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范例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1

会计信息化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注重学生会计信息化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针对目前高校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无纲可循,教材内容滞后,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背景,以学院会计系2013级学生为对象,深入开展会计信息系化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应用研究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财会理论和实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信息化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为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应注重学生会计信息化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应能起到指导作用,会计信息化教材应兼顾前瞻性和实用性,讲授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1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多数以单一开设《会计电算化》或是《会计信息系统》为主,少数高校会同时开设两门课程,单一的理论教学更是缺乏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掌握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但我国高等院校对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方面并没有起到足够重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进行调研,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会计信息化是传统的会计行业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即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考评、监督)转变,是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高校为了适应时代需求,纷纷开设会计信息化课程,诸如《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意在拓展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了解和相关知识的掌握。但是,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讲解和实务操作脱节,重会计原理讲解轻软件应用讲解等问题。而学生由于缺乏对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会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课程就是计算机操作课,就是软件开发课程。在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不一,导向不明,没有相对权威的大纲作为指导,教师或把会计信息化课程讲成纯理论课,或是讲授成软件演示课,或是软件开发课;而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脸茫然不知所然,只知道学了计算机课。出现上述情况,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1.2会计信息化教材内容滞后

近期,笔者统计了已出版发行的会计信息化教材,两大名称、两大类。两大名称,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叫《会计信息系统》名称的较多。两大类,分别是纯理论的教材和实验教程。虽然有较为统一的名称,既有理论又有实验,可是在选择授课使用教材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感到很难抉择。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教材内容较为落后,甚至有些内容是十年就在讨论的,已经更新的会计准则内容在教材中没有体现,对于会计信息化前沿技术没有任何提及;第二,教材内容或是纯理论知识,或是实验教程,两者没有很好的融合,且较多采取拿来主义,把计算机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相关内容拿来,生硬的放在其中,生搬硬套,不伦不类。

1.3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师知识结构单一[1-2]

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师普遍有两大专业构成,一是计算机专业,二是会计学专业。这就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计算机专业的老师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而对会计知识了解不多,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着重讲解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对会计知识的讲解会避重就轻,很难做到深入讲解;而会计专业的老师由于本身专业的局限性,在讲解电算化相关联的计算机内容的时候,对于计算机相关原理的内容亦是很难深入讲解。所以,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容易形成因师施教的情况。培养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复合型教师,是改善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

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系为背景,结合寸金学院会计系的实际情况,以及上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2.1确定培养目标、修订培养计划,完善教学大纲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是由广东海洋大学与湛江寸金教育集团合作创办的一所三本独立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013年,学院会计系修订2013级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大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在已经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基础上,全面开设会计信息化课程,并将原本均为32学时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两门课程,修改为《电算化会计学》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且调整授课学时为64学时,同时还增添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于会计核算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暨《电算化会计学》课程和基于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置《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体系。调整后的培养计划,把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包含的课程分别设置在第1、2、3、4、5,共五个学期,学时及学分设置为《大学计算机基础》48学时3学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64学时4学分,《电算化会计学》64学时4学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64学时4学分,《ERP沙盘模拟实训》16学时1学分。新的培养计划将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包含第1、2学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于技术》两门课程,目的是学生打基础;第二阶段是第3学期的《电算化会计学》是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本内容,目的是使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第三阶段是第4学期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之上,加深加宽,增加会计信息化的新内容,让学生掌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部内容;第四阶段是第5学期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知识,以及企业业务流程的综合运用。2014-2015学年,该学院会计系会计管理教研室结合实际需求,完善了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增添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新领域模块,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熟悉会计信息化改革发展前沿的动态和内容,并且把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包含的课程均安排在实验楼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2.2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教材的制定与撰写

会计信息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围绕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以用友ER-PU8.72软件为平台重点讲授基于会计核算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总账系统、薪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以及报表系统。基于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供应链管理系统相关操作和会计信息化的新内容、以及Excel相关知识。寸金学院会计系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教学需要,贴近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会计系首先针对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中《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的讲授,采用了自编教材。编写教材的目的是把信息技术对会计领域产生的重大变革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了解、熟悉会计信息化改革发展前沿的动态或内容,同时让学生知道,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什么用,怎样用,为什么用,我们称其为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在此基础上,自我定义、自圆其说、自成体系。自我定义,信息技术催生了许多新领域,产生了许多新概念,诸如信息化、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等,由于新,同一个概念,却有多种提法,人们从不同侧面给出了各自的定义,导致不同概念或交叉、或矛盾,自我定义的目的,是厘清各种概念,界定出“是”与“不是”的界限,在此基础上,给出“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包括内容。自圆其说,在自我定义的基础上,理顺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自成体系,在自圆其说的基础上,构建出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中的《电算化会计学》等课程教材,陆续在筹建中。

2.3“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展,课外MOOC教学模式、微视频答疑平台应用[4-5]

