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理念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程建设理念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程建设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1

关键词:区域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推进策略;推进机制

对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而言,须从课程的整体着眼,重点改变区域劳动教育资源零散不集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重形式缺实质、多盲目少规划的现状,强调区域劳动教育资源整合的课程建设思路。区域推进应是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作为重要主体,区域整体统筹规划资源,重点保障课程和基地建设;区域教育科研部门为推进过程中的协同主体,从教育科研的视角助推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解决当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集聚效应不凸显、课程结构离散、课程实质偏失、课程开展缺规划等问题。

一、以共同体推进建设愿景的凝练达成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在于建设愿景的凝练达成。具体实施层面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发挥主体作用,落实区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引导区域各学校形成“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理念上认同和行动上落实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二是学校以校本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为基础,凝聚多方共识,形成学生愿意参与、教师主动开展、家长支持协同的“学校劳动教育共同体”,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成都市金牛区在推进过程中明确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核心引领,构建“全劳动教育”的劳动教育生态系统[1]。通过区域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教师培训、家校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引导,让区域中小学校、学生、教师、家庭从认识走向理念的同步,构建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区域共同体、学校共同体”。

二、以发挥优势特长实现多方的协同联动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学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现课程建设的主动作为,还要凸显学校课程内容和实践形式的特色化表达。从学校劳动教育整体着眼,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科研部门三者协同联动,采取行政推进课程建设、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教研助力课程建设,不断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实用化,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教育行政部门重点采取行政推进,本着区域整体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大格局,坚持政策导向、统筹资源、加强规划、保障到位等理念,以区域性统筹支持为策略,着力于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和育人方式等,融合劳动教育与现有课程体系,挖掘学校劳动教育优势资源,实践于融合与特色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教育科研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中体现劳动教育学科素养、实施中确保凸显劳动教育本质特征、评价中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等方面,助力区域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三、以系统内部整合实现资源的融通共享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在于劳动教育基地资源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需要统筹区域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强化内部资源的融合和联通,实现教育系统内部资源的整合;还需要外联社会资源,强化与社会资源的联系,拓宽资源渠道和丰富资源类型,更加有力地支持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大范围推进区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区域劳动教育的全面推进。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引导和鼓励学校积极实践探索,孵化典型案例,如职普融合开展职业体验,成都市金牛区在全省首创“普职融通”学生职业体验训练营,将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孵化为区域性职业体验基地;另一方面,教育科研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典型做法、经验和成果的分享、推广活动,以展示和共享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学校之间、普职之间、校社之间的协作联动,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实现课程资源区域共享。

四、以机制建设推动区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立足于区域劳动教育全面推进的视角,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协同推进,打破“互不协同、分散运作”的劳动教育资源壁垒,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政策导向、政策保障和专业支持。

(一)双向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共识

从管理转向治理,澄清与转变劳动教育课程理念,强化课程建设实践主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意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主观理念的影响,以最基本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为基础,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如学校一定要有种植园地,才能开发种植类的课程,才能开展生产劳动。基于此,需要澄清与转变劳动教育课程理念,教育行政部门应重点着力于学校的决策层,开展学校劳动教育专题交流会、分享会等,请校长或是分管副校长介绍学校劳动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交流与分享提高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认识,实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理念的转变。其次,教师既是课程体系的设计者,也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教育科研部门需要制订系列化的劳动教育培训方案,对区域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理论培训,澄清与转变教师的劳动教育理念。如成都市金牛区开展劳动教育教师教学设计系列展示活动,从劳动教育相关文件解读、教师教学设计专题培训、学校劳动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采取实践与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教师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二)整体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

从区域推进的角度,其内部隐含着区域不同层面推进的职责和权力,需要划分清晰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各部门的职权范围和职责边界,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各部门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为此,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区域推进的主体,在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应根据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教育系统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发挥统筹作用,制订区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整体实施方案。在教育行政层面,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工作机构,明确机构的具体职责、任务等,同时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配套若干政策,优化和调整部门职责,形成有效合力,如成都市金牛区印发了《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金牛区学生劳动教育中心和学生劳动教育联盟。在教育科研层面,教育科研部门主要负责劳动教育政策的专业咨询,协助完成区域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完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实施,提升区域教师劳动教育专业水平,如金牛区在开展全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调研过程中,重点对学校特色课程进行专项指导,建议成都石笋街小学将办学理念(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相结合,突出展现劳动教育学科融合课程。在学校实践层面,学校明确与校本理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整合学校自身的劳动教育资源,加强与社会资源的联通,架构课程内容,不断探索劳动教育实施方式。如成都市金牛区全兴小学,结合学校自身劳动教育资源架构了田园劳动教育课程,采取田园运动会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三)全面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

