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制作论文范例

动画制作论文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1

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动画人物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动画人物不仅承载了巨大的历史文化信息,还置身于庞大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是人物的外貌、生活生产工具还是装饰等,都与当时的民俗有紧密的联系。蒙古族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区,该地域的气候和环境让这个游牧民族形成了游牧狩猎的习俗,同时也形成了勇敢无畏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在设计蒙古族历史人物角色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利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一些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等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动画人物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个视觉符号,还要设计与其形象相符合的身份和性格。如,我国经典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在艰苦的环境中养成的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对当时的小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该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动画人物主创人员曾冒着严寒深入蒙古大草原,通过深入了解蒙古族人和真实体验蒙古族人的生活,对当时小姐妹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设计出这部蒙古族生活题材动画片,塑造出的人物自然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动画制作中的场景设计

没有场景环境就没有人物,这是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反复强调的,由此可见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动画的场景设计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与效果,物质包括结构、景观、建筑、道具、装饰等,效果包括色彩、光照、气氛营造等。优秀的场景设计不仅要具备极好的艺术渲染力,还要能对突出角色形象有所帮助,即能完整地体现出角色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蒙古族题材动画制作对场景设计有特殊的要求,要以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特点、自然景观和地域特色为出发点,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特征。蒙古族的景观包含自然风光和蒙古族独特的人文景观,两者相结合才能诠释蒙古族的民族风情。首先,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场景选择要结合蒙古族生活的地域特点。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包含多树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沙漠,总的来讲是以平原为主,其特点是视野辽阔、一望无际。其中,蒙古草原东部蓝天白云和河水弯弯是其最大的特点,西部为腹地,以荒漠戈壁为主,人烟稀少,拥有蒙古特有的大漠风光。《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场景设计就具有典型的草原西部特征,偏干旱,整体的色调偏向灰黄,具有“大漠孤烟直”的意境,这样的环境为暴风雪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整个情境衔接得也很自然。而国产动画片《勇士》的场景则是典型的草原东部景色,蓝天白云、朵朵白花,无高大的树木,内蒙古草原的山丘表现得十分明显,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们体验草原的风光,感受蒙古族的习俗和文化,很容易把观众带入蒙古草原的生活环境。上述两部动画片中景物的设置除了表现出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让人们感受蒙古族独特的风光,还对人物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如,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两位小姐妹在暴风雪中为了大家的利益而不屈地奋斗,表现出她们小英雄的气概。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的场景设计中,设计者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场景要能表现出民族风俗。蒙古族题材的动画片一般是围绕蒙古族的历史人物传说展开的,涉及历史人物的生活和习俗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与其他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蒙古族题材动画场景设计一定要遵循客观的存在,设计蒙古族一些特殊的文化习俗时一定要立足实际。第二,场景设计要能烘托角色的情绪。角色的渲染除了动作和表情的设计外,还需要将角色置于合适的场景中,让场景的烘托功能能增强角色情绪的感染力。好的场景能让角色形象更加饱满,因为角色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表现出某种情绪。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扮演适时变化的环境气氛可以充分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不同的场景对不同情绪的烘托有着极大的帮助。如,灰暗的色调能烘托角色痛苦、感到压抑的心理;荒凉的场景能烘托角色孤独寂寞的心理;鲜明的色彩能表达热情奔放的氛围;一些放射性的抽象场景则能表现出角色彷徨、紧张的心理。

三、总结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2

一、日本动画教育课程内容和中国动画教育课程内容比较

1.中国动画学校的课程

中国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各类大学,包括公立大学,民办大学,学校教育制度分为4年制和2年制。日本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大学和专门学校。其中大学多为4年制,专门学校多为2年制。大学的动画专业和中国一样,除专业课程外,还包含基础教育课程(公共课)如美学论,外国语等。2年制的大学,如专门学校,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没有基础课程教育。目前,在中国的动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也有部分学校没有教材。下面就对中国各大学的动画教育的大致教育课程做简单介绍:(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线描电影论动画概论第2学年素描色彩透视人物设定运动规律插画场景设计第3学年雕刻定格动画漫画技法3D技术(3DMAXMAYA)网页设计FLASH动画第4学年毕业作品毕业论文(2)基础教育课程第1学年英语古典文学法律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思想修养政治经济学现代文学中国美术史第2学年外国文学外国美术史形势与政策体育思想概论艺术概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第3学年形势与政策美术学概论邓小平理论音乐简史戏曲鉴赏

2.日本动画教育课程

(1)四年制大学

东京工艺大学动画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东京工艺大学的教育体系有着与动画有关的广泛领域的综合教学理念,在动画学科实行综合的动画教育和研究。主要通过从对传统动画的制作技法的学习和实践制作到数字化电脑技术的运用及表现方法的学习,通过对动画与之相关的广泛领域的详细了解,充实动画知识面,注重综合素质培养。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动画特别讲座A(选修)动画概论A(选修必修)动画史AB(选修必修)动画技术论ⅠⅡ(选修)基础演示ⅠⅡ(选修)基础造型实习(选修)动画表现基础(选修必修)电脑基础ⅠⅡ(选修必修)动画Ⅰ(选修必修)剧本基础(选修)动画背景Ⅰ(选修)素描A(选修)基础技法AB(选修)第2学年动画特别讲座BC(选修)发达心理学(选修)电影史AB(选修)动画史CD(选修)漫画论AB(选修)动画心理学(选修)动画构成技法(选修)新媒体AB(选修)素描Ⅲ(选修)3D技术设计Ⅱ(选修)第3学年领域研究(选修)动画特别讲座D(选修)电影构成论(选修)广告媒体论(选修)设计论(选修)著作权制作论(选修)电视节目制作论(选修)电视剧论(选修)动画演示课(必修)新媒体C(选修)动画制作(必修)第4学年毕业创作研究(必修)2)基础教育课程工艺制作艺术学A照片学概论B影像学概论B设计学概论B媒体表现概论B漫画学概论B艺术学B美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色彩学视觉传达论西洋美术史A日本东洋美术史A西洋美术史B日本东洋美术史B造型心理学认知科学艺术学特别讲座美术史特别讲座现代艺术欧美话剧论文艺理论音乐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日本文化史造型基础学图像和数字物理学概论光和视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外国文学社会和思想等

