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设计总结范例6篇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范文1

本期沙龙尝试性地借鉴了头脑风暴的形式,激励集体智慧,以创新快速的方式突破个人的思维瓶颈,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设计的沙龙子议题为1、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解、感悟与困惑2、课程选择的讨论3、作业难点交流。4、快速学习的讨论。

除06期7位学员参加本期沙龙外,刘海纳老师和易炜老师也莅临指导,可谓“智囊后援”,同时来自上海来伊份公司的俞老师和沈老师也列席了沙龙,精彩的分享也让沙龙增色不少,轻松畅谈的形式以及集思广益的所获让每位参加者兴致倍增,原定21:00结束的沙龙,直到21:20分才在意犹未尽中音落最后一句总结呈辞。有关沙龙讨论内容分享如下:

一、议题讨论涉及

1、选课题最需考虑市场需要及讲师胜任力

2、关于培训细分――细分的必要性,细分后的市场

3、易老师分享考试面试环节的流程及技巧(三个模块①资质介绍与问答②5分钟案例分析(建议分理论,对题意理解,案例分析三方面回答,且建议多谈些内容,这样可以缩短被提问时间,规避被动)③课件分享15分钟(可能考官会仅要求对最精彩部分进行展示)

4、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找对短板,制定以解决问题或标准为目标)

5、讲师应避免以ppt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结构化管理,方法详见海纳课程开发设计工具)

6、逻辑思维的方法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二、对头脑风暴式沙龙基本程序的建议

作为合拓06期学员首次在沙龙中尝试的头脑风暴这样一个讨论形式,在此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主题未细分、偏题、时间失控、准备不充分、未充分调动、制定的规则执行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最后的沙龙总结中,被大家所提及并共识,现进一步细化头脑风暴沙龙基本程序,期待增加下一次同形式沙龙有效性。

1、确定议题并对议题进行细分

2、前期准备:每位成员必须作好预习,带上问

3、明确分工:设定一名主持人,2名记录员。主持人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设立指定轮转发言和自由讨论环节,确保能充分听到每位参与者的意见。

4、纪律:要针对目标主题发言,不偏离,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私下议论,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范文2

一、实习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于此, 在经过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utp、2.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换机端口和常规配置、4.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 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态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访问控制表(acl)、11.网络地址转换(nat)。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交换utp的实验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剪切电缆,导致连接不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完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论知识,在重新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试验。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课程;IT课程;ICT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155-04

Comparative Stud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Course in IT and ICT Curriculum//Liu Jia, Li Yong

Abstract By analyz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 in Hong Kong as well as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target setting, curriculum status, content and assessment of Programming cours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IT Curriculum and the Hong Kong High School ICT Curriculum, consult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adequa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by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Programming course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relevant proposals

Key words programming cour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Country Garden (IB) International School, Foshan, Guangdong, China 528312

1 香港高中ICT课程概述

为接轨世界主流教育制度,香港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高中课程改革,将过去源于英国的三二二三学制改为美国及加拿大等国所采用的三三四学制,即3年初中、3年高中及4年大学本科课程。新课程将学科按学习领域分为中文、英文、数学、科学、科技、人文学科、体育及艺术,学生除修读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以及通识教育4个核心科目外,还要修读2~3个选修科目以促进全面发展。资讯及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是科技学科领域下的5个选修科目之一。

2 中国内地高中IT课程与香港高中

ICT课程模块结构

中国内地高中IT课程(以下简称IT课程)作为必修课在普通高中开设,包括必修与选修2个部分,共6个模块,每模块2学分。必修模块是“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其中的一门。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建议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如图1所示,香港高中ICT课程(以下简称ICT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由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基础、互联网及其应用、基本编程概念和社会影响5个模块组成,学习期为一年半。选修部分有4个选项,包括数据库、数据通讯及建网、多媒体制作及网站建构和软件开发,学习期为一年。其中必修部分第四个模块“基本编程概念”和第四个选修项“软件开发”属于程序设计的范畴。

IT课程与ICT课程各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各模块即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构成统一整体。

3 课程目标设置的对比

3.1 课程总目标

IT课程与ICT课程都将总目标划分为3个维度:IT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ICT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二者虽表述相近,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IT课程的目标除涵盖ICT课程的目标之外,还有对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的关注。笔者认为IT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前为止最科学、最适合中国高中课程的。

