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品牌建设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品牌建设论文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1

某高校作为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从办学规模和社会知名度来看,在行业中都有上佳表现。招生规模多年来也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将某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某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学院2008—2012年生源分析该校每年分春季和秋季两季招生,以年龄段作为条件进行划分,其分为5个年龄段,分别是17—22岁、23—28岁、29—34岁、35—40岁、41—59岁。2008—2011年,学生年龄段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2012年则不同,23—34岁呈现出上升趋势。(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学习群体的定位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产出是教育服务,学生作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有其自身的核心价值和内在需求,了解并熟悉这些核心价值和需求,对于现代远程教育品牌建设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学习中心工作人员和学生的采访得知,17—22岁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学历低、工资低、职业竞争力弱等特点,在职业风险承受能力方面脆弱,学生最关心的就是提升自己后再跳槽。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该群体同时处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三个层次,他们在生活方面、情感方面、工作方面均存在诸多压力。23—40岁年龄段的学生,处在职业稳定期,经济基础好,社会阅历丰富,抗压能力强。学生希望通过学习,使知识结构和技能得到完善和提升,并借此扩大社交圈,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得到社会认可和他人尊重。该群体处于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三个层次,他们在物质需要方面得到满足后,更需要在精神需要方面得到满足。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远程教育品牌建设中的运用

(一)为学生提供减免学费、生活资助和助学贷款等政策,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基础、最本质的需要,包括饮食、睡眠、求偶等物质条件需要。有些17—22岁低年龄段的学生由于收入低、家庭困难等情况,高校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在现代远程教育品牌建设中,通过制定减免学费、提供助学贷款和建立贫困生奖学金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满足其生理需要。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管理理念,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作为生理需要的延伸,安全需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包括人身和财产不受到损害,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生活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体现在现代远程教育品牌建设中,即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管理理念,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帮助学生选择正规的校外学习中心;采用安全、简捷的方式缴纳学费;在学习过程中享受轻松愉快的学习支持服务体验;在符合毕业条件的前提下,不会因为校外学习中心未按期缴纳学费等人为因素影响学生毕业;构筑网上心理帮扶平台,为因不能平衡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关系及遇到学习知识难点以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烦恼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

(三)加强线上线下校园文化建设,增进师生交流,满足学生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

作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第三层和第四层,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彼此相伴而行。社交需要是实现尊重需要的手段之一,而尊重需要则是社交需要的具体反映。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需要从交流方式多样化、线上线下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教师巡讲制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建设,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1.交流方式多样化

社交需要主要反映人类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包括被群体接纳、获得友谊、人际交往和得到关心等。人是群居动物,希望得到所属团体的接纳、认同和关怀。同时,人还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收获友情和爱情。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精神不健康。体现在现代远程教育品牌建设上,就是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多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彼此增进了解,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如为学生寄送电子生日贺卡或祝福短信;用短信方式提醒学生考试时间以及阶段性学习目标等。我国现阶段的远程教育运营模式为“教育部———试点高校(下属机构为网络教育学院或其他机构)———校外学习中心———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多层次运营管理模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校外学习中心,而试点高校则较少直接接触,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了解较为滞后,再加上少数学习中心在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收取学费、发放毕业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致使试点高校对其进行动态管理较为困难。因此,高校在线下可以提供院长信箱、服务热线电话、投诉电话等沟通渠道,使学生能有途径将困难及时反馈,以便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到3.88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由2011年年底的69.3%提升到72.2%。可见,手机上网用户量正迅速扩大,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知识成为可能,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在远程教育行业,移动学习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教学的一种可行的学习模式,也是在未来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形式。在移动学习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方面,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就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面,该学院与苏州青颖飞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移动学习系统“青书PAD”就是最好的例证。

2.线上线下校园文化建设

尊重需要,即个体对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方面的需求,前者是指个体相信自己、尊重自己而产生的心理满足感,后者则是指个体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和尊敬。体现在远教品牌建设中,就是学校要尊重远程教育学生,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只要热爱学习,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具体可以通过评优、组织论文竞赛、开展户外素质拓展等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1)对教学教务管理规范、按期缴纳学费、学生投诉为零、线下校园文化建设成绩优异的校外学习中心以及教师予以表彰,以肯定其在现代远程教育事业中做出的成绩。(2)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进行公开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3)定期开展论文竞赛、摄影比赛等素质教育活动,对优秀作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4)打造一个能挖掘出学生潜能的网上平台,使他们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满足其成就感。(5)因校外学习中心直接对学生服务,所以在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品牌建设线下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外学习中心作为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以试点高校名义组织开展户外主题文化活动,如环境保护、敬老爱幼、职业素质拓展、历史文化等主题活动。同时,通过校园文化论坛、公共微信平台、学习留言板、新闻通知等线上渠道进行宣传和交流,让线上与线下互动起来,以此增强学生对试点高校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3.建立教师巡讲制度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建立教师巡讲制度,组织本校各教学学院知名教授和辅导答疑教师,定期到规模较大的校外学习中心开展学术讲座,代表试点高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让远在千里的学生也能够近距离感受教学名师的风采,以及接触到之前只能在课件上才能见到的辅导答疑教师。对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人员进行招生、教学、教务等业务知识和政策方面的综合培训,在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或期末考试期间,深入到校外学习中心和学生中,为他们提供相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

4.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2

建立大闸蟹信用管理体系,既符合现实环境要求,又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对诚信建设高度重视,正在推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指导性、法规制度等文件。因此,建设大闸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具备政策基础,也能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大闸蟹市场经营秩序亟需信用管理体系的规范约束

