,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手段在防疫、控疫、国民健康保健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社会与民众的高度认可,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健康”鼓励政策于2020年2月、3月密集推出。疫情期间,《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Medicine》编辑部积极组织编委制定老年人相关的防治信息,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会议直播、继续教育、科普义诊活动,受到老年人群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热烈追捧。未来,编辑部将以编委团队为基础,构建权威的老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智库,建设慢性病老年医学管理团队,构建三级诊疗远程诊疗系统,创新医疗服务场景,提升老年互联网医疗服务水平。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3

老年医学合作项目的成果

1老年示范病房2010年10月,老年示范病房由高干保健科划归大内科管理,并开展门诊和会诊。2010年10月正式成立专科。老年医学组现有医师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各1人、主治医5人、高年住院医1人,护理人员13人。与其他科室合作组建了老年医学团队,包括临床药师、心理医师、营养医师和理疗医师;另外,关系密切的专科有相对固定的医师,组成了有力的支持团队。

2病房床位共24张,其中12张为亚急性病床,主要收治慢性疾病急性加重、老年综合征、复杂病例个体化治疗、术前评估、营养支持、术后康复的老年患者;1年来这些床位的平均使用率97%,周转率2.34。另外12张床为长期照料病床,收治的患者为晚期痴呆、卒中后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病房管理:(1)三级查房+主治医师负责制;(2)病历中增加了老年专科情况,包括老年综合评估(CGA)、用药核查和营养风险筛查等;(3)入院时即制定出院计划;(4)制定了预防院内感染、谵妄、跌倒、压疮等特殊规定;(5)出院小结要求符合转诊医疗的要求。

3门诊除了老年综合门诊的定额数为12~15例/单元。还推出了“一站式”整合门诊,每单元定额数不超过8例,内容包括CGA、用药核查、疾病管理、营养评估和预防建议,并预约普通门诊随诊;1年来共诊治144例,其中>75岁的患者占38%。

4院内会诊在骨科和胃肠外科开展了老年患者的术前会诊101例,对于髋部骨折的急诊患者尽可能在24h内会诊,缩短入院-手术时间,减少衰弱、压疮、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加速康复,维持功能。与药师会诊多重用药患者,减少用药。会诊需求不断增加。

5多学科团队模式老年科医护人员,医学心理、康复、营养科的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每周1次查房、整合门诊,熟练掌握了团队成员沟通、无障碍信息交流、高效率会议召集等技能。

6转诊医疗与养老和护理机构建立联系,试图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或护理院之间无缝隙的转诊,尽量减少老年患者再入院率,在社区内养老。

7教育科室的重点工作之一。(1)自我提高:每周2次共3h的临床讨论会和报告会。(2)培训:①接受内科3年住院医、研究生轮转1~2个月,进修生3~6个月,国外住院医和研究生的短期见习。一对一配备指导老师,根据轮转时间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出科考试和意见反馈。②将老年医学纳入3年内科住院医教育项目,完成教材编写。(3)PUMCH、JHU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联合举办、《中国医学论坛报》协办的“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于2011年9月在北京成功举办(Ⅰ类学分6分)。并计划将该论坛高水平继续下去。(4)自2010年9月起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开设“老年医学专栏”,每月一版。(5)在各种报刊上发文,普及老年医学理念。

8临床研究对新的医疗模式在PUMCH进行本土化适应并不断改进,然后逐步推广。包括: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调筛查的不同方法的比较;降低老年人院内感染的综合措施;关于对生前预嘱的问卷调查态度;参与了老年痴呆的队列观察及Exelon不同剂型的Ⅲ期观察。

讨论

PUMCH与JHU的合作达到该项目的三项预期目标,即人员培训、成立老年医学科、撰写诊疗常规和举办部级学习班。已经开始在全国播散老年医学的理念。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有了一些感悟。

1老年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1)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整个医疗过程,单病诊治指南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个体化治疗。(2)老年医学的宗旨是维持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状态。(3)诊疗行为要充分考虑到获益与风险,预见和避免医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多重用药、插管、睡眠剥夺、谵妄、活动受限导致的功能下降和衰弱、压疮及造影剂肾病等)。(4)提倡“事先医疗计划和(或)生前预嘱”(advanceddirectives,livingwills)。(5)和缓医疗和(或)姑息医疗。(6)转诊医疗,强调连续的无缝隙医疗。(7)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力。(8)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9)对医学的热情;对老年人的“四颗心”(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

2“病人安全”是老年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在综合医院中发挥着保障高风险患者安全的任务。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首先考虑是否可用非手术治疗替代?患者的获益是否超过手术带来的风险?其次,通过评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缩短入院-手术时间。进一步要开展术后主动随诊,加强康复医疗及转诊医疗。对于手术的预后应该用新的评价体系,如某时间段的再入院或急诊率和死亡率(包括其他疾病)、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花费,而不仅仅是计算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日。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手术本身非常成功,但术后患者功能明显下降或引发其他疾病、进入衰弱或失能状态,该手术的结局仍归于“不良”。应用老年医学的理念制定院内的流程和制度,对入院患者进行风险程度的评估,并对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举办院内讲座提高其他专科医护人员的认识。工作重点的前移可将住院或医疗相关性伤害的风险降至最低,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发挥转诊医疗作用。MICU患者或患者术后3~4d,外科情况稳定后,转入老年科病房,以康复和做出院准备;或老年医学团队协助制定出院计划和出院后随访。

