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教育论文范例6篇

动画教育论文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1

很多人认为动画只是平日在家闲来无事看的电视秀或者是小孩子才会看的电视节目,动画作品的受众十分狭窄,而且随着动画制作需要投资的资金的增加,动画作品在数量上就相对减少了,该有的投资成本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动画作品的质量也大受影响。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情况在目前依然存在,中国的动画产业依然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中国动画产业需要得到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现实的状况告诉我们,动画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的分析和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之所以要根据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经济历史现状等等国情考虑到动画产业的编创,因为动画产业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也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中国民族品格塑造的任务,之所以要做好市场定位,因为只有做好定位了解市场行情,动画作品的投入才有方向。

二、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形势

动画产业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它作为文化产业不仅传承本国的民族文化,将文化扩散到更广的地方,而且还附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极大的支持。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推动者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并且在防止外来文化的过分渗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党中央和文化部门都强调了国产动画发展的重要性并给予了相关的指示和指导。例如,2004年下发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显示了国家在政策上也大力支持动画产业的发展。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国产动画片的发展速度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现在创作出来的动画电视片和动画相关的书籍的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这些投入市场的作品在制作质量上还有不足,最显著的就是内容空洞,故事性不够,受众狭窄。动画作品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影音作品,动画给人提供了极大的幻想空间,人物的绘制和情节的创设都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的空间,而且可以涉及的题材也是包罗万象。观众都喜欢制作精良的动画片。例如,今年被好莱坞授予终身成就奖的日本导演宫崎骏,其动画作品的画风就相当的唯美,其二维动画片之所以能够在全球3D影片的冲击中依然有广泛的客户群备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题材等等。现在动画编创人员的市场定位还停留在为少年儿童编导动画影片,所以动画作品的内容充斥了很多教育儿童相关的情节。这对于低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比较受欢迎,但是成人去看就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娱乐可言。这样的市场定位在阻碍着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出现这样的误区是和动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分不开的。

三、动画教育的不足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们处在信息技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换代正在加快,教育在普及知识文化和德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衰退。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尚且如此,对于动画产业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动画教育的发展在影响着动画产业的发展。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来说是向前的,但是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动画产业水平来说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动画教育方面,我们需要摆脱传统的灌入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也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动画教育的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只有能够将动画专业的知识投入到实际的动画产业发展之中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所以动画从教人员要从基础教育开始着手,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上不断地完善动画教育。在过去,中国动画作品的大多数是国家给予一定的投资资金来制作几部动画作品用于公众放映和评奖,这样的创作动机根本没有涉及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产业整体的处于低迷状态还是和国家的体制和机制有关系,国家政策对国产动画虽然也是支持的,但是引导思路不对,也不能从根本上推动该产业的发展。长久以来我们还始终认为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分支就是单纯的影视艺术,而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产业来推动。自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就将其动漫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随后以相当快的速度将其推向亚洲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这都是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和借鉴的。除了积极促进动画产业推向市场,在竞争中发展,而且还要通过动画教育培养优秀的动画编制人才,动画产业的投入不能依靠国家和有限的几个企业,而是要形成一个实质上的动画产业链。从教育入手发展动画产业的手段可能比较间接,但是也是通过动画教学转到动画创作,促进动画产业发展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四、动画教育的发展势必影响动画产业的发展

动画教育关系到动画产业发展的未来,动画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动画的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动画市场还稍显稚嫩,为此我们既要放眼全球,学习国外动画市场的先进运营经验,又要关注当下,寻找中国动画市场运作的落后和不足,以促成中国动画的产业化格局。动画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关键。通过动画教育若是能够培养一些动漫制作基本功扎实和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人才,那么国产动画片的质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所以学校教育要立足于教育的规律,建立一套科学的动画教育体系,于此同时积极地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为动画教育提供理论走入实践的平台,这只这样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才能逐渐地出现于市场。在前边提到过的,动画产业发展之路上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动画创作人认为动画是给学龄前儿童看的。在今天,动漫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已经不再是儿童,而是青少年。国产动画如果一味地只把市场放在儿童这一块是很难取得客观的利润的。如果能走出这个误区,相信中国动画产业又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而要想使从业人员走出这个思想上的误区还是要通过教育这个方法。所以,做好动画教育工作,动画产业也将发展得更加辉煌。

