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培育论文范例

品牌培育论文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1

1.1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江苏省科技期刊产品被市场接受

品牌科技期刊对于读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不仅给人以资讯和内容方面的服务,还构建着人们的价值体系、社会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具有自身特性的品牌期刊,在数字化、国际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①科技期刊的商标和品牌为期刊的独特性提供了法律保护;②科技期刊品牌化能吸引忠实读者,知名的品牌期刊能获得读者青睐,并建立读者群;③有利于期刊销售者细分市场;④知名科技期刊品牌有助于建立期刊形象和吸引编辑人才。因为良好的科技期刊品牌也意味着良好的待遇、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科技期刊品牌的编辑部有助于降低人才流动率、吸引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促进科技期刊品牌的发展。

1.2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江苏省科技期刊企业构造核心竞争力

由于江苏省科技期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科技期刊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产品的生产周期也愈来愈短。为避免江苏省科技期刊同质竞争现象,各大品牌科技期刊社重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通路,塑造了独特的科技期刊文化产品和自己的特质,使得品牌营销意义越来越重大。

1.3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江苏省科技期刊企业进行资源重组

江苏省科技期刊业从数量增长型向优质高效型战略转移,意味着科技期刊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适应这些变化,科技期刊杂志社须创立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利用品牌优势不断开发后续产品并形成规模,把无形品牌科技期刊资产转化为有形的效益。通过科技期刊社的战略性重组和市场竞争,既可以增强科技期刊自身的抗风险力和竞争力,又能实现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

2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2.1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江苏省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缺乏科技期刊品牌意识和竞争观念的问题,甚至有些期刊社忽视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科技期刊中,25.1%,的江苏科技期刊有品牌标志,3.0%,的江苏科技期刊实施品牌形象设计,11.8%,的江苏科技期刊曾组织参与国际期刊展会的宣传活动,45.7%,的江苏科技期刊曾参与国内期刊展会的宣传活动。这些数据表明,仍然须要加强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力度和意识。

2.2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国际化程度低

有不少江苏省科技期刊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好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一些科技品牌期刊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江苏省科技期刊尚缺乏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品牌科技期刊。据调查结果显示,国际来稿量仅占江苏省科技期刊年收稿总数的0.26%,,国际合作研究论文仅占江苏省科技期刊年收稿总数的0.24%,。这说明江苏省科技期刊对国际作者未能形成品牌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2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余种,其中仅360种左右来自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占比不到8%;期刊的学科分布比较全面,涵盖理、工、农、林、牧、医、地质、天文等领域;学术类、技术类、综合类、科普类期刊各有侧重;办刊主体中,高校学报占多数,其次为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少数科技期刊为企业创办。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也逐渐普及了电子版等版本。

(一)2014年CSTPCD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部分地区分布

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数排名前三的地区是北京、江苏和广东,分别是66999篇、46555篇和31481篇。民族地区科技论文数以5个自治区为例,排名最高的是广西为9296篇,最低的是西藏230篇,5个自治区科技论文总数为23931篇,比全国排名第三的广东省还少7550篇。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期刊整体上排名较靠后,无论是论文数还是比例均较低。

(二)2013—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CSTPCD)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3—2014年基金论文数比最高的是北京、江苏、广东,5个自治区排名较靠后,单纯从基金论文比上看,差异不大,但从基金论文篇数看,差距极大。排名第一的北京基金论文篇数为40688篇,排名最后的西藏仅168篇。5个自治区合计16289篇,比排名第三的广东少2622篇。

(三)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SCI)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国际论文方面(SCI),排名前三位是北京、江苏、上海,5个自治区排名最高的是广西1400篇,总体来说,均排名靠后。

(四)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被引指标等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17个高校自科版科技期刊为样本,统计了扩展总被引频次和扩展影响因子等被引指标。研究表明,17种高校科技期刊扩展库总被引频次平均为805,低于全国平均1419,扩展平均影响因子0.372,低于全国平均0.573。基金论文平均0.66,高于全国平均0.388。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中水平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经济、科技、文化等相对于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滞后,优质稿源不足,使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质量与国内先进同行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办刊团队及人员素质不够高,吸收国内外先进办刊理念的模式与创新不够强;精品期刊较少,影响力不够高。

二、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一)突出地域优势,提升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

从自然条件来看,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以新疆为例,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我国西北的农业大省。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孕育了棉花、哈密瓜、加工番茄、葡萄等优势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十五”规划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010年“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核心区,新疆农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围绕和依托棉花、粮食、畜牧业、林果“四大基地”和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优势农作物和特色林果种植业。截至“十二五”规划末,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2800万亩,总产30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60%以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另外,近年来新疆不同地区,结合各自优势发展适宜本地区的特色作物,如打瓜、甜菜、红花和亚麻等。其中,打瓜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之首;甜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占全国甜菜种植面积的1/3左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甜菜糖制糖基地;新疆红花种植面积、红花产量和种籽产量均占全国80%左右;新疆亚麻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是仅次于我国黑龙江的第二大纤用亚麻主产区。随着新疆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十二五”规划末,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不仅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要多了解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和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跟踪、参与科研工作,向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积极约稿,使其创新成果得以及时发表。刊出原创性成果会引起同行重视,并能影响读者下一步的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方向。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地域优势,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二)适应市场环境,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品牌

品牌是期刊质量和品位的象征,它代表着出版单位的信誉、实力和权威。由于受地域、学科、专业技术的影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不容易吸引大众读者,影响力不够高,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打造市场认可、质量过硬的品牌。要不断创新,以质量为本,靠上乘的学术质量来树立期刊品牌形象,培育期刊品牌文化,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赢得良好声誉。努力开发期刊的特色品牌栏目及优势学科,品牌声誉与期刊的发展能够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更新办刊理念,服务地区科技进步

民族地区科技期刊既是作者发表科技研究成果的平台,又是读者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服务于科技事业的交流中心。因此,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的办刊方法,多刊发基金项目论文,尤其是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产出论文,多刊发科技进步奖项目产出论文,充分利用科技期刊的信息来源展示科研成果,推进民族地区科学技术进步。

(四)培养优秀期刊人才,壮大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团队

胜任编辑工作的人员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对人员能力要求很高,他们应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出色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能清楚认识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一方面,要对编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鼓励编辑参加培训,并及时进行责任编辑注册;另一方面,要鼓励编辑部人员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为编辑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在交流培训中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成长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产业的重要力量。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世界一流期刊;出版传播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中国科协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框架方案,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该项目包括7个子项目,其中梯队期刊项目择优遴选200种(中、英文科技期刊各100项)具备一定办刊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科技期刊作为支持对象,入选的期刊无一不是该领域内的优秀期刊。2019年11月《中华护理杂志》凭借多年的积淀和优异的办刊成绩,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中文期刊,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中华护理杂志》继续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列学科第一,在全国2049种自然科学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位次上升至第4位,显示了《中华护理杂志》卓越的学科影响力。虽然在国内本领域具有权威地位,但对比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定义[2],《中华护理杂志》成为世界一流期刊任重道远。如何发现自身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是《中华护理杂志》未来5年的目标,也是所有入选梯队项目期刊的共同目标。本文以《中华护理杂志》作为中文权威期刊的代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也为其他中文梯队期刊提供借鉴。

二、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参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期刊设定了文献计量学目标。中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的主要特征,涉及多个不同方面,期刊编辑出版者也可以从这些指标上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不足,从而调整期刊的发展方向[3]。本研究查阅2018和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4-5]本学科各核心期刊数据,通过比较指标变化,分析我刊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通常来说,期刊综合评价总分越高,说明该期刊在所在学科内相对的综合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水平越高。近年来中信所采用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引文率、开放因子等6项指标来计算综合评价总分。

