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例6篇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现状;对策

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人民银行中占比较高,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基层人民银行的履职效能,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我支行为例,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31日, 大余支行共有在职职工3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87%。

从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6.92%;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07%;未取得专业技术资格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9.23%。

从专业技术系列分布看,经济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1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84%;会计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3.07%;政工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3.07%。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及产生原因

(一)在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分布方面

存在的不足: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分布不够合理。我支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经济系列,7人中达到6人,占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7%;而会计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仅1人,明显偏少。2000年以来,我支行通过考试获得经济师资格的人员5人,而仅有1人通过考试获得会计师资格,由于政工系列未开考,2000年以后通过分行评审有1人获得政工师资格。

产生原因:在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获得方面,经济师的考试通过率要远远高于会计师、工程师。而在目前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上,各岗位对于聘任何种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取得经济师资格、会计师资格、工程师资格在聘任上没有区别,这就使得大部分职工在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上更多地选择了经济系列,由此造成了各中级专业技术系列人员分布的失衡。

(二)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面

存在不足: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供求失衡。按照支行中级职称的聘任上限,大部分支行可聘中级职称职数已不能满足需求。随着通过考试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的快速增加,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供小于求的矛盾在今后将会越来越突出。

产生原因:目前职工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通过考试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尤其是经济师资格)变得相对较为容易,因此,通过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来提高工资待遇就成为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首选。同时,由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比例的限制,使得在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面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

三、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改进培养机制,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一是要结合多能型员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够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二是要通过给调研课题等多种方式,促进专业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三是要鼓励优秀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称职外语和计算机模块考试。鼓励他们撰写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并积极向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投稿,为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创造条件。改变目前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级人才缺失的现状。

(二)强化和完善用人机制。一是努力寻找支行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结合点,把专业技术人才放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岗位进行锻炼,有计划地开展多岗位锻炼,激发工作潜能。要坚持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在使用过程中多给工作,多压担子,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二是严格用人条件,注重“德”的培养,要有用人的大环境,让专业技术人员知道职位来之不易,是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堆砌,牢固树立关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就是关系中支发展的理念。三是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宣传力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形象。通过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埋头苦干、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宣传,从而推动支行又好又快发展。

(三)政策引导,制度的安排应与工作发展需要及其目标相一致。适当提高基层央行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人人成才。

(四)激励促进,加强职称评聘考核管理。大力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在专业技术的评聘方面注重实践能力,实行培养、激励、监督并重;在干部选拔使用上加大向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力度,进一步增加干部考取专业技术资格的紧迫感,促进干部成长成才。

作者:宋静平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2

1.1为加强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建立有效的技术监督机制,以保证本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并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技术监督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对电力建设和生产全过程实施技术监督。

1.3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电力生产的有关规章、标准为准绳,遵循有错必纠,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1.4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1.5供电分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和监督的所有工作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技术监督的范畴

2.1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高电压、变压器、开关、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远动、电能质量及节能、直流、电能计量、热工仪表、通讯、变电运行、变电站土建、10kv配网、低压配网。

2.2技术监督主要内容包括:日常专业监督工作、事故分析、交流培训、大修技改指导、设计审查、方案审查、信息传递、新技术推广、设备选型、技术监督工作总结等。

第三章职责分工

3.1设立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总工程师负责,归口管理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

3.1.1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

3.1.2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1.3组织制定分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规程、制度、标准、技术措施等。

3.1.4制定分公司技术监督规划与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对策;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

3.1.5对因技术监督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调查分析与处理。

3.1.6定期组织召开技术监督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技术监督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

3.1.7组织有关单位搞好分公司新建、扩建、改建电力工程的设计审查、主要设备的监造验收以及安装、调试、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3.1.8组织落实分公司开展技术培训、交流、考核评比等活动所需的经费。

3.2生技部是分公司技术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其职责如下:

3.2.1根据专业技术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2.2掌握分公司主要运行设备的技术状况,建立、健全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

3.2.3参加分公司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

3.2.4审核基层单位主要申购设备的选型方案,参加重大技术措施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

3.2.5对分公司技术监督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2.6定期提出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与要求。

3.3根据专业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基层单位也应相应履行各自的技术监督职责。

3.3.1调度中心负责远动和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2计量部负责热工仪表和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3变电巡维部负责变电运行和变电站土建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4修试公司负责高压试验、设备检修的技术监督工作。

