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设计范例

课程建设设计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1

关键词:新工科;工业设计;自适;课程群;建设

引言

本文从课程群建设的分析研究入手,对工业设计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经济特征,从战略性、创新性、系统性与开放性等发展目标去思考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自适”课程群建设的主张。以此适应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中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自适”一词出自《庄子》中“自适其适”,其中之意可以理解为是自我认知和独立人格的构建。本文所指“自适”,是指在专业教学中,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动性,从学习原点、学习过程、学习预期及个人发展方向等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认知。“自适”课程群,是指具有学生“自适”特征的、可以以模块化形式建立的关联性强的多门课程的组合。如:人文素养课程群、工学基础课程群、动态交互课程群和创新实践课程群等。

一、工业设计国内发展现状

(一)工业设计专业门类设置。2010年以后,随着国家的一系列发展工业设计的相关政策出台,工业设计在国内的专业认知度也得到了快速提升。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对工业设计进行了明确的专业划分,新专业目录将工业设计设置在工学门类下的机械大类,将艺术类招生的工业设计专业更名为“产品设计”。这就对工科机械类开设工业设计专业和艺术类的产品设计专业的的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提出新的要求。工科院校从培育创新设计综合类人才的角度开始重视并发力于工业设计专业,尤其是重点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的专业排名快速靠前,这反映了工科院校具有雄厚、完整的学科布局支撑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

(二)工业设计方向研究生招生。从我国工业设计方向研究生招生历史来看:1993年成立首批工业造型艺术硕士点(现设计学),2000年成立首批工业设计领域工程硕士点,2002年成立首批工业设计(机械学硕)硕士点,2008年全国34所院校开始招收艺术硕士(MFA),201O年新增26个工业设计领域工程硕士点,2011年新增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设计学一级学科,2018年对71个工业设计领域工程硕士点进行调整,2019年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高峰论坛的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应变”,全国50多所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的核心内容是在工业设计调整到机械工程学科下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各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本科该如何培养的问题。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在“自适”的变化与调整,研究生的招生情况的调整关联本科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方向。

(三)工业设计专业就业。从我国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来看:在2000年初期,国内企业对工业设计的价值认识不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强烈,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南方特别是在广州、东莞、杭州、上海等地区就业较好,北京、青岛地区勉强就业,东北等地区很少能找到适合的职位需求。即使有的企业招聘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往往从事的也是简单的绘图工作,影响这个时期企业的人才需求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大循环体系后,随着出口产品的增多,激发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外观美化的设计需求,产品设计人员更多被定位为“美工”。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更深地融入世界贸易体制,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对高价值品牌以及全链条产业话语权的争夺的需要,产品的研发被提到了更高的层级。基于这样的改变,市场对产品设计研发人员的定位由早期的单一能力,转向为具有跨学科系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人才需求特征。工业设计专业所属学科过渡到艺术设计学与工学共同支撑的专业格局,这种格局优势逐渐得到国家、社会、企业的重视。近些年,国内企业迅速崛起,企业设有工业设计研发中心或设计部门,同时也面向高校招聘工业设计人才。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高质量需求与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符合度”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合理的金标准。因此,高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否能够为社会服务、是否具有特色是是高校设计人才培养中重要问题。

二、“自适”课程群建设是以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建构

(一)“自适”与自主学习。“自适”是自我认知和独立人格的构建。本文所指“自适”,是指在专业教学中,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动性,从学习原点、学习过程、学习预期及个人发展方向等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认知。“自适”课程群的提出,其理论基础是自主学习理论。大学的教育模式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与自我控制密切相关。自主性学习能力也是从人的童年期开始逐步培养、训练而成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成,不光靠教师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计划、实施手段和验收标准等内容,是否能够有意识的、主动的去实现自定的目标,并能克服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仅是在专业领域中,还应在其他更广泛领域中去锻炼与提高自身能力。其次,大学的学分制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自学”为主的教育方式。每个专业都有近200个学分,几十门课程,每门课程的学时数都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授,大量的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更为重要,学生需要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内容及扩展学习领域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关键。这里所述大学教育教学特点是自主学习,丝毫没有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自主性学习人格的养成是教育的最高目标[1]。自主性学习的计划、执行、检验都必须建立在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2]。所以本文提出“自适”一词,以非原意所指的“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而是建立在能够自我控制基础上的自我学习,去实现学生本体的大学目标,甚至是人生目标。

(二)自主学习理论。当前,国外自主学习理论划分社会认知、信息加工等众多学派。本研究是从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去梳理学生的学习和课程群架构的。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理论主要根据是Skin-ner的操作主义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强化、自我评价、自我目标实现的一套程序性的过程来反映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并建立的过程[3]。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主要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Rogers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思想中。Rogers认为:能够根据变换的需求,学会自主调控学习并适应需求,始终坚持通过持续性学习而生成新的能力的人才是有教养、使人信任的人[4]。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须是人格充分发挥除作用的人。这种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独立自主性[5]。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是提出者是心理学家Kuhl(德)和Corno(美)等提出。意志理论和动机理论共同构成人的行为动力,他们分别担负自我激励和自我坚持的任务。是自主学习的控制过程[6]。

