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信息化范例6篇

电信企业信息化

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1

一、电力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信息机构的设置问题

信息机构的设置是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经过30年的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进和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但如何建立符合电力公司特点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以及电力企业信息机构如何设置等问题又摆在了各级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面前。

2.电力信息化标准问题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问题也是困扰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难题。现阶段青海省电力公司本部及下属的西宁供电公司、海东供电公司、海南供电公司、黄化供电公司、电力设计院、送变电工程公司等企业虽然已建成局域网,要实现企业的信息管理必须要统一平台,电力系统或电力公司系统要有统一的信息代码标准。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如何布局?安全手段怎么处理?此类关于电力信息化建设标准的问题同样困扰着电力系统信息化工作者。

3.如何实现信息产业化问题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服务功能,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PMMIS),是供电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决策水平和企业综合竞争力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摆在电力企业领导和信息工作者面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建立青海省电力信息架构的设想

1.建立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强化电力公司信息主管部门的职能,发挥CIO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环境和满足各电力企业对信息网络和资源的需求,有必要实现电力通信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重组。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由省公司的调度通信中心、信息中心组建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在电力通信、信息资源和电力经济分析等方面形成产业优势,树立电力信息通信品牌,形成竞争优势。电力公司的信息化专门机构可以参照国内外电力公司的信息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

信息化领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主要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企业总经理应兼任领导小组组长或指导委员会主任,该组织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企业信息化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决策,是企业信息化的最高领导机构。企业的信息化专门机构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完成领导小组委托的信息化任务,具体负责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推动和项目实施工作,对下属企业的信息化进行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此外,设立电力企业信息首席执行官(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国内又有人称为总信息师),兼任信息化领导小组常务组长,由公司副总裁或副总经理担任。企业CIO负责从企业整体发展上规划信息化建设,指导企业业务信息化实施,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工作。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信息化在深入发展中将涉及企业的深层改革和业务重组,这一切不是一个信息部门主任能力所及的。信息化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也不断对信息化提出新的课题和新要求。因此,CIO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工作,从企业的整体发展和业务方向上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控制之中。

2.加快电力信息标准化建设,规范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案及管理条例,统一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联网运行。

目前,在省公司内部甚至国电公司内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和系统评估体系,各企业独立编制和应用着各不相同的编码及标准,“信息孤岛”处处可见,这将给今后的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造成极大困难。因此,组织编制统一的信息代码,是实现信息系统的统一基础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信息编码范畴很宽,内容很多,难度很大。要有计划地、尽快地组织力量编制企业信息化急需的、核心的、最重要的信息代码。边建设边推广,逐步形成青海省电力企业(或行业)信息代码体系。其中主要包括:电力设备信息代码、人力资源代码、财务信息代码、业务流程代码以及相关信息代码等。

建设覆盖整个企业业务和部门的统一业务信息平台,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基本条件,是企业资源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然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力企业的新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电力企业的主要业务和管理工作要全部融入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中,如财务系统、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企业资源管理(ERP)、电子商务等。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经营者活动控制系统要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主攻方向和主要建设内容。任何业务部门的信息子系统的开发建设均纳入公司统一规划和统一的平台之内,不允许各下属企业或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其是,独立建设信息系统。即电力企业信息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一定要由上而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分步实施,试点推广,强力推进的办法具体实施。

统一的平台规划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型企业的通行信息化模式,是现代企业高效的必备的信息系统模型。电力企业的统一平台分成: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管理决策系统平台。基础平台包括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工作流程控制、通信机制、数据转换与交换机制和规则机制平台等。应用平台包括各种业务应用子系统(如财务、审计、物资设备、人力资源等)和生产管理应用系统的集成。管理决策层平台是规范的公司管理层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各业务流程控制管理子系统)以及辅助决策系统。企业门户是电力企业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的入口。

3.加快电力企业基础性系统建设,加强全体员工的信息化学习和培训

电力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应向电网生产和业务管理方向倾斜,把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要务。现阶段青海省电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分阶段、分模块、分步实施、逐步建设的方式,积极开发建设一批电网生产管理急需的、适于电力市场运作的应用系统。其中包括建设电网公司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统计分析系统、竞价上网报价交易系统、企业统一财务系统和人才管理、物流管理等系统。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手段,它既要改变人们的管理思维,更要改变具体的管理方法.如果企业员工不能熟练地掌握并加以实用,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加强全体员工的信息化学习和培训,逐步形成与信息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培养形成信息化的意识和工作习惯。只有在全体员工都有了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时,才能顺利进行企业资源管理(ERP)的规划、开发和应用,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4.建立电力企业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