增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专业性,实现课程体系化建设,能有效解决学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重形式缺实质和多盲目少规划的问题。从区域整体视角来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推进,需从课程建设的专业指导和长效机制等方面加强。一方面,建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专业指导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整合劳动教育与课程建设的专家资源,成立工作团队,拟定工作目标和要求,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长期跟踪指导。同时,联合督导部门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确保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金牛区从学校整体育人水平角度,将学校劳动教育的评价纳入学校年度整体评价指标,侧重于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评价。教育科研部门从课程建设角度,总结区域内成功经验、典型案例,为学校提供借鉴和学习范例;加强对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个性化指导,为学校提供针对性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建议,深度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采取任务完成与阶段交流的形式,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问题反馈和阶段评价,有效提升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实效。金牛区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加强对学校特色课程的跟踪培育,同时依托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课题“全面培养的城区劳动教育课程基地群建设研究”,定期召开课程建设专题会议,引进专家资源进行“一对一”课程建设阶段“诊断”,并指导学校更加科学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另一方面,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长效推进机制。首先,建立经费专项投入长效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落实统筹试点项目与配套项目的专项经费,推进试点学校与教师配套培训项目的开展,满足学校和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的个性发展,金牛区为区域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制订了专项经费保障制度,确保试点学校劳动教育经费的专项投入。其次,建立个体的利益激励长效机制。区域视角下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更加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关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利益诉求。为此,教育行政部门须建立利益激励长效机制,不断激发和调动学校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都市金牛区每年采取自主申报、集中评选的形式,坚持“有降有升”的“劳动教育星级学校”评选,评选“三、四、五”星级劳动教育学校,实现了利益激励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课程建设

一、引言

GoogleMapReduce和GoogleFileSystem(GFS)宣称,大数据不仅仅可以用来描述海量的数据,还包含了处理数据的速度[1]。大数据时代指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巨量数据资源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网络工具实现数据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和反馈的信息时代。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获得更加快捷的发展[2-4]。在2013年,我国统计类本科专业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调整,目前的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美国统计学会颁布的指导性教学纲要对推进我国统计类本科专业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5]。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统计学本科教学面临诸多挑战,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亟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本文拟从校本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设计、师资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统计学的课程建设模式,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统计学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我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3年以来,我国统计学本科专业主要指数理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目前,尽管各高校统计学课程建设亮点频出,特色各异,但整体而言,困境不少,后继乏力。突出表现在课程建设观念、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此探讨普通高校统计学课程建设的措施与方向,以期投砾引珠。

(一)课程建设理念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统计学课程建设观念一度倾向于技术化和实用化,这种倾向过于关注课程建设的知识本位而忽略了人本位。因为统计学课程建设根源于人,又用之于人,“为人”是根本。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长期以来实行的教材统编模式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材,身陷陈旧的课程观念包围圈而不能自拔。表现在:一是对统计学课程建设开发的认识不到位,二是统计学课程建设开发能力有限。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与学科建设的愿景之间存在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严重制约课程建设的发展。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建设缺乏动态规划管理

一方面,相同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基本没有体现出学校的差异性,没有特色可言;另一方面,相同专业的全体学生基本都选择相同的课程,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动态管理几乎成为“笑话”。与此同时,大而全的课程体系,容易导致总课时量加大,这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致使学生自学与选学时间大量缩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受挫,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课程设置一味追求专业化,这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封闭性较强,而开放性较差,学生由于无法领略统计学课程的前沿风貌而成为“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自然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动态管理形同虚设。如今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紧跟时代脚步,多数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侧重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的传授上,很少涉及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思想或统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有关大数据的教学内容少之又少。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由于受课时所困,统计学教学主流模式依然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即使实践如市场调查等,学生也没有真正融入社会的实践中,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目前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从事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的大数据研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与深化。

(三)教材建设亟待开发校本课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课程的教材建设刻不容缓,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成为新课改的重中之重,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现今的统计学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需要,只有与时俱进,主动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课程团队建设力量薄弱

这种现象在地方院校尤为明显。由于统计学课程多、课时少,这导致教师疲于教学而疏于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教学效果难以提高,教学团队建设几乎不能落地。

2.教师队伍质量亟待提高

当下,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问题,不能单纯看学历与职称的高低,更要关注其实际教学能力、教学艺术以及教学效果层面上的问题。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大部分教师比较缺乏有关大数据技术的理论与技能,知识容易出现断层。统计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引起各高校的共鸣。

3.师资队伍结构需要优化

首先,科研队伍结构需要优化,既要扶持学术带头人,又要培育学术生力军;其次,年龄比例不匹配,年龄扎堆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教师梯队建设。同时,有些高校统计学专业教师性别比例失衡,致使一些工作难以展开。