2015年3月4日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模式,随后在全国掀起了“互联网+”模式的热潮,教育行业也不例外[3]。该学院会计系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电算化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了“互联网+”的思想,融入MOOC教学模式,随后又开展了微视频答疑平台的建设。2015年,该学院会计系《电算化会计学》课程成功申报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经过全体课题组老师的努力,《电算化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网站已投入使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建立为MOOC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微视频答疑的开展,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课题组成员在开展MOOC教学的同时,针对学生课下实务操作出现的“答疑难”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微视频的课程答疑平台,微视频的录制选用Camtasia软件进行屏幕录制,同期配音。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4中青年教师复合型师资的培养

该学院与会计系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措施,比较有成效的措施是:在科研上,老带新,在教学上,传帮带。具体工作如下:首先,课程团队制定了帮扶计划,鼓励和倡导青年教师向教授和国内外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高尚师德和授课艺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其次,注重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积极与国内著名的国家一级出版社联系,组织编写了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教材。然后,鼓励和指导青年教师积极撰写和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提高教研水平。最后,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中国会计学会各专门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和广东省会计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让青年教师把握了学术研究的前沿和发展动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课程,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

3结语

本文通过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背景展开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与应用过程中,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受到了学院与会计系的大力支持,参与课程改革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全体2013级学生全力配合,目前已经完成第1-4学期课程的授课,第5学期的《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与课程体系建设有关的MOOC教学体系、微视频答疑平台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复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在循序渐进中。通过对2013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授课效果回访中,可以明确的了解到学生对这样的课程体系教学是很欢迎的,尤其锻炼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寸金学院2013级学生的会计从业考试通过率。

作者:赵男男 陈金舰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丽红,刘计华.浅谈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6):138-139.

[2]王剑盛.会计电算化课程向“会计信息化”进阶的路径[J].财会月刊,2014(8):115-118.

[3]赵男男,单昭祥.由“互联网+会计”谈会计信息化发展之路[J].特区经济,2015.(9):147-148.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2

关键词:中国制造;技师学院;课程体系建设

面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开展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从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工程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领域为抓手,全面规划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成长为全球制造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标志和特点就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对人才素质与技能的复合化要求。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创新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每一位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技师学院数控专业重构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数控专业的内涵不断丰富,要求我们必须重构课程体系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引入,使得我国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加速引领制造业的发展和变革,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在制造行业、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行业企业对数控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一个人最多只能操控2台数控设备,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现在一个普通人,通过较为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轻松操控10台以上的数控设备。以至于行业企业原来有较大需求的数控机床操作工出现了较大的饱和,在现有课程体系下所培养的数控技能型人才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技师学院应该及时捕捉社会需求,顺应时代,及时变革,重构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数控专业课程体系。

(二)技师学院的招生机制体制,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06〕30号文件《关于规范技师学院管理的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技师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现有的招生体制并不通畅,技师学院尚不能在高招系统中招录生源,绝大部分技师学院仍然在和中职学校争抢生源,招生工作仍是技师学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适龄生源逐年下降,部分技师学院所招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学生文化基础差、组织纪律差、学习兴趣不浓。特别是湖南省启动技师学院学制改革,初中起点高级工学制延长至5年。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使学习趣味性、目标性更强,学生更易适应。

二、技师学院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由于技师学院的特殊情况,技师学院在生源结构、生均经费、政策管理等方面与中职学校归为一类,没有真正意义地纳入高等教育范畴,从而造成部分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与中职学校竞争,培养目标局限于培养低端数控编程人员和普通机床操作工。没有对接企业真实需求,培养数控工艺员、数控维修、车间管理等较为高端的岗位人才。智能制造、自动控制、PLC编程、多轴联动技术等数控新课程开设不足。笔者通过对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数控专业用人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需要的数控人才主要集中在三类,分别是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编程员、数控设备管理及车间管理人员。通过对比发现,企业原来对数控机床操作工需求最大,但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企业对机床操作工的需求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反,对知识能力和技术要求更高的后两个工种需求则越来越大。企业对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具备一定动手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更加欢迎。二是存在专业复合性不强的问题。部分技师学院没有主动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定位单一,没有完全覆盖数控全产业链的需求,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等行业接触不多,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窄,能力不足,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对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在格力电器、鸿准模具、广汽集团等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回访,发现学生在数控维修、工装设计等方面能力不足。

三、技师学院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借力数控行业企业,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

职业教育必须高度关注行业、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要与企业高度对接,了解行业、企业真实需求,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主线,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数控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技师学院要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从企业真实产品和技术研发为切入点,全面介入企业产品研发和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工作,要努力成为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只有这样,在与企业合作之中,才能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才会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良好的互动,在课程开设、体系建设过程中才会时刻关注企业的诉求,逐步构建基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的柔性课程体系。

(二)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用的数控专业实习教学课程体系

围绕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内容,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习课程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类基础性实训、课程性实训、模块性实训、生产性实习。基础性实训主要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通过教学演示、动手模拟、仿真训练等教学环节,实现基本技能的提升,强化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课程性实习主要是通过项目演练、阶段性综合知识运用,强化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模块性实训主要是通过数控车、数控铣等专项实训来提升学生岗位技术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生产性实习主要是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产品引入课程,解决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四个过程中,引入企业考核标准,循序渐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分阶段实施过程考核,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技能水平。