(三)“自适”课程群。“课程群”即按课程的内容的相关性,从培养目标、开课顺序、内容衔接、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层面,将课程组群。文章是以大连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为例进行研究,分三条主线进行思考:第一条线是以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相关矩阵进行分析。第二条线是对国内多所同类高校的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对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企业的负责人的访谈进行分析。第三条线是对学生就业及升学的调研访谈及全国工业设计研究生高峰论坛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经过同行专家、一线教师反复教研,从对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学时比例、实践环节进行调整,形成新版培养方案。“自适”课程群建设观点,是基于工业设计专业及设计学科特色进行的主张。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思想不同于艺术家的自我表现性创作思想,也不同于工程师的严谨逻辑性的制作思想,而是在有限理性下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而进行的对人造物的改造与创新[7]。“自适”是主张个人觉知并适之的思想,体现在“自明+自悟+自为+自足”的因素力量上。这就可以解答为什么有的工业设计毕业生去做了汽车造型设计工作,有的毕业生去做了家电产品设计工作,有的毕业生做了设计管理、做了绘图员等方面的工作,还有的毕业生选择出国、选择升学等,都是因个体专业自适因素与专业水平等决定的。因此,“自明+自悟+自为+自足”这四个因素构成了工业设计专业丰富的人才培养形态。“自适”课程群的建设宗旨:第一,从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出发,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注重“自适”思想和专业兴趣的引导,使学生尽快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具备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与艺术感悟等基本素质能力;第二,从工业设计专业学科背景出发,在工学类、设计学类课程中注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经济特征的课程内容融入,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与自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领悟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能够“自适”的并主动的去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强化与拓展创新课程体系;第三,从工业设计人才社会需求出发,以产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对应关系为目标,在专业特色课程、任选课程和实训课程建设中,注重将企业项目、企业设计师引入课堂环节,注重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企业的需求与设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学生“自适”特点,主攻兴趣课程,做好与企业的对接,以此适应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中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第四,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升学的需求出发,在专业主干课程、顶峰课程和专题实践课程上,注重战略性、创新性、系统性与开放性等课程内容建设,以“自适”思想为导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指导下,有的放矢研究报考志愿。

三、“自适”课程群建设初步方案

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自适”课程群建设方案的主体思想就是将课程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归类,并在教学中将上述的一些自主性学习方法贯彻到课程教学、课后辅导、设计实践等教学环节,打通课程障碍,形成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对专业学习内容进行“自适”调节,在综合训练中选择自己的设计研究角度或方向,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主动学习。学习效果表现在综合作业训练上,对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作业,要求有关联性,形成作业反复迭代,最后形成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作品观念,提高学习效果。课程群建设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一)人文素养课程群建设。基于立德树人,强化新工科建设中意识形态的引导,将工业设计导论、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专业英语、工业设计前沿及发展课程共同建设成“人文素养课程群”。旨在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素养,在设计实践中能够正确分析与解决工业设计的问题。《工业设计导论》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是介绍学科专业特点及主要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提出“自适”思想,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兴趣启蒙,培养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的学习。《工业设计史》是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并梳理工业设计发展重要史实,明确历史呈现的是片段化内容,鼓励学生拾取片段,主动学习并整理、分析真实的历史情况,建立系统的设计历史观。《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是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知识与信息的翻译能力,以及对外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点,教师做好课上教学与课后引导,鼓励学生能够阅读外文文献,了解近年来国际工业设计的新成果和新动向。在《工业设计前沿及发展》中,介绍工业设计前沿领域的各种资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专题的自主调研与分享,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和研究方向。以上课程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贯穿本科教学始末,为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学基础课程群建设。基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理工科学习基础,建设电工技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平台课程,以及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建设产品造型基础、人机工程学、材料加工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科理论素养,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设计人才培养需求。《电工技术》课程讲授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工程制图》课程讲授与专业相关的绘图、识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工程力学》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解决后续设计课程中需要解决的力学问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机械设计编程和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主要讲授自然物和人造物的造型规律与结构、力学、材料、功能、审美的系统关系,并能够在产品设计中进行机械结构等的应用;《人机工程学》课程为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人机关系方面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设计的宜人性;《材料加工技术》课程为学生从事产品设计奠定材料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从选择材料及表面处理方式方面优化产品设计。以上课程重点在于夯实工学基础,从机械工程学科角度结合专业所需的工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培养,以适应新工科背景下设计人才的需求。

(三)动态交互课程群建设。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学生的设计综合表达能力,在课程教学内容上注重静态课程与动态课程的交叉融合,在已有的静态课程的基础上,将专业基础课程产品语意学,专业主干课程产品形态设计,专业特色课程交互设计、家具设计、机电产品设计、交通工具造型设计等课程进行建设,开发“动态的交互式课程群”。旨在培养学生的“自适”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专业知识共享、答疑、作业反馈。满足随时随地即可学习的动态学习过程。《产品形态设计》《产品语意学》课程都是培养学生运用造型语言传达信息的能力。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教学环节做好课程设计的开发。基于前期的造型表达能力训练,对于专业特色课程《交互设计》《机电产品设计》《交通工具造型设计》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导,通过产品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产品样本、设计手册自主完成产品设计,并与实践环节中《Arduino实践》《产品拆装分析与实践》《产品概念设计实践》课程实践形成一一对应的课程群建设。旨在培养与训练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爱好,“自适”课程。将理论学习通过动态学习扩充学习内容,再通过一一对应的实践训练,对设计、技术、创客及众筹有全面的系统的掌握。