(一)本刊论文学术影响力在学科内处于领先水平。在27种护理学类科技期刊中,有9种入选2018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有10种期刊入选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本刊核心影响因子、核心总被引频次在2017年和2018年一直保持在学科排名第一的位置,充分反映了本刊论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多年来我刊在保证期刊质量方面可谓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严把学术质量关,严格执行外审双匿名审稿、专家集体定稿,积极策划专题,编辑出版阶段严格执行三审三校,期刊出版后积极落实审读制度,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经过如此严格的流程,刊出的论文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也得到广大护理界同仁的认可与厚爱,均以能在我刊上刊登文章为荣耀。

(二)本刊论文学术质量稳定。2017年本刊基金论文比为0.42,在护理学科中与另外2本期刊并列排名第3;2018年本刊基金论文比为0.45,在护理学科中排名第1。本刊2017年和2018年基金论文比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基金论文比是指有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基金资助的论文质量就不好,是否有基金支持也不是期刊编辑选用论文的标准。决定一篇论文能否刊登的还是论文的学术价值。2017年本刊的引文率为19.1,2018年为21.9,略有提升,在护理学科中均排名第2,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引文率即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但是,参考文献也不是越多越好,论文应当准确并恰当地标引参考文献,我刊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要求一直比较严格,要求作者尽量使用最新(5年内)的参考文献,并且只标注必要的参考文献。

(三)本刊在论文推广传播方面的工作不够。核心他引率是指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反映了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本刊在2017年和2018年核心他引率均在学科内排名第1位,说明本刊论文得到了广大作者的认可。2017年和2018年本刊的开放因子均为7,2017年在护理学科中排名第4(最大值为9),2018年在护理学科中排名第6(最大值为10),虽然开放因子绝对数值没有变化,但在学科中排名位置下降。开放因子是指某一期刊被引用次数的一半所分布的最小施引期刊数量,体现了期刊学术影响的集中度,开放因子越大,说明该期刊的扩散程度越大,影响范围越广。由我刊开放因子的排名可见,其他护理类期刊可能因为加大宣传力度并获得更大的开放因子,而我刊的开放因子并未变化,且在学科中的排名位置下降明显,说明我刊在推广论文、促进论文传播方面做得不够。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国内中文期刊的共性问题。

三、对策

出版与传播是科技期刊的两大任务。由于人力资源的短缺,我刊编辑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期刊出版上,在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与传播方面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6],但目前看来,还远远不够,严重影响了期刊的开放因子和扩散程度。我刊也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并将继续采取措施,加大期刊论文的传播力度。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支持期刊着力提升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引领学科发展、助力经济建设、培育科学文化,而这些方面正是我刊需要迫切发展的。在卓越行动计划中,我刊针对扩大期刊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提出了措施,通过实施以下措施,相信我刊的开放因子能够有所提高,学术扩散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要扩大我刊在国内的影响力,还要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提高论文质量,增加来源文献量。2020年,我们将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的原则,刊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落实专题报道计划,关注重大选题,吸引海外作者投稿。2018年《中华护理杂志》核心总被引频次下降,与来源文献量下降有一定关系,2020年,在编辑出版工作中,需重点注意控制论文篇幅,增加来源文献量,同时保证论文质量。另外,为了起到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2020年,本刊将关注学科内重要标准和规范的,刊登“标准与规范”类文章的精简版及二维码,作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更详尽的“标准与规范”的制订过程。

(二)采取多种方式促进论文传播,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1.积极参加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促进护理研究成果传播与推广《中华护理杂志》积极推选论文参加“中华护理百篇优秀论文”“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和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2019年有18篇论文入选“中华护理百篇优秀论文”,3篇入选“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1篇入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极大地促进了优秀护理科研成果的传播。未来《中华护理杂志》还将继续参加此类活动,促进已的宣传与推广。2.利用新媒体推广已刊登论文中华护理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科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关注人数已超过20万,2020年,我刊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迎合信息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写并推广已经刊出的论文,促进论文的二次传播;扩展读者服务功能,打造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平台。采取多种措施推广论文,如每名编辑每月通过微信平台至少推广1篇重点论文,着重推荐专题报道和标准与规范类文章。3.完善数字化建设,为论文多种渠道传播打下基础创新出版形式,对一些护理新技术论文增加视频演示功能,读者通过扫描论文中的二维码,可以观看创新的操作演示或护理用具革新内容,实现多元媒体融合出版。逐步完成学术内容数字转化,开发视频、音频等传播载体,建立独具特色、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门户网站,通过引文互链、DOI码等加强与各医学网络出版平台的联系,使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通过开展精准推送项目,根据作者和读者的研究范围和阅读兴趣,精确推送相关领域的论文。4.与多种出版平台合作,拓宽论文的传播渠道与中国知网合作,进行优秀论文的双语出版,扩大论文的海外影响力;加入中信所TOP5000项目,扩大论文的传播范围。未来将继续以上合作,并积极申请加入多种国内外数据库,让我刊的论文在更多的平台上显示,让更多的读者和作者看到我刊刊出的优秀论文。5.加强期刊品牌,扩大学术影响力品牌期刊助推品牌学术活动,品牌学术活动又促进期刊的宣传与推广。2020年,将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如中国护理科研高峰论坛、护理科研协作培训班、护理期刊联盟会议、主编社长沙龙等,增加期刊宣传,扩大期刊影响力。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国际护士会有关会议、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及中华护理学会重要学术会议,拓展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宣传期刊。

(三)其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涉及的其他指标,如论文机构分布数、地区分布数、海外论文比等,虽不计入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总分,但本刊作为护理学科中的顶尖期刊,在2020年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应兼顾各项指标,为更多的作者和读者服务,促进期刊影响力的扩大,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4

1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

1983年,美国的伊索尔•索勒•普尔首次提出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的概念,其核心是把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媒体的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资源进行共享,信息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1]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期刊出版周期大大缩短。与此同时,线上视频、音频与线下纸质期刊的互补性发展,使得期刊更加具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提升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拓展期刊的发展空间。

1.1新媒体影响力大幅提升,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知识信息传播平台

当前的发展趋势表明,新媒体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均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从诞生之初到拥有5000万受众,纸质报刊经历了1000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而互联网只需短短的4年[2]。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开始发生变化,纸媒阅读方式不再是主流,移动终端的点击率大幅提升。2019年,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人均每天手机和互联网接触时间达166.46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人均每天读书时间19.69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的时间仅3.88分钟。[3]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移动互联网已成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移动端阅读逐步成为大多数人新的阅读方式。毫无疑问,随着受众的快速增长,新媒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1.2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具有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报刊不约而同地面临着广告和订阅量大幅下降的问题,广告客户流向网络。这一事实表明,传统媒体不能停留于固有的发展模式,只能探寻依靠新媒体渠道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途径,从而获得新的生存发展空间。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要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在数字媒体变革中,经过淘汰、选择、重组的过程,探寻更大发展空间,实现自身成长。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视角下探寻学术期刊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1.3媒体融合步伐加快,融合方式日益多元化

西方部分大型出版集团由于规模庞大,通过建设在线回溯数据库、设计移动应用软件、合并刊社等举措,扩大期刊规模,提升期刊质量,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涌现出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Nature)、泰勒•弗朗西斯(Taylor&Francis)等成功案例。这种集团化运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资源开发各种新媒体产品及增值服务项目,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并更好地实现盈利增值。近几年来,我国媒体融合步伐加快,由单体融合、各自融合迈向区域融合、整体融合[4],媒体融合的全球化特征日益显现,已成为时展潮流。

2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

当下,学术期刊多通过自建网站、加入商业数据库等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但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较为单一,二者融合深度不足,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难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大化。