上海大闸蟹市场是输入主导型的消费市场。地产大闸蟹不足10%,90%依靠外来供应。据统计,每年大闸蟹消费量在5.5万吨左右,为全国产量的10%左右。国庆黄金周消费就达5000多吨。上海的大闸蟹以江苏为主,近年来,湖北、安徽、江西、湖北、山东等省的大闸蟹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上海,数量明显上升。2013年,上海铜川水产市场全年大闸蟹销售量约2916吨(均价120元/kg),约占总交易量的2.74%,在铜川市场水产品交易大类中排在第9位。大闸蟹除了本地销售外,还从上海走向全国各地,出口到港澳台地区和日本、东南亚等国,年出口量达1100吨。上海强大的消费和流通能力,是各地大闸蟹主产区追逐的热点区域,加之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大闸蟹也成为流行趋势,市场竞争逐年加剧。建立大闸蟹信用管理体系,可以规范行业秩序,促使行业在自律中不断成长,从而,将大闸蟹市场纳入规范化发展道路。

2.大闸蟹企业亟需借助信用管理体系的凸显自身优势

大闸蟹是消费者喜爱的时令性水产品。每年9月中旬至中秋国庆第一拨蟹上市,蟹价逐步走高;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需求量明显增加,但是阳澄湖、太湖、固城湖、洪泽湖、宝应湖、长荡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微山湖、梁子湖等近20多个湖区的蟹集中上市,蟹价走低。此时,蟹质最为鲜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上市量减少,蟹价会再度回升;12月后至春节前后,好蟹价格坚挺。越来越多大闸蟹经营企业认识到大闸蟹行业的优厚利润和发展空间,尤其是2013年“三公消费”限制令出台后,大闸蟹公款消费剧烈下滑,导致大闸蟹行业内部洗牌,企业面临较大压力,逐步加强自律意识,并希望在市场竞争中凸显自身诚信经营的优势。建立大闸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积累企业的信用,全面提升大闸蟹企业诚信经营的优势。

3.大闸蟹销售亟需通过信用管理体系进行社会监督

大闸蟹是高价格活体水产品,难以通过蟹扣、戒指、原产地和二维码防伪等技术手段实施社会监督,还要靠信用管理来保证。从事大闸蟹经销的很多是中小企业或个体户,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养殖、生产、收购、销售和交易信息易脱节,大闸蟹暂养、捆绑包装、品质监控、冷库仓储、冷链物流、鲜活度管理的差异,导致消费者对大闸蟹经营中的以次充好、以死充活、短斤缺两,甚至仿冒产地、品牌混乱、价格虚高、不履行承诺的经营行为十分不满。2014年1月,上海市消保委“网购大闸蟹社会监督工作情况通报”,披露16件网购大闸蟹商品中,有14件存在1.17%到20.84%不等的重量缺损。此外,还发现商品包装破损、拒不提供发票和不按约定供货等情况。曾经的“洗澡蟹”、“纸螃蟹”也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大闸蟹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建立大闸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可有效发挥信用信息的作用,实施社会监督大闸蟹销售。

二、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打造大闸蟹诚信品牌的意义

大闸蟹行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打造大闸蟹诚信品牌,有利于规范市场、引导大闸蟹企业诚信经营、加强社会监督,更重的是对于大闸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大闸蟹市场的公平竞争等具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1.建立信用管理体系,营造大闸蟹市场良好氛围

大闸蟹行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强调提高企业自律行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引导促进、明显提高上海大闸蟹经销企业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意识,增强大闸蟹行业诚信度。形成上海大闸蟹市场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企业自律行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动整个大闸蟹市场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大闸蟹企业自愿加入诚信企业行列,提高诚信企业的数量,扩大诚信的覆盖面。大大提高大闸蟹出口企业在诚信企业中的比例,提高大闸蟹出口量。扩大诚信企业中经营大户,增加大闸蟹销量在整个批发市场的比例。

2.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自身持续发展

大闸蟹行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要求经营企业加强自我约束,促进规范经营,讲究信用、服务承诺,从大闸蟹进货源头把好商品质量、诚信销售和服务质量,促进大闸蟹经营企业步入价格合理、品质提升、优质优价等的良性循环,大闸蟹成本不断降低,大闸蟹销售看好,全面提升企业销量。推动企业销量的持续上升。同时,带动行业兑现诚信承诺,自觉接受消费者、业界同行和新闻媒体等通过信用管理平台的监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选择诚信经营企业的产品,从而切实落实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3.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促进大闸蟹经营品牌发展

大闸蟹行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强调推荐上海大闸蟹经营企业重视商业品牌。从而,可以促进大闸蟹经营企业自觉践行主体责任和诚信守法义务,逐步培育大闸蟹经营品牌,引导消费市场。建立的管理制度,注重引导经营企业,在大闸蟹销售中,不要只关心销售产地品牌,而是要从大闸蟹产量情况、气候变化、产地资源情况等考虑,注重发展企业的商业品牌,更重要的是要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逐步向服务品牌深化,进步到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和更高层次的蟹文化内涵。同时,大闸蟹行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从服务社会、培育消费市场的角度,引导消费者养成买蟹找品牌,讲服务的习惯,转变买蟹一味追求个别湖泊大闸蟹的传统观念。

三、探索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打造

上海大闸蟹诚信品牌的操作思考10年来,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开展推荐上海大闸蟹诚信经营企业活动积累不少经验,为建设大闸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奠定扎实基础。结合大闸蟹行业自身特点,试点建设信用管理体系,形成初步的操作思路。

1.制定大闸蟹信用管理制度

大闸蟹企业经营行为需要借助大闸蟹信用管理制度去约束。根据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制定大闸蟹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系列化、可操作的信用信息协调。制定和实施大闸蟹企业信用申报制度,大闸蟹信用评价制度,公示和跟踪管理制度,信用查询和投诉处理制度,建立信用信息电子档案。确保上海大闸蟹行业信用信息的公开、公平、公正,有效管理大闸蟹行业和市场的运行环境,着力推动大闸蟹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2.建立大闸蟹信用系统平台

在推进大闸蟹行业、企业和地区信用建设中,应建立大闸蟹信用系统平台。整合和应用行业信用信息,以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技术为支撑,形成大闸蟹企业的信用信息申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查询、信用公示、信用管理和行业的推荐诚信经营活动系统等等,搭建信用网络统一平台。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开展大闸蟹诚信建设十年的基础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都可作为系统开发、完善的依据。届时,大闸蟹企业信用信息在平台上申报、更新、维护,行业协会及有关批发市场在平台上指导、管理、监督,引导消费,消费者者在平台上查询商家,挑选大闸蟹或投诉等等。