五、结束语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2

一、学生能力差、学生兴趣低

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开始,更多的学生为了能够进入大学,采取了所谓的捷径,也就是学艺术,因为艺术生的文化分数线较低,容易被大学录取,所以很多文化程度不好的学生,在高二年级的时候,转到了艺术生上,虽然高考后被大学录取了,但是由于学习美术时间较短,美术功底差,导致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上是非常吃力的。特别是高职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是高考录取中分数最低的,好多都是通过补录工作,进入的学校。更甚者有的同学美术只学习了几个月。这样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例如动画前期的人物设定、分镜头设定课程时,往往就画不出来,或者画的透视、比例很不协调。对于三维也是一样,人物建模比例不到位,贴图绘制粗糙等等,就暴露出功底不扎实的问题了。这样就间接地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学习兴趣丧失。试想一下,每个同学一提到看电影、看动画、兴致勃勃,对里面的剧情和人说谈的津津有味,一提到自己是学动画,以后是干动画的,甚是自豪。可是一出手、一下笔、发现人物画不出来、场景画不出来、动作更是画的似不像。你说怎么还有信心学习动画,制作动画呢?

二、师资能力不足、实战经验缺乏

高校教师,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在招聘的时候都是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这是个高校招聘的一个硬性标准,这样被聘用的人才固然可贵,但是动画行业虽然是需要设计、创造,但也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流水线工作,这里指的劳动力是具有能够加中间帧的动画师,可以说是动画行业,目前大量需求的人才,是专业技术型的,而不是理论导演型的。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聘用不能是嘴上功夫,而是手上功夫扎实的人。高校教师,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师,更要是思想超前,专业技能强,一线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所以高职院校老师的聘用,不能直重视文凭、学历。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专业混乱,很多职业院校在组建动画专业时,专业院系的领导和教师,都是从各个部分抽调的,什么版画专业、多媒体专业、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等,教师专业领域五花八门的,最多外派出去进修一段时间,而且还不是一线企业,都是高校组织的教学研修班,就回到学校开始教学工作了,这样的老师本身就不专业,能力也不行,技能就更不用说了,还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这样的老师是能说会道,但是动手实践就白瞎,大家说说,这样的专业怎么能不亮红牌了。

三、三维课程安排不合理

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应该说是动画专业的三维课程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了,但为什么说还是不行了,这和高职学院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原因,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老师教学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这个说法是不错的,可是对于整个班级和整个专业年级来说,那么多的学生,能力不同,兴趣不同,想学的东西也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插画、有的喜欢设定、有的喜欢三维、有的喜欢游戏、有的喜欢影视等等,这么全面的内容,不列入课程体系吧,怕学生学得不全面,不列入又怕学生学习面窄,不好就业。三维课程也是如此,很多院校的软件课程是什么软件都学,比如MAX有48个学时、MAYA有48个学时、ZB有40个学时、AE和PR有20个学时等等,这样看起来是哪个都不少,可是48课时不说软件是否精通,就是界面模块的介绍,这么点的课时量怎么够用,大家都知道,三维动画从模型、UV贴图绘制、材质灯光渲染、骨骼绑定架设、动作调制、渲染输出等等好几个模块的学习,哪一个工种在企业里都是要专精人才,以现在的培训机构而言,像国内知名的完美动力公司培训班中,就光它的动画大师班,单一软件的一个模块的讲解,培训时间为全日制3-6个月的时间,教授内容除了软件的操作外,还延伸很多动画原理和表演的内容。学生每天7小时,每周6天的时间全日制式的学习,半年折合共计1000余节的课时量。和高职学院的全部模块的学习就48课时相比而言,一个模块就8个课时的时间,可以说是有100倍的差距啊,所以同学们学得东西怎么可能专精。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3

