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研究范例6篇

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文1

化学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与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和建构性的教材体例结构上,都力求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近几年来的新课程、新教材实验中,在没有模式范例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化学教学与构建水平。

一、整体把握模块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点

高中化学课程是由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深入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整个化学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整体把握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课程模块的设计具有基础性和整体性,通过两个模块的学习,使全体高中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模块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学习必修课的过程中,要为相应的选修模块预留接口,搭建平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生活性是化学教学的联系点

化学教学的生活性是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动力的直接来源。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材中编入了大量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可以联系大量自然变化、考古研究、建筑材料、热电能、科技发展等一系列生活、生产事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效获取化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情感和良好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又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三、实验探究性是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些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 中就编入了27个实验,7个“科学探究”和7个“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有效的课堂设计是化学教学的关键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基于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必备的技术甚至是艺术。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活动为基本点进行思考和设计的,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以达成三维目标。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内容: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意义,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教学中三维目标和知识框架的设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反思。

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把握好四个有效性,即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包括处理好选修与必修内容的关系;教学问题设定的有效性,包括把握重点、找准“着眼点”、明确目的、因材施教等;学生活动与探究的有效性,包括课堂教学氛围、环节设计、问题设计、交流与创新;例题和课堂练习选择的有效性。由于新课改下化学学科课时少,内容多,所以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化学教学的突破点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学习方式,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体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化学1关于“铁的氢氧化物”的教学中,可将[实验3-9]改为分组实验,做Fe(OH)2的生成实验时,有的同学按照基本的操作规程进行:将NaOH溶液滴加在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里。由于氧气氧化的作用,学生得到的是灰绿色沉淀,这与课本上所讲的Fe(OH)2是白色沉淀不同;有的同学使用了长滴管吸取NaOH溶液,并将长滴管伸入到FeSO4溶液中将NaOH溶液挤出,得到了白色沉淀,但很快又变成灰绿色沉淀。实验方法不同带来实验效果的不同,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学生积极的思考、合作交流,带来的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思维方式、学习过程中闪光点的发现等。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把机会交给学生,使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带来了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使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学,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突破。

六、生成性是化学教学的亮点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新课程的亮点。新课程强调生成,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践创新和批判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把课堂向无数不确定性开放,机智敏锐地把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纳入教学过程,使课堂生成性资源更好地为预设目标服务。

如在有关SO2的漂白性教学时,围绕“二氧化硫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这一现象的反应原理,会引发学生激烈的争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在起作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由于亚硫酸的酸性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而褪色”。如何验证原理?验证过程中,操作方式,各种药品性质、浓度、现象的解释等都有可能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如能很好把握时机、整合预设与生成,都将会使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此看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精心、精细的预设――课堂教学情景下智慧的交融――新的课程资源的生成――预设与生成的巧妙整合――预设目标的达成与适度延伸。

七、问题设计是化学教学的兴奋点

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问题的设计必须把握以下策略:把握重点,找准“着眼点”;明确目的,有的放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颖别致,循循善诱;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在进行选修模块4中“原电池”一节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稀硫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问题讨论,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化学教学的发散点

化学世界实在是太丰富了,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如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媒体资源和学生资源等。

新教材是一种筛选了的课程资源,但教师仍应当进行再度开发。这需要教师认真专研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与整合,依托教材而不唯教材。如,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的智慧利用,化学研究性课题中各种课程资源的利用等。

九、教材的灵活使用体现教材的价值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与旧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旧教材是知识、技能的载体,知识体系较完整,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较为完整的呈现。因此,旧教材是用来教知识的。新课程对学科的综合要求很高,但在综合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在衔接上有疏漏;内容具有开放性强、系统性弱等特点。新教材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创设学习环境、形成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的载体,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应当把它作为范例使用。这是新教材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科学精神与智慧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以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体现新教材的价值。

十、独立思考和提高思考能力层次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点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习化学重在理解,要弄懂原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虽然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点。人教版教材化学1 中设置了19处“思考与交流”,有9处“学与问”,所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必须运用好。

十一、过程性是化学教学的着眼点

高中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过程性目标作为在新课堂教学中实现的三维目标中的两个目标。这就表明在化学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在化学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即强调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这就说明过程性是化学教学的着眼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人教版)中的“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每一章后的“归纳与整理”等,都是学生过程性学习体验的好素材,要切实利用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刘仕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与探索[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10.