信息资源是企业三大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将变为企业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收集和保管好企业的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任务,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参照国际化大公司的通用做法,建立数据中心用以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安全保护,提出以下设想,如下图所示:

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2

1在电力系统的工作过程中,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普遍应用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供电公司的信息化体系不断健全,其自动化应用需求不断得到提升,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工作模块,比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输变电工程系统等,这都需要进行自动化程序的控制。目测来说,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是这个控制体系的核心,其需要在专门的虚拟网络中进行传输。为了更有效的进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改善,进行电力专用通信网络的开拓是必要的,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延展及其延伸,扩散到各个生产场所,保证为其信息化应用系统创造条件,保证其可靠性的信息传输,进行通信模块,计算机信息网络模块的传输,保证供电企业的信息一体化工作,从而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为其创造统一性的信息传输平台,从而有利于供电企业的信息一体化过程。

2在通信及其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可以进行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升级,保证信息网络整体系统的优化,按照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需要,进行自动化应用系统的更新,保证其实时性、安全性及其可靠性,更好的满足不同工作业务的需要。更好的进行数据模块,故障模块的控制,更好的减少系统的崩溃率,从而更好的降低网络传输的不稳定几率,为网络信息化及其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保证其统一信息传输平台的应用。通过对通信系统及其信息网络系统的整合,更好的进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延伸,更好的进行网络生产管理信息的良好运作。这就需要做好信息网络变电及其输电过程的业务控制管理,做好查询模块、统计模块等的工作,更好的进行生产管理信息的优化,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在实践工作中,电力企业信息化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多个模块的内容。如果缺乏必要的策划控制,就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完整性,也就难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统一性。这就需要进行电力单位的管制,更好的保证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健全的信息化构建系统,就难免出现电力企业信息化中的麻烦。这就需要针对电力企业的发展程度,进行不同个工作模块的优化。针对不同信息化含量的电力工作展开布置,保证策划程序的良好性,针对其业务进程及其管制展开分析,做好业务的整理工作,更好的进行信息化的建设,策划好各个信息体系的工作步骤,保证信息化的质量。

3不能缺乏计算机的有效管理

如果缺乏计算机的管理,其信息的发出及其接收就难以得到控制,也就难以进行信息的识别。这就需要按照当下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工作需要进行控制,进行工作模块的标准化流程,做好计算机程序的各个工作,进行数据标准化的控制,及时的进行计算机的处理,保证数据库的良好管理,保证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模块的协调,保证电力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力信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很多的厂商都推出了面向电力行业的管理方案。经营决策者需要根据市场的信息及其需要进行企业发展策略的决定,这需要信息管理者们做好生产信息及其经营信息的管理工作,保证决策模块的优化,做好信息的积极处理工作。

二、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其电力企业

信息一体化目标的分析在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可以串联各个电力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体系,保证电力单位的程序运作智能化,保证不同应用体系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样可以打破独立信息化体系运作之间的局限性,通过对电子商务的利用,更好的提升电力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针对电力单位的工作步骤,进行工作范围的开拓,保证电力单位内部结构的协调性。凭借电子商务的使用推动电力单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还有,针对电力单位内部机构中一些封闭的工作范畴,经过贯彻单位的整合运用,能够把电子商务和那些封闭的工作范畴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能够推动电力单位内部结构各个信息化的体系综合起来。通过对不同电力信息体系的结合,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保证不同模块中的数据信息的结合,保证这些数据材料的良好应用,进行电力单位的信息化体系的修整,以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提升其应用效率。电力单位内部的作业程序要按照数字信息化的形式开展。如,在使用ERP软件体系搜索有关内容时,就要凭借综合模块进行完成,这就必须在完成电力单位信息体系的综合时要把有关的工作程序管制的体系综合起来。

三、结语

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3

(一)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1、企业信息化会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形式产生影响

传统的会计数据输入形式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原始凭证,而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这一输入形式通常被电子数据所取代,比如通过超市收款机所采集到的销售方面的凭证、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产生的交易凭证等等都是电子数据。另外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中,原始会计数据输入的地点也从财务部门扩展到产生数据的部门,比如采购、销售等部门。其次一些凭证将不需要输入而由软件自动产生。以上改变将对企业设置会计岗位及会计处理流程等带来变化。