老年医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4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老年医学;探讨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的老年人群慢性疾病高发,使得老年医学人才培养较为迫切,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医学生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而目前医学院校的老年医学仍然是临床教学难点之一,教学评价体系难以保证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在老年医学课程“金课”质量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合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试图引导教学双方的学习兴趣及重视程度,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同时督促教学双方共同努力,提高老年医学教育教学质量[1]。

1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

老年医学教育,不仅要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和心理医学的范畴,甚至还要包含人口社会科学、卫生经济学、老年护理学等综合内容,较其他专科教育具有更高的要求。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老年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医学生要建立丰富的知识储备及整体的医疗观念,能干预处置复杂的病情,做到既有整合观念、又有个体化诊治意识[2-3],这也是老年医学的教学目标。

2我校老年医学教学现状及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医学教育的现状明显不适应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教师思维局限,课堂照搬内科学模式授课[1,4],普遍缺乏整合、系统意识,没有 老年疾病特点及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概念;学生思想不重视等。有的院校甚至将老年医学设置为选修课,等同于内科学课程教学,按内科学形式考试,考核体系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我校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完全客观评价其教学质量、综合检验其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效果也有限,这也是当前其他医学院校传统老年医学教学体系的共性。主要表现如下[5]。

2.1强调量化有余,内涵分析不足

针对老年医学教学考核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而现行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卷面成绩分数,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难以量化的评价内容,导致评价的科学性下降。

2.2考核评价的引导性和激励性不足

现行的评价体系只强 调 其对学生的 学 习监督作用,忽略了对教学双方更为重要的 引 导和促进作用。此体系对学生仅体现出过关的分数,缺乏客观的教学结果分析和整改措施,对于促进教学帮助不大,教师则普遍对评价质量不够关心,考核的教学方式促进作用亦明显不够。

2.3教学双方自评参评比率不够

因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当前教师及学生对于双方评价模式普遍存在不重视的心理,认为卷面分数才是最重要的指标,除此之外其他评价反馈意义不大,且这一方面在实践中确实容易出现偏差。这些观点导致了教学双方自评参评比率下降,对综合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造成了明显影响。

2.4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不够

目前老年医学仍参照内科学考试形式,不能脱离传统思维定式,考核评价仍采用单纯理论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对老年医学专业特点考虑不够,缺少过程性评价,反映教学质量的真实性存在一定偏差。现行考核体系仍主要注重卷面成绩,对临床实践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的考核则过于简化,在教学改革中应加以补充完善。建设老年医学“金课”,总体应以老年医学课堂为核心,涉及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进展、全程贯穿老年医学特色、关注师生角色互动、卓有成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考核评价等。依据老年医学“金课”标准,考核指标应更注重临床实践和思维系统性、综合性。适当增加主观题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引入师生自评互评模式。通过改进考核体系,做到评价标准应由绝对统一转向相对统一,评价主体则由“单维评价”转为“多维度评价”,评价方法应由“量化评价”转为“质性评价”[1,6]。结合当前老年医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我们在内科系统考核模式改进做出前期研究的基础上[7],尝试改革过去依据内科学考核标准制定的单纯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的做法,结合老年医学的特点及正在实施的“金课”建设,将老年病学的疾病基础理论、实践操作、临床见实习等有机结合,探索适应老年医学教学特点的综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并为当前临床教学总体通用评价模型的改进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初步实践[8]。

3适应老年医学“金课”教学量评价体系的探索及实施

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老年病学的教学特点及规律,在建设老年医学“金课”的教学改革基础上,针对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索改进,以评价指标能否量化为依据,归纳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的可信度及区分度不强,主观性较强;定量指标则相对较客观,一般情况下可真实地反映教学评价效果。而实践操作中并非所有指标均可做到量化,为此我们尝试对上述两种指标进行适当权重分析,提升客观性,减低主观性,最大限度反映真实客观的教学评价效果[9]。同时,为了避免一些指标的绝对化,减少硬性的分值分配,我们尝试设计了相对详细的分值权重分配:综合考核总分值=分值模块1×权重1+分值模块2×权重2+分值模块3×权重3+分值模块n×权重n......对于体系中主观印象较强的指标如临床操作、病历书写、课堂现场效果等,必要时还要再次进行二级权重分析,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8]。学生在临床见实习阶段,考勤也可列入权重计算,这样尽可能做到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及教学质量,实现评价体系的综合化、多样化、合理化[10]。

3.1考核评价内容设计修订及分值量化分配

新的评价体系在权重的分值分配上,各指标排序如下:老年医学临床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新知识新进展了解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教学团队自评互评、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人文知识等,做到权重合理,最大限度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及可靠性。

3.1.1继续坚持以传统理论试卷考核为基础和核心

尽管教学评价中传统的卷面考试存在一些弊端,但由于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和考核基础,其核心地位仍不能动摇改变,在我们所探索的教学评价和监控体系中 仍 占 有 重 要 地 位,尤 其 体 现 在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方面[1,8]。我们将其权重定为0.70,比重最大,亦是为了强调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教学大纲乃教学之本的意识,遵循大纲进行理论卷面考试,可有效反映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及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1]。

3.1.2适当提高临床实践考核比重

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将实践操作考核权重设置为0.19,可酌情稍有调整。参考近年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内容及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将临床实践操作内容得分点细化,如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无菌技能、病情 谈话技巧、人文关 怀等,计入权重,以鼓励学生主动掌握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后即时进行一对一讲评,进一步加深印象,最终达到巩固掌握之目的[8]。