[3]龚雄飞.高中新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5.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 数学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48-02

一 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能力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工科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后续的科研过程中能否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该说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是:

1.数学系列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差、灵活性不够

目前,多数工科院校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了《数理统计》、《泛函分析》、《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图论》、《模糊数学》、《数学物理方程》、《随机过程》等课程,其中只有1门或者2门为必修课程,其余为选修课程,学时为30~40学时不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后续学习储备了知识。但是,由于设置的课程稳定、研究生专业的限制、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又单一,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知识的先进性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和共性,又由于教师的知识限制,难以在有限学时内讲出学科的共性问题,必然影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

2.知识性课程类型偏多,实践性课程类型偏少

创新型社会要求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需逐步提高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研究生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理论上过于追求严密,忽视了工科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数学作为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本质;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有真实案例的、符合相关专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问题,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知识与专业实际联系太少,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大力提高数学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生数学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全程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毫无思考余地,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接受知识的系统性来讲,这种授课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积极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惰性、依赖性、追随书本的习惯性思维难以改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讲,这种授课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

针对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我院从1995年以来,对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增加了研究生需要而又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如《数据融合》、《小波分析》;对管理学的研究生减少了重理论的课程,增加了《系统建模方法与数学模型》课程;增加了前沿性的讲座式课程,如《复杂网络》等。又如,针对部分研究生课程,提出了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基于研讨题目实践背景和应用背景,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答辩及讲评,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从而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讨论的方向,达到不但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会用好数学的目的。另外,通过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后续问题的研讨,增强了研究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为后续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成为研究生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实践。

二 构建合理的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创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关键。

1.优化基础课程设置,拓宽基础理论

数学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应多强调其应用前景,实现理论的拓宽和加深,加强对研究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增设反映当代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适应学科交叉的高水平课程。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数学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如增设场论、积分变换等工科常用的数学工具;优化课程设置,合并同一学科相近的课程,优化教学计划,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将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中部分重叠内容进行整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

2.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

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应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给研究生以更大的选择余地,鼓励研究生多选课但不一定都要考试。事实上,许多课程都是互为补充的,知识是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潜能和探索欲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动,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选修课应结合研究方向设置,内容要涉及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动态。

3.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产生的知识和科技成果总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在这个变化趋势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科数学化。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数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建模是各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各学科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要解决本学科大量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本学科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都不开数学模型,即使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尽管不同学科对数学建模的需求迫切程度有差异,但数学建模在各学科的需求都是巨大的,数学建模素质是各学科对人才的共同要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数学建模技术成了广大研究生提高其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另外,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与研究生的数学建模技术有很大的联系。在如今科学需要量化和向各学科交叉发展的阶段,数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工具,而且还是一门技术,掌握好这把钥匙,可以开启其他领域的智慧之门。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生数学建模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其学位论文的“瓶颈”。

三 改进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1.推行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要从传统的获取知识转变到培养能力,即加强对研究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评价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讲解与研讨相结合、专题研讨、学生主讲、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小论文等,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相互启发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倡导研讨式、参与式教学,由教师先给出讨论题目,研究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在课堂上由研究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该教学方式下,每个人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互补,知识面得到了充分的拓宽,研究生在大量了解最新前沿知识的同时,大大锻炼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选取因人而易,因课程而易,灵活多样。

2.增加专题讲座类课程,拓宽研究生视野

对部分新兴出现的交叉学科,也可采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讲座类课程是由本学科教师及邀请的本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任课教师将自己、课题组或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系列问题提出,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使研究生通过专题讲座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复杂网络等课程。

3.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考核

研究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独立探求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考核重点应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决定了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强化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可以是针对若干讨论题,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后,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课程论文,并在课堂上作读书报告,教师点评,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学科前沿,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研总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柱、周国标.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

