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信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电信技术

电信技术范文1

当前局势下,新世纪的来临,也迎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已经在我国社会上广泛应用。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电信网络技术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网络发展中的混合物。当下,电信技术已经备受人们关注。文章针对电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以此现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信网络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网络信息化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改变空间。我们现在已经不能脱离网络去谈任何事物的发展,我们要顺应当前社会的改变,对信息网络加以支持,特别是当前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我国电信网络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一、电信网络技术的现状

(一)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前景可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迈向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我们的网络用户在不断增多,规模也在逐步增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发展电信网络技术前景最为广阔的国家。我们的技术也在逐步克服着以前的障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技术手段变得多样化与复杂化,这也是当今技术市场的要求。那么什么是电信网络技术呢?它就是以传输系统为连接点,对寻址设备和复用设备进行数字连接的信息利用手段。当下电信网络设施逐渐变得齐全,在朝着多元化、全方面的方向迈进。我们的技术也以规范化、统一化的趋势逐渐走向融合。所以说就目前的大方向来看,电信网络技术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1]。

(二)电信技术的管理系统还不完善

近几年,电信网络的许多经营商都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电信网络管理中的业绩与成长。但是电信系统内部的来源各有不同,所以导致现在电信网络的管理系统非常混乱。首先,每一家的电信经营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技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方法,无法对电信业务与信息节点之间的平衡进行整体的监控。所以这也是技术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其次,我们每家应用厂商对本部门的制度都有着自己的管理协议与模式,无法达到应用技术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平衡,不能做到两者的相互融合。简单来说就是各大运营商都有着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管在电信系统分配上还是技术的使用上,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性,所以我们很难对技术管理进行统一优化[2]。总而言之,这就是电信网络技术的最主要两大矛盾。虽然我们看到了技术方面可观的发展前景以及技术手段的多样化,但是在这之中,我们也应该可以看到技术上所出现的问题。这也有效的验证了事物发展的两面性,我们要在发展前景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二、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电信的网络技术水平一定也会有着显著的提升。我们这样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呢?随着目前信息网络势头的日渐增长,使用网络的人群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广泛性上都有了提升。数量及人群种类的增多一定会导致要求的扩充,并且人民对电信网络的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人民的这种需求不仅仅体现在服务质量上,还体现在对技术的把控上。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网络系统不稳定,网络服务质量不好。而这一系列的改进都是在技术提高的前提下,它是把控一切不稳定因素的根本,也是现当代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技术手段只会不断的上升,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必然的,也是电信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我们将网络不稳定的情况都加以控制,使这种不确定性不再出现,那么用户将在心理上对电信网络技术自然会产生信心,从而导致用户数量的大幅度增加[3]。

(二)综合性网络体系的形成

在我国网络技术得到发展平衡的前提下,一定会促进我国电信网络综合性体系的完善。这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实质性变化。我国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各大网络经营商都在使用自己的技术管理方式进行企业经营。但是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一个稳定性强且保障性突出的总技术系统,那么必将会改变当前网络环境混乱的情况。针对目前我国的经营管理现状,我们首先要改进的方面就是系统传输网,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综合性策略方针。我们可以将这些经商单位的经营方法加以汇总,把其技术的共同点罗列出来。我们相信,大家一致认可的也必定是适合电网技术发展的途径。其次,我们可以开展各大企业的研讨交流会,把本企业总结出来的一些发展优势向大家进行传授,请教其他管理者一些经营技术与制度问题,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来促进电信网络经营商之间的共同进步。我们在此方式上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既定的方案,对网络的传输与信息的运行进行统一的管理。我们在建立统一模式的同时也认识到它带给我们的好处。这种模式的实现可以促进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网络输送效率,完善电信网络实施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而在我们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对网络系统进行整合。简单来说就是将每个独立的信息系统规划成一个整体。这样更有利于打造技术内容突出、人员配置妥当、功能设施齐全、标准制度统一的电信网络环境。这样我们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定是满足人民需求以及时展步伐的,是适合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4]。

