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例6篇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与原来的传统手术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这就对介入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抓好介入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介入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1)介入手术室成立了院感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工作,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样监测、检查监督并及时反馈意见,促进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2)介入手术室院感管理小组,负责介入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感染管理督促工作。每月对介入手术室进行空气培养2次,每周对无菌敷料、器械、消毒液进行监测,对各种无菌导管每月进行检查登记。

2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1)由于介入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业务上由医务科和护理部直接领导,介入手术室的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能上岗。(2)认真参加院感科组织的院感知识培训,全科人员定期学习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医院感染意识与无菌观念,使大家都认识到介入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介入手术室控制感染措施

3.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可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此,对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消毒。每一个消毒包都贴有明显的消毒和灭菌日期,包内放有3M化学消毒灭菌指示卡和灭菌指示带,并分类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使用时认真检查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及包内外化学消毒指示卡变色状况。对使用的无菌持物钳也采用一用一消毒法,防止交叉感染。

3.2一次性手术用品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室内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由专人管理一次性物品,建立一次性物品登记本,确保无菌物品无菌有效,有利于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

3.3介入手术间的消毒隔离介入手术室需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500mg/L氯三角泡腾片拖擦地面,每日用循环空气净化仪净化手术间的空气,每月做空气培养4次,使菌落数≤200cfu/m3。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将手术人数控制在5人之内,对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穿戴无菌手术衣裤、口罩、帽子。对于干细胞移植手术,为确保手术的无菌和安全,对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禁止进入,谢绝参观。保证介入手术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无灰尘、无血迹污染。对辅助用间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并做好登记。定期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3.4工作人员手的控制感染措施医院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手直接和间接传播,并且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2],有报道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3]。洗手消毒称为是“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简便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手段”[4]。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脱手套后也要及时洗手。

4手术废弃物的处理

4.1一般废弃物的处理未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废弃物(包括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袋、办公垃圾)用黑色垃圾袋放置;需要终末处理品的医疗废弃物如一次性使用的导管经破坏处理后用黄色垃圾袋放置,并将袋口扎紧贴上“医疗废弃物”,每日由专管保洁员统一收集,送往废物处理站统一处理。

4.2锐利废弃物的处理手术间内放置标有“针头和玻璃”字样硬塑料容器,用于收集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动脉穿刺针、手术刀片、玻璃类锐利废弃物。每日由专人收集进行统一处理,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4.3HBsAg和梅毒抗体阳性手术的处理将手术器械和导管用0.5%过氧乙酸浸泡15min,器械清水冲洗上油进行高压灭菌,导管进行破坏处理装置黄色垃圾,布类用黄色垃圾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元用0.2%过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5%过氧乙酸拖地。

5讨论

通过对院感知识的学习,增强了医院感染监控的自觉性。加强了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控感措施,使介入室的工作人员都能自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把好了消毒隔离质量关,加强院感和科室二级监控(及院感的随机抽样和科室每月定期监测相结合),对介入室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浓度及染菌量、医务人员手的科内监测与院感科的抽样监测均符合卫生学标准。全科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我科自创建以来无一例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2002,12(3):222.

2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108.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文2

1.1环境管理

本科现为层流病房,空气质量指标达10万级。科室环境布局结构合理,设置独立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室,蓝光治疗室,恢复室,负压隔离室。配备治疗室,配奶室,入院处置室,沐浴游泳中心等。并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由于在病房外家属可以通过视频看到患儿在病房情况,因此每周只有周二3点~4点时间段家属可分批进入病房外走廊探视患儿,减少人员流动对空气的污染。重视病室内地面、物体表面及治疗用物的清洁消毒。对各医疗仪器、温箱严格遵守消毒流程。呼吸机使用的管道为一次性,与新生儿接触的所有衣物,被单均先消毒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保证患儿周围环境安全。

1.2人员管理

医务工作人员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自觉遵守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到人人参与医院感染控制。特别加强对手卫生环节的控制。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关键因素。

2探视家属

探视前对家属进行消毒隔离预防知识的宣教,严格探视前消毒隔离准备工作,更换探视服,戴帽子及口罩、穿鞋套。探视中由护理工作人员全程陪同,督促家属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生活护理的精细环节喂奶的管理独立的配奶间,墙面贴有配奶流程图,所有配方奶均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使用一次性奶瓶,配奶用具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配奶制度及流程,抓住配奶的每一个环节,确保配奶安全。沐浴护理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儿需每日沐浴。沐浴更衣时注意颈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有无破损。新生儿沐浴均为一次性用物。注意保持脐部干燥。新生儿洗澡池为电子恒温控制,避免因水温过热致患儿烫伤或因水温过凉致患儿感冒。洗浴时由上至下按顺序清洗,避免将水误入耳鼻和口腔内,以防止中耳炎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洗浴池采用一次性浴套,一用一更换。患儿更换衣物均经过先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处理。排泄护理尿湿后及时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尿布更换,排便后用温水洗净局部,并注意观察有无红臀,预防皮炎或皮肤感染。医院感染控制基础护理精细环节管理眼部护理保持新生儿眼部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眼分泌物,必要时滴眼药水或涂眼药膏预防眼结膜炎。口腔护理每天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检查,每日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脐部护理脐部用双氧水、络合碘消毒创面后,用灭菌敷料或无菌脐包覆盖,绷带包扎尿湿后及时更换,预防新生儿脐炎。呼吸道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监护的患儿大多数是需要吸氧的,患儿使用的吸氧装置为一次性一体式的,72h更换一次,避免消毒重复使用。患儿的头部应高于肩部,并将头侧转,这样既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又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避免分泌物排出不畅而引起肺部的感染。治疗管理注射、采血、输液、输血、静脉留置针、PICC封管等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导管性感染,败血症等医院感染发生。