[2]赵刚、阎大桂、刘志毅等.关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44~47

[3]冯良贵、杨文强.关于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若干探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72~74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48-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1,2]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转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传授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例辅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课程要求灵活掌握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传统的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即课堂上由教师传授知识,课后学生消化学习的知识点。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更多的借助于计算机的使用,教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及对课件内容的编排要求高,内容不仅需要抓住知识的要点,同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另外老师的讲解是重点,学生则为被动的学习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

国内的学生一般比较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后消化知识,针对接触新的领域知识,如果没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对内容的掌握不是很理想。本文结合传统教学和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进行一些探索。

二、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3,4]理念在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教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提出来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该教学模式很快在美国流行起来,同时国内的教学先行者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它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通过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翻转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考虑到国内高校中,学生所需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不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课后对知识的学习。因此,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

本文结合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大学生的入门专业课程,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课程时,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如果完全借助于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比较抽象,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将抽象的知识点不断具体化,并将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另外,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程知识。

(一)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1.首先是授课学时不足的问题。目前高校为了学生的就业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考虑,大量开设了各类专业课或者相关素质课程,使得专业课时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缩短专业课的授课学时,而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并没有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选择以及内容的详略程度要有所把握。针对学生而言,需要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

2.其次在授课内容上,由于专业课的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内容讲授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听起来会比较乏味无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的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实用性很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精简理论知识。按照大纲的要求,讲清楚基本概念,对于繁琐的理论推导和一些芯片的内部结构介绍就可以删除,如讲解各种集成的逻辑器件时,只需要围绕器件的外部结构以及器件的应用两方面进行讲授,至于器件的内部电路结构知识,可以简要说明一下或者可以直接忽略。

2.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讲授的内容上除了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介绍一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前沿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动性。

3.教学内容要与实践相结合。电子技术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对它们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并通过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基本理论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以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4.部分章节中,将教学内容分解几个主题讲解。这些为后面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提供教学素材,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主题,然后课后能够系统地准备相关资料。针对章节的选择,一般是选择靠后的章节,因为前面的章节知识一般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介绍,学生只有有了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够有能力自主学习后面的章节内容。

(三)课堂教学的改进

针对存在的课程学时短的问题,可以将部分章节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自主性学习,然后上课针对疑难点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疑惑,这种不仅可以节约上课的学时数,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在选择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章节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一般前面基础性知识章节,还是需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当学生对该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可以选择后面的部分章节进行翻转课堂式教学,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考虑学生课后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安排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

1.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多个专题的学习。教师提前将需要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分为几个专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问题,同时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课下根据课外资料和课本学习这几个专题,并重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对专题进行讲解,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可以针对相关专题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并讨论。这种方式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物的制作和讨论。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性很强,而且学校一般都在低年级就进行了电装实习训练,并有相关的实验课程辅导,这为学生进行实物制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老师可以根据所选教材情况,安排部分操作性强的专题内容进行实验,老师在课堂上安排设计实物的学生讲解实物原理并进行演示。这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

四、结束语

目前的大学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一些课程的学习,这样导致大学基础专业课程目前面临着减少学时数的问题,或者有些课程已经减少了学时数,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好,同学平时和最终的考核成绩不理想,本文通过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明,温照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4):183-185.

[2]郭宗光,齐凤河.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148-150.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环境工程概论;研究型教学;课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25-02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身边及生活中获取的各种课题为学习载体,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开展主动性研究,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不断构建及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研究方法,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1,2]。研究型课程能够极大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研究型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3,4]。因此,研究型课程是一种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侧重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目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高校中,对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方式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或者只进行了小范围的探讨,或者未开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环境工程概论课》为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研究型课程理念的课程设计方案及学生能力培养方法。

