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论文范例6篇

历史故事论文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1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激情导人。背诵《中国历史朝代歌》。然后提问同学们,由这首朝代歌,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又想到了哪些历史故事?教师再小结:是啊,我们祖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在这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多少令人难以忘怀的仁人志士,又发生了多少荡气州肠的故事!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根据祖围的历史写了一本书,他就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了解这本书。(板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学期,孩子们学到了中同历史朝代歌,对中历史上朝代的前后顺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每个朝代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设计此环节,旨在唤醒孩子们对中历史的一记忆,初步激发孩子们对《林汉达中闰历史故事集》的兴趣。)

2.达标

(1)指导读《序》。读一本作品,千万别忘记读《序》,它能告诉我们关于一小书的许多东两。清你翻至第一页,认真读一读《序》,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如果是自己的书,你可以在上面圈圈画画,做做批注。(生读《序》)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作者照片)学生交流后教师再总结出示作者简介: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儿童读物作家。出生在贫苦家庭,靠半工半读念完了大学,后又去美国留学,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后回到上海,当了教授。抗战时期,林先生的生活非常清苦,他一边教书一边研究汉字改革,一边编写历史故事,著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等。本书是一部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两大特点,语言上富有口语化,内容上真实性。(板书:口语化、真实性)

(2)欣赏目录。目录部分一共有7页,快速浏览一下,说说你的发现。每个故事的题目都是四字词语,大部分是成语,看上去很舒服,有一种整齐的美。因此这本书又多了一个特色。(出示课件: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划分为五个时间段(板书),每个时间段中间用一幅图隔开。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小结:方便我们查找需要的故事,也方便我们分朝代记忆。)(设计意图:一般孩子看书,总是忽略了《序》和《目录》这两部分,直接进入书的正文部分。其实,阅读这两部分能让我们了解到整本书的许多信息,如作者的情况、该书的创作背景等。设计此环节就是告诉孩子们一种读书的方法:阅读整本书,我们可以先看看它的《序》和《目录》,掌握与该书有关的一些信息,这对尽快进入本整书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是大有好处的。)

(3)欣赏正文部分。(正文部分请同桌一起翻阅讨论)插图—又一大特点:(板书)图文并茂。具体分析:①再看看这些插图还有不同呢!彩色的:重大历史事件;黑白的:故事中的精彩场面。哇,林老先生可真是同学们的知音呐,就怕我们看书累,还匠心独运地安排了那么多丰富有趣的插图,这样的书谁不爱看呢?②还有两幅地图:P153春秋地图、P335战国地图。③你知道为什么这两个时代的作者要安排这两幅地图吗?(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代,情况比较复杂,当时在中国大地上,并列着多个诸侯小国。这些小国各自为王,又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不断挑起与邻国的战争,因此局势不断发生变化。对照这两幅地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故事,了解当时的情形。孩子们看,林老先生是多么细心,为我们想得可真周到!)关注括号:看看括号里都是什么内容?(生字有注音;难理解的有注解,这样读起来就更方便了。)

(4)欣赏故事《卧薪尝胆》。书中有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故事《卧薪尝胆》(出示课件)①先讲讲你熟悉的故事。②读书中描述的这个故事。(P147--P152)。③比较,与你之前熟悉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读后有什么新的收获?(更真实、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大故事中还有许多小故事)(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该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设计此环节,主要是希望通过孩子们在自主的合作阅读基础上去发现作者的写作特色以及本书的编排特点。与以前学过的故事作比较。则更能让孩子们了解这本书语言与内容上的可读性,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

(5)熟读《编后记》。《编后记》往往是对一本书的内容或写作过程的补充说明,阅读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本书。请把书打开到P801页,仔细阅读《编后记》,看看你能不能有新的发现。(重点:“很可惜‘一个朝一本’的夙愿没有实现。”)师:多遗憾呀!如果林老先生还在,也许我们还可以看到宋朝故事、清朝故事、明朝故事原来这本书可以说是林老先生生命之绝唱(板书)呀,这更显得这本书弥足珍贵。同学们,此时,我们捧着的岂止是林老先生编的一本书,它是林老先生一颗炽热的心!(没计意图:此环节是刈‘孩子们测读这本书的情感的进一步激发)

3.补标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本书吗?想如何读这本书?怎样才能读好这本书?(达标②)(按顺序;按兴趣;定计划)师:但老师建议这本书要按顺序看,因为《编后记》上有这么一段衍:(出示)“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写起来是个难事。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既然是历史故事,耶就有一个时代先后的问题,按顺序看,就能在大脑中尽量形成对整个历史的完整连续性。看书时还得讲究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可精读,也可做一些摘记,或写写读后感,这样,你的收益会更大。(设计意图:孩子们看书往往会凭自己的『剜读兴趣,并不会考虑适合阅读方式。此环节就是让孩子们明白,读不同的书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4.总结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初中教学;历史课堂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刻,通过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初中生个性活泼,容易被新奇的事情吸引,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讲解,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理论性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讲解出来。