3.1.3酌情增加新知识、新理论的考核内容

老年医学是一门进展比较迅速的综合学科,新知识、新理论及新进展比较多,而教材知识 往 往有所滞后。在考核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常见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新药开发及临床试验、治疗模式进展等方面的考察点,考查学生对新知识新理论的了解程度。此指标权重可定为0.05,实践过程中可依据具体情况酌情加减,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又不太过于偏离教学大纲基础,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新理论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此方面的考核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必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认识到医学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1]。

3.1.4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包括“学习的专注度,课堂提问互动积极性,临床创新思维评估”等。一般说来,这些指标因不易量化,其客观性较低,权重不宜太高,以减少偏倚,可暂定为0.03。通过此项评价指标,可了解学生教学期间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也可一定程度反映教学效果。

3.1.5课堂教学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包括“重难点分析如何、讲课流利与否、学生满意度”等,同样这也是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其评价权重亦不宜过高,可暂定为0.03。通过此项评价,让教师真实认识到教学中的优缺点,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通常教师顾虑较多,应做好其引导工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反映了其对教师授课质量及效果的认可程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信息接收者,对课堂教学状况和效果了解最为直观,基本可以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3.1.6酌情引入教学团队自身的自评/互评指标

此方面从同行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教师团队尽量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价,促 进 教学方式改进。此项作为参考项,不计入总分,以免因人情因素干扰,降低评价作用[11]。

3.1.7评价体系的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

本考核体系涵盖了较为完整的客观/主观指标,其权重经过修正,且增加了参考评分项,必要时还可酌情调整一些考核评分,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质量控制环节可有效保证此考核体系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努力做到偏倚及误差的最小化。评价指标尽量做到分类细化,取平均值进行质控评价。对于主观性较强的指标评价,还需对评判者进行适当应用培训。同时做好教学双方的反馈环节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加以修正引导。另外,在教学期间还采取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评价指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学周期固定时间段进行评价,由于一般情况下师生准备工作较好,其评价结果水平就相应较高。而随机评价是即时综合评价,可真实反映教学质量的常态化水平。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进一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及有效性。同时,积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12]。

3.2反思与体会

在实施基于老年医学“金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实施方案,获得了一些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新的评价体系发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做好教学团队的前期培训工作,充分告知此评价体系在提升临床教学质量中的价值意义。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结构组成、比重依据、评分标准进行反复研讨、仔细修订,做到规范有据,便于实施。要认识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核心地位问题,克服认为学生可能因个人情绪不利于教师自身评价的心理,全力配合评价工作的开展[7]。做好评价预案,必要时可依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部分指标的权重,本评价体系由于考核指标多,权重变化大,影响评价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多,在实施时要依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指标权重,尽量做到客观统一[4]。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评价参评率,作为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学生参评率关系到能否对教师教学活动做出客观详细的评价,研究结果提示需达到60%以上结果才相对较为客观,减少偏倚。教师应做好引导督促工作,保证提升学生参评率,对个别存在的敷衍现象,要及时指出并促其改正。

4结语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型

医疗服务体系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1亿人,占总人口的13.50%;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变轨期,将从缓慢发展转为加速发展[1],也将从轻度老龄化快速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叠加慢性病的流行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多重因素,对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3]。然而,医疗服务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卫生健康服务供给短缺,老年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涵盖老年人医疗与康复、护理与长期照护等不同类型服务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存在结构性矛盾

1.1老年群体已成为医疗服务需求最高的群体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以及免疫力的下降,面临的健康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显示,老年人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多病共患情况较为普遍[4]。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达55.5%,主要为慢性病,23.8%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均较2013年有显著的提高。此外,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迅速增加,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分别为40.1%和24.9%,占总人口17.9%的老年人口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45.3%。

1.2多重阻碍造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率较低

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55.5%,而两周就诊率仅40.1%,需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也高达21.0%。根据《世界健康调查》的相关数据,在中等收入国家,阻碍老年人获得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原因有卫生保健支出(负担不起诊疗费用)、交通问题(缺少交通工具和负担不起交通费用)以及主观认为病情不严重[5]。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就阻碍老年人获得医疗服务的原因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经济困难和就医手续繁琐是影响老年人就医的主要因素。

1.3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难以适应老年群体的健康需要

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往往是专门针对急性疾患或症状的治疗,大多采用独立、分离的方式处理各种健康问题,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缺乏协同,不同时点、不同情况下的医疗服务也缺乏一致性,导致老年人就医过程过于繁琐和重复挂号、检查等,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就医压力,也给医疗系统带来很大负担。同时,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对急性后期需康复护理、失能失智需长期照护、处于生命末期需安宁疗护的老年患者难以提供应有的服务,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供需矛盾突出[6]。

2目前医疗服务体系的适老化差距分析

2.1综合连续性老年医疗服务链条不完整

世界上大部分卫生系统是按照急症照护模式建立的,与老年人主要的健康状况并不相符[7]。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也是如此,注重单病、短期和机构化治疗[8],忽视健康教育、预防和康复护理、长期照护以及安宁疗护[9],严重缺乏老年病急性前后期的服务,服务链条不完整[10]。在健康教育方面,由于患者较多,且部分老年人的听力和理解能力等有所下降产生交流障碍,导致医务人员忽视或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进行讲解。在疾病预防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团队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发挥不足,对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康复服务、护理服务方面,供给明显欠缺,与老年康复、护理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同时,康复、护理与疾病诊治之间的衔接及双向转介流程尚需优化。在安宁疗护方面,全社会的认知水平较低[11],安宁疗护存在床位较少、服务标准不健全等情况[12]。