1.创新与创新教育创新是经济学概念,创新理论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非常复杂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产生现实不存在的新事物、新思想的人类活动。创新教育国际上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作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泛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创新活动中表现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

2.创业与创业教育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创办新企业,以谋求商业利益的活动。广义指创新的事业的活动。创业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的创造者。广义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创业能力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放心判断能力、捕捉商机的能力、合法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项目运作的能力、财务知识及应用能力、团队合作共同协调能力。

3.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创业的成败依存创新的程度。二者目标一致,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实现人的自我评价。那么,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和原创能力。严格来说,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天然的内在联系,即便某个学校称是“创业教育”,内容上、实质上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六个特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把“被动适应社会”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二是开发系列课程。开设有创业家养成、新事业开发、新企业创立和创新;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化,家族创业、新技术创新与创业、妇女创业、大型机构创新和创业;四是注重通过模仿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感性体例,除各种创新竞赛外,创业竞赛尤为凸显;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以厚实的学术研究为支撑。

二、黑龙江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断探索,做创新尝试。目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民办高校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状态,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健全,创新创业科学体系尚未形成。只是单一的开设一两门简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够,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比较薄弱。但黑龙江民办高校也在不断地尝试探索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从学校、社会到学生个个层面对创新创业都有迫切的愿望。学校从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升学生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生希望通过创业实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为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教育从以知识记忆为主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转移,那就是说以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改的方向,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民办高校建立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理论知识综合能力方便与重点国有高校毕业生有明显的差距,就业形势严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是严峻的问题。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水平。因为,在代的呼唤下,学历、学位教育的时代在改变,而学位不等于工作,今天社会更需要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是职位求职者。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尤其自身的特点。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体系在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主动适应挑战社会而不是背动适应社会,二是开发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三是学生通过模仿使学生获得创新体验。例如各种创新创业赛事,四是创新创业教育以雄厚的学术研究为支持促进民办高校的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性思想和观念的正确引导之下快速的发展,高校应该充分结合当前动画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规律和地域特色等来找准发展的契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途径和课程体系,围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开设创业管理、创业理论、创业实践课程,创新教育与实践、创新设计、创造性思维。这也符合民办本科学生的生源特点。即,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又动脑,发挥创新长处,培养创业技能。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成为黑龙江民办高校建立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动画人才能力分析

当然,在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的创新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和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难点和问题加强研究,进一步探讨学分制的实行问题、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整合的问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问题等,进而促进龙江动画产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在采取导师的模式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是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社会实践以及第二课堂的活动,通过活动和工作可以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并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圈子。

2.经营管理的能力学生没有经历过企业实际经营的环境,而理论仅仅通过授课的形式获得。通过接触市场,鼓励学生深入一线,引导学生参与市场的活动,了解客户需求,掌握消费者的实际期望,了解市场需求,为其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

3.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通过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协作的优秀团队完成。创业唱歌的要素之一就是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创业成功的要素之一。创业团队能力具有互补性及其共享性的特点。在社团活动拓展素质训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五、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动画教育;动画艺术;民间艺术文化;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5-004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终端的崛起与发展不只意味着动画艺术形式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更蕴含着动画创作的方式与内容的发展变迁。如何培养出能够在未来与世界动画强国进行竞争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是摆在中国高校动画创作人才的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动画创作人才具备适时吸纳数字技术优点,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动画创作的技术手段与视觉表现的能力。从目前国产动画的创作过程来看,我国的动画创作人员并不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高科技的应用早已经渗透在我国动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早在2005年推就出了国内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当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已经在向高技术发展,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告知全世界,中国当时就已经拥有独立生产和制作三