3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文3

1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出现时间、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感染的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标准(试行)》。护理质量评分按照妇产科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1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感染出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切口感染、非切口感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住院时间、费用、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3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3-02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一项。严格的护理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护理管理的重要措施在于预防交叉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本文就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管理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事关医疗质量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医疗安全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够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不发生或少发生交叉感染,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质量。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质量的核心则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护理管理的重要措施在于预防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如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各项有关知识和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在临床实践中做好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操作的工作是保证临床护理活动安全的基础。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频繁,若消毒隔离、灭菌观念薄弱或护理技术操作不当,则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是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2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2.1医院感染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认识不足,缺乏自身防护知识或工作操作不当,无菌观念不强,有些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在做各种治疗及护理中,不洗手的现象仍有存在;清洗、消毒不彻底,手术消毒不彻底而造成患者术后感染的现象屡有发生。有调查显示,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细菌传播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

2.2侵袭性操作及医疗用品污染引起侵袭性操作因素明显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因侵袭性操作破坏了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为细菌的侵入打开了门户,极易引起相应部位的感染。有报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再次是泌尿道插管。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污染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皮肤消毒不规范,输液反应等引起伤口及穿刺部位的感染都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另外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3护理管理对策

护理管理工作包括诸多方面内容,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环节。因此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内各种传播因素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所以,加强护理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3.1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作用科室的感染管理护士长是关键。护士长应把预防医院感染、监督、指导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基本工作来抓,并随时监督执行,及时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要求、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有关文件精神等进行传达和落实。有责任教育护理人员提高对医院感染危害的认识,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地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预防因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护理工作失误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此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长应以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来领导护理队伍,从日常操作入手,全面运用医疗质量管理理论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升技术理论平台,使所有人员自觉执行操作规范。

3.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强化控制感染意识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行为的结果好坏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的联系。要重视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在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和紧急抢救时,能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护理部应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密切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在医疗活动中强化法规意识及安全意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责,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使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有关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3落实护理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3.3.1严格消毒,正确无菌操作消毒、灭菌是切断院内感染的最重要途径。护理工作者应掌握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严格消毒医疗用品。对常用的浸泡消毒液、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等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和监测制度,并进行定期监测,对有不合格的要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整改。在配置药物、各种注射及各种侵入性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学习消毒、灭菌相关进展。

3.3.2减少侵袭性操作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为患者做治疗护理的器械要求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应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定期更换和保养。做好各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侵入性器械的消毒。

3.3.3严格洗手制度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经,而洗手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简单却最有效的环节。护士每项操作前后或接触患者前后都要认真洗手。护理人员应自觉养成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掌握并严格执行洗手方法,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3.3.4重视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的监测可准确查明和及早预防感染的发生。每月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每6个月对紫外线的强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提出中整改措施。

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而医院感染有很多工作和护理工作密不可分。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中,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疗护理的基础。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落实,对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PDCA循环; 感染管理;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98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诊疗项目的开展,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医院感染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运用PDCA循环进行医院感染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水平。

1 PDCA循环的定义与特点

1.1 PDCA循环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先生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又称戴明循环,即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以上4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对绩效管理尤其适用。

1.2 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实行医院感染管理与绩效工资挂钩的管理模式,把体现科学认识论的PDCA循环圈运用到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整改”转移到“事前防范”,实行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循环反复的科学工作程序。把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感染管理水平呈阶梯式上升,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更高目标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2 方法

2.1 计划阶段(Plan) 每年的年终,依据上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等,制定下一年度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为更好地应用PDCA循环圈管理开好篇、布好局。

2.2 实施阶段(Do)

2.2.1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交叉渗透于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通过培训使全院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从而克服医院工作与己无关的思想,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关口前移,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培训形式采用医院集中培训、科室组织培训、送出去培养等多种方式。通过培训,逐步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感染管理队伍。

2.2.2 明确职责,细化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管理小组,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分级管理,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医院层层签订感染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其职责,细化其分工,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积极性,体现医院感染管理“重视环节质量,注重细节过程”的管理特色,把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营造了全院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围。

