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论文范例6篇

品牌战略论文

品牌战略论文范文1

地方化战略(产品冠以不同的品牌名称,配方则因地制宜)主要针对品牌已拥有悠久的当地传统且产品中某些成份源于当地知名资源,瞄准特定的当地顾客群而设计。在我国有着数不胜数的当地品牌,后起的公司为了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也极力同那些曾经一度声明卓著、深入人心的品牌竞争。

2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同一品牌,同样产品)看起来似乎是可以追随的最高理想,因为它使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享有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产品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并冠以同一品牌在全球行销;制造过程的复杂度、管理的复杂度以及市场推广的费用被降至最低点。然而实际上,此战略被有效使用的假设前提是,产品所有的诱人因素被谨慎地综合起来,而顾客的喜好也是全球无一例外的惊人一致——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因此,这一战略在使用时需三思而行——只有当公司依据可靠的国际市场调研分析,确认其生产的产品是针对一项全球性的需求因而是一种全球化的产品,而且品牌名称也应是全球消费者心理上能广泛认可的品牌——这种情形实在少之又少。一般只有大公司在推广崭新的品牌时才可能眷顾此战略。

3区域适应战略

区域适应战略(同一品牌,不同配方的产品)是一个有意思的替代性战略。即在同一品牌名称下生产的却是实际上不尽相同的产品。这一战略的假设前提是,虽然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已经建立了忠诚度和信任感,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消费者习惯和需求差异,该品牌需要为特定区域的消费者提供适应他们特定的消费习惯、满足他们特定消费需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如在欧洲各国市场上,洗涤剂的成分可谓千差万别:例如在德国,人们习惯于通过在静止的热水中浸泡的方式洗碗,而在西班牙,人们则更喜好用流动冷水冲洗的方式洗碗。那么由此看来,洗涤剂的化学配方肯定会针对各国不同的使用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一个全球化品牌将自身定位于适应区域市场的终端产品的话,那么它必须满足用户对千差万别使用情况的产品功能的期待。即该品牌战略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要求产品针对不同的区域需求和期望做出“匹配”的举动,同时也保证了品牌实现稳定的销售预期。

4产品标准化战略

产品标准化战略(同样的产品配方,冠以不同的品牌)体现了对当地长期形成的基于某些品牌的传统忠诚度和地方特色的尊重,并且避免了为维护巨大的当地品牌家族形象而采取的产品标准化。此战略通过将尽可能多的同类产品特征结合在某一产品上,使得该产品得以在全球行销的规模上大批量生产,广告费用得以摊薄,最终结果的差异只不过是体现在产品上的品牌名称和制造商名称的不同而已。

5结论

二十一世纪的主要经济形态是品牌经济,品牌成为彰显产品差异,突现产品实力的标志,也是企业战略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全球纷纭复杂的品牌中处理品牌和产品决策,它需要灵活的建立在公司决策的切入点,决策要基于富有说服力要素的层级次序,即从产品功能到有形的产品特征以及无形的品牌形象心理感受。品牌产品的层级次序涵盖了可以轻易更改的产品要素和需要谨慎变化的品牌要素,因为品牌要素是与消费者共享的,它的变动首先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我们将以上处理品牌产品的四个基本战略视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它们使相互间各自排斥的目标达到一种可以接受的妥协点,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消费者认可度并且仍然保持具有吸引力的经济规模。即我们站在品牌的角度,应运用均衡的全球化和地方化品牌组合,确保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费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吴世经,曾国安.国际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过宏雷.企业与品牌形象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品牌战略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品牌培育;对策研究

一、引言

白酒产业在四川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丰富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发展农村种植业与养殖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首先,川酒在全国酒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7户国家名酒中,四川就占了6户。四川酒类企业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在全国酒类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川酒产销量仍然保持了良好势头,继续在全国同行中保持了优势地位。6户国家名酒企业近五年来一直以约占全国1/6的产量、1/3的销售收入、1/2的利税总额傲视群雄。

其次,尽管四川白酒业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川酒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虽然6户名酒厂产销形势喜人,但大批小企业生存艰难;二是市场竞争对川酒的挑战更加严峻。高端市场烽火正旺,竞争手段多样化,企业和地方间的竞争不仅有常规的,还有不规范的;三是市场环境并不宽松,比如白酒原料成本攀升、个别地方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四是中小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如集约化程度低和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竞争无序、资源浪费严重、产品结构失衡、商品过度包装、质量良莠不齐等。五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川酒没有形成整体的营销模式和整体合力,而是各自为战,分散竞争,造成了川酒在内部之间的无序竞争等。而四川白酒业如要赶上国际白酒市场的发展步伐,在激烈的白酒市场竞争中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就得从大局的角度去考虑,从建立四川白酒强势区域品牌的战略高度去发展川酒的市场。

二、建立有效的区域品牌创建、维护、发展、延伸系统

——现有区域品牌的创建。

区域品牌的创建一是由产品品牌上升到区域品牌,即先培育区域的知名品牌,再通过这些产品品牌建设区域品牌;二是由区域品牌推动产品品牌,即先通过区域经济的经营、规划、管理,改善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环境,再以良好的产业品牌形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塑造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产生往往有着丰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形成区域品牌的主要要素有历史地位、人文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特征、产业优势、产业协作、经济实力、发展前景等,这是区域品牌定位的基础。区域品牌的所有者及龙头企业要对市场进行细化研究,确定区域策略。