3.建立大闸蟹数据库和档案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3

1.1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江苏省科技期刊产品被市场接受

品牌科技期刊对于读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不仅给人以资讯和内容方面的服务,还构建着人们的价值体系、社会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具有自身特性的品牌期刊,在数字化、国际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①科技期刊的商标和品牌为期刊的独特性提供了法律保护;②科技期刊品牌化能吸引忠实读者,知名的品牌期刊能获得读者青睐,并建立读者群;③有利于期刊销售者细分市场;④知名科技期刊品牌有助于建立期刊形象和吸引编辑人才。因为良好的科技期刊品牌也意味着良好的待遇、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科技期刊品牌的编辑部有助于降低人才流动率、吸引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促进科技期刊品牌的发展。

1.2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江苏省科技期刊企业构造核心竞争力

由于江苏省科技期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科技期刊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产品的生产周期也愈来愈短。为避免江苏省科技期刊同质竞争现象,各大品牌科技期刊社重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通路,塑造了独特的科技期刊文化产品和自己的特质,使得品牌营销意义越来越重大。

1.3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江苏省科技期刊企业进行资源重组

江苏省科技期刊业从数量增长型向优质高效型战略转移,意味着科技期刊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适应这些变化,科技期刊杂志社须创立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利用品牌优势不断开发后续产品并形成规模,把无形品牌科技期刊资产转化为有形的效益。通过科技期刊社的战略性重组和市场竞争,既可以增强科技期刊自身的抗风险力和竞争力,又能实现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

2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2.1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江苏省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缺乏科技期刊品牌意识和竞争观念的问题,甚至有些期刊社忽视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科技期刊中,25.1%,的江苏科技期刊有品牌标志,3.0%,的江苏科技期刊实施品牌形象设计,11.8%,的江苏科技期刊曾组织参与国际期刊展会的宣传活动,45.7%,的江苏科技期刊曾参与国内期刊展会的宣传活动。这些数据表明,仍然须要加强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力度和意识。

2.2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国际化程度低

有不少江苏省科技期刊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好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一些科技品牌期刊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江苏省科技期刊尚缺乏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品牌科技期刊。据调查结果显示,国际来稿量仅占江苏省科技期刊年收稿总数的0.26%,,国际合作研究论文仅占江苏省科技期刊年收稿总数的0.24%,。这说明江苏省科技期刊对国际作者未能形成品牌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区文化品牌“两邻”理念一社一品思政工作品牌

1建设沈阳社区文化品牌的重要性

1.1建设特色社区文化品牌有利于践行“两邻”理念

2013年8月30日,来到沈河区多福社区看望居民时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积极培育“一社(村)一品”、一区(县、市)一特色的邻里文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注重以优秀文化涵养人、感召人、教育人、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乐善好施、推动形成倡导真、善、美的良好社区风尚,是沈阳市积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重要任务。

1.2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有利于提高居民思想和文化素质

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了陶冶人、提升人、塑造人。丰富的社区文化是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特色文化社区品牌的创建活动,把特色文化的思想贯彻到社区工作中,能够使居民更加清晰自身的文化特色,强化创建特色文化型社区意识,提高居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1.3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社区文化品牌作为城市文化品牌的一个子部分,是城市文化在基层社会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质。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措施,又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先导性举措。在当前新时展背景下,城市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城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打造属于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1.4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通过社区文化品牌的打造,形成一个带有社区特色要素的文化理念、文化符号,通过社区文化品牌创建过程的潜移默化影响,有助于居民深入在了解其所在的社区文化内涵基础上,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理解,深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2有关社区文化品牌及其建设概念的界定

2.1社区文化品牌含义的界定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1]。社区文化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品牌则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当前有关社区文化品牌及其建设概念的研究还很少见,陈春莲、李呈新(2016)提出社区文化品牌是指基于社区区位要素特征、经济社会特征、历史传统特点形成的具有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的文化品牌[2]。聂晶磊(2008)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3]。我们结合社区文化和品牌的内涵,将社区文化品牌界定为是社区成员在社区文化建设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识别标志、价值观念等深刻文化内涵和外在识别形态。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的一种识别标志,而不等同于社区名称,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社区品牌。

2.2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界定

品牌建设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品牌主张和品牌价值观等等过程。论文将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定义为品牌建设者通过挖掘、提炼、开发、整合等逐步形成社区文化品牌的过程。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既有社区文化内容建设,又包括社区文化品牌过程建设。

3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主要成就

为提高社区文化品质,实现社区文化个性化发展,沈阳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社区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以指导全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其中“五个一”即“出台一批文化支撑政策;建设一批社区文化设施;打造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创建一批特色文化基地;培育一批基层骨干队伍”[4]。几年来,沈阳市在城市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1注重社区“党建+文化”特色品牌建设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沈阳社区注重创建党建特色社区,积极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活动。如,以红巾社区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型,以回民社区为代表的民族促进型,以双路社区为代表的在职党员凝聚型,以凯旋社区为代表的区域共建型,以溪林社区为代表的党建文化融合型[5]等社区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带动社区文化建设,沈阳社区在“党建+文化”品牌创建方面的成果较为突出。

3.2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品牌

沈阳市通过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人文特色、成员价值取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社区一品”活动,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社区文化品牌。(1)形成了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社区文化品牌沈河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区,沈河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牵动,打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社区文化品牌,如多福社区的“福文化”、溪林社区的“孝文化”、三八南社区的“中国节”(或道德文化)、福陵社区的“满族文化”、山东堡社区的“家文化”等特色社区文化品牌已经小有知名度。(2)注重打造人文特色的现代社区文化品牌沈阳和平区注重打造现代社区文化品牌,突出“家”文化、“和”文化品牌形象,在注重“家”文化品牌的同时,开展“品质社区”建设,通过建设以“和文化”为内涵的“家庭和睦、邻里和善、小区和美、社会和谐”品质社区,践行时代文明建设,打造现代社区文化品牌。