2.2.3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应用 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管理指导小组,每月进行抗菌药物前十位排名,对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实行奖罚结合。将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纳入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目标性管理。

2.3 检查阶段(Check) 督导检查是对计划实施的一个评定,只有不断地督导检查,才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的行之有效。医院感染管理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强化,可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流行。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感染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感染管理科不定期到各科检查、督促、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正,每月书面汇总反馈一次。各科感控小组自查,每周1次,督导检查科室本周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实行感染管理科与各科室的感控检查双向反馈,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管理,避免出现工作漏洞。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不断持续改进,体现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的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精神。

2.4 处理阶段(Action) 通过各级各类的检查,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将每季度的监测结果以“医院感染简讯”的形式向医院领导及各科室各部门进行反馈,并在每季度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进行反馈,对于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照感染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扣分,并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制定整改措施,确定下一轮管理目标,作为下一循环评价依据[2]。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是对这一个循环经验、教训的总结,不合理、不规范操作的纠正,改进措施的制定,再落实到下一个循环,如此不断循环,不断的提高工作质量[3]。

3 讨论

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新兴的管理学科,在过去和现在的医学教学中,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教学内容,各级医护人员对其管理理论、实践不够重视和理解,其执行力不高。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成效,是一个现实问题,而PDCA循环管理方法更能提高成效。经过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与检验,PDCA循环管理模式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医院感染率从2010年的3.07%下降到2011的2.45%,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5.90%下降到43.73%。笔者所在医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对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循环,不忽略医院感染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呈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总体目标。

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的实际运用,不但为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医院感染管理目标更加具体化。从根本上摆脱了靠经验管理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由事后整改变成了事前防范,将结果控制转换成了过程控制,充分体现了现代医院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参 考 文 献

[1] 潘绍仙.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2.

[2] 许燕卿,罗盛鸿,左亚沙,等.PDCA循环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02-1703.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评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05-02

医院感染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体系中,承担重要的监测预警及感染控制职能[1],所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作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职能科室,在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本市县镇级医院感染管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结合医院感染管理职能对本市医院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市12所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市级医院3所,镇级医院9所,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监测预警及感染控制的职能,设计统一的调查表,采用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

2 结 果(见表1)

2.1 所调查12所医院的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是否配备传染病管理专职、兼职人员;配备传染病网络直报设备情况,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模式情况;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情况;建立规范感染性疾病科或者预检分诊处情况。

2.2 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 共调查12所医院的15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标准预防的概念有11名对概念比较熟悉,知晓率73.33%。

2.3 医疗废物的处理 调查的12所医院均加入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规范化管理,并建立了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统一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收集和处理。其中2所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间欠规范,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方面,均存在理论清楚,而实际操作中存在混放的现象。

3 讨 论

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职能:监测预警,其主要职责为:收集传染病发病及病原体信息、统计分析、报告预警并提出预案启动建议与控制措施建议[2]。结合其职责,回顾我市此项工作现状,调查12所医院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的建设都基本遵照规范执行:①在调查的12所医院均配备的疾病预防控制计算机网络直报系统,则是实现其有效快捷信息传递的必要保证,为医院收集传染病发病信息,报告预警提供了信息依据。②从12所医院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的配置及传染病报告的管理模式看,有9所医院为兼职,而传染病报告的模式只有2所医院规范地采用了由临床科室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及时填写传染卡并上报到感染管理科或疫情报告专职人员处的方法。③被调查的12所医院有10所规范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或预检分诊处。感染性疾病科或预检分诊处,其是否建立与运行的是否正常,均直接影响到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④从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方面看,12所医院虽均已制定,但其内涵参差不齐。在预案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当真正发生突发事件时,如果仅以预案为指导就会无从下手。而预案的内涵又间接反映了制定预案各专职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势必影响到其真正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所以在确保足够人员的前提下,规范的建立和管理感染性疾病科或预检分诊处、规范的进行传染病的管理、科学的制定预案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应对突发公共生事件监测预警职能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第2个职能:感染控制职能,其主要职责范围包括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疫点处理、流行病学调查、督导检查、效果监测与评价。通过对本市12所医院关于感染控制工作的相关调查,各院的感染控制工作依据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已逐步走向正规,但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其人员配备的数量、结构、层次及继续教育的多少等都是其素质的间接体现,同时也能直接影响感染控制工作的质量。对被调查医院15名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显示,知晓率为73.33%。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医院搞好医院感染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体现。通过对我市此项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市医院感染专业队伍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专职人员的整体素质都有待提高,否则势必会制约医院感染工作的深入发展,影响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其影响因素,而工作落实与否则是其最终体现。通过对12所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是否合理的调查,12所医院的医疗废物都加入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但有2所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建设需要完善;随着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配备,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逐渐落实,医院临床科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也在逐年的提高,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市目前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但应对能力的大小各医院之间存有差异,同时部分工作也有待于进一步。领导的重视、专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医院感染等各项工作制度化的管理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基础与前提。

参考文献

[1] 朱士俊,韩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中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36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