(三)电信网络技术的多样化、全方面进步

随着我国电信网络技术手段的多样化,我们的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了电信发展的首要任务。如何利用当前传输系统与复用设备相结合的技术方式来管理客户资源、信息设备成为了我们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以后将要针对高层的大客户进行流程集合体的有效运用,使其在复杂的网络信息体制中占据主要位置。从企业的经济流入数额和社会利益的转变出发,来看待电信经营的主要框架。这对我国电信网络的发展未来有着重大意义。其次,我们未来也要实现电信网络的多方位转变。现如今的电信业务功能也不仅仅局限在打电话上。我们可以利用电信网络看小说、玩游戏等等。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也应该利用技术手段开展多业务的活动方式。第一步我们要建立一个网络模拟流程,第二步我们对其核心部分进行测试。最后我们对各分支部门进行业务方位内的数据检验。这样能够为我国电信网络部门增强核心竞争力,达到技术手段的多样化[5]。

结论:

网络技术的提高是保证网络健康稳定的根本途径,是使管理体系健全的决定性因素。在电网的未来发展中,管理规模的扩大与技术手段的更新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势。只有达到二者的双向结合,才能使电网更好的服务于人民,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作者:朱春晓 单茗琪 周敏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爽.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3]王胡成,徐晖,程志密,王可.5G网络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信科学,2015,09:156-162.

电信技术范文2

(一)自然垄断及相关经济特性

自然垄断是与资源条件的集中、稀缺性有关的,基于技术、经济因素而形成的垄断被称为“自然垄断”或“自然寡头垄断”,如能源行业、通信行业及交通运输行业等基础设施行业被视为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具有网络特征的自然垄断产业作为一种市场结构,具有规模经济性、成本弱增性和范围经济性等特征。Clarkson和Miller提出了规模经济性是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认为在一定的产出规模内,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成本递减、报酬递增的特性,企业为达到临界产量需扩大生产规模追求规模经济性,即规模经济导致市场垄断②。而Baumol和Sharkey提出成本弱增性理论,其核心结论是即使没达到规模经济范围,只要成本函数是弱增性的就会导致自然垄断。即单一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未达到临界产量前,随着产量的升高平均单位成本是逐渐下降的,即成本是部分可加的③。在生产多个产品的产业中,自然垄断的成本弱增性表现为范围经济性,即多个企业分别提供多种产品(服务)的成本之和高于一个企业同时提供这几种产品(服务)的总成本。综合前述的理论研究成果,部分可加性(Subadditivity)是研究自然垄断行业特性的基础,而成本的沉淀性则是强化自然垄断特性的关键条件。

(二)电信产业自然垄断特性的变化

电信产业广义上包括为用户提供的语音、数字、多媒体等服务的电信运营产业和为电信业提供软硬件设备的电信设备制造产业,本文侧重对狭义的电信运营产业进行分析。我国的电信运营商采用由政府委托国有企业进行经营的模式,比照基础设施行业进行发展监管。电信网具有频谱、带宽等资源有限性、大规模固定成本投入的专用性、沉淀性以及较高的通信技术壁垒等技术经济特性。国外经济学家的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电信本地网具有微弱的规模经济性和一定的范围经济,因此传统电信业作为基础设施被纳入自然垄断行业的范畴。但是从动态的全产业意义上考察电信产业,“自然垄断”的定性存在一定片面性。一方面电信市场规模及边界是动态扩展的,如果用户需求量超过临近产量,那么新进入市场的厂商有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获得市场,从而补偿其较高的平均成本并实现盈利。另一方面是电信业的技术创新替代周期不断加快,技术进步带来电信业生产成本的下降,降低了“市场壁垒”,为企业的价格竞争提供了空间;同时新产品和服务推陈出新,传统意义的自然垄断演变为激烈的替代竞争。从我国电信业务的发展变革趋势看,移动数字通信对传统固话的替代,高带宽的3G和4G移动通信分流固网宽带需求,当前移动互联网OTT应用也严重分流移动语音、短彩业务的消费者需求。结合成本部分可加性的特点,当需求曲线稳步增长时,电信产业等原来视为自然垄断的产业,市场结构将逐步变化为部分垄断、寡头垄断或者竞争结构。

二、电信产业的市场组织结构及网络融合的影响

(一)市场组织结构分析模型

20世纪六十年代以贝恩为代表的哈佛经济学家开创了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突出市场结构的重要性,建立了较完善的S(市场结构)-C(行为)-P(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三者的联系是:市场的结构(供应商的数量、进入的难易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如价格、广告策略等),而市场绩效(如效率、技术进步等)是对行为结果的一个评价。“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模型侧重短期绩效分析,并为公共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忽视了长期的产业配置效率。20世纪七十年代,以斯蒂格勒等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侧重从长期均衡去分析“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认为市场配置效率取决于买卖的数量和自由进入两个结构性条件。“芝加哥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市场的短期低效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自由进出等途径解决,政府干预反而会造成市场壁垒。因此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电信市场是否具备较高的产业配置效率,核心是分析是否具备可进入性和可竞争属性。