(四)创新实践课程群建设。国家鼓励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工业设计本科教学课程内容上应给予重视[8]。根据产品设计流程将设计调研、创造性思维、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产品开发设计、产品文化研究与设计、服务设计共同建设成“创新实践课程群”。旨在与产业发展和实践前沿保持最短距离,通过研究小组结合创客模式,发挥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优势,深度参与到设计流程中,真正将课堂作业落地,走入市场。专业基础课程《设计调研》《创造性思维》《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是设计开发流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设计调研是洞察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主要途径,能够为产品开发提供详实的研究基础和合理客观的可行性预测;创造性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技巧;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是设计表达的方法之一,包含二维设计、三维设计、动画等,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方法并能应用到设计实践中;《模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对产品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产品材料及加工工艺的认识等。专业主干课程《产品开发设计》重点讲授在管理与规划产品开发过程中从客户需求的确认,客户需求转化成产品指标,生成产品概念,选择产品概念,测试产品概念。设计环节是对拟定的课题设计实践。个性化发展课程《产品文化研究与设计》是培养学生对文化符号的提取和表达能力,对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相对应的创意设计。《服务设计》培养学生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树立系统的设计观,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规划服务、组织服务资源、执行服务活动的能力。创新实践课程群的建设是基于产品开发设计流程中重要环节的知识、能力训练,课程群建设前期的基础是跨年级学生以“自适”特征,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的交流与学习,工作室面对的是地方产业的需求、校园文化、区域文化等的服务设计。通过课程群建设,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加有针对性与建设性,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更加的“落地”。

四、结论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市场接轨

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怎样去培养人才?课程改革作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又有哪些影响?据统计,全国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费用每年突破500亿元,加之出售的新房,其室内设计装修规模更大,对室内设计行业人才需求更为强烈。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衔接市场需求,要从课程体系建设上顺应市场变化,深入了解职业岗位,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市场导向,精简和优化课程结构,衔接好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的关系,为社会输送贴近市场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

1当前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改革重点。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要突出人才教育与就业岗位的融合,降低室内设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要能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激活高职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事实上,在当前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突出的问题,即课程设置不合理。从室内设计学科特点来看,知识覆盖面广、实践能力强,而当前课程结构相对松散,孤立性强,缺乏学科间的联系性,特别是在专业基础理论与学生动手实践教学上缺乏有效承接,使得人才岗位能力低于市场岗位需求,导致人才就业瓶颈。课程占比不合理。很多情况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数量偏多,但由于课时有限,很难得到有效开展。

2制约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与市场接轨的因素

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与市场需求接轨不畅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高职院校难以保持的课程改革积极性;另一方面,市场人才紧缺而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的尴尬。面对室内设计课程改革的不足,原因梳理如下:一是专业课程建设缺失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关联。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向上确立了满足社会急需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但在教学及课程结构上,仍然受原有课程教学机制的制约,缺乏变通性与适应市场的主动性。比如,在室内设计项目化教学应该涵盖招投标、甲乙方沟通、现场勘察测绘、构思方案、设计图纸、做预算、沟通方案、修改图纸、绘制施工图纸、施工前交底、施工管理、竣工等一系列的环节,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却显得单一,特别是与实践结合的关联度不足,课程教学枯燥、抽象,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突出,学生也不了解未来的岗位方向与岗位技能之间的关联性,学习被动,兴趣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师资对市场就业及岗位技能的认知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师资引入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缺失应有的行业设计经验,更对装饰工程、现场测绘、客户沟通谈判、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缺乏了解。加之高职生源自身学习能力有限,在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方面缺失有效对接,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样去设计。三是缺乏应有的校企间便捷、畅通、多元的实践途径。室内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对实训、实践、实习环节重视不足,特别是在岗位技能操练方面,缺失场所,或者是仅仅为挂牌实习,未能真正从项目实践中得到体验和锻炼,导致实训场所、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形同虚设。

3完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与市场接轨的建议

3.1对接市场人才需要,归纳室内设计课程体系

从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中,要真正走进人才市场,把握人才培养动向,特别是在岗位技能与职业发展上,重组课程模块,优化不同课程的课时及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适切性、典型性。比如,在岗位细化上,设置设计方案岗位、陈设设计岗位、效果装饰设计、软装设计岗位、模型制作岗位、装饰工程与管理岗位等。在岗位任务方面,涵盖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庭院设计、老式建筑改造设计等方向。在综合素养方面,融入设计表现力、沟通协同能力、文化素养、艺术设计审美能力、岗位职业操守和素养等。对于不同室内设计岗位及具体岗位操作技能的细化和明确,确立客户关系课程,设计创意课程,制作装修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分析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重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计划