(2)专门学校

大阪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大阪动画学院是日本动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向日本的各大动画公司输送了大量的动画人才,其中较多的为动画师。大阪专门学院动画学科的课程是从通过对初级动画技术到高级动画技术的理论学习,再加以实践的自作理论学习,包括基础绘画,色彩,场景画,后期的上色,合成编辑等动画制作过程知识的全方位学习。①对制作现场的现场状况的了解和基本动画知识的学习。一边通过对动画的历史和发展,动画的制作流程等的学习,在这同时,同步开展动画的实践制作学习,如对物体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拷贝绘画学习,物体质感的表现学习。

制作现场状况和基本动画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基本绘画Ⅰ:原画的拷贝学习,中间动画的理解基本绘画Ⅱ:人体各角度的形态,静物素描,动物画基本绘画Ⅲ:对比表现,错觉效果的理解基础教养Ⅰ:动画专业用语的理解,制作现场的现状基础教养Ⅱ:分镜表和动画时间表的理解角色创作Ⅰ:动漫人物素描和人体基本动作角色创作Ⅱ:角色感情表现及演技表现角色创作Ⅲ:动物的动作研究和绘画练习人物表现Ⅰ:人体的结构和人体素描,风景人物表现Ⅱ:动作姿态,人体服饰质感表现:石膏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绘画分层的构成:帧数的对比,构图法,视觉效果角色设计:角色设计及设定a动画制作现场的流程在学习立体感的表现,透视,背景美术的基础上,开始把动作的表现加入到动画的实践制作中。教学课程要遵循动画制作现场的流程来进行。动画实践Ⅰ:分层动画动画实践Ⅱ:摄像机镜头动画动画实践Ⅲ:后期合成,特效动画b把握制作流程,专家现场指导通过策划,剧本,分镜,原画,动画的制作,中间帧,色彩,背景,CG,合成编辑的作业练习,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画作品。制作演示:动画电影,电视剧版动画的制作过程了解策划,制作:工作进程安排,故事版设计和分镜制作实习Ⅰ:动画制作设备和工具,CG软件的理解制作实习Ⅱ:自创剧本的策划和制作制作实习Ⅲ:数字化电脑应用动画制作c动画制作的CG技术的学习在现场的实践制作中,按照日本动画业界的动画制作流程,开展对CG技术的学习。影像表现Ⅰ:自然物体的动画和质感的表现影像表现Ⅱ:摄像机的指定及特效表现取消基础教育课程。

二、中国动画教育体系的改善和发展

1.教学课程

从课程的内容上来看,中国的动画课程虽然已经有针对专业性的课程,但是与日本的动画课程相比较还相对较弱,就动画的表现技法和技术而言直接对动画有利的专业课程还不够完善。因此,为培养优秀的动画人才,首先,改善我国的动画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很必要的。我们应该参考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的教育体系,开发更有效的动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首先,我们的教师要不断的提高对动画的认识和理解,加大力度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动画教育的培养可以分为剧作方向的培养和动画制作人员的培养。这就如同日本的动画学校分动画专门学校和动画研究所。动画研究所就是以动画的历史,发展,动画内容等的相关内容为中心,进行理论研究。而动画专门学校是以动画制作为重点,培养动画公司所需要的动画绘制人员,而这个环节的动画绘制人员也是需求量最大的。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动画教育方向的定位,应该定位于动画制作的人员方向的培养,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动画人才应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为基础,如1素描能力2对物体特点的表现能力3角色演技(外形特征,心理特征,感情变化,剧情发展)的理解力4趣味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5故事内容的理解力,把握力和敏锐力6对动作的观察力7对整个工作流程的把握能力,和团结性。应该本着以上条件,开发开设有效的,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课程。#p#分页标题#e#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我国的动画课程与日本相比较,我国的动画课程虽然以涉及到了动画运动规律及原理的课程,但仍然是偏重于理论上的研究,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实践时间远远不足。从之前提到的日本动画学校的课程来看日本的动画实践课是占有很大的比例的,无论是日本的综合类大学还是动画专门学校通常在课程安排上先是专业课的演示课程,也就是我们的理论基础讲解课程,然后紧接着就是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而我们的课程设置里几乎是没有动画实践课程的,大部分的动画学校都是在学生4年级快毕业时才接触到动画制作,然而动画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揣摩才能掌握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的学科。通过短短的4年级半学期的动画实践是完全不能到达训练的作用的。所以我国的动画教育课程也应该大量投入实践创作中,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能力。认真研究动画绘制方法,帧数的时间把握,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画教育目的。

再次,树立正确的动画教育理念,在动画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3D技术,电脑CG技术已经成为了制作动画比不可少的技术。但与此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传统的绘画基础教育。据调查统计,日本的动画公司和游戏公司(光荣,任天堂等)在招聘动画制作人员时,仍然以制作人员的绘画能力为首要基础。所以传统绘画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要有效的把传统绘画技术的培养和CG技术的有效结合起来。