(五)教学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目前,统计学教学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课程建设的效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不够完备。一般是院级教学管理机制相对比较健全,但系级管理职责和机制却很难落实到位,尤其是被动应付的管理状态比较突出,管理的主动性不足。二是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从制度的执行结果来看,奖励制度一般能够执行顺利,但惩罚制度的执行却大打折扣。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教学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没有得到体现。三是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学生、各种督导为主要评价主体,却忽略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用。这是因为实际上教学活动比较复杂,它是教师、学生、教材及其他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混合体,其中存在不少难以量化的元素,如师生间的相互影响、情感、价值观等。

三、统计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统计学课程建设要以构建“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课程体系为依托,对于不同的课程类型,课程建设方案在某些方面也相应有所不同。

(一)更新理念更新理念,开发校本教材,抢占课程建设的制高点

“为人”的统计学课程建设首先应尊重并维护人本位,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其次,统计学课程建设的实施应遵循人的发展需求,其目标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和充分彰显自由精神。我们所呼吁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正是新时代统计学课程建设理念的精神追求。校本教材编写是统计学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好的教材是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晶,理应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首先,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校本教材开发应着重强调与校本实际(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办学条件等)及其应用紧密结合。其次,还要通过引入案例,增加教材的趣味性。生动有趣的案例往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比较复杂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最后,通过引入计算机、大数据等相关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统计手段实现数据搜集、整理、分析与处理统计资料,特别是借助大数据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总之,统计类校本教材的开发,应以统计思想为主线,以实际案例为依托,以介绍统计方法应用为目的,突出教材的科学实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拥有结合实际的教材,轻松学习统计学。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统计学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开阔学生的国际化交流的知识视野与合作意识。可以进一步开发并完善网络教材,开展课程设计的系列讲座、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并举,催生较为完善的立体教材,以助推统计学课程建设,发挥效益。

(二)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与灵魂

1.不同的课程对应不同的教学设计

对于统计类主干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相应地,教学设计应侧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对于核心课程则应注重统计应软件的实践操作。比如,在统计学等课程中讲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推荐使用R或SAS等统计软件完成实践模拟。以问题驱动式、探究式等方法针对前沿特色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搜集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对于实践课程,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课堂上的合理引导,进行案例讨论、多媒体演示,以此完成教学任务。

2.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现场参观考察、市场调查与抽样以及专业见习等内容。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二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实习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可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从问卷调查设计到完成调查报告的全过程的演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以“问题—学习—训练—实践”的4环节能力训练模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并与就业接轨,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和课程建设水平。

3.教学研究是课堂教学的一面旗帜

以教促研,以研兴教。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乐于参加统计调查实践活动,通过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使其将“学中干”和“干中学”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激励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撰写教学教改研究论文等方式促进课程建设。

(三)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质量的检查手段

任何课程最终都离不开考核评价,统计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应该多元化。一方面,既要考查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在参与统计实践中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要关注对学生统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比如从关心数据质量、科学选择统计方法、客观呈现分析结论的良好习惯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准、态度与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对第三方课程质量的评价等。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的有效防线。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彰显课程建设的效度。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促使统计学专业教师与时俱进:既要有良好的统计理论水平,又要有大数据的理论与技术素养,而且还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构建全方位、多学科交叉的立体专业课程体系。为此,应根据统计学课程建设的需求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抓好教师团队建设,逐步造就一支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层次等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强、高水准的师资梯队。这是统计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和保证。为了使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大力扶持中青年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对促进统计学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五)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保障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3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建设;一体化建设路径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人才。作为物流人才输送者的高校担任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人才培养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进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2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课程建设是教育理念改变的迫切需求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如今,教育的理念不再是传统的“重教”(即以教为中心,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是“重学”(既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教育理念的改变使得传统课程不能够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迫使我们对传统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行业和企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

2.2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学生主要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来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和大学、社会的结合点也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从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中可以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人才培育的质量。所以课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2.3课程建设离不开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过程需要高校、行业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和学校推进的产教融合模式。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则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型职能,出台较为规范详细的法律法规,建立校企合作协调监督机构;行业企业要转变校企合作观念,不以盈利为目的,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充分发挥在课程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学校则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和企业的要求,推动课程建设,加强实践课程环节建设,改善校内实训项目,同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所以,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共同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2.4课程建设是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对物流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飞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行业以及良性发展却受到物流问题的严重制约,比如物流周期长、费用高、海关查扣、退换货等各种问题。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因此跨境电商行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对物流人才提出新要求,同时也对各高校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质量提出新的挑战。而课程建设就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必经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