3.2 程序设计课程目标

如表1所示,相比之下,《ICT课程与评估指引》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描述比《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加详尽。而且ICT课程将整体目标划分为两个层次:必修部分重点放在设计解决方案即算法上,目的是借此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使用系统的逻辑思维去制定解决方案,而不仅是编写程序而已。至于如何用语言实现则是后续选修部分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选修部分还重视对于一个问题多种算法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看出,虽然IT总目标设置合理,但当细化到程序设计课程时,则没有充分注意到过程和情感等目标的设置。

4 课程地位的对比

4.1 IT与ICT课程的地位

IT课程以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部高中课程为例,详细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IT课程在高中一年级第二期开设,学习内容为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开设15周,每周2课时,总计30课时;高中二年级在“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中择其一选修,开设15周,每周2课时,总计30课时。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总计32课时,包括必修部分第四章第一节2课时和选修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30课时。

ICT课程按照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共同编订的《ICT课程及评估指引》规定,课时安排如表3所示。如表3所示,课程为期3年,加上校本评核30小时,总时间为270小时。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时间为95小时,再分配校本评核按照课时比例计算出的12小时,总计107小时,按每课时40分钟换算,则ICT课程总课时为160.5。

IT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作为必修开设,而ICT课程仅作为选修开设,可以看出内地比香港高中更注重信息技术课程。但若从课时长度看,换算为每课时40分钟,IT课程总时数为60课时,远远小于ICT课程的405课时。可见中国内地虽然强制开设IT课程,但也存在课时不足、深度不够等弊端。

4.2 程序设计课程的地位

尽管IT课程中程序设计内容总课时为32,占总课时的53.3%,而ICT课程为160.5,仅占总课时的39.6%,但是由于IT课程选修和必修部分课时比例为1:1,而香港ICT课程选修和必修部分课时比率为11:5,这样的对比显然不够科学。然而IT课程中程序设计内容集中在选修部分,使得程序设计课程在二者中都处于同等地位,相对于IT课程与ICT课程的整体比较,程序设计课程的比较更具有说服力。笔者从IT与ICT课程的必修部分中程序设计课程的比重入手分析,发现前者与后者的比例分别为6.67%与12.1%,可以看出程序设计课程在ICT课程中的地位更高,如表4所示。

5 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对比

5.1 I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框架

IT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由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举例3个主题组成。由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本模块实施提出的建议不够详细和充分,笔者以粤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为例,配合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部高中IT课程的实施情况,分析课程内容及比重,如表5所示。

5.2 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框架

《ICT课程与评价指引》建议的课时安排如表6所示(BPC是Basic Programming Concepts的缩写,SD是Software Development的缩写)。

5.3 IT与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的对比(表7)

1)IT和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大致相同。从内容上看,除了各部分比例有差异之外,IT和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大致都涵盖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算法设计与实现、编程语言、综合实践和评价等部分。不同的是,ICT课程加入了系统开发的内容,提供学生开发软件的基本概念及程式编写更深层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和批判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独立地设计和解决问题。

2)I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较薄弱。由于IT课程总课时较少,相应的,程序设计课程的课时便无法与ICT课程相提并论。例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1个课时,相比之下ICT有6个课时;综合实践也是IT课程较为薄弱的环节,只用1个课时大体介绍完整的系统是如何实现的,不够深入。然而,IT程序设计课程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部分,只有7个课时。学生只是简单从狭义上学习了穷举、递归等算法,无法接触到算法的精髓。ICT课程则利用必修部分30个课时重点对广义上的算法,即生活中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讲解,选修部分才学习具体算法的实现,粗中有细,更为合理。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的精华,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还改变了原来低效的学习与思考方式,这才是程序设计“一劳永逸”的功用。在中国内地,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普遍认可。建议IT课程加强算法设计与实现的教学,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对象,通过跟踪逻辑流、探究和评价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系统地批判性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暂时教会一门编程语言,教会几个程序而已。