2.2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协调性较差

老年患者大多具有多器官系统功能减退、多病共存的特点,但大部分医疗机构仍然采取单病诊治模式,无法满足老年病诊疗的需要[13]。综合医院以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疗老年人疾病存在一定壁垒;老年病科数量不足且水平不高,导致老年人奔波于不同的科室和医疗机构。多名医生甚至多个医疗机构共同参与诊疗老年患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同医生传达的诊断信息不一致、检查结果不互认、重复检查等现象仍大量存在。此外,各层级、各系统的老年医疗服务信息尚未实现标准统一和高效共享,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尚未健全,基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诊疗需要的有序转诊流动机制尚未形成[14]。

2.3老年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不足

一是目前老年医学学科尚未形成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学科发展整体相对滞后。二是现有的医学课程往往忽视老年医学的知识和训练,而且缺少处理共患疾病和虚弱等常见问题的指导。三是老年病医生总量严重不足,老年病科在医疗机构内往往被认为是边缘科室,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吸引力不足,且老年病科的医务人员多由专科医生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老年医学相关培训,不利于老年病综合诊治的开展[14]。四是老年护理人员缺口极大,专业护理能力不足[15]。

2.4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年龄歧视不容小觑

一是在医学教育中,老年相关内容较少,且医学生很少学习怎么处理老年人多重复杂的健康问题和优先事项。二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医务人员对老年人态度消极、行为傲慢、不征求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喜好、阻止或限制老年人获取特殊说明的医疗干预。有些医务人员认为老年患者无法共同参与自身治疗方案的制定。在老年人用药方面,往往也是遵循成年人的用药规格和习惯,忽视老年人因生理变化可能需要的调整。三是医疗机构设计及服务流程等未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有些医疗机构缺少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厕所、候诊需要排长队,对身体残疾或行动受限以及患有尿失禁的老年人而言颇具挑战[16]。四是紧急状况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容易被忽视或受到阻碍,如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无法定期及时去医院复诊取药,住院期间无法获得充分的照护,线上预约挂号给老年人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甚至导致老年人无号可挂。

3推进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

3.1坚定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打造适老化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3年就已呼吁各国建设“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7]。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了《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明确表示针对老龄人多层次需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效果要强于简单针对单独疾病的措施[18]。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认识,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的全链条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衔接和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从诊疗到康复、护理衔接流畅的连续性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多学科小组的团队式诊疗模式的开展;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以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为基础、老年病综合诊疗为支撑的老年分级诊疗体系,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诊治服务。

3.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推行个性化医疗服务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老年人的需要,从健康视角出发,依托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针对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19]。一是重视并做实老年患者个案管理,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和全科医生团队,综合分析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评估个体的需求,制定综合、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二是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系统性支持,鼓励老年人及其照护人员共同参与到自我健康管理中,提升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效果。三是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水平,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医疗服务或上门医疗服务,逐步建立基层医务人员“第一守门人”的制度。四是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3.3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人力转型

医务人员需具备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综合判断和处理能力,并能够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健康诊疗计划,同时要掌握公共卫生以及与老年人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院校成立老年医学系,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医学人才,特别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此外,对从事老年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也需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相关培训,提升为老健康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加快老年病科和老年综合门诊建设,落实《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确保到2022年实现5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的目标。同时,加强老年病诊疗的多学科合作,成立必要的多学科医疗小组,共同承担老年人的临床诊疗和健康恢复过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老年人多学科医疗小组的核心人员包括护士、全科医生、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和支持的老年病学专家等;次要人员包括药剂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和心理学家等;最后还包括非医务人员,即有经验的病人,可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患有同种疾病的病人。

3.4推动老年人无歧视地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创造关爱老年人的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6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健康、权益保护等老龄工作重点难点,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设施建设、巩固基层基础,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基本完成,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老龄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老龄事业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出台《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修订《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老龄事业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制定出台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老年人照顾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等政策文件,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老年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2%,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政策全面落实,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更加公平可持续。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不断深入。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总数达到1989家,总床位数16.4万张,民办养老机构新增209家,各类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000余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点10225个。连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加快形成。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2%,44.6%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医养结合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医养结合签约服务网络覆盖全省养老机构及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敬老爱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不断增多,养老服务设施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一批有条件的楼栋实现加装电梯。老年人优待水平不断提升,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及免费进入景区景点。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机制逐步完善,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养老孝老敬老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大学(学校)达到1776所,老年学员33万余人,老年人体育组织基本覆盖全省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逐步扩大,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40.8万人。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我省老龄事业夯基垒台、系统全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宝贵的关键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党的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老龄事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总体有利环境。我省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实现全覆盖,人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老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深入开展,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我省老龄事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将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将进入老年阶段,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分别达到20%、15%左右,空巢、独居、失能(含失智)老年人数量进一步增加,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养老与健康服务、社会参与、文化娱乐等需求持续增加,社会与家庭负担不断加重。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社会抚养系数不断提升,公共财政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压力不断增大。老年群体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凸显。

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全省老龄事业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构建老龄事业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树立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坚持及时科学综合应对,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全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全省老年人经济生活保障、养老服务保障、健康支撑保障和社会参与、精神关爱等制度安排,不断改善老年人福祉,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坚持系统推进的战略思维。坚持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统筹考虑老年群体与全体社会成员、老年期与全生命周期、老龄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做好与全省其他规划的有机衔接,促进各部门涉老政策配套衔接。

3. 坚持政府主导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坚持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兜底保障、加强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高龄、重病、失能、低收入等重点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4. 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加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老年人树立主动健康和终身发展理念,鼓励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年生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引领家风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和老年人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多层次、多样化,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共识初步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加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更加合理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进一步扩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进一步规范发展。