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都在响应政策号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已经初具成效。但由于各个院校教学资源和重视程度不同,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3.1课程模式设计较为凌乱不合理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模式建设和教学模式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模式设计主要指的是专业应该设置哪些课程、课程如何安排和课程标准等问题。通过前期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课程模式较为凌乱,设置有些不合理,都是依据一些传统的习惯和相关规定来设计课程,课程标准不明确,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有重复或者衔接不当。另外,在安排具体上课时间也没有注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非常有必要根据新时代物流发展特征物流专业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对课程设计模式进行重新整合和调整,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3.2课程内容与岗位集群较为脱节不匹配

在课程内容方面,尤其是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内容与物流企业岗位脱节,不太匹配,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岗位需求。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大多数高校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理论来设置课程,缺乏与物流企业具体岗位的结合。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尽量的要考虑到企业的物流岗位实际需求,使其与之匹配,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达到本科教育的目标。

3.3教学模式设计与部分课程内容不一致

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指的是课程应该怎么上的问题,它需要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一个较为稳定的教学行为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课程内容的需求,导致课程模式设计与部分课程内容不一致。因此,在教学模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过程,形成稳定的教学行为系统。使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匹配,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

3.4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建设中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忽视了工作岗位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设计、口头表达、谈判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拓展能力。所以,在课程建设中尤其是课程模式设计时,有必要引入能力拓展模块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武装下,也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路径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发展的现状,目前在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相对比较欠缺,因此,本文探索了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4.1以前期调研为基础进行专业定位,确定培养目标

在课程建设初期,首先对物流企业、兄弟院校和行业专家进行调研,同时收集各大招聘网站上物流相关工作岗位信息,旨在通过调研和数据收集得到物流工作岗位集群信息并汇总各个岗位集群的能力要求。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政策的指引下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专业定位,进而根据岗位需求来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4.2以岗位集群为导向设计课程模式,开发模块课程

结合前期调研得到的岗位集群,以其为导向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的设计,开发出模块化的课程。将课程模式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通用基础模块课、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核心模块课和能力拓展模块课。初步设想,通用基础模块课主要注重通用知识,培养行业通用能力,比如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通识性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主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的学习铺垫,比如西方经济学、物流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物流英语等专业基础性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则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比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国际物流等主干性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里面,拟结合新时展特点,新增大数据、云计算、跨境物流等相关的课程;能力拓展模块课则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创新能力、形象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动手能力和岗位特定能力等),相关课程可以为创新创业、形象设计、商务谈判、专业实践课程、物流企业实践等拓展性课程。针对之前课程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传统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行业和企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引入提高学生拓展能力的课程。课程模式设计之后,结合课程特点、学校实际和学生学习规律确定每门课程开设的时间,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的进行课程教学。

4.3以模块课程特点为依据设计教学模式,创建特色课程

课程模式构建之后,依据各个模块中课程自身的提点对课程教学模式比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就需要相关课程教师的积极参与,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示范观摩课、微课、慕课、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岗位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此外,教学模式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等有用资源,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优化。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可以创建1-2门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可以改变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实现教学理念的改变,由“重教”到“重学”,真正体现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4以课程建设体系为准绳实施课程教学,验证课程建设成效

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以上的课程模式设计和教学模式设计,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组织专任教师实施课程教学,同时设计个考评系统验证课程建设的具体成效。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完成,用扎实的教学实践来完善课程建设,发挥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5结论

我们要顺应新时代物流发展趋势和要求,以岗位集群为导向设计课程模式开发模块课程,加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建构并完善物课程体系,把课程建设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学生学有所用和学以致用,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耿文娟.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1):84-85.

[2]赵梓彤.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纳税,2018,(1):90.

[3]黄继磊,刘春斌.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经济师,2017,(11):174-176.

[4]单月鸿,陈葆华.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9):105-107.

[5]程欣.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6.

[6]李华.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36-38.

[7]李楠.技术学范式下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34):38-42.

[8]周斌.基于能力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以新乡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5):268-269.