3)二者程序语言内容占比重最大。从表7观察到,程序设计语言的课时比重在IT课程中为60%,在ICT课程中为51.3%,都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无论IT课程还是ICT课程,都把程序语言的教学看做重中之重,这是合理也是科学的。很多学者强调程序设计的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算法的设计上,但这绝不能因为总体课时受限而以牺牲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方式加以权衡。因为学习算法最终依托于具体程序的编写,如果只有大体的结构框架而不编写程序来实现的话,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4)编程语言的选择。IT和ICT课程指导文件中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都没有明确规定。但中国内地目前现有的5套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使用的都是VB语言,而香港至2009年只有朗文出版社的《新高中资讯与通信科技》一套高中ICT课程教材,使用的语言是Pascal。语言的选择虽不能严格规定但要选最优,笔者认为Pascal是最好的选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普遍使用的编程语言就是Pascal,它的语法简洁、明快,结构化和模块化鲜明,无可视化界面,减少对算法设计的干扰。

5)IT与ICT课程的评价方式有很大差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ICT课程与评估指引》中也指出评估最重要的功能是致力于促进学校效能及有效监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看出,二者都充分认识到评价除了要评估学习成果外,还要提供反馈、调节教与学的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评价方法中都建议将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使用。

但是,IT课程在实施时并没有贯彻这个原则,而是仅仅用1个课时在学期末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课程实施中,很少有教师使用过程性评价,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填写教材每章结尾的本章学习评价,意义不大。

相比之下,ICT课程的评价体制更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校内评核和公开评核。校内评核采用课业、笔试、专题研习和口头提问等方式进行。公开考核分为公开考试和校本评核,公开考试占80%,试卷多采用结构式试题;校本评核占20%,包括一份专题项目习作、中五公布题目及评核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习作完成全过程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目的与分析、构思与实施、使用资讯及通讯科技技能、测试与评估、结论与讨论、文件编制、创意以及计划管理,进行评分。可以看出,ICT课程的评价方式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有机结合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方式,减少评价对公开考试的过分依赖,可以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考生的实际能力和表现。IT课程应当借鉴ICT课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6 小结

程序设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高中开设好程序设计课程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绝不应该把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简单地等同为用语言编写程序的枯燥训练。本文希望通过对内地、香港IT与ICT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程实施的对比分析,可以引起内地教育界对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and the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 (Secondary 4-6)[M].2007.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车辆工程;汽车设计;模块化教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32-04 

《中国制造2025》强调了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而智能制造则是抢占这一制高点的主攻方向[1],汽车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安全和智能上[2];而我国汽车的发展,经历了逆向工程到正向工程的转变,采用了基于NVH的设计流程、基于安全的设计流程。[3]汽车行业急需培养具有设计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工学基础理论、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汽车测试与检测技术、特种及专用车设计、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综合能力突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车辆工程技术人才。 

在专业能力设计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车辆工程领域必须的机械、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地掌握车辆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工程中遇到的研究、设计制造、实验以及运用等问题的能力。 

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不少于一门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技术分工和协作,共同完成目标,具备良好的社会活动的能力。 

为了实现如上的设计目标,学院对本专业的汽车设计课程提出了教学要求。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汽车设计课程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汽车及其各总成的结构与性能,合理选择方案及有关参数,并学到一些汽车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汽车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合理匹配汽车零部件方案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根据设计要求,设计选择零部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汽车设计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術。 

一、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案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能力矩阵设计要求,按照模块化原则[4][5],项目组将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紧密结合,设计了模块化的教学过程并组织实施。 

(一)模块化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 

模块化教学组织是贯彻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为此设计模块化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如下: 

1.课堂教学内容以模块产品设计为目标,在总体设计的要求下独立存在,强调理论与实践设计的有机结合,模块设计内容和思想与企业目前的产品生产模式相一致。 

2.发挥每个教师的专业和科研特长,将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特长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实现教学相长,科研促进教学。 

3.模块总成的结构设计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在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每个模块的工程设计案例和经验,与教师的理论教学相得益彰,相互补充。 

4.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成效,在课堂每个环节引入企业工程师任教,教授实际设计方法和案例,让学生树立工程设计思想,并落实到专业设计中。 

(二)模块化教学的师资条件 

由于模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以由一个或两个教师完成,必须通过各方面有综合能力的教师团队担任,为此,课程采用总成分组、模块化设计的形式完成,任课教师由两部分人员组成,即高校教师和外聘企业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根据课程内容和结构,配置主讲教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参加授课的企业教师一般每年有3~6人,参加主要模块的授课,主要来自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骨干,如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北汽福田奥铃汽车厂、青特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院、黄海离合器有限公司等。 