最后,与日本的动画学校课程相比较,我国动画教育课程接触动画专业的相关课程的时间上相对较晚。从日本的课程设置来看,日本的动画学校无论是综合类大学还是专门学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让就直接入正题,直接进行动画概论,制作流程,动画专业用语,动作制作基础的课程,及场景的制作,角色设计等课程。而我们的课程基本在一年级几乎没有涉及到动画专业相关知识,还是停留在传统绘画基础上,传统绘画基础虽然是不容忽视的学科,但也置后了学生接触专业的时间。我们在引入动画专业的学生时,在他们考入大学之前就应该提高对他们的绘画基础要求,也就是说绘画基础要求是他们在高中就应该解决好的问题。在跨入大学校门后就应该尽快让学生接触相关动画专业知识。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若实现由“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践教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它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联系地越来越密切。一个应用型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实践性教学成为衡量其重要指标之一。但结合当前高校人才现状可见,许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常常存在设计观念滞后、应用能力不足等缺陷,使其难以满足实际岗位需求,更谈不上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动画专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质,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出系统的综合性实践项目,让学生深入动画企业、实践基地实际参与到动画的制作中去,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促使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实践中践行理论。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团队合作等能力和锻炼其各项综合素质,促进动画专业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动画专业的特征   高质量动画制作是靠团队合作来完成的。自动画产生以来,就一直沿用前期创意———动画制作———后期特效制作———剪辑合成等生产流程,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来运行整个生产或创作。经验技能性,主要强调学生的动画制作技能,它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经验的积累。当前,动画创作理论的发展尚未赶上技术的脚步,且大多与影视创作、多媒体制作类似,缺乏独立的技术系统给予支持。因此,要求学生在注重动画制作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逐步提炼出相关的动画创作理论。此外,动画这种艺术形式综合性较强,因此任何一种单纯的理论是无法对动画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方案,即便在借鉴影视、多媒体等相关理论也很难完全解决,常需制作者结合实际经验。因此,动画制作是一门对经验积累要求较高的专业,也是一种经验技能。随着技术与设备更新时间的缩短,动画制作所需软硬件设备及制作技术也在飞速更新。目前我们常见的动画制作,都是基于在软硬件两大系统构建的数字平台上进行的。另外,计算机、显卡、摄影机等硬件设备的快速更新进一步带动了动画制作软件的更新升级,使得动画制作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按照摩尔定律进行计算,计算机CPU性能每18个月提高一倍,价格便下降一半。而在现实情况中,计算机组件的更新换代周期常小于18个月,因此动画软件速度变更快。在这样快速更新的软硬件影响下动画制作工艺流程与核心技术也在发生改变。   二动画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的研究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近七成高校均设置有艺术类专业,其中动画专业随着近年来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这些院校基本上都涉足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由于办学基础的薄弱导致大多数高校在办学模式上趋同,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同程度脱节的现象。短期膨胀庞大的办学规模与产业发展表面上看起来繁荣,但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在人才培养中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性课程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且考核标准不统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盲目状态,能力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轨。针对种种问题,高校动漫教育者应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动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构建科学的实践性课程与教学体系。目前,很多开办动画类专业的院校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提出了1+1+2、2+2、1+2+1等模式,他们尝试将课程模块化,如专业基础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将知识体系分模块来实施,或者有意识地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等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但从人才培养结果来看,专业模块化和不得法的加大实践模块的时间长度,所取得的成效不尽明显。四川美术学院动画学院作为部级动漫教学基地,依托重庆广电集团在川美建立的视美动画基地,他们提出了“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几年的尝试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高校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但是不同于四川美院,综合性高校有它特有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管理方式,有条件但缺乏专业院校的基础和灵活性。课程完全实现项目化条件不成熟,并且容易将学生课程工业流程化,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挖掘。我们(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经过对2007-2010年四年动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就业等情况调查,对动画专业人才能力结构、人才能力形成规律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综合性实践项目设计是建立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科学的实践教学设计能够包含基础专业理论、技能技巧、市场规律研究等实践内容的综合实践项目,可以将课题组教师分别安排在项目系统中,分担不同年级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师资源,注重综合性社会实践项目的系统性与结构性,由简到难逐一分解。在过程中植入到各个年级和不同基础的学生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解决综合性项目的过程中逐步转化,形成合理、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高校动画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要构建相对完善的动画人才培养体系,在优化和提升动画专业整体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动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为目标,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以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为切入点,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实现对动画专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创新,进而在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校内校外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环节。实施模块化和开放型的课程教学,同时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间的相互衔接,突出动画专业学生主体实践创新性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渐进性。   (一)重视数字动画技术教育   技术是知识具体化的运用,也是实现特定目标的途径。对于动画制作而言,技术十分重要。动画的出现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无技术进步,动画便不会产生,更谈不上优秀的动画作品。例如,在20个世纪末,迪士尼大胆使用PIXAR计算机技术工作室重磅打造世界首部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并以此翻开世界动画制作新一页。随后,立体感和真实感极强的三维动画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主导了动画领域。但就我国当前高校动画专业现状而言,普遍存在三维动画教师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动画专业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精通计算机动画软件,却对艺术缺乏敏感、关注和感悟。而艺术类人才却恰恰相反,对动画软件知之甚少。这种现状的长期存在将严重阻碍我国动画业的升级进步。如何构建数字时代下的动画技术与艺术教学,是许多高校考评动画人才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准之一。#p#分页标题#e#   (二)构建课程项目化、课堂实战化、能力复合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1.项目教学。有效引入实际商业项目、公益性大赛或设计项目以及科研项目,将分别具有实际市场应用、学术研究和科研价值的项目进入课堂,让教师、学生带着责任和兴趣参与到实践中去。同时参照动画制作流程和商业项目部门设置教师工作室制,搭建具有系统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实践平台,逐步构建实践教学团队。以特定项目为导向,实现学生的团队协作,使其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团队策划能力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教学可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相应的经验,通过对某一类型或系列项目的反复训练总结出动画作品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制作时间中,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实践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可针对自身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自身匮乏的能力进行重点补充和培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   2.构建完善校内实践场所。高校应当以动画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积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推进校内实践场所的构建与完善,实现校内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接轨。高校应当在有效利用自己条件下不断寻求构建兼具教学、科研、培训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的实验场所。   3.建构高效的专业实习平台。对学生而言,专业实习是其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故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情境,力求使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更多专业实践机会和社会能力。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加深自身对动画创作和产生的感想认识,不断开拓知识面和视野,以具体实践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深入理解。此外,校外实习还可加深学生对企业运作模式及管理模式的认知,提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其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可结合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逐步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动画制作认知系统。   4.加强动画业内专家的交流。高校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一些动画制作行业精英、动画艺术家、企业管理者到学校讲学,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动画行业最新态势有所了解,激励其在学校阶段便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使其能更好地就业。此外,动画专业的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学生主动去参加一些业界活动,加深自身对动画行业的理解,并从参与、欣赏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发掘学生内在创造潜力。   5.实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动画专业的学习内容要以岗位要求为基本大纲,因此要发挥市场的专业导向作用,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构建。首先,要根据社会岗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与技术的要求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在充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侧重学生动画制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其中,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应注重自身建设,与国内外行业一流精英策划、制作团队合作,以聘任为机制组建高校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形成高校自身动画制作精英团队,进行动画技术开发和原创动画制作。第三,应让学生参与到动画设计、生成、管理过程之中,以实际情境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应逐步拓宽校企合作,寻找有效的产学研结合点,并逐步实现独具高校自身特色的校企双方互动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率。   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突出应用性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创造性地引入动画工作流程和行业惯例进入动画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强化了课程与教学的针对性。其二是面向市场需求,同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市场为准则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兴趣和责任的双重推动下进行实践,同时也解决实践目的不明确所导致的盲目性。其三是综合实践项目在实行工作室制的基础上提供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的岗位,使他们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技能岗位,或者单项技能多次实践的机会。其四是综合实践项目的积累,为产业化和科研提供有效的基础,有效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同时也是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有效途径。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4