3.3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

近几年来,沈阳市先后推出“沈阳首届社区文化节”活动,“沈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沈阳首届邻里·家文化节”等社区文化品牌活动,打造了一批常年化、常态化品牌文化活动如“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全民读书活动”、“千团百场群众合唱”等多项市级品牌活动。和平区南市场八卦街街区,打造神秘文化品牌,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铁西区的工人文化周、大东区的企业文体联合会、辽中的近海文化节、法库东湖文化节、沈河区文化社区创新活动等都各具特色,活动品牌多样化。总体来看,沈阳的社区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社区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还有待挖掘,知名社区文化品牌的数量、社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和提升,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力度,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4打造沈阳社区文化品牌的对策

4.1以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品牌为契机,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

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坚持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能在彰显社区文化品牌个性的进程中,丰富和完善社区文化,进而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效果。当前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与对社区文化品牌建设重视不够有关,因此,基于沈阳大多社区已经有了社区名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增强品牌认知,以打造社区文化品牌为抓手,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定位、品牌培育、品牌沟通等努力,丰富社区文化品牌内涵,培养社区文化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实现“一社一品”发展战略。

4.2让社区文化成品牌,创建沈阳社区文化名牌

品牌不等于牌子,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如果社区仅仅是有了一个牌子,这个牌子没有让所辖居民认可或者没能唤起社区居民感情的共鸣,那么,这只社区品牌建设的“商标”阶段。只有通过对与社区居民关系的有效管理,使其拥有品牌的内涵,并持续坚持品牌价值、个性和文化,才能成为品牌、名牌。沈阳社区需要进一步做好社区文化品牌内涵建设、做好社区文化品牌价值、个性化的培育、传播,打造更多的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名牌。

4.3多主体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品牌

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工作者、所辖单位、政府部门、物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坚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盲目发展社区文化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沈阳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还较为单一,因此,需要通过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实际倾听和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和意见,探讨建立社区文化建设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社区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中,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4.4全方位建设社区文化品牌

(1)营造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氛围,打造沈阳社区文化名牌通过社区文化品牌的学术交流活动,加深对社区文化品牌创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品牌创建氛围。积极总结和推广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经验,发挥群体力量,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知名品牌。(2)打造一批精品社区文化活动品牌社区文化品牌是基层群众文化的归纳与升华,其符号特征必然反映和引领某一社区群众的文化素质特征和文化诉求特点。沈阳社区已经在社区活动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还需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批彰显社区特色,市民喜欢的、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较大发展前景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3)整合资源,做强社区广场文化品牌广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活动方式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在北方人喜欢凑热闹的文化心理背景下,通过整合社区人文、主体资源优势,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广场文化品牌,让广场文化品牌成为名牌,是丰富社区成员精神和情感体验,增进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提高沈阳城市文化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4)多方位做好社区文化品牌传播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传播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特色社区和个人,及时发现鲜活典型、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提升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姬璇.浅论打造社区文化建设特色品牌[J],品牌(下半月),2013(12):91

[2]陈春莲;李呈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品牌的价值维度和构建路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6(06):106

[3]聂晶磊;王秋艳.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12):232

[4]李庆禹.辽宁沈阳实施“五个一工程”推进社区文化建设[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04-12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学术期刊;数字品牌;建设

2019年8月13日由科技部等六个部门联合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国科发高〔2019〕280号)中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成200家左右拥有知名品牌、引领行业发展、竞争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企业,使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1]据统计,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平均成本已显著下降,网络单篇论文的使用成本是纸质期刊的七分之一,研究者每年阅读的文献数量比以前多25%,阅读期刊的总量是纸质版本的两倍。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学术期刊应当从经营媒体向经营品牌转型,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品牌价值,延伸科学与媒体内容相关的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研究现状

针对科技期刊成果的有效传播和期刊品牌以及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研究,是近些年重点刊发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且这方面的大多数论文的下载引用频次较频繁,能被学术质量较高的期刊认可和发表;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反映了期刊出版界和研究者对此类研究高度重视,是重要的关注热点。在张立看来,学术出版走向互联网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媒体搬家、将纸质搬向网络进行数字化,第二步是开放获取是,第三步是多种媒体形态的融合出版。向飒利用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入手,构建期刊品牌策划的新模式。[2]杨祖增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品牌再造要全面提升互联网思维,以内容精致、传播重构、跨界整合为核心,实现从“读者”到“用户”的思维转换。[3]杨丹丹提出了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结合“互联网+”做好连接服务创新,构建基于知识挖掘和社区交互的主动服务模式。[4]王丽娜指出品牌活动是塑造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吸引优质来稿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5]李小燕等实现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应组建“领军人才+专才”的团队或联盟,构建传播媒体矩阵,管理运营重视顶层设计。[6]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数量达五千余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优秀期刊领军品牌,只是做到大而不强。通过分析学术期刊品牌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期刊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学术期刊数字化品牌的有效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的科学价值。

二、学术期刊品牌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数字品牌观念落后,限制新媒体融合发展

受传统出版理念约束,对数字化品牌建设观念淡薄,缺少利用数字技术拓展知识服务的意识,导致品牌建设在提升知识服务发展动能、促进知识内容供给侧改革方面未有实质性跨越。在组织架构与经营机制方面,期刊出版与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吻合,期刊出版流程的选题、收稿、审核、编校、印刷等环节基本上沿用过去的运作方式,技术转型与革新力度不够。在出版流程上盲目追求“数字化”改革,忽略核心内容资源的加工,难以满足读者需求,致使品牌口碑与用户粘度下降。