(三)课程学习方法 

要将课堂集中授课、分散设计、分组讨论、集中指导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设计答辩展示小组设计成果。 

授课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集中授课,讲解总成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明确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围绕产品设计开展学习和分组研讨;两位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互补,校内教师把握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校外教师掌握现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标准,将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培养效果。 

分组设计是让多名学生联合完成指定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环节,通过设计掌握设计理论、方法和标准。学生要分头完成资料查阅、资料分析、设计方法研讨、任务分工、过程协调,并最终完成一项设计任务。分组设计在课内外进行,设计模式灵活、工作效率高。 

通过此项组织和学习训练,培养学生根据实际任务,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完成设计成果并汇报设计成果等环节,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查阅及使用能力、汇报交流等综合能力。 

(四)总体教学安排方案 

每个模块内容安排至少两个讲授环节,包括主讲教师讲授和专家讲座。第一次课程重点讲授本模块的主要内容、主要设计流程、主要设计方法,介绍设计标准、参考资料,包括网络资源和资料,分配设计任务,确定任务的时间要求,确定绘图完成的内容。后续课程主要针对设计内容和设计任务进行专项布置、讲解或指导。 设计任务,由学生分组在课外完成。完成的任务应包括设计计算报告、部分关键总成及零件的图纸,必须小组合作完成,制作PPT文件并进行答辩。组内每人必须至少答辩陈述1次,当众陈述。 

所有总成及零部件结构的图样设计,参照教师提供的统一设计规范进行,可以在完成全部设计要求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其他设计图样,如3D设计图。 

每章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安排至少1次方案讨论、1次集中设计讨论、多次现场指导、1次汇报交流和答辩。 

最后完成所有材料的系统整理,完成整车的系统设计、计算和資料整理,撰写设计报告,整理设计图纸。课堂教学前后,学生可以按照要求,登录学校课程中心的网站学习、复习,熟悉掌握有关结构的拆装。 

分组及任务,一般将5~6人分为1个设计小组,按照学号或宿舍或自由组合确定。确定完小组后,每组成员自己推选组长。组长负责本组设计任务的组织、分工、考核等任务。 

完成的任务应包括设计计算报告、部分关键总成及零件的图纸,必须小组合作完成。所有总成及零部件结构的图样设计,参照教师提供的统一设计规范进行。在整个课程进行中,组内每人必须至少进行大会报告1次,汇报小组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组织等过程所做的工作和方法。 

二、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设计及分析 

为了测试汽车设计模块化教学及教学改革的效果,除了教师要随时了解信息、及时调整课程教学方法、划分内容外,课程组在课程结束后,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问卷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与教学有关的状态信息。 

(一)客观评价及分析 

根据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安排,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组织情况,项目组设计了如下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和表3所示,对各指标分别设计了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无法评价五档,并分别赋予5、4、3、1、0的分数。 

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统计数据来源为参加授课的47位学生,每个人独立给出对每一个指标的评价分数,并给出主观的评价。每个项目的得分值为所有人员对该项目评价分值的算术平均值。 

学生对课程模块化设计的总体是满意的,且满意度较高。考核指标8课程设计内容是否有助于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的评价最好,说明课程设计与课程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考核指标7模块设计选取、分析与内容贴切程度的评价较好,说明该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内容较为集中、模块分布较为合理;但考核指标5课程内容模块结构设计合理的评价最低,说明需要对有些模块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是设计内容、设计方案、设计方法等方面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时间分配;考核指标10课程学习内容与目前流行技术的关联性评价次低,说明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的内容或采用的设计方法,没有较为全面地引入目前流行的内容、技术和方法,这可能与学习过程主要基于传统设计流程的过程学习有关,与实际设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实际上,这组统计数据,与学生对主观评价的反映基本一致。 

为考核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组织过程,课题组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主要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课堂教学组织情况和目标达成度情况。 

考核指标1和5两项指标评价最好,表明每个模块的授课教师都能够很好地承担有关模块的课程,并且教师对教材或模块内容讲解得较清楚。这证明教师熟悉本模块核心内容,并在此方向有丰富设计经验、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配置方案是合理的。这种教师配置模式是值得推广采用的,它既发挥了专业教师在本专业领域的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又提高了授课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将专业教师与企业专业设计完美结合。 