关键词:动画概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

动画是一个包容性很强又相对独立的专业,是最典型的艺术与科学的统一,《动画概论》是动画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从一个动画爱好者,到准动画人转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从最初对动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和知识通道,即对动画从一般认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为达到科学认知的境界铺垫基础,与此同时,培养并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创造条件。

一、课程现状分析

1.课程内容

《动画概论》能让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动画的魅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扩大眼界,感受动画的无所不能,感受能像上帝一样去创造世界的神奇,对动画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动画概念、动画的艺术和技术本质、特性的阐释,为学生建立全面的动画概念。通过对动画发展历史的追本溯源,翔实的史学让学生了解产业化团队制作动画的流程,也是借由通过对动画制作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深入动画制作技术核心,为日后加入到动画行业有一个清晰的先行了解。将形式多样的动画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类型划分,让学生知道商业动画和艺术家动画的不同之处,用经典作品拓宽动画视野、巩固强化对动画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动画风格流派的介绍,让学生看到动画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也以此全面理解动画的内涵和意义。

2.课程存在的问题

《动画概论》属于动画理论课程,因其理论性强,大多数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而这种方式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对于喜爱影视动画的学生来说,按部就班的讲授会让他们的注意持久度降低,轻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动画是一个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动画认识的基础上能够完成实际的制作。所以在理论讲授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因为内容的引导而产生实践动手的意愿,但在课程上很难满足,这也容易导致学生的体验感丧失。在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并了解要从泛动画的概念去看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过多的理论分析会让学生觉得是纸上谈兵,没有切身感受无法正确了解动画行业的发展。课程中暴露的这些问题也是动画理论课中经常存在的一些通病,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单一,互动性缺失,让学生无法得到足够充分的养料,丧失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容易对动画形成片面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措施

针对在课程中暴露的问题,试图从教学的内容、学生参与的互动性上做一些改变,改变以往《动画概论》只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的定义。

1.理论与动手实践结合,边学边感受动画的魅力

动画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我们常说艺术先行,而技术后置,当我们提出了一种艺术的畅想,势必会想到该如何去实现它。《动画概论》课在讲解动画的艺术和技术本质时,让学生看到动画先驱们做的一些探索尝试,从手翻书到走马灯,再到诡盘幻盘、光学影戏机的时候,都十分的好奇和兴奋。其实此时的他们和彼时的那些动画先驱们一样,都处在摸索动画如何实现想要探寻动画制作方式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候让他们亲自动手尝试制作一个视觉玩具,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动画制作的快乐。通过这个简单的制作视觉玩具的课题,学生会改变对原有动画的一些认识,发现制作动画原来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与此同时,看到其他人做的不同类型的视觉玩具,他们也能更形象地了解视觉暂留原理对动画的重要性。讲到动画师们要打破静态画纸对动态瞬间的束缚,想要通过画笔一张又一张地让自己的画动起来的时候,学生观看很多有趣的动画作品,动画先驱的动画制作方式远没有现在对于设备的要求那么高。学生经过相对系统的美术技能训练,基础好的同学有的已了解了一些视听语言,导演基础的片段知识,掌握了部分动画的制作技术。结合看到的通过逐张绘制方式制作的动画,可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在这个时候再需要加以引导,让他们关注到动画的趣味性,他们会迫不及待十分投入地去做自己的第一部动画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动画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在这期间会有很多难题需要去解决,如何化解这些问题而最终让动画动起来,是对学生的考验。这也是很好的参与体验过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第一部动画作品时的兴奋和成就感,会成为他们日后投入到动画制作中克服艰辛、支撑他们的一股无形的力量,相较于一味地照本宣科,自己亲手实践主动思考的效果,其实更能燃起他们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有温度易接受。

2.角色转换,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课题的讲授

传统的理论课程都是由老师主讲,学生只负责接受知识,这种模式虽然可以让老师把重要的知识点讲授清楚,便于学生理解,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只是被动接受。作为大学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负责抛砖引玉,在关键的地方把握方向,更重要的是锻炼和激发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尝试翻转师生之间的角色,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导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带着对动画的好奇心及各种疑问开始自主学习。在准备的过程中,组员们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组的内容。学生互相讨论并进行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表达和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导者,对他们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强调,更多的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0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他们从小看着动画长大的,有主见和想法,善于表现自己,通过角色互换这种方式授课,让老师看到了他们的思想,更加了解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于动画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国家和动画师,了解的内容十分全面,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逻辑思维清晰,内容丰富,对待新事物的看法和角度独特,远不是肤浅的喜欢。发表对中国动画的看法时,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谈出自己的见解,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课下做了翔实的调研,他们的认真程度也让同学刮目相看。这种方式真正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学习。

3.走进市场,切身感受动画公司的真实环境

传统《动画概论》教学方法单一,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少体验感。学生思维的想象,只是在于单纯地说与想的过程,学生只能运用听觉和想象,这对于本来就具有抽象性的知识内容,学生很难真正感受它的存在。如果学生不能切身体验当时的情景,很难真正领悟到动画师创作动画时的氛围和心境。动画的制作流程从前期到中期到后期,每一部分都有大量的工作,更是需要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在讲解动画制作流程时,如果能带领学生去动画公司考察,让他们真实了解业界的常规态势和行业标准,可以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知。课堂上理论的讲解,和课余的实地参观考察,两者结合,会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动画概论》这门课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设想