2、企业信息化会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内容及处理流程产生影响

传统的会计数据处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统一而事先确定的,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没有不同,都是综合性而单一计量的。而在企业信息化的环境之下,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够共享整个数据库信息,在这一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够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强其在整个企业治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远程处理、实时监控等等也扩大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时间及空间范畴。另外,会计数据处理的流程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也有很大的改变,其流程起点即凭证输入点被扩大至企业业务的源头,其部分日常数据处理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完成,在输入正确的情况下,其处理、输出正确就几乎有保证,省去了部分的核对及试算平衡处理工作。

3、企业信息化会对会计数据的生成与治理及会计数据处理组织产生影响

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记账凭证的数量可能因为信息系统以最基本的交易事项为处理单位而有所增加,记账凭证跟原始凭证也可能难以保证完全的书面匹配,另外在传统的书面资料会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应产生的生成与治理办法,会慢慢过渡到在电子信息会计数据基础上产生的生成与治理办法。另一方面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数据处理组织也会产生变化,在电子信息系统中,很多由人工完成的工作会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必然使得人员配备、组织形式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会计信息化系统慢慢融合进企业整个信息系统过程中,数据处理职能界限愈加模糊,进而使企业会计甚至整个企业的部分岗位不得不产生相应变化。

4、企业信息化会对会计内部控制产生影响

日常业务及其治理工作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在这一环境下,会计数据表现的多为电子数据,且以部门控制为主的传统的控制模式不再那么有效,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过渡到以保证电子信息安全为重要目标。为此必须建立新的凭证传递制度、凭证审核制度、软件治理制度、硬件治理制度以及新的岗位职责分工制度,且内部控制措施也必须慢慢过渡到更多地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实施。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现在在很多企业,会计电算化都走在了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前面,而且会计电算化本身也是企业信息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先行者,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成功无疑会给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以及启示。会计电算化过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如下启示:

1、必须重新构建企业整体数据库

类比会计电算化成功的关键,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要建立全面共享的数据模型,必须在对整个企业采购及运输、库存及生产、财务及人事等各方面需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各部分信息资源进行完善及重组。这种整体数据库的构建不是原有模块的简单堆砌,也不仅仅是数据简单的传递或者简单的系统转换,重新构建企业数据库必须是以数据为中心建立起全局共享的整体数据库,以此来提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内外部之间的良好的信息交流。

2、应促使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繁荣

会计软件市场的繁荣对会计电算化的成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开发适合我国文化及使用习惯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必须注重建设一个完善而成熟的信息管理软件市场,使其能够给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技术、管理、培训等全方位的支持,以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3、应注重培养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人才

从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部从1994年就开始全面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通过会计电算化培训,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无疑更加复杂,更需要具有较高素质及创新思维的技术人才,因此要确保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必须加强企业员工电子信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及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现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未来要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及适应新的环境,要使会计电算化能融入企业整体信息化中,就必须使其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应渐渐扩展为财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要求的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会计电算化,更要求必须达到整合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因此会计电算化必须扩大其功能,渐渐扩展至财务信息化,应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企业整体的财务信息中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使企业的整体财务信息得到充分开发及利用,服务于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及企业发展目标。

(二)应加强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应用会计软件改变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模式,主要的需求是对技术的需求,因此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一直较为落后。而会计电算化要扩展为财务信息化,技术与信息、管理的结合非常关键,这也是财务信息化甚至整个企业信息化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因此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必须加快加强。

(三)应加大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

这一点很多的财务软件公司已经开始注重,使其会计软件工作模块渐渐覆盖到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库存、销售、往来账款等更多的工作领域,并且添加了很多管理上的功能。会计软件在为企业财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必须加大对其信息及管理方面的开发研究。

(四)会计电算化如何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4

一、会计电算化

电算化在会计中的应用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记账、算账以及报账,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以及预测,可以对决策提出参考依据。由于是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所以计算的速度比较快,并且可以进行电子版存储,存储量比较大,容易保存,并且可以进行快速的信息检索,信息报告比较容易制作,分析数据的结果也比较的准确。

二、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就是运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来进行企业的项目的开发、生产、销售。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于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管理的一体化。实现信息的迅速流通,对于信息实行全面的管理。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对于信息进行处理,并且是对企业进行更好的组织管理。企业实现信息化,更好的进行经营管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现国家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信息化与电算化的联系

信息技术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会计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会计管理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变化,并且也改变着会计工作人员。会计的工作内容以前是进行核算,随着信息化的处理,会计逐渐转变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咨询服务,并且进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提供。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进行会计电算化的人才,既可以进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又懂得会计知识。信息化和电算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的信息化促进了会计的现代模式的发展,会计现代的发展模式又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部分,电算化促进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两种模式互相促进,互相适应现代的发展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共同发挥着作用。