但考核指标7关于课堂气氛积极性与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最低,说明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没有有效参与,缺少学生的提问、讨论环节,陈述多、研讨少,这与评价指标次低的第2项考核指标即教师能在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密切关联的。这两项低评价指标表明,教师通过课程教学组织,适当激发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自身非常期望得到的效果。 

(二)学生主观评价及建议说明 

主观评价主要针对两个方面提出,一是学生喜欢的方面,二是学生不太喜欢或不太满意的方面,以改进建议的形式给出问题。 

1.学生对“这个课程我所喜欢的方面”的主观评价 

学生对“这个课程我所喜欢的方面”的主观评价的主要结果是:针对课程内容及模块化组织,“能够在生产要求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汽车设计内容,可以真正体会到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起到了“复习基础,回顾专业基础知识”的作用;肯定了“企业外聘的专家讲课”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对设计标准和实际工作流程的把握方面。通过“实际动手设计”,“可以自己设计、理论计算,掌握学习方式”,“对整车的各方面设计全面、系统地梳理所学专业知识内容”。 

在模块课程学习过程中,分组的设计实现了“团队合作”“与同学交流合作”“能锻炼团队协作,能让同学自己亲身去做设计、独立设计”;可以让“自己亲身参与到设计当中”;组内大家一起讨论,针对不同方面做观点阐述;可以“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 

“通过自己设计得出的结果,真正展现个人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能力,巩固知识”;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汽车设计流程”,通过答辩汇报展示了学习成效。“提高了自己对汽车设计的了解和能力;运用了以前学的基础知识,提升了综合素质能力”。 

2.学生对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组织等的建议 

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切实参与,而不是哪一个同学独立完成”。 

将“时间进行调整,分组形式进行改革,组别设置可以让全班同学更团结”;课堂教学方面“互动性希望更多”,“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增加答辩考核汇报的同学数量可以增加,设计的车型可以彼此互换;对答辩环节要更严格一些,要活跃气氛,让大家参与,提高学生兴趣”; “可以考虑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增加设计时间,加强老师及专业人士对同學的指导”。 

3.后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思路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项目组进行了梳理、分析,主要解决如下重点问题。 

(1)优化模块课程体系,完善内容,增加实际设计方法,将教师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设计结合得更加紧密。 

(2)灵活组织课堂,倡导问题引导式教学,引导围绕设计目标的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汇报讨论。 

(3)加强对教学环节的管理,调动学生参与设计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设计成果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入新知识、新理念和新的设计方法,不断改善教学组织方法。 

三、结论 

模块化授课方式是一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要改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尤其是付出更多的课外时间。通过5年的教学改革和尝试,课题组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评价可以看出,教学效果得到了较高认可。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了汽车技术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工程设计能力,具备了本专业的基本设计知识和能力。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应该有机结合,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焘,工业设计:中国制造的先导与灵魂[J].中国工业评论,2015(1):48-55. 

[2] 彭剑,项娇.整车产品开发流程浅析[J].上海汽车,2010(8):43-47,51. 

[3] 黄秀芳,李展新.汽车零部件及整车设计和开发流程的建立[J].装备制造技术,2012(9):106-110.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范文5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与化工原理课程相配套的一个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文章从理论学习、实验设计、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等4个方面总结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化工原理主要介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设计计算等知识ti.-I,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理论公式的推导和经验公式的运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化工原理课程的相应教学内容后所安排的教学环节,不仅与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紧密相连,还要运用计算机编程.AutoC aD机械制图、化工仪表自动化及操作控制、化_L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制图等先修课程的知识,是一项综合性实践训练阴。该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系统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文献资料利用能力,逐步培养其工程意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二(.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塑造学生良好的设计理念。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掌握厂程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工程素质,比如工具书、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的选择,专业文献资料的查阅、设计成果的分析判断等等,因此课程设计可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_L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次总结,更是对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课程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本文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总结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1 加深学生对“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的理解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是化工原理的主要教学内容,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动画演示、课堂实验、课后练习、练习辅导等方面增强学生对化工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习任务较繁重,学生自觉完成课程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单元操作的设计,愁一个设计任务一般均涉及物料衡算、热.衡算、相平衡关系、传热传质速率关系等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内容,经历流程设计到!几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因此学生在具体设计中必须全而理解和应用“三传理论”,并选用合适的单元操作过程。过程必然影响结果,课程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有效地督导学生加强对理论学习内容的消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的培养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习化工原理课程时,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和参观等教学手段,学生熟悉了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但大部分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确定课程设计内容时,有针对性地选用部分化工原理中常用的单元操作,给学生下达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所确定的主题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设计_L作。如,为加强学生对干燥单元操作的理解,可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离心喷雾干燥塔或设计气流干燥器。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涵盖一个完整的工段,为此学生需完成不同艺的方一案选择、设备选型论证、工艺计算,并根据计算与生产经验进行主体设备结构设计,然后确定设备总体尺寸、管口尺寸与方位,还要求进行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最后绘制主体设备图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过程训练效果表明,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设置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也是使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重要一环。每一个设计任务均涉及相应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并经历流程设计到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由于安排课程设计中只有任务而没有参数和条件限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设计线路,设定和收集操作参数,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