(三)依据学生主要特点,开发数控专业校本教材

技工教育不同于中职教育,也与高职教育有所区别。技师学院在生源质量上与中职学校相差不大,但培养定位高于中职学校。如果按照中职学校的定位来培养,会存在培养定位过低的问题。如果照搬高职培养模式,又会造成学生理论掌握难度过大,技能水平过低的问题。因此,技师学院教材开发应符合学生特点,教学要坚持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打下基础。数控专业校本教材应突出企业真实岗位,真实任务,以项目化教学为主。要坚持从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出发,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将企业生产性任务引入课堂,进行课程化改造,不断提炼总结,将数控工艺和数控编程内容有效融合,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开发出项目化教材。教学任务应从易到难,螺旋式上升,将深奥难懂的数控技术简单化、具体化、过程化,使得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开发出具有技师学院特色的校本教材,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中体验工作过程,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小结

总之,技师学院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理论够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整合教学内容,打造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构出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杰,甘成君.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究——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为例[J].职业,2014(9).

[2]杜旭东.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1).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新工科;民族高校;课程体系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1],“新工科”的提出表明中国未来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符合中国战略发展新态势、国际竞争新形势[2]。“新工科”建设中既包括对新型和新兴工科的建设,也包括对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3-4]。而这之中除了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保证体系之外,课程体系的建设又是重中之重。民族高校学生多数来源于民族地区,其所在地区的工业生产基础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十分薄弱,民族高校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发展培养急需的“新工科”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因此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引领,探索建立适应民族高校特点的“新工科”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1民族高校“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背景与现状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工程领域的创新及发展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工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出现重大机遇,这不仅仅是教育大众化引发的学生与专业数量的增加,更多的是引发工科教育者对传统教育形式的思索,改革和创新必须满足现今的社会阶段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教育体系的需求。工科教育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产业的兴起为工科教育提供思路和方向,而工科教育则需要培养多样性技术人才来支撑当前新产业的发展[5]。在国家发展历程中,经济与技术的革新受到高等工程教育强有力的推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培养滞后于科技发展的脚步,传统的课堂教授模式与新时代工科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不相匹配,缺乏创新性人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的要求。2018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2018大数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研讨会”指出[6]: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缺口150万人。《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7]统计显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专业。为满足国家需求及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以增强实践能力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的“新工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大连民族大学作为东北沿海开放地区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民族院校,不仅可以集中培养工科学生,更可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对工科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革新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8]。民族高校工科课程体系建设当前大多还处在传统工科课程体系阶段,聚焦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课程不多,而且内容大多分散和落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够,课堂讨论和互动相对较少,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虚拟实验仿真建设也处于尝试阶段。课程实验设置主要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验和实践项目相对较少。考核内容主要以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为主,缺乏对学生“新工科”能力的考核,而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评价学生的成绩,对于教师的评价和对于课程的持续改进机制明显不足。民族高校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主要任务,各民族学生聚集体现了民族高校的多元化的特色,正是多元化的民族气息造就了民族之间多元文化的撞击和融合[9],所以必须以“新工科”的教学理念提升民族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新工科”自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内涵及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究。李培根[10]在探讨“新工科”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想象力等传统工科忽视的能力素质,在剖析专业、知识体系及课程的基础上探讨新结构,将新方法新手段引入工科教学过程中。高校教育仍以学科纵深研究为优先考量,容易忽略学生的横向延伸,达不到企业对学生多学科切换自如的用人标准。在“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中,应该增加校企合作项目,邀请相关企业对学生进行培训,以便学生在与企业的直接接触中,对行业及社会需求有更清晰的认识。

2民族高校“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步骤

新经济发展壮大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多数科研人员都集中在全国各大高校,而一些高校毕业的学生“学”与“用”脱节,导致毕业生和各大新型技术企业陷入“求职难”和“难招人”的境地,各大高校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的基本框架如图1。根据“新工科”的体系要求,建立专业培养新标准,推动民族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形成国家需求、专业培养的教育模式供给侧改革。就当前形式而言,工程教育水平是衡量国家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民族高校在工程教育上的发展更需要确保高水平和高质量。

2.1教学内容建设

当前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工业生产中更多的智能机器设备将占据重要地位,以此来解放人工劳动力,提升人类整体生活水平。民族高校“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紧跟工业发展的趋势。大连民族大学2019年新建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不单包含传统专业教学内容,而是集数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由多个门类专业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建设和更新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工科”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具有“新工科”工程知识、“新工科”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新工科”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精神的“新工科”人才。大连民族大学进行教学内容的建设和更新的思路是:打破传统工科建设的壁垒,以“新工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指导,把各专业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能力培养单元,重建“新工科”知识架构。同时借鉴持续改进机制,以社会需求、工业发展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需求为课程内容评价标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交叉融合知识能力培养单元,实现课程内容建设和更新机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专业课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11],修改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部分的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专业课总学时的5%~10%,每门专业课至少设置1个教学思政案例。制定符合本校的课程思政实施三步走原则:第一步,小事入手,让思政切入身边小事、贴近学生生活;第二步,增强理想信念,提升课程思政的理想高度;第三步,多途径多层次展开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的有力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授课氛围,更好地贯彻专业课教学内容。