通过对市场岗位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重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由于涉及较多岗位,教学任务与职业技能等知识点也需要进行重组。比如,在课程教学上,要突出任务导向、项目导向等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辅助技能。在技能课程上,要突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比如,在室内设计课程模块中,分为文化素质课程、职业综合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能力拓展课程五大类。核心课程模块又细化为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展示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四大方向。同时,在职业能力模块中,又增加了庭院课程设计、摄影课程、老式建筑改造设计、项目管理课程等内容。在学期教学计划上,第一学期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第二学期融入室内空间设计课程,包括风格流派、手绘装饰效果、电脑设计、工程制图、预算等内容。第三学期安排办公空间设计,包括办公装饰艺术、电脑制图、工程预算、招投标等课程。另外,还包括设计美学、展厅陈设等内容。第四学期以娱乐空间设计为主,包括娱乐空间装饰材料及空间构造、电脑设计、预算及招投标等课程。

3.3衔接室内设计与市场岗位技能的拓宽

实践教学要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包括第一、第二学期对专业基础课、理论课程的学习中,也要融入市场人才及职业岗位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三、第四学期的专业核心技能阶段,要围绕居住空间、办公空间、商业空间、娱乐空间设计需求,以“现代师徒制”、“工作室制”、生产性项目实践实训课程为主,零距离贴近市场岗位,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结合学生个体特长及优势,适当融入个性化课程,比如庭院设计课程与实践教学、摄影课程与实践教学、老式建筑改造课程与项目实践教学。最后一个学期为顶岗实训实习教学,以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学为主,以真实项目参与实践,突出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3

关键词:CDIO;产品设计;课程建设

引言

产品设计系列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群。课程群重视相关课程之间的交叉,追求跨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整体性和综合性[1]。我系引入工程教育的CDIO教学模式,结合产品系列课程群建设,提出有利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以“运作”为目的产品设计课程设置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其内容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倡导“做中学”及“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学习”。其理论显示出从理论到实际运用过程的递进关系,“运作”是整个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模块,对应到产品设计课程的内容,则是产品的市场化。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将每个设计做到最后一步,最大化设计的完成度,才能提高产品设计课程讲课效率。将不同的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有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学习节奏,对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也有一定的缓解。(如图1)中显示的是现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也是大部分院校采用的形式。这种T形课程设置的好处,能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弊端就是没有太多的实际的设计环节,既“运作(Operate)”部分无法在课程中显示出来。各个课程群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学生对于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无法很好理解。这就可能出现,有些学生课程作品都完成得非常好,但无法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一)层进式课程设置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在产品系列课程的改革中,提出层进式课程设置。层进式课程设置是在递进式教学的基础上。递进式教学源于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在集体教学和个体教学间构建最佳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2]。而层进式则更强调不同课程中同一项目的衔接,在调整授课方式的基础上,重点调整项目与课程的融合。在每个课程中,都要求实现构思(Conceive)→运作(Operate)的过程。产品设计系列课程设置,将设计理论与项目结合,强调学习内容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为方便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将项目分为几个阶段,对应CDIO的几个内容。其中产品设计Ⅰ的课程,主要进行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的学习,即是设计方案的构思部分。在对应的项目引入后,我们一般将项目的第一阶段交由学生来做,学生在产品设计Ⅰ中完成的项目部分都是构思、草图、建议等内容。项目后面的部分对应的是“设计”和“实现”的部分,由产品设计Ⅱ和产品设计Ⅲ的课程对应完成,(如图2)所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项目引入下,参与到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训练。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简单的将项目行进阶段进行分割、对应并分配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并不完善。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并不能单纯地分开几个部分给不同的人进行操作,不能等同于流水作业上的零件组装,设计师在其中的过程必须是连续的,甚至是反复进行修正的。因此,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只要进行了参与,则需全程进行跟进。根据自身的情况在项目中参与度不同,来验证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内容。具体的参与程度应该是如图所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构思、设计、实现及运作的参与度有所有不同,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也可能造成在项目的参与度。因此,根据需要我们将产品设计三个课程中设计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软性分割,(如图3)所示,学生都在每个产品课程中都有接触到了完整的设计过程,但学习重点有所不同。这种非硬性分割项目阶段的做法更适合产品设计课程的设置。同一项目单纯由低年级学生进行,有可能无法进行到最后,由高年级加入组队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不同年级学生的构思中课程中进行,授课教师进行把控,能避免组队中高年级过多干预低年级学生的设计过程。

(二)向心式教学

由上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线性的发展。而CDIO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技术创新)、传播知识(沟通交流)。产品设计系列的课程,设置在大学的中后段,这是因为需要较多的设计基础课进行支持。以本地特色产品——电饭煲设计为例,除了常规的产品设计理论作为指导外,需要工程基础课程群及CAID系列课程作基础,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实践课程群同步补充。若基础并不扎实的同学,在设计过程中必定会有困难,但并不是无法继续,项目的压力会迫使设计者进行更多地自我完善。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现在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也为自学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以实际的案例为中心,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的补充,向项目完成目的中心进行填充。这种自学方式及团队合作的过程完全对应了CDIO的教学理念。