[9]段红莲.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改革[J].中国市场,2013,(38):137-138.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民健身;课程建设;学校体育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使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智慧论断,使全民健身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话题。全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指标要素,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高职院校作为全民健身推广教育的重要阵地,应顺应时展要求,承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职业教育特征,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深化体育课程改革,通过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持续体育技能学习能力,实现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教育目标。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

(一)教育理念。学校体育开展主要包括课堂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与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等,体育活动的开展仅局限在校园内或教育系统内进行,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社会体育活动的关联度不高,甚至存在脱钩的情况,导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活动之间形成无法逾越壁垒,直接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计划的推进带来不利影响。现有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融合度不高,职业性体育教学内容缺失,无法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多数只注重对学生教学运动技术、体育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全民健身理念的形成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现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依据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基本教学目标主要包涵五个方面: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高职院校体育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同时兼顾,存在顾此失彼现象,最终导致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不尽人意。

(三)课程结构。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多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三自主”教学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没能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高职院校体育亟需加强教材内容开发、教学模式变革、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新时展的要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四)课程内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一直以来都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以增强学生体质、掌握技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教学目标,无法体现职业教育应有的课程特色,特别是在新时代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等多维课程改革的叠加下,现有体育课程内容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被弱化,难以真正实现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宗旨。

(五)课程实施。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仍存在地位上的差距,没有真正受到应有重视,课程之间很难进行有效融合,无法真正形成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协同效应;教学方式、手段较为单一,缺乏课程创新激励机制,现代多媒体技术无法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弱化了教学效果;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整体结构不合理,新老更替缓慢,教育教学思维陈旧、课程创新意识不强烈等;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随意性较大。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路径

(一)更新体育教学理念。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自身健康的追求愈加强烈,特别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对学校体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紧跟国家战略部署,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不断更新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社会体育活动相融合,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快速融入群众体育的大环境中去,并用先进的健身理念及行动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体育应积极探索与社会体育活动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消除壁垒,积极吸纳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竞技体育等社会体育活动的优良基因,促使学校体育真正与社会体育活动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势。

(二)明确体育课程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结合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高职院校不能再囿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应根据其职业教育特征,制定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课程目标,以“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技能、职业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培育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用行动践行体育精神,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等,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念的形成。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的课余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建立享受运动、快乐运动思想、乐于运动的体育锻炼思想,真正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最终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重构课程结构。1.教材内容重构高职院校当前普遍存在着教材单一、缺乏创新,专业特点不突出,职业性体育融合度偏低等现象,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面的工作需要和社会生活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利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部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全育人”教育思想推进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教材、教法改革,积极发掘与创新教材资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程建设,体育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职业需求相结合,使之更适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职业体能、体育精神、体育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职业性体育技能、体能、精神、素养的修炼,更好适应未来的职业,更有利于投身到广阔的群众体育锻炼中去,促进全面健身运动的不断繁荣。2.教学模式重构高职院校现有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基本素质课+选课教学模式、专项教学+课外俱乐部教学模式和完全俱乐部教学模式等。不论采用哪种体育课程建设模式,对学生培养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应该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定位和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及专业特色,用“三全育人”的教育思想进行教学模式总体把控,将基础性体育教学与职业性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整合,既要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又要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同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体育锻炼热情,通过享受运动、快乐运动思想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持续体育学习能力提升。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也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体育教学改革,深挖体育精神与精髓,探索思政教育切入点,对学生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3.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也是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理念、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熟练的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能力和鲜明特征的个人魅力。然而,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整体结构不合理,新老更替缓慢,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课堂创新意识不强烈,仍停滞在原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及专业特点,仅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方面下功夫,对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职业体能、健身技能、终身学习能力及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从而限制了学生职业性体育发展的空间,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社会推广也会起到消极影响。为了提高体育课程建设的整体效果,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必须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及时掌握体育教育教学前沿动态信息,加强对外交流与培训,积极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性,进行职业性体育教学的创新。

(四)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征,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注重体育技能、职业体能、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同时,也应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全面融入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充分提升,对学生强身健体、掌握技能、提升精神、塑造品质的教育教学过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体育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提升思想认识,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发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切入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目标,使高职院校学校体育事业达到蓬勃发展的新高度。

(五)加强课程实施。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职业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发展效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将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社会体育活动相结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实现自发的体育锻炼。改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现有教学模式下,积极进行课程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使线上、线下体育课程相互融合、同向发力、相向而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化、现代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努力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注重校本教材的发掘与研发,根据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积极推进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智慧课堂建设等。同时,积极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微课、慕课等线上教学资源,促使学生掌握全面、科学的健身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健身理念的形成,终身学习意识的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师应深入学生实习、实训的操作车间,切身体会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使体育教师具备职业化体育课程改革的能力,充分发掘体育课程职业化的切入点,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的热情,最终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对评价指标的构建应从多方位进行,以追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主要从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技能掌握和体育文化素养获得等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考核应追求全面而客观,着重考察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可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日常工作行为,以及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及成绩等方面去体现。体育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展示国家整体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中,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进行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实施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树立在体育课程学习、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乐于运动的思想,实现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最终实现体育课程的“三全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晓凤.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探索[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6:6-10.