3.3.5通信公司负责信息传输的技术监督。

3.3.6各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和运行存在重大问题时,应及时上报生技部。

3.4建立健全总工程师领导下的技术监督网和各级监督岗位责任制,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做好日常的技术监督工作,其职责如下:

3.4.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并制定分公司或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和有关技术措施。

3.4.2对本专业所辖设备按规定进行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定检、维护与检修等各个环节),并建立健全本专业的技术档案。

3.4.2.1收集、积累设备运行数据和设备缺陷信息,掌握每种设备的故障率,对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应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故障跟踪,并根据运行、试验得出的数据编写该类型设备的运行分析报告,如实上报。

3.4.2.2应提出设备故障的整改方案,内容应包括1)对现时带缺陷运行设备的处理方,案;2)分期分批对过时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3.4.2.3认真、严肃行使技术监督职权:对质量不合格产品、设备、材料进入电网有否决权;对制止违章操作及超标运行有建议权。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挂网运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供选型报告。

3.4.3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本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4.4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思路,对本专业的技术改造应有3年规划。

3.4.5编写本专业年度技术总结,提交上级审核。总结应包括:本专业年度工作概况、本专业技术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设备和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明年的工作计划等。

3.4.6各专责应定期组织召开本专业的技术讨论会,统计本专业技术监督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设备运行情况,了解缺陷处理情况等。会议纪要应提交生技部,生技部根据会议纪要向各专业提出相关要求,并定期各专业技术监督动态。

第四章技术监督管理

4.1技术监督工作实行监督报告、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度。

4.1.1技术监督项目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应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重要问题应进行专题报告。

4.1.2建立和健全设备质量全过程监督的验收签字制度。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以及安装、检修、改造等工程,技术监督人员有权拒绝签字,并可越级上报。

4.1.3凡由于技术监督不当或自行减少监督项目、降低监督指标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4.2建立和健全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档案。

4.2.1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技术资料应完整和连续,并与实际相符。

4.2.2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监督的全部原始档案资料,设备主管单位应妥善保管。

4.2.3努力实现技术档案的规范化、微机化。

4.3建立技术监督工作考核及奖励制度。

4.3.1对技术监督的指标及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利益以及称号评定等活动挂钩。

4.3.2对在技术监督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或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五章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每年由生技部组织召开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1与会人员: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各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班组技术骨干、特邀人员。

5.1.2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各专责介绍专业年度总结情况;2)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组讨论,各专责汇总讨论意见;3)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对技监工作提出要求和指示。

5.1.3会议资料:生技部汇总各专业年度技术总结制定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资料。

5.1.4会议纪要:生技部根据会议内容制定会议纪要分派各生产班组学习。

第六章附则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分包体系问题

随着建筑工业化程度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于专业分包系列和劳务分包系列的总分包体系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原有的合同法律制度环境对分包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这是因为,现在许多政策法律的规定尽管适应当时的建筑业发展水平,但是难以满足建筑工业化最新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内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况。、

1.“禁止再分包”的规定与建筑工业化条件下专业进一步细分的要求不一致。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建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型、不同层次的施工队伍,他们从事的工作范围和主营业务逐渐呈现差异化特征,有从事地基基础、钢结构、机电安装、电梯、锅炉、幕墙的生产和安装等专业分包的企业,也有仅仅从事造价预决算中钢筋工程量计算的企业。目前工程项目不允许再分包,只设一级专业分包的体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分包市场多元化、体系多样化的现实要求,甚至成为专业分包体系成熟完善的制约因素。

2.“主体结构”定义不明确。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建筑企业自行完成。……”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理解在当前建筑结构技术不断增加新的涵义的情况下显得定义不明确。例如:某科技大厦除地下室与主体塔楼的电梯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结构体系。同时具备较强土建和钢结构施工实力的单位较少,要严格按规定又找不到理想的施工单位。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土建单位总包,钢结构分包。这个例子严格意义上总包单位都没有全部自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事实上分包钢结构的企业的实力大多都强于总包单位自己的铜结构施工能力,选择外部铜结构施工企业更有利于提高工程建造的速度和质量。在此,对“主体结构”的概念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