老年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综合连续、内容全面、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服务主体更加多元,服务质量更有保障。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进一步发展,家庭养老的支持政策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

老年人社会参与进一步扩大。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持续发展,老年人体育、休闲、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各类平台组织更加丰富,参与渠道更加多元。老年劳动力就业相关支持政策制度逐步健全。

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明显改善,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

老龄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老龄事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加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

1.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推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完善养老金待遇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待遇水平,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率,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逐步推进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共享,实现养老保险跟着老年人走。

2. 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健可持续的筹资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政策,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公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方式收费。提供的医疗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适用本医疗机构执行的医药价格政策,上门服务费可由公立医疗机构自主确定。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把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定点管理范围,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发展,探索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放宽老年医学、安宁疗护床位平均住院日统计指标要求。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按照国家部署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3. 巩固老年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救助制度,实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面落实特困老年人救助供养制度,对有意愿的城乡特困失能老年人实行在县级集中照护。完善急难临时救助功能,加大对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老年人救助力度。完善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分类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老年人人口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整合老年人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4. 大力发展老年人商业保险。加强宣传倡导,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理念,增强保险意识,充分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养老信托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等适老金融性产品和服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体现公益、投保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进全省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二)推进健康建设,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1. 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将健康教育作为我省老年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健康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老年大学(学校)。开展老年健康教育科普活动,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阿尔茨海默病日等老年健康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宣传老年人功能维护的重要性,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生命教育。落实老年人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实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项目。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和干预,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老年人失能(失智)干预与预防项目、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老年人口腔健康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遴选推广老年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加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2. 发展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依托现有医疗机构,推动老龄领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分中心建设。加快省、市两级老年医院和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依托省老年医院发展老年医学专科医联体。推广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建立涉老的护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医疗资源丰富的市、县(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改扩建为护理、康复医疗机构。推动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护理床位设置和具有康复功能床位建设,康复护理床位达到40%。鼓励建设社区护理站。

3. 开展老年人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服务。推动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完善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依托护理院(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推进老年人照护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失能、失智专业照护机构,大力发展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突出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按照“充分知情、自愿选择”的原则开展安宁疗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设置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建立机构社区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推动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 加强老年人疫情防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中,针对老年人特点做出安排,完善居家、社区和入住机构的老年人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物业、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做好高龄、独居、失能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医疗、生活、托管、心理慰藉等服务。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平战结合能力建设,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三)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发展高质量健康养老服务。

1. 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高龄、重病、失能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重点人群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统筹规划、毗邻建设,鼓励通过签约、托管、划转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服务衔接。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收费标准原则上应当以实际服务成本为基础和综合市场供求状况、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支持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保障接收失能老年人和规模化、集团化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的土地供应,医养结合建设项目纳入城镇开发集中建设区予以保障。

2. 扩大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医学人才及养老服务与管理、社工等人才纳入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在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方面向医养结合机构倾斜。鼓励医养结合机构为有关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岗位。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建设一批省级医养结合培训基地。落实医师区域注册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依法执业。

3. 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发展面向居家社区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项目。开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促进行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开展医养结合监管考核,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1.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制度,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综合评估和轮候制度。夯实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功能,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健全市县乡三级养老服务中心框架体系。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制定稳定的设施建设补助和运营补贴政策,深化“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2. 积极支持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建设一批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完善市场原则下的普惠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机构建设运营成本、政策资金支持、老年人承受能力等情况,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价格水平应当显著低于当地同等服务水平的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充分把握市场供给和需求规律,支持引导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PPP等模式投资发展养老服务,鼓励举办规模化、集团化养老企业。

3. 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以嵌入式养老院为重点、以城市日间照料中心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100%的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发展助餐、助急、助医、助行、助浴、助洁、家政等服务,基本建成“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支持各类服务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建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开展家庭照顾者技能培训,依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鼓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4.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机构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强化养老机构质量安全。依托城市公办养老机构或综合性示范机构,在设区市层面建立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中心。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支持有培训意愿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补贴。鼓励投保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提高养老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建立养老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标准规范和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五)发展银发经济,着力推进老龄产业创新发展。

1. 完善老龄产业政策。建立老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发展老龄产业的土地、融资、投资、用工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老龄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老龄产业发展状况监测。制定老年消费支持政策,加强老年消费市场监测。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物业等优质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发展以普惠性养老服务为主责主业的公共服务功能国有企业,支持省属国有康养企业打造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养老服务品牌。

2. 制定老龄产业标准规范。推进老龄产业标准化工作,将老龄产业标准化建设纳入省级标准化范畴。建立健全我省老龄产业标准体系,加快老龄产业基础标准制定。出台全省老龄产业专项标准,加快发展老年用品业标准、养老服务业标准等产业发展较快的行业标准。探索推进全省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制定。加强老龄产业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做好老龄产业标准培训工作,确保标准的正确使用。广泛开展老龄产业标准的认证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加强老龄产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加强老年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老年服务标准化体系。

3. 扩大老年服务和产品供给。积极发展智能监测、看护设备。支持开发残障辅助、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安防监控等智能服务型机器人产品。加快研发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助行、助浴、助餐的特制食器、淋浴器、便池等辅助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老年用品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各大电商、零售企业开展“孝老爱老”购物活动,集中展示、销售老年用品,激发老年用品消费市场活力。创新和丰富老龄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促进健康、养老、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产业融合发展。