[2]林锋.以医护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福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56-58.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为高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字型、标志设计”课程是内蒙古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字体绘写、创意字体设计、字体标志与图形标志设计等,着重培养学生在字型设计、标志设计领域中的表现技巧和创意思维。基于新媒体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机遇与提出的挑战,该课程建设应与时俱进,革新教育理念,将课程建设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实现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设计人才。

一、新媒体时代“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思路与目的

1.课程建设思路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产生了影响。“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只有革新教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使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技能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点,妥善处理好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使教学理念与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内涵相吻合。针对新媒体时代对“字型、标志设计”课程的影响,结合当前新媒体的特点、发展趋势及要求,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从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库、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建设“字型、标志设计”课程,构建“技艺融合”(即技术与艺术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坚实的技术支持创新,以丰富的艺术产生创意,进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兼具技术能力与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课程建设目标

新媒体时代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应立足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新媒体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摆脱以往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观察、认识、理解、表达事物,利用所学知识,更加主动地面对设计项目,提升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最终将“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成一门既顺应时展潮流、又立足于市场发展实际的优质课程。

二、新媒体时代“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举措

1.革新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供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越来越多,其中混合式教学已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学者李逢庆认为:“混合式教学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媒体技术,提供与适当的学习环境相契合的资源和活动,让适当的学生形成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①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字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微课、慕课、移动课堂等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自身成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自由。学生只需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能进行同步练习和测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移动端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在线下课堂,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的串讲和巩固,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作业指导、讨论和示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强化实践教学机制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应通过多途径、多领域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机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目的。首先,建立工作室制。工作室模式下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质疑、探索,学会思考、学习和创造,从而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双提升。其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学校需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专业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培养与就业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与企业共同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艺术设计人才。最后,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课程建设中,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成立“创意产业园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在基地自主创业;企业在平台、产品、渠道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和专业指导。构建、强化实践教学机制,能够更好地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快速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

3.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媒体,使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播载体更加多元化,推动“字型、标志设计”课程从静态向动态、由二维向多维的方向发展。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信息传递的特征,增强了人与人之间视觉信息交流的交互性。该课程建设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整体优化课程内容。由此可见,按照新的教学思路设计新的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课程分为理论学习、设计技法训练、创意设计训练和设计实践四个模块,并使各模块的知识点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施“技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加强对学生三维设计、动效设计的技能训练,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使学生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工作需求。

4.提升课程团队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实施者,因此,建设精品课程的前提是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为了推动该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教学和实践能力强的课程教学团队是首要任务。为了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高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术会议和线上课程学习,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等,鼓励教师到企业(公司)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参加相应专业的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考试,从多途径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使教师能更好地胜任课程教学工作。在常规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有益的改革与尝试。此外,课程教学团队应提高科研能力,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引领科研的思想,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学校也可以出台相关科研激励举措,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和各类教学成果奖项。

5.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团队应建设“字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以增加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程资源库内容可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案例集、电子书等,并应定期更新,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学资源库可以成为展现学生作品的平台,作品展示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根据目前的信息技术发展特点,课程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慕课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推动师生交流、互动,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可有效地提升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该课程的理论学习、设计技法训练和创意设计训练模块可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教师通过智能化学习平台的测试中心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通过学生在签到、任务点、习题测试、课堂讨论和作业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建立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态度为参照的考评体系。该课程设计实践模块运用总结性评价方式,由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共同打分。三方评价既包括专业的分析,又包括社会审美的评论,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多元化、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字型、标志设计”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课程教学团队应结合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依据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实施课程建设各项举措,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当然,“字型、标志设计”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今后,课程教学团队还需要高度关注新媒体时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推动课程建设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贺鹏.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专业课程建设.中国新通信,2016(22).

[2]周围,柏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技艺融合”培养模式探析.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

[3]刘燕楠.教育空间的嬗变——赛博空间赋予教育经验的另一种可能.电化教育研究,2008(5).

[4]李俊.浅议数字媒体时代下字体设计课程教改再思考.才智,2015(18).

[5]黄永平.数字信号处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教育与职业,2014(32).

[6]芮雪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4(32).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6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实施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在通识课程不断增多而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之下,大班授课便成为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在积累知识之外得到更多的启发。再者,由于专门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许多教师无法全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量,导致通识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一项对武汉大学通识课程的调查表明,82.3%的学生认为通识课程“质量不高”,72%的学生认为课程“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和批判的方法”。大班授课导致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师生互动较少,学生没有真正得到能力提升的锻炼机会,使得通识教育效果不佳。

1.3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一个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的专门管理机构,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及课程效果的有效评价。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是由各个学院随意选择,而并没有在学校层面统一进行课程管理和设置。这就导致通识课程的设置不成体系,比较混乱。此外,各个高校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监控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和评鉴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课程实施中一旦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就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导致课程质量难以提高。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结果的评价方式趋于单一,无法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也没有在学校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定和实施。