维动画的能力了。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要增强动画创作人才提升其所创作动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能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结合。目前的国产动画虽然应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可是创作出来的国产动画片却只能面对低龄化的受众市场,近几年屡创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就是很好的例证。国产动画的低龄化创作趋势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民族文化培养的缺乏。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从事动画制作的人员也已经不在少数,中国的动画产业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背后,却是中国动画片创作人才的极度缺乏,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提高。

2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动画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近些年来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缺乏艺术创造力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因为动画制作的技术水平有限,画面效果无法与国外动画片抗衡。这种过时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目前,我国的动画教育虽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上已经与数字时代的发展像接轨,配备了先进的动画教学实验设备,并搬用了国外的动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出来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技术制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况且,中国动画这几年在平面和三维的制作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制作水准同国际动画强国的一线水平还有差距,但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这几年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制作水准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停滞不前的创作思想却阻碍了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片。为什么配备了顶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课程却仍然难以培养出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高质量动画创作人员,这其中既包括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思路的狭隘问题,也有动画教育人员对于动画艺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难以胜任国产动画的质量发展需要。

动画创作人才的成功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一个成熟的动画创作人才并不仅仅要精通绘画与电脑软件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因为动画是一种文化,动画业被定义为文化产业,它被看作是多学科的互融性与交叉性,从实用性的、解决问题式的活动上升到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作为现代设计中最重要部分的动画,它集中了美术、设计、服装、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社会学、营销学、电影学、表演等最为广泛的要素,是最具有多科性和互融性的学科综合体。因此,动画的繁荣,决不仅仅靠熟练使用电脑、绘画造型能力强就可以做得好的。

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外在形式的可塑性,但是合适的内容题材的选择才是优秀动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丧失了主题内容的动画作品,就好像没有燃料的跑车一样,纵然被设计制造的再精良,也只是件摆设。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5年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第一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历时五年,耗资上亿的大片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到最后上映时却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特色。不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人物造型的设计方面都不免显得有些俗套。从概念构思创新角度看来,《魔比斯环》并没无可取之处,它既没有达到预计中的走国际路线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性的特色。可是如果站在有利于动画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魔比斯环》则填补了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三维动画电影的空白,证明了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准的提高。从这个例子看来,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已经不是束缚其发展的主要枷锁了,中国高校动画只有想办法提升动画创作人才的创作构思、丰富动画的表现手段,真正地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色,才能培养出能够与从众多动画强国进行竞争,并找到突破的契机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

相比之下,美国好莱坞在1998年曾经以中国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记》为故事素材,改编成的动画片《花木兰》在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全美票房冠军。但是作为如此优秀的动画故事素材的原产国,中国国内的动画创作人员却对如此耳熟能详的素材“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培养的失职,使得现在的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对本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不甚了解,这也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民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对高校动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民族。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民族风格,必然使得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出独具一格且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它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而将优秀的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合理地应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去,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态的过程,则成为中华民族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主要方式。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它的民族特色就如同戏剧一样,主要从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与广度。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其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气质。

首先,从审美心理方面来讲,就动画而言,越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题材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国际动画界的兴趣,越能在世界动画中标出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能契合外国观众猎奇的观看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国际性。中国老一辈的动画创作人员就是通过自身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体会,将其运用到动画的创作当中去,才在当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从万氏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九色鹿》、《牧笛》等等,这些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在伴随着中国动画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题材选取方面,民间艺术都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取材范围。在题材选取方面,中国动画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俗文学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就来自于神话传说;来自于民间故事的有《马头琴的传说》、《日月谭》、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等等;还有的取材于寓言和成语,例如《三个和尚》和《骄傲的将军》。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由于我国民间美术、曲艺非常发达,艺术形式种类丰富,例如像国画、剪纸、皮影、刺绣和书法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段都完全可以运用到动画领域当中。中国动画在发展的几十年中,就是吸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动画形式,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由于从国画当中得到启示,我国于1961年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为世界动画界增添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片种;在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片中运用水墨表现了人物、家畜和山水,清秀的画面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动画形式必然只能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遗憾的是,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被世界动画界所瞩目的中国动画走到今天却迷失了方向,如今这一代的中国动画观众对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国产动画片却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的悲哀。