3.“禁止肢解分包”在建设技术水平、专业分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禁止肢解分包的规定针对防止不具备资质承揽工程、挂靠等情况发生是适合于建筑市场实际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的。然而,随着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施工水平逐步提高,完全可能出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内容均由多个专业分包单位加上劳务分包单位承担的情况。在工程实践中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某大楼的总承包单位将桩基工程、基坑围护与土方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内装饰工程、外立面的幕墙和石材工程、消防工程、防水工程均分包给专业单位。在剩下的主体结构工程中,模板系统的设计与现场安装分包给专业的模板公司;外脚手架分包给专业的脚手架公司;考虑到施工场地狭小,采用焊接网技术,委托钢筋加工公司定制加工,现场铺装。这样情况下,各专业分包单位均具备相应资质保证承包范围内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但却不符合《建筑法》中“禁止肢解分包”的要求。这些做法实质上是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专业分包市场不断细分后出现的新情况。当然,在不规范分包行为盛行的市场环境中,允许肢解分包而不采用相应的其他控制制度也可能会导致分包系统的混乱,不利于专业分包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有必要对肢解分包的定义进一步加以明确的界定,以保证建筑业市场管理的有效性。

4.实际操作中总承包单位权力与责任不相称,直接影响了总承包商的管理效果。

工程项目实施中,经常可见业主直接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建立经济关系,却要求纳入总包商的项目管理范围,甚至还要求总承包商不得收取总包的照管、服务费。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报酬。由于无法采用合同和经济手段对专业分包单位进行制约,就会直接影响总包商对专业分包商的管理力度和管理效果。

5.买方市场条件下,专业分包商分担总包商资金压力将导致工程款拖欠分布面扩大和债务关系复杂化。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业主经常对承揽工程的承包商附加一定的资金条件,如投标、履约保证金、工程垫资等。如果总承包商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有可能将来自业主的资金压力传递到分包商。在专业分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承揽专业工程的分包商可能接受为总包商分担资金压力的附加条件。这祥就使得工程款拖欠情况牵涉到建筑行业分包多个层次的企业,如果其中某个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就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清理工程款拖欠问题的难度。

某些专业分包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尚不能满足高技术含量工程的需要。

目前国内市场上专业分包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承担的专业工程技术含量不高,没有独占性和创新专利技术,如常规装饰单位、机电安装企业等;二是自身仅仅是作为国外专业厂商的“”,仅作“转手”生意,对承担的专业工程没有技术支持能力,如膜结构分包单位、国外锅炉、空调机组、电梯的国内商等。

以上这类情况反映了某些专业分包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体现不了专业特色,无法成为所处领域的“专家顾问”。前一类情况造成行业门槛过低,大量资质低、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涌入,加剧了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后一类情况中的专业分包单位根本不掌握经销产品的技术内容,在工程实践中碰到有些国外电梯的国内经销和安装分包商根本无法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连预埋件位置微调之类的技术变更也要请示国外厂商。这些情况都不利于专业分包单位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专业分包商如果不具备技术或管理上的比较优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市场基础。在市场经济中,没有技术特色或管理优势的专业分包商不能适应专业化分工需要和提高建筑市场经济效率,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为工程项目专业分包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信随着政策和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分包体系将愈趋成熟。

【参考文献】: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4

在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中,各国对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越发紧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发展迅速,是多国想要交流了解的对象,且我国不断追求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对农业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对此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英语作为高等院校专业学科,却并未受到广大专家学者与学生的重视,但随着农业在国际上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开始关注农业英语教育。《农业英语》一书是由王静萱主编,并于2015年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业类专业英语教材。该书虽由英文书写,但其内容主要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对外贸易等有关,专业性强,且该书内含有专业参考译文,附录部分收录大量农业英语术语,可用于丰富农业新闻英语语料库,结合该书所配备的视听材料,学生可通过不断训练提高自身农业英语听力能力,提升自己在本专业的竞争力。《农业英语》一书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在结构上,该书可分为农业生产、农业技术与农业英语应用三大主要版块,其中,农业生产包括对自然环境、农业文明与植物特性的科普介绍,融入植物生物学,探究植物的奥秘;农业技术包含农作物管理技术、现代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种植技术以及植物保护技术,该部分内容对我国农业技术进行总结概括,在了解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对农业技术的基本认识,构成知识网络,对农业发展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现状;最后,农业英语应用部分既涉及到对农业国际贸易交际英语的讲解,又为学生就业与深造做准备,对该专业个人简历与出国申请表书写模式进行总结,为学生今后发展做考虑。纵览全书,该书共12章,每一章节包含5至7篇文章,行文简明易懂,文章详略得当,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既不会使读者因篇幅过长而感到拖沓无趣,也不会因篇幅短小而使知识点大量浓缩,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其中含义。此外,该书在每章节最后以及附录部分总结了重要英语词汇,节省读者查阅单词的时间,使该书在结构上更加完整。此书在结构上对农业知识进行专业性划分,如此布局方便读者就自身需求对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或农业英语应用展开深入学习;视听材料及词汇总结部分有利于学生充实农业英语语料库,对提升学生农业英语能力有很大帮助。