二、完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1、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指导通识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导致的。只有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本质,确立通识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指导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现在我国高校的许多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作为通识教育的实施者,有些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和目标都比较模糊。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不可能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各个高校应进一步确立清晰的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以引导和推动。只有把通识教育作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才能有力地指导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2、丰富课程内容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许多高校的各类课程内容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既没有突出人文社会教育,也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特色。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规划还有待完善,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出发,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一些反映地方文化的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这不仅能突出学校精神和地方特色,还可以突破专业课程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共同科目和核心课程的调整一定要符合高校的实施条件及特色,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系统和明确的目标课程体系,使得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3、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7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目标导向;项目制管理

0引言

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尤其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对研究生课程改革和探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败。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已有课程体系与最新信息科技逐步发生脱节。因此,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和探索迫在眉睫。在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过程中,李娜等[1]提出以成果或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思政教育、课程评价等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许晏铭等[2]提出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云系统,兼顾了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特点,有效提高了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与学生学习效率。杜兰等[3]在Python课程中提出将抽签系统作为一个连贯的实验项目驱动教学改革。曹晓叶[4]提出项目驱动的团队写作教学模式,改变了语言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上述研究可见,各高校已逐步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课程建设意识不足、体系不完备、效果欠缺等问题,与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有难度目标仍具有较大差距。针对国内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分析现阶段课程建设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提出课程目标导向建设,探讨课程建设项目制和保障机制,促使研究生教育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课程建设的困难与挑战

由于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创新力的研究者,使其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求,胜任最新生产技术,具备良好的问题素养、学术素养、批判素养和创新素养[5]。

1.1课程建设目标

部分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设置不恰当等问题。例如,学术硕士课程建设与专业硕士课程建设类似;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建设目标相同;硕士课程与博士课程相似。未能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未能较好地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此外,部分课程在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同时开设,或在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重复开设,造成课程资源浪费,无法体现学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

1.2课程建设区分度

经过多年课程改革,各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体系已逐渐完善,课程设置逐渐由公共课、专业课细化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课等。其中,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方向课;非学位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然而,不同种类课程的区分度仍然不够,未能体现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差别,建设效果不佳。

1.3课程教学与考核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还存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探索多元化、多模式教学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学模式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索

2.1明确目标导向

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应符合“人工智能”、“新工科”等国家战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以目标导向建设研究生课程,突出计算机类学科的培养方向、研究特色和前沿特性,构建知识体系完备的课程建设方案,并在课程建设中明确计算机类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别。为此,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需要做好以下3点:①专业硕士课程建设应面向应用与实践,增加实践教学比重;②完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衔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并注意课程内容与实践的深度与广度;③增加计算机类选修课程。

2.2课程建设项目制管理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近年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提出采用课程项目制度建设多样化、精准化的研究生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素养。(1)建设思政课程项目。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核心课程及案例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信念与信仰等思政内容,增加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职业道德与伦理等方面内容,建设计算机类研究生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平台,在兴趣和理想信念的驱动下,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实现自主学习。(2)建设核心课程项目。根据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方案,结合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学科特色,将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级分布式系统等课程列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的核心课程。该举措充分考虑了课程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明确了课程目标、授课方式、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3)建设案例库课程项目。开展案例教学,提高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建设面向应用、面向实践和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其中,案例库建设需覆盖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兼顾培养方向和特色选修课程,使每个案例课程均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在建设过程中,可从综合课程案例、单一课程案例、知识点案例等方面进行建设,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学时,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案例相结合,探索基于真实情景、与国际接轨的计算机类高质量教学案例。(4)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开展企业协同育人混合式教学,以在线课程、混合课程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选取课程知识点,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在选取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结合国内外相关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突出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3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3.1建立课程审查和监督机制

围绕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教学团队完善了核心课程、案例课程、思政课程等课程的审查和监督机制,并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和论证,从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授课对象、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师资团队、教学成效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严格审查,力求完善课程的检查和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避免课程目标与实际差距大、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此外,通过学生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课程进行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仍无法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课程,选择停课或更换任课教师。

3.2建立课程教师团队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发展[6],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教学团队在核心课程、案例课程、学位方向课程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均组建了以3~5名优秀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各取所长,形成自身课程特色[7]。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通过教学研讨、兴趣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教学水平,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局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3.3强化研究生课程考核