2.1融合方式较为单一且不够深入

多数学术期刊自建网站的点击率较低。学术期刊自建网站若要保持较高的点击率,需要在内容设计、内容质量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专业性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在宣传期刊栏目、期刊论文的基础上,学术期刊自建网站可通过增加音频、视频等多种途径,保持内容的及时更新,丰富读者体验。在网站多如牛毛的今天,如何形成不可被替代的特色,并保证刊发论文的高质量,应成为学术期刊努力的方向。但是,我国的学术期刊由于自身规模小、国际影响力低、订阅量少,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人员去提升自建网站的特色与质量,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自建网站影响力低的现状。加入商业数据库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品牌培育与整体影响力提升。由于我国缺少提供公共服务的数据库,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加入商业数据库,如知网、维普等。这种较为单一的传播方式导致学术期刊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且大型商业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较多,在宣传过程中很少对单本学术期刊进行推介,无法体现学术期刊的栏目特色,学术传播的中心明显已转向论文。

2.2融合效果不尽人意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起步相对较晚,多数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起步于21世纪初。学术期刊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单一,多元化传播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大多数学术期刊由于经费不足且缺乏数字编辑,往往将纸质期刊内容整体或者以专栏为单元进行数字转换后直接。而真正的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是建构读者需求价值导向的融合性平台,以提供纸质期刊与数字网络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和服务,[5]大多数学术期刊距离这一数字化转型目标还很遥远。直到最近几年,少数出版集团在媒体融合方面经过多年深耕,定制化知识服务才初见成效,愿意为知识服务付费的用户规模虽然不大,个体付费的金额也不多,但增长趋势向好,知识服务已成为当前的朝阳产业,拥有较大发展潜力。

2.3融合过程存在“厚此薄彼”现象

新媒体面广且受众巨大,是扩大期刊读者群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融合的“融”,体现了纸质期刊和新媒体二者不是简单地相互结合,而是既保留双方独立的特点,又将二者融为一体。因此,要避免出现缺乏二次创新的数字化照抄照搬现象,也要防止过分重视数字化转型而轻视纸质期刊现象的出现。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6]。因为数字化转型而忽视纸质期刊的做法虽有成功的案例,但不应成为主流,纸质期刊作为体现学术期刊栏目设计、文章编排、内容特色的载体,仍然拥有较为固定的读者群。

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对论文内容、栏目设计的深耕,离不开深度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渠道拓展、内容延伸与用户体验提升,也离不开学术期刊集约化出版带来的规模效应。

3.1内容为王,质量为先,品牌为立身之本

“内容为王”最早由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于1996年提出,其含义是生产内容的企业将是互联网上最大的赢家。内容是学术期刊的生命力,学术期刊需要提升内容质量、内容设计、内容编排等方面的标准,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国际化。为此,学术期刊要设计特色栏目,建立高质量的作者群,特别应侧重某一领域,打造差异化发展的品牌特色,进而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形成学术期刊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学者提出,在优化内容生态的措施中,除了对内容资源进行准确分类,还应对往期的优质内容进行有效整合[7],通过归类整合往期精品内容,有利于体现学术期刊的差异化特色。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的读者来说,学术期刊的读者一般学历较高,他们期待获得更多学术前沿信息,要求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内容有深度、观点新颖。因此,学术期刊可采用名家访谈、名家约稿的方式,形成固定的品牌栏目,以满足读者需求,塑造良好的期刊品牌形象。

3.2兼顾纸质期刊与新媒体平台,注重二者的互补性融合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不能满足于把业务延伸到网络上,而失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制作和传播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学习,根据读者的接触习惯和阅读需求来确定出版形式。学术期刊可以借鉴其他主流媒体实现的移动传播形式,如源程序、超链接、音视频等[8],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追踪用户的点击率及下载量,进而明确期刊选稿的方向和侧重点;通过突出纸质版学术期刊的专栏特色,强化对期刊品牌的维护;针对部分网络读者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依托数字出版平台的广覆盖优势,提升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和网上订阅量。

4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路径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面临着读者数量偏少、市场竞争力弱、广告收入低的困境。如何走出一条融媒发展之路,是学术期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4.1提升两个效益,拓展传播渠道

当前,数字出版已成为学术期刊运营的主流形态,学术期刊由出版者逐步过渡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国际一流期刊出版机构无一例外地特别注重发展功能完善的稿件处理和平台,为作者、读者、编辑和审稿人提供周到的在线服务。[9]国内许多学术期刊也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拓展了学术期刊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学术期刊应重视开发在线全文数据库,可将以往的整体推介方式“打散”,转成以“栏目推介”“名家推介”等方式,将优质的高端内容推介出去,通过内容与渠道的反复运用分发,提升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为此,应找准学术期刊宣传的方向和切入点,通过独具特色的栏目设计和内容策划,针对不同类型用户,多渠道期刊相关内容。

4.2整合资源,推行集约化出版模式,培育学术品牌

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方向。一是打造品牌专栏,提升学术期刊品牌知名度。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一般呈现给读者的是碎片化的信息。因此,以专栏为单元的传播渠道较易展现学术期刊特色。学术期刊既要保持固有的特色栏目,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展设置热点问题栏目,力求使栏目设置与时俱进,并根据期刊特色、学术导向和读者需求,分类科学地设置栏目。学术期刊可以向专家学者约请高质量的专业性稿件,以打造品牌栏目,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整合学术资源,推行集约化出版模式。知名度再高的学术期刊,其单刊的载文量、发展规模及影响力都是有限的。单一学术期刊自建网站由于规模的局限性,其点击量难以迅速提升。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出版公司采取了集约化出版模式来扩大学术期刊的订阅量和影响力,从而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因此,学术期刊可通过组建联合出版集团或学术联合体,以学科领域集中、区域集聚等方式,实现差异化联合集约出版,在期刊规模大幅提升的前提下进行学术信息传播,其影响力会迅速提升。

4.3打造高水准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

从国际经验来看,打造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的学术文献出版商(HighWirePress)、为全球期刊发展服务的软件系统公司(Atypon)等,它们建有专门的出版与传播平台,接受中小出版机构的委托服务,平台上有数千种甚至近万种期刊全文,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订购和获取。[9]我国应以提升学术竞争力为基点,以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为特色,高标准打造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大致分为以下三方面。一是自建平台。学术期刊应重点打造微信公众号、移动APP,不仅推介学术论文,而且要体现期刊特色,全面展示期刊风采。学术期刊可通过自建平台主动推送相关学术领域的学术动态、前沿观点、学者访谈等,提供信息的精细化服务,主动适应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实现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真正提升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信息传播平台的传播力。二是行业性平台。学术期刊要发挥行业特色,在同一行业领域打造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借助数据库平台实现数字化传播并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知识服务,以克服规模局限。以社会科学领域为例,主办期刊最多的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都只有100多种期刊。这种小而散的产业组织结构和规模结构,与数字化发展需要的大量资金和海量的内容资源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10]组建学术期刊集群,能够超越规模和组织结构的局限性,为大规模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大型数据库平台。通过加入大型数据库,学术期刊可以拓宽宣传渠道,提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学术期刊还需要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培育期刊品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4.4提升编辑的数字素养

传统学术期刊由编辑实现栏目设计、论文选编,以保证论文的质量,保持学术期刊的专业性。传统学术期刊几乎没有数字编辑,编辑的数字素养明显不足,很难进行线上创新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难以在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因此,学术期刊应注重培养与引进兼具文字素养与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期刊今后更好地实现媒体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青年编辑人员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学术期刊可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相关培训,提升其数字素养。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社区文化品牌“两邻”理念一社一品思政工作品牌

1建设沈阳社区文化品牌的重要性

1.1建设特色社区文化品牌有利于践行“两邻”理念

2013年8月30日,来到沈河区多福社区看望居民时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积极培育“一社(村)一品”、一区(县、市)一特色的邻里文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注重以优秀文化涵养人、感召人、教育人、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乐善好施、推动形成倡导真、善、美的良好社区风尚,是沈阳市积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重要任务。