一、课程改革目标分析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该课程通常作为针对非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环境现状,是当代大学生环境素质教育的基础课之一,使非环境专业学生能够对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污染的治理方法和原理有所了解。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的深入贯彻[5],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环境工程概论》成为环境类专业新生学习的第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的入门课程,《环境工程概论》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概论类课程的共同特点是涵盖内容多、知识更新速度快,基本内容既包含了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及治理原理与方法,也涵盖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有关内容,同时还介绍了环境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每一章节的内容就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传统的单个教师主讲的“灌入式”全讲课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不仅让授课老师上课吃力,浅显且泛泛的内容对学生也缺乏说服力,导致学生兴趣下降,课堂气氛不活跃。

对于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对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只局限在媒体报道的“雾霾”、“温室效应”、“富营养化”及各种污染事件上,迫切希望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的具体方向及内容。在此情况下,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应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总体讲授,使学生对环境专业有总体认识。然后,学生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环境问题,成立课题小组,开展一些研究型课题的学习。这些研究型教学课题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社会实践调查等,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发生根源、基本原理、解决措施等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既熟悉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方法,了解到环境工程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激发了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工程概论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践

根据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由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成果评价三部分组成。

(一)课题设计

课题设计是研究型教学的基础,是以课题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的重新规划。根据学生人数,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结合桂林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取得的成果,将《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内容课题设计为以学生调查实践为主题。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所作的汇报作为各章内容的开题,进而引出各章理论主题内容。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研究内容进行总体讲授、指导,使得课程生动、课堂气氛热烈,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桂林市水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大气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固体废物状况调查、桂林市声环境以及桂林市的生态之城建设五个部分。

(二)课题实施

1.成立课题小组。课程第一堂课为导论课,由教师对目前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工程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总体讲授,布置研究型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说明。课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报名,教师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微调,保持各组同学水平相当,每组6名同学。

2.方案设计与实施。各小组成员首先根据课题题目,明确完成目标,讨论课题实施方案;然后进行组内分工,完成资料收集、查阅、现场调查、数据分析汇总、书面总结及口头汇报等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以课下业余时间完成为主,教师轮流跟组进行指导、答疑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帮助学生解决在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分组讨论,各课题小组方案设计内容如下表1所示。

在完成过程中,数据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纸质资料,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CNKI数据库等,以及环保局网站、环保局实时监测系统等网络数据资源。然后,再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完成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成果评价

1.成果展示与评价。首先由组长作为代表对课题完成内容进行汇报,同时对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课题组成员共同对其他小组的提问进行解答。根据汇报结果和答疑情况对课题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三部分组成:组间评价、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课题小组根据评价内容对课题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并形成书面报告上交。

2.成绩评定。研究型教学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6]。其中课程总成绩由学生个人的平时表现(包括课题表现、对小组课题项目的贡献)、所在课题小组成绩(要求3~4名环境工程专业老师对小组作品进行评定,取平均分)、期末考试成绩(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

三、总结与反思

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两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1.完善学生在课题完成过程中的过程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应记录下课题完成过程中的日记与心得,不断总结课题完成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无改进措施,如成员分工情况是否合理、时间安排是否得当等。

2.教师对课题完成过程的反思。如根据每个课题完成情况,评价课题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研究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期在今后的研究型教学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浩,郭龙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开展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92-193.

[2]冯湘,王雷,林亚平.研究型大学创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8):69-74.

[3]钟秉林,董奇,葛岳静,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22-24.

[4]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方法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122-02

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教学手段的整合性强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基于学校班级授课的主要教学形式,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学习“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产生”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制作成课件或网页,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学“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与复习这一课时,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较哪个小组整理得清楚、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手段中,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其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弊病。网络环境的互动性,以及其大量信息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师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还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 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有机整合与研究

1.三角形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整合实例研究

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首先,笔者出示情境图,进而提出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哪条路最近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由于学生还未正式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知识,因此在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看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评论,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纸条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上。然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形成结论。最后,用自己的发现解释课堂上导入的问题,即“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样的交流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中的抽象性与小学生形象性思维之间的矛盾,就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而三角形所具有的鲜明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学时笔者本着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实效的原则,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方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整合实例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方程章节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提供了四幅天平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整合实例研究