由于计算机类研究生核心课程、案例课程、思政课程等课程考核,既需要探索以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生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考核制度,又要注重课程过程性考核、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此,在过程性考核过程中,通过讲演、应用效果、案例分析、笔试、论文报告、调查报告、应用程序、成果转换等形式,体现课程教学效果。此外,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例如,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赛、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究生创“芯”大赛、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CSP竞赛等,通过竞赛检验自身学习效果。表1为云南大学信息学院2017-2020届研究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获取省部级以上奖项、校级以上研究生科研立项及参加CSP认证平均分的详细情况。由表1可知,随着课程教学改革深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2020届研究生相较于2017-2019届而言,在竞赛获奖、科研立项和CSP认证平均分方面均具有显著提升。实践结果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改革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4结语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8

面对国家新的要求,原来由教学秘书协助教研室主任统管教研室所有课程的管理模式,无论是个人的能力还是精力,都明显无法满足。我们在查阅文献、参考国内外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课程管理的具体办法,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提出淡化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对高校院(系)所开各门课程均遴选课程负责人,由各课程负责人负责各自课程建设的所有事务。

2课程负责人制的作用

2.1提高课程组教师整体教学质量

课程负责人制的建立和实施对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负责人领导下的课程组立足于每一门课程,把每一门课程看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就课程本身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切实提高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组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与实施,相互监督,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课程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出谋划策,完善课程建设,从而形成课程建设强大的“合力”。只有这样,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2.2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因此,一门课程有无魅力、受不受学生欢迎,教师起决定性作用。一门精品课程,是教师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和人格的综合体现。课程建设状况最终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课程理念、课程组织方式以及管理机制,直接反映出课程建设的质量。通过实施课程负责人制,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及岗位职责。课程负责人制使主要教学责任由主讲教师一人承担,因而主讲教师从接受教学任务的那一刻起就明白:这一班次所有学生学习的优劣完全系于一身。因此,他会千方百计地上好每一次课,精益求精,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期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当教学工作得到学生、领导及同行的肯定时,课程负责人及课程组的教师会有成就感,教学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2.3引领教师专业方向的发展

“授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位教师都不是万能的,对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个逐渐熟悉和掌握的过程,“现学现卖”既对学生不负责任,也不利于教师个人业务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每一门课程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首要保证。在课程组建中避免同一教师承担课程门数过多现象,课程组成员可以交叉,但不能过多,考试课的主讲教师不能交叉。这样可以使每一位教师有精力和时间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作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专业方向的协调发展。

3课程负责人制的实施

3.1组建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建设牵涉面广,建设周期长,工作量大,必须加强工作的领导与组织。院(系)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院(系)首长负责制,领导小组成员分别负责相关课程,并根据课程的类型组建课程组。本院(系)的课程组是由相近的几门课组成,由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研究,有相对固定的基层教学组织。

3.2课程负责人的条件

课程负责人制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进学科、进课程、进课堂。因此,课程负责人必须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热爱教学工作,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为完成课程建设任务,课程负责人应长期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相关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中有较丰富的经验,并有志于课程建设。

3.3课程负责人的选择

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在教学过程中仅由一名主讲教师全程负责,因此主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而主讲教师的选拔就成为这种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选拔和培养满足要求的课程负责人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以上基本要求,院(系)课程负责人的选择程序为教师申报—课程归口教研室推荐—学校教学督导组及教学管理部门审核确定。在确定课程负责人时,应该综合考虑职称、学历、教学效果、教学经历、组织能力等因素。这种选择方式,主要以对人才的感性认识和定性评价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项选择指标难以量化和标准化。有研究者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ttributeHierarchyMode,AHM)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定量评价系统模型,为我们选择课程负责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拟逐步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课程负责人的选择更趋合理。

3.4课程负责人的职责

课程负责人应在院(系)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管理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1)组织制订课程建设规划,负责本课程的建设和日常管理。(2)组织课程组教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实施计划、课程考核等教学文件。(3)精心安排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课外指导等环节的教学人员,并承担1/3以上教学任务。(4)组织听课评课,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5)负责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至少在开课前2个月组成课程团队,完成教材选用、教学分工、开课试讲等准备工作,制订讲义编写、课件制作及集体备课等计划。(6)掌握本学科学术动态,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和教学法研究活动,开展课程建设讨论,组织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7)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情况的反应,并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

4课程负责人制的成效

4.1课程教学水平提高

实施课程负责人制的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教师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下,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明显提高。

4.2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高校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动手能力提高,特别是实习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单位普遍受到好评。同时在校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利用课余时间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评价较高。

5存在问题及建议

5.1教师人数不足

目前,高等学校由于快速发展,师资尤显匮乏,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过多;课程组成员可以交叉,但不能过多,考试课的主讲教师不能交叉。因此要摒弃过去那种“人人都能上课,什么课都能讲,让讲什么课就讲什么课”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合理配置教师。

5.2缺乏有效激励和监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