2.2教学方法探索

在过去的工科教育中,存在着学生学习方式过于死板,缺乏创造力的现象;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在工作中需要企业再培训[12]。在“新工科”专业定位探索中,应当首先避免已知问题,在提高学生创造力及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方面下功夫。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把手段和内容融合在一起,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交流协作,实现智慧教学[13]。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以工程实践项目为驱动,由学生小组进行信息整理互动,采用“学生讲课”的方式展示出小组的成果,再经过教师的指导辅助,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表达逻辑,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及时吸纳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现状更新教学方法和工具,积极探索“导师-小组工作室”制度[14],着重结合应用场景,从企业或者实际的项目进行讲解,根据需求导向实施教学,充分发挥工作室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学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能力培养,避免企业对毕业生“再回炉”的过程,降低时间成本。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对自己的专业方向能够有更明确的认知。同时,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减小社会、学校及学生多方面的压力。

2.3创新实验实践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民族高校不仅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更应该有工程教育强国的意识。首先,实验实践教学需要打破以往的隔离,满足“新工科”专业交叉的特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在实践过程中对不同学科专业资源整合的要求。其次,要打破实验实践教学的封闭性,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贯通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摆脱单一专业学科的限制,适应“新工科”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能力的综合要求。然后,根据“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创造”三个层次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一方面应增加知识综合的设计性实验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将实践内容模块化、单元化,学生通过综合性实验对单元模块进行运用,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系统思维能力。最后,还应充分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企业培训和工程师认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企业项目中,建立产教融合、产学融合、产研融合平台和机制,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4能力考核方式

“新工科”的提出,对国家工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方向,民族高校应该在总结工科教育经验的同时,借鉴其他类型高校工程教育成功的经验,以“新工科”为背景做出相应的改革,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国家需要的“新工科”人才不再局限于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更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研发应用能力和创新性创造能力。大连民族大学“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中,评价考核以考核学生的工程能力为出发点,能力考核不仅通过学生的考核实现,也要通过对教师的评价和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体现。构建学生考核、教师考核和课程达成度分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利用多元化全方面的能力考核实现课程体系建设的持续改进机制。同时在能力考核全过程中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导向,真正参与到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中,学校为企业供应“定制式”人才。校企共同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考核指标。不单纯以试卷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结合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以开放性、创新性的企业题目作为考核内容。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多层次考核学生能力,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3结语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4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小学体育

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领域。我校基于“聚焦问题、行动变革、辐射经验”总体思路,以体育与健身室内课程研究为起点,围绕课程要素完善课程结构内容,逐步构建促进学生生动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形成依托校本课程建设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行动变革经验。

一、现实困境引发体育课程变革的初步行动

上海的天气,雨水较多,传统的以室外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为了减少天气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制约,我们开始思考室内体育课程系统的安排与实施。学校体育教研组开发学校雨天活动课程方案。教研组群策群力对课程内容作了重新的组合,并且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首先,变换内容,变室外慢跑为室内热身操,变室外身体素质练习为室内体能小竞赛。多样的运动方法,让学生更愿意运动。其次,变换形式,将室外活动搬到室内与走廊,将室内桌椅变换摆放形式,成为小型体能运动场。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运动。再次,变换设计,将体育多媒体资源引入室内课。设计基于AR技术的室内活动资源,让学生更快乐地运动。通过开发、搜集课程资源,学校形成室内体育课程群四项模块内容:室内传统游戏课程——玩转三十六计、基于AR技术的韵律操课程、适应时令的健身项目课程、主题式体育与健身知识课程。同时围绕不同项目主题,设计课内外相结合的各种长任务与短任务,完善室内课程内容,形成动静结合的室内健身课程群。

二、体育课程体系全景设计的再行动

重新组织后的课程内容有效克服了天气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但是从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和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整体提升看,需要将点状的体育课程进一步整合设计,形成符合现代课程理论的全景课程体系。

(一)确立“激趣、健身、育人”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设计是课程变革的首要问题。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促进每一位学生生动发展”的课程文化。在实践中,学校结合办学追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结合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炼形成“激趣、健身、育人”的课程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遵循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既体现体育学科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价值,也表明学科教学的育人使命,学校的课程价值观追求和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求。

(二)形成横纵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引领和导向。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总目标,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实施目标进行设计。

1.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促进学生“生动发展”的育人目标,我们将课程总目标制定为“生生乐动,生生能动”。其中,“乐动”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动”指向技能、方法与习惯。课程总目标的内涵为通过体育与健身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开发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科学的体育与健身教学载体和依据,以丰富学生的体育与健身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参与体育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发展状况、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进取的品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2.分阶段目标

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具体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采取分阶段、有重点、递进式的课程目标达成方式。小学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与健身锻炼的兴趣,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小学中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身心发展品质。

3.分维度目标

体育与健身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分解为知识、技能、身体、心理四个维度。知识层面为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动作要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形成参与体育与健身教育活动的知识基础;技能层面为掌握不同类型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方法,促进手眼脑心等器官的协调;身体层面为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形成科学的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体态形态,增强适应自然生活的能力;心理层面为形成良好的身体运动智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科学管理情绪,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横纵结合的目标体系,使学校的育人使命、办学目标得以传播和实现。