经济效益是判断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设备建设费和使用操作费是其中的关键,而设备费和操作费的综合考虑也是贯穿于化原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精馏操作是化_工生产中常用的单元操作,其中物料的回流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参数C合理的物料回流比应使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用之和最低在该单元操作中,操作费用主要取决干再沸器中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消耗量,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大。设备折旧费主要取决于精馏塔中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投资费,一般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降低。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设备折旧费和操作费的关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式应用和数据运算能力,同时学会了主动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体会到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4培养创新能力

在完成化工原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同时,为了满足部分学有余力,且对化工原理问题确有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小组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平台,即结合科研任务的需要设计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在设计过程中严格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创新为目标”的原则,有效地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完成工艺设计计算之后、整理设计说明书之前,要求全体课题组进行交流和总结,即每个设计课题组里选派1-2名学生代表,将本组设计情况在交流会_[向全体同学和指导老师进行汇报。交流时要求主讲人用图表、数据、结论等工程术语表达自己的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着重讲解自己设计的特点,对设计结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突出自己的创造性。交流过程中,指导老师也主动指点设计要领,并对进行设计进行合理评价。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的收获不仅局限于自己所做的课题,对其它设计课题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土木工程

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可工厂化生产、施工速度快和绿色环保等其他结构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钢结构形式增多,其越来越受到我国建筑界的重视。钢结构市场的日益增大,急需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有丰富经验的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人才。而目前本科教育领域出现的毕业生知识面单一,动手能力弱,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既不适应当前工程实践复杂化的趋势,也不符合教育领域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了本科教育可持续性发展。[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使学校教育和企业工作进行无缝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人才,需高校教师不断探讨和实践。[2-4]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钢结构工程由“钢结构设计原理”和“钢结构设计”两门课程进行阐述。“钢结构设计原理”主要讲授受弯构件、受压构件以及连接节点等钢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钢结构设计”主要讲述在建筑应用中,各种形式钢结构的设计计算、构造以及施工技术,它更加接近实际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总结该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并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突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将实践能力有效贯穿到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达到学生在校门和工作岗位间的无缝对接。

一、“钢结构设计”的课程特点

“钢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类型建筑钢结构体系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布置、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以及设计构造要求;了解钢结构的制作、安装、防火及防腐蚀等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建筑钢结构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熟悉相关的规范条文;培养学生做到能够应用钢结构原理和设计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其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较多、涉及面广

“钢结构设计”课程包含了现行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大多数结构形式,面广量大,包含钢平台设计、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结构、多层及高层房屋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在每章里都涉及该种结构的设计理论、构造措施以及相关的规范、规程。因此,该门课程既有一定理论要求、又要熟悉相应规范、构造,既要熟悉“钢结构原理”基本内容,又要熟悉相应力学知识。

2.课程学时少

为顺应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各学校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个性、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总体方案,专业课程都被大量压缩。我校“钢结构设计”课程的课时量为32学时,另有1.5周课程设计。该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而难,但教学时间又少的矛盾,教师们必须更好选择讲述内容,既达到培养钢结构设计专业人才的目的,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程实践性强

该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能力,让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手段,领会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熟悉相应的规范、规程,使学生能根据结构承受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及所处环境特点,设计出既安全适用、又经济合理的钢结构体系。该课程开设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掌握钢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直接面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指导学生如何把钢结构在工程中应用。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