首先是定位,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国内外相同或相似集群区域的市场定位,对外体现在招商引资的主向和目标市场上,对内体现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思想上。四川白酒产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以浓香型白酒为主要类型,在打造四川白酒产业集群给其定位时就必然要与贵州茅台酱香型白酒相分离。在国内外市场上,川酒素有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之说,故要充分利用文化概念及自身特点进行准确定位。二是区分各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根据市场细分后目标市场的要求,来确定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包括企业产品的定位、价格的定位、服务的定位和企业品牌的定位。

其次建立区域品牌个性展现的载体和个性的方法。展现区域品牌个性的载体有很多,应该寻找出消费者最易接触的载体和最直接、最简单的载体,或是设计新颖、有效、高档次的活动载体,推动产业集群量的扩张、质的提升。通过举办和策划中国白酒旅游线路、名酒品尝、成立白酒鉴定专业委员会、白酒订销会等一系列载体,迅速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区域品牌。每个品牌在塑造品牌个性的时候,要想用一种固定的公式是很困难的,而且每个品牌又都源于不同的背景和资源,但在品牌个性的建立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工作具有共同的作用。从品牌定位及核心价值出发以文化、情感的方式建立品牌个性。

——打造集群协会。

为了使得集群内形成有效的品质管理氛围,必须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建设及时的质量反馈和追踪系统。这些规范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微观方面的,政府是无能为力的,这些功能应当由特殊的中介组织——产业集群协会来承担。集群协会属于半官方的企业会员组织,是由集群内所有企业委派代表组成的、具有权威的承担管理、协调、服务功能的机构。区域品牌建设还要把区域当做企业,把区域未来当做产品来经营。政府要把区域品牌建设当做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公共工程,安排专门机构管理,投入资金进行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在建设区域品牌过程中要是遇到了问题,政府必须出面解决,比如说,为了克服“搭便车”现象,政府必须制定公共政策,以有效的政策加以管理。另外,公共机构必须根据集群态势和营销策略需要界定政策的范围,形成集群企业一致行动的准则,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以增强集群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包括政策协凋、标准制定、商标注册、区域品牌商标权使用资格认定、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惩处机制以及资质担保如贷款信用担保等。

——区域品牌的发展和延伸。

由于区域品牌对企业品牌能够产生溢出效应,能够提高企业品牌内在价值。企业集中资源实施企业品牌战略,集群协会集中资源实施集群战略,相互辉映,共同推动品牌建设。地方政府部门要依托本地特殊的历史人文资源,注重对区域品牌内涵的开发,挖掘品牌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将区域品牌的宣传融入地方文化生活当中。

首先强化品牌传播意识。借鉴国内外品牌传播的经验,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介进行广告或形象片宣传,举办各种展销会、项目推介会、招商洽谈会、商品交易会、产品博览会等,重点宣传产品产地,营造集体文化氛围,提升知名度,创造需求,传递信息集群组团联合参加国际、国内的会展,或是引进展会兴建展览、展示中心、产业博物馆,举办设计大赛、艺术表演、开发工业旅游线路等措施。如在香港首届亚太地区葡萄酒及烈性酒展上,波尔多地区酒协组织68家企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统一参展,先后举办了200多场文化品牌、品酒活动。由法国前总理朱佩带队并聘成龙、巩俐为形象大使。国际会展中心展位价格不菲,而成巩二人的身价更可以说是天价,如果不是行业协会出面,数十家企业联合,根本无法进行这么大手笔的活动。而这次会议,为波尔多葡萄酒占领亚太地区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次让企业主认识到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使合作有效执行。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集群中企业家的现代企业意识,善于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特别是集群中的龙头和领导企业,在集群的区域品牌中更具有主导作用。通过加强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和监督,加强企业之间相互了解,防范企业的搭便车行为。在集群内整合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水平,发挥集群内的合力,促进合作产品创新,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为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为集群区域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三、强化相关组织对区域品牌的培育

——以生产企业为主导。

在区域品牌的培育中,生产企业是主导,企业主导是因为培育区域品牌实质上是一种商业经营行为,需要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品牌的参与和支撑,主体必然是企业。生产企业是区域品牌最直接的受益人,对品牌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品牌的核心价值创新、 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以及产品理念创新等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层次性布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利用分包、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组建虚拟企业等形式,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专业化与协作的效率,克服内在的缺陷,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整个群落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集群内部的龙头企业,要从区域品牌的发展前途出发,自觉充当产品新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主导行业的发展方向,必要时适当牺牲自身的短期利益,以积极维护和发展区域品牌,为本地区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从而获取长远利益行业内部的中小企业也要转变竞争和合作理念。共享同一个品牌,彼此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合作。企业通过合资、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合作,发挥区域品牌的横向纽带作用,建立相对稳固的利益分享战略伙伴关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本企业品牌知名度,也间接提升区域品牌的美誉度。大小企业之间实现竞争合作互动,转变过低价恶性竞争的观念,依据彼此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企业定位于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增强集群内部的生产配套能力,避免在同类产品品种结构上的重复建设和生产。这样既为区域品牌建设做贡献,也可以这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在分工协作中获取自己的应得利益。