(三)交错式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中的常常用到的“课程(course)”是一个兼具内容和培养过程的重要概念[3],无论是实际课题还是虚拟课题,产品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单纯一门课的理论知识可以解决。以座椅设计为例,如果设计的座椅主要是儿童玩耍应用,除产品课程外还应将材料加工工艺、色彩设计等课程纳入课程群中,进行知识的补充;如果设计的座椅主要用于办公环境,则需加入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等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构建开放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固定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4]。不同的课程群交错,补充了单一课程群中的不足,又避免内容过多课程群的臃肿。设定课程目标,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课程设置具有一定模糊性,为机动调整课程提供可能。通过复杂课题的训练,在既提高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累计了实践技能经验。强调的是不同背景前提下的课题解决方案,寻找众多研究问题或实践方法之间的共性。

二、合理引入自主研学部分

(一)共建工业设计课题平台

在CDIO理论中,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运作。对于设计专业,“运作”最重要的表现是将设计进行市场化。每年课程中学生的设计作品数百件,没有针对性的设计,这些设计将没有意义。相对学生也无法在设计作品中得到适当的市场引导。因地制宜进行平台建设。我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过调整和改革,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研团队。其中,智能电器研究团队主要的合作对象是本地的电饭煲生产企业。每年固定为合作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课程中间开设实践环节进驻企业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平台能不断累积自我产品设计的经验,保持设计的手感,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有感染力。作为企业的非专职设计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而这样的累积也为长期与企业合作提供基础。学生在实际的课题训练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提高设计能力。而有地方特色的项目训练,能增强地方学生特色,避免教学结果同质化。

(二)课堂内的课题制

“课题制”是设计专业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其前提是以工作室为依托[5],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对应课题训练。大部分的课题都是依托院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与本地企业进行的合作。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学生能在多种课题训练下,设计能力得到较好提高;缺点是这种“课题”大部分都安排在课外时间,如果“课题”多则会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甚至部分的课题因为时间问题,学生会牺牲上课时间。这样的课题训练完全脱离了教学轨道,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将部分课题引入课堂中进行,少量课题课外进行,能有效地改善时间不足的问题。以实际课题为目标,贯穿全部课程。同一时期,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相同课题,还可促进不同年级的团队合作。导师制的引入,能有效调整师生比问题,不同的学生根据导师的引导下,在任课教师的时间安排下在课程中行进。

三、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

首先,核心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学生整体的工作量。无论是层进式课程设置还是交错式课程设置,学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消化。课程设置需以人为本,合理安排难度的同时也需考虑学生的精力分配。否则,学生对设计可能产生倦怠感,课程的持续,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课程群的概念,在课程开设初期能从宏观角度把握这类问题。其次,合理安排产品设计课程群外的课程系列。大学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锻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大环境下,产品设计已经不是唯一的出口,现有设计方向还有服务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系统设计等。与产品设计课程群并列的相关课程,对其他方面设计有一定的补充。这样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既完善了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以UI设计为例,由于热钱流入的缘故,UI设计需要的人才缺口非常大。而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有扎实的设计基础,转型进入该行业压力很小。多设计方向设计课程群能有效补充核心课程中没有涉及的设计方向。

四、总论

工业设计专业距今也已发展近三十年,在不同层级的校园都开设这个专业。本文从岭南师范学院这个普通本科院校出发,引入CDIO理念建设核心课程——产品设计课程群,并以此为基点探讨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课程的研究也将先进的“课题制”、“导师制”优化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建设良好的优势课程建设的机制。产品设计系列课程为工业设计的核心课程群,具有带动作用,将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等有效联系在一起,对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6]。在本次的课程改革中,重点是合理地分配学生的精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规律性和规范性[7]。如果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后的课程很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过饱”,无法消化。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的课程设计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翔陈晓鹂.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创新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5(6):94.

[2]王玥.高校产品设计本科专业“递进式”基础课程设置的新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129.

[3]张帆赵一鸣.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构想[J].中国培训,2017(06):55-57.

[4]辛向阳.设计教育改革中的3C:语境、内容和经历[J].装饰,2016(7):126.

[5]陈江.“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为例[J].装饰,2013(3):125-126.

[6]伏虎.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工匠”精神[J].艺术与设计,2017(07):143.

[7]吴放王玥胡晓军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核心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学周刊,2017(09):17.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4

动物繁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根据“动物繁殖”课程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以工作岗位为核心,企业要求为导向,让学生不仅具备繁殖岗位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培养能够独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具有宽口径和较强专业素养,可以和企业零距离接轨的技术型人才。本文通过岗位设计要求进行了课程的设计,并以课程设计为基础探讨实训基地的特色化建设。

【关键词】

畜牧兽医;动物繁殖;实训基地

动物繁殖是主要研究动物繁殖生理,满足家畜繁殖工岗位要求,通过学习繁殖技术改良品种,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满足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任务。基于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职业性和岗位性为目标人才,所以在课程设计上以满足岗位任务要求进行设计,培养就业前的职业能力,以实训基地为实训场地,让学生参与猪的生产、管理,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互对接的形式,为企业输送人才。