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新教材除了在编排上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内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外,还加强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意从现实生活素材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些新的变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也为教学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空间。小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对身边的数学感兴趣。他们思维活跃,极富探索精神。此时,如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并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学习新知识,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太乐意复习、整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这里,设计了两个练习:一是基础练习。分为判断、选择和计算三个小题,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二是实践练习。例如:“要计算一个牛奶盒能装多少牛奶,需要获取哪些数据?怎样获取?根据这些数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己测量出数据,并提出问题,然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设计的练习,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础性、层次性、应用性的特点。

三 小结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强调教学手段的整合性以及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有机结合,高效、实用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针对重点章节的教学,只要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就会寓教于快乐、寓教于思考、寓教于高效。

参考文献

[1]李小金.小议数学教学质量管理[J].西北数学,2007(1)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文6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096-02

当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课程教学阶段和实践教学阶段。课程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研究生进行相关理论和科研方面的课程教学,既是对本科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相关的知识水平和科研素质,为以后研究生实践教学部分打下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基础。研究生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依据,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双重功能,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因此,加强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药学类研究生招生人数日益增多,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急切需要加强药学类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和手段。

1 药学类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各高校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比较全面,但与之配套的教材却比较匮乏。以我院为例,我院自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药学类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有29年。目前有6个硕士点,27门研究生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中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药学和药理学六个硕士点设置课程,在一级学科内设置学位基础课平台,初步实现了按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形成了有利于本专业,乃至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或相关学科群的研究生教学课程体系。但是在有无讲义、自编教材、教材出版及获奖情况的调查中发现,27门课程均有讲义,但只有4门课程有自编教材,而教材出版及获奖的仅有1门课程。

2 药学类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药学类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存在课程与教材建设缺乏长期规划,组织结构存在缺位,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老化,而且内容相互重复等问题,这些将严重制约药学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1 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缺乏长期规划,研究生教材匮乏

尽管各个高校都致力于发展建设研究生课程与教材,但是总体而言,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没有进行长期规划。在没有长期规划的情况下,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缺乏连续性、一贯性,在制度上、体制上、资金投入上缺乏应有的保障,多数研究生课程缺乏专门教材。在研究生培养的前一阶段,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果没有教材,一方面,学生要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记笔记,对授课内容来不及思考;另一方面,学生所学内容仅仅限于课堂听讲和笔记,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老师也不可能将所有内容全部讲解,不可避免会影响教学效果[2]。

2.2 组织结构存在缺位,需要进行调整

目前课程与教材建设,大多院校由教务处具体安排组织课程与教材建设事宜。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充分体现课程与教材建设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由于教务处是负责本科教学的职能部门,因此使得高校课程与教材建设的重心始终在本科,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处于边缘化境地。有必要对这种组织体制进行调整。

2.3 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老化,而且内容相互重复

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应随各个学科的发展,及时将各学科新的理论和前沿成果充实到研究生课程内容中。但在一些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许多内容已经过时、老化,体现不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而且有些课程内容相互重复。

3 加强药学类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建议

3.1 积极探索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新模式

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必须针对当前课程与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积极探索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经验,做好规划,增加投入,加强管理。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要与学校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发挥校院两级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规划和实施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时,要精心选择课程,并把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在一起。

3.2 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相结合,提高课程与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课程与教材建设必须和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主体,在导师队伍建设中,特别要吸引一批高级人才、专家加入其中促进研究生课程与教材的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课程与教材建设必须要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可以把最新学术动态、研究进展、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等充实到课程中去,只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才能孕育建设出高质量的课程与教材。

3.3 做好规划工作,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规划工作,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设立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专项资金,从体制、机制和资金投入上保障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顺利进行。

3.4 突出重点,鼓励多种形式参加教材建设

重点抓好研究生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与教材的建设工作,通过主编、参编以及自编教材的建设,争取形成具有药学类鲜明特色的公共、专业基础以及专业性较强的系列课程与教材。

通过强化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探索遴选合适教材,有利于学生较完整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而如何把握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尺度[3],如何充分反映相应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水平,加快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步伐等等,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宏元.略论研究生教材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6): 47.

[2]陈银秀.中医院校研究生教材使用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