内容上,该书内容翔实,所涉知识范围广。从自然资源、农业概念、植物生长到农业技术、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生态农业,最后到外贸英语以及应用写作,该书几乎涵盖农业英语学习者应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专业的注释、译文及词汇总结使该书附带查询功能,对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该书不仅包含专业农业知识,还包含一些生活实用技巧,学生在学习农业英语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生活小技能,例如西芹作为古老疗伤食物的用法与功效、西兰花与花椰菜的吃法等,将农业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该书具有实用性,且专业知识与生活技巧相结合作为此书内容难易结合的方式之一,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农业英语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农业英语》一书内还包含大量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农业英语翻译能力与语言转换能力。书中选用大量与农业相关的真实图片,对图片所在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有助于学生调动阅读想象力,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该书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可作为专业人员参考资料,抑或农业英语爱好者的兴趣读物。

该书还具有专业性强、科学严谨的特点。《农业英语》作为高校教材用书,其专业性与严谨性表现在对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呈现以及译文的准确性方面。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其对所适用的产业规模、农产品种类都有一定要求,书中对农业机械化概念及运用的具体描述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进步;滴灌技术作为节水灌溉技术,将此技术在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农业地区进行大范围推广,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缺乏对农业的限制作用,并有效节约农业用水,推动该地未来农业发展。《农业英语》对农业知识的概述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使学生在听到相关农业英语时能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对该语言进行准确理解与翻译,减少翻译失误,而非局限于简单直译所听到的内容。

《农业英语》一书中涉及到对大量外国文献的翻译,编者在翻译过程中极力遵循言简意赅、规范严谨、用词精准的翻译原则,并对该书中的专业术语采用直译方式,晦涩难懂部分采用意译形式,在保证内容科学严谨的前提下,注重该书阅读难易程度,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总之,该书作为高校农业英语专业的教学用书,不仅专业性强、内容广泛,其丰富的农业技术英语词汇有利于提高学生农业英语听力水平,对培养此类人才、促进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交流有重要意义。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5

2004年初,着眼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大格局,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外引台港澳、内联赣南、浙南、粤东和皖湘鄂,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为依托、山区中心城市为支点、以快速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纽带、以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为动脉,将区内等级不同、层次有别的行政区和各具特色的各个区域联成一片,形成对外开放、吸引台港澳、外引内联、辐射带动、连片开发、协调发展的东南沿海全面繁荣区域[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接续、改造和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生态效益经济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城镇人居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等六大体系,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些新的发展目标,仅靠培育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集群是行不通的,在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同时,须更多地关注产业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与变动及相应的人力资本发展策略。

一、人力资本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分析

(一)人力资本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代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因素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质量发展水平和数量结构状况,决定着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人力资本的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即对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教育投资。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增加了人才数量,通过人才的频繁流动、互相接触、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和信息,就产生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的外溢性和扩散作用,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得新技术,掌握行业新动态,提高管理与生产效率从而能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总之,一个地区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其变动,决定了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动,有了相应的人力资本,才有了相应的产业[2]。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人力资本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动过程中势必会对新增或可转移的劳动力要求具备新产业发展所必须的教育训练水平和技术知识,而新的产业知识水平要求反作用于教育投资:要求学校加大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庞大、层次合理、种类齐全的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社会加大新技术的培训支出,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技能水平;要求企业增加现职员工的培训投入,旨在转换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从而确保产业新格局的形成。