一、课程设计

“动物繁殖”课程设计的理念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所需的人才需求。课程设计本着教学环节与生产岗位相吻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以繁殖基本知识为基础,关键技术为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围绕着猪场采精员、精液品质鉴定工、配种员、接产员、各功能区技术员等工作岗位,课程内容上设计种公畜的选择,公猪的调教和采精;围绕着精液品质鉴定工,课程内容上设计了精液稀释液的配制,精液的稀释,精液的密度检查,畸形率检查,精液的保存与运输;对于配种员的岗位,设计了母猪的发情鉴定与配种,种母畜的选择等;接产员设计了母猪的妊娠诊断,母猪的接产助产及新生仔猪的护理,母猪舍的体况管理(BCS),育成育肥舍的体尺测量,种畜留种的标准与选择等课程。并结合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实际,将疫苗免疫程序,生物安全,以及各个生产单元的饲养管理流程融入课程的实训中。

二、课程目标

通过实训基地与教学合作,融合并带动繁殖专业的人才培养,推动动物繁殖专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等基地,健全实训合作办学相关制度和激励政策,激发学院办学活动。“动物繁殖”的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繁殖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分娩与助产等繁殖技术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各畜禽养殖场、育种场及相关部门繁殖工的岗位需求。

三、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方法,教师通过网络学术平台查找动物繁殖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方法及研究成果,补充到教案中去,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了解国内外动物繁殖专业的研究动向,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通过收集相关的动物繁殖实际操作的教学视频,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演示实验操作流程,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学习有很实际的价值。注重网站建设,网站建设是信息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建设,其中包括对课程简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新闻动态、远程链接、实践教学和在线答疑等模块。其中“远程链接”可以直接和实训基地链接,在上课的同时就能让上课的学生和实训基地的内容直接链接,学生和老师可以直接对话,实现现场交流的高效率教学效果。“新闻动态”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动物繁殖知识动态。“在线答疑”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即讯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自我学习。

四、课程实施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理论学习后,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实训基地实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中学”,在各个岗位中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重点是母畜的鉴定与输精方法;公畜的采精方法及精液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方法;母畜妊娠诊断的方法;种畜的选留与改良方法。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现有的“填鸭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以往的教师在教授实验课程时,总是先讲解试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等,改革后教师针对试验先设计试验要求,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再审查学生方案的可行性,若方案通过,学生则按照方案要求来操作。如以“猪精液的颗粒冻精”为例,教师只对颗粒冻精解冻后的成活率达标作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试验过程,要求最后结果能够达到教师的要求。实验结果不达标,则要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训基地的教学以“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课程实施,要求学生按岗位分组,按照养殖场的规定作息时间,完成填写实训记录,使学生能够学到企业所要求的技术,经过训练学生能够毕业后在养殖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实现“零距离”就业。如在教学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猪的人工授精,精液品质检查,手握法采精,发情鉴定与妊娠诊断,实现教学与实际生产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基地的多功能作用,积极接纳毕业生实习,将基地建成“教学的课堂、实习的车间”。

五、实习成绩的评分标准

实习期间的成绩不仅要查看学生个人的实习报告,还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实结,以小组长实习汇报的形式给予评价分数。在实习之前将学生分好小组,并设小组长。根据各组在实习期间的动手能力、实习报告认真程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指标综合评价。通过分组制评定成绩,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投资兴建的产学研及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位于泰州市农业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1km2。示范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保持了里下河地区风光特色,遵循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律,以牧为主,农林牧渔相得益彰。产学研区由种猪、水禽、宠物这三大产业组成。养猪教学实训主要集中于部级姜曲海种猪场完成,该猪场是江苏省首批农业资源保种场之一,2008年由农业部正式授牌,成为首批部级种质资源保种场。目前种猪场有专兼职人员21人,硕士、博士构成的专家顾问5名。学生在猪场顶岗实训一个月,在学习过程中,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中,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种猪场主要承担姜曲海猪的保种和优质瘦肉猪研发工作。猪场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生产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成内设采精室、精液品质检查室。这两个实训室可以让学生完成公猪的采精,精液品质的检查,精液的分装,精液的稀释,精液的保存与运输工作。猪场设有母猪舍、产房、配种舍、公猪舍、保育育肥舍、公猪运动场、种猪性能测定站等设施。在配种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母猪发情期的生理特征的识别、最佳配种时机的判断、传统的子宫颈人工授精、最新的子宫内深度人工授精、初期妊娠诊断的判定等操作;在母猪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母猪妊娠各个阶段的体况进行饲料调节,以及妊娠阶段不同时期的疫苗接种工作。在产房内对产后母猪以及哺乳仔猪的各项管理操作,包括母猪产后的饲料渐进性的加量饲养管理方法,母猪分娩时的各种助产手段,新生仔猪的看护管理,以及产房内母猪以及仔猪的疫苗接种方法以及正确操作。在公猪舍内可以完成种公畜的选择、饲养、护理调教、采精等工作。在保育舍进行断奶仔猪期减少应激反应的各项管理操作以及防疫流程。在育成/育肥舍进行种猪的体尺测量,种畜留种标准的培训。

七、实训课程的建设

示范园作为教学实训基地,承担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学生在养殖场定岗实习期间,在学习过程中,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讲师和技术导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握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当中手把手教会学生养殖技术,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零距离就业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专业建设标准制定工作为抓手,不断深化“工学研融合”“双元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前店后校”为主体的多样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作者:陈静波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响英,等.农业高职院校“动物繁殖”课程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通讯,2014,(3):64-67.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5