(二)版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版权保护问题是数字期刊品牌建设中一个较大的难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网络出版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可参考的著作权法定许可只有少数情况适用,而对于数字出版的要求没有明确规定,阻碍了数字出版资源的编辑转载。使用者缺乏对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之互联网环境的开放性,内容更易复制和传播,增大了版权保护的难度。权利人对数字出版作品的版权保护意识淡薄,间接导致其作品通过不正当渠道传播牟利,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版权纠纷,涉及到期刊的作者、出版机构、网络运营商和读者之间多方利益,许多利益关系不能得到法律上的保护,而且数字出版物的侵权行为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对侵权主体不确定性高,对侵权者的身份追溯困难加大,取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

(三)数字化出版相关行业标准缺失

统一化、规范化是产业链成熟的标志,完善的技术标准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学术期刊针对数字化品牌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出版流程、体制改革指导文件、数字化技术标准,但这些考核因素的具体标准却并没有严格统一,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所出版的数字化产品格式互不兼容、数据整合困难、软件硬件不匹配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因而不利于数字化品牌建设。

(四)期刊评价体系不完善

部分学术评价机构的评价标准并没有跟随数字出版得到及时调整,很多研究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对研究者的职称评审、业绩考核、成果认定的评定仍然以传统的纸质印刷期刊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期刊排名以及参与数字化建设群体的积极性。

三、期刊数字化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数字品牌认知度

品牌的认知度是期刊综合实力的反应,在原有纸质期刊办刊水平、学术声誉以及发行传播的影响基础上,融入互联网用户通过对线上品牌的体验深度,在长期接受品牌传播并使用数字产品和知识服务后,逐渐形成的对品牌的认识。品牌认知度的高低也从侧面反映出期刊品牌建设在媒体融合、产品研发、学术带动能力、行业认可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问题。

(二)数字品牌创新力

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传播内容: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势来源于稀缺增值内容的供给,策划内容要打破常规,优化信息筛选整合,突出区域文化,学科发展优势,发挥学术导向作用,建设特色栏目,结合编辑的创造性加工编辑方式,形成独特风格,从而塑造个性化品牌,提高品牌辨识度;2.传播渠道:学术期刊的价值实现在于学术交流,重视数字化出版平台开发,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二维码、QQ群等媒介的营销推广,建立期刊自有网站、研发期刊APP等移动客户端,构建多渠道、多终端呈现、融合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体系;3.传播形式:区别于传统纸质期刊的版面限制和格式要求,数字期刊出版包含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融合,编辑策划应注重数字产品的功能界面及表现手法的创新,使传播内容更加具体、直观、生动,富于趣味性。品牌创新有利于发展“新型内容产业”,不仅扩大期刊出版经营范围,提升品牌知名度,还有助于吸引新的用户群体。持续创新是驱动期刊数字化品牌提升的必然路径。

(三)品牌战略选择

1.品牌发展模式发展精品学术期刊集群建设,推行联合品牌战略模式,群体化、规模化,积极深化出版各环节的联合办刊合作,从单一品牌转向品牌学术联盟发展,建立有效的传播体系与品牌合作机制,依托高校、数字图书馆、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高质量作者群的学术资源,打造数据集约化、系统化的知识交流平台,构建学术共同体,不断提升品牌学术凝聚力,加强综合实力。另外,增强品牌的应用价值,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合作品牌。以学术研究支持技术改革,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建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快车道。2.品牌规划在坚持自身品牌办刊宗旨、办刊方向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市场环境发展变化趋势、做好发展目标规划,包括资金预算、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内容策划、技术革新方面业务的规章制度。重视市场调研,收集有效用户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运营模式,借鉴优秀期刊品牌建设经验,提高竞争意识。

四、提升学术期刊数字化品牌路径

(一)推动传统期刊出版与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加快学术期网络化改造和技术升级,建设“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播体系,通过优化出版流程、革新出版手段、转换出版模式,平台再造升级,实现多媒体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促进科技成果、技术研发、数据集成、平台终端共融互通,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改造自身技术装备,适应数字化品牌发展需求,建立期刊资源数据库,加快高质量学术内容供给,实现品牌产品个性化订制和内容精准化推送。开发数字资源的内容加工,协同编辑、跨终端内容及移动出版技术,重视数据权力管理。

(二)争取学术话语权,提高品牌公信力

出版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学术期刊学术话语权的关键,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是提高品牌公信力的有力保障。优化稿源结构,严格坚持“三级审稿”制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发展,建立开放交流平台,接受产品的专家测评及社会测评,确保正确学术导向,保证研究水平,提升论文诚信,杜绝学术不端现象发生。将论文内容质量与内容呈现形式升级为媒体融合下的品牌产品。

(三)创新数字产品运营,加强品牌形象传播

传统期刊的运营体系主要依靠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印制单位以及期刊社本身,而新媒体态势下期刊品牌的数字化建设对技术与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可以借助与网络技术开发商、平台运营商的合作构成新型文化产业链,共同开发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渠道传播、信息服务的全新模式,从而推动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环境中的广泛传播与持续发展。例如拓展品牌APP的交互展示、订阅、下载、预览、分享及消息推送等功能,使学术交流从封闭式讨论到公共式讨论、实现信息交互、扩大传播途径。优化网络采编系统,开发“稿件在线收发”功能,转变期刊发表模式,从整期出版过渡为单篇优先出版,推行学术成果即时化出版,缩短发行周期,保证内容时效性,从而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竞争力。通过策划线上学术交流活动来建设品牌,推广品牌,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度,整体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品牌的链接力,拓展内容延伸,实现期刊品牌从点块扩张向链式辐射的升级加快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传播速度。

(四)拓展品牌增值服务

1.内容资源对期刊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素材分类,对内容进行二次编辑加工,便于内容资源的开发再利用,使内容组织系统化、有序化,实现用户按需检索,开展数字产品价值评估与版权交易,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文化产品与服务质量评测等文化服务技术研发,形成品牌内容的增值服务。2.人力资源期刊的人力资源不仅包含专业的出版技术人员、编委、顾问,还有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的审稿专家队伍,这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是做好学术期刊品牌数字化增值服务的源泉。开展有关出版发行、科技写作的课程讲解、培训辅导。推送学术资讯,如学术会议、科研讲座、重大立项等学科前沿内容。邀请科研机构专家教授、业内的领军人物作为平台的顾问,发挥行业智库作用,为企业开展类似项目申报、技术评估、专利转让等扩展服务,实现技术交流对接,为行业、单位建言献策,提高期刊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五)做好品牌维护及用户信息反馈