——地方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首先,全方位地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常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负责建设基础设施人员培训和教育。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区域品牌建设更是责无旁贷,区域品牌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应该更多体现为引导和监督功能。政府要提供各种高效的行政服务,必要时要针对集群中企业提供解困服务、要素服务,设身处地的为集群企业着想,体恤难处,帮助企业解困,同时利用土地、信息、社会荣誉等调控市场和社会的要素来塑造强烈的创业氛围。强化政府在市场规则制定、行业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作为中间人和促进者的角色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以使产业集群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通过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公共采购政策来克服公共知识基础和市场需求间制度上的不匹配,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其次,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规划产业园区,引导本地产业的合理发展,避免区域内因产品过度同质而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完善本地区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成立零售批发营销中心,逐步形成特色产品的集散地,搭建畅通的物流平台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引导区域品牌化和品牌区域化。如科学地建立特色工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的优势在于可以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对知识和基础设施的共享,从而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内多个企业正式和非正式地接触时知识和信息会很快的流通,这是创新的关键。最好的规划是标出产业的实力所在并且在产业集群形成时投入资源鼓励形成有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一个产业会创造另一个产业的需求也会为另一个产业提供零配件和原材料。企业要发展需要好的硬环境(如道路、通讯网络、供水供电等)和软环境(如税收资金政策、人文氛围、机构环境等)。只有这样才能引来凤凰筑巢。因此政府在作决策时,要将城市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科学化。

第三,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政府要着力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发展,致力于加快培育大的企业,积极推动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型,切实加强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建设。

第四,区域政府可以通过树立产业集群在本行业中的区域专业形象,形成区域品牌。通过本区域产业集群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加入,把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联结成较紧密联系的团体,并保持整个集群加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一定金融、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相关配套企业以及集群外的同类企业进入本区域,加速及完善产业链的形成同时通过产业集群内部标准体系、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及改善本地公共服务配套为集群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也可以设立各种科技及信息中介机构支持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并帮助其发挥职能并通过技术预测研究、集群研究、特别研究小组及委托课题研究等形式为集群内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战略信息及技术服务,协助集群进行产业升级,融入到更宽广的价值链中。区域政府还可以组织学习研究人员和产业代表团到国外与本地发展类似的集群区学习,同时加强双方的交流。

第五,地方政府要对行商会和生产企业建设区域品牌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协助行商会共同制定地区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并监督执行推动生产企业技术工艺革新,在本地区内倡导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创新观念;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维护该区域品牌的市场形象;健全市场监督机制,为区域品牌建设服务。

——建立健全协会组织。

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作用,统一组织集群内企业进行对内对外的交流,规范行业标准和秩序,整合群体内力量解决影响集群发展的实际问题。举办相关企业家联合会树立集群发展共赢思想,由协会统一收集各种产业发展技术信息,共同举办展会或参展形式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四、转变中小企业竞争和合作理念

中小企业竞争和合作理念的转变是建立区域品牌的基础。企业间进行合作或竞争的目的都是为了主体自身的利益,竞争是对既定“蛋糕”的争夺,是企业间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合作是把“蛋糕”做大,形成区域品牌,共同对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企业面临环境已发生巨大变革,成功的伙伴关系己成为企业应对变革的一种重要趋势,推动着区域品牌的发展。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集群中企业家的现代企业意识,善于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让企业家认识到区域品牌的重要性,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使合作有效执行。

五、扶持名优企业做优、做大,形成产业配套

四川白酒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在全国17大名酒品牌中,川酒有六家,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就历史渊源来看,四川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有着悠久文化底蕴。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郎酒、沱牌为代表形成了强势品牌,但四川省白酒业不止这几家,仅四川泸州拥有的白酒生产厂家就达600多家,更不用说四川全省。在以上述六家知名品牌企业的带动下,每一家企业都形成了高中低较为齐全的产品线,填补了各个消费市场,四川白酒行业已成为四川省经济支柱产业。伴随着白酒行业发展,仅有高端白酒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中端白酒成为竞争焦点,四川白酒除了以上六家之外,大部分处于中低端市场,加之啤酒、红酒、果酒对市场的争夺,因此生存空间萎缩。白酒整合的时机即将到来。以现有优势品牌企业为先导,建立白酒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两条腿走路,赢得未来白酒市场的主动权。

——充分发挥品牌优势。

依托品牌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发展良好的中小优质企业、赢利前景好的企业、原料企业等,实施优质资产剥离上市,扩大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投入,形成一个企业带动一片的局面。

——深化分工协作。

依托大品牌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实施OEM等,选择一批有资质的生产型企业为大企业代工,实现品牌企业低附加值环节的工作外包,缓解当前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形成持续的成本优势。

——引导企业进行差异化定位。

由于存在的大量中小酒企,竞争无序,产品雷同,普遍的低价给市场造成了同质性,给众多酒企造成了生存空间的变小,品牌企业自身多元化发展也造成了同品牌产品的之间相互打压,因此,集群内品牌企业应通过自身的主导地位或行业协会有序地引导各企业间应进行不同的定位,形成自身的特色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壁垒,也有利于避免内耗和提升区域整体品牌,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六、规范市场秩序,实施整合营销策略

鉴于四川白酒市场存在的乱散小等现象,给区域整体竞争力造成了内耗,不利于区域品牌整体的形成。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保证,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谁拥有标准,谁就拥有市场。白酒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及质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白酒企业如何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是当前标准化工作的核心点。白酒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对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风险、调整产品结构、锻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白酒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保护环境,提高管理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坚实的标准化基础。

——转变营销观念。

对一个区域而言存在着规模不一的企业,实现整体竞争力更应该建立标准化基础。伴随着白酒市场的白热化竞争,首先要做的是营销观念的转变,由以往单纯的价格战,向“质量战”、“文化战”、“服务战”、“渠道战”转变,以建立区域品牌产品的新的优势。

——通路制胜。

白酒营销渠道往往是由企业到经销商,再由经销商一部分到酒店终端、商超,一部分到二级经销商,然后到终端零售商。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开发基本上走的是酒店通路,通过引导消费实现大流通的目的,面临酒店高额的门槛,一般普通企业是无能为力的。白酒产业集群的打造可以整合各种营销策略,达到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目标。

——整合营销资源。

实施共建公共服务平台,集群内企业组团参加国家或国际展会,制定区域性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形成区域性整体品牌影响力;在产品定位上实施差异化,避开内耗,在渠道上充分发挥已有品牌企业的渠道优势,中小企业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实现集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在区域整体品牌提升的同时,必然会兴起一部分强势品牌。

参考文献:

[1]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2]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0-41.