中国动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能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我们并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将其转化为动画艺术形式,如何使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动画艺术形象,是需要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就不能仅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当中,要经过动画创作人员经过自己的创新思考,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现代民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果仅仅是照搬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具体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这些艺术自身的功能特点,掉入模仿抄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本土文化、民间文化中应该寻找那些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动画素材加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现代化是不相违背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构思、如何运用。作为现代的国内动画创作人员,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板年画,还是皮影、壁画等艺术形式当中,都有动画创作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创作人员进行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实美的本质是一致的,但美的形式却是多样的。这形式的多样性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自己对动画的不同理解而发展的适合本民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对于中国动画,照抄照搬不是办法,重要的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开创自己的民族风格,那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民族化是指动画的精神内核,一定是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没有民族性便没有个性与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动画不仅是一个影视形象,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衍生开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发展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坚持从本土文化中发掘宝贵的资源,不仅是国产动画的发展出路,更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现在,中国动画的发展正走到了十字路口,曾经的辉煌固然令我们骄傲,但残酷的现实还是逼迫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我们的动画民族化的路子走了几十年,突然走不动了。于是就有人提议放弃民族化创作道路,发展国际化道路。目前中国动画的“洋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是内容题材和形象设计多方面的“洋化”。这种倾向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一味的模仿别人也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当然不会被认可。解决现代化问题不能否定民族化,民族的特质、民族的文化才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根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需要在将民族性作为其发展根基的同时,必须深入探索现代化改革,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才能真正融合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动画创作人才。任何艺术作品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之后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内涵相结合,在现代语境下探索展现民族特质的新道路,探索时代条件下民族新的动画话语,实现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民间文化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动画才能够迎来振兴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动画竞争战略.现代传播[J].2006(4)

2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电视,2005.(8)

4 娄淑芬,李明.中国动画“民族化”之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

5 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3(1).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5

高校基础阶段色彩课程综述

对于不同的专业,色彩课程承载着不同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如纯艺术类专业,在色彩课程的内容上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化,要求上更注重艺术再现和艺术表现,而且不仅是作为基础的色彩训练,更多时候是与自身专业的高级课程融合在一起,如油画专业,从一开始就以油画本身为媒介进行色彩训练,形成从静物、风景、头像、肖像、人体、主题创作等系统的色彩课程。而设计类专业,对于色彩课程的要求,则不过分强调学生写实能力的掌握,更倾向学生在色彩感觉、色彩修养、色彩意识和色彩设计等方面的培养,为日后在专业设计中娴熟地运用色彩元素进行表现而做好铺垫。动画类专业则介于两者之间。在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方面,无论是纯艺术类专业,还是各种设计专业或动画专业,色彩课程都为以后的高级专业课程积累色彩语言和转换基础,使学生在色彩理论、技能素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等工作的需要。在设置方面,一般性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基础阶段,即大一学年为主,通常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课堂上的色彩写生或者色彩设计表现为主,第二阶段以第二学期的下乡色彩写生教学为主。总学时,一般为100学时以内。