1.考核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理论课考核方式多注重应知应会知识的考核,形式多为试卷考试或观后感论文的撰写,学生如果拿出时间来多记忆,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动画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极强的专业,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和实践结合,才能将所学融会贯通。作为学动画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的活跃和实际的应用能力也是考核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考核的方式应该贯穿于课程的每个阶段。《动画概论》考核的方式可以多与实践结合,通过亲自制作动画原理的视觉玩具检验他们对于动画的本质的认识和了解,在动画流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完成整个流程的实例展示;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完成对动画产业现状的分析并做课堂汇报,分组收集风格流派迥异的作品展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团队意识。

2.以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

动画是包罗万象的,是像上帝一样创造了一个世界,所有利用逐格摄影技术拍摄的影片都可以称之为动画,这是《动画概论》课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认知。动画不仅是学生常接触到的商业动画、番剧,还有展现艺术家个人魅力的艺术家动画,但是学生在这之前接触的十分有限,多看片子,成了这门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去看不同风格的影片?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当作业布置给学生,学习效果可能甚微,但是转化一种方式,逆向思维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可以在课程中设置分组竞猜环节,每组学生准备一个主题的相关动画资料,来让其他学生竞猜,并在课前设置好淘汰规则,可以激发学生自主看片,提高阅片量的积极性。我们所处的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关动画影片的信息超越了内容和形式本身,大到创作团队、产业内幕、专业点评,小到个人情怀、幕后花絮等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构成动画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竞猜的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对这些信息的关注也是构成动画专业学生敏感、灵活、变通,善于观察、表达、分析的素质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动画概论》是动画专业的先导课程,对学生日后进行专业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画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前沿知识的敏锐洞察力,还要能将艺术素养和技术能力有机结合,所以在教学中要时刻联系本专业的发展,考虑学生的互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是不断修正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作为老师严谨治学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贾否.动画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优秀民族文化动画教育创新发展

一、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国动画的独特内核

任何一个国家的动画作品都离不开体现民族性的故事内核,动画作品只有坚持本民族的文化内核并充分发挥其特质,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从中国动画的发展史看,优秀的民族文化正是我国优秀动画作品的独特内核,笔者试以实例说明。1941年,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开创了我国民族动画创作的道路,这是我国动画作品中首次融入传统民族文化,为我国动画之后的发展探索了新的方向。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其拍摄了一系列颇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如动画作品《大闹天宫》和《牧笛》、剪纸动画《金色的海螺》、木偶片《孔雀公主》等。当时《大闹天宫》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部影片标志了中国动画片制作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同时也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走向成熟的标志。其民族化具体体现在题材选自中国名著《西游记》、在配乐中融入传统戏曲艺术、在造型上融入中国元素等。1979年,我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彩色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片中的哪吒从莲花中诞生,扎着两个丸子头,穿着红肚兜,表情坚定,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儿童形象。画面中大量运用了祥云这一中国元素作为装饰物,场景中的山水运用了水墨画写意的形式,呈现出中国画的传统样式。从上面的例子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动画的概念和体系逐步形成。中国动画在画面上脱胎于绘画、玩具、皮影、剪纸、木偶、戏剧等艺术形式,在内容上汲取了中国古典神话、民间传说、古典小说、传统寓言的故事核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动画“中国学派”。因此可以说,动画“中国学派”的文化身份和基础就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动画“中国学派”自诞生以来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期,在探索民族精神、传统艺术和动画教育方向上耗时较长,今天的中国动画艺术终于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全新时代。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图1)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影片对名著故事进行了新的演绎和拓展,通过现代的动漫制作技术,赋予动画新的内涵。该动画借鉴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包括京剧、皮影戏等。此后的《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作品也延续使用了“中国学派”的经典风格。可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民族文化都是中国动画作品的生命之源。

二、我国高校动画教育体系现状

中国动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学派”的发展,“中国学派”的发展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承文化,教育先行,要想实现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动画教育的引导作用。自2000年以来,我国动画教育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底,全国开办动画专业的院校有400余所,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约有1000所,学生有近40余万人。

1.动画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

目前我国动画人才的培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高职高专教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第二层,本科教学培养创作技术型人才;第三层,研究生教学培养高级创作型与理论研究型人才。同时,动画教育培养的人才按类型主要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策划人才,负责策划创作与生产;第二类是创作人才,负责形象编导、场景动作设计、漫画创作、游戏设计等;第三类是制作人才,负责电脑动画制作、传统动画制作、漫画制作、游戏制作、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第四类是营销管理人才,负责营销策划、制片管理等。

2.动画课程的设置

动画课程总体设置上分为四大块:一是基础课程含美术设计基础与理论课程;二是专业课程含动漫画理论课程、动漫画技法与设计课程、动漫画创作课程;三是计算机技术课程;四是影视基础理论与技术课程,及其他的剧作、表演、音乐等课程[1]。

3.动画教育的教学模式

动画教育在教学模式上主要分为传统的艺术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理工科教学模式以及几种模式的混合体模式。传统的艺术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上为从艺术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创作实践课、毕业创作或毕业论文结束[2];实践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厂校结合等方式进行;理工科教学模式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实践创作。如,中国美术学院动画学院在本科一年级时就进行基础部的统一专业基础教学,二三年级时进行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的教学,三四年级时让学生开展创作实践、实习考察、毕业创作以及论文写作等活动[3]。经过20年的发展,与“中国学派”一脉相承的中国动画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形成,课程的设置也日趋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动画教育体系对动画人才的文化修养、艺术气质的培养还不足,部分相关院校围绕民族文化开展动画技术研究与教学的能力也有待提高。目前部分院校师资力量单薄,缺乏科学先进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动画专业计算机教学大多重视国外通用软件技术,忽视了对中国传统动画技术如水墨画、剪纸、偶动画等的现代化与电子化发展的研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动动画教育的创新发展

随着众多地区将动漫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大量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动画产业基地纷纷成立,整个动画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高校作为培养动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培育人才时一方面应当考虑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应当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指引方向。笔者认为,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角度出发,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发展。