品牌维护工作分为内容维护和功能维护两部分。要求编辑定期对网站、数字出版平台的内容进行更新,利用大数据、语义分析、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分析网络数据,了解用户阅读需求、提升品牌服务质量、拓展出版范围,及时对系统性能进行检测和升级,修复漏洞,保证品牌服务的正常运行。重视网络安全防护,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加强数字出版传播路径监控,设计应急处理预案,以防数字出版物被肆意侵权传播,保护作者学术成果。重视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定期发放用户调查问卷,筛选有效信息,对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跟进。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6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科技期刊品牌新内涵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阅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致使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受到了冲击和挑战。特别是随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既冲击了科技期刊以往固有的传播渠道,也为科技期刊维护品牌带来了必须直面的全新课题。而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也客观上证实了互联网时代不仅打破了媒体和传媒的职业壁垒,同时也为普通科技期刊实现超车,迅速提升影响力提供了通道和机遇。科技期刊对于品牌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环境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内涵被丰富和拓展,需要被进一步解读以推进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新内涵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描述:1.科技期刊的品牌不应再局限、具象、固化为实体杂志、论文或影响因子;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抽象为以刊名为品牌标识,丰富涵盖包括期刊、论文、网站、平台、公众号、知识服务、数字产品、编辑等一切与期刊有关的既对立又统一、既抽象又具体的整体形象和元素。2.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是期刊全方位综合实力的反映,包括办刊能力、学术水平、媒体融合能力、互联网思维、线下影响力、互联网传播力、学术活动召集动员能力、平台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3.通过终端用户对于科技期刊品牌的感知和认同程度,在反映期刊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同时,检验品牌建设成效。所以,在媒体融合环境和背景下,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上面需要用新的传播模式延伸品牌,并用全新思维再造品牌。

二、科技期刊品牌延伸

1.通过数字化刊群平台。随着科技期刊集群化和数字出版转型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深入,科技期刊按照学科、行业、区域、单位进行刊群建设,成为科技期刊扩大知名度、延伸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以刊群平台为抓手整合期刊资源、集中用户入口和流量,通过期刊展示、介绍、官网链接等途径,在实现精准订阅和精准投稿的同时,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另一方面,部分刊群平台在获得加盟期刊的授权后对论文进行开放获取,以增加论文的传播渠道、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相对于单刊官网的局限性,刊群平台的群聚效应能够有效延伸科技期刊的学术品牌。2.通过微信公众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微信的全民使用,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在深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移动化、数字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科技期刊传统传播渠道的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在移动端延伸学术品牌、扩大影响和传播力。如《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暖通空调》等均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办出特色并取得了成功[10]。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立足主业,将优秀论文进行碎片化、轻量化精编后在微信公众号,这种形式相对于在微信公众号上仅论文摘要,或直接提供全文PDF下载更具可读性和传播性。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也可以对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进行选题策划,将公众号定位为辐射学科或行业,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专业资讯信息,通过服务更多的用户来扩大期刊品牌。3.通过H5等多媒体形式。随着新媒体快速普及和广泛使用,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呈现越发受到用户的关注和欢迎,在给用户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在逐渐影响着用户的阅读习惯。由于以H5为代表的多媒体形式具有功能强大、形式丰富、入门门槛低、免费等特点,所以科技期刊已经尝试通过H5来探索媒体融合。《煤炭科学技术》尝试通过H5制作移动端增强论文、制作期刊宣传片、专题征稿通知、会议通知等,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11]。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融合,科技期刊在获得更多用户关注和认可的同时,也实现学术品牌的延伸和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极有可能成为论文内容的必要展现形式,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必将在多媒体融合的方向上深度延伸。4.通过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用户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交属性,科技期刊的用户群体通常按行业、学科、专业或同事、同学分类聚集在微信群或QQ群。这种具有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社群垂直、细分,科技期刊的微信、H5等专业内容极易通过这类社群传播。科技期刊可以建立用户QQ和微信群加强与作者、读者的实时联系,将优质内容通过社群有效传播,从而实现品牌延伸。此外,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激励核心用户将优质内容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延伸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通过用户社交网络的延伸科技期刊品牌精准高效,但这也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期刊加快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转型,为用户提供适合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优质内容。