[3]程学童,王祖强,李涛.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5.

[4]依托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的理性思考.新华网浙江频道,2007-01-17.

[5]凯文•莱恩•凯勒(Kenvin Lane Keller).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里克•莱兹伯斯(Rik Riezebos)等.品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李新权.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相关问题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2-23

[8]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0-41.

[9]Po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n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12.

品牌战略论文范文3

企业的品牌结构选择实质上就是对企业所有产品的品牌隶属及相互关系的选择。在战略层面上,可以归纳为以公司品牌为主导和以产品品牌为主导两个思路。而在具体操作的战术层面上,则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范式(具体见下图)。本文的目的就在于结合国内外企业品牌结构选择的经验,界定两种战略思路的影响因素及各种操作范式的定义和适用条件。

该图的最左端是公司品牌导向最纯粹的形式,从左到右,公司品牌逐渐转向幕后,向受众传播的内容逐渐转向个体品牌,直至最右端的纯粹个体品牌。两者之间就是丰富多样的品牌结构形式。总体来说,前三种战术主要以公司品牌为主导,后两种策略主要以产品品牌为诉求主体,而公司品牌+产品品牌的形式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形式。该图说明,企业的品牌结构选择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概念,各策略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不同战术策略也可在一个企业内部因时、因地制宜地交替或并行使用,但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符合该策略的适用前提且不同策略的特点不会形成冲突。

战略层面的影响因素

决定一个公司选择自身品牌结构战略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而内因则是起决定作用的。

外部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东方文化传统注重层级分明,长幼有别,同时讲究和为贵。因此,东方企业采用公司品牌导向的居多,如日本本田、韩国三星等。试想,如果有两个品质和感观都差不多的产品,一个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的产品,企业在品牌营销中也强调产品所属的公司背景;而另一个产品虽也出自大型公司,但企业为了强调产品个性而淡化了产品出身,那么,在多数东方消费者心目中就会产生单个的品牌与一家大公司相抗衡的品牌认知,从而影响购买决策。而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则强调个性,所以长期坚持使用产品品牌导向的以美国公司居多。

市场竞争焦点。同样激烈的市场竞争,当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品质和价格上时,企业就十分需要公司品牌作为其履行质量和服务承诺的保证,这时的品牌结构倾向于公司品牌导向;而当竞争的焦点集中于产品的象征意义及对产品使用者身份的体现时,产品品牌导向就会因其适应性强、能够针对目标受众实现定制化的特点而受到企业的青睐。

市场及消费者成熟度。市场发达程度越高,消费者越成熟,则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丰富、越迅捷。相对健全的产品淘汰机制使企业宣传单个产品功能的任务减轻,企业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司理念及使命的传播,从而树立起受众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认知。当前,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的历史还不长,人们购买产品的时候还是更关心产品本身质量甚至用法的信息。

内部因素

公司和品牌的历史沿革。在主要通过自有品牌扩展而形成的品牌家族内,各产品品牌之间的协调性和凝聚力较强,各品牌也不容易与公司整体理念相冲突,这样的公司倾向于使用公司品牌导向的战略思路。而通过外部并购来扩充品牌家族的企业则倾向于产品品牌导向。对宝洁公司来说,尽管产品品牌导向是其一贯的思路,但由于玉兰油是从外部购买的品牌,与其他品牌有不同的成长轨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经过品牌延伸,玉兰油品牌旗下可以有润肤霜、面膜、沐浴露等多条产品线,而宝洁公司其它品牌通常只形成一条产品线,一个产品类别中还有多个品牌进行内部竞争。

企业家因素。品牌的结构选择与企业的创始人,在更广泛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企业的领袖人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的个性与偏好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品牌结构战略。维珍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布朗森是一个富于冒险精神的企业家,他的志向是挑战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领域——给消费者以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他同时还是个热气球爱好者,他的每次升空都吸引媒体的关注,他又将这种关注成功地转移到对维珍公司上,从而加强了维珍富于冒险精神的形象。正是布朗森的这种冒险精神使维珍成功地实施了让许多学者惊奇不已的利用统一公司品牌进入众多完全不同行业的战略。

企业文化。力图将自身的强企业文化显性化的公司倾向于公司品牌导向,因为这样能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内部凝聚、指导行为、外部扩散、传播形象的作用。而产品品牌导向的公司则通常具有很强的鼓励创新、赞成个性张扬的文化氛围和鼓励以品牌团队为单位进行竞争的价值观。

战术层面的实现形式

企业制定了所采纳的品牌结构战略思路之后,就面临着如何在日常运营中体现出该品牌结构优势的问题,于是进入了具体战术策略运用的阶段。可供企业选择的品牌结构战术包括:

纯粹的公司品牌。采用这种战术的知名跨国公司不在少数。维珍(Virgin)的创始人利用这一品牌进入音乐、旅游、时装、铁路运输、软饮料、宾馆、航空等完全不同的领域,并取得了令大众惊讶、令这种做法的批评家们迷惑的成就。通过观察成功运用这一战术的公司,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有明确的公司理念和清晰的价值观;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积淀;有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导者;经营产品或服务品种比较广泛但对不同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超群。

公司品牌+产品系列。这种战术仍是用公司品牌作为市场诉求的主要对象和产品质量的担保者,但同时也利用了产品系列的名称向受众传递更多的产品信息。采用这一策略的大多是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如手机、电脑产品、轿车等。宝马品牌就是在BMW标志之后利用数字来区分产品的大小和细分市场的不同。300系列表示该系列的车比500、700系列小巧便宜,而316、320、325这些数字又表示300系列中不同的发动机型号。之所以这些高科技产品偏爱使用公司品牌+产品系列的策略,一方面是这些公司内部技术导向明显,因而他们在强调顾客关系的同时,需要比一般消费品更多地利用非人格化的产品代号实现相对“以我为主”的产品信息沟通;另一方面,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竞争也必须以公司整体的强大技术和资本实力作为后盾。

公司品牌+副品牌。该策略是在使用公司品牌的同时,赋予单个产品或一类产品人格化的品牌名称或者标记,使之在顾客心目中产生该公司产品共同特点之外的个性和气质。运用这一策略的成功案例首推海尔。以空调为例,海尔的变频空调叫“小超人”,健康空调叫“小状元”,窗机叫“小英才”。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有很多产品可以借助这一策略获得成功,因为买方市场特性和日益激烈的产品竞争使家电等产品向顾客提供的利益由原来的功能性利益主导转向功能性、象征性和体验性利益并重。使用副品牌,可以使企业在不丢失公司品牌为顾客提供的功能和质量保证,确保顾客的品质认知度的前提下,通过副品牌名称丰富顾客对每一种产品个性的联想,从而增进与顾客的沟通效果,提升品牌忠诚。

公司品牌+产品品牌。该战术与“公司品牌+副品牌”策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两者兼顾,在营销传播中并不刻意强调产品品牌对公司品牌的隶属性。如果动态地看,这种战术不能作为企业品牌结构的常态,因为长期使用这种策略既不能取得利用产品品牌的多样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占领不同细分市场的效果,又不能达到在公司品牌下整合企业品牌资源,提供品质保证的目的。但在企业发展的某些过渡阶段,该策略还是适用的。中国普天集团作为原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的改制企业,在整合旗下品牌时,就采用了这一策略。普天下属的首信、东信、波导等手机品牌都已形成相当的品牌知名度,而普天作为它们的母公司,自身的知名度远不及这些下属品牌。我国加入WTO之后,通信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迫使集团整合旗下的品牌资源。在当前阶段,普天采用的就是公司品牌+产品品牌的策略。推出普天东信、普天首信等品牌,有意识地在广告中非常醒目的打出“中国普天”四个大字。而其最终目标应该是公司品牌+产品系列或公司品牌+副品牌。

这里需要说明,在众多品牌研究文献中列举的复合式品牌结构的成功事例大多数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公司品牌+产品品牌策略,而是必有侧重,一般属于公司品牌+副品牌策略。

产品品牌辅以公司品牌作担保。该策略又可以称为背书品牌(Endorsingbrand)。在该策略中,公司品牌基本退居幕后,制造商的名称可能出现在产品包装或广告宣传的结尾处,提示消费者该产品是由具有实力的公司作为质量担保的。而产品品牌是市场诉求的主要对象,在营销传播中起主导作用。采用该策略的公司主要集中于那些快速消费品行业,因为在这些行业中,直接用公司品牌以提高品质和信誉的紧迫性相对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行业小,而运用丰富的家族品牌赢得更多货架空间并吸引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重要性相对较高。

独立的产品品牌。使用该策略的公司在其品牌结构中仅强调产品品牌,完全淡化公司品牌的作用。现实商业世界中,使用该策略的公司是不多见的。有人说宝洁公司使用的是这种策略。但我们可以直观地判断,宝洁这个品牌作为其旗下各品牌的生产商和品质担保人的知名度不会很低,知道哪些品牌是宝洁公司产品的人也不在少数。2000年,宝洁公司在美国的宣传册在往年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改动,将其20个旗舰产品合并在一个象征性标志之下。可见,虽然我们不能否定宝洁作为推广产品品牌的顶尖公司的地位,但其公司品牌仍作为品质担保人起着重要作用,宝洁采用的是上述的品牌背书策略。

我们这里讨论的独立产品品牌策略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企业在其品牌结构中不利用公司品牌的凝聚和担保作用,通常只有两种原因:没必要或者不允许。很多人知道欧米茄、雷达、天梭和斯沃奇等名表品牌,却不知道这些品牌共同的制造商——瑞士SMH公司,这是由于人们熟知这些名表都出自钟表王国瑞士,“瑞士”作为这些名牌的品质保证已经发挥了公司品牌的作用,而每种品牌针对各自目标顾客进行的新品功能设计、外观开发、型号设置等工作则由产品品牌独立完成,SMH没必要再对这些品牌附加任何品质担保人。美国斯威夫特公司同时生产肥料和火腿两种产品,如果利用公司品牌进行市场运做,消费者无论先接触两种产品中的哪一种,当了解到另一种也出自同一生产商时,都会对公司品牌产生消极印象。此时,客观条件不允许使用公司品牌,斯威夫特公司也对这两种产品分别使用了费哥若和普瑞姆品牌。

结论和趋势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形态各异的企业品牌结构在战略思路上可以归纳为公司品牌导向和产品品牌导向两个类型,这两种战略的形成分别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品牌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战术。本文将这些战术策略归结为六个类型,这六大类型构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

参考资料:

⒈(美)KevinLaneKeller,StrategicBrandManagement,PrenticeHallInc,1998.