高校动画专业色彩课程的语境分析

动画领域的发展虽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国内高校动画专业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开设,起步较晚,其教学体系以原有的设计专业体系为基础,融合了动画专业课程而建构的,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处于改革摸索阶段。动画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以美术、影视和动画技巧为三大主要核心要素,涉及了编剧、导演、美术设计、摄影、音效、电脑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而美术素养和技能对于动画制作的作用,则贯穿了整个制作流程。其中,前期重在设定整个动画片的艺术风格、视觉效果,设计角色、道具和场景效果,绘制分镜脚本等;中期则重在按照前期的设定绘制原画并拍摄输入,或者是运用实体材料制作角色、道具和场景拍摄完成,也或者直接运用电脑技术制作三维动画,这一阶段需要有较高的美术技能来制作完成;后期阶段则需要把握动画片的整体艺术效果,使最终的影片能在艺术表现上更加突出主题概念和精神内涵,形成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那么,动画制作需要从业者既要有一定的绘画表现功底,也要整体性的艺术设计素养。因此,在色彩方面,既需要制作者有能力运用色彩写实技能描绘场景环境、塑造人物性格、突出画面气氛等,也需要运用色彩设计能力,把握整体影片的色彩关系和艺术风格等。就目前的趋势看,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入学前一般以短期应试训练为主,而应试训练虽然能够使一部分学生通过专业考试,但是并没有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就色彩基础而言,应试培训的色彩课程以色彩默写为主,主要内容为静物或风景,这种训练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定的色彩基础,但容易使学生对色彩认识机械化、概念化、习惯化和技法僵化,甚至产生拔苗助长的现象,从而无法正确地认识色彩内涵。另外,从专业兴趣的角度看,学生对动画专业的兴趣往往并不是建立在真正客观的理解基础之上,所以在入学之后往往会因为实际的偏差而逐渐淡化兴趣,甚至产生反面效应,将专业学习作为一种获得大学文凭的消极过程。这些因素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去思考,专业基础建构阶段,如色彩基础、造型基础等,该如何学习,确立什么样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态度,选择哪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掌握哪种表现技能,熟悉哪些材料、工具等,将更利于日后的动画学习和创作。

动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反思

水粉画,目前是中国高校一般设计专业基础阶段色彩训练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已经有比较久远的传统、稳定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但随着不同设计专业自身发展趋势的变化,新兴设计理念的注入,以水粉画教学为主导的基础阶段色彩课程也呈现出革新性和多样性的趋势。水粉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不透明的水彩,属于水彩画范畴,在西方艺术中,水粉画并不是一种独立意义的画种,大多应用于广告招贴画领域。在国内,由于传入之初,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粉画切合当时社会美术普及和实用美术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水粉画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具有时代性。水粉画介于水彩和油画之间,并且可以与丙烯颜料混合使用。透明性不如水彩;覆盖性较之油画、丙烯则偏弱,干透之后,在纯度、饱和度、透气性和肌理感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劣势,而且不易长期保存。那么,对于动画专业而言,其是否适应其长远发展,有助于动画色彩基础体系的完善,并且能否与后期的高级动画专业课程学习和技能培养一以贯之呢?优点上,水粉便捷且易上手,学生普遍具有基础,教学体系成熟。但是,缺点在于后期与高级动画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学生不易转换;在具体动画制作环节中,不具有普遍运用的特点,且不易与水彩、彩色铅笔、马克笔等现代影视动画创作中常用的色彩绘画工具相结合。国内高校中,除了油画等少数专业外,一般设计专业都不会采用油画作为色彩课程的训练手段。究其原因,油画专业性强,工艺和技法复杂,学生不易上手;另外,高校基础阶段色彩课程学时有限,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其特点和技法,且对于后期高级动画专业课程不具有衔接性,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不具有普遍应用性。水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西方艺术中一种重要的画种之一。虽然早期因常用于速记色彩或勾勒创作草图,被认为只是一种附属、低级别的画种,但随着近代艺术家不断地历练与创新,使水彩逐渐展示出艺术的光芒和价值。水彩具有透明性、便捷性、速写性等特点,干湿技法兼容,既可以行云流水地勾勒大效果、大气氛,也可以逐层叠加深入逼真地刻画,不易变色,且易保存和携带。就动画专业而言,其劣势在于,水彩教学体系在国内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并不具有普遍性和普及性,但是相比油画而言,水彩画与水粉画一样容易上手进行训练,可塑性强,易操作。相比水粉画而言,水彩更便捷,既能像油画一样逐层深入刻画,又能运用湿画法表现快速效果,且色彩关系更饱和而不易变色。从动画领域的发展看,水彩画在整个历史发展中,都是动画师、插画师普遍采用的绘画表现手段,如尤伯•艾沃克斯、宫崎骏等。而基础阶段的水彩画训练,更容易同后期高级动画专业课程相衔接,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水彩画技能来完成动画制作流程中的前期美术设计、原画设计、中间画绘制等各项具体工作,使前后学习紧密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另外,水彩画较之水粉画更具有国际性和艺术性表现,更易于同国际动画产业制作标准接轨。#p#分页标题#e#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6