(三)构建全天时的课程结构内容

课程的结构内容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我们全方位梳理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内容结构,构建以“生生乐动,生生能动”为目标的五大模块课程——体育与健身课程、青苹果体育活动课课程、青苹果体育主题周课程、青苹果大课间锻炼课程、青苹果体育社团课程等,体现以下四个特性:第一,规范性。严格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要求,学校率先在全市实施全学段四课两操两活动,全力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4节体育课的专课专用。结合学生特质,结合办学理念,学校制订了各年级的教学进度安排和完善了教材的单元计划和相对应的课时计划。第二,丰富性。每一模块课程均有丰富的课程内容支撑,呈现不同的课程定位。在课程内容上,根据不同定位,我们丰富了课程资源。如青苹果课间活动主要以体现校本特点的自编韵律操、学生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为主,增强实用性与趣味性,富有时代气息。体育活动课以体能训练项目与体育项目体验为主,提升学生走、跑、跳、掷等基本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中激发热爱体育运动的乐趣。学校的体育与健身主题活动每年开展两次以上,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节感受竞技、收获快乐。社团体育与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继续做大做强手球、武术、健美操等传统优势社团项目,同时新增击剑社、高尔夫球社和象棋社等,进一步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拓展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内容体系。第三,校本性。首先,在课程组织上,对模块课程结构依据内容进行校本化的调整,如每周两节青苹果体育活动课,我们设计了“X+1”模式,其中“X”是指适合不同年级特点的10门项目体验课;“1”是指常规体能训练课。其次,在内容构建上,继续补充完善雨天室内的课程内容,各项方案均包含室内活动方案,有效解决雨天、雾霾天学生体育锻炼的问题;根据天气、场地条件等选择性开展活动,同时积极结合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在发展体能的同时,促进运动智能。第四,贯通性。课程门类以目标统领内在一致性。以手球课程设计为例,在目标构建上关联四项课程内容维度目标;在不同年级体现不同教学要求,回应年段目标。同样的动作技能,低年级更趋向于游戏化,高年级则在竞赛中提升技能。在内容设计上,横向贯通五项课程内容模块,如在活动课中开展“玩转手球”体验项目,在基础型课程中进行普及教学,在大课间活动中融入丰富的手球游戏,组建手球社团,主题周中定期开展校园手球联盟赛,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的横向融合,从不同站位落实和彰显“生生乐动,生生能动”的课程目标。

(四)落实多元的课程评价方式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有序运行的保障。学校体育课程关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一致性,在课程实施上体现“统整性、规律性、趣味性”,在课程评价上基于过程性、发展性和表现性评价的理念,运用学生学习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等多种类评价量表,制订体育课程学生评价框架(见表1)对体育体系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与改进。在学生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基于兴趣,指向改进”的基本价值,强调依据课程内容与目标设计活动任务单,积累过程性评价数据(评价主要工具为自编的量表和问卷、iPad等信息化记录终端、学生成长档案、课堂观察等),以客观反映学生在体育与健身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不断激发学生持久运动的兴趣。

三、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持续改进行动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5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源勘查工程;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认证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实施,通过建立衔接工程师制度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推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高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国际竞争力[1-2]。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自1982年开始招生,随着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专业名称由最初的“煤田地质”变更为“资源勘查工程”。该专业现为“部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

当前煤炭行业整体上仍处于低潮期,加之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增高,导致中国多数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符合度不高[3]。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校工程类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与能力,同时为推进河北工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势在必行。2017-09,河北工程大学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递交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认证申请,2017-12协会受理,由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专业认证筹备工作。校、院、系三级联动,由学校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积极配合,同时积极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认证工作的指导。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应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而课程体系是毕业要求能否达成的关键,因此,本校重点开展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2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必须保证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达成毕业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前期,应收集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本专业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与前沿动态等信息,为课程体系改革指明方向。走访相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查当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教学团队对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特别是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注重发挥各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基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工程属性,对课程体系修订时重点突出资源勘探与开发这一专业特色。工程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应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一般心理过程[4]。在制定专业的课程结构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课程间知识的匹配与传承关系,明确各类课程的先后顺序,修订的课程教学计划应遵循从通识类课程到专业类课程、从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从理论课程到实践课程这一原则。经与工程认证相关标准对比分析,最新修订的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以及人文社科类通识教育等工程认证所要求的所有课程类别。

3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和达成度评价

基于课程属性,结合工程认证相关标准,制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将其作为课程负责人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依据,充分体现课程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5]。依据工程认证标准中的12项毕业要求指标,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特点,明确各门课程与相应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度,保证修订的课程体系可以完全促进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负责人在修订教学大纲首先时应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明确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让学生清楚该门课程在专业中所起作用及其定位,然后明确课程各章节内容对应的指标点,达到教师明白教什么、学生清楚学什么的目的。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面,对于能够以量化形式考核的课程,任课教师和现场指导教师应以考试、作业的成绩与日常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对于不易进行量化考核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参与指导的教师应以学生的过程表现及报告、论文、问卷调查、座谈、学生自评等形式作为评价依据。考核的内容应与该课程的毕业要求指标一致,并将考核结果转化为毕业要求达成度来具体衡量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最终通过所有课程的达成度对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做出回应,保证学生达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4课程学分的设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185。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学分为28,工程及专业相关类别课程学分为7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学分为38,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类学分为46,分别占毕业要求总学分的15.14%、39.46%、20.54%和24.86%。课程学分设置符合工程认证通用标准的要求,理论和实践学分的分配科学合理。