1.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提取动画创作课程素材

中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传统艺术表达手法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开展动画教育可以从中提取创作题材和精华。如,高校可以将中国民间皮影的制作技术思维和技术特点应用到现代动漫创作中,开发专门的皮影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现代数据分析、数码应用数据库知识等内容培养专业人才。除皮影艺术外,京剧、年画、国画等传统艺术都可以融入动漫创作。高校动画教育应借助先进的动漫制作技术,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审美价值取向、契合现代文化消费需求的动画艺术形象。我国的动画创作要体现中国儒、释、道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观、民族精神、文化理念等,注重内在涵养、外在和谐的中庸之道,注重敬畏自然和辨证统一的生存理念等。高校要意识到动画创作课程的重要性,着力构筑现代动漫教育创作课程的新模式,以注重原创性、创新思维、人文内涵为宗旨,打破以往动漫专业教育中过于注重画技、数码技术、现代商业运作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动画教育中的文化本位特征,从优秀民族文化中提取动漫创作课程素材。

2.产学研创联合推动民族文化在动画教育中的传承

在讲授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时,高校可以开设关于传统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的讲座或选修课,结合优秀案例分析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在其中的运用,通过临摹作品和专题研讨,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制作手法,将传统的艺术手法融入动画教育的日常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创作,引导学生开展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的认识、调研以及实践活动,将民族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在教学模式上,高校应当发挥产学研创联合的作用,推进产中创、学中创、研中创,通过创新将产业需求、学校教育、技术研发串联起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走有前瞻性的、面向全球动画产业市场的三维动画艺术人才培养之路。在产学研创联合的基础上,高校应让学生积极接触优秀的国漫工作室,了解当下民族文化在动画中的最新应用,使学生主动在动画创作中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

3.动画作业与作品思政有机结合的教育新模式

高校应该将学生作业与作品思政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动画作业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应运用德育特有的学科思维,提炼动画设计制作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技术,升华设计思路,将动画教育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有效的教学载体,使德育渗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恪守用作品影响他人的社会目标,引导学生用动画记录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这样可使学生在创作中树立正确方向、巩固专业知识、提升艺术水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发展。

四、结语

中国动画教育在重视借鉴国外先进制作技术的同时,应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高校作为输出新一代动画人才的基地,应与时俱进,培养受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正确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进一步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伟.普通本科院校动画专业建设思路与对策[J].科学时代,2011(10):223-224.

[2]王六一.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国动画:卷七[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12.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6

 