四、会计电算化促进信息化管理

(一)对于企业的数据库进行网络电子管理

运用了会计电算化的方式,对于企业的采购以及生产、运输、财务等等方面进行信息的系统总结,然后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原来的信息进行重新梳理和综合,建立一个数据的全面的系统。信息的综合分析是企业建设的基础,掌握足够的信息,并且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审视现在的管理模式,才能股将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进行信息综合的时候,不是将信息进行简单的集成,而是根据数据来调节各个部门的信息的交流,进行数据模式的共享。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或者网络的服务模式,广告可以使用电子广告的形式,支付进行网上支付,咨询进行在线网上咨询。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交易方式,更加的方便用户的购买和消费。多个支付方式,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人力与时间,并且更加全面的网络服务可以更加直接的对用户进行服务。会计电算化要对网络实现充分的利用,对于企业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行不同渠道的采集,来产生会计数据和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以及存储等等。并且运用网络将信息实现流通,让管理者可以根据信息来进行财务的决策以及经济活动的策划。在当今的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会计电算化在进行基础数据计算后,向网络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实现网络会计的发展模式,更好的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信息话也在朝向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二)促进管理咨询的市场发展

电算化运用的时候,有一系列的软件可以进行应用。进行软件的设计的时候,必然要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进行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我国的文化与企业工作人员的使用习惯,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够使得市场健康发展。来促进企业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得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前景更加的明确。

(三)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相对于会计电算化,企业信息化比较复杂,所以能够进行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员工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有创新思维的员工能够更好的进行企业信息的操作,并且要掌握二次开发技术的专业人才,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员工的素质相应的比较高,所以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计算机知识还有电子商务的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要重点进行培训,对于企业的一把手而言,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5

    一、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以及伴随发生的管理活动,因此企业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即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intranet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为此企业方面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近来成为热门话题的制造资源规划(mrp)、企业资源规划(erp),基本上属于mis的范畴,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则是mrpⅱ或erp与cad/cam的组合,全方位考虑生产和管理,力图实现企业整体的自动化。但不管怎样,会计信息系统(ais)都必然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企业是由众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生产经营系统,而会计是以价值形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的全部活动归结为一点,就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体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量的形式虽然表现不一,但其起点和终点都以价值量来表示。现代企业组织中的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制,实质上就是从质、量两个方面协助企业领导者进行企业管理。因此,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会计电算化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具体说,就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来完成诸如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分析、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财务管理工作,借以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控制,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考核过去、控制目前和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信息是管理的基础,会计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不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我国会计电算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人力、物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80年代不可能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不得不选择一些既急待提高效率又可望以较少投入而获得成功的单项作为突破口,而会计有幸正是这样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因此,1988年会计界就提出会计电算化的倡议,财政部1994年还提出15年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标,即到2000年全国4060%的大中型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2010年全国80%企事业单位要实现会计电算化。

    二、对会计电算化的反思

    毫无疑义,10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也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国产会计软件市场,普及了会计电算化知识,造就了一大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会计的维护和开发人才,一大批企业告别了手工帐。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成效比预期要小,不仅数量上真正以机代帐的企业还不多,而且其中大多数企业只在帐务、报表、工资等方面实现核算电算化。正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往往从会计开始这样一种现实,使得我国数百家会计软件公司长期来一心一意地独立发展会计软件,使ais成为一个孤立于其他子系统的一个自我封闭式系统,限制了它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孤军突进的后遗症是明显的,当前几个突出的问题是:

    1、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研究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我国数百家会计软件公司虽然不少也在不断翻新版本或转换平台,但过多倾注心血的是形式上的新颖,并没有下太多功夫去提高财务和企业管理的水平。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属于业务信息系统的范畴,只能完成事后记帐、算帐、报帐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财务管理功能。近两年来虽然倡导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但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

    2、我国绝大多数ais未能成为企业mis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帐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综合的企业mis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它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例如企业采购、进销存业务可以与财务共同管理一本商品或材料帐。但由于各自独立发展,互相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往往一个子系统的打印输出,成了另一个子系统的键盘输入。最近有关方面出台了一个会计软件数据标准,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提供一个数据格式转换机制,以便同企业内部其他子系统交换数据,意在亡羊补牢,但可以预料其作用十分有限。

    3、会计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应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et网络向股东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以及股东所关心的其它信息。此外,普遍不能支持跨国集团的多国业务。