三、科技期刊品牌再造

科技期刊通过组约优秀稿件,提升论文质量、扩大发行量等举措在传统出版时期完成了品牌和影响的原始积累,在转型期,科技期刊需要通过顺应转型发展趋势、创新出版传播模式、深挖行业用户需求、应用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品牌再造。1.协同创新。科技期刊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低估,通常仅作为创新成果和论文的出口。而实际上科技期刊有条件通过协同创新深度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选题、调研、立项、实施、成果、宣传的诸多环节,为科研项目团队提供信息搜集、跟进报道、专题策划、全方位成果宣传等协同服务[12]。科技期刊参与到一些重大课题项目中,不仅可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和影响力,还可以提升编辑参与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拓展专家人脉,有助于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方便组织专题、组约高质量稿件;同时科技期刊可以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深挖自身潜力、拓宽服务范围,从而提升品牌含金量。2.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知识服务需要信息化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但科技期刊仍可以在起步阶段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知识服务也将成为科技期刊进行品牌再造的重要尝试。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模式可从专家、作者、论文等3个角度切入。(1)专家资源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资源,而专家又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科技期刊可以邀请专家视频讲解技术问题,或录制并授权专家的学术报告视频来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2)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可能会产生疑问并希望得到作者的答疑和解读,当科技期刊获知这种需求,并让作者给予解答,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知识服务。目前,“OSID开放科学计划”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提问和答疑的免费平台,科技期刊只需在每篇论文印上专属OSID二维码,扫码即可实现提问和答疑。科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可提炼出大量的知识点,专业编辑可尝试对论文进行知识点提炼,当知识点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将相近知识点编辑整合成专题知识包。无论是知识点还是知识包,都能帮助用户快速、直接、准确地了解到相关知识,而知识包也可以通过专家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升级为知识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3)增强出版。增强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纸媒上无法展现的内容,诸如视频、动画、程序、大量图片等内容用数字媒体形式展示给读者。中国知网提出增强出版的概念,并提供了平台支持,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科技期刊自身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强出版[13]。以增强视频为例,对于课题已产出动画模拟或进行可视性较强的实验的论文,可直接邀请作者提供视频;对于其他优秀论文,可邀请作者将论文涉及的核心技术、难点重点制作5~8页PPT,录制3分钟左右的导读视频。将视频上传至腾讯视频,并通过软件生成增强视频二维码,将二维码与论文一同印刷,实现增强内容线上线下联动。我们现阶段实践增强出版不仅可以创新出版模式、探索媒体融合,且有助引发作者和读者群体的关注,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有效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和期刊的品牌影响力。(4)移动+优先出版。与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已在移动端不同,笔者探讨基于html格式论文和配套二维码的移动+优先出版。目前,超星已经向部分期刊提供了论文免费加工html格式的服务,科技期刊可以将二校或三校稿提交超星进行html加工,并将html格式论文于终校前后返回编辑部,由编辑部将html格式论文上传至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同时,将官网当期html格式论文对应网址生成二维码,并将各二维码排版至纸刊对应论文题名处交付印刷。当读者拿到纸质期刊后,可用微信扫码论文二维码,在手机端显示html格式论文,实现对论文的收藏、转发微信群或朋友圈。这种新型出版方式不仅能在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还方便读者移动阅读、分享和传播,每篇文章匹配专属二维码给读者带来明显的数字出版感受。移动+优先的新型出版模式将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美誉度和论文传播力。(5)网络直播。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直播App的广泛应用,使普通用户通过手机或简单的装备就能实现直播。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对学术会议或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成为服务用户、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措施。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一定数量的作者和读者群体,而科技期刊又有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以媒体的身份对会议进行直播能够满足广大不能参会用户的求知需求。如“小编讲堂”就通过QQ群的直播功能对每次学术活动进行直播,受到编辑同行的广泛关注。《航空知识》在网络直播方面探索实践颇多,除多次对航展、飞行大事件进行在线直播外,邀请专家作客在线直播,在讲解学术观点和传播知识的同时与用户交流互动。通过网络直播,将科技期刊的会议资源、活动资源、专家资源直接转化为对用户的服务,在拓宽科技期刊服务范畴、积聚人气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7

文化是高职院校品牌的核心,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不是凭借管理者凭空想象而来的,它产自于是特定的文化氛围,带有强烈的文化烙印,高职院校领导和管理者,在实践中应该强化院校品牌的文化特征,并充分发掘和发挥品牌的文化功能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高校文化品牌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文化品牌是高职院校保持社会关注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进行自我营销和自我包装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包括校园建筑文化、院校管理文化、学生团学社活动、学校校训等方面。旅游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个分支,构建一个能够促进院校发展的文化品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院校师生的价值观念,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旅游行业价值观念;同时,文化品牌作为院校精神文化的核心,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促使院校师生自行自我调控,向符合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文化靠拢;最后,一个符合旅游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文化品牌是院校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积累积淀,融合了学院的发展方向,汇聚了旅游行业的重要特征。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所形成的空间。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首先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文化场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种文化现象相互影响,相互叠加的总和。高校,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它不仅是文化的受众,同时它还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两种角色相互叠加,造就了高校特殊的文化场。高校作为文化场的主体,其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在面对着其文化场内的各种文化现象,必须对文化场内的各种文化做出思考和应对。在这个特殊的文化场中,如何构建符合当代特色和时代需要的高校文化品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场在地域特征、时代特征、行业烙印、文化氛围、教学形式、实践方法上都和本科院校、理工科类职业院校、经贸类职业院校等有不同的地方。在文化场中构建文化品牌就是把旅游类高职院校放在其所处的旅游行业文化场中进行研究,把旅游类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和知名度,累积文化底蕴有着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较早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研究的是1986年沈辉发表在《青年研究》上的《校园文化浅析》,该文章介绍了校园文化的形成、校园文化的特征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从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到高校品牌研究的转变是在2000年前后。宁永红发表于2002年的《论高校品牌的塑造》是较早进行高校品牌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出“高校要清醒的认识到树立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挖掘、打造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标识等无形资产潜力,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马必学于2004年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上的《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是较早进行高职品牌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实施高职院校品牌战略不仅是关系到每一个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姜文明于《旅游学刊》1990年第1期上发表的《树立长期稳步发展的战略思想办好旅游职业教育》和袁立辉于《旅游学刊》1990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旅游职业教育》是国内较早关注旅游职业教育的文章。黄继元于2003年发表在《旅游学刊》上的《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讨》是国内较早把视野专注于高职院校旅游教育的研究。近些年,随着旅游类高职教育研究的深入,旅游类高职的教学模式(如:莫志明《旅游类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建设探讨》)、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如:邓菲《浅谈旅游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思政教育(如:叶蔚兰《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等与旅游类高职教育有关的一些课题均有相关研究。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程小康的硕士学位论文《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则认为“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是什么,怎么建设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促使旅游类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2011年郑州大学孙国亮的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品牌提升研究》更是围绕旅游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是在梳理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品牌的核心——“文化”这一角度入手,利用“场”概念,把旅游类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化品牌建设”放入到文化场的整体中进行研究。