一、发现问题——高校动画人才与中国动画产业的错位   1.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动画产业,为了使产业健康发展,一系列大力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例如,《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各地政府也加大力度扶持当地动画产业,形式上推动了动画产业的发展。但是中国动画产业的观念滞后,体制瓶颈以及严重抄袭等问题尚在,现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基本的产业链。但是,不成熟的产业也同时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如何使中国动画产业良好、迅速的发展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优秀的动画人才。   2.高校动画毕业生在动画市场中所面临的问题   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素质的动画应用型人才,这批人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力量,决定了一部动画片的整体水平。而中国的动画人才正在逐步的流失。据报道,动漫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缺口非常大,我国目前培养的动漫人才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结构严重失衡,这也使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二、分析问题——高校毕业生难于适应中国动画产业   1.动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原创型人才培养匮乏   中国动画市场沦落为动画加工工厂的原因主要是原创型人才的匮乏,一味地模仿国外动画,并不是中国动画的成功之路。如何培养原创型人才是中国动画教育的一大问题。许多专家表示:高校只是培养了不少动漫制作、技术人才,他们的教学方式过于教条,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形成动漫原创型、创意型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   (2)教学与市场脱节   中国高校动画教学的普遍问题就是教学与市场的脱节,没有真正考察过市场,而是完全遵循课本的知识进行动画实验。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必然会使学生毕业后面对日新月异的动画市场手足无措。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市场实践接触的最好机会,搞好实践教学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专业技能以及就业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高校动画产业的实践教学开展的并不理想,缺少真正的与产业接轨的实践教学。   三、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中国动画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1.“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中国动画高校教育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产业动画的项目搬到学校里来实践。在学校成立产业教研室、工作室,可以联合多所动画高校,根据各自特长分配具体动画项目,让学生毕业之前就可以直接投入产业适应动画市场。并且与企业合作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创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在达到专业制作水平后,对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研究结论以实验短片制作的形式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论文总结,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动画实践项目中去,形成教育模式的良性循环。   2.以动画产业需求制定课程标准   对于新开设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培养课程应该根据动画产业的要求制定一个新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确保高学历的动画人才在以后的动画产业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能够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思考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   (1)剧本、分镜头课程标准   剧本与分镜头设计,都属于动画制作的前期流程,也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灵魂。这一部分是高学历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必须重点掌握的课程。动画剧本的课程要求动画艺术硕士在结课时必须按照剧本特点以及动画产业对剧本的具体要求进行剧本创作,剧本要求主题明确,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深挖角色性格特点,制造合理矛盾冲突。动画分镜头是动画项目中所有工作的依据,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手绘能力来表现镜头,更考验学生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握。这一课程对于高学历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尤为重要。对影视动画作品的特性充分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进一步的专业知识。   (2)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的标准是要求学生能够创作出符合角色性格,并遵从动画整体风格的动画造型。动画企业对动画造型设计的要求实用性高,要求每个动画造型都能流畅的按照运动规律进行表演。对于动画专业艺术硕士来说,在设计动画造型时既要按照动画企业的严格要求,又要重点围绕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来设计角色。   (3)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动画制作是中国动画高校教育最为重视的一部分内容,但是由于运动规律课程的枯燥、复杂,再加上市场上的动画师大多是没有接受过科班教育的从业者,薪资待遇也并不优厚,所以多数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这一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效果最差的一部分。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应该熟悉掌握运动规律的特点,把握好动作以及镜头的节奏感。掌握这一部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直接跟随动画项目制作,以商业标准作为课程标准,作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动画企业的一个突破口。   (4)后期剪辑课程标准   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后期剪辑。剪辑与创意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有好的创意没有过硬的剪辑手段,就无法表达出自己的创意,反之再好的剪辑离开了创意,就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特效手段了。该课程要求动画艺术硕士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对同一视频素材进行不同节奏,形式的镜头组接,并且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故事与情感。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后期剪辑,适应动画企业对后期剪辑的要求。   中国动画教育如何培养出真正的动画人才,归根结底还是要立足就业,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动画人才,才能弥补当前中国对动画人才需求的缺口,从而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实力和专业特长。在开设动画艺术硕士后,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定位好高端动画人才,制定科学的动画培养模式才能依靠动画人才提高国产动画的质量,带动国内动画市场。#p#分页标题#e#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7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制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然而,面对动漫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的教育问题,如何结合民族地域特点发展动漫产业等系列问题,却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本文以广西民族动漫教育的发展及发展模式做综合论述,以之抛砖引玉。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我国动漫市场的需求在迅速扩大,然而国内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国内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低,与国外动漫产业相比,我国动漫业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这导致国内动漫市场以引进、加工、运营为主。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相形之下,中国原创的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   这种市场格局,显然是不利于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动漫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是令人担忧的,在青少年至为重要的成长期,动画片对他们的文化熏陶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动漫流行的今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受到欧美、日韩文化影响太大,意味着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价值观不能有效地传递给青少年,从文化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幸的是,政府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为此,决定大力发展和扶持国内的动漫产业。其中的一个大力举措就是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紧接着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制订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增设了少儿动画频道、扩大了少儿节目中动画的播出时间和播出数量,同时要求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中,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可见,政府对国产动画业进行了“幼稚产业保护”的倾斜政策,创造了对国产动画片的大量需求,同时也抑制了国外动画片在中国的进一步进入和拓展。与此同时,文化部从政策法规、财政资金以及对国外的游戏进行审查等多方面来支持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由此国内动漫产业正在迎来迅速发展的契机。有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2000家省市电视台所规定的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为6万分钟,而达到播放要求的原创动画片供给量则只有2万分钟,尚有4万分钟的缺口,这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两倍。据测算,中国今后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分钟,而现在国内每年制作的动画片总量只有2万分钟左右,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为国内动画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并且,按国际动画产业的一般规律计算,如果完成每年需要的国产动画片26万分钟的总投资,则存在着大约150亿元动画片相关产品收入的市场规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教育向高科技、数字化方向发展,需要大批量动画及多媒体数字化制作人才。另外,我国是个电视拥有量大国,根据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规划,从2005年起至2008年逐步由摹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直到2015年全国全面实现数字化电视的发展目标。届时,电视节目量是现在的几百倍,它需要更多的动画片头制作、动画广告宣传片及更多动画娱乐片的制作与播出,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区电视台动画制作还处在空白,基本是由外省人员制作的。随着我区电视向数字化转变,节目信息量的扩大,将由现在可收视三十多个节目发展到三百套节目。因此,也迫切需要大量的动画制作、动画广告、动画宣传片的制作,以及大量的卡通动画片的制作与播出。因此,这给动画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另外,网络游戏和软件开发正走向成熟,动漫与游戏在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就形成动画———漫画———游戏三位一体的循环产业链。我国的游戏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短短三、四年间,已初具规模。2003年全国网络游戏出版市场实际销售达13.2亿元,拥有用户1300多万,85%是青少年群体。较上一年增长近五成。仅2009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近90%。网络游戏所以能发展的如此顺利而快速,主要得益于它的消费市场巨大,而且不断增长;同时,手机彩屏的动画制作亦需要大批的动画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亦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由于广大青少年热爱动漫,形成动画生源有增无减的画面。在上述情况下,结合广西民族文化特色,调整广西动漫教育结构,对于促进广西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西民族动漫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结合广西的民族文化特色,我们认为广西发展动漫教育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而特色发展道路必须与广西地域民族文化特点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动漫教育模式及其产业。由于市场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量大,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对广西的动漫教育形成竞争。目前,广西设立动画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有广西艺术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其中以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专业(广西区内唯一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动画专业)拥有最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也最为悠久,成果最多。总体而言,广西区内的动漫教育存在着专业建设重复,设备投入重复等问题,且各院校各自独立发展,缺乏科学统一规划,不利于提高与扩大广西动漫教育的系统发展,也不利于广西动漫教育形成有力的社会竞争力。为此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广西区内动画专业进行宏观发展调控,整合现有资源,加强硬件建设,充实教师队伍,把各个院校的师资和设备整合,成立广西动画学院或者动漫基地,提高动漫教育层次和规模。   2.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研体系,促进动漫教育的发展。无论从国内还区内的形式看,建立广西动漫产、学、研一体化教研体系对广西动漫教育及其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除注重教学、科研之外,积极与社会有实力的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建立动漫实习教育基地,是一条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研模式。通过这种教研模式将有力促进动漫教学成果转换成社会成果,同时,社会成果的获得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动漫教育的发展,实现双赢局面。#p#分页标题#e#   3.注重广西民族动画作品的研究与开发。有计划地选择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故事改编成动画脚本进行动画短片创作。动漫作品通过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虚构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巧妙地迎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心理诉求,因此,研究与开发具有广西民族文化元素的动画作品,对于培养广西动漫产业,促进广西动漫教育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4.注重民族动漫理论的研究。一是立足于挖掘广西少数民族艺术设计资源,探索动画艺术设计新风格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多年开展对广西民间民族设计元素的规模化收集和研究,强化设计教育中的民族、区域文化特色,把民族设计元素研究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学生下乡采风、收集整理,并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设计出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作品。二是重视审美理论与动画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动漫艺术理论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材建设,不断深化民族文化教材建设,出版和发表有关动漫教育的教材、论文等,建立起动漫教育的教材体系。   5.注重民族动漫市场的开发。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找准市场的定位,使我们所创作的动画作品适应社会需要;其次,我们在进行民族动画故事的编写时,不论是在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矛盾的冲突、角色的设计等方面,注重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同时,还应注意尊重动画艺术其本身的艺术规律,如寓教于乐、故事性强、视觉冲击力强、信息量大、节奏快等,从而增强动画作品的感染力,有效地占领市场。另外,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有利契机,让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起到宣传广西,从而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将广西动漫产业及动漫教育推向东盟,逐步走向世界。   三、广西民族动漫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广西动漫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广西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探索动漫教育教学的新风格。我们认为,广西动漫教育要在坚持教育中心地位的同时,强化设计教育中的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对课程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定比例民族设计元素的设计与研究课程;逐步建立民族设计元素资料库,把民族设计元素研究融入到动漫专业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下乡采风、收集整理,并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设计出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作品。基于目前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动漫大制作、大投入的项目不难现实,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广西动漫教育过程中需要突出“小、快、灵及民族品牌”的教学模式:“小”就是以我们目前的设备和师资条件制作短小精悍的动画片、动漫广告和宣传短片。各高校通过与电视台或出版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项目化的形式为他们制作一些小节目、动漫系列短片,向全国推广,从而逐步创建我们的动漫作品品牌。“快”就是尽快扩大知名度。通过免费为电视台制作动画小品(成语小故事、小幽默或公益性动漫小广告等),定时定期播出,打出我们的品牌,逐步占领市场。“灵”就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针。在实际教学当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画专业造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有扎实二维卡通动画、三维动画的造型基本功和专业的设计能力;其次是对学生电脑技术的培养。(它包括有电脑软件的运用和制作,后期编辑制作等)。   树立动漫教育的民族品牌是广西动漫教育发展的基本特色,如刘三姐品牌、漓江品牌。我们认为对动漫作品的创作可分两步进行:首先将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神话传奇故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故事传说改编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动漫系列作品;其次,可将这些动漫故事里的主要角色造型,开发成相关的周边旅游产品,推向区外及东盟各国,从而达到宣传广西、突出广西的目的。