(二)电信技术发展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技术条件的变化导致市场结构的变化,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有争议的是技术因素对市场结构影响的强度与方式。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特性是随着技术条件变化逐渐弱化,为全面引入竞争创造了可能。近四十年来的通信网络技术,包括交换技术、无线技术、光纤通信、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巨大进步降低了新进入企业的技术门槛及沉没成本。首先,技术革新弱化了电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传统电信市场规模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基于“全程全网”特性和业务的非任意分割性。交换传输技术的跨越式更替使得电信厂商实现盈亏平衡的最优经济规模水平降低,为新企业的进入提供了可能性。例如从传统的电路交换发展到光纤交换,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已达到了Tb的量级,根本上解决了交换容量瓶颈。其次,技术发展大幅降低了电信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沉没成本,优化了成本结构。成本下降主要变现为光纤、无线、卫星等大容量传输技术的开发,改变网络投资规模随着网络容量、速率提升正比例数倍增长的产业规律;另一方面光纤通信、分组交换、IP交换、波分复用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长途语音、高清视频、大容量数据等传输的单位成本大幅度降低。技术创新升级降低了进入壁垒,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弱化,更接近竞争性行业。再次,技术进步使电信业务分割成为可能并获得发展。固定与移动的融合、三网融合、信息通信与物联网融合等网络融合技术发展使电信产业朝着网络结构类型更多元化的方向过渡,区分不同层次的网络,将自然垄断业务与非自然垄断业务的进行较为清晰的剥离成为必然。例如,在传输技术发展到“光速时代”后,只要遵循统一的国际技术标准,不仅话音、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业务分离运营,网络与业务的分离不会损害电信网的完整性,甚至物理网、业务网等不同层级的网络通过租赁、转售等模式提供,也不影响电信业务的整体性。这极大弱化了网络系统的自然垄断性质,为全面引入竞争提供了技术基础。

(三)网络融合促进电信产业的融合竞争及管制改革

借鉴市场组织结构分析模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和技术条件下电信业的市场结构差别很大,与之配套的产业竞争发展策略和政府管制机制要进行动态的调整。国内外对电信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性结构重组有比较多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Armstrong(1998)等提出的理论较为系统全面。五种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纵向一体化的垄断结构,产业基础设施(即瓶颈服务)和竞争性服务均由一家垄断企业提供;(2)纵向分离的自由化结构,产业的竞争性服务由两家或以上的厂商提供,瓶颈服务仍有一家垄断企业提供;(3)可以自由进入的纵向一体化结构,在垄断企业一体化运营的同时,其他厂商在竞争性服务环节可以自由进入;(4)竞争性业务与公共网分离的结构,并由公共企业负责建设运营公共网(即产业基础设施);(5)公共通道或联合产权的结构,第四种的区别就在于公共网由竞争性领域的运营商共同出资建设维护。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衡量,第四种、第五种市场结构的效率是最高的。我国2014年8月由三家运营商共同出资,剥离铁塔、基站等基础设施成立的国家铁塔公司类似第五种市场结构,其改革的效率有待跟踪评估。在电信技术、业务融合的驱动下,电信市场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结构被打破,逐步出现横向渗透融合和纵向分离的趋势。“网络融合”主要从两个维度影响市场结构,一方面是来自不同产业的经营者逐步参与到电信产业,在位厂商数量增加;另一方面,电信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市场边界区域模糊。其中“三网融合”的趋势最具有代表性,电信业、计算机业和广播电视行业具有各自独立的纵向结构之间相互渗透形成新的市场、新的竞争关系,本质上是不同网络平台(电信网络、CATV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所承载业务的融合,未来还将创新提供视频电话、多媒体综合信息等更多信息化业务。网络融合将促使电信业的市场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同时政府监管政策也面临新的挑战。如电信与广电部门的融合性业务双向进入壁垒、垂直线条的分业监管将约束电信市场结构的融合变化。根据技术融合的内在要求调整管制结构,实现纵向、横向产业管制的一致性成为调整管制政策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内生的技术驱动之外,用户需求、市场组织结构和监管策略的动态调整都成为三网融合的外部推动力。