    4、开发技术、工具或平台落后。由于会计软件规模相对要小些,加上早期的开发者大多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所以一般都选择大众化的开发工具。目前尽管部分会计软件已从dos转到了windows平台,但大多数软件的开发工具仍然沿着dbase、foxbase、foxpro往上爬,始终摆脱不了dbf的文件体系,缺乏oracle之类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总而言之,国产会计软件设计思想起点较低,起步时仅考虑如何为财务部门服务,大多数停留在会计核算水平上。这种软件一般只适用于小型或部分中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和初级管理,而大中型企业则应该走系统集成的路,全方位地开发完整的mis,从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出发设计ais。

    三、企业信息化应该从会计电算化中受到启示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行官,是拓荒者。企业信息化应该从它的成功与教训中受到启示。

    1、企业信息化需要重构企业全局共享数据库,即通过对企业财务、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等需求作全面分析,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局共享数据模型。这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任务。系统集成不是程序的堆砌,也不能靠数据标准、传递接口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来实现。信息系统要以数据为中心,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或不同管理层次的联系、同外部的信息交流,都应以设计良好的全局共享数据库为基础。

    2、企业信息化需要一个繁荣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尤其要立足国内,开发适合我国文化和习惯的mrp或erp系统。不能否认,国外mrp或erp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也基本上适用于我国企业。但是企业管理模式受一定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如果由国人开发出功能和性能都能与外国匹敌的系统,则将更受企业欢迎,何况进口软件的价格也绝不是普通企业可以问津的。这一点也正是会计电算化成功之道,试想如果没有国产近200个商品化会计软件以及数不胜数的定点开发软件,我国会计电算化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吗。我们建议企业mis的开发者与会计软件开发者联合开发,提倡和鼓励会计软件开发单位的强者走出会计软件的小天地,投身到更需要聪明才智的企业mis的开发事业。

    3、要重视发展行业性管理软件。我们知道企业有千千万万,它们经营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指望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所以象远方、广之旅这样一些行业性会计软件往往更受到相关行业的欢迎。同样我们应该提倡分别设计适合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金融以及其他服务性企业的mis。事实上mrp就是一个只适用于制造业的mis。软件公司应该找准一个方向,通过广泛而又深入的系统调查和分析,设计出具有行业特色的软件。广州有一个系统开发公司主攻宾馆综合管理软件,产品切合宾馆一类服务性企业的具体管理模式,所以深受欢迎,公司也获得丰厚的回报。

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6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成效比预期要小,不仅数量上真正以机代账的企业还不多,而且其中大多数企业只在账务、报表、工资等方面实现核算电算化。正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往往从会计开始这样一种现实,使得我国数百家会计软件公司长期以来一心一意地独立发展会计软件,使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孤立于其他子系统的一个自我封闭式系统,限制了它的作用。

1.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研究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我国数百家会计软件公司虽然不少也在不断翻新版本或转换平台,但过多倾注心血的是形式上的新颖,并没有下太多工夫去提高财务和企业管理的水平。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属于业务信息系统的范畴,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财务管理功能。近两年来虽然倡导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但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

2.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未能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综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他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

3.会计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应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et向股东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以及股东所关心的其他信息。此外,普遍不能支持跨国集团的多国业务。

4.开发技术、工具或平台落后。由于会计软件规模相对要小些,加上早期的开发者大多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所以一般都选择大众化的开发工具。缺乏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企业信息化

从会计电算化中得到的启示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行官,是拓荒者,企业信息化应该从它的成功与教训中受到启示。

1.企业信息化需要重构企业全局共享数据库,即通过对企业财务、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需求作全面分析,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局共享数据模型。这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任务。系统集成不是程序的堆砌,也不能靠数据标准、传递接口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来实现。信息系统要以数据为中心,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或不同管理层次的联系、同外部的信息交流,都应以设计良好的全局共享数据库为基础。

2.企业信息化需要一个繁荣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尤其要立足国内,开发适合我国文化和习惯的制造资源规划或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不能否认,国外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也基本上适用于我国企业,但是企业管理模式受一定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如果由国人开发出功能和性能都能与外国匹敌的系统,则将更受企业欢迎,何况进口软件的价格也绝不是国内普通企业可以问津的。

3.要重视发展行业性管理软件。我们知道企业有千千万万,它们经营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指望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同样我们应该提倡分别设计适合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金融以及其他服务性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公司应该找准一个方向,通过广泛而又深入的系统调查和分析,设计出具有行业特色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