(六)深化科技支撑,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智能化社会。

1. 加快老龄科技创新。开展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技术研究,支持老年健康支持技术产品研发,营养监测、运动风险评估以及老年慢性病、老年综合征的干预适宜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内容。加强人体机能增强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涉老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老年医学,促进医疗机构、研发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型和集成性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以智慧医疗推动健康服务便捷化。加快推进医疗器械、老年辅具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整合,推动老年健康科技产品与老年辅助科技产品的推广应用。

2. 提高老龄服务智能化水平。优化为老信息服务,推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水平,深入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加强部门间涉老数据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设综合性的智慧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加强疾病预测预警,实现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收集并及时更新关键健康数据,为老年健康状况评估提供信息支持。

3. 加强老龄理论研究。加强人口老龄化基础性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对接更多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涉及老龄科学研究项目在我省落地。建立完善老龄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健全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

(七)践行积极老龄观,营造有利于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

1. 发展老年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将老年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支持整合利用学校设施与教育资源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老年教育资源共享与公共服务平台和终身学习账号体系,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面向老年人提供高水平多样化内容供给。创新发展模式,办好老年开放大学。建立老年大学标准,推动部门、企业、院校举办的老年大学(学校)面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完善终身学习激励政策,形成全民积极向学、随时随地可学的制度环境。

2. 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推动用人单位与受聘老年人依法签订协议,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支持老年人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合理延长工作年限。支持基层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人科技协会等涉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促进老年人通过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3. 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有序实施“银龄行动”计划,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行业的专家技术人才支持支援乡村振兴搭建平台,提供条件。推进银龄讲学计划,助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广以“时间银行”等为载体的为老志愿服务,探索志愿服务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和老年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民事调解、公益慈善、教科文卫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推进“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活动。

(八)强化法治保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1.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依托“法律六进”活动平台,利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省“敬老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老年人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身边。支持大众传媒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宣传,提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产品。

2. 加强老龄法治建设。推动出台养老服务、孝老爱亲、老年人优待等法规政策,不断完善老年优待制度,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政策,加强有关老年人福利、老年人社会保障、老年健康促进等地方法规的立法研究。

3. 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完善涉老案件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机制,鼓励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涉老违法犯罪,特别是金融诈骗、电信诈骗、商业欺诈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社会监督、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多部门联合查处综合治理等机制。重点做好农村、高龄、空巢、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面,降低老年人法律援助门槛,依法逐步扩大对老年人的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及免予经济困难状况核查范围。提升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督促引导家庭成员落实赡养抚养义务,将有能力赡养而拒不赡养老年人的违法行为纳入个人社会信用记录,建立对无监护人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监护保障机制。健全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网络,完善基层公安、法院、法律援助机构老年维权工作机制。

(九)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全面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1. 加大适老化升级改造力度。鼓励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对已纳入改造计划且具备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类闲置资源,建设或改造养老、托幼、体育健身等设施。有序开发老年宜居住宅,推进老年人住宅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加大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工具、信号灯、隔离带等设施设备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力度。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设老年人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2. 完善家庭支持体系。巩固和提升家庭养老育幼功能。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运营管理等方式,为长期照护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喘息服务”。支持养老机构、社工机构、红十字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应急救护和照护技能培训服务,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能力,将其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建立独生子女照料父母带薪休假制度。制定有利于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居住的支持政策。实施中华孝老爱亲文化传承和创新工程,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构建代际和谐社会。

3.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博物馆、体育场、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向老年人开放。提升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老服务功能,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创作发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健身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高健身步道、骑行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打造“15分钟健身圈”。支持举办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省老年人健身运动会。鼓励老年人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引导老年人形成主动健康的行为习惯。

4. 落实老年优待制度。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支持地方丰富项目内容,创新和优化提供方式。实现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常住老年人享受当地同等社会优待。完善公共服务场所的老年人优待标识,全面及时公布优待内容。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各种助老公益慈善活动,向困难老年人提供资助或公益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老龄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落实规划的责任,将本规划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责任制。加强基层老龄工作队伍建设,健全老龄工作体系。

(二)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对老龄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协调联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提升协调效率,保障规划的落实。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对各成员单位、各地落实本规划等情况进行评估。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7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老年人;学习培训

了解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卫生健康服务[1-2]。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开展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良好的老龄服务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3-5]。《“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巩固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老年医学、康复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对医务人员开展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其老龄服务能力[6],故本文以医务人员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学习培训的需求情况来反映供给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由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组织调查队伍,于2019年8月—2019年12月对全省13个地市县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近一年在县、区居住,且有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的6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供给情况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黑龙江省社区医护人员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建设研究》调查问卷,在哈尔滨市4区1县中共选择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对其中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追踪调查。

1.2研究方法。此次针对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需求情况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有效回收调查问卷736份,回收率为98.1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供给情况调查,采用分层、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同时,对部分社区的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访谈。该调查共发放问卷525份,回收有效问卷523份,回收率为99.62%。

2结果

2.1基本情况。在736名研究对象中,男性321人(43.61%),女性415人(53.68%),男女比例0.77:1,女性略多于男性。被调查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70.9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67±2.3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72±3.12)岁,对医疗服务有需求的老年人中不同性别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1),男性比女性更早对医疗服务有需求。将年龄分为(60,75]岁、(75,85]岁和>85岁3组,本次调查中(60,75]岁老年人为320人(43.47%),(75,85]岁组为331人(44.97%),人数较多;>85岁老年人为8人(11.54%)。

2.2老年人对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老年人希望社区医务工作者能够提供健康咨询(62.64%)、健康饮食和运动指导(60.33%)的占比较高;传统的健康促进方式,如健康讲座(40.63%)和与医生的互动(32.74%)等在老年人中比较受欢迎;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医务服务,如相关知识的传播(22.69%)和应急求助(19.97%)等也开始有一定的需求,见表1。