4.与相应设计、施工规范联系密切

作为一门结构设计类专业课程,必须与国家现行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密切联系。而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理论学习上,在课本上所接触的相关规范知识也比较隐晦,且都是经过编书者精简过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把规范和教学进行统一值得研究。另外,学生还需熟悉部分钢结构专门设计软件。通过该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

由于目前学生所见到的建筑物中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以及砌体结构这些民用建筑,对钢结构建筑很陌生。前期所学的“钢结构设计原理”难度又较大,从而觉得“钢结构设计”这门课程很难,产生了畏惧心理,加之学生没有实际工程经验,在本门课程学习中对工程设计也很陌生。因此,“钢结构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和其他课程相比,需要有所突破,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之外,更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的板书相结合

“钢结构设计”的理论部分以内力分析和结构计算为主,传统板书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同步,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具体推导过程,可加深学生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并且通过图片、动画和工程录像可以传递大量信息。

该门课程讲解中,对于结构的布置及构造要求这部分教学内容图量较大,若采用普通板书,既浪费时间也不能讲解透彻。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大量的工程图片、动画演示以及录像资料,清晰明了,更加生动有趣,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并且节约了大量课时。

2.案例教学贯穿整个章节

实际工程是工科类课程教学最具有活力的资源,把实际工程引入课堂,实施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书本中枯燥的理论活起来。在讲解每章之前,给每个学生发一份与内容相关的笔者曾经设计过的工程建筑图和工程基本条件。讲完结构体系布置后,学生的作业就是根据建筑图进行结构体系布置,并画出结构布置图。讲完内力计算后,学生根据结构布置图进行内力计算,以此类推。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工程实例贯穿整个理论教学。当整章内容讲完后,学生就完成了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熟悉该种结构的整个设计思路,还使章节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把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补充教学课时量少的问题。

3.增加教学见习环节

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图片和录像,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但这总是工程的局部和平面影像,不如现场观摩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虽然钢结构工程比较多,但在日常生活中能进入到现场,接触到实际钢结构工程的不多。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应至少每章内容都有一次见习机会,笔者在课后带领学生到自己曾经设计过的现场(也是每章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参观,现场讲解这些钢结构建筑的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和设计注意事项。通过见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感官认识和学习兴趣。

4.学习通用设计软件,增强实践能力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已经广泛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和制图。学生在校园里如果提前接触和了解这类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技巧,则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与实际对接,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笔者一般安排两次课(4课时)进行软件实践,在钢平台设计和门式刚架设计这两章内容讲解中安排(这两章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代表性)。安排学生到计算机房上机学习钢结构设计的通用软件PKPM,系统地讲述钢结构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并在课后给学生机动上机时间,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5.设计规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由于“钢结构设计”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在编写教科书时,不可能把规范条例全部写入,一般都是根据需要含在教程内容中。但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看的都是规范条文,因此,课本知识与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的距离。老师有必要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规范中是如何要求的。笔者在该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涉及规范要求的,一般是以规范条文规定作为引子进行讲解和设计。比如在轻钢门式刚架的设计中,基本都以“门刚设计规程”为大纲,逐条讲解和举例子。

另外,引入一些典型工程的设计计算书和施工图纸能补充学生课外相关知识和实践深度。

6.总结课程内容,精简相应课时

“钢结构设计”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是讲授该门课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课程内容分析,钢平台设计、多层钢结构设计和高层钢结构设计有很多相同处。多高层钢结构设计与学生已经学过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和高层结构设计有很多相同处。因此,在讲解中,挑出这些章节的不同出重点讲解,相同处则可减少课时量。另外,对于需做课程设计的部分,可在课程中减少课时,大部分内容在课程设计讲解时重点突出。

三、结语

“钢结构设计”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课。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增加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把工程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工程现场实践,把相应规范与教学紧密结合,增加相应建筑设计软件的学习,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总结课程内容,精简课时量,学生最大化掌握相应知识。总之,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能够达到学生在校门和工作岗位间进行无缝对接的目的。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实施使本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看,本专业毕业生在建筑领域能力较强,得到了社会认可,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邬峻. 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循环创新新模型与21世纪大学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

[2]宋高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钢结构课程教学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