本文结合我国初中历史的教学情况,简单阐述运用故事教学法的作用,并提出科学的对策,为学生历史文化修养的提高作铺垫。

一、故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诉求。初中生性格活泼,对外界具有好奇心,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知识赋予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引入教学,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初中生的心理相契合,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并变抽象内容为生动具体的案例。

第二,讲故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近年来,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不断革新,人类的历史就是故事的开端,很多文化、传说都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故事中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生活,以往的历史教学只知道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然而,初中历史课程通过故事的讲述能够更好地贯彻素质教学理念,从而与现代教学结合起来。

第三,故事法的有效运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故事的讲述方式开展教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复杂的内容进行清晰化处理。比如,在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内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的很多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故事,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利用故事导入教学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多以回顾为主,上课初始就引入教学的重点,这样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通过故事的讲解引入历史课程,可以直接带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中。例如,唐朝历史久远,理论知识丰富,只知道背诵教学,会影响学习的质量。若通过“安史之乱”的讲解,述说唐玄宗“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直接引出唐朝灭亡的原因,就能一步步引出教学的重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将历史故事穿插于教学之中

据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看待历史课程的眼光存在偏差,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断地重复背诵事件时间、人物、意义,导致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将历史小故事穿插于教学中间,能够把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通过“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故事,为学生还原楚汉之争中的重要史实,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了解刘邦、项羽“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利用历史故事结束课堂

结束语与导语都是课堂重要的组成要素,可是在课堂收尾的时候,很多教师却过于慌乱,影响了课堂效果。针对这样的现象,通过讲解历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结尾,能够起到“善始善终”的作用,并缓解整节课听下来的疲惫感,扩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述秦国的“商鞅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的时候给学生讲述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学生就对商鞅的诚信品质有更好的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轮流讲述历史小故事,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他们创造更多参与的空间。

总而言之,历史课程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W习热情,不利于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灵活地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的开始、中间和最后阶段都很好地讲述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景 欣. 试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故事的有效途径[A].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故事;课堂教学;初中生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的历史人物、精彩的历史人生汇聚成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故事不仅是必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历史老师从未在课堂上讲过故事,何以称得上是历史老师?

初中生兴趣广泛,尤其对历史故事兴趣更浓。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中都可以发现,每当老师要讲故事的时候,教室里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即使那些平时上课不太投入的学生,也会马上静下来认真听讲。针对当前初中生心理特点和历史学科特点,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故事是历史课堂教学必要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上历史课就是讲历史故事。再者,历史故事多如繁星,也不是什么故事都可以在课堂上讲,更不是随时可以讲的。那么,如何运用历史故事,教好初中历史呢?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

一、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历史老师一定要树立“开卷有益”的理念,博览群书。韩愈有一首诗写得好:“读书患不多,思意患不明。患是己不学,即学患不行。”意思是说读书就怕读的不多,读了之后就怕不理解;读书就怕不自觉,读了之后就怕不去实践。只有广泛阅读,在教学中历史故事才能信手拈来。如果讲中国古代史,就必须读《史记》和《资治通鉴》,特别是钱穆先生的书,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虽然通俗易懂但是论述深刻,“含金量”高,可读性很强。

读书要有意识地收集与积累故事,用到的时候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上课能否选择与运用故事,多与平时积累有关。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对历史故事运用自如,工夫其实在课堂之外。临时“抱佛脚”难有成效,重在积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水平提升都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厚积才能薄发,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从容应对挑战。

二、真实可信,少用“戏说”

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的社会,对历史的“戏说”成分特别多。小说家“戏说”历史,电视电影、戏剧“戏说”,网络更是胡说历史。因此,学生通过小说、电视、网络接触到的“历史”许多是虚构、杜撰甚至是歪曲的,这对历史知识缺乏深厚积淀的初中生学习历史有不少的负面影响。须知,历史故事既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发挥,更不是电视电影所谓的“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历史故事必须以史料为根据,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所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因此,历史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不能像小说、电视、电影、戏剧、网络那样“戏说”历史,而要以史料和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确保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这应当是历史老师选择故事教学的首要原则。具体来说,教师选择的故事必须符合历史史实,不能脱离史实随意虚构。比如,上课讲到夏禹、孔子、刘邦、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时候,一般要依据《史记》中的记载。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而是说想象和推测要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另外,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用到一些反映历史现实的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比如,清代极具批判现实意义的小说《儒林外史》,透过“范进中举”来揭露科举制度的黑暗和罪恶,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又符合一定的史实。这类故事仔细挖掘,进行合理的推测,应用于课堂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联系课本,趣味性强