2.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供给能力。从调查情况来看,参加过老年医疗/护理方面专业学习培训的医务人员为178人,仅占34.03%。其中,最主要的学习培训方式是学分教育(57.30%)和短期学术交流(34.27%);其次是学历教育(31.46%)、入职前培训(31.46%)和在其他医院的外派教育(28.09%)。从参加过学习培训的不同岗位人员对学习培训作用的认识来看,超过70%的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认为是需要学习培训内容的;认为培训对提升为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的水平非常重要的比例,除药师外,都在80%左右;认为学习培训内容可广泛用于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的比例,除药师外,都在70%左右。可见,学习培训对于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提升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十分重要,见表2。

3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黑龙江省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需求较高的年龄分布在60~85岁,并且男性比女性更早对医疗服务有需求。可能是由于男性不良生活习惯多于女性,更易患心脑血管等疾病[7],所以男性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年龄比女性靠前。老年人更希望社区医务工作者能够提供健康咨询、健康饮食及运动指导服务,这说明老年人对自身保健有一定的意识,并且希望通过预防保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这与李莉对重庆主城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需求研究结果一致[8]。目前,黑龙江省虽然开展了老龄服务专业的学习培训,不同岗位的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也都认为学习培训可以提升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的水平,并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只有少部分医务工作者参加过培训,并且学习培训的方式主要以学分教育和短期学术交流为主,不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开展相关学习培训工作,对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老龄健康服务水平有助于使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

3.1加强对高龄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教育。年龄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大幅衰减,更需要相应的医疗支持和社会保障[9]。但本研究结果显示,8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并不高,因此,加强对高龄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对于高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家庭和社区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方式,家庭成员应更加关注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和心理状况等,引导其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在社区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老年医学培训范文8

关键词:医养结合;老龄化;实践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医疗养护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医疗卫生保健与社会保障体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容易突发疾病,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较多,他们的医治和疗养护理问题成了很多家庭生活中的难题,因为家庭与医疗机构、养老机构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自成系统,地理位置分离,老年人生病常常奔波于医院、养老院,家庭之间,求医过程艰辛,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或耽误治疗。医疗和养老的分离,致使许多老干部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这又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所以,国家应大力提倡医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集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健康检查与康复关怀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医院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一、各地医养结合实践的现状

(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颁布了大力推动医养融合的文件,比如,2015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2016年7月国家民政部了《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其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这些文件都要求做好老年疾病预防工作,开展老年人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报告中也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各省地级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融合”的政策。比如,山东省颁布了《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指出2018年底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制度;河北巨鹿县出台《医养结合、两院融合机构养老试行办法》,明确提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要享受医疗行业的相关政策,要求整合民政、人社、卫计等优惠政策。政府不仅文件,牵头推动组织实施,而且给予资金支持、政策倾斜。比如,2018年国际医疗投融资大会的医养结合机构80强榜单中,排名第一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简称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本身就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它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投资兴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医院下属的养老机构[1]。另外,排名靠前的非公立医养融合机构即天津静海泊泰医院也得到政府的支持,天津市政府曾发文要把天津静海泊泰医院(属于康宁津园养老综合体的医院)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很多地方比如唐山政府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市财政专门安排预算资金160万元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全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服务,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二)各地展开医养结合实践,形式多样

各地都在推行医养结合的实践,实践模式很多。最多的是养老机构内开设专业医疗部门。第二种是医疗机构内设置专业养老部门,如重庆一附院的青杠医养中心,以及很多康复医院直接变医院融合机构。第三种是养老机构与医疗组织之间相互合作,订立协议,民办医院+养老院,也有公办医院+养老院、“门诊+养老院”,还有社区模式卫生中心+养老院,如南京市秦淮区14家社区卫生中心与38家养老院签约医疗服务。第四种是政府牵头推动的社区卫生院嵌入式医养结合,也就是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嵌入式养老是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加互联网现代科技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的精准度,实现老人、机构、商家、社区、政府等多方联动[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室,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提供以预防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各地实践的典型模式如表1。

(三)非公立的医养结合体占多数

前面提到的医养结合机构80强榜单中,除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河北燕达医院(属于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齐齐哈尔市中医齐齐哈尔市沙区百草养生院)这三所公立医院主办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医养结合体,还有排在后面的十几家医养融合机构是公立的,其余的几乎都是民办民营的,比如有名的厦门莲花医养结合医院以及常州鼎武医院、天津康宁津园养老综合体、天津静海泊泰医院民营医院、泗洪县康复医院(泗洪县老年公寓)等,大约有六十几家,也就是整个医养结合机构80强中的75%都是非公立的。尽管公立医院所设立的二级养老机构比较成功,而且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院也设立了老年科,但非公立的医养结合体还是占多数,因为非公立的社会资本比较积极,它们主动把民营医院直接转为康复医院,或是非公立养老机构主动与医疗资源订立合作协议。

二、医养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养结合不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

很多养老机构只是与社区卫生系统签订合作合同,但社区提供的医疗服务多是量血压、内外科简单体检,而且体检结果有的也不公布,老人就医还需要自己拖着病体去坐车、排队、挂号、就诊、拿药。公立医院只是设置了老年科,并没有建立方便老年人的就医通道;即使养老院设医务室,也仅仅是看小病,与公立医院没有直接连接,老人生大病也没有优先的处理通道。公共医疗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推行医养融合热情的是社会资本,居家养老与社区推行的养老医养结合还不成熟,社区居家养老现在还没普及,仅处于试点阶段。