三、旅游行业文化场对旅游类高职的影响

旅游行业文化场对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影响较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行业文化场要求旅游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面向国际化。旅游业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行业,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行业都经常接触外国游客。在与外国游客接触的过程中,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语言环境,这使得旅游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国际化。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不但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师生交流上,还要体现在文化品牌建设上。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特征的校园文化品牌,能够对学生产生正向的熏陶和培育,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国际化视野。2.因旅游行业文化场的影响,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要以其所处的地域文化为基础。旅游是具有地域性的,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要以院校所在的地域文化为依托,进行地域文化的培养和整合。旅游的地域性体现在地理文化、民俗风情、饮食习惯的各方面的文化差异上,旅游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品牌构建时,注重旅游行业文化场的地域性特征,能够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符合地域特色的导游培养,能够使学生在本地旅游行业就业后,在接待外来游客时,对本地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有充分的讲解,让游客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提升旅游体验,增进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认同和好感。3.旅游行业文化场要求旅游类高职院校突出服务文化。旅游业属于服务性产业,其接待对象、行业要求、行业发展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类高职要具有服务文化和微笑意识。旅游类高职院校在文化氛围营造和文化品牌建设时需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具有优秀的服务意识是做好旅游业的必然要求。因此,旅游类高职院校要开设礼节礼仪课等,突出其对服务文化的重视,使学生在校园里和走上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后,能够用具旅游专业特色的服务性,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服务和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四、基于旅游行业文化场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实践

品牌建设论文范文8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范式革命

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蕴藏有丰富的价值。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核心任务是数据挖掘、收集、储存和分析。大数据时代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说明能力,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逐渐成为新的范式呈现在科学研究者面前。大数据成为继实验科学范式、理论科学范式和计算机科学范式之后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大数据技术对信息的把控和挖掘能力弥补了传统处理方法的缺陷。首先,大数据技术实现了“让数据发声”,通过人为干预条件的加入,对不同的指标进行数据归类,对海量数据进行合理的挖掘,对数据样本进行总体的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特殊的牵连性和关联效应,从而得到更加真实有效、甚至可能超出研究者预期的结论,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数据挖掘有较强的系统性。数据资源的共享,能够消除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壁垒,实现各个学科领域的互通合作,以动态图谱的方式呈现知识体系。最后,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对非结构化和过程性的数据也能较好把控。这种整体的研究,减少了抽样的误差,得到的结果更加真实可信。利用大数据更能有效计算出未来的走势,增强了信息的预测功能。

二、大数据技术对品牌建设的助力作用

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性。信息化时代中,编辑如何能快速了解本学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学界代表人物,学科的变化历程,重点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长期沉浸于某一个学科领域,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洞察力,那么,可能对这些问题会有独到的见解。在信息量急剧增长的今天,文献浩如烟海,在数据库中输入一个关键词,就有可能得到数以万计的研究报告。即便是在某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也达不到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储备,不可能对该学科所有的专业方向都有精准的把控能力。而大数据研究方法的高系统性、低误差水平以及较强的预测性为编辑在打造学术品牌中把握学科研究现状、凝练学科研究热点提供了可能。通过大数据研究方法,可以分析学术论文的产出和分布情况,获得高产作者、各类研究结构、基金资助项目等综合信息,确定学科领域的研究节点和活跃点。另外,还可以通过文献知识流动的方向的探索,了解该学科的前沿领域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获得作者与合作机构的信息,动态展示学科知识结构和知识演变过程,科研合作网络以及发展走向。

(一)数据挖掘:信息的精准提取与过滤

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编辑需借助可靠的研究方法,快速、精准地从中过滤、提取有利的数据。因而,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根据知识单元的属性及用途呈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数据库。数据库的数据收录方式各有特点,例如中国知网(CNKI)囊括了丰富的期刊和文献资源,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遴选学术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作为数据来源,权威性更强。可兼选CNKI、CSSCI等数据收录库,以确保各知识单元的完整和准确性。其次,在检索策略方面,应选择业界公认的权威杂志为母刊,剔除会议通知、稿约、栏目介绍等相关性较低的类目信息,综合全部来源文献及被引文献,其中来源文献可用于共被引分析,对知识关联性、前沿问题等进行可视化呈现;被引文献数据集用于反映作者和机构被引频次,可视化呈现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的基本情况。信息提取的常用的方法有词频与共现分析法、引文共(被)引分析法、多元统计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等。①词频与共现分析。词频和共现分析隶属于内容分析法的范畴。词频分析是通过对某一学科领域核心关键词的频次统计数值揭示该领域研究的主题分布、热点和发展走向。共现分析主要是对关键词进行分析,也包括对文章主题和摘要的分析,常用的是共词分析法。该方法直接统计文献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通过聚类分析构建关键词贡献矩阵,获得联系紧密的关键词,从而厘清学科的研究热点。②引文共(被)引分析。研究者撰写学术论文会对以往研究进行参考和引用,引与被引之间形成引证关系。共被引(Co-citation),是指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献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论文所引用,则称这两篇或多篇被引文献就具有“共被引”的关系。引文共(被)引分析法,就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归纳、抽象概括出引证关系的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③多元统计法。通过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归类,继而通过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度尺度分析法进行数据挖掘。④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能够深层挖掘信息之间的联系,可视化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结构,是运用较为广泛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不同地域、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揭示学科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二)可视化技术:信息图谱的直观呈现方式

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海量的文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KnowledgeDomains),更加形象地展示学科的热点和主流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了解相关领域的核心作者、高产机构,从而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科学知识图谱结合了传统的文献计量学与现代的数据挖掘技术,形成了一种综合分析科学发展脉络的知识发现方法。科学知识图谱将抽象的数据以图像形式直观呈现,分别从微观、宏观层次揭示学科的学术生态。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并可视化处理在学科研究中显得越发重要,而这是传统研究方法所无法胜任的,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才得以实现。信息可视化软件将数据进行计算和转化,最终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呈现,绘制出可视化的信息图谱,通过这些图形或者图像,将专业领域中的隐形现象外显化呈现。目前,国内外众多的计算机、情报学等领域的学者、公司开发出几十种各具特色的信息可视化辅助软件,其中CiteSpace、SATI、VOSviewer和Ucinet为学界广泛使用,值得编辑同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