引入课堂的历史故事应有趣味性,否则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是所有的有趣味性的故事都适宜引入课堂,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趣味。有趣味的故事要与课本内容相关,与教学内容有关。为此要注意以下两点:(1)故事要有生动的情节,对学生有吸引力。故事比起苍白的叙述更有趣味,主要就是因为故事有生动的情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老师的课在趣味性上做到位,他的课成功就有了基础。(2)故事要新颖。现在的初中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知道的东西多,很多历史故事他们可能小时候就已经听过了,如果老师讲的故事老套,他们就会觉得很乏味,这对历史老师是个挑战。比如,在讲述君臣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就引用了《吕氏春秋》中《楚庄王伐陈》的故事:

楚庄王想讨伐陈国,先派人一探虚实,探子回报:“陈国城墙建得很高,护城河挖得很深,又储备了充足的粮食,整个国家看起来很安稳,所以不宜讨伐。”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4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为了让故事化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其实际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授课前要按照历史课本的相关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渠道搜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为课堂的教学活动做充足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搜集教学资料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与实际生活相符,并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保证所搜集的故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打破以往的固有思维模式,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另外,教师还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中进行激烈讨论。这种故事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情节中,牢记与历史有关的细节问题。

二、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突破难点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采用故事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在历史教材中选择故事内容,教材中的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可以给历史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教师在使用这些历史故事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补充。比如,在讲三顾茅庐时,教师可以添加《隆中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挑选并整理出适合初中学生的历史故事。按照学生年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故事,用课本之外的故事内容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从而打破教学常规,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展示抗战中人物的图片,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人物的姓名并讲解与人物有关的故事内容,故事讲述完毕后,教师要让学生回答在故事中读出了什么或者在故事中看出了什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介绍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是讲述清朝闭关锁国的程度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讲解与鸦片战争有关的各方面内容和特点,那么整个课堂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教师将道光帝的故事穿插其中,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记住重点内容,并突破难点。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历史故事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历史故事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状况,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然后教师按照所有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在交流讨论后确定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并将该问题情境作为小组研究的方向。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讨论后的教学情境进行分工合作,搜集与教学情境有关的历史资料。例如,有的学生可以到社区进行调查,有的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有的学生则负责整理所搜集到的资料,还有的学生可以负责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小组的选择与判断力。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历史故事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学会分析归纳法。

四、展示小组互助合作的成果

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与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展示小组的共同成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比如,论文答辩、图文展览等,展示学生的合作成果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豪感和满足感,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另外,学生在展示互助合作成果时,还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并从中体会历史文化带给自己的不同情感。

五、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5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运用探析

历史很大的依靠故事传承,无论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历史,还是步入工业文明,亦或是现如今的信息时代,历史故事总是层出不穷,它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历史故事的运用也能培养学生的史学思想与历史思维能力,对于完善学生个性、培养人格都具有极大益处。虽然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意义重大,但历史故事的选择与运用也是一门学问,这对历史老师的要求较高,需要老师有渊博的史学知识、还能举一反三、思维跳跃。下文将介绍笔者总结的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对于历史故事运用的一些看法。

一、选取历史故事的主要原则

历史故事的选择不仅仅是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是要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史学知识的目的,当前教育背景下,授课教师选择好历史故事,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故事的选择应尊崇以下几点原则。

(一)内容生动有趣

处于充满好奇心阶段的初中学生,选择一个内容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不能以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去衡量学生,同样,历史故事的选择要基于学生的喜乐习惯,尽量选择与他们生活有联系的,便于他们理解与感悟的故事,内容的生动有趣同样包含故事内容积极乐观或故事传达的是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样的故事可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

(二)主题明确,思路清晰

好的历史故事要有明确的主题,或叙述历史进程、朝代更替,或讲授某一英雄事迹、某一典型史例,如果没有好的主题,便会造成听者思维混乱,对于思维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可能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选择的历史故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这主题之上还要达到层次清晰、表意明了的程度,使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次第展开、娓娓道来,话语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也要处理好,逻辑清晰、论证严密、思考周到,教师要精练语言,把复杂的故事简单化,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立足课标,创设情境

历史课程标准为教师任课的内容提供依据,也为教学、命题提供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围绕教学课标,历史教学不同于随意讲故事而“天高任鸟阔”,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最好要紧扣上面的重点与难点,把重难点通过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古语曾道“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过程便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讲授历史故事时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使得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起到了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作用。