1.2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有利于提高居民思想和文化素质

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了陶冶人、提升人、塑造人。丰富的社区文化是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特色文化社区品牌的创建活动,把特色文化的思想贯彻到社区工作中,能够使居民更加清晰自身的文化特色,强化创建特色文化型社区意识,提高居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1.3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社区文化品牌作为城市文化品牌的一个子部分,是城市文化在基层社会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质。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措施,又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先导性举措。在当前新时展背景下,城市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城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打造属于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1.4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通过社区文化品牌的打造,形成一个带有社区特色要素的文化理念、文化符号,通过社区文化品牌创建过程的潜移默化影响,有助于居民深入在了解其所在的社区文化内涵基础上,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理解,深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2有关社区文化品牌及其建设概念的界定

2.1社区文化品牌含义的界定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1]。社区文化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品牌则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当前有关社区文化品牌及其建设概念的研究还很少见,陈春莲、李呈新(2016)提出社区文化品牌是指基于社区区位要素特征、经济社会特征、历史传统特点形成的具有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的文化品牌[2]。聂晶磊(2008)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3]。我们结合社区文化和品牌的内涵,将社区文化品牌界定为是社区成员在社区文化建设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识别标志、价值观念等深刻文化内涵和外在识别形态。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的一种识别标志,而不等同于社区名称,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社区品牌。

2.2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界定

品牌建设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品牌主张和品牌价值观等等过程。论文将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定义为品牌建设者通过挖掘、提炼、开发、整合等逐步形成社区文化品牌的过程。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既有社区文化内容建设,又包括社区文化品牌过程建设。

3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主要成就

为提高社区文化品质,实现社区文化个性化发展,沈阳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社区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以指导全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其中“五个一”即“出台一批文化支撑政策;建设一批社区文化设施;打造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创建一批特色文化基地;培育一批基层骨干队伍”[4]。几年来,沈阳市在城市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1注重社区“党建+文化”特色品牌建设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沈阳社区注重创建党建特色社区,积极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活动。如,以红巾社区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型,以回民社区为代表的民族促进型,以双路社区为代表的在职党员凝聚型,以凯旋社区为代表的区域共建型,以溪林社区为代表的党建文化融合型[5]等社区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带动社区文化建设,沈阳社区在“党建+文化”品牌创建方面的成果较为突出。

3.2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品牌

沈阳市通过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人文特色、成员价值取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社区一品”活动,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社区文化品牌。(1)形成了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社区文化品牌沈河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区,沈河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牵动,打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社区文化品牌,如多福社区的“福文化”、溪林社区的“孝文化”、三八南社区的“中国节”(或道德文化)、福陵社区的“满族文化”、山东堡社区的“家文化”等特色社区文化品牌已经小有知名度。(2)注重打造人文特色的现代社区文化品牌沈阳和平区注重打造现代社区文化品牌,突出“家”文化、“和”文化品牌形象,在注重“家”文化品牌的同时,开展“品质社区”建设,通过建设以“和文化”为内涵的“家庭和睦、邻里和善、小区和美、社会和谐”品质社区,践行时代文明建设,打造现代社区文化品牌。

3.3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

近几年来,沈阳市先后推出“沈阳首届社区文化节”活动,“沈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沈阳首届邻里·家文化节”等社区文化品牌活动,打造了一批常年化、常态化品牌文化活动如“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全民读书活动”、“千团百场群众合唱”等多项市级品牌活动。和平区南市场八卦街街区,打造神秘文化品牌,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铁西区的工人文化周、大东区的企业文体联合会、辽中的近海文化节、法库东湖文化节、沈河区文化社区创新活动等都各具特色,活动品牌多样化。总体来看,沈阳的社区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社区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还有待挖掘,知名社区文化品牌的数量、社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和提升,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力度,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4打造沈阳社区文化品牌的对策

4.1以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品牌为契机,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

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坚持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能在彰显社区文化品牌个性的进程中,丰富和完善社区文化,进而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效果。当前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与对社区文化品牌建设重视不够有关,因此,基于沈阳大多社区已经有了社区名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增强品牌认知,以打造社区文化品牌为抓手,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定位、品牌培育、品牌沟通等努力,丰富社区文化品牌内涵,培养社区文化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实现“一社一品”发展战略。

4.2让社区文化成品牌,创建沈阳社区文化名牌

品牌不等于牌子,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如果社区仅仅是有了一个牌子,这个牌子没有让所辖居民认可或者没能唤起社区居民感情的共鸣,那么,这只社区品牌建设的“商标”阶段。只有通过对与社区居民关系的有效管理,使其拥有品牌的内涵,并持续坚持品牌价值、个性和文化,才能成为品牌、名牌。沈阳社区需要进一步做好社区文化品牌内涵建设、做好社区文化品牌价值、个性化的培育、传播,打造更多的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名牌。

4.3多主体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品牌

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工作者、所辖单位、政府部门、物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坚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盲目发展社区文化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沈阳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还较为单一,因此,需要通过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实际倾听和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和意见,探讨建立社区文化建设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社区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中,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4.4全方位建设社区文化品牌

(1)营造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氛围,打造沈阳社区文化名牌通过社区文化品牌的学术交流活动,加深对社区文化品牌创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品牌创建氛围。积极总结和推广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经验,发挥群体力量,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知名品牌。(2)打造一批精品社区文化活动品牌社区文化品牌是基层群众文化的归纳与升华,其符号特征必然反映和引领某一社区群众的文化素质特征和文化诉求特点。沈阳社区已经在社区活动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还需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批彰显社区特色,市民喜欢的、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较大发展前景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3)整合资源,做强社区广场文化品牌广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活动方式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在北方人喜欢凑热闹的文化心理背景下,通过整合社区人文、主体资源优势,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广场文化品牌,让广场文化品牌成为名牌,是丰富社区成员精神和情感体验,增进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提高沈阳城市文化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4)多方位做好社区文化品牌传播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传播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特色社区和个人,及时发现鲜活典型、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提升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姬璇.浅论打造社区文化建设特色品牌[J],品牌(下半月),2013(12):91

[2]陈春莲;李呈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品牌的价值维度和构建路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6(06):106

[3]聂晶磊;王秋艳.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12):232

[4]李庆禹.辽宁沈阳实施“五个一工程”推进社区文化建设[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04-12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品牌栏目;高原现象;学术期刊;持续发展;提升路径

经过3次评选,全国共有65个栏目入选为教育部名栏。在科技期刊中,许多期刊的特色栏目成为学界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但是,近几年随着形势的变化,一些品牌栏目的发展出现了“高原现象”。对于该现象,如不正视并及时找出解决办法,早期大量的投入与努力将付诸东流。本文探寻品牌栏目“高原现象”的定义与表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潜在的风险,寻求破解的方法。希冀本文的研究能为品牌栏目的持续发展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有所助益。

1定义与表征

1.1定义。“高原现象”本义是指地处低海拔高度的人在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因海拔升高导致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原因而出现的头痛、气短、胸闷等身体不适现象。该概念后来被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用来描述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努力出现明显进步后,不久又停滞不前的现象[1]。品牌栏目发展中的“高原现象”是指栏目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发展后,不久又出现了停滞、倒退甚至消失的现象。