(二)管理权限不明确,政策标准不统一

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属于独立的经济主体,利益不一致,是因为缔结合同才连在一起的,合作过程有很多矛盾;而且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涉及民政、卫生、社保、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从管理机构看,各类型养老机构多隶属于民政部门主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老龄委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归卫生部门管理,医疗保险报销由医疗保障局部门主管,也就是说,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需要接受多个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这种交叉重叠管理很容易形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沟通协调不畅的局面[3]。医养融合的医保、物价政策也不统一、不标准。比如,现行的医疗规范是在医疗环境中执行的,而医务人员到养老机构或进社区家庭都是在非医疗场所;目前还没有到社区与家庭的医疗服务的制度规范、没有相关部门认可,而患者也担心医生不负责任,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在医养融合上,现有医保、物价方面的有些政策已经成为改革的障碍。

(三)收费过高,医保支付结算比较困难

比如,在重庆市该养护中心的收费标准为月均费用5000元左右,而该省服务水平较好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月均费用在5000—10000元之间,这对于收入来源较少、收入较低的老人来说是很大的经济负担。尽管很多地方政府下文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纳入医保,但医保认可的社区家庭护理费三个月只有1500元,社区居家的医养结合模式里面一个家庭床位是很贵的,1500连基本药费都不够;而且医保并没有覆盖所有地区,很多老人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内接受相关医疗服务还没有纳入医保报销体系,由此产生的医养服务费用只能靠个人与家庭负担,因此很多老人因收费较高而放弃去医养融合机构入住。

(四)缺乏专业规范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人员

养老院医养结合机构的照护人员大多是50岁左右退休女工或农村妇女,工资低,待遇差。比如,南京市很多养老护理人员月工资就二千多元,工作辛苦,所以真正的护理医学人才不愿去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招不到有护理知识的人员。而医院办的养护中心因受运营成本的限制,很多也只能雇佣未经专业培训、没有专业护理知识的中老年女性护理员。从事老年人照护工作的以初中和中专毕业生居多,职业技能较低,缺少针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的身体保健、心理调试及康复指导等知识培训,其所做的工作只能看做是一般的看护,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护理,不能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五)社区居家的医养结合还较少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有近3万个,养老服务床位有746.4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392.8万张,社区养老床位数353.6万张。而2018年老年人口基本信息显示,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1883亿,养老床位与养老机构显然与需求差距很大。目前医养结合搞的好的只是养老机构,而广大的社区与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比例偏少。中央政府认可“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也就是说,尝试医养结合较多的只是入住比率只占老年总人口3%的养老机构,因此医养结合占社会总量仍然偏小;居家养老的才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因此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4]。

三、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对公立医院进行组织流程再造,充分利用公共医疗资源

公立医院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以这些独特的优势应该成为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主力军。公立医院应该尽快融入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中,所有公立医院都应开办养老护理中心,或为社区居家老人设置就医特殊通道;开设对老人的急救专车和专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送至医院。要对医院进行组织再造,要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和优先优惠服务。因为人们治病喜欢到大医院,而广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医疗资源有很多闲置,正好利用公立基层医疗资源推行医养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要主动为老年人提供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对医养结合的管理要科学,政策要调整规范

首先,医院与养老机构要设专门部门管理,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与养老机构的联营联动机制。在人员配备方面,医院专业队伍与养老机构要实现无缝对接。逐步构建基层社区医院与社区家庭养老网络体系,为每个老人情况实行登记备案,建立档案共享机制。其次,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规范非医疗场所的工作规范程序,规范收费制度;解决医养融合的标准化、合法性问题;要建立医保全覆盖制度;要建立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转接评估机制,加强对居家社区以及入住医养融合医疗机构的出入院评估标准管理,对出入院前后的老年人进行医疗护理、生活护理评估,同时给出评估意见,并形成完整的文书档案,做好医疗护理机构和养老机构、居家养护的合理分工、有序衔接。

(三)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信息化建设

运用互联网向健康养老业延伸,发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向家庭宣传培训发展老年电子商务,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健康咨询、健康电子档案等服务,为共同需求、共同关注相关病种的老年人群组建线上健康圈子,加强分类指导,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有条件的地方为居家老年人配置“一键通”等电子呼叫设备,逐步实现对老年人医疗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目标是实现社区服务、公共卫生等系统的动态整合和综合管理,需要提供高效、统一、可靠的信息中心和交换平台。

(四)要提供人才保障

建立护理医养融合人才工程,进行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政府可以对他们的薪酬做最低标准要求,或进行补贴;并且在养老机构内的医疗机构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科学确定他们的薪酬待遇;并且对人才进行科学招聘。免费培训基层与养老机构的医疗工作者的老年医学和康复护理知识教育,提高老年医疗康复水平;依托职业院校和医疗、养老机构等,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

(五)重点打造居家养老与社区医养结合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探索家庭病床、上门出诊模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适宜、便捷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对特殊困难家庭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确有困难的老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基本医疗、健康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日间照料,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立足“居家”、服务“养老”、创新“医养”、精准“上门”。探索多种模式,在推进“互联网+养老”信息化项目建设方面成立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对所有入住社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科学评价老年人所需养老服务需求。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广。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覆盖多级区域、多种类型的应用试点,形成政府推动、公益+市场运作、机构向社区延伸、品牌连锁经营或利用互联网的智慧居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孟颖颖.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难点及解决策略[J].经济纵横,2016,(7):98-102.

[2]张梅.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上海农村经济,2019,(4):42-46.

[3]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14,35(6):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