及早布置设计任务:虽然是在理论课程授课之后进行课程设计,但是有关课程设计的要求完全可以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穿插讲授并同时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进而改变以前先课堂教学再布置设计任务赴学生在两周内集中设计的教学秩序。以往教学秩序导致学生最终不能按时完成或虽按时完成却不能保证设计质量。为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任务,应该及早让学生清楚设计的任务。

二、设计过程严把质量关

1.课程设计资料管理:以往采用电子文档形式提交计算书和图纸,虽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管理和文档保存。但往届学生的设计资料文档一旦流入下届学生手中,就会变成进行课程设计的模板。一部分学生将模板的设计计算书和图纸中的相关数据直接修改成自己的设计数据,根本不关心设备结构设计方法、所用计算公式的含义、相关规范的选用和化工制图的规范表达等设计的基本程序。故课程设计资料不能电子化成为栓桔学生思想的枷锁。设计之初就应该明确计算书必须手算完成,图纸只能采用手绘而不允许采用专业软件。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分组设计不同的题目,每5人分成一个小组并指定小组长。每组的过程设备的尺寸和材料各不相同但总体方案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小组成员可在一块查找与设计有关的书籍、资料,碰到问题互相讨论、学习,先在小组里解决掉一部分设计疑问。剩余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总结出来,教师再予以指导,加强了指导的针对性。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设计全过程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应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中心。引导学生清楚设计步骤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只止步于让学生“学会”而是应引导学生“会学”;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形象地引导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改变以往教师全盘托出、学生依葫芦画瓢的传统方法。

4.重视课程设计总结与提高:课程设计后期组织学生开一个课程设计总结交流会,让每个小组说出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收获与体会设计中需进一步完善之处各组之间相互探讨教师作适当的点评。通过交流使学生对设计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工程设计的方法更加清晰。

三、设计时间合理安排

原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的两周进行,此时其他专业课程也即将结课学生既要进行高强度的课程设计又要分心复习其他课程的考试。急于完成设计任务段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甚至出现抄袭现象等。考虑到同其他课程在时间上的协调,我们将这门课程设计安排到第六学期所有课程考试结束后的两周时间。

四、完善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以前主要是根据学生在设计期间的表现,计算书和图纸的完成情况答辩时对重要知识点等的掌握程度最终给出学生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病厂方面冷别同学抄袭、甚至拷贝同组的计算书和图纸并经重新整理后版面比原创者编写的更规整;另一方面,只有两周时间的课程设计某位学生是积极设计还是应付差事教师难以精确把握。会得出一些不公正的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故我们在考核中采用了以下评定方式。

1.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后,先自我检查设计计算书和图纸总结归纳存在的错误和不理解的问题,形成“自评”;之后随机分配合作同学,给对方的设计进行审查最后给出评阅意见形成“互评”。根据上述自评和互评情况,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检查学生的设计,找出设计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与学生进行讨论形成“讲评”。自评、互评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引导”和“相互引导”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讲评总结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充分了解了当前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为公正的评定设计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素质,培养学生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能力目标

能够具备房屋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建筑构造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能够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构造形式,能够应用设计规范和查阅标准图集,能够应用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

了解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建筑的分类及分级;理解建筑节能;理解建筑物的装饰装修;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掌握人体工程学;掌握构造设计尺寸;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作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建筑物的细部构造;掌握变形缝的类型及设置原则。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与指导教师合作,与企业设计师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遵循建筑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学生会根据工作需要搜集、筛选、处理信息;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图纸、解决施工简单问题的素质。

2课程内容设计(Designofinstructionalcontent)

3第一节课梗概

(一)兴趣引导:老师和学生自我介绍。

展示国内外各个时期建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说明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内容、分数分配、计分方法。告知采用的教材、参考资料。展示本课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二)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转换师生身份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7

[关键词]密集型;模块式;教学实践;教学设计

1课程背景

“建筑竞赛设计”是辽宁科技大学建艺学院建筑学专业四年级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建筑设计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课程,在整个课程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竞赛设计课程占时共5周,64学时。该课程是专业培养的转折阶段,是在进行过建筑设计具象设计课程后续接的较为全面的培养建筑设计思维体系的课程。该课程设计希望通过建筑竞赛设计,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建筑竞赛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思维模式,理解建筑竞赛与实地设计的区别与统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了解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2教学实践

2.1教学要求与目标

首先进行设计目标的确立,要引导学生突破固有设计思维模式范畴、冲开物质空间的枷锁,对多个元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竞赛要求的基础上提取重点元素,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其次,将所选题目进行拆解,通过深入探寻题目的本质与内涵进行理性分析与感性创造相结合,完成建筑与空间的初步形态。

2.2模块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密集型教学体系的背景下,设计周期已由八周变为五周,设计学时由每周八学时变为每周十二学时,整体教学过程发生了改变。在此状态下,建筑竞赛设计的教学启用了“模块式教学方法”,强调以设计课程为主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形成不同模块,由设计初步到设计中期再到设计完成态。并将其他门类的教学课程也进行模块化分解,并插入整合进设计过程的模块中,从而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