1.2表征。品牌栏目发展出现“高原现象”常常有如下表征。1.2.1主要评刊指标。“横盘震荡”影响学术期刊发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影响因子、载文量、同行认同等。影响因子有不同的方,目前以SCI、CSCD、CNKI等数据库为主。当前,不少品牌栏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影响因子和载文量从办栏早期的迅猛增长演变为缓慢增长。这种情况表现在曲线统计图上,就是早期斜率较大,进入高原期后“横盘震荡”。1.2.2新增作者较少,一些老作者不停循环出现。作者是期刊发展的生产力,稳定和高水平的作者群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动力之源;对品牌栏目来说尤其如此。经过长年累月的经营,品牌栏目往往将相关科技领域内的国内、国际核心作者都囊括在作者群内。此时,编辑的怠惰思想可能上升,对青年人才的发现和培育意识下降。这种情况表现在品牌栏目上,就是发文作者主要是老面孔循环出现,新增作者较少。1.2.3审稿专家库无甚变化审稿专家是刊物发展的质量保证,只有一流的审稿专家,才能锻造出高质量的学术期刊[2]。品牌栏目一般会将全球或全国范围内的标志性学者聘为栏目的审稿专家,再在学术重镇中选择年富力强、审稿效率高的学者作为审稿人。从总量上看,标志性学者和重要学术机构研究人员的数量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品牌栏目发展到较高成熟度后,其审稿专家队伍会趋于稳定。随着时间推移,审稿专家的过度稳定很可能渐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学术圈,而体现在品牌栏目的审稿专家库方面,就是专家库没有什么变化。1.2.4论文选题和组稿形式平淡化选题策划是体现编辑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选择什么样的选题,意味着编辑对科技发展方向的敏感和把握,对国家大政方针的领悟,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3]。一个好的选题,是编辑综合素质的表现,专题组稿,更是如此。它要求编辑除具备选题策划的能力外,还必须熟知不同学者的研究专长和研究风格,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4]。选题的引领性和组稿的多样性,是品牌栏目的成长之路。但是,期刊进入栏目发展的高原期后,品牌栏目常常以自投稿件为主,论文选题日常化,专题组稿等具有高光度的组稿形式日渐减少。

2成因分析

从早期的蓬勃发展,到高原期的缓慢发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呢?通过观察多家品牌栏目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原因多样,主要如下。

2.1人员变动因素。我国的学术期刊受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的双重领导,有时候,主办单位主要领导的变化对品牌栏目的发展影响很大。2.1.1人员变动导致的组织结构变化。我国的学报类期刊,一般来说编委会主要是学术咨询机构,编辑部负责实际运营,实行主编负责制。但我们所观察的某期刊,新任领导上任不久,就对期刊编辑部流程和分工进行了大幅改组。原来咨询性质的编委会成为实质性质的终审组织,负责稿件的最终录用;改组后的编委会和编辑部一起共同成为期刊运行的组织。在该组织形式里,由于有编辑部主任、主编、编委会主任、副主任等众多领导及多个层级,导致只有数人的编辑部各种沟通、运行变得极其复杂。复杂组织形式下的期刊品牌栏目的发展只能处于维持状态。还有的单位由于领导变动,编辑部由校直属单位变成科技处下属单位,导致期刊办刊经费和日常运行受较大影响,品牌栏目发展亦大受影响。2.1.2人员变动导致的流程重组和制度变革组织。结构的变化实际上是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重新配置。因此,为与这种权力、义务的改变相匹配,相应的流程也需重组;而组织变革和流程重组在国家明确要求信息公开的条件下,又需要以制度的方式来确定和彰示。在流程重组和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品牌栏目编辑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往往保守办刊,导致栏目发展中的“高原现象”。2.1.3人员变动导致的信任缺失以及高成本的信任。重建主要领导的变动和主编的更换,意味着与期刊发展关系密切的诸多资源和人脉关系需要重建。任何重建都需要成本,对编辑部而言,这种成本或许不是金钱,而是大量的时间、精力或物料的消耗。依据科斯定理,在不同制度安排下,交易费用的差别可能很大[5]。就目前科层制的体系而言,如果品牌栏目的编辑与主编并非重合,双方建立互信关系的成本往往较高。品牌栏目的编辑基于信任成本高和“做得越多错得越多”的考虑,对品牌栏目的建设持观望态度,会使品牌栏目发展呈现“高原现象”。

2.2内部管理因素。2.2.1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制度设计的影响。期刊编辑部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从人性论的角度来说分成2种,基于人性善的设计和基于人性恶的设计[6]。在主编负责制的前提下,这2种不同人性论基础的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迥异。以人性善为基础的制度,主编对品牌栏目编辑非常信任,对其充分分权、授权,强调发挥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期刊发展迅速,不少品牌栏目就是在这种制度下快速崛起的。以人性恶为基础的制度,强调主编权力至上,除主编以外的编辑则相互制掣,品牌编辑办栏目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制,引致品牌栏目发展的“高原现象”。2.2.2员工激励因素的影响。对编辑的激励是编辑部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着期刊的工作绩效。激励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2种。根据工作绩效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有利于体现公平,调动编辑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效率[7]。精神激励是对编辑付出的充分肯定,能极大地增强品牌栏目编辑的自我效能感[8]。现实中,由于人员变动等原因,激励政策会发生极大改变,不仅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对一些积极工作的编辑实行打压,形成负激励,从而影响品牌栏目的发展。

3隐忧及风险

当前,科技期刊的竞争非常激烈,稍有松懈,就可能被挤出评价数据库。因此,品牌栏目发展出现的“高原现象”,无疑是一件充满隐忧和累积风险的事情[9]。这些隐忧主要体现为2种效应。

3.1红皇后效应。“红皇后效应”是指为了保住目前的位置,需全力奔跑;要想去别的地方,则要以2倍的速度奔跑的理论。组织生态学中的“红皇后效应”理论认为,竞争是推动组织成长的重要因素。组织如果想要保持长期良好的成长态势,就必须积极地参与竞争,从而提高效率,促进组织演化和发展[10]。品牌栏目出现“高原现象”,事实上就是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科技期刊竞争中停滞不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术期刊在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时代背景下,原地踏步很可能面临在几年之内被边缘化的局面。

3.2温水煮青蛙效应。当把1只青蛙放入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死里逃生;把它放入温水中,则无动于衷,当水变热时,想逃而无力。“温水煮青蛙效应”鲜明地阐明了危机意识、懈怠态度与生存的关系。品牌栏目发展出现“高原现象”,宛如1只青蛙被放入了温水中。各家期刊都在奋勇争先,就像正在给世界科技出版市场这口大锅加热,期刊的“横盘震荡”则意味着栏目运营能力提高不明显。随着资源投入的相对减少和人脉关系的疏远,品牌栏目很可能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想飞跃时却已无能为力,最终被淘汰出局。

4对策

品牌栏目“高原现象”的出现,常常是主客观多种因素叠加而成。因此,要走出“高原现象”,重拾品牌栏目发展的升势,需要积极发挥期刊人的主观能动性,多措并举。

4.1优化内外发展环境。学术期刊的经费主要是财政拨款,在人事上是单位任命和聘任,因此编辑部与上层领导和核心职能部门建立良好关系,是期刊和品牌栏目发展的首要问题。有的期刊主编,与主要领导关系不睦,以致被主办单位整改,编辑部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配套制度全部重新洗牌,“安定团结”的大局不复存在,品牌栏目怎么能发展好呢?与主要职能部门关系不顺,则可能导致财力不济、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除了外部关系,品牌栏目发展的内部小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要,彼此信任、沟通良好的小环境无疑会使编辑同人同频共振、品牌栏目运营事半功倍。

4.2内容创新。“内容为王”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规则之一,品牌栏目必须以精品为导向,以质量为皈依[11]。在具体内容创新的举措方面,略举2点。其一,提升选题质量。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品牌栏目要善于利用外脑,充分利用全国性学会中一些负责人的作用,通过会商确定该领域中近几年的核心攻关选题,然后组织有前期研究基础的人员撰写[12]。这比编辑个人冥思苦想有效得多。《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学会办刊力度[13],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其二,拓展栏目范围。品牌栏目的名称虽然是固定的,但对它的理解与解释权在栏目编辑本身。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的“资源环境研究”栏目为例,既可将其理解为一个不同二级学科组合的栏目,也可将其理解为基于问题导向的综合性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栏目。显然,后一种理解所涉及的范围远远大于前者,这样稿源的丰富性和栏目的延展性就扩展了许多,有利于将栏目做大、做强。