5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认证材料准备和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着不足,应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导,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予以实施。培养方案在制订时缺少调研和制订的依据。在进行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时,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充分考量国际工程教育界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共同参与制订,培养目标要根据社会需求、师资与学术情况适时调整,更好地培养适应时展、具备较高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科学技术人才。先前的专业教学计划未充分体现基础课程教育本质,更偏重于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相对忽略了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课程建设,致使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程设计时不能够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安全及法律等各种制约因素。应基于工程认证标准,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合理构建地球科学高级技术人才的基础知识结构,做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协调与统一。认证标准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更多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同时加强企业在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设计等各环节的参与度。总之,通过这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认证工作,应充分认识到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科学地应用在实践中。因此,在后续持续改进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悠,林小云,胡光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239-241.

[2]林小云,何幼斌,龚文平,等.全面实施综合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J].高教论坛,2018(18):12-13.

[3]胡秋媛,李军.基于OBE理念的资源勘查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3):61-64.

[4]刘丽,顾雪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及改革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5(4):83-85.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终身教育;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专业群;体系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化的蓬勃发展,对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创新性、复合性、跨界性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培养专业综合型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以往同一专业类的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虽然相互交叉,但教学资源不能共建共享,很少涉及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综合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需求,中职学校应基于企业发展现状,突破传统知识能力框架,将职业素养与开设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从而有效利用专业群优势,增强对学生职业道德、人际交往、专业实践能力、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塑造特色教育品牌

计算机专业群建设,要关注“学习”与“社会”的相互融通,让学生在校企合作的教育体系中,锻炼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我校计算机类专业有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三个方向,学校要根据各专业特点,从产业人才需求入手,构建能力素养全覆盖的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群要体现能力本位,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以往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按学科体系采用各门分科的教学方法,而专业群建设涵盖教学组织、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多项工作的改造优化,且还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专业群建设通过校企之间相互合作,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转化为就业能力。专业群建设折射的是特色化办学能力,学校要立足于岗位人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本土实力企业,形成“人才订单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等多种合作形态,始终坚持以行业、产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通过学校专业与岗位对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形成自己的专业集群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和专业优势。

二、校企深度参与合作,建立专家教师队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专业群教学的基本模式,校企双方要遵循互惠互利、资源互补的合作原则,共同主导人才培养,推动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专业群课程体系”从教学标准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学校要把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融入课程资源。专业群对接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人才标准,而是面向信息产业链的全面性、社会性的人才培养。因此,校企双方要依据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共同建设课程目标,开发教程内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教育共同体。专业群从教学环境看,也不同于传统单项技能顶岗、实训、实习,它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以产品质量、成本效益为测量标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做人”与“学做事”的和谐统一,确保让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专业群课程改革内涵已超出“教学”的范畴,它涉及对人才的终身培养,而这种终身性、创新性的教育变革,需要彻底改变统一班级、统一教师的教学现状。因此,校企双方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建立“校-企”联合教学运行与管理方法,学校由教师负责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素养,企业则负责完成技术实践、管理实践、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多年实践经验证明,校企利益目标和功能主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双方需要不断努力创新、探索前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例如,学校与企业在意向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校企协同合作协议,企业将学生作为储备人才,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学生在求学期间要依据企业岗位发展需求,全程参与企业岗位实践以及其他实践活动,锻炼专业素养、技能,企业在学生毕业后,要全部接纳参与岗位实践的专业达标人才。学校要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基于地方经济结构,围绕行业引领与能力本位,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打造“校、企”专家型教师队伍。如骨干教师采用校、企轮岗制度,既要在学校授课,又要参与企业生产,延伸岗位锻炼,作为工程师角色承担技术研发任务,逐步实现校企共同培养的无缝对接。

三、产教融合理念创新,构建完善教育体系

校企双方在单纯市场机制下,无法真正实现企业、人才资源配置最优化。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扩大协同合作路径,例如,用人单位要向学校提供培养、调查等数据,以查找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的不足,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质量跟进的循环闭环;另一方面要通过灵活完善的模式,为学生专业发展创建最优环境,因为专业群实质是课程体系的重构,学校需要依据岗位群、产业链所需关键技能、技术,确定对应的专业项目,组建专业群。例如,计算机专业群服务于智慧产业的项目应用,学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设计优化项目方案,融合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专业组建专业群。学校要坚持依据行业发展需求、人才职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修订培养目标。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学校要遵循“岗位导向、内外联动、虚实结合”的教学思路,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升级和完善实训条件,促进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总之,中职学校要依据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发展和学生的专业需求,设计完善的专业群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中职学校与企业双方要始终以学生专业发展为中心,不断追求最优合作标准,创设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实现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充分发挥各自价值和潜力,切实达成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成启明.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2):172.