2.3学生“主动式”的学习过程

在整体教学环节中,采取联合指导、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定点引进其他学术力量,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固有的整体班级形式,形成各个教学小组,以组为单元体形成针对各组的教学模式,并通过讨论、反馈等互动形式,提高各教学小组之间高频率、多维度交流,从而形成“主动式”学习的“学”这一部分的开发式组织。增设研讨课,将传统的由学生向教师介绍方案变为由学生向全体师生进行方案的讲述,其他学生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意见与想法。把学生推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倾听者与参与者,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考的激情,培养学生勇于深入思考、发现问题以及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的设计思维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多元化发展,更有想法,方案的成果表达也呈现出多样性。引导学生走出教材的局限,不仅将主要参考书目通读并理解,还应对相关书籍有所涉猎。并且善于利用互联网等相关渠道进行前期资料的积累与掌握。

3考核标准

整个设计阶段分为四个节点展开,第一个节点:通过多渠道找寻竞赛优秀作品,从中选取2-3优秀作品进行仔细解读,做出其中的空间关系图、立意构成图,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应用软件与后期处理手法),注意方案由立意到成果的转换过程,体会竞赛设计的着眼点、组织关系、解构手法等方面,撰写调研报告并同时形成文本并予以汇报。第二个节点:要求学生设计能符合竞赛主题要求的公共建筑,这一阶段的设计仅研究可变的建筑(空间)流线、造型、结构,重点是研究建筑(空间)的多样性、可变性、灵活性、中立性、不确定性等,该节点的最终成果为:3.1前期分析报告:主要以图解的方式分析所选题目的可设计性,并配以文字说明。3.2方案立意构思:要求学生选择特定建筑进行设计,结合当地环境、地形特点,综合解决流线组织、功能排布、分区结构及形体等多方面内容。第三个节点最终成果:深化方案设计,进一步研究建筑的空间、细部、结构等进行设计的最终建构,并对图纸排版进行构思与设计。第四个节点最终成果:要求学生进行电脑图的绘制,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4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筑竞赛设计”这门课程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学生而言,不仅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促进了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团队设计的认知。对教师而言,这些富有特色的教学设置让我们增加了有效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失误,总是习惯于将教育形式化,忽略了建筑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建筑人才,建筑设计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需要不断更新,我们更要用创新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探索、实践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设计范文8

[关键词]新工科;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

一、引言

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专业齐全的世界最大工程教育供给体系[1]。“新工科”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因此,依据新工科的教育理念,结合国内工程教育建设的现状,实现全面、深刻的改革和创新,培养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2-3]。机械设计基础作为机械专业核心课程是基础课与专业课连接的桥梁,课程知识体系全面复杂,涉及的知识广泛,课程内容具有深度与广度的特性。若该课程仍以授课为主、实践环节少和被动记忆知识,如此循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创新能力,借此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因此,本文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探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方向。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以及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的师资队伍展开相关研究。

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依托,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规划的高技术人才。教学目标以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必须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同时把握企业行业人才需求方向,优化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布局和培养目标,以适应“新工科”发展的需求[4]。以此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夯实学生的理论和工程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团队协作和学习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应突出“新工科”建设理念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运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第一,以丰富教学内容为目的,结合地方经济需求,融入“新工科”建设理念。在不同工科类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促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创新,如机电类专业完善机械设计环节方面的内容,控制类专业加强螺纹传动、轴承与联轴器等常用零部件的设计[5]。设计类专业应加强开合机构、自复位机构与加工工艺的内容。第二,课程应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展示给学生,不断的激发、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机械设计相关比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第三,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遵循新工科的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校定位特点及教学目标,促进教学内容创新。利用线上教学优势,转变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依据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动手能力学习等方面考查,全面推动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达到从发现问题引导创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6-7]。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从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两个方面入手:1.实践环节,采用虚拟样机和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时,将动力学软件引入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时建立连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改变连杆的参数及分析连杆机构执行元件的条件,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机构运动规律,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求知欲望[8]。其中,运用仿真软件建立常用机构的虚拟仿真模型,再结合运动学和动力学内容仿真机构的运动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弥补实验设备的不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理论环节,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是发展趋势。线上教学方法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与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微课形式将课程难点问题细化录制回放,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学习,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及交流沟通,增强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线下教学则是由教师选定课题,给学生讲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核心理论。对于涉及课程的相关信息,鼓励学生通过线上观看视频、阅读相关材料、参与专业论坛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在课堂上分享。教师针对知识点的疑问和困难,展开小范围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从而对课程有更深层次理解。上述两个教学方法之间相辅相成,解决课时有限、理论课时多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积极性。

(四)课程教师团队建设。在“新工科”背景下,其教育理念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培养出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9-10]。教师团队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瞄准地方经济与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布局,鼓励教师生产实践。同时,教研室可以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的方式,推动教师团队能力的整体提高。第二,依据“新工科”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重视教师的已有成果,又要激励教师研究新成果。切实引导青年教师,加强“新工科”内容的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培训,满足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的要求和任务。第三,教师不仅仅需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新兴、交叉和前沿学科技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积累解决各类前沿问题的经验。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