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以现有人力资本作为基础,而人力资本发展的质量和结构也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相吻合。

二、福建省产业人力结构分析

产业主要可分为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

(一)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分析

福建省总体产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从1997年的总从业人员数为1613.41万人发展到2009年2168.86万人,产业从业人员数增加了1.34倍,占福建省总人口数比例从49.16%上升到60.18%。通观这近些年的数据变动,我们可从表中得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持续地下降,由1997年的781.3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48.4%,随后逐年递减到2009年的638.63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9.5%;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平稳地上升,由1997年的398.69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4.7%,随后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775.6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5.8%;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缓慢地上升,由1997年的433.34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6.9%,随后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754.55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4.8%。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近年来,福建省的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转移的速度相对较慢,步子还不是很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数增加的速度发展得慢,截至2009年,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例结构分别为29.5%、35.8%和34.8%。

(二)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源质量结构分析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从1997年的0.174%持续下降到2009年的0.107%,以2009年为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当年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3.80%;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从1997年的0.439%急速锐减到2009年的0.100%,以2009年为例,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仅占当年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3.54%;统观1997年至2009年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最高值出现在1999年的3.10%,随后也渐渐下降到2009年的2.61%,以2009年为例,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的92.65%。通过对福建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得出:从纵向来看,三大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表明福建省的高层次人才在总量比例上是呈递减趋势的,显示福建省还只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而不是一个人才资源强省,人力资源的质量有待于大幅度地提高;从横向来看,福建省的人才资源多集中在第三产业里,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极少,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之所以很高,主要是“教育”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分别占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的66.83%和15.65%(以2009年为例),由此可见,福建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分布是缺乏效率的,行业内人力资源配置也是缺乏效率的。

三、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本发展策略

经过对福建产业人力资源数量及质量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福建省的人力资源是丰富的,但产业人力资源的分布无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个战略布局相适应,不能很好地推动海西区的建设发展,人力资源集中还过多地集中在第一产业,三大产业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支持;福建省人才资源较为匮乏,近年来从业人员数在不断地增加,而专业技术人员数在三大产业的人数分布比例都呈下降趋势,不能满足海西区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围绕建设海西区的战略构思,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来调整产业人力资源分布,促进人力的流动更加市场化,各产业各行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能更加合理。

(一)加大第一产业剩余人力资源的迁移力度

福建省人口总量多,农业人口比重大,以2007年为例,全省总人口数是3581万人,农村劳动者是1342.07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66.6%,其中从事农业人数为658.08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32.7%,这些数据都表明,目前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亟待转移,非农业化的进程还很漫长。首先应坚持农业基础产业的地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实现农业产业内部的转移,如从农业生产转入乡镇企业,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产品流通领域,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业技术服务等。通过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角色的转换,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等工作。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实现转移,可保持农业的持续和稳定;其次在推进海西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大批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到城镇产业领域中去,充实到第二、三产业,要实现这种转移,需要一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政府主导加大社会培训项目的支出,如进行技术推广、掌握多种技能的培训等,提高农民素质;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福建省的加工制造业水平与发展第三产业,这样才能容纳足够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容纳更多的人力资源就业

以2007年为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仅为649.8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2.2%。而海峡的对岸台湾在1988年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上已超过工业,当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已达3551千人,占总就业人力的43.80%,尔后逐年增加到2003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5543千人,占总就业人力的57.0%[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第三产业提升空间还是很大,需积极推动具有综合生产性和高度社会性的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对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更新换代。借助福建省区位优势是沿海,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优先发展交通、金融、物流信息等基础性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促进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传统型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向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方向发展[4]。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高素质人才行业配置趋向合理化和高效,改变福建省高素质人才高度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的现状,促使人才的合理流动。只有发展了第三产业,才能为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足够就业机会,也才能吻合福建省建设海西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教育能够明显地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使之作为人力资本而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有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三大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福建省的高层次人才在总量比例上是呈递减趋势的,而在建设海西区的进程中,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要解决这种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还是须加大教育投入。有学者就1980~2004年25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福建省的教育投入对GDP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弹性系数为0.442559,说明教育投资,是实现福建省经济持续、高速、高效增长的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环节[5]。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边际收益,故应加大教育投资在福建省GDP中的比重。政府政策引导加大正规学校教育支出、社会培训项目支出和培训在职人员的教育支出,倡导个人(或家庭)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福建省人力资源要素的素质。