动画制作论文范文8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于影视动画的发展影视动画后期制作是影视动画制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后期制作阶段包括画面剪辑、录制台词、配制音效、合成特效等。影视动画近些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它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运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制作的方式,集电影、电视栏目、特效制作、影视广告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各校的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也都普遍遵循了综合性的特点,将上述内容纳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其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却往往都是以电视栏目包装的制作为基本框架,教学中所列举的案例也多为电视或电影的片段。即使有些教师找到一些影视动画作品,但要么数量少,要么缺乏典型意义。总之,教学内容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层面都远远落后于影视动画的发展和教学的要求。

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大,缺乏科学管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就目前影视动画课程在学科专业知识的覆盖面上都是比较齐备的。但是,当我们仔细审阅课程后发现,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多数课程沿袭的是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因为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有限。很多专业课程甚至仅有一名教师。后期制作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在什么时间开设,都要先考虑到教师的具体因素。课程的设置一般没有客观的论证,也没有真正体现出课程结构系统化、科学化的要求。

教学环节简单化,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影视动画作品制作的前期阶段,都是以单一的个体片段存在的,各个独立的片段经过后期的“加工”处理之后,才能成为一部完善的影视作品。由此可见,影视动画后期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学生通过动手将一些影视动画半成品“加工”成作品,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创作意义和深度。但是,在教学中,由于缺少影视动画的“半成品”,因此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素材非常匮乏。课堂上基本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方式,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非常不利。教学问题的产生往往有多种因素,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途径等,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师资队伍和教学研究是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胜任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课程建设的质量。目前国内只有十几所高校有影视动画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更是少之又少。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十分有限。其中,大部分毕业生流向了企业和公司,只有一少部分选择了留在高校,这就导致了影视动画专业课中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非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中以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居多,还有少部分来源于计算机专业。这就直接影响了包括影视后期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形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也不太可能对课程进行比较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影视动画后期课的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阅历,但是我们的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留在高校执教的,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实践经验。这也是整个影视动画专业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

其次,缺少教学研究和规律的科学总结,没有形成教学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各类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招生已经初具规模,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师队伍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就凸现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学研究。我们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论文检索,从2008年至今,关于影视动画的研究论文总计541篇,其中涉及到教学研究的论文不足20篇。这个数字不仅与影视动画的发展现状不相符,更无法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我们与一些教师,特别青年教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应该说,不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提高专业整体水平的角度,大家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明确的。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缺少学术带头人,没有科研氛围,教学的单兵作战等等,都大大限制了教师的科研发展。没有科研或者缺少系统的科研,使很多教师成了典型的“教书匠”,忙于教学却不能提高质量。

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的整体架构

当前,国内高校影视动画后期制作教学课程各具特色,在课程的具体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主要包括后期特效(AfterEffect)s、非线性编辑、视听语言等主要内容。“后期制作”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学生在学习了栏目策划、摄影、艺术创新思维、PhotoShop等课程,掌握了一定的影视前期制作的技能后,再学习后期制作。该课程一般设置在120学时左右,另有50学时的实践。影视动画后期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后期制作在影视制作流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很好地运用数字合成系统及其他相关软件,并能进行影视动画后期合成及特效制作。同时,结合影视动画的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影视动画制作与产业开发研究的人才。

从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影视后期编辑软件。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后期剪辑制作软件EDIUS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能够掌握基本的技能。一般在新闻中大量使用少于5秒的镜头,这就直接使用后期剪辑制作软件EDIUS来剪辑合成。为了更好的加深理解,将一些典型材料或学生自己拍摄的素材按照新闻片段的形式剪辑。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后布置相应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的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部分是蒙太奇思维。“蒙太奇”一词来源于法语,原意是装配、安装,后来被借用到电影中,指镜头组接的技巧手段,或叫画面的剪辑。蒙太奇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创作观念,贯穿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它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节目的整体风格、构思和结构。通过对蒙太奇思维的讲解,学生对剪辑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使剪辑更加艺术化。第三部分是后期合成软件。AfterEffects是基于PC和MAC平台的后期合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栏目包装、电视广告、后期编辑及视频处理等领域。在影视节目片头、广告片及专题片、纪录片头的制作中选用非线性编辑为主比较合适。因为在影视节目片头和广告片中大量使用多层画面的运动、叠加、透明,画面的快、慢动作,三维动画、颜色的特殊处理,字幕的特殊处理等效果。在专题片和纪录片头中除了应用特技效果以外还大量使用长于5秒的镜头,这就需要后期剪辑制作软件EDIUS来实现它,而制作特效部分,要选用AfterEffects软件。虽然学生对AfterEffects软件感觉到很陌生,但是同属于Adobe公司旗下的软件已经接触了不少,这样他们对软件的界面及整体构架就不会感觉到陌生。于是我们采用“讲练结合”,在给学生讲述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的同时,引入成功案例的设计过程,同步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跟随老师演示同步模仿练习,听、练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在学生掌握了AfterEffects的基本操作方法之后,我们会通过案例的模仿与分析加强学生对影视动画的理解,教学重点转化为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会安排学生制作一个综合案例,要求学生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为其制作一个宣传片,以此充分展示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制作的能力。影视动画后期这门课程,笔者利用自主探究、相互协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p#分页标题#e#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