4.3组稿形式多样化。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品牌栏目的发展需要从哲学高度辩证看待“内容为王”与形式呈现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就内容呈现的形式而言,多样化的呈现能给读者耳目清新之感,增加审美感受。因此,品牌栏目应该有意识地利用传媒心理学,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高质量论文。具体形式包括:编辑部自己组稿并编发“编者按”,特邀主编或客座编辑组稿,会议组稿,围绕国家重大项目组稿,等等。

4.4拓宽传播渠道,实行多渠道、多平台分发的策略。当前,科技期刊已经进入媒体融合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品牌栏目需要顺势而为。多渠道分发和多平台分发是品牌营销的重要策略。品牌栏目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这2种策略。就多渠道分发而言,除了传统纸媒以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App、社交网站、官网等进行传播[14];也可以通过在内容中挑出关键词或关键句的形式,运用SEO工具让主流搜索引擎网站优化对电子期刊的搜索[15]。就多平台分发而言,除了与“中国知网”合作以外,还可与国外网站、行业协会网站、“国研网”以及其他流量充沛、用户聚集的平台合作,从而拓宽平台渠道,扩大传播效果。

4.5提供增值服务,增强作者、审稿专家、读者与品牌。栏目的黏连度提供增值服务是提高品牌栏目核心竞争力、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举措[16]。一般而言,提供增值服务是为了获得增值服务的对价,因为学术论文是文化公共产品,所以提供增值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作者、审稿专家和读者等群体与品牌栏目的黏连度,使相关各方形成磁场效应。具体的增值服务包括:为提高论文质量提供的增值服务;由于特殊事由提前出版的增值服务;为论文扩大传播范围提供的增值服务;附着于出版内容为读者提供的增值服务,如通过RichHTML网页的服务[17]。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7

文化是高职院校品牌的核心,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不是凭借管理者凭空想象而来的,它产自于是特定的文化氛围,带有强烈的文化烙印,高职院校领导和管理者,在实践中应该强化院校品牌的文化特征,并充分发掘和发挥品牌的文化功能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高校文化品牌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文化品牌是高职院校保持社会关注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进行自我营销和自我包装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包括校园建筑文化、院校管理文化、学生团学社活动、学校校训等方面。旅游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个分支,构建一个能够促进院校发展的文化品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院校师生的价值观念,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旅游行业价值观念;同时,文化品牌作为院校精神文化的核心,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促使院校师生自行自我调控,向符合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文化靠拢;最后,一个符合旅游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文化品牌是院校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积累积淀,融合了学院的发展方向,汇聚了旅游行业的重要特征。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所形成的空间。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首先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文化场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种文化现象相互影响,相互叠加的总和。高校,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它不仅是文化的受众,同时它还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两种角色相互叠加,造就了高校特殊的文化场。高校作为文化场的主体,其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在面对着其文化场内的各种文化现象,必须对文化场内的各种文化做出思考和应对。在这个特殊的文化场中,如何构建符合当代特色和时代需要的高校文化品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场在地域特征、时代特征、行业烙印、文化氛围、教学形式、实践方法上都和本科院校、理工科类职业院校、经贸类职业院校等有不同的地方。在文化场中构建文化品牌就是把旅游类高职院校放在其所处的旅游行业文化场中进行研究,把旅游类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和知名度,累积文化底蕴有着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较早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研究的是1986年沈辉发表在《青年研究》上的《校园文化浅析》,该文章介绍了校园文化的形成、校园文化的特征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从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到高校品牌研究的转变是在2000年前后。宁永红发表于2002年的《论高校品牌的塑造》是较早进行高校品牌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出“高校要清醒的认识到树立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挖掘、打造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标识等无形资产潜力,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马必学于2004年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上的《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是较早进行高职品牌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实施高职院校品牌战略不仅是关系到每一个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姜文明于《旅游学刊》1990年第1期上发表的《树立长期稳步发展的战略思想办好旅游职业教育》和袁立辉于《旅游学刊》1990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旅游职业教育》是国内较早关注旅游职业教育的文章。黄继元于2003年发表在《旅游学刊》上的《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讨》是国内较早把视野专注于高职院校旅游教育的研究。近些年,随着旅游类高职教育研究的深入,旅游类高职的教学模式(如:莫志明《旅游类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建设探讨》)、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如:邓菲《浅谈旅游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思政教育(如:叶蔚兰《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等与旅游类高职教育有关的一些课题均有相关研究。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程小康的硕士学位论文《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则认为“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是什么,怎么建设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促使旅游类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2011年郑州大学孙国亮的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品牌提升研究》更是围绕旅游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是在梳理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品牌的核心——“文化”这一角度入手,利用“场”概念,把旅游类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化品牌建设”放入到文化场的整体中进行研究。

三、旅游行业文化场对旅游类高职的影响

旅游行业文化场对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影响较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行业文化场要求旅游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面向国际化。旅游业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行业,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行业都经常接触外国游客。在与外国游客接触的过程中,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语言环境,这使得旅游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国际化。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不但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师生交流上,还要体现在文化品牌建设上。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特征的校园文化品牌,能够对学生产生正向的熏陶和培育,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国际化视野。2.因旅游行业文化场的影响,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要以其所处的地域文化为基础。旅游是具有地域性的,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要以院校所在的地域文化为依托,进行地域文化的培养和整合。旅游的地域性体现在地理文化、民俗风情、饮食习惯的各方面的文化差异上,旅游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品牌构建时,注重旅游行业文化场的地域性特征,能够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符合地域特色的导游培养,能够使学生在本地旅游行业就业后,在接待外来游客时,对本地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有充分的讲解,让游客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提升旅游体验,增进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认同和好感。3.旅游行业文化场要求旅游类高职院校突出服务文化。旅游业属于服务性产业,其接待对象、行业要求、行业发展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类高职要具有服务文化和微笑意识。旅游类高职院校在文化氛围营造和文化品牌建设时需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具有优秀的服务意识是做好旅游业的必然要求。因此,旅游类高职院校要开设礼节礼仪课等,突出其对服务文化的重视,使学生在校园里和走上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后,能够用具旅游专业特色的服务性,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服务和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四、基于旅游行业文化场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实践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8

1《若干意见》印发的背景

SCI论文是指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首开重奖SCI论文之先河,至今已有30多年,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对SCI论文相关指标的追求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SCI论文相关指标异化成了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科研人才学术水平评价、学科专业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最核心的指标,科研人员迫于评价压力一窝蜂地追逐SCI论文,甚至把发表高影响因子、高被引的SCI论文当作科研工作的根本目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的最新统计结果,2009—2019年间(截至2019年10月),我国科研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位列世界第二位,数量比2018年统计时增加了14.7%[2],且每年用于发表SCI论文的费用相当惊人。论文“SCI至上”违背科技发展规律,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陆大道院士指出:“中国科研资金、方向正被西方国家的SCI所支配,我们的科研人员贫于创新、贫于思想!”[3]中国科研被SCI支配,带来诸多恶劣影响,如:部分科技工作者价值观被扭曲,为了发表高影响因子、高被引的SCI论文,紧跟甚至照搬国际上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忽视国计民生、国家发展急需的卡脖子、卡脑袋的问题,脱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研究方向,“SCI及西方杂志的编辑部,间接操纵了我们的人才选拔,间接支配与操纵了中国大笔资金的投向”[3]。正如汪品先院士尖锐指出的:“现在我国有不少单位,从外国文献里找到题目立项,使用外国仪器进行分析,然后将取得的结果用外文在国外发表,获得SCI的高分以后再度申请立项。这种循环看起来也是科学的进步,但实际上是外国科学机构的一项外包业务。”[4]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破除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的呼声十分强烈[5]。很多期刊同人认为,过分重视SCI的科研评价体系严重影响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进程。任胜利等[6]认为我国的科研评价以“SCI”为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大量的优秀科技论文外流,使国内的科技期刊特别是大量的中文科技期刊优质稿源匮乏,使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孙涛[7]认为目前“唯SCI论”的科研和人才评价体系严重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王恩哥院士、高福院士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过分注重SCI的科研评价体系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不利[8]。胡升华深刻指出:“学术论文外流还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危害,更深层次的危害在于我们长期将学术评价话语权和优质数字资源拱手让人,最终必将在科研数据话语权和数字资源安全方面蒙受重大的损失。”[9]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展开的关于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困境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人认为振兴中文期刊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变过分倚重SCI的科研评价导向[10]。为了回应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办刊人的关切与期盼,创造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搞科研攻关的氛围,促进科技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了《若干意见》。