三、结语

电信技术范文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要求移动通信技术应加以改革创新。当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的趋势,特别是移动用户的分布不均匀以及城乡规划的不合理,部分大中型的城市与较多发达的城镇出现信号不佳、信道不够等现象,另外,掉话率或者阻塞率的移动服务不佳,频率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严重[1]。与此同时,多媒体与数据业务,尤其是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网络用户对互连网、移动计算以及图像等多元化的需要持续增加,需要移动通信的网络系统能综合数据、语言等各种业务,加以调整宽带通信的配置,从而增强宽带无线通信的能力。   1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其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情况:当前,移动通信在世界范畴内发展迅速,网络化、数字化的通信势在必得[2]。另外,本国移动通信行业也全力改革创新,加强改善自身的服务质量,扩大市场规模,目前仍处于发展迅速的趋势。其次,我国移动通信的制造业发展现状:本国移动通信的生产规模逐渐壮大,其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其的产业主体,仍是以外商独资或者中外合资的形式为主,其的生产方式还位于零件组装、整机安装的时期。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当前我国具有生产移动设备能力的企业共计30余家,其中12家为独资企业,其生产设备的特点有:技术新、起点高、组网灵活等。最后,其他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当前我国其他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无绳电话、寻呼系统、集群通信系统等,其中大部分的寻呼机与寻呼设备均生产于我国。然而,由于国内销售的无绳电话是以家用模拟电话为主,销售数字无绳电话的极少。因此,当前国内虽有多家厂商能自行生产一定的集群通信设备,但其的生产规模仍较小,需要政府及国家的支持。近年来,我国正构建健全的持久运行的卫星通信专用网、公从网等。与此同时,也加以改进了信息通信网络的技术,但要想全面实现3G通信,还需尽早由窄带网逐渐过渡至宽带网,由单一网过渡至综合网,以及由自动网过渡至智能网才行。   2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连跨两个世纪的电信技术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阶段,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将是电信技术发展最频繁、最活跃的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IP技术的逐步兴起,电信网络的发展面貌将逐渐改变,并朝着更新的技术方向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宽带化、分组化以及综合化等。具体特征表现于:   2.1宽带化的发展趋势特征   近年来,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朝着宽带化的方向发展,随着高量网点及光纤技术的逐渐发展,全球范畴内已逐步实现有线网络的宽带化,而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也将向着无线连接宽带化的趋向演进,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正逐渐由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率9.6kbit/s发展成第三代系统的2Mbit/s。因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宽带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2.2分组化的发展走向特征   伴随着网络通信中数据通信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及其领先地位的产生,以往的电路转换技术将逐渐发展成以分组化的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是以IP技术为基准的网络通信技术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而IP协议也即将成为我国电信网中起主导作用的通信协议[3]。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公司正开展分组式的无线通信业务,对此,各网络用户将能在分组传输的形式下发送与接收信息数据,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往移动通信数据的连接模式。而占骨干地位的GPRS核心网,也将普遍使用路由器的技术,在IP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网络,初步进行移动通信骨干网IP技术的应用实践。   2.3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特点   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除了朝着以上两种方向发展外,还朝着网络综合化、接入多样化的趋向发展。未来十几年信息网络的构架形式将朝着核心网以及接入网的方向转变,网络宽带化与分组化的发展趋势,使位于相同核心网络上的综合传输的各种业务信息不再成为设想。随着网络通信的综合化、管控范围的逐渐开放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需求,将促使以往的电信网络技术和兴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4]。而接入网作为信息通信网络中发展潜能最大的部分,将来的通信网络将借助固定接入、无线本地的环路接入以及移动蜂窝的接入等不一样的接入装置进入核心网,以满足网络用户需要的不同业务,甚至在技术方面,也达到了固定接入和移动通信等各种业务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特别是无线通信使用协议(WAP)的兴起,将极大促进无线数据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移动通信业务和IP业务的相互融合。   2.4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深入变革   近些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仍在不断的深化改革,现行的电路转换网络朝着IP网络的演进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IP通信技术将是未来网络技术的关键部位。以业务控制的分离为基础,逐步分离核心转换的传送网与网络呼叫的控制,进而促使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发展成包括业务控制层、应用层以及以接入网与核心网共同构成的网络层[5]。网络通信的变革必将成为未来数十年的潮流,通过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后,以往的电路转换网络已具有较大的发展规模。另外,假以时日,兴起的IP网络也能真正实现其的主导作用。然而,对于IP网络代替以往的电路转换网络,还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在较短时间内,两网仍需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并逐渐实现由以往电路型的网络演变成新型的平滑网络。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巨大变革,将促使其的整个网络系统发生巨大改变,其的系统功能也得到较大改善。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宽带化、分组化以及综合化等势必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移动通信的主体,也必将以人与人为主演变成人与物或者物与物。与此同时,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相互融合,也必将促使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与传感器网络的相互融合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向。#p#分页标题#e#