⒉(英)LeslieDeChernatony、MalcolmMcDonald著,管向东;孙莹;孙志恒译,《创建强有力的品牌——消费品、工业品与服务业品牌的效益》,中信出版社,2001.

⒊(丹麦)JesperKunde著,王珏译,《公司精神》,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⒋(美)Trout,Rivkin著,李正栓、贾纪芳译,《新定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品牌战略论文范文4

1.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现状

1.1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现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很多企业在其文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很好的对企业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并对其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地规划,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另一方面,我国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烟草企业的市场适应性不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烟草行业是垄断型行业,长期以往导致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管理体制成旧,企业的创新性很低,因此,我国的烟草企业市场化不完全,对市场的适应性较低。适应性的薄弱主要表现在:创新不够、客户服务差和管理落后这三个方面。

二、烟草企业内部的合作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烟草企业的部门设置不合理,以及管理模式成旧,导致各部门都只关注自身利益,各部门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间协调合作较困难。

三、烟草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由于我国的烟草企业的是属于比较稳定的行业,因此对于市场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采集等比较薄弱,对当前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分析不够,反应过慢。

1.2烟草行业品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烟草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烟草品牌要应对挑战,需要在管理体制、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烟草品牌一度出现优秀的品牌越来越差的现象,制约了整个中国烟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自从很多中国烟草企业坚持“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以来,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实力的战略目标,很多企业积极发展烟草品牌战略,整个行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核心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当前中国烟草企业的现状集中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销售规模分化。各个不同品牌的香烟的销售规模分化很大,市场占有率相差很大,品牌较好的香烟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过普通香烟。

二、市场赢利突出。近年来,国内烟草企业盈利额突出,普通香烟平均单箱销售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三、品牌价值突出。品牌价值最高的香烟与品牌价值低的香烟单条销售价格相差巨大,譬如中华牌香烟与都宝牌香烟,销售价格相差可达20倍以上。

四、市场布局分化。品牌价值高的香烟在产地市场的销售份额占其总份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外销增大。

虽然我国烟草行业现在正在迅速发展,但是面对残酷的竞争,我们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一些优势品牌对自身品牌的认识不够,将烟草品牌等同于商标。没有对品牌赋予企业文化的品牌内容和内涵,品牌的宣传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其品牌价值;二是一些烟草企业长期在一线市场销售,却没有对烟草的品牌价值进行整合营销和管理,也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的营销策略体系等;三是消费者认识水平的变化。随着健康知识的逐渐普及,人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对于香烟的危害的认识会越来越深,未来对于香烟的需求量必定会不断下降。

2.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战略策略和建议

2.1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和建议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等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面对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每个烟草企业必须给予重视的。

一、利用多种宣传工具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氛围体现了一个企业所认可的特殊的传统、习惯或者行为方式的精神。它可以是企业内各种规章制度或福利待遇,也可以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工作生活的空间,亦或者是企业对外界树立的一种良好企业形象。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加强对企业员工各方面的熏陶, 增大员工的存在感和凝聚力。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举办联欢会、创立企业宣传平台、定期出去游玩等宣传形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文化是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一般来说,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其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组成。制度文化既可以是物质文化这种固定形式,又可以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正是由于制度文化的这种无可替代的媒介作用,它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脂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企业行更加快速、稳定地发展。因此,烟草企业要建立品牌战略,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保障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

三、建立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的烟草行业为是垄断型行业,专卖和专营是烟其的两大主要职能。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的飞速发展,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因此,烟草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体现出烟草行业专卖专营的行业特色,又要考虑到市场经济竞争因素,

从而建立有烟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在借鉴其他类型企业文化打造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弃糟粕,以此建立独特的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价值观必须是以集体,消费者的利益为重,并且其企业文化必须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践行。从而把独特的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的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利用企业文化指导整个企业的发展。

2.2烟草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品牌对于烟草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它是一个企业的标志。针对现在国内烟草企业的品牌现状,对于烟草企业的品牌战略管理我们需要在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结合企业文化,设计富含企业文化的,个性鲜明的烟标。在全面、科学的品牌调研与市场调查之后,规划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品牌logo,并结合企业文化,统帅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使得每次市场营销策划都能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展示自己的品牌logo,使自身的品牌logo深入人心。以建设品牌为目标,打造品牌营销。

二、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针对市面上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冒用自身品牌的赝品,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能够让消费者能更好的甄别烟草,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信誉度,加大消费者对自身的信任。同时,烟草企业还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假货的行动,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