[2]边媛.“1+X”证书制度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实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62.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7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在2011年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1月,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储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解答,以促进智慧旅游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旅游教育的发展遇到良好机遇,亟待进入到调整、深化、改革和提高的发展阶段,为了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复合人才,满足行业对旅游建设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顺应时代,构建创新型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升级与改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专业深层建设。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1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设置问题

近年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存在专业设置不全面、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层次定位模糊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模糊,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严重脱节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符合旅游企业需求,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普遍偏低。

1.2课程设置

“缺乏特色”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表现在授课思路和本科生对其认识偏差较大。在课程内容中缺乏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统一,特色课开设的贫乏,目的模糊;由于没有相关的基准文件,没有将培养目标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课思路不清晰,可说是目的模糊的延伸,理论知识更新速度慢,信息技术类的基础课程少等;不细分专业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专业方向模糊也使得本专业优势难以体现;尤其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几乎不为本科生所知,师生间的交流、参与较少,这些均是旅游系本科生专业建设的“软肋”。此诟病几乎为院校老师所认同。

2智慧旅游课程思路

智慧旅游课程思路以“实用、高效、前瞻”为原则,采用理论+实践体验式互动教学模式,从实践项目案例入手讲解知识点,穿插大量典型应用案例,一对一答题解疑,将先进的技术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1)围绕创新创业内涵要求进行。针对院校学生实际情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定层次化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在相关专业中的具体应用,提升学生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学习和实践能力。(2)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使学生熟悉互联网+模式下的核心课程,提升复合能力。(3)针对实际问题。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活动脱节和教育模式以及评价体系不成熟等问题,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积极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与资源,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移动学习、协作学习等,实施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探索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及课程体系架构。(4)立足于校内创新中心、科技园等机构,积极开展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5)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政策制度不完善,以师资队伍岗位工程培训为切入点,面向创新创业,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师资队伍培训、发展、提高等制度,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

3智慧旅游课程提升与内容建设

3.1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组,逐步更新专业课程内容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增加互联网+相关内容,充实并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使其适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旅行社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运营、旅行社电子商务、在线旅游的生态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流程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广告应用等内容。在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运营、旅游景区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旅游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模式、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网站结构等内容。在饭店管理总论课程中添加饭店电子商务、饭店电子旅游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餐饮电子商务、餐饮电子旅游产品概述等内容。在旅游策划与规划课程中,添加智慧旅游创新与策划综述、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介绍、智慧旅游建设规划与设计案例等内容。在会展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商品电子商务、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运营、旅游电子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模式、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网站结构等内容。在旅游营销学课程中添加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及工具与方法、网络营销之电商网站综合运营实战(网络营销之网站数据分析案例分享、营销型网站的建设、网络营销管理)网络营销之常用工具和营销案例分析、公共营销体系中的旅游目的地社交网络传播、基于社交网络的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等内容。

3.2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加入管理信息课程

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加入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信息化讲座等课程,开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等课程。在旅游信息管理课程中添加智慧旅游与旅游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及典型应用、旅游大数据介绍及典型应用、移动互联网+旅游APP、地理信息系统及典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典型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典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内容。在电子商务运营实务课程中添加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实务、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旅游电子商务的运营平台、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构成、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功能与特点、旅游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网络银行)、旅游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与优势、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组成、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与交易过程。

3.3与企业开拓协同创新型课程

建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立足于学校创新中心、科技园,汇聚校内外优秀师资开展互联网+教学与创新研究。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情况下,逐渐改变旧课体系直至更新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改造与升级;针对素质和能力差异比较大的学生,面向创新创业,提出分层次培养的方式方法,突出实用、高效、前瞻”为原则,将先进的技术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发实践性组合课程。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建设、教学案例建设,信息技术核心实践课程建设等,同时与企业业务部门配合,完善课程开发、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4结语

总之,科学制定并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本专业紧跟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孙丽坤,盖玉妍等.旅游管理专业“做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模式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6):1-3.

[2]魏九峰.智慧旅游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2016(1):148-149.

[3]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北京:国家旅游局,201509.

课程体系建设范文8

关键词:创客理念;艺术设计类专业;服务平台;课程体系;高职院校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基于“文化创意”“创客理念”,践行党的会议精神中所倡导的“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理念的体现[1]。在国内外艺术教育专业化建设的今天,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服务平台的创建主要基于:(1)学生动手能力、创意思维等方面的技术教育;(2)扩充学生人文知识面;(3)跟进互联网时代思维的人文教育。探寻课程体系建设的路途中,有必要在岗位职能及其需求变化上着手改善。文章通过研究艺术设计类专业如何进行通识教育改革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创造能力、技术传承,提出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着手大力改善,重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1创客理念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高职院校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教学领域要求教师对新课程、教师、学生、课程体系构建、评价方式、课堂教学、学习方式、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本身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创客教育理念的引入,是一种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新型教育形态。小到培养青少年学习者,大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均需要构筑良性服务平台来实现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