电信技术范文4

电信公司设备更新的市场问题。电信公司我国的电信市场已经占据较大的份额,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满足我国各界人士对网络通信的需求,潜在的增长幅度较大。同时还要与高科技发展的电信技术结合起来,因此,电信公司需要投入资金对一些传统设备更新,这也必然会导致电信公司投资通讯工程的发展资金感到困难。当初在电信公司初建的时候,为支持电信通信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针对电信公司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现阶段电信公司在取得快速发展后,随着时间的推迟,电信公司又把各项优惠政策推向广大用户,为了降低人们对手机的资费支付,扩大用户,电信公司又多次降低了电信通信资费。同时,电信公司为了促进电信通信的快速发展,电信公司也采取了相关的一些规定给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

电信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信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电信公司的收费形式一般是以按月计量收费,在发展过程中又针对不同用户的需要,电信公司在收费业务又推出了不同时间收费的优惠期限,其中包括一些较为灵活的包月或包年度的收费模式,尤其是对于网络用户的费用,由于采用了一线多用,使客户得到很大的实惠,但是由于电信公司业务的广泛,资金回收的任务很重,电信公司虽然也设立了相当数量的缴费点和营业网点,但由于影响交费的中间环节较多,至今还存在许多困惑。在现阶段,移动通信已经从电信中剥离出去,加之移动公司的还债高峰期到来,电信市管县实施财务核算一体化,使得电信企业的高额负债一下子浮现出来。当前,电信企业取得移动通讯牌照后,已步入到业务经营时代,要完成“光进铜退”的投资压力很大,同时3G市场的开拓资金也不足。

2电信公司员工服务意识存在的问题

电信公司员工服务意识是电信公司发展的基础,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部分电信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缺乏相应的资本运营和管理制度,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导致电信公司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不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导致了服务技术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

电信公司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电信公司的发展要适应市场需要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中,电信公司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和进步,也使我国三大通信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随之增加,这必然会激发各个通信运营商的创新意识,增加运营商的经济效益。电信公司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在通信管理方面的创新意识,在电信公司增加新的竞争机制。电信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因此,电信公司的广大员工要关心电信公司的发展和决策,把电信公司的发展最为己任,以公司发展为荣。关心当前电信公司在管理中的问题,如资金问题、销售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和重视电信市场发展和变化,积极献策出力描绘电信公司的美好前景。

2电信公司ERP系统建设与财务管理

ERP是电信公司资源的计划系统,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电信公司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当前,在电信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电信公司中还在采用会计电算化的运行模式管理,虽然与传统的会计方法相对比,的确对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了效率,但是仍然还是缺少电信企业与信息化的相互影响,难于与企业功能模块进行资源共享。建议电信公司加大ERP系统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技术,使企业的各项信息更加的广泛和全面。以实现电信公司的各项资源共享,提高电信公司资源的使用效率。

电信技术范文5

有国内统一刊号。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为CNxx-yyyy/z,由中国国别代码“CN”、报刊登记号“xx-yyyy”和分类号“z”组成。其中“xx”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代号,“yyyy”为出版管理部门分配的序号(期刊的序范围为“1000-4999”),“z”则是用以说明期刊所属学科分类。

二、地区代号:

11.北京市12.天津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内蒙古自治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47.备用号48.备用号49.备用号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4.西藏自治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学科分类号:

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

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

R—医学、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

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

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

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

电信技术范文6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电信业;数据准备

0引言

目前,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需要集合数据挖掘技术,整合管理资源业务流程,能够高效的完成客户关系管理,针对客户的需要挖掘出有用信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效率[1]。客户关系管理包含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通过Internet或呼叫中心获取客户的各种信息,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分析客户的具体需求,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2]。

1数据挖掘方法

目前,数据挖掘是从随机、有噪声、不完全、大量以及模糊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信息或潜在的有用信息[3]。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最近邻算法以及支持向量机SVM等,通过这些算法实现较高的预测精度[4]。电信行业积累了的大量客户数据和信息;但是,信息利用率不高,无法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5]。挖掘出有用信息,并利用有用信息改善当前业务,从而提升客户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人群需要,实现不同业务的推送,从而提高客户关系管理的效率和满意度[6-8]。

1.1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流程

数据挖掘需要对项目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目标应用领域和挖掘问题。对解决问题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综合关键信息,分阶段进行任务分配,根据数据挖掘任务的构成,设计的客户关系由功能、数据和方法三部分组成。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1.1确定挖掘目标

明确针对的挖掘问题类型,通过分析目前掌握的电信企业客户相关资料,确定流失客户的预测模型,根据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然后对相似度高的信息客户进行聚类管理,分析目标客户的共同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和服务措施。

1.1.2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是数据挖掘前的重要的一项工作,数据是否完整直接影响了数据挖掘的效率和准确度,从而影响整个客户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数据准备主要包括数据集成、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换。

1.1.3数据挖掘模型的构造与应用

对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构造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数据挖掘的任务的不同,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利用数据挖掘算法针对性的对任务进行挖掘,建立不同的数据挖掘模型。

1.1.4数据挖掘结果评价

数据挖掘模型最终分析的结果需要提取有用知识,分析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用户的评价和满意度判断数据挖掘是否合格。如果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则需要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数据挖掘。

1.2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管理系统时,由于客户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的不同,使得客户行为呈现多样性。因此,系统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实现用户信息的聚类分析,使用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聚类分析,提高客户数据集合的预测精度,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提高信息的分析和使用效率。

2数据挖掘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电信行业发展运营时间较长,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息,但是对信息的利用率不高。因此,要深层次挖掘数据,通过挖掘的信息改善现有业务,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更精确高效的服务。笔者针对电信业务进行了系统的构建。数据挖掘技术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不同的选择,确定合适的挖掘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挖掘技术的匹配,然后确定应用领域。分析定位数据挖掘的问题类型,然后根据关键点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模型主要分为功能、数据和方法三部分,功能部分体现在目标和结果中。根据数据挖掘技术的特点,设计电信管理系统。

3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分析不同客户特征,将电信的运营商分为三类。第1类群体,长途通话次数和网络通话次数较高,但是总体通话费较少,系统分析定位此类用户为学生客户群体,针对此类群体,应该采取适当的营销手段,提高数据业务使用量,从而得到学生客户群体的需求和满意度。大大提高这个群体的利润。第2类群体,尽管长途通话量很少,但是全部通话费用较高,这类用户属于企业优质客户,通过分析业务得出此类群体需要拨打长途业务。因此,可以推出带有长途套餐的业务实现长途业务优惠,从而获得较高的满意度。第3类群体,各项消费平均,根据其他的特征进行识别分析,得出客户的需求,在提供必要服务的同时,拓宽新的业务,从而获得用户的肯定和认可。最终根据数据挖掘的结果,获取较好的方案。由于不同的客户需求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业务推送方案。预测用户消费行为,通过数据挖掘识别不同的客户特征,进而分析不同客户的消费理念。从大量数据中通过设定的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有用信息。针对不同的客户选择不同的运营模式,提供给市场部门,市场部门针对性的改善服务或推送有用的信息。

4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设计系统架构时,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包括硬件方面的扩充和软件系统的改善。要考虑不同系统平台的可移植性,设计系统时采用了三层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库服务区、应用服务器、浏览器及分布式技术进行设计,设计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系统由不同的分析工具,通过构建算法模型,使用插件的方式插到分布式的软总线上。

5结语

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客户信息的整合和分类处理,高效率的利用客户的数据信息,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处理电信系统的客户关系,详细论述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过程,提高了客户关系管理的质量。通过研究可以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东,宋瀚涛.数据挖掘在客户管理(CRM)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10):2-3.

[2]王珊.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5.

[3]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04.