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6

甘肃省劳动力素质状况

分析与评价

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人力资本含量偏低人力资本的投入即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指标。2007年甘肃省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为7.04年,比全国的少一年;15岁以上人口的53.66%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9.17%,接受过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的占13.51%。数据表明,甘肃省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人力资本含量不高。

再从全省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指标来看,甘肃省文盲比例还比较高。2004年全国统计资料显示,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文盲比率为10.32%,西部地区为13.23%。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文化程度结构不合理 2006年甘肃省所有从业人员中,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63.23%、14.79%和21.98%。三次产业的人口素质总体文化程度偏低,专业配置不够合理,与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5.54年,严重影响了第一产业的人口顺利转移、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04年,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难以实现产品升级;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仅占21.98%,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22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素质结构只适应传统服务业的需要,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受到了制约。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更底,城乡劳动力素质二元性明显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人口较多,文化素质偏底的问题尤为突出。2007年,文盲或半文盲占其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83%,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低于7.3年的全国平均水平。

甘肃省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仅二元性较强,而且城乡的差异性非常突出。甘肃省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差为3.6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年;城乡居民受教育比为0.7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倍;二者均低于青海、,居全国第3位。

劳动力技能整体偏底,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 通过对企业技术工人的实际技能水平了解和调查显示,在全省城镇企业职工总数108.6万人中,技术工人6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8%。而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约占60%,具有中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约占40%,具有高级以上技能的不足10%,而全国高级工比例为24%,经济发达国家则达35%以上。

再从人才状况来看,2006年末,全省共有人才总量134万人,人才在社会总人口中的占比率仅为5%。全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68.28万人,占总人口的2.6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4个百分点,远低于东中部地区。而在全省的科技人才中,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占13.5%,因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约为46.6万人(不含非公有制企业),从职称结构看,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总数的5.3%、31.6%、53.8%;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大学本科、大专、中专以下学历等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总数的0.92%、21.15%、42.34%和35.59%。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有两院院士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9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2人,省部级优秀专家47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5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18人,部委学术带头人55人。以上合计仅占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64%。

甘肃省劳动力素质结构不适应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需求

人力资本投入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甘肃省的教育投入从1990年的3.33亿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15.7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6%,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3.04%)3个多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存在着过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和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差距更大,而甘肃省在教育投入方面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

目前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0%左右,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的贡献率。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甘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到30%。

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结构性失业问题较为严重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要的素质较高人员供不应求,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阻碍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的瓶颈了。大量劳动者由于劳动素质偏低,一部分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劳动者由于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低或者适应性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从而引发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甘肃省的失业问题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失业特征。

自主创新能力差,技术研发水平和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甘肃省科技人才短缺,劳动力技能素质较低,技术创新基础较差,研发能力不强。目前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模仿创新,专利技术主要以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为主,而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比如在知识创新的主要阵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9%。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50%,国民收入增长中60%―70%是以技术与知识为基础的,美国技术与知识的增长因素更占到80%。

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单位产值能耗的重要因素。2005年,甘肃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2.49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22吨标准煤高出1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6730千瓦时,是全国平均水平2750千瓦时的2.4倍多。目前,甘肃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33%,而发达国家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更是达到60%以上。甘肃省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甘肃省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十分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这与劳动力技术素质低下,高技能劳动力稀少密切相关。

提升劳动力素质,

推进甘肃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推进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转变传统的以正规学校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增强多样化的国民教育供给,尤其要增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的供给能力,提高学校及社会教育机构在高级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积极性、能力和水平。同时应加快与甘肃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相协调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大学建设,为甘肃产业创新提供教育和人才保障支持。

在教育体制方面,应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市场化制度创新,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为辅的新体制,提倡多形式的联合办学,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也十分必要。同时,应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等制度的改革,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调动起劳动者学技术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的保障体系 首先,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职业教育优先于社会的发展,即财政对教育支出增长的比例要高于财政总支出增长的比例。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及社会各界和个人投资兴办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高职学院和培训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保证在“普九”的基础上优先发展职业教育。

其次,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