二、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① 历史故事运用的时机

历史故事的运用时机要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在课程的开始以历史故事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上课激情,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程的开始选择讲历史故事,必须要使故事紧扣本课内容,在学生好奇心与兴趣高涨的时候推出课程内容,能加深印象,便于接受。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课程的中间穿插历史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以故事来突破重难点,便于学生消化理解,研究表明,学生在一节课进入10到20分钟后就会产生注意力分散游离现象,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穿插一个历史故事,便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又集中到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以历史故事作为课程的结束,以故事收尾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课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师的教学中,常常出现草草收尾的现象,这样会使整堂课功亏一篑,故事的趣味性结束一节课,给学生带来意犹未尽之感,如果老师再留下一两道思考的问题,或设置一个悬念,更会给学生新鲜感,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述历史故事的语言奥秘

语言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尤其是叙述故事,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语言苍白乏味,即便再有趣的文章情节也会黯然失色,学生也会丧失兴趣。历史故事的语言一定要准确精炼,历史学科也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也要准确,一个字两个字的差别往往就会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偏差。历史故事的语言要生动,声情并茂的讲演会给听者带来身临其境之感,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历史故事时要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绪,在讲到历史英雄时,可以慷慨激昂,在讲到奸臣贼子时可表现的厌恶鄙视,这种情绪也能带动学生,让他们明白是非观,区分善恶。教师讲故事的时候还要注意处理语速和节奏,语速太快,学生听起来吃力,语速太慢,影响学生思维能力。注重语速与节奏的把握对学生的听课效率影响很大。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运用

初中历史学习中,包含许多历史故事,通过这些历史故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教学内容,在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中,将历史故事穿插其中,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史实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过程中,接受的不只是固定的历史理论知识,还包括学习历史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课,从而提高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提高历史科目的学习效率。

一、通过历史故事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部分做得好,必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探索这一部分所讲的历史。因此,在新课导入部分,老师可以拿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讲一个历史小故事,作为历史教学开始的“热身”,让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进入历史学习的状态,沿着一定的脉络将与历史故事相关的史实研究清楚。学生在接受相关的史实时精力是充沛而集中的,能够将教学内容和导学中听到的故事相联系,能够加深印象,提高课堂听讲效率。历史故事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历史故事,也可以是古诗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比如,在讲唐朝的安史之乱时,会讲到安史之乱的原因,原因之一就是唐玄宗后期统治是很腐败的,沉迷于酒色,会提到杨贵妃这个人物。于是,就可以借助杨贵妃的故事导入新课。古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派快马将荔枝运到皇宫,可见唐玄宗对于杨贵妃是非常纵容宠爱的。通过这个故事引出主题,学生在听故事中进入“安史之乱”这一章的学习,比较容易接受。

二、通过历史故事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具体化

初中历史教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历史,另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历史发生的时间与背景都与现代的生活拉开了一段距离,有些知识点比较模糊,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时,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可以有效地将这些知识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认识,使历史知识点得到更加有效的消化。比如,在讲解“经济危机”一章时,首先讲述的是美国,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实,看待这场危机对美国民众的影响有多大。这是一个关乎信任的故事,讲述的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故事,也就是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时期,一位年轻的姑娘费尽周折终于获得了金店销售人员的职位,可以负担和母亲的生活支出。有一天,一个面色憔悴的男子走入了金店,看了一枚枚戒指,然后离开了,姑娘的服务态度很好,心想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顾客,但是那位男子什么也没买,就走了;姑娘下班清点戒指时,发现戒指少了一枚,意识到是男子趁机取走了戒指,但是如果拿不回这枚戒指,就会失去这门工作,而且要赔偿。姑娘后来进了男子家门,跟他说了一些话,男子抓住姑娘的手表示感谢,戒指就这么失而复得;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可以从中提炼出经济危机时工人的失业现象严重,工人的购买力低下,很难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老师可以根据历史故事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破坏力?等等;学生刚听完了历史故事,会很热衷于这些问题的解答,解答问题就是从课堂内容中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这个概念的过程。通过故事学生们对经济危机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转移到具体的事例中,降低了历史学习的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策略实施中,历史老师要注意精心选择历史故事素材,并控制好讲故事的时间,讲述要声情并茂,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述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值得借鉴之处,也有不完善之处,希望读者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方法,使历史故事的效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能止步于以上两种策略,可以组织学生演练历史故事,在演练的过程中了解一段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发现了学习历史的乐趣,还对历史知识加深了印象,从而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提高了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红琴.历史课“六步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林区教学,2009(06).

[2]时海萍.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