[4]王树广.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2):79-80.

[5]刘兴雨.数据挖掘技术及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10(6):46-47,51.

[6]张晓航,吕廷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J].电信技术,2002(8):6-9.

[7]段庆华.信息时代的网络营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71-72.

电信技术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信服务;高职教育;课程思政

2020年6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确定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明确提出针对管理类专业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1]。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新时代的高职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成为高职院校各类专业、各类课程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通信类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主要为通信行业培养一线工作岗位的电信技术、电信服务技能型人才,在通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新时代接班人、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界定

总书记指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的指导方针和要求,在政策的指引下,部分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了课程思政改革,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学者从课程观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建议教学中寻求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2]。有学者从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课程思政的载体作用及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始终[3]。综合学者们的研究,笔者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趋向于目标性、方法论及功能性方面,即高职教育的课程思政是基于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以塑造学生高尚品德,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着力点,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专业课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二、高职教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立德树人及三全教育的顶层设计,在政策指引下,部分高职院校结合信息化社会及国内外相关环境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开展了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成效体现在部分高职院校打造的品牌课程,如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课程入选“2019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部分高职院校提升了育人时效,如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育人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部分高职院校强化了资源配置,如北京部分高职院校增加人财物资源投入,攻克了课程思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推进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多角度多层面的课程思政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学者们也指出了在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高职院校和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认知把握不够准确,存在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开设思想政治课的误解;少数专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的认同不够清晰;少数院校对“专业课如何践行课程思政”的方法不够有效;部分院校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估不够科学;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部分院校相关主题责任落实不够明确,学院部门之间各自为政[3]。

三、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区别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推动高职课程改革。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在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通信行业第一线技术及服务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了相应的政治理论课及专业必修选修课。政治理论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属于高职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程,不区分专业,所有专业都必修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特点,属于高职教育中的显性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电信市场营销》《呼叫中心实务》《电子商务》《电信运营管理》等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要求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植入课程,在知识传播中体现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实现立德树人,于润物无声中体现隐性教育。

(二)建立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课程思政并不是在现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加新的课程,而是基于现有的专业课程的课内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已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但同时这种延伸和拓展又需要思政课程的引领和指导。如在《呼叫中心实务》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呼入呼出业务训练中,真实接听或拨打客户电话,教学中除了知识点的讲授,技能的训练外,还需向学生强调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用心服务的工作理念及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等要素,这些授课内容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要求一致,形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由于不同的专业课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各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中应形成相对较为明确的分工,挖掘出具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思政元素,加强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联动协作。

(三)构建课程思政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同时还需开展第二课堂的拓展教学,如学生技能大赛指导教学。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共有15门公共必修课程,14门专业必修课程,8门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又包含理论型课程、理实型课程及实践型课程三类,同时针对省级及国家级的技能大赛,学院开设了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电子商务及市场营销技能大赛指导教学。对于每一类专业课程的教学都需适时渗透思政元素。

四、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一)加强课程思政工作的组织管理。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院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学院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进行统筹规划、组织管理。针对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师资、教学资源、实训基地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工作予以积极支持,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评价管理,教研室负责推进课程思政具体实施工作,二级学院群策群力建立了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良好机制。

(二)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教育不受各科专业知识的限制,各门课程都能参与到学校育人的过程当中。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素质目标,教师的每一次授课都需考虑知识、技能、素质三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更多对应于教学目标中的素质目标,因此,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应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色,从新生入学第一周的专业认知教学开始,对学院进行介绍,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解读,带领新生到电信企业参观,聘请企业专家到学院讲座,使学生对学院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深刻的认识,从中培养学生爱校爱专业的情怀;从对电信行业及企业的认知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后续理论知识及实训操作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三)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工作,需要构建协同效应课程体系,同时也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体系,具体体现在课程思政的教材编写、教学设计、评价反馈三个方面。高职教材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教材的编写应体现育人的本质问题,无论是工作导向的教材,或者是现阶段推广的活页式教材,在内容上要尽量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话套话,例如针对“电信营业厅运营管理”校本教材的编写,加入了营业厅优质服务案例,融入了时事政治中鲜活的育人元素,使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交融。在教学设计方面,首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编制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课程标准,对每一章节的教学,细化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制定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规范。在评价反馈方面,参与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班干部、专业课教师、教学管理员、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各类人员评价的依据是相关标准及评价维度,评价标准围绕在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程度确定,评价维度从多个层面设定,如专业课教师评价维度主要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辅导员侧重学生行为习惯的改进等,按照评价权重指标,最后形成总体评价结论。