1.动画教育人才缺乏

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工程,国内真正的现代动画教育起步才不过七八年时间,教育界自身还没有培育出与动画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有的学校专业教师只有一两个人,很多课程不能开设。不仅普通上课教师缺乏,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理论研究对于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着动画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动画教育的深入发展。但现在缺少相应的理论人才,一些基本理论还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尤其是今天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数码技术已进入动画制作领域,对于这一新的课题,必须认真研究如何使这一新的科技更好地推动动画艺术表现手段的发展。”目前动画产业最需要的就是艺术人才和专业人才,其中艺术人才主要指创意、编导和设计等高级人才;专业人才则指专业制片人、专业经理、专业营销发行人员等,而动画行业中“能够融会贯通,一肩挑两担的更为‘稀有’”。国内职业领域内有一批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了动画制作核心技术的人,如果把他们引入到高校动画教育中应该是很有益的补充。国外动画教育大多如此,如德国汉堡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要求动画专业高年级教师必须是在职的广告或传媒设计专业人员,并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便不断保持教学的前瞻性和专业性。但社会上的动画人员很少具有高职称、高学历,高校的师资引进多是以高学历、高职称为标准,因此可能存在无法将社会人才纳入到高校动画教育中来的问题。

2.教育观念落后

动画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制作手段,综合文学、美术、电影、音乐等传统艺术的综合性学科。目前有些教育机构单方面强调动画的技术性,甚至直接强调速成化,忽视了相关的人文课程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当前各高校课程的安排中就可以看出,艺术史论、文学欣赏、音乐、哲学等人文课程一压再压,甚至给学生造成错误观念,认为学会美术和动画软件就是合格的动画人才。如果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那只能培养出一些工匠型动画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动画教育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如美国的动画教育开设的课程很多,既有美术课程,又有电影课程,还有形体课等。旧金山州立大学动画教育必修课只有5门,选修课却有30多门。学生的软件课程是没有学分的。而学习软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它能带给你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它怎样去支持你的创作。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和实践脱节

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的目标是为动画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动画产业的发展是动画教育的基础,同时又受到动画教育发展的制约。当前动画教育能够迅速扩张,和动画业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且投资回报率高等有关,因此动画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与动画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和动画实践结合起来。美、日、韩等国高校动画教育师资有很大部分是直接来自动画公司的资深从业人员,行业和院校的互动,能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动画这个行业。

二、总结与思考

动画教育师资应该是影响中国动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1.优化师资结构,充实人才资源

合理的师资结构是保证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加强动画师资力量上,可以采取“自培”与“拿来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校骨干教师有计划地培养,分期分批派到国内外知名动画院校学习。另一方面将校外专家、动漫企业的优秀工作人员请到学院来,这样可以利用企业已有生产设备改善动画实习条件,让动漫企业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以企业动画生产项目带动动画理论与实践教学;再通过动画教学与科研,指导和提升企业动画生产的数量及质量,促进动画教学科研与动画生产项目良性互动。

2.转变教师观念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动画教育和传统的设计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动画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追求时尚,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在数字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优秀的动画教师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顺应时代潮流的观念,要时刻保持对新生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要具有对新生事物的把握能力和领悟能力,使动画教学时刻保持新鲜活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原动力。

3.引进动漫企业,密切动画教学与社会、企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