2《若干意见》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若干意见》的印发体现出教育部、科技部对破除论文“SCI至上”的坚定决心,10条意见,有破更有立,更关注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务实的科研评价系统。同时要求各“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根据《若干意见》,检查修改相关制度文件及“双一流”建设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于2020年7月31日前送教育部科技司,其他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执行。由此可见,《若干意见》不是制定统一操作方案,而是由高校制定、试行、验收、推广方案,是一次战略性改变。在其影响下,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一定能破除论文“SCI至上”的错误导向。《若干意见》后,科技期刊界同人纷纷转发、叫好,大家似乎看到科技期刊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但是我们认为《若干意见》给科技期刊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

2.1机遇

我国科技期刊优质稿源的整体数量将增加。《若干意见》要求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的消极影响,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大学评价的标签。《若干意见》印发后,各科技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纷纷响应,如江苏省科技厅2020年4月3日的《省科技厅关于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省科学技术奖中基础类项目的提名条件为: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不超过5篇,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应不少于1/3,不把代表作的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11];与之对应的2019年的条件则为提供的主要论文论著不得超过8篇,对国内科技期刊论文数等无要求。因此,《若干意见》的印发,必将促使科研评价日益重视国内科技期刊所发论文的价值,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将在未来的科技评奖、职称晋升、人才评价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将使一部分本打算投往国外SCI期刊的优质稿件回流,转投至国内的刊物,从而使我国科技期刊优质论文的总量获得较大的增加。

2.2挑战

1)将加剧现有科技期刊关于优质稿件的竞争。《若干意见》的印发,会让一部分本打算投国外SCI期刊的优质稿件回流,但是倒流回来的稿件不会简单地“分配”给某刊,同样存在期刊间优质稿件的竞争,何况新的期刊不断涌现,对于目前大多数期刊来说,《若干意见》的并不全是福音。因为在国内科技期刊中,现有的不少排名靠前的期刊,未来排名可能会相对靠后,相对位置还不如现在———尽管自己与自己比较可能是进步的,但新创办的期刊起步都比较高,有利于抢先取得优质稿件。此外,《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对于服务国防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般不把论文作为评价指标;实行代表作制度,各类评价活动肯定会像江苏省一样大幅减少申报论文的篇数。这些都将导致科研人员撰文数量的减少,就更会加剧现有科技期刊之间关于优质稿件的竞争。2)科技期刊仍将长期面临与SCI期刊竞争优质稿件的局面。《若干意见》要求破除论文“SCI至上”的科研评价导向,而非全面否定SCI,相反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若干意见》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还鼓励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5]。实际上,科学研究的国际性与语言的地域性,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不可否认目前英语仍是事实上的国际学术通用语言,英语论文是国际学术交流主要的方式,而SCI论文须经过同行评议后才能发表,审稿人遍布全世界,可以说,SCI论文具有天然的定性功能,论文质量基本上是可以保证的。由SCI论文所引起的科研学风浮躁、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其根源并不在SCI论文本身,而在于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不以科学精神、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根本追求,而是企图通过发表SCI论文来获取名誉、地位、经济利益等。基于此,即使我国的科技奖励、科研人员的评价等弱化SCI论文数量、相关指标的作用,但SCI论文仍然会是科研评价系统中一个重要指标,科研人员还是会将其一部分非常满意的科研成果投往国外的高水平SCI期刊。

3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的若干思考

面对《若干意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赢得科研工作者的信任,获得高水平论文的首发权,培育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呢?余家国[12]233认为,学者在选择期刊投稿时,通常比较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系统的速度、审稿速度、被接受稿件的发表速度、是否收费、后被宣传的力度等”。这里的期刊影响因子,主要是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投稿系统的速度、审稿速度、被接受稿件的发表速度、是否收费,反映期刊知识服务水平;后被宣传的力度,反映科技期刊平台的快速、广泛传播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关于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的若干思考。

3.1扩大学术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学术声誉

科研工作者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关注,其本质是看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学术声誉。目前,科研工作者向国内科技期刊投稿不积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不大[10]。因此,扩大学术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学术声誉是我国科技期刊赢得一流科研论文首发权的根本对策。1)坚守学术第一,严苛评审,以质量取文。国际上将是否严格执行客观公正的评审作为评价一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HorticultureResearch》的主编程宗明先生曾说过,SCI期刊的严苛评审保证和保障了科研成果的严肃性和认可度,让大家愿意做他们的评审人;而国内的中文刊物评价存在人情成分,所以整体不太被认可,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强[13]。《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编辑王晓峰也曾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经常做不到学术第一[1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王海兵博士通过对4家编辑部8名编辑的深度访谈发现,编辑部不是“孤岛”,在办刊过程中,确实存在“人情稿”“关系稿”[14]。为了提高论文学术质量,重塑并保持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声誉,科技期刊的初审、复审、外审、终审4个评审环节,都需要制定详细的约束规则,以使相应的处理人,如编辑、编辑部主任、外审专家、终审专家等都坚持操守、严苛评审,公正对待每一篇论文,彻底纠正目前个别有经费、有关系、有名、有权威就能发文章的现象,真正做到以质量取文。2)敢于打破常规,发表原创的研究成果。科技期刊应该发表严谨、完整的研究成果,但是不能排斥新的探索。原创永远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但是原创的科研成果一般不够成熟,在初始阶段难以判断其远期的效果、潜力,论文的格式、理论探讨、试验验证等也不一定完善,所以常被审稿人拒稿。就如我国著名办刊人程磊所说:“真正中国原创的东西想在国外大刊上发表几乎不可能,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间。”[15]为了提高学术质量,我国科技期刊同人在初审稿件时,看到一个新概念、一种新方法,应特别重视,就算被审稿人拒稿,期刊同人也应有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和远见,极力推荐研究成果发表。因为一个不成熟的原创不亚于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原创的概念、方法可能带来后续相关研究的跨越式发展,甚至可能颠覆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通信作者还是一名青年编辑时,收到王锡凡(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篇不到3页的关于全新的输电方式———分频输电的论文时,就没有因其被审稿人拒稿而退缩,大胆地向主编扩大会议建议“破格录用”[16]。3)不唯影响因子,但也应重视合理的“被引用”。虽然以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论文学术质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对科技期刊来说,影响因子高,说明期刊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而合理的“被引用”是高质量阅读最直接的体现,说明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借鉴,而这正是学术研究的价值,也是科技期刊存在的意义之一。为此,期刊人应多研究、总结各学科领域和自己刊物合理的“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包括被批判性引用的论文特征,然后通过针对性的组稿约稿,录用、发表可能被多次合理引用的论文。目前已有期刊人对“高被引”论文的特点展开研究,如刘颖等对2007—2016年《环境工程学报》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高质量的综述性文章更容易被引用[17]。“内容为王”是科技期刊永恒的主题。走出编辑部,走进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队和实验室,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选准目标主动出击,想方设法组约、发表具有引领性和原创性的论文,期刊指标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是顺理成章的。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期刊的学术影响扩大了,声誉提高了,就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稿件。大力宣传、严格依据国家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让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8]的号召变为科技工作者的行动,千方百计地“吸引高水平论文在中国科技期刊首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19],是办刊人应尽的职责。