(四)推进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不是单打独干的教学工作,根据三全育人原则,课程思政强调全体教师的参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整合了各教学管理人员、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组建相互支撑的教学团队,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教研室互助学习等方式,让教职工提升了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更加重视育人职责;专任教师需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通过到其他高校取经培训或线上学习,大部分教师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养;教务部管理人员负责教学督导工作,采用随堂听课评课、教学技能竞赛等方式,引导教师将德育教育贯彻到教学的各环节,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育人责任。

五、结语

电信技术范文8

关键词:光纤通信;特点;发展趋势;光联网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通信效率,增强了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深受人们喜爱,同时光纤技术的推广与其本身众多的优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频带宽容量大。与微波技术相比,光纤通信技术传输的信号容量更大,光波频率更高[1]。光纤传输带的宽度要远远大于电缆和铜缆。光纤通信技术运用相对更好的光源调制方式和调制特性,结合光源的色散特性使信息传送的容量更大,频带更宽。但是单波长的光纤通信因为其终端设备存在电子瓶颈而不能完全的发挥光纤带宽的优势,所以通常都会辅助采用其他方式来帮助增大光纤的容量。

(二)损耗低成本少。石英光纤损耗率小于20db/km远远低于其他光纤,因此在进行通信的时候可以在很大的传输距离上不使用中端,在建设长距离传输线路的时候可以极大的减少中继站的数量,降低系统的复杂性,节约建设成本[2]。其次,因为玻璃材料制作的电器性质特殊,具有很好的绝缘性,石英光纤在施工的时候可以不用安装接地设备和回路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因此在日常生活石英光纤是最为常见的。

(三)密封性强干扰少。电磁波在传输的过程中极易泄露,保密性能差,而光纤由于其基本组成成分为石英,只能传播光不能导电,因此在传输的过程中信号不受电磁场的影响,对电磁以及工业干扰都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对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窃听难度大,能很好的对信息进行保密。同时因为光波和光纤的物理学特性,光信息在光纤中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很少会发生串联,传输信息相互之间的干扰少,信息完整性强。除去上面几点,光纤还有径细柔软、重量轻、易于铺设、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通信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 向超高速系统领域靠拢。在通信方面人们一直在追求超高速和超大容量,在以前的电信技术中传输容量和传输速率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传统的光纤通信是按照电的时分复用即TDM的方式进行的,传输速率每提高4倍一比特的传输成本降低约30-40%,因此高比特率系统的经济效益呈指数增长,这也促进了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研究和发展,使得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从最初的45MbP/s到如今大量使用的10 Gbit /s,甚至在商用领域已达到40 Gbit /s,在近20年的时间内提升了约2000倍。

(二)向超大容量系统演进。时分复用系统的最大容量有限,但是光纤本身具有200nm带宽,可以承载的容量更大,现用的容量系统仅能使用光纤资源的1%已经不能满足带宽传输的需求,因此研究和推广更多更先进的光纤系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3]。目前已经研究使用的波分复用系统对光纤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将光纤传输的容量扩大了数倍,其次波分复用系统进行大容量长途传输的时候,需要使用的光纤线路和再生器更少,节约了大量资源,降低了传输成本。波分复用系统传输信号的方式与传输速率和电调制不相关,更方便于光纤中介入宽带,因此应用范围逐渐增大。

(三)推进光联网。目前应用较广的光纤技术虽然在传输容量和速率上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其根本的通信基础依然是点对点传输,可靠性和灵活性依旧欠缺,当前很多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新的设备如分插复用器以及光的交叉连接设备等以此来实现光联网,增加网络的容量和扩展性,将更多的节点和业务容纳到网络之中,光联网还可以增强网络的可重构性和透明度,实现允许多种不同制式信号的互联,提升网络的恢复速度,光联网技术的发展带起了电联网技术之后的新一轮发展高潮。

三、结语

光纤通信技术优点众多,在目前的通信应用中已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和成就,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光纤通信技术很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目前人们对光纤的开发和使用只占了光纤最大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光纤技术的发展还需要人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智.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04):97.

[2]张振杰,巩锐.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讯,2015(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