三、增大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价值主要由品牌知名度、品质认可度、品牌美誉度等方面构成。要想创建和和提升品牌价值,需要不断加强品牌凝聚力、竞争力,并不断促进加大品牌的战略管理和品牌营销活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品牌战略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企业;食品;品牌营销;营销战略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食品行业单纯靠产品质量竞争已经不能让企业取胜。要想获得成功,取得长远发展,必须重视营销战略。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巨大消费市场的吸引条件下,如何塑造自身品牌,使企业获得成功也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食品企业只有加强多层次性品牌理念,强化品牌营销策略,积极组织实施品牌资产经营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建立自身企业的优势品牌,使企业得到健康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人才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等发展到整体竞争,即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竞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观点,已经不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食品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品牌营销的作用。尤其在中国加人WTO之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面对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其更加要对品牌营销引起足够的重视。 1、品牌营销在食品行业的作用 品牌战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战略的功能来看,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食品也开始追求品牌。在食品销售时采取品牌营销策略的普遍意义在于: 第一,品牌营销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可以使企业在与零售商和其他市场中介机构的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发达国家市场,品牌识别已取代产品识别成为市场选择的唯一要素。而在我国市场,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引导作用。 第二,有利于监督和保证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而不仅仅只是广告或者商标的创意。要创造一个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产品,并使其得到长远健康的发展,则需要长期的品质和价值保证。 第三,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资本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品牌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商品有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湖南的腊肉很出名,但是在湖南湘西,腊肉并没有规模化的经营,也没有创建出自己的品牌,都是农户自己加工。与之相比,湖南的唐人神集团创建了肉制品的品牌,使公司的产品销量获得了持续的增长。 第四,保证企业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品牌可以使企业获得市场,同时还可以带动企业产品价格的上扬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这又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进一步增加规模经济收益。 2、品牌策略在我国食品行业中的现状 沃尔玛、家乐福、雀巢、可口可乐等企业之所以能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国投资办厂,靠的是品牌竞争。而我国企业虽然已经注意到品牌策略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缺乏市场化运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对品牌战略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力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 首先,与国外品牌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大量国外知名品牌在中国食品市场上长驱直人,市场占有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我国国内企业知名品牌则寥寥无几,拥有的一些知名品牌还被国外企业恶意抢注,有些企业最后因品牌保护力度不够而被挤出市场。我国企业的品牌成长环境,品牌理论的深人以及品牌观念的普及方面,和国外相比,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品牌战略的运用上,我国企业的整体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其次,品牌发展缺乏整体战略规划。现今企业之间的争夺,无一不体现在品牌的竞争上。因为品牌形象是无法模仿的。做品牌需要时间、金钱的投入,还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比如产品质量、技术开发、品牌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人才战略设计等方面,是一个整体战略。当前,国内相当多的企业却没有将品牌融入到企业的整体规划当中,仅仅只是把它当成促进产品销售的一个手段,或是认为品牌只是商标设计,直接把它交给广告公司。这些关于品牌的片面认识限制了其健康发展。 再次,产品质量低下,缺乏强势品牌。我国企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但由于不重视品牌的培育,形成不了规模,集中度低,实力弱小。再加上不少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新颖,宣传工作没力度,严重影响了品牌地位的提升。在现今经济局势下,强势品牌可 以创造品牌忠诚,只有强势品牌才能生存下去。建立强势品牌依赖的基础就是信用,我国部分企业只追求短期的利益,以劣质产品来牟取经济利益,诚信缺失,损害了消费者权利的同时,也丧失了品牌优势。 最后,缺乏规范化管理。在管理中,人文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认为管理就是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运用高科技管理手段,对人性化管理及管理中的人文因素没有引起广泛认识。所以沃尔玛拥有“爱公司如家”的员工,因为他们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受到“爱公司如家”的思想熏陶,公司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与之相比,我国企业相差甚远。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需要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但更需要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观念和专业技能的人来管理和控制。 3、我国食品行业在品牌营销中存在的误区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国食品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同时,我国食品行业品牌营销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也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第一,商标等于品牌。一部分企业错误地认为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后就成了品牌。商标是品牌中的标志和名称部分,便于消费者识别。但品牌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品牌是个综合的象征,需要赋予其形象、个性、生命。一个企业的产品要真正成为品牌,还需着手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完善。 第二,做品牌就是做名牌,品牌是靠广告打出来的。很多企业认为,名牌就是品牌,甚至将名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高目标。要建立一个品牌,是一个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包括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视觉形象设计、核心理念确定、品牌符号运用、品牌场景设计、广告调性等一系列工作。而名牌可以通过高额广告费造就,只要不断叫卖就可以形成。一些企业就是因为存在这样的误区,片面追求产品的广告曝光率,用频繁的广告轰炸来建立自己的品牌。早年的秦池酒业为了争夺中央电视台的标王,把企业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广告投入,而使企业缺少了正常运转的资金,最终衰败下去,其主要原因因为他们的错误认识。 第三,缺乏品牌核心价值。可口可乐的品牌个性承载着美国文化中“乐观奔放、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观。反观我们国内的很多品牌,几乎不存在对品牌核心价值的定位,广告诉求主题月月更新,十分随意。尽管大量的广告投人促进了产品销售,但品牌资产却没有得到有效积累。 4、解决问题的对策 那么如何才能使品牌策略在我国企业得到更好的实施呢?文章认为应该要看到品牌策略的重要性,改变对品牌战略的错误认识,针对食品行业的不足,采取相应对策。 第一,坚持诚信至上,加强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诚实经营创建强势品牌。质量是品牌的基础,没有精益求精的质量保证,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品牌。企业要树立以高质量的产品来参与竞争的意识,诚实守信,并将这种诚信理念贯穿于品牌战略的全过程,才能创造出使消费者信赖并长盛不衰的强势对产品的信任。 第二,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进行品牌定位。我国食品行业需要在了解目前的市场环境,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思想的基础上提炼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增强顾客忠诚。 第三,为我国商品品牌赋予其物质和文化内涵。我国企业要参与世界竞争,需提升产品的文化等附加值。湖南省的酒鬼酒早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后来他们请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对其产品进行名称设计和包装,体现出当地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再加上产品背后的酒文化做支撑,最终取得成功,发展成为上市公司,这不能不说是品牌策略运用的结果。 第四,利用互联网平台突出品牌营销的优势,实施组合经营网络化。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随着信息网的普及,网上购物将成为销售的最佳渠道,构成组合营销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推进品牌网络化,在坚持传统品牌营销策略的同时积极介入在线运营,两相并举,才能让食品行业得到更好发展。 第五,运用法律维权,进行商标注册,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在确立了品牌名称之后,要进行与品牌相关的专利或商标的注册,建立起我们的品牌保护法屏障,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品牌营销的顺利发展。 在产品竞争的五个发展阶段中,品牌竞争是最高阶段的竞争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品牌营销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求生存和谋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品牌不仅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标识,更是反映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水平的无形资产,在商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否拥有国际驰名品牌以及拥有多少国际驰名品牌,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我国企业必须适应品牌竞争时代的要求,开展品牌营销,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战略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绿色绿色品牌战略绿色营销观念