2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一般流程

2.1建设目标及其现实意义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开设的主要作用体现在设计学理论研究、设计创作、公共艺术设计与都市创意文化方面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创客教育还在内容服务平台外延出教育创客空间设计、创客工具及设备、课程体系、师资培训、主题工作坊、赛事活动规划等较为完备的服务项目[2]。从教育潜能价值分析来看,创客教育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员素质的全面提升。从战略前景分析来看,对实现学生个性化、促进课程改革进程加快、完善教育系统变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在本课程的体系创建和科研领域,实现了学生跨学科素养提升,并进一步满足了社会领域对课程的自主研发,一站式解决了市场容量不足,就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在创客教育的内容服务平台上,以规范化课程内容体系,确保了高职院校专业服务市场的稳健发展。

2.2建设核心关键和要旨

基于设计制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的统筹研究中,将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企业用工需求与设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需求性构建的出发点。创客理念的培养着重结合基础类专业课程,该类课程与高职学生入学学情也有很大的关系,导致课程改革难,表现在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方法单一,与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学习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正是创客理念培养的核心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会将部分具有初步创客理念的学生纳入工作室,从点到面,培养小部分创客团队,再扩大到团体中。

2.3总体建设思路和课程设置

课程建制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与设计类专业逻辑起点、“解构”和“重构”总体思路、设计制作流程回归等紧密关联[3]。艺术和技术并举是高职院校针对该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方法包括:模块化设置、一体两翼设置。前者主要包括设计制定教学计划———学生选修专业课程并确定专业方向;后者双重要求是理论考试考查、实践结业考核、大型作业、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要求。方案上采用学年学分制要求的培养方案,重视艺术素养、媒介素养的训练和养成,注重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技能培养[4]。

2.4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革新路径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立足创客教育课程,兼具综合性、跨学科、趣味性、注重动手实践和创新性特质。课程模式上,以兴趣课、社团活动课、课外辅导班等为主。自由开展的同时,需要联系学生实际加以丰富。

2.4.1优化课程体系

从学校方面来讲,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应是联系企业发展实际,满足既定课程设置需求,极富实践性和开发能力等属性的体验。设计类专业在构建好的专业平台基础上,根据岗位需求动态对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微调相对而言更为便捷。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设计专业为例,侧重“平台”+“模块”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分为二级,第一级是公共基础素质模块,包括基础素质类与拓展素质类,其中基础素质类含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及实践课程。第二级是专业能力模块,包括专业基本能力类课程、专业核心能力类课程及专业拓展能力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一年级,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及动手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则安排在二年级。这是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学生在一年级不仅学习到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了创新创业的理念,进入到二年级的学习,对设计流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创客理念更容易出成果。

2.4.2营设适宜学生发展的良性平台环境

职业性是高职学生的最大特色,创客工作室设计首要考虑布局、陈设、色彩等。合理应用各因素来充分展现内部空间所要形成的最终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创新创意、进取精神。以该院艺术系为例,建议教师除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公共服务的工作,各专职教师岗位专业建设与公共服务工作量为80小时/学年,其中公共服务可以占其中比例的70%。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工作室的利用率,教师根据专业需求可以申报新建或者改建工作室。这为创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环境。基于这样的平台,项目工作室与专业课程就需要探寻具体建设流程。首先,教师可以引用企业的旧项目进行课堂的项目实训内容,在其中挑选“精英分子”,推荐入工作室成为人才储备。然后,工作室负责教师拟定工作室的相关条例,组织教师们定期给学生培训或外出考察。最后当学生有基本的创客理念及技能后,则可以进行项目的实施。项目主要应用流程为———工作室项目负责教师利用社会渠道,取得新项目信息,交给适合的项目指导教师负责———项目指导教师带领能够参与项目的学生与甲方进行项目接洽,进一步落实后,签订合同,进而拟定工作计划———学生按照项目指导教师的工作计划开展自己部分的工作,初期项目指导教师需要严谨把关,待完成后与项目负责教师一同审核———按照提交甲方的成果要求继续完善工作,整体把控质量———根据工作室管理条例进行校方、工作室与项目组的分账———项目负责人按照任务量将到账的合同款进行项目组内分配。根据这样的流程,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参与不同类型的项目。如一年级的学生,倾向于专业基础课程类型,如《造型基础》课程。项目负责教师会把一些如墙绘设计的项目分配给一年级学生,让他们跟在项目指导教师的身后,学会如何接洽项目,如何进行项目实施,如何完善项目的最终效果等。学生逐渐把握项目的设计始终,在他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已经能够成为很好的创客人。

2.4.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加以健全

在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需提高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开通教学平台的直播等方式进行答疑和培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构筑如艺术专业类工作室,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创新成果、创意产品的展示平台提供了可能。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环节,企业兼职教师或实训教师以学生为指导对象,有序开展教学实践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构筑“项目驱动管理任务化、课程管理项目化、课程任务成果化以及管理公司化等”多维目标管理平台,在部门间以一种真实体验获得教学成效最大化。

3结语

创客理念深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本身是在教育活动中融入创客教育内涵精神,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力、思考力、创作力的有效方法。上文分析了创客理念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的一般关系、相关流程、革新路径,很好地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章纬超.基于双视角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改革———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7(20):182-185.

[2]张悦,施韵佳,桂莉,等.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探究———以滁州学院为例[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1):75-77.

[3]贾慧萍,范铁明.大数据下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互联网思维渗透[J].现代农业研究,2019(2):66-68.

[4]贾佳,刘芳.将创客教育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1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