3.2回归期刊出版本质,服务科学研究

期刊出版的本质即是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者提供服务。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刘天星等的调查发现,中文科技期刊的服务能力不强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根据科研工作者投稿时对投稿系统的速度、审稿速度、被接受稿件的发表速度、是否收费等主要关切,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能力是吸引一流科研论文投稿的重要手段。1)畅通投审稿流程,快速发表研究成果。出版时滞过长是我国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优质稿件外流的原因之一。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首先,应使用简单高效的投审稿系统,不仅可以让作者快速完成投稿,还能自动匹配到一定数量的、合适的同行专家。其次,精选同行专家,缩短外审的时间。以系统匹配的专家为基础,挑选出几个主要研究方向与稿件内容最接近的专家作为审稿人;然后以审稿质量高低为标准,选择审稿认真、速度快且学术态度严谨的专家,不应过于追求大家、名家[20]。再次,被录用的稿件应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发表。我国科技期刊每期的版面是固定的,常因为待发论文的增加和积压让被接受的稿件“排队”等几个月甚至更久才予以发表,严重影响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和刊物的话语权。对此,应加大在初审阶段的退稿率,这既是对退稿的作者负责,让他们可以迅速转投他刊,也是对录用稿件的作者负责,让他们的科研成果能得以快速发表。国外很多高水平期刊在初审阶段的退稿率就非常高,如《自然•植物》的初审退稿率超过了80%[21]。2)构建友好、和谐的作者—编辑关系。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科技期刊编辑重要的职责之一。作者自从将论文投至期刊编辑部开始,就与编辑建立了一种特定关系,不管论文的质量如何,是否录用,期刊人都应对作者表现出友好和尊重的态度。首先,针对退稿的文章,应尽快告知作者退稿的信息。退稿意见的撰写应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作者的感受,但又要详细具体,有理有据,解释清楚退稿的原因,甚至可以给作者修改建议或介绍论文可以转投的刊物,做到退稿不退人。其次,针对退修文章的实际做好退修工作。忠实于审稿专家意见,但不照抄照搬,如果是编辑熟悉领域的论文,可以在审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编辑的见解和建议,再以编辑部的名义给作者发送清晰、准确、完整的退修意见。为了更方便作者修改论文,还可以附上审改稿,在审改稿中以批注的形式逐条列上退修意见以及文章中编辑认为值得商榷的知识性问题、字词文句的表述问题、逻辑问题等。《编辑学报》给作者的退修意见中经常附带批注得非常清楚的审改稿。再次,针对已录用的论文,在编辑校对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不能擅自改动论文的实质性内容。3)坚持非营利的运营模式,尽量不收或少收论文处理费。期刊是否收费、收费多少是影响作者向其投稿的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有为数不少的掠夺性SCI期刊,它们实行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以营利为目的,需要作者支付大笔论文处理费。我国科技期刊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试行收取版面费,目前不收任何费用的科技期刊很少,大部分期刊会向作者收取一定的版面费,还存在一些收取高昂的出版费、不缴费不予发表的现象。我国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和学会协会,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大都是全额拨款或以拨款为主,科研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需要自筹部分经费,学会协会主办的期刊大都需要自筹自支。在我国科技期刊整体竞争能力不如国外SCI期刊的情况下,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可通过争取主办单位多拨款或全额拨款的方式筹措经费,从而少收或不收版面费,以此来吸引高水平论文的投稿;学会协会主办的需要自筹经费的科技期刊也应通过多种方式来筹措经费,尽量减少论文处理费在办刊经费中的比重。中国科学院院士、《Protein&Cell》主编饶子和曾说:“我们做科技期刊一定不要太商业化,应坚持非营利的运营模式,应以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全人类的科学发展为目标。”

3.3开放办刊,与国际接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虽然《若干意见》的印发对破除论文“SCI”至上的科研评价体系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因SCI期刊的自身优势,我国科技期刊仍将长期面临与其竞争一流科研论文的局面。为了提高竞争力,获取一流科研论文的首发权,期刊人应坚持开放办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学术圈,结合国情学习他人的经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竞争中提升自身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19],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1)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引进国际化、专业化的办刊人。我国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科技期刊离不开国际化、专业化的办刊人。首先,经费无忧、实力雄厚的科技期刊可积极引进国际化的学者主编、编委、编辑团队。范爱红等调查显示,93.88%的期刊认为国际化的办刊队伍建设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最重要的因素,办刊人员的视野、英语水平、思维国际化程度等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键保障[22]。刘忠范院士曾呼吁引进一批像李党生这样的一流、专业的学术编辑和办刊学者,《CellResearch》《MolecularPlant》《HorticultureResearch》等都是这么办成功的,如果启动这个大工程,我国10年就可能成为科技期刊强国[13]。其次,因经费等问题无法引进国际化办刊团队的科技期刊,也应通过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把更多有相关研究背景的、高学历的专业化人才吸引到编辑队伍中来。高福院士指出:“办好中国的科技期刊,特别是中文科技期刊,我认为重要的是人才。……搞科研需要优秀的科学家,办期刊和搞科学研究一样,也需要专业化的优秀的编辑人才,需要一批可以慧眼发掘优秀论文的编辑大家。”[23]只有编辑比期刊更优秀,期刊才可能办得更好。如果期刊比编辑优秀,编辑的能力就无法支持期刊走上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2)重视发挥英语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我国的科技期刊可充分利用英语来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利于实现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目标。首先,出版实力和学术背景强的期刊社或出版集团可积极创办或参与创办高水平的英文科技期刊。近年来,以学协会、研究机构、出版集团、高校为出版单位的科技期刊新创办了很多高水平的英文期刊,特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高度重视创办世界一流的英文期刊,效果显著。其次,创办中英文双语期刊,或将中文期刊改为中英双语出版。科技期刊实行中英双语混合出版或者双语对照出版,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期刊的国际化,吸引优质稿源,也可以避免面临因盲目全英文化而丢失国内学术市场的风险,还可以助推世界科学中心向中国的转移[24]。我国目前以双语出版的科技期刊占科技期刊总数的比例不到1%,而日本的日英双语期刊占比16.8%,德国的德英双语期刊占比10.4%,法国的法英双语期刊占比19.8%[25],显然我国的双语期刊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次,不具备创办新刊或双语出版的中文期刊,在持续提高学术质量的同时,也应重视学术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等信息的英文翻译。我国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都要求撰写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等,但存在很多无法准确表达文章原意的情况,常因翻译不规范产生歧义。事实上,英文摘要等信息的准确表达对提高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吸引优质稿件也有很大的帮助。必须指出的是,近来有人建议中国应创办1000种以上英文期刊才有可能成为科技期刊强国,把我国培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解读为一是必须用英语出版,二是应被SCI收录并进入Q1区前5%,这是一种误导,重复着“期刊国际化就是英语化、SCI化的错误认识”[26],不符合中国科协等4部委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背离创办英文期刊的初心,把提升评价指标、进入SCI作为追求目标,再一次走上“SCI至上”、唯指标论的邪路。3)凝心聚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的科技期刊传播平台。《意见》要求“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该平台“集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于一体,探索论文网络首发、增强数字出版、数据出版、全媒体一体化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提供高效精准知识服务,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19]。期刊人努力将作者的优秀论文传扬出去,作者被国内外学术界所知,期刊也就随之出名,成为“名刊”。目前为将作者的作品广为传播,期刊人除了可通过自建高水准的英文版网站、加入国际上知名的OA期刊收录平台和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知名数据库、自媒体平台、邮件推送、专家推介等方式传播期刊内容外,还应齐心协力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的科技期刊传播平台,推动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发展,打造国际化、数字化出版旗舰,增强学者们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显示度,增强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话语权。唯有如此,才能改变我国科技期刊和学术论文只能依靠“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传播的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