“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彻底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很难逾越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而能够真正实现“绿色中国”的是引领企业发展的中国企业家,是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的绿色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绿色”代表的是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共同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绿色品牌战略就是企业以建立环境与人类的和谐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等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总体谋划。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要切实抓紧绿色产品这一载体,赋予绿色品牌更多的内涵,体现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灌输绿色经营管理观念,丰富品牌承载量,扩展品牌深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绿色品牌战略包括:一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绿色品牌定位;二是精细而健康的绿色品牌维护;三是科学系统的绿色品牌经营管理;四是长期不懈地进行绿色品牌修正等。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向自然环境无节制地索取了大量的有限资源,同时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各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引起了一系列环境灾难。江河水质下降,生物种类减少,缺水面积扩大,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到严重威胁。值得重视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环境污染的危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中国人组办奥运的七年来,绿色奥运理念已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家们也越来越意思到绿色品牌的塑造对于全人类、全社会的深远意义,把绿色品牌的塑造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吹起了一股”绿色风”。今年4月8日,由中国制冷学会与慧聪网暖通制冷行业频道携手举办的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倡议发起大会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会上,三星、大金、美的等一批业内知名品牌还签署了《“迎绿色奥运、从我们做起”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行业自律及倡议书》。中国一大批企业在绿色品牌的塑造上取得了卓著成就。上海通用汽车的“绿色未来”战略,以“发展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体系”、“承揽绿色责任”为核心,发展绿色产业,推出了代表绿色科技的别克LaCROSSE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实现了技术与成本的完美平衡。联想集团被绿色和平组织的“绿色电子产品指南”中取代了诺基亚位列第一,被评为“最绿色电子企业”的称号。贵州开磷集团按照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变“出卖资源”为走精细磷化工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中国绿色磷都”品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零污染。

一、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意义

(一)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有利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长远战略。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解决恶劣的社会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

(二)绿色品牌战略适应是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

(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由于QV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

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既是过去绿色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对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政府是否将绿色产业开发规划区中治理污染所需投资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序列。三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对监测费用以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费用。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s%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在我国,绿色需求在小康家庭也日益表现出来。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行绿色品牌经营,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绿色品牌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主导的宏观形势下,相关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中缺乏足够的激励,从而使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也缺乏竞争优势。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强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比如,绿色税收制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和企业融资的绿色约束制度。从企业自身来说,通过从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转向基于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指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不受任何绿色贸易壁垒的拦劫。

三、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现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企业应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来考虑,把绿色品牌塑造作为今后工作的首要观念和基本思想。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站在维护全人类的生态平衡发展的高度,以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从培育企业文化入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全体员工培养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运行机制,使绿色品牌观念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在中国现时期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品牌观念已深受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长期的发展战略当中。如果哪个企业还维系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下,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建立新的竞争力策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三)积极引导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由于目前宣传力度不够和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绿色产品有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还重视不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绿色产品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要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益于自身健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发展绿色产品,关键在科技。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

(五)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

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是促进绿色产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多个规范绿色食品生产的规定和标准,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强化对绿色食品管理规定和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食品这一国家标志的权威性。

四、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

绿色营销是指市场主体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利益的统一,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及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有:搜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开辟绿色通道;鼓励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培植绿色标志品牌,完善绿色法规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主要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文化的培植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培植绿色社会文化,通过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绿色文化的教育和大众传媒对绿色文化的宣传,增强整个国民的生态意识。二是培植绿色企业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形象系统(CI)设计,营造绿色理念、绿色行为和绿色视觉,树立企业的良好的形象。三是培植绿色消费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启发消费者,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使其认识到绿色消费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自身健康,有利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大绿色消费队伍,掀起绿色消费浪潮,推动绿色营销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产品设计。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一是要健全绿色产品营销网络;二是建设绿色产品的批发店、超市、连锁店;三是开展网上绿色营销;四是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五是开展绿色产品生产资料的开发生产与绿色营销;六是开展绿色宾馆、绿色酒店、绿色餐馆的建设。通过绿色营销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绿色服务通道的建立包括:一是传播绿色消费观念,减少绿色消费误区;二是真正从专业化的角度解决消费者在绿色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消费者进行纯绿色消费;三是实现绿色产品价值再造。通过绿色服务,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成本、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产品在绿色服务中价值最大化。

绿色品牌战略是企业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通过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建立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梁为民,用绿色为品牌添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9):66-67

[2]扬代友,发展模式转变与企业绿色竞争力,07年8月

[3]余胜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植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4]黄守宏,